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查询重庆市成品油表观消费量
不可能查到。表观消费量=产量+进口-出口,这是一个国家的算法。一个城市很难找到出版口和进口,像重庆这种几乎不产权成品油的城市,找到进口就可以,可是你也很难查到。所以一般不用表观消费量,而应该用估算实际消费量。你看看中石油中石化的年报里面分地区成品油销量里面有没有,加起来就是绝大部分了,其他还有一个民营公司和三资企业,不过不打挤,本来就是估算。
❷ 统计局是如何统计成品油消费量的为什么消费量会大于油品销售企业的供应量
能源统计的原则有两个,一个是谁消费谁统计,也就是谁用的谁统计
另外一个版是何时消何时统,也就权是说什么时候用的什么时候统计
如果是现金加油,那么就是用发票中的消费量加总统计。
如果是油卡加油那就用石油公司网站打印的对账单中实际消费量进行统计。
大于供应量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油卡是先买入金额,然后消费,在用的时候才统计消费量,所以有可能比供应量大。
❸ 北京市每天的成品油消耗量数据
08年的数据:北京市场每年的成品油消费大约570万吨,年增长大约8%。
❹ 成品油销售现状如何谁有这方面的分析报告
成品油销售是整个石油行业链条中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是实现整个行业价值链条的关键所在。
2007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仍受国家宏观调控,低于国际市场价格。2007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国内加工企业出现较大亏损,部分地方炼厂停产,成品油市场供应一度紧张。2007年11月1日,中国政府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人民币500元,提价后市场供需基本平衡。2007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86亿吨,增幅6.9%。2007年国内成品油实际需求量达到1.9亿吨左右,增幅与2006年基本持平。影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是国际油价的变化、汽车市场的发展、替代燃料数量的大小、气候与降水量的起伏等。
2006年年底颁布、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被普遍认为是中国认真履行入世承诺,进一步扩大了石油市场开放的标志性规章。开放将改变国家统一配置原油资源和成品油集中批发的格局,使市场主体多元化,引入了更多竞争;但外资的进入也给国内石油企业带来了不少压力。但市场不会出现大规模重新洗牌,格局将微调,呈多元化竞争趋势。
2007年至2010年,中国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5.5%,2010年至2020年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2%,均高于同期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使得成品油需求占石油需求比重进一步提高,从2006年的47.1%提高到2010年的54.1%、2020年的59.5%,总体提高12个百分点。分品种而言,汽油需求量的预计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5.7%,煤油年均增加5.0%,柴油年均增长4.2%。
❺ 典型成品油管道因素分析
以某成品油管道为例进行分析(以下称B管道)。B管道的设计输量为500万t/a,最大输送能力580万t/a,沿途分输点多且分输量较大,地形起伏剧烈,最大落差达2000多米。以其一年的输量为例,分析各因素对B管道能耗的影响。各输量下管道沿途的分输情况如表3-9所示。
表3-9 B管道沿线的分输情况
图3-6 生产单耗随输量的变化曲线
1.输量对能耗的影响
输量越大,管道的能耗越大,且输量的变化对管道能耗的影响最为敏感。以平均地温15℃、汽柴比为1:2时的情况为例,分析生产单耗随输量的变化趋势,如表3-10和图3-6所示。
表3-10 输量对生产单耗的影响
在设计输量500t/a,平均地温15℃、汽柴比=1:2、机泵效率80%的情况下,输量增加10%,能耗增加18%,生产单耗增加8%;输量降低10%,能耗降低17%,生产单耗降低7%。一般情况下,在某些低输量区间,输量降低导致生产单耗增加。
经分析计算,在输量上下波动10%的范围内,首站提供的能量96%以上用来克服地形高差,而1号分输泵站提供的能量则有47%~57%用来克服地形高差,而这部分能量与输量呈线性关系,因此使得全线的能耗随输量的变化规律较大地偏离了水平管道的规律(生产单耗与输量Q的1.75次方成正比);计算8号站~11号站和11号站~14号站的能耗,其能耗和单耗随输量的变化规律与预期值非常接近。在这种情况下,用来克服地形高差的能量占总能耗的比例越大,能耗和单耗随输量的变化规律与预期值偏离越多。
2.季节对能耗的影响
季节对能耗的影响体现在地温变化对油品物性的影响上,油品的粘度和密度越大,相同输量下管道的动力消耗就越大。B管道所输油品的粘度和密度如表3-11所示。生产单耗随温度的变化如表3-12和图3-7所示。
表3-11 油品物性参数
表3-12 地温对生产单耗的影响
图3-7 生产单耗随地温的变化曲线图
地温降低或升高5℃,生产单耗变化的百分比如表3-13。
表3-13 单耗变化的百分比
可以看出,地温升高或者降低5℃,生产单耗增加或者降低1%,可见地温对成品油管道生产单耗的影响很小。
3.管道输送的油品比例变化对能耗的影响
管道的输量及地温等条件不变时,油品输送比例的变化对生产单耗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当两种油品的物性差别比较大时,管道能耗的变化更加明显,油品输送比例变化趋势如表3-14和图3-8所示。
表3-14 汽柴比对生产单耗的影响
图3-8 汽柴比对生产单耗的影响图
可以看出,随着汽柴比的减小,生产单耗上升,并且上升的幅度越来越大。汽柴比由1:2变化至1:3时,生产单耗增加0.7%;汽柴比由1:2变化到1:1时,生产单耗降低2%。
❻ 成品油的供需情况
预计2013 年,我国汽煤柴三大成品油产量将达到约2.97 亿吨,同比增长5.3%左右,将上半年下降0.3 个百分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约2.87 亿吨,同比增长3.6%左右,较上半年下降0.1 个百分点,市场供需保持宽平衡状态。其中,3 季度产量约为7349.3 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7126.8 万吨。
依据一:经济继续增长,增速相对较低从世界经济指标和权威机构分析看,下半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增速不理想。
中国经济指标也显示增速难以较大幅度回升。国家可能对经济政策进行微调,但力度可能不大,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相对稳定,增速相对较低。
依据二:炼油能力继续扩大,产量保持平稳增长2013 年国内炼油能力将新增4050 万吨/年,出现5 年来的最大增量:主营单位将有5 家炼厂扩建,新增炼能1850 万吨/年;四川石化和中化泉州新建炼厂将于2013 年陆续投产,新增炼能2200 万吨/年。
2013 年包括主营炼厂和部分地炼在内的炼油能力将突破5 亿吨/年。根据新增产能的投产节奏,并考虑到需求增长幅度对开工负荷的影响,预计2013 年国内成品油产量约为2.97 亿吨,同比增长5.3%左右。
依据三:促消费政策持续实施和汽车销售的透支效应共同作用,汽油需求有望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2013 年,节能汽车补贴政策仍将继续落实,第二轮“汽车下乡”政策有望在局部地区实施,节假日高速路通行免费措施的延续,以及日系品牌汽车销售的缺口逐步被其他品牌填补,均将对汽车市场的增长提供支撑。
但另一方面,2009 年、2010 年中国汽车销量45%和32%的爆发式增长对后期汽车销售的透支作用仍将延续到2013 年,加上大中型城市限制汽车出行的力度仍将加大,均将限制汽油需求的增长。
依据四:航空出行增加,煤油需求将稳定增长2011 年1 季度以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已经连续8 个季度高于国内机票价格的增长。考虑到2013 年国家对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将会落到实处,以及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继续实施,预计民航国内客运市场将维持高速增长。
另外,世界经济略好于2012 年也将带动国际商贸往来活动的恢复,国际航空货运量增长有望加快。
依据五:柴油用油需求将实现增长,柴油市场将温和回暖结合对柴油用油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预计 2013 年十大柴油终端行业中的公路物流、农业、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建筑业、工矿企业、商业民用等七大行业的用油需求较2012 年将实现增长,这些行业约占柴油终端消费量的90%,柴油市场温和回暖的方向明确。
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长减缓。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效率的提高,国内油品的市场需求增速减缓将成为长期趋势。截至2013年末,我国一次性原油加工能力逾7亿吨/年,已显现过剩的迹象。2006~2012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年均增幅为6.8%。根据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变化情况,智研咨询预计2013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约4.89亿吨,同比增长约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1645亿立方米,增长15.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2.87亿吨,增长3.5%,其中柴油表观消费量约1.70亿吨,与上年大致持平。预计2014年,原油表观消费量约5.1亿吨,同比增长4%;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1880亿立方米,增幅1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3.02亿吨,增幅4.5%。
国内成品油价格主要随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其中,0#柴油年均价在8510元/吨上下,同比持平;93#汽油均价约9950元/吨,微涨0.2%。
❼ 2010年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0963万吨,同比增长12.5%。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了多少吨求公式
(10963-x)/x=12.5%
x=9744.8888889
增加=10963-x=1218.11111
❽ 成品油消费税的改革分析
消费税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设置目的不是为了收入,已经是继增值税、所得税和营业税后的第四大税种,主要是针对成品油以及金银手表化妆品等奢侈品类产品。
关于试点向居民征收成品油消费税情况,可能会从加油站先试点征收消费税。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将会加强征收管理效果。当前我国成品油消费税实行“价内税”,在生产环节对成品油征收消费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够保证税源的稳定和统一集中征收,方便税务部门征管。但这种征收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弊端。
如果改为价外征收,成品油消费税若由“价内”改为“价外”,税金将不再包含于成品油零售价格中,而成为价税分列的税种,另行征收。如此一来,油企和消费者都将会受益。
该政策一旦实施,短期内消费者或会产生逆反心理,将会导致社会购买行为减少,能源相关行业将经历一段动荡期。此外,终端缴费过于零散,给税务部门管理工作提出了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