❶ 关于查找中国石油公司的分析报告,以及相关评论如题 谢谢了
【报告名称】: 2005年一季度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分析报告 【关键 字】: 石油石化 行业分析报告 【出版日期】: 2005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 【报告页码】: 52页 【图表数量】: 39个 【价格】: RMB 1000元 【订购电话】: 全国24小时报告销售电话:400-817-8000 〖描述〗 进入2005年,原油价格在经历了2004年四季度的回落趋势以后重新开始上涨,并再度达到50美元以上的高位,而市场反应则远不如04年激烈,已经能够接受高油价的冲击。 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对经济和行业带来负面影响:2005年世界经济的减速将使得原油需求增速减慢。2005年石化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增加,一季度国际乙烯产能增幅明显小于需求增幅。同时经历了去年的高价位以后,大宗化工品维系高价格的能力逐渐减弱,行业持续高增长已略显乏力,但预计国际石化景气期在年内还将延续。 中国石油和化工业延续了2004年的高水平生产增长态势,2005年一季度,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产销两旺,行业整体业绩继续加速增长。在预期国际油价回落的背景之下,国内石化类公司,由于行业状况和产品供求因素各异,将呈现出各异的发展情况。炼油毛利继续受政府限价影响而被压制,一季度,中石油和中石化系统更加频繁地调节成品油出厂价,但效果只是在零售和炼油业务不同环节中进行利润分配。由于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主要石化产品的价格传导具有刚性,另一方面由于国内较低的自给率,国内石化下游行业已经进入一个平稳发展时期。 目前国内市场石油和石化产品价格在不断攀升,石化企业盈利水平仍在不断提高,投资持续高涨,石油和化学工业仍将持续、快速向前发展,预计二季度我国石油石化上下游产品需求仍然旺盛,对石油的需求和高企的油价促使更多投资者投资于石油行业,2005年国内石化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势增长,我国石化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目录〗 2005年一季度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分析报告正文目录 一、国际石油石化市场综述 4 (一)国际石油和化工价格运行情况 4 1.原油价格再创新高 4 2.成品油价格继续坚挺 8 3.化工产品价格小幅走高 10 (二)石油高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1 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不大 11 2.石油价格长期高企使石油公司利润大幅增加 13 二、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市场运行状况 16 (一)石油石化产品产量回升,生产提速 16 1.原油生产快速增长 16 2.原油加工量适度增加 17 3.原油库存保持稳定、汽柴油库存有所上升、化工产品库存减少 20 4.油品进口放慢,出口相对增加 22 (二)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高位盘整 24 1.石脑油出厂价格开始与国际同步 24 2.国内市场油品价格呈平缓上升走势 25 3.化工产品价格逐月小幅上涨 26 (三)石油石化行业整体业绩加速增长 27 1.产值稳定增长 28 2.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加 29 3.利润大幅提高 29 4.企业税金增长较快 30 三、高油价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31 (一)高油价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有紧缩作用 31 (二)高油价对石油和化工相关行业的影响各异 32 (三)高油价对下游相关三大行业负面影响显著 34 四、“非公36条”强化石油石化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37 (一)政策通路 37 (二)民企联合发展 38 (三)产业政策瓶颈探析 39 五、2005年国际石油价格分析和预测 41 (一)影响2005年油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41 (二)2005年油价水平预测 45 六、二季度中国石油石化市场预测 47 (一)石油石化产品需求保持强势增长 47 (二)高需求拉动高增长,产品与投资结构趋向合理 50 图目录: 图1-1 2004-2005年一季度国际市场主要原油现货价格走势 (单位:美元/桶) 4 图1-2 1998-2004年油价增势与世界GDP增长季度分析 5 图1-3 2001-2005年1月俄罗斯原油出口量 6 图1-4 美元汇率变化与油价变化的相关关系 6 图1-5 欧佩克原油价格带水平预测 7 图1-6 欧佩克一揽子油价走势(每日) 8 图1-7 2004-2005年3月新加坡主要油品价格走势 9 图1-8 2000-2005年2月欧美原油和汽油库存量 9 图1-9 化工产品——中价国际指数变动趋势 图1-10 1995-2005世界石油需求年增长变化情况 12 图1-11 2004-2005年1月国际炼油毛利水平 14 图1-12 2004-2005年1月国际乙烯价格及毛利走势 15 图2-1 2005年1-3月国内原油生产增长趋势 16 图2-2 2005年1-3月国内成品油生产增长趋势 18 图2-3 2004-2005年1月国内外石脑油价格走势 24 图2-4 2004-2005年2月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 25 图2-5 2004和2005年一季度化工主要子行业销售收入分布对比图 29 图2-6 2005年1-3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分布 30 图3-1 高油价对经济的紧缩作用示意图 32 图5-1 2005年国际油价预测价格月度走势图 46 图6-1 2005年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9 图6-2 中国石化产品消费增长趋势 50 表目录: 表1-1 一季度国际市场主要油品现货平均价格表 8 表1-2 一季度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状况 11 表1-3 1993-2003年主要石油消费国石油消费量 (单位:千桶/每日) 12 表1-4 2004年国际三大石油公司经营状况 (单位:亿美元) 13 表2-1 2005年1-3月全国油品产量 (单位:万吨,亿立方米) 17 表2-2 2005年1-3月全国主要石化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亿立方米、%) 19 表2-3 2005年1-3月全国石油销售与库存情况 (单位:万吨) 20 表2-4 2005年1-3月全国主要化工产品销售与库存(单位:万吨) 21 表2-5 2005年1-3月中国油品进口量值表 (单位:万吨,千美元) 23 表2-6 主要石油化工产品海关出口统计情况 (单位:万吨) 23 表2-7 2005年1-3月化工产品价格上涨 (单位:元/吨) 27 表2-8 2005年1-3月全国石油和化工各行业经济效益完成情况 (单位:个、亿元、±%)28 表3-1 油价对相关行业的影响程度 35 表3-2 高油价对相关行业的正负影响 37 表4-1 民营油企发展态势 39 表5-1 国际机构纷纷上调2005年石油需求预测 (单位:万桶/日) 44 表6-1 2005年一季度石化相关行业投资状况 48
❷ 中国石油的问题
1.中国的石油资源相对紧张,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就需要进口原油和成品油.
2.国内的成品版油和原油主要权是通过中石化和中石油进口.
3.在国际市场上,原油和成品油是通过市场来定价,而国内市场上成品油是国家定价.
4.中石化和中石油,无论是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的原油提炼成成品油,还是购买的成品油都受到国内市场价格的制约,内外价格的差异造成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国际市场上购买部分存在亏损.
以上原因综合造成中石化和中石油亏损,所以他们才申请政府给予补贴.
一知半解,仅供参考.
❸ 关于中国油价与国际油价的问题
中国汽油猛涨的真正原因
月23日,在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再次提高成品油销售价格。北京地区93号汽油再创历史最高价位。有关方面对此的解释是,上次涨价没有调整到位,我们成品油销售价格仍旧低于国际市场,今后将考虑国际市场情况和社会承受能力继续推进价格调整。谎言是多么的的圆满,但是,我们早就有各种手段来论证,这是明目张胆的欺骗。
一、中国进口的石油没有达到60美圆的(2005年发改委公布大是51美元)。国际市场达到60美圆的是北海清质石油,其质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东地区、南美、俄罗斯出口的石油是无法达到60美圆的。而中国大量进口的是低质高含硫石油。据著名的经济情报杂志分析,国际油价在54美圆时,中国进口的石油价格大多在30美圆左右。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质石油买家。
二、美国与中国石油价格比较。美国平均每升93号油大概是人民币4.7元,可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税,并且人家公路没有收费,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费或者收费很低。而北京的类似汽油销售价格已达4.24元,实际价格高于美国。如果有关方面说,中国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更将被下面的例子驳斥的体无完肤。海关宣布上半年查获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烟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国成品油便宜,那应该是从中国向国外走私才对,为什么要从国外向中国走私?过去查获的特大走私案件,都与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关,可见内外差价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险。
三、石油企业报表显示利润巨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挣钱的,报道说利润接近千亿元,而其年经营额在5000亿元左右,利润空间已相当可观,利润率非常可观。以净资产收益来分析,即使是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其优质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为5%到10%为主,而中国石化的净资产收益,根据其2004年年报为17.32,其加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为20.32%。大家说这是不是很惊人!是房地产行业优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这才是惊人的暴利证明!我不久前与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触,他们去年的利润超过40亿元,总结因素是价格高、市场好。可见,中国石油企业是很不错的业绩,怎么还有长期亏损的说法,这不是欺负老百姓没头脑么?
四、上游垄断掠夺下游竞争性行业,扭曲经济结构肆无忌惮的涨价,使中国经济和宏观调空的复杂局面加剧。可怕。成品油涨价,因为你是垄断,但下游产业却是竞争性行业,不能涨价。比如公交和出租车,关系群众生活,其价格调整要经过严格审批,油价从2元涨到4元多,公交价格和出租车价格并没有什么提高,可见,油价上涨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补贴中。汽车制造业是国家寄希望的产业,但消费环境不良,加上油价上涨,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两年的工资并没有显著增长,翻倍上涨的油价让大家很难受。可见,这是赤裸裸的掠夺,扭曲中国经济结构,增加了所谓的膨胀压力。尽管,中石油的滚滚暴利,让国家,同时也让某些不可明说的利益群体欢欣鼓舞,但是,这种危害中国经济的掠夺经济思路,将贻害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观察大家对油价上涨虽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捣鬼,但是不知道要点!我在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战略物资,国内的油田都是这两个集团垄断的。只有他们有开采和销售权利。近几年国家进口石油越来越多,今年会达到1.5亿吨。进口石油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岂不是两大集团就没有话语权了??放心。关键的石油进口权还是只有两大集团所有。国内的炼油企业就算是油价再便宜,也无法自主进口,只能从两大集团买他们加价进口的原油。
这样两大集团对内把持油田,对外把持原油进口权。国内原油价还不是他们说得算?国内的炼厂,包括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是在亏损,那是因为原料石油(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价格是两大集团定的!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亏损无所谓,反正在贸易/开采环节已经有足够惊人的利润了!!
而且炼厂亏损的情况可以成为汽油涨价的借口,掩人耳目。于是我们就这样因为所谓的炼厂亏损,口袋的钱被淘空!!!!
石油是工业血液,现代基础工业的王道!!两大集团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个国家竞争力甚至国家安全!!90#油从今年3月份的3.18上涨到7月份的4.06,快一块钱了,还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业破产阿?到底有多少企业背上沉重的运费成本阿?无耻的抢劫!!2004年两大集团净利润2000亿,咱们国家gdp才多少?11万亿,各行业综合净利润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亿。可见40%的国家利润都是两大集团的!大家伙都在给两大集团打工呢!!
有人会问,油田是国家人民共有的,这两大集团虽然垄断,毕竟是中国自己的企业,为什么这样丧心病狂的掠夺财富不顾危害国民生机?其实这两大集团都是海外上市企业!!所有权和资本不是纯粹国家的了。资本是贪婪的,对利润的追求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看到这里,国内油价未来的走势相信每个看过帖子的人已经很清楚了。
我很担心国外投资者利用两大集团的垄断地位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从这个角度讲,两大集团已经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上了!!有时候看到纺织厂的女工虽然一天12小时的拼命干活,居然连500块钱的工资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厂因为纺织原料涨价(非棉的纺织品大部分是石油变得)或者停产/或者破产。心情真是无法描述。前一阵子还听说北京有的哥为了多跑出点钱过劳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亿的纯利还叫嚣亏损要求涨价的嘴脸是什么麽样??那2000亿人民的血汗钱又有多少进了原本已经很富裕的老外口袋里!!
无论如何,两大集团正在挤垮国内非自有的炼厂,同时也正在挤垮社会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现在的情况不得到改变,两大集团的目的很快就会完全实现。
可能有人问,目前发改委已经批了19个非国营的公司可以进口石油。其实私营企业进口石油除了要有进口权,还要有配额,2005年非国有进口配额一共才0.1亿吨,根本没有影响市场!而且两大集团除了因为自己是国有公司,进口不受限制之外,还注册了非国有企业,也在这19家里面混,用他们的实力抢占绝大部分配额!!太狠了!!关于私有企业石油进口权/配额计划具体详情大家可以查询国家商务部网站看看!!
我是业内人士,所以知道两大集团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误解油品涨价的原因,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发言的。可惜我不是记者,否则早就揭他们的老底了。
谢谢大家帮顶,大家有工夫就转贴,不要让整个社会被两大集团“炼油厂亏损/加油站亏损”的幌子骗了!
消息称油价下调1元/升,但燃油费上涨1.5元/升。二级以下公路不收费?我们看见的价格只有养路费,二级公路还是路吗?
为什么不见老百姓的工资上涨呢?
❹ 中国的成品油中究竟包含哪些税费
由于我国的成品油中包含的各项税费都是价内税,也就是说,税额计入了成品油价格。
成品油中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经过此次调整后,汽油的消费税为1.12 元/升,柴油的消费税为0.94 元/升;成品油的增值税税率为17%;同时,还有以消费税和增值税为税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附加的税率为3%;此外,消费税的提高会联动成品油中其他税费的上调。而成品油税负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转税占油品含税零售价格的比重来衡量。按照财政部和国税总局的测算,此次调整后,汽油、柴油流转税税负将分别由32%和29%提高至34%和31%。
举例来说,就是消费者每花10 元钱加油,其中就包含3.4 元的税;10 元的柴油则包含3.1 元的税。
以目前北京92 号汽油6.76 元/升的价格计算,车主购买1 升汽油缴纳的税费约为2.35 元。其中包括增值税0.98 元、消费税1.12 元、城建税0.15 元、教育附加费0.06 元,地方教育附加费0.04 元,合计2.35元,总税负比重为34.83%,比之前增加1.99%。
更通俗的算法是,假如一辆私家车每月跑1000公里,一年跑12000 公里,按每100 公里消耗8 升油计算,一年多支出约135 元。
对货运司机来说,一辆载重50 吨的柴油车,每月跑1 万公里,一年跑12 万公里,按每百公里油耗28 升计算,一年多支出约5400 元。
❺ 求2篇关于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的英文文献
可以参考马永生译著的《碳酸盐岩微相》,收录了很多国内外关于生物碎屑岩,生物颗粒,生物礁的文献和高清图片,希望对你能帮助。
❻ 我要写一篇有关中国石油发展的文章论文,不会写,请求大家帮帮忙急用
中国石油发展现状及四个战略研究
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油气资源开发、管道建设、炼油化工及 油气田对外合作、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难度大;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 依存度进一步提高;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油气发展的战略应继续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方针,根据我国资源分布 特点,东部挖潜,延长稳产期;西部加大投入,实现增储上产。在战略部署上做到“四个结合”。
一、中国石油的发展现状
(一)简要回顾与发展现状
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探索成长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为标志;二是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主要是1965年结束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实现自给,还相继发现并建成了胜利、大港、长庆等一批油气田,全国原油产 量迅猛增长,1978年突破1亿吨大关,我国从此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大国行列;三是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石油工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1 亿吨原油产量。这十年间我国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建成的原油生产能力相当于前30年的总和,油气总产量相当于前30年的1.6倍;四是战略转移阶段(20世纪 90年代至今):90年代初我国提出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开拓国际的战略方针,东部油田成功实现高产稳产,特别是大庆油田连续27年原油产量 超过5000万吨,创造了世界奇迹;西部和海上油田、海外石油项目正在成为符合中国现实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
1.油气资源与开发 根据2000年底的油气资源汇总情况,我国石油总资源量约1021亿t,其中,陆上775亿t,海上246亿t;预计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约为 138~160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47.04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38.9万亿立方米,海上8.14万亿立方米;预计最终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 10~15万亿立方米。截至2002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3。5亿t,探明率为40%~46%;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2.22万亿立方米,探明 率为15%~22%;剩余石油可采储量23.8亿t,储采比14∶1,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近1.87万亿立方米,储采比60∶1.我国现已发现560个油 田,193个气田,建成25个油气生产基地。2002年生产原油1.69亿t,居世界第5位;生产天然气326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8位。值得一提的是, 西部新疆油田2002年原油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海上原油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t,达到2147万t,海外原油权益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
2.管道建设 截至2002年底,我国原油输送管道总长度已达1.21万km,成品油管道总长2700km,天然气管道总长约为1.48万km。原油、成品油管道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东地区。天然气管道已初步形成华北、西南、西北三大区域性管网,主要是:(1)华北地区,已建成中原-沧州、大港-沧州、大港-天津、沧州-淄博等输气管线和一些地下储气库,初步形成了能够统一调度的局部天然气管网。
(2)西南地区,已建成以南、北干线为主,与川渝两地五大气源连通的环状输气管网,并以南北干线和各气源为依托,直供云南省云天化、贵州省赤天化等。
(3)西北地区,先后建成了陕西-北京、靖边-西安、靖边-银川、鄯善-乌鲁木齐、涩北-西宁-兰州输气管线及新疆和田电站供气管道等。西气东输管道、长庆-呼和浩特输气管道正在加紧建设中。
3.炼油化工及产品 经过近两年石油石化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我国炼油工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总体上进入了世界炼油大国行列。2002年,中国原油一次 加工能力达到2.7亿t,居世界第4位;实际加工原油2.2亿t,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1.32亿t,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3.9%。国内两 大集团生产的汽油和柴油基本都达到了《车用无铅汽油》最新国家标准(GB17930-1999)和柴油国家标准(GB252-2000)。主要化工产品稳 步增长。2002年乙烯产量首次突破500万t,达到541.4万t,比上年增长13%;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3.5%、20.5%和11.6%。
4.油气田对外合作 在对外合作方面,我国不仅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加快了国内油气勘探步伐,提高了油田开发水平。截至2002年底,在陆上,中国与国外 45家石油公司签定合同51个,合同区面积近25万平方千米,引进外资近13亿美元。目前正在执行的合同13个,与外资合作生产原油年均220万t。在海 上,中国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家石油公司签订了154个石油合同和协议,目前正在执行的合同有32个,合同区面积近12万平方千米,直接利用外资超过 90亿美元,建成海上合作油气田共13个。
其中,中海油与菲利普斯公司合作开发的蓬莱19-3油田,是继大庆油田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整装油田
5.国际化经营 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经过90年代中后期的大发展,现在已经从低风险单项油田开发,转向油田生产与技术服务、炼厂建设与管道施工等综合项目开发,从生产经 营转向资本经营,从投入转向回收阶段。形成了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和南亚4个战略发展区。截至2002年底,中国石油企业与26个国家累计签订石油合 同项目40个,其中:陆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或商务项目31个,海上石油勘探开发项目5个,管道项目2个,炼油和化工项目各1个。2003年三大石油公司 又新签定了十几个油气项目合同,其中仅中国石油集团就有10个。2002年油气作业产量2250万吨油当量,比上年增加600多万吨,油气权益产量 1700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80%以上。
(二)存在问题
1.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的难度大 我国的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即使按160亿t计,只占全球的3.9%;人均拥有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和产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而且,可采资源约有 3/5有待探明。据推测,其中分布在中、新生界的白垩系和第三系的资源占总资源量的70%,粘度大的重油和低渗透石油资源占总资源量的43.6%,这些资 源埋藏较深,工艺技术要求高,勘探技术难度很大。从近几年储量增长的构成看,约65%的增量来自于已开发油田的老区,增长潜力有限,储量接替难度较大。
2.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我国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全国产量 的2/3.但其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88%)、高采出程度(75%)和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特别是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27年超过5000多万 吨,2002年在5013.1万t的产量水平上划了句号,计划今后将逐年递减。西部和海上原油产量这几年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原油产量只占全国的1/5;海 上原油产量只占全国的1/8.从近期看,这两个区域的产量增长难以弥补东部的递减。
3.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我国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原油产量增长速度,供需缺口越来越大。2000~2002年,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4.91%,高出产量增长速度近3.1个百 分点,年均增加1104万t;石油消费弹性系数达到0.7,比石油生产弹性系数高0.436.石油“一高一低”现象导致国内石油供不应求,缺口从2000 年的5637.73万t增加到2002年的7236.41万t,石油净进口量从2000年的6962万t增长到7184万t,10年增加了7倍多。预计 2003年石油净进口量将突破9000万t,进口依存度达到35%以上。
4.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来自社会各界的担忧有增无减。一是出于石油进口来源方面的安全考虑。2002年我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一半(2001年为56.6%)。美伊战争结束后,美国加 强了对中东的控制,实际上间接控制了我国进口石油的资源地。另一方面,我国运输石油的路线缺少选择性,85%以上要经过印度洋-马六 甲海峡-南中国海航线,极易遭到封锁和控制。近年来,美国在东亚沿日本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精心构筑“太平洋锁链”,拟形成对中国的东向包围;在新 加坡设立军用港口,拟控制马六甲海峡;印度全面推行所谓的“有效控制”,试图将南中国海纳入控制范围。此外,马六甲海峡经常遭到组织严密的海盗袭击。所有 这些,直接地威胁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石油进口安全。
二是出于战略石油储备方面的考虑。虽然我国目前已确定分期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库,但离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尚为时过早。这样,在资源供应地,因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政治风波、军事冲突等,导致国际油价上涨或出现供应中断时,我国便丧失了储存进口石油、平抑国内石油市场动荡的手段和能力。
三是出于油价大幅上扬的考虑。目前我国尚未大规模参与世界石油衍生品交易,没有市场保护屏障,不能对进口石油进行套期保值。无论油价涨幅多大,都只能被动 接受。尽管我国在国外已开发了一些油田,但大多位于敏感地区,易受各种因素干扰,从油价上涨中获得利益的机会不大。
二、石油形势与供需预测
(一)当前的石油形势
近两年,世界石油环境总的是:国际油价起伏振荡,石油公司兼并重组进入理性阶段,石油技术快速发展,石油地缘政治纷争激烈。主要列举三个方面:
1.世界油气资源丰富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球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为4138亿t,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2471亿t,剩余石油可采储量1427亿t,储采比 40∶1;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436万亿立方米,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211万亿立方米,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156万亿立方米,储采比61∶1.丰富的 石油资源为世界石油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未来20年世界石油供需总体平衡,但地区性不平衡加剧 2002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35.23亿t,石油产量为35.57亿t,供需总量基本平衡。预计到2020年,世界石油需求将以1.98%的速度增长, 需求量达51.8亿t。欧美等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增长放缓,年均增长0.9%~1.0%左右,发展中国家石油需求增长加快,年均增长3.1%。在原油产量方 面,预计2020年前基本上与需求同步增长,产量水平达到51.9亿t。但是,地区性不平衡加剧,北美、亚太和欧洲三个地区2002年的石油消费量达29。8亿t,占世界总消费量的84.6%。亚太地区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 区,预计2005年,亚太地区将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国中有两个在亚太,其中中国已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日本排第三。3.一批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左右世界石油工业的格局已经形成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石油领域的整合开始出现一些新特点。主要是:从多元化经营向产业集中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油田业和服务业的分割向业务综合 性、全过程服务,追求产业链价值最大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了埃克森莫比尔、BP-阿莫科、英荷壳牌等一批超大型石油及石油服务公司垄断世界石油的格局。据 称,这些公司拥有世界80%以上的优质石油储量,控制着30%以上的石油工业产值、50%以上的石油技术服务市场份额、65%以上的国际石油贸易额和直接 投资额以及80%以上的石油石化先进技术。近两年国际石油领域的兼并重组趋于理性成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和长远发展,各大公司开始进入内部消化阶段。今 后,中国石油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都是这些跨国石油公司。
(二)中国油气资源供需预测
1.石油需求预测 在成品油方面,汽油、 煤油、柴油,按0.6的弹性系数,折合年均增长率为4.2%,预计2020年全国汽油、煤油、柴油消费量为2.5亿t;在化工轻油方面,2002年中国乙 烯消费量为1400万t,进口占61.3%。预计2020年以前,乙烯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5%,2020年乙烯需求总量将达到3370万t。若按50%的 自给率测算,中国需要生产乙烯1680万t,按30%的收率测算,届时需要化工轻油5600万t。仅这两项合计,主要成品油需求量将超过3亿t,届时原油加工量大体为3.8亿t(按78%的收率计),石油消费量约为4亿t。因此,预计2005~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2.7~4.0亿t。
2.石油储量、产量趋势预测 国内专家利用年增储量法和翁旋回法,预测2020年以前,石油探明储量处在稳定增长期,平均年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储量1.5亿t;老油田通过调整措施,每年 可增加可采储量2000~3000多万吨。预计2005~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75~1.9亿t。原油缺口将增加到2020年的2.2亿t,进口 依存度提高到55%。
3.天然气需求预测 2002年全国天然气终端消费量为28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东北和油田周边地区。其中西南地区市场销售量最大。天然气 销售量增长最快的是西北地区涩宁兰管道沿线的青海、甘肃市场,其次是华北地区。天然气消费结构以化工原料和工业燃料为主,占消费量的比例约70%,增长最 快的是城市用气。未来20年内,随着轮南-靖边-上海、忠县-武汉、陕京二线和海气登陆等输气管道的建成,将极大地带动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预计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00、1000、1500和2000亿立方米。
从用气结构看,发电用气和城市燃气需求量增长迅速,在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13.6%和19.6%分别提高到2020年的32.5%和 30.8%;工业燃料和化工用气虽然总量稳定增长,但所占比例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由2002年的29.3%和37.5%分别下降到2020年的20.7% 和16%。
从消费地区看,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及环渤海地区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预计到2020年,上述三个地区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07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消费量的53.5%;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天然气需求量为6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消费量的16.5%。
4.天然气供需平衡预测 中国的天然气探明程度很低,可采资源探明程度只有15%~22%,增长潜力巨大。据专家预测,在2020年前后,中国天然气生产将达到高峰产量,中国的天然气供需缺口大约为500~700亿立方米。
三、中国石油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重点
(一)总体思路
根据油气资源和经营环境的分析,中国油气发展的战略定位应当是:围绕国家提出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继续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建 立储备"的方针,要在立足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保持和增加国内石油产量的同时,大踏步走向世界,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全球油气供应体系,以 满足中国经济对油气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立足国内--以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为主,在保持合理储量接替和储采结构的条件下,努力增加石油生产,保障国内石油的基本需求。到2020年,力争国内石油保障程度达到50%左右。
开拓国际--将国家油气战略置于全球大背景下,积极参与分享国外油气资源,积极进入石油交易市场,多种手段发展国际油气贸易,以合理的经济代价,建立长期安全稳定的、全方位的、多渠道的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和供应渠道,有效弥补国内油气供需缺口。
油气并举--将天然气放在与石油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逐步改善能源结构。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8%上升到10%以上。
厉行节约--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抑制不合理的油气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争取用较少的油气消耗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立储备--逐步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调节国内供求关系,平抑油价起伏不定、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
根据我国资源分布特点,应按照东部挖潜、延长稳产期,西部加大投入、实现增储上产的发展思路,在战略部署上做到"四个结合",即稳定东部与发展西部、开拓 海上相结合;重视石油与加快发展天然气相结合;发展国内油气产业与拓展国外油气供应相结合;开发生产与节约利用石油资源相结合。
(二)重点战略
1.石油发展战略
(1)加强东部精细勘探开发,努力保持原油稳定生产。东部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石油生产供应基地,集中了一批主力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但是, 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必须加强精细勘探开发,稳住原油生产。根据油气资源评价资料,东部资源勘探潜力仍然很大,今后仍是中国的主要产油区。
该地区下一阶段石油发展的重点,一是深化老区精细勘探,以富油气凹陷为主要勘探对象,以寻找可动用优质储量为目标,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寻找新的含 油区块、含油层系,重点搞好松辽、渤海湾盆地的滚动勘探和二次勘探工作,扩大含油面积和勘探成果,增加油气储量;二是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已开发油田的综合 调整和改善二次采油为手段,积极探索和采用三次采油技术,增加经济可采储量,提高难采储量的动用率,延长油田稳产期。
(2)加强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努力建成重要战略接替区。目前,西部地区石油资源探明率比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低15~30个百分点,处在勘探初期,潜力非常大。加快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力争获得新突破,早日实现资源接替,对保障中国石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西部的油气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主要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复杂,决定了储量增长具有阶段性。因此,勘探工作要注重不断发现,用新思路去认识复杂地质条件。继续 按照突出石油勘探、推进风险勘探的原则和战略展开、战略突破、战略准备三个层次落实勘探部署。以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四川、柴达木等盆地为勘探主攻 目标,立争有大突破、大发现。在开发方面,应用深层和特色技术,适时扩大原油生产能力,尽快在鄂尔多斯油区、新疆油区再找到几个3~5亿吨的大油田或油田 群。
(3)加强海域勘探开发,早日实现海上石油快速发展。我国东海、渤海湾、珠江口、北部湾等11个大中型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24%以上。到 2002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3.9亿t。从整体上看,海上石油资源探明程度只有7%,储量替代率达到157%,特别是蓬莱19-3等大型油田的发 现,使渤海海域展现出广阔的勘探开发图景。近期的战略重点,一是加强渤海、南海和东海海域的石油勘探开发,努力增加储量;二是要合理有效地动用已探明储 量,特别是加速已发现大型油田的开发,迅速提高原油产量。
2.天然气发展战略
根据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情况,今后10~15年,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任务是:(1)陆上要立足中部、发展西部,着力形成几个万亿立方米级储量的大型天 然气生产基地;(2)海上要立足南海西部和东海、渤海,着力形成近海海域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增长基地;(3)按照天然气上游勘探开发、中游集输、下游市场利 用一体化的发展原则,统筹规划,合理调配,逐步形成上中下游相互推动的天然气工业体系;(4)同时要坚持"气代油、气发电"的结构优化战略,促进天然气在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从2002年的2.7%上升到2020年的12%左右。 力争到2010年,天然气产量达到800亿立方米,2020年达到1300亿立方米;实现天然气供应稳定化、气源多元化、输配网络化、市场规范化。
天然气发展战略重点是:(1)立足中部。中部的四川、鄂尔多斯两大盆地,成气地质条件优越,油少气多,油气产量当量比为0.57∶1,是近期天然气增储上 产的重要地区。中部地区天然气消费规模已达到80亿立方米/年,而且东邻工业发达地区。因此,加强中部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川渝气区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4456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在勘探上,继续保持储量增长;在开发与利用上,通过"川气东输(忠-武线)"工程,有选择地建立天然气化工基地,促进川气从生产、集输到应用的良性循环。鄂尔多斯气区现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5834亿立方米。在中国探明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的5大气田中,除克拉2号气田外,其余均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 该地区横跨陕、甘、宁、蒙、晋五个省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今后的重点是保证北京、环渤海地区和西安、银川等地区及西气东输管道的天然气供给。
(2)发展西部。包括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等盆地,现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6360亿立方米,其中有克拉2、迪拉2、涩北三个大型整装气田。该地 区虽然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埋深达3000~5000m,但目前还处于勘探初期,发现大型油气田的概率大,是我国油气工业的主要战略接替区。今后的战略重点 是保证西气东输和涩-宁-兰输气管道有足够的天然气源。
(3)强化海上。我国海域天然气资源前景广阔,又有靠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独到优势。应该充分利用南海西部和东海盆地的西湖凹陷及渤海湾盆地等近海天 然气资源,加强勘探开发,积极配合天然气管网建设,开拓下游利用市场,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成为经济优势。特别是要尽快将莺歌海-琼东南海域发展成为中国近 海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增长的主要基地之一,同时积极开发东海和渤海海域天然气。力争到2010年,中国近海海域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以上,产气 200亿立方米。
(4)加快输气管网建设。围绕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和莺歌海-琼东南海、东海6大含气盆地,按照"合理布局、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的 原则,建设全国性天然气骨干管网,改变中国目前基本上是单一气源对单一用户、缺乏足够配套调峰能力的输气格局。天然气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中部、东部经济发 达地区。因此,我国天然气供给体系,应形成由东海、南海海域向东南沿岸,西部地区向中部、东部发达区输送的总体格局,同时,积极建设从俄罗斯到东北、从哈 萨克斯坦中亚到西北的输气干线,逐渐形成纵贯南北、横穿东西、连接海外的天然气管网。
3.国际化经营战略 目前,世界石油资源和生产仍处在上升阶段,供大于求,且供应呈现多元化趋势。我国周边国家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北有俄罗斯,西有中亚和中东,南有东南亚和澳洲,东有南美。利用周边地缘政治,有利于我国加快发展海外石油业务。
我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的目标是:逐步建立长期稳定、多元化的全球油气生产与供应基地,力争使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在油气进口量中的比例达到1/3~1/2.一是积极开展国外石油直接投资。采用购并、控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外石油勘探开发,重点放在北非-西非、中东、南美、中亚-俄罗斯、亚太等地区,形成一定规模 的海外石油生产、供应基地。
二是扩大国际石油贸易。在来源方面,适当减少从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增加从中亚、俄罗斯等国家的进口;在贸易方式方面,应改变短期合约、现货交易方式,尽 量多采用中长期合约、期货贸易、招投标等方式;在品种方面,不仅要进口原油,还要引进管道天然气、LNG,出口成品油;在进口渠道方面,积极开辟陆上通 道,积极促成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积极建设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中国东北、环渤海地区的输气管道;积极建设哈萨克斯坦-新疆的输油管道。
三是建立亚太能源安全多边合作体系。从油气地缘政治角度出发,加强资源国与消费国的合作,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强与俄罗斯、中亚五国的油气 资源合作,重视与东北亚的日本、韩国合作,在合作中增进了解、减少矛盾,在信任中解决双边问题。目前在这方面的考虑较多,主要有:建设中亚-中国-日本、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中国的油气管道,以油气运输管网和油气利益为纽带,把不同制度的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并吸引跨国公 司参与管道的建设与经营,从而保证东北亚石油消费国的共同利益。
四是大力发展海权。国家要通过发展海权,来维护长期、稳定的海上贸易利益,增强对开发主权范围内海洋油气资源的实际影响力或控制力。
4.国家石油储备战略 世界上主要消费国家不仅多方开辟石油生产、供应基地,而且建立大量的储备,以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美国的石油储备是4个月,日本是3个月。IEA规定90天净进口量为石油储备量标准。目前,我国还没有战略石油储备,现有的原油、成品油储罐属企业储备,不能用作战略储备功能。我国在"十五"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国家石油储备已于今年正式启动,初选一期建设地址在大连和青岛黄岛,预计到2005年底,将建成1600万立方米储备规模。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应实行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以国家储备为主的方针,争取建成相当于90天石油进口量的国家战略储备能力。国家储备由中央 政府直接控制和管理,保证稳定供应;企业储备是生产经营使用的周转性石油储备。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应严格分开,以保证国家储备库的石油在数量和质量上准确 无误。
5.节约与替代战略 目前,我国石油利用效率明显偏低。据统计,现在每千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石油消耗,中国为0.26t,是日本的3.3倍,美国的2倍,印度的1.2倍,这说 明中国提高油气利用效率、降低石油消耗的潜力十分可观,应致力于走低耗、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新路子。从长远来看,在解决中国石油供应短缺的问题上,应积极采 取石油替代战略,主要有:合理开发和利用国产优质煤炭替代石油;加快发展核电替代石油;努力培育天然气利用市场、提高天然气产量替代石油;积极发展煤层气产业替代石油。
❼ 请问:国家标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有关燃料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标准是什么
你可以去燃料油网去看下,在燃料油、天然气等频道的技术标准板块都有的,希望能帮到你
❽ 帮忙写篇论文,题目是《加油站选址策略的研究》。给提供文献材料也可以,谢谢啊!!!
目前,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依然保持稳增势头,作为石油产品销售的末端市场,如何提升加油站管理水平,增加市场份额,成为加油站营销必须解决的问题。新疆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疆内加油站现状,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主要通过加油站的服务策略、品牌策略以及广告宣传等营销策略浅析疆内加油站营销策略,特别是国道加油站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服务策略;品牌策略;营销策略
1 新疆地区成品油市场现状分析
1.1疆内成品油市场特点。近年以来,新疆地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成品油市场需求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新疆农牧业、工业的快速发展,交通、电力等部门和行业用油需求大幅增加,电力资源相对紧张,使得生产用油大幅度增长,同时,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油品需求量有增无减,由此拉动了整个市场需求量的增加。
1.2新疆加油站发展现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截止到2003年底共有加油站1721座,现有加油站点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各地州市加油站点分布情况表
根据新疆地区的地理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全疆加油站分布情况、道路情况和全疆现有机动车保有量等因素分析,可以发现新疆加油站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新疆加油站点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加油站点布局不够合理。
第二,新疆加油站数量较多,单个加油站整体上日均销售量不大。
第三,新疆加油站点设计标准低,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第四,新疆加油站点经营、管理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1.3国道机动车日平均交通流量。根据新疆地形和地貌、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特点和产业布局,新疆加油站点划分为三个范围,即城区范围、国省干道范围和农村公路范围。其中,国省干道范围又划分为快速干线范围和一般干线范围。快速干线范围和一般干线范围共同构成新疆加油站点的主要部分。
新疆公路管理局2002年在所辖公路网共设间隙式观测点145个,总观测里程为11324km,其中国道布点81个,观测里程为7202km,省道布点63个,观测里程为4114km。
现将主要国道年平均日交通量统计如下:
G217线:阿勒泰市-库车县下马巴克,全长1090km,年平均日交通量:汽车1122辆/日,拖拉机66辆/日;
G218线:霍城县清水河镇-尉犁县,全长1125km,年平均日交通量:汽车2330辆/日,拖拉机117辆/日;
G219线:叶城县-皮山县神仙湾,全长406km,年平均日交通量:汽车224辆/日,拖拉机8辆/日;
G312线:哈密市星星峡-霍城县霍尔果斯口岸,全长1431km,年平均日交通量:汽车1712辆/日,拖拉机34辆/日。
2 服务策略
2.1加油站客户服务的重要性。服务作为一个商品,本身也具备质量方面的因素。服务是把双刃剑,好的服务也会带给顾客良好的心理感受和美好回忆。虽然服务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是完美的服务确实是行之有效的竟争手段,时间一长自然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市场效果。
服务营销追求的是与竞争对手的优势。这种优势是通过与竞争对手在服务营销采取的手段、模式及质量方面的差异性来体现的。随着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的开放,加油站的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各种先进的加油站经营理念也逐渐被国内成品油零售企业所理解和接受。
2.2加油站客户服务的项目。具有不同利益追求和行为特征的顾客群体是加油站选择服务营销策略的基础。城市加油站、国道加油站、乡镇加油站等,由于消费群体的不同,开展服务营销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例如,国道加油站的客户,除了关心油品的质量、价格水平,同时对服务的时间、地点和过程的方便和快捷特别注重。因此,国道加油站开展服务营销就应该主要围绕提高服务效率来制定领先策略。
加油站要开展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除了为顾客提供常规的免费洗车、免费送油、免费饮水等服务外,可以提供配套的车辆维修、餐饮招待等系统的服务项目。就以国道加油站举例,通过调查,国道行车大多分为大行客货车、小行家用车和部分出租车等。因为新疆地域的特点,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距离较远,行车过程中出现的车辆故障等问题,往往无法得到有效快速的解决,而加油站坐为一个服务中转站,可以作为中间联络点,帮那些车辆发生故障等问题的顾客,联系相关车辆维修、托车等服务的单位解决问题。“急顾客之所急,解顾客之所难”就是加油站服务策略的宗旨。
3 重视品牌战略,强化品牌忠诚
品牌忠诚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信赖和满意程度,主要表现为消费者的重复购买率和替换品牌频率。知名企业能长久不衰地占有市场,除了其产品和服务过硬等因素外,关键是产品的品牌溢价和顾客对产品品牌的忠诚。
加油站是直面顾客的窗口,能否建立起牢固的品牌忠诚,是成品油在零售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利润空间的关键所在。品牌忠诚在消费行为中体现为五个层次:随意购买、习惯购买、满意购买、情感购买和炫耀购买。这五个层次是递进式的,一般而言,高层次忠诚度的顾客越多,产品市场占有率越高,企业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品牌溢价,从而获取丰厚的利润。
要建立用户对品牌的忠诚,首先要对用户忠诚,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同时,采用灵活多样、形式与内容俱佳,而且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营销策略,加强品牌的亲和力和贴近性,使我们的品牌在他们的心目中逐渐丰满、高大起来。加油站作为成品油零售的主要载体,提升品牌忠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超预期服务策略:要建立品牌忠诚,除了高品质的油品外,我们的服务必须是卓越的,甚至是超过消费者预期和想象的,让消费者常常感受到“意外的惊喜”。
顾客接触我们的成品油零售企业往往是从加油工的服务开始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卓越服务的第一步就是把加油站的服务做到位。搞好服务应把握好如下三点:一是“诚”。诚信不仅体现在油品的数量和质量上,而且也体现在对顾客的每一项承诺上。二是“细”。关注顾客的每一个细节要求,实现“零缺陷”服务,让顾客享受到文明、规范、周到、快捷的服务。三是“真”。与顾客打交道,要真心真意,提供各种应有的便利,尤其是顾客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体现出对人的关怀。
个性化营销策略:个性化营销是运用储存的有关客户的详细数据信息,进行个性化沟通,实施“一对一”营销。这种营销模式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对相关信息的了解及分析,为营销的成功增添了胜数,对潜在目标客户和有特殊需要的客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准确、完备的数据信息资源,可以使加油站经理找出哪些是忠诚顾客;哪些是潜在顾客;哪些是习惯购买顾客;哪些是随意购买顾客,并有针对性地做出营销决策,争取低忠诚度顾客,巩固高忠诚度顾客,及时分析消费动向,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营销策划中,注意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赋予商标标识以充裕的内涵,使之成为高品质、高品位的象征。在广告宣传上,注意整合户外、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资源,并结合营销计划选择适当的时机推出,以期实现最佳效果。企业还应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市场日趋增长,成品油市场的前景也越来越广阔。作为成品油零售市场的末端销售——加油站来说,市场竞争的规模、范围和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买方市场的趋势比较明显,所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需要加大促销力度,扩大销量,打开一片广阔的市场。正确分析市场动态,合理定价,建立特色客户服务体系,恰当的运用广告宣传等营销手段,树立加油站的良好形象,提高加油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总之,要客观分析客户消费心理,及时了解周边地区加油站促销手段的变化,充分了解市场,采取灵活多样的促销方法,这样才能把加油站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品油市场管理信息系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Z].
[2]晨红雨.21世纪加油站实务全书——营销、管理与市场拓展[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3]吴金林,毕港峰.加油站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❾ 关于成品油汽油的知识!百度上收不到的!比如汽油国标划分的依据标准!国标和非标的区分
GB 17930-2011 车用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