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银行职员自己几乎不买银行卖的理财产品
虽然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柜台就设在银行营业厅内,但是它跟普通储蓄业务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理财产品跟储蓄业务分属银行的不同体系。所以理财产品不像银行储蓄,是可能会产生亏损的。
而很多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为了个人私利,经常向咱们无知的普通投资人推销高风险的投资产品,这产品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悲剧了。
那么银行理财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以外,有时候还会代销保险、基金、信托等业务。有很多小伙伴就上了套,本着赚取收益的目的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却被销售人员混淆了概念,买成了保险。
保险没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获取保险金是不确定的。而且银行卖的保险,基本上都是理财型的保险,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买份保险,最好也别选择银行。
套路二
有些时候银行会把代收产品当成自发的产品卖,可能还会向客户隐瞒风险。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买的其实不是银行的产品。而风险也不是银行承担的。
套路三
销售人员介绍的预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并不是到期后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计算陷阱都没有那么简单。收益套路是无穷尽,只能自己注意一点,以免踩进了陷阱。
凡是口头承诺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数都是套路,最好能让销售人员把所有的承诺都写合同,这样如果有纠纷,也能算个保障。
『贰』 经银行办理的理财产品银行有神魔责任
一、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与客户产生纠纷时,是属于银行员工的个人行为涉及犯罪或是违规,还是银行来承担责任关键在于关系认定,银行是否构成直接责任,在法律上关键在于该违法的员工与银行之间是否构成了表见代理的关系。
二、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表见代理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与有权代理一样,均由被代理人承担。很多投资人包括律师都认为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行为属于表见代理,因为一般情况银行员工在与储户、投资者签署的文件上用了银行的公章,或者进行交易时银行员工是在银行的网点内和工作的时间内进行的非法吸存或是私售产品的行为,满足了表见代理构成要件中的代理人具有被授权的表象及代理人的代理属于无权代理。
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09〕40号)有关规定,客户主张表见代理的关键要素,是客户在主观上善意且无过失地相信银行员工有代理权,但是,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一般是银行理财产品的2至3倍,消费者在发现收益异常的情况下应尽到基本的审慎义务,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或与银行其他工作人员求证来避免购入非银行理财产品.
『叁』 如何辨别私售理财产品
如何辨别和购买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呢?
首先是“两查”
一是查阅“中国理财网”公布的银行自营理财产品目录清单。
二是查阅银行经营网点或银行官方网站公布的银行自营和银行代理销售的投资理财产品目录清单。
其次是“两问”
一,问清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或可能导致的最大损失。
二,问清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
第三是“五要”
一要核对银行公章,确认购买的投资理财产品的合同文件、业务凭证与交易行为一致。一般来讲,银行会在自营理财产品的投资合同上加盖银行的公章;理财产品发行机构会在委托银行代理销售的理财产品的投资合同上加盖公章,银行则会在划款等业务凭证上加盖公章)。
二要在银行网点或银行官方网站等正规途径购买银行销售的投资理财产品。
三要通过银行系统直接购买投资理财产品,不能将资金转入他人账户。
四要妥善保管自己的银行卡、密码、网银密钥等,不能交给他人保管,也不能通过他人购买投资理财产品。
五要配合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销售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肆』 银行员工私售“飞单”该怎么辨别
有可能构成职务侵占或者挪用资金罪
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一般是指银行员工未经本行、上级行审批或授权,未向监管备案,没有遵从正规的销售流程和相关规定,私下向客户出售所谓的“理财产品”的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第一是飞单。飞单并不是法律概念,在银行业,飞单是指未经上级行授权或批准,员工借助银行,擅自销售第三方发行的金融产品,第三方与银行之间不存在委托销售合约关系。应当注意到,员工擅自销售的第三方金融产品是真实的金融产品,仅是没有通过银行官方销售。2012年底,华夏银行某支行濮某私自销售“中鼎”系列产品即是典型的飞单事件。
第二是私售银行停售的理财产品。银行或第三方曾经发行并销售过某理财产品,后来停止销售。个别员工借助银行,假冒银行名义,向客户出售已经停售的理财产品,没有将募集到的资金划入银行专户,而是将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这种私售,可能是私售本行停售的理财产品,也可能是私售第三方停售的理财产品。
第三是私售虚假理财产品。银行员工编造银行或第三方发行的理财产品,制作虚假理财产品协议书等文件,伪造银行印章或盗盖银行真实印章,诱骗客户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将募集的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员工私售虚假理财产品,一般具有客户资金性质。
『伍』 银行员工私自向客户写保证书推荐银行理财产品算私售吗
不管收益率有多高,银行员工私自代售理财产品绝对违法,而且出事银行是不会承认的,只会推得一干二净。建议还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心理也踏实。
『陆』 私售理财产品行为是指什么
销售未经国家金融主管部门审批的理财产品,轻则是搅乱市场,重则是犯罪。
『柒』 银行员工私卖理财产品构成刑事犯罪吗
有可能构成职务侵占或者挪用资金罪
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一般是指银行员工未经本行、上级行审批或授权,未向监管机构备案,没有遵从正规的销售流程和相关规定,私下向客户出售所谓的“理财产品”的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第一是飞单。飞单并不是法律概念,在银行业,飞单是指未经上级行授权或批准,员工借助银行平台,擅自销售第三方发行的金融产品,第三方与银行之间不存在委托销售合约关系。应当注意到,员工擅自销售的第三方金融产品是真实的金融产品,仅是没有通过银行官方销售。2012年底,华夏银行某支行濮某私自销售“中鼎”系列产品即是典型的飞单事件。
第二是私售银行停售的理财产品。银行或第三方曾经发行并销售过某理财产品,后来停止销售。个别员工借助银行平台,假冒银行名义,向客户出售已经停售的理财产品,没有将募集到的资金划入银行专户,而是将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这种私售,可能是私售本行停售的理财产品,也可能是私售第三方停售的理财产品。
第三是私售虚假理财产品。银行员工编造银行或第三方发行的理财产品,制作虚假理财产品协议书等文件,伪造银行印章或盗盖银行真实印章,诱骗客户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将募集的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员工私售虚假理财产品,一般具有诈骗客户资金性质。
『捌』 银行理财产品出事了 究竟是员工私售还是替罪羊
恩,两种情况都有抄可能。银行如袭果有发行,那就是银行的事情。如果你买的产品行里不卖,那就是银行员工自己拿的产品。 银行自己的产品也是有可能出事的,看你自己当时怎么选的,有的理财产品明确写了浮动收益,有的甚至不保本。。譬如 ,稳健型,风险型等等。
『玖』 我想在建行理财产品购买10万元 风险大大吗 会不会赔本啊
首先,你要了解理财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风险大小是不一样的。
不能笼统内的说什么建容行理财产品、中行理财产品、工行理财产品。要看具体的产品,
每个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都可能同时推出多款理财产品,满足不同的客户群体,
有些大一点的公司,旗下可能有几十款理财产品。
风险大不大,会不会赔,要看具体产品的类型。
不考虑其它因素的话,理财产品的风险,由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决定。
『拾』 有没有人知道现在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怎么样
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
1.基本无风险的理财产品
银行存款和国债由于有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作保证,具有最低的风险水平,同时收益率也较低,投资人保持一定比例的银行存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适度的流动性,满足生活日常需要和等待时机购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2.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主要是各种货币市场基金或偏债型基金,这类产品投资于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这两个市场本身就具有低风险和低收益率的特征,再加上由基金公司进行的专业化、分散性投资,使其风险进一步降低。
3.中等风险的理财产品
(1)信托类理财产品
由信托公司面向投资人募集资金,提供专家理财、独立管理,投资人自担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这类产品投资人要注意分析募集资金的投向,还款来源是否可靠,担保措施是否充分,信托公司自身的信誉。
(2)外汇结构性存款
作为金融工程的创新产品,通常是几个金融产品的组合,如外汇存款附加期权的组合,这类产品通常是有一个收益率区间,投资人要承担收益率变动的风险。
(3)结构性理财产品
这类产品与一些股票指数或某几只股票挂钩,但是银行有保本条款,另外,也有机会获得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
4.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QDⅡ等理财产品即属于此类。由于市场本身的高风险特征,投资人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对外汇、国外的资本市场有较深的认识,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而不是造成了损失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