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青叶与金银花功效上有什么区别
这两味药区别很大的。虽然都属于清热解毒药。但金银花重在治疗外感疾病,比如外感风热,温热病等。而大青叶重在治疗湿热病热入血分者,而且大青叶有治疗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
『贰』 金银花和山银花在表面上有什么区别
一般而言,“山银花”绿原酸的含量略高于“金银花”,区别意义不大。但是作为主要药用成份的“木犀草苷”在“山银花”中的含量却几乎为零。因此,要想确认是否为正品的“金银花”,只需确定干品中的“木犀草苷”是否高于新版《药典》的规定。 2005年版的《药典》已经明确“山银花”不是“金银花”,2010年版的《药典》将“山银花”和“金银花”区分得更加严格,“山银花”不是“金银花”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遗憾的是,无论是“山银花”的种植户、商贩,还是地方政府,都不肯正视现实,非要将“山银花”冠以“金银花”之名,导致广大民众难以分辩。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才是正品“金银花”呢? 民间习称“金银花”的品种有很多,来源于忍冬科忍冬属的不同种植物。《中国药典》1963年版首次收载金银花时,根据本草考证结果和药材的道地性,规定供药用的金银花只有一种,即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1977年版<<中国药典>>由于受特定历史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增收了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dasystyla Rehd.三个植物来源,形成了千万金银花 一味药材多个来源的局面,但主流商品及公认的道地药材为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而从化学成分研究结果看来,忍冬有效成分以木犀草苷为主,其余品种木犀草苷含量极少,主要以绿原酸为主,二者成分差异较大。为保护传统道地药材,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金银花来源进行了修订,将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作为金银花药材的唯一来源,其余品种包括新增的灰毡毛忍冬均并入“山银花”项下,与药材名“金银花”分开。金银花和山银花有很大的不同,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列两项,体现了新药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旧版《药典》在山银花与金银的鉴别上,原来均以绿原酸为检测对象。而事实上,金银花和山银花均含有绿原酸,该鉴别意义不大。2010年版《药典》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区分得更加严格,增加了金银花中的木犀草苷,山银花中灰毡毛忍冬的皂苷乙、川续断皂苷乙等专属性较强的成分的测定。也就是说自2005年开始,“山银花”不能再称为“金银花”,真正的“金银花”需要符合新版《中华人民花和国药典》规定,不仅要含有绿原酸,还要含有木犀草苷的忍冬科忍冬属植物的干燥花蕾才是正品“金银花”。“金银花”和“山银花”从来源、性状、成分等方面比照,有很大不同。“金银花”与“山银花”的不同之处: 1.来源不同 金银花别名银花、双花、二宝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山银花别名山花、南银花、山金银花、土忍冬、土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山银花Lonicara confusa DC.,红腺忍冬、毛柱忍冬、灰毡毛忍冬或华南忍冬干燥花蕾及带初开放的花朵。 2.性状不同 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3mm,下部直径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灰毡毛忍冬呈棒状而销弯,长3~4.5cm,上部直径2mm,下部直径1mm,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总花梗集结成簇。开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长之半,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气清香,味微苦甘;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华南忍冬长1.6~3.5cm,直径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3.成分及含量不同 2005年版《药典》规定:A、“金银花”含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金银花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含木樨草苷不得少于0.10%;B、“山银花”含酸原酸。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2010年版《药典》规定:A、“金银花”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含木樨草苷不得少于0.050%;B、“山银花”含绿原酸不得少于2.0%,含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总量不得少于5.0%。 综上所述,金银花作药食同源的名贵大宗中药材,既是国务院确定的70种名贵药材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治理的38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目前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选择。由于市场上的“山银花”以假乱真,所以种植前务必要慎重。如果想要高产,那么请选择高产、不开花的“山银花”;如果想要正品,那么请擦亮你的眼睛,认清楚只有“木犀草苷”含量超过新版《药典》规定的“金银花”才是正品。“金银花虽好,种植可不要盲目哦!”
『叁』 如何从外形上辨别金银花品种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 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或用硫黄熏后干燥。
忍冬
【英文名】 FLOS LONICERAE
【别名】忍冬、银花、双花、二花
【 金银品种】
1.1 淡红忍冬
Lonicera acuminata Wall.
落叶或半常绿藤本,幼枝、叶柄和总花梗均被疏或密通常卷曲的棕黄色糙毛或糙伏毛,有时夹杂开展的糙毛和微腺毛,或仅着花小枝顶端有毛,或全然无毛。叶薄革质至革质,卵状矩圆形、矩圆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4~8.5(~14)cm,顶端长渐尖至短尖,基部圆至近心形,有时宽楔形或截形,两面被疏或密的糙毛或至少上面中脉有棕黄色短糙伏毛,有缘毛;叶柄长3~ 5mm 。双花在小枝顶集合成近伞房状花序或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总花梗长4~18(~23) mm;苞片钻形,比萼筒短或略较长,有少数短糙毛或无毛;小苞片宽卵形或倒卵形,为萼筒长的1/3~2/5,顶端钝或圆,有时微凹,有缘毛;萼筒椭圆形或倒壶形,长2.5~ 3mm ,无毛或有短糙毛,萼齿卵形、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或有时狭三角形,长为萼筒的1/4~2/5,边缘无毛或有疏或密的缘毛;花冠黄白色而有红晕,漏斗状,长1.5~ 2 .4mm ,外面无毛或有开展或半开展的短糙毛,有时还有腺毛,唇形,筒长9~ 12mm ,与唇瓣等长或略较长,内有短糙毛,基部有囊,上唇直立,裂片圆形,下唇反曲;雄蕊略高出花冠,花药长4~ 5mm ,约为花丝的1/2,花丝基部有短糙毛;花柱除顶端外均有糙毛。果实蓝黑色,卵圆形,直径6~ 7mm ;种子椭圆形至矩圆形,稍扁,长4~ 4 .5mm ,有细凹点,两面中部各有凸起的脊。花期6月,果熟期10~11月。
产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生于山坡和山谷的林中、林间空旷地或灌丛中,海拔1000~ 3200m 。
本种的花在四川部分地区和西藏昌都作“金银花”收购入药。
1.2 细毡毛忍冬
Lonicera similis Hemsl.
落叶藤本,幼枝、叶柄和总花梗均被淡黄褐色、开展的长糙毛和短柔毛,并疏生腺毛,或全然无毛;老枝棕色。叶纸质,卵形、卵状矩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 3~10(~13.5)cm,顶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或截形至微心形,两侧稍不等,有或无糙缘毛,上面初时中脉有糙伏毛,后变无毛,侧脉和小脉下陷,下面被由细短柔毛组成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细毡毛,脉上有长糙毛或无毛,老叶毛变稀而网脉明显凸起;叶柄长3~8(~12)mm。双花单生于叶腋或少数集生枝端成总状花序;总花梗下方者长可达 4cm ,向上则渐变短;苞片、小苞片和萼齿均有疏糙毛及缘毛或无毛;苞片三角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约2(~4.5) mm;小苞片极小,卵形至圆形,长约为萼筒的1/3;萼筒椭圆形至长圆形,长2(~3)mm,无毛,萼齿近三角形,长约达 1mm ;花冠先白色后变淡黄色,长4~ 6cm ,外被开展的长、短糙毛和腺毛或全然无毛,唇形,筒细,长3~ 3 .6cm ,超过唇瓣,内有柔毛,上唇长 1.4~ 2 .2cm ,裂片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 5 .5mm ,下唇条形,长约 2cm ,内面有柔毛;雄蕊与花冠几等高,花丝长约 2cm ,无毛;花柱稍超出花冠,无毛。果实蓝黑色,卵圆形,长7~ 9mm ;种子褐色,稍扁,卵圆形或矩圆形,长约 5mm ,有浅的横沟纹,两面中部各有1棱。花期5~6(~7)月,果熟期9~10月。
产陕西、甘肃、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山谷溪旁或向阳山坡灌丛或林中,海拔550~ 1600m (川、滇可达 2200m )。
花供药用,是西南地区“金银花”药材的主要来源,收购以野生品为主,近年来有些地区已引种栽培。
1.3 灰毡毛忍冬
Lonicera macrathoides Hand.-Mazz
藤本,幼枝或其顶梢及总花梗有薄绒状短糙伏毛,有时兼具微腺毛,后变粟褐色,有光泽而近无毛,很少在幼枝下部有开展长刚毛。叶革质,卵形、卵状披针形、矩圆形至宽披针形,长6~ 14cm ,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圆形、微心形或渐狭,上面无毛,下面被由短糙毛组成的灰白色或有时带灰黄色毡毛,并散生暗橘黄色微腺毛,网脉凸起而呈明显蜂窝状;叶柄长6~ 10mm ,有薄绒状短糙毛,有时具开展长糙毛。花有香气,双花常密集于小枝梢成圆锥状花序;总花梗长 0.5~ 3mm ;苞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2~ 4mm ,连同萼齿外面均有细毡毛和短缘毛;小苞片圆卵形或倒卵形,长约为萼筒之半,有短糙缘毛;萼筒常有蓝白色粉,无毛或有时上半部或全部有毛,长近 2mm ,萼齿三角形,长 1mm ,比萼筒稍短;花冠白色,后变黄色,长3.5~4.5(~6) cm,外被倒短糙伏毛及橘黄色腺毛,唇形,筒纤细,内面密生短柔毛,与唇瓣等长或略较长,上唇裂片卵形,基部具耳,两侧裂片裂隙深达1/2,中裂片长为侧裂片之半,下唇条状倒披针形,反卷;雄蕊生于花冠筒端,连同花柱均伸出而无毛。果实黑色,常有蓝白色粉,圆形,直径6~ 10mm 。花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熟期10~11月。
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及贵州。生于山谷溪流旁、山坡或山顶混交林内或灌丛中,海拔500~ 1800m 。
花入药,为金银花地方习用品种之一,主产于湖南和贵州,有“大银花”、“岩银花”、“山银花”、“木银花”等名称。
1.4 卵叶忍冬
Lonicera inodora W.W.
藤本;小枝、叶柄和总花梗有时包括苞片、小苞片和萼筒均密被灰黄褐色弯曲短糙伏毛,夹杂少数几无柄的腺毛。叶厚纸质,卵状披针形至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 6~ 12cm ,顶端急狭而渐尖或具短尖头或渐尖,基部圆至截形或浅心形,上面脉略下陷,疏被短糙伏毛,中脉毛甚密,下面各脉显著凸起,有弯曲的绒状短糙毛,脉上毛甚密,果时毛变稀;叶柄长5~ 12mm 。双花数朵至10余朵集合成腋生或顶生的伞房花序,花序梗长1~ 2cm ,很少单生于叶腋,有叶状苞;总花梗长3~ 15mm ;苞片和小苞片外面被黄白色短糙毛,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 2mm ,短于萼筒,小苞片圆卵形、卵形、长卵形或半圆形,顶钝或圆形,长为萼筒的(1/5~)1/3~1/2;萼筒圆形或椭圆形,长2~ 4mm ,外面无毛或有短糙伏毛及无柄的暗棕色腺毛,萼齿卵状三角形,长约 1mm ,外被疏或密的短糙伏毛,有缘毛;花冠白色,后变黄色,长1.5~ 2 .5cm ,稍弓弯,外被倒短糙毛,唇形,筒与唇瓣几等长或略较长,向上渐次扩张,内有小柔毛,上唇裂片长约 5mm ;雄蕊和花柱与花冠几等长,花丝基部有短柔毛,花药长3.5~ 4mm ;花柱中部或2/3以下有短糙毛。果实近圆形,蓝黑色,稍有白粉,直径约 6mm 。花期8月,果熟期12月。
产云南西部(腾冲)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石山灌丛或山坡阔叶林中,海拔1700~ 2900m 。西藏民间有用本种的花作清热解毒药的。
1.5 短柄忍冬
Lonicera pampaninii
藤本;幼枝和叶柄密被土黄色卷曲的短糙毛,后变紫褐色而无毛。叶有时3片轮生,薄革质,矩圆状披针形、狭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 10cm ,顶端渐尖,有时急窄而具短尖头,基部浅心形,两面中脉有短糙毛,下面幼时常疏生短糙毛,边缘略背卷,有疏缘毛;叶柄短,长2~ 5mm 。双花数朵集生于幼枝顶端或单生于幼枝上部叶腋,芳香;总花梗极短或几不存;苞片、小苞片和萼齿均有短糙毛;苞片狭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有时呈叶状,长5~ 15mm ;小苞片圆卵形或卵形,长为萼筒的1/2~2/3;萼筒长不到 2mm ,萼齿卵状三角形至长三角形,比萼筒短,外面有短糙伏毛,有缘毛;花冠白色而常带微紫红色,后变黄色,唇形,长1.5~ 2cm ,外面密被倒生短糙伏毛和腺毛,唇瓣略短于筒,上下唇均反曲;雄蕊和花柱略伸出,花丝基部有柔毛,花药长约 2mm ;花柱无毛。果实圆形,蓝黑色或黑色,直径5~ 6mm 。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
产安徽南部(黄山、青阳)、浙江、福建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和东南部(陆川)、四川东南部、贵州东部至北部及云南南部(建水)。生于林下或灌丛中,海拔150~750(~1400)m。
花入药,贵州民间用来治鼻出血、吐血及肠热等症。
1.6 皱叶忍冬
Lonicera rhytidophylla Hand.-Mazz
常绿藤本;幼枝、叶柄和花序均被由短糙毛组成的黄褐色毡毛。叶革质,宽椭圆形、卵形、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长3~ 10cm ,顶端近圆形或钝而具短凸尖,基部圆至宽楔形,少有截形,边缘背卷,上面叶脉显著凹陷而呈皱纹状,除中脉外几无毛,下面有由短柔毛组成的白色毡毛,干后变黄白色;叶柄长 8~ 15mm 。双花成腋生小伞房花序,或在枝端组成圆锥状花序,总花梗基部常具苞状小形叶;苞片条状披针形,长2~ 3mm ,与萼筒等长或稍超过,连同小苞片和萼齿均密生短糙毛和缘毛;小苞片狭卵形至圆卵形,顶稍尖,比萼筒短或近等长;萼筒卵圆形,长约 2mm ,无毛或有时多少有短糙毛,粉蓝色,萼齿钻形,长1~ 2mm ,顶稍尖;花冠白色,后变黄色,长2.5~3.5(~4.5)cm,外面密生紧贴的倒生短糙伏毛,并多少夹有具短柄的腺毛,唇形,唇瓣内下方和筒内有柔毛,上唇直立,下唇反折;雄蕊稍超出花冠,花丝无毛或内侧有一行稀疏白毛,花药长2.5~ 3mm ;花柱伸出,无毛,柱头粗大。果实蓝黑色,椭圆形,长7~ 8mm 。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产江西西南部、福建中北部和中南部至西部、湖南南部、广东及广西东北部。生于山地灌丛或林中,海拔400~1100m。
花供药用,在江西上犹县作“金银花”收购,但产量甚小。
1.7 滇西忍冬
Lonicera buchananii Lacein kew Ball.
藤本;幼枝、叶柄和总花梗均密被灰白色卷曲短柔毛。叶片纸质,卵形,长达 5cm ,项端有短尖头,基部圆形,上面有光泽,除基部中脉外几无毛,下面灰白色,被由短柔毛组成的毡毛,网脉隆起而呈蜂窝状;叶柄长3~ 5mm 。双花单生于叶腋;总花梗纤细,长8~ 15mm ;苞片条形至披针形,叶状,有柄,长4~ 6mm ,毛被与叶相同;小苞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 1mm ,顶端稍尖,外面被灰白色毡毛和短缘毛;萼筒卵形,长 1.5~ 2mm ,上半部连同萼齿均疏生短柔毛,萼齿三角形,顶端尖,外面和边缘都有短糙毛;花冠长2.5~ 5cm ,唇形,筒纤细,长 2.2~ 3 .2cm ,外面密被倒生短糙伏毛,内面密生短柔毛,唇瓣长约 1.8cm 。其余性状同灰毡毛忍冬。
产云南西部(盈江)。生于海拔 200m 左右的山地。
本种的花供药用,为云南盈江县“金银花”的主要来源。
1.8 盘叶忍冬
Lonicera tragophylla Hemsl.
落叶藤本;幼枝无毛。叶纸质,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稀椭圆形,长(4~)5~ 12cm ,顶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下面粉绿色,被短糙毛或至少中脉下部两侧密生横出的淡黄色髯毛状短糙毛,很少无毛,中脉基部有时带紫红色,花序下方1~2对叶连合成近圆形或圆卵形的盘,盘两端通常钝形或具短尖头;叶柄很短或不存在。由3朵花组成的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花序生小枝端,共有6~9(~18)朵花;萼筒壶形,长约 3mm ,萼齿小,三角形或卵形,顶钝;花冠黄色至橙黄色,上部外面略带红色,长5~ 9 cm ,外面无毛,唇形,筒稍弓弯,长2~3倍于唇瓣,内面疏生柔毛;雄蕊着生于唇瓣基部,长约与唇瓣等,无毛;花柱伸出,无毛。果实成熟时由黄色转成红黄色,最后变深红色,近圆形,直径约 1cm 。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产河北西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至南部、宁夏和甘肃的南部、安徽西部和南部、浙江西北部和南部(龙泉)、河南西北部、湖北西部和东部(罗田)、四川及贵州北部。生林下、灌丛中或河滩旁岩缝中,海拔(700~)1000~2000(~3000)m。
花蕾和带叶嫩枝供药用,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花在贵州印江收购入药,称“大金银花”,但产量不高。
1.9 新疆忍冬
Lonicera tatarica Linn.var.tatarica
落叶灌木,高达 3m ,全体近于无毛。冬芽小,约有4对鳞片。叶纸质,卵形或卵状矩圆形,有时矩圆形,长2~ 5cm ,顶端尖,稀渐尖或钝形,基部圆或近心形,稀阔楔形,两侧稍不对称,边缘有短糙毛;叶柄长2~ 5mm 。总花梗纤细,长1~ 2cm ;苞片条状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与萼筒相近或较短,有时叶状而远超过萼筒;小苞片分离,近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为萼筒的1/3~1/2;相邻两萼筒分离,长约 2mm ,萼檐具三角形或卵形小齿;花冠粉红色或白色,长约 1.5cm ,唇形,筒短于唇瓣,长5~ 6mm ,基部常有浅囊,上唇两侧裂深达唇瓣基部,开展,中裂较浅;雄蕊和花柱稍短于花冠,花柱被短柔毛。果实红色,圆形,直径5~ 6mm ,双果之一常不发育。花期5~6月,果熟期7~8月。
产新疆北部。生石质山坡或山沟的林缘和灌丛中,海拔900~ 1600m 。黑龙江和辽宁等地有栽培。
新疆忍冬属植物有10余种,天山北麓的刚毛忍冬的花蕾和苞片,可以药用,也可大量栽培。刚毛忍冬花蕾绿原酸含量只高于花蕾和苞片含量0.327%,在花蕾和苞片不易分离时,花蕾和苞片可同时入药。
1.10 匍匐忍冬
Lonicera crassifolia
常绿匍匐灌木,高达 1m ;幼枝密被淡黄褐色卷曲短糙毛,枝黑褐色,无毛。冬芽有数对鳞片。叶通常密集于当年生小枝的顶端,革质,宽椭圆形至矩圆形,长 1~3.5(~6.3)cm,两端稍尖至圆形,顶端有时具小凸尖或微凹短,除上面中脉有短糙毛外,两面均无毛,边缘背卷,密生糙缘毛;叶柄长 3~ 8mm ,上面具沟,有短糙毛和缘毛。双花生于小枝梢叶腋,总花梗长2~10(~14)mm,具短糙毛或无毛;苞片、小苞片和萼齿顶端均有睫毛;苞片三角状披针形,顶端稍钝,长为萼筒的1/2~2/3;小苞片圆卵形,长约为苞片之半,顶端圆;萼齿卵形,长约 1mm ,为萼筒的1/3~1/2,顶端钝;花冠白色,筒带红色,后变黄色,长约 2cm ,外面无毛,内被糙毛,筒基部一侧略肿大,唇瓣长约为筒的1/2,上唇直立,有波状齿或短的卵形裂片,下唇反卷;雄蕊长与花冠几相等,花丝下部疏生糙毛;花柱远高出花冠,中上部以下有糙毛。果实黑色,圆形,直径5~ 6mm 。花期6~7月,果熟期 10~11月。
产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桑植)、四川东南部和西南部、贵州西部(毕节)和北部(道真),云南(麻栗坡)。生于溪沟旁或湿润的林缘岩壁或岩缝中。海拔900~1700(~2300)m。
四川武隆县民间栽培,以其花治风湿。
1.11 云雾忍冬
Lonicera nubium(Hand.-Mazz)Hand.Mazz
藤本,幼枝、叶柄和花序梗均被开展的黄褐色长刚毛和腺毛。叶硬纸质,卵状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6~ 14cm ,顶端长渐尖,基部圆或微心形,上面有光泽,中脉及下面中脉和侧脉均有短刚毛,边缘至少有2列短刚毛;叶柄长4~ 7mm 。双花密集于小枝顶成总状或圆锥花序,夹生条状披针形苞状叶,有细长花序梗;总花梗长1~ 3mm ,有短刚毛;苞片披针形,长超过萼筒,连同小苞片和萼齿都有短刚缘毛;小苞片卵形或圆卵形,长约为萼筒的3/5~2/3,顶端钝;萼筒长约 2mm ,萼齿狭卵状三角形,略短于萼筒;花冠白带紫红色,后变黄色,长约 1.8cm ,外面多少有反折的短刚毛,唇形,筒长约与唇瓣相等,内面密生短柔毛,上唇直立,具短圆裂,下唇反曲;雄蕊与花冠等长,花丝基部和花柱中部以下有毛。果实黑色,圆形,直径约 8mm ;种子卵圆形,长约 3mm 。花期6~7月,果熟期10月。
产江西西部和南部、湖南西南部和南部、广西东北部、四川(达县)及贵州中部和南部。生于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海拔750~ 1200m 。
这是一很特殊的种,它的毛被、叶形、花序和花序梗与同一亚组内的其他种颇不相同,足以成立独立的种。
1.12 川黔忍冬
Lonicera subaequalis Rehd.
藤本,小枝和叶均无毛。叶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至矩圆状倒卵形或矩圆形,长6~ 11cm ,顶端钝,基部渐狭而下延于短叶柄,具软骨质边缘,小枝顶端的一对合生成盘状而顶端尖,下面通常有白粉。花6朵轮生于小枝顶,无总花梗;小苞片近圆形,长为萼筒的1/4~1/3,有缘毛;萼筒端部有腺毛,萼檐长约为萼筒的1/4,萼齿短,圆形,有糙缘毛;花冠黄色,漏斗状,近整齐,长2.5~ 3 .5cm ,外面疏被长糙毛和腺,内面有柔毛,裂片稍不相等,卵形,长 7~ 8mm ,顶端圆;雄蕊着生于花冠裂片基部稍下处,花丝约与花药等长;花柱无毛,伸出。果实红色,近圆形,直径约 7mm ;种子带白色,椭圆形,长约 2mm ,具细网纹。花期5~6月。
产四川西部至南部和贵州东部(盘县、毕节)。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海拔1500~ 2450m 。
1.13 金银花的变种或亚种
在各地生态条件的影响下,形成金银花异常丰富复杂的种内变异类型。在地方作为药用的就有多种属于忍冬属品种、原变种或原亚种的变种或亚种,下面介绍《中国植物志》中收载的峨眉忍冬、净化菰腺忍冬和异毛忍冬。
(一)峨眉忍冬
Lonicera similis Hemsl.var.omeiensis
峨眉忍冬是细毡毛忍冬的变种。叶下面除密被由短柔毛组成的细毡毛外,还夹杂长柔毛和腺毛。花冠较短,长1.5~ 3cm ,唇瓣与筒几等长。
特产四川西南部、北部、东北部和东部。生于山沟或山坡灌丛中,海拔400~ 1700m 。
此变种的花在四川旺苍、江油等县作“金银花”收购入药。
(二)异毛忍冬
Lonicera macrantha var.heterotricha
异毛忍冬是大花忍冬的变种。叶下面除了有糙毛外,还被由稠密的短糙毛组成的毡毛。花期4月底至5月下旬,果熟期11~12月。
产浙江南部、江西西部、福建(南平)、湖南西南部、广西、四川东北部(南江)和东南部(光文、江北、秀山)、贵州及云南东南部和西部。生于丘陵或山谷林中或灌丛中,海拔350 ~ 1250m ,在云南可达 1800m 。
此变种具有介乎大花忍冬和灰毡毛忍冬L.macranthoides Hand.-Mazz之间的特征。其叶下面由短糙毛组成的毡毛,堪与灰毡毛忍冬相比,但却同时存在较长的糙毛,而且小枝和花冠外面的毛被以及花冠的长度,又都与大花忍冬相一致。
(三)净花菰腺忍冬
Lonicera hypoglauca Miq.Subsq.nudiflora
净花菰腺忍冬是原亚种菰腺忍冬的亚种。主产于广东北部和西部、广西、贵州西南部及云南东南部至西部和西南部。在广西有栽培,为主流商品。花蕾长 1.8~ 4 .5cm ,直径1.5~ 3mm ,无毛或疏被毛。腺毛无或偶见,头部盾形而大;厚壁非腺毛少,长约至704μm,螺纹较密。总氯原酸含量6.91%
『肆』 金银花分几类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 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或用硫黄熏后干燥。 忍冬 【英文名】 FLOS LONICERAE 【别名】忍冬、银花、双花、二花 【 金银品种】 1.1 淡红忍冬 Lonicera acuminata Wall. 落叶或半常绿藤本,幼枝、叶柄和总花梗均被疏或密通常卷曲的棕黄色糙毛或糙伏毛,有时夹杂开展的糙毛和微腺毛,或仅着花小枝顶端有毛,或全然无毛。叶薄革质至革质,卵状矩圆形、矩圆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4~8.5(~14)cm,顶端长渐尖至短尖,基部圆至近心形,有时宽楔形或截形,两面被疏或密的糙毛或至少上面中脉有棕黄色短糙伏毛,有缘毛;叶柄长3~ 5mm 。双花在小枝顶集合成近伞房状花序或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总花梗长4~18(~23) mm;苞片钻形,比萼筒短或略较长,有少数短糙毛或无毛;小苞片宽卵形或倒卵形,为萼筒长的1/3~2/5,顶端钝或圆,有时微凹,有缘毛;萼筒椭圆形或倒壶形,长2.5~ 3mm ,无毛或有短糙毛,萼齿卵形、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或有时狭三角形,长为萼筒的1/4~2/5,边缘无毛或有疏或密的缘毛;花冠黄白色而有红晕,漏斗状,长1.5~ 2 .4mm ,外面无毛或有开展或半开展的短糙毛,有时还有腺毛,唇形,筒长9~ 12mm ,与唇瓣等长或略较长,内有短糙毛,基部有囊,上唇直立,裂片圆形,下唇反曲;雄蕊略高出花冠,花药长4~ 5mm ,约为花丝的1/2,花丝基部有短糙毛;花柱除顶端外均有糙毛。果实蓝黑色,卵圆形,直径6~ 7mm ;种子椭圆形至矩圆形,稍扁,长4~ 4 .5mm ,有细凹点,两面中部各有凸起的脊。花期6月,果熟期10~11月。 产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生于山坡和山谷的林中、林间空旷地或灌丛中,海拔1000~ 3200m 。 本种的花在四川部分地区和西藏昌都作“金银花”收购入药。 1.2 细毡毛忍冬 Lonicera similis Hemsl. 落叶藤本,幼枝、叶柄和总花梗均被淡黄褐色、开展的长糙毛和短柔毛,并疏生腺毛,或全然无毛;老枝棕色。叶纸质,卵形、卵状矩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 3~10(~13.5)cm,顶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或截形至微心形,两侧稍不等,有或无糙缘毛,上面初时中脉有糙伏毛,后变无毛,侧脉和小脉下陷,下面被由细短柔毛组成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细毡毛,脉上有长糙毛或无毛,老叶毛变稀而网脉明显凸起;叶柄长3~8(~12)mm。双花单生于叶腋或少数集生枝端成总状花序;总花梗下方者长可达 4cm ,向上则渐变短;苞片、小苞片和萼齿均有疏糙毛及缘毛或无毛;苞片三角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约2(~4.5) mm;小苞片极小,卵形至圆形,长约为萼筒的1/3;萼筒椭圆形至长圆形,长2(~3)mm,无毛,萼齿近三角形,长约达 1mm ;花冠先白色后变淡黄色,长4~ 6cm ,外被开展的长、短糙毛和腺毛或全然无毛,唇形,筒细,长3~ 3 .6cm ,超过唇瓣,内有柔毛,上唇长 1.4~ 2 .2cm ,裂片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 5 .5mm ,下唇条形,长约 2cm ,内面有柔毛;雄蕊与花冠几等高,花丝长约 2cm ,无毛;花柱稍超出花冠,无毛。果实蓝黑色,卵圆形,长7~ 9mm ;种子褐色,稍扁,卵圆形或矩圆形,长约 5mm ,有浅的横沟纹,两面中部各有1棱。花期5~6(~7)月,果熟期9~10月。 产陕西、甘肃、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山谷溪旁或向阳山坡灌丛或林中,海拔550~ 1600m (川、滇可达 2200m )。 花供药用,是西南地区“金银花”药材的主要来源,收购以野生品为主,近年来有些地区已引种栽培。 1.3 灰毡毛忍冬 Lonicera macrathoides Hand.-Mazz 藤本,幼枝或其顶梢及总花梗有薄绒状短糙伏毛,有时兼具微腺毛,后变粟褐色,有光泽而近无毛,很少在幼枝下部有开展长刚毛。叶革质,卵形、卵状披针形、矩圆形至宽披针形,长6~ 14cm ,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圆形、微心形或渐狭,上面无毛,下面被由短糙毛组成的灰白色或有时带灰黄色毡毛,并散生暗橘黄色微腺毛,网脉凸起而呈明显蜂窝状;叶柄长6~ 10mm ,有薄绒状短糙毛,有时具开展长糙毛。花有香气,双花常密集于小枝梢成圆锥状花序;总花梗长 0.5~ 3mm ;苞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2~ 4mm ,连同萼齿外面均有细毡毛和短缘毛;小苞片圆卵形或倒卵形,长约为萼筒之半,有短糙缘毛;萼筒常有蓝白色粉,无毛或有时上半部或全部有毛,长近 2mm ,萼齿三角形,长 1mm ,比萼筒稍短;花冠白色,后变黄色,长3.5~4.5(~6) cm,外被倒短糙伏毛及橘黄色腺毛,唇形,筒纤细,内面密生短柔毛,与唇瓣等长或略较长,上唇裂片卵形,基部具耳,两侧裂片裂隙深达1/2,中裂片长为侧裂片之半,下唇条状倒披针形,反卷;雄蕊生于花冠筒端,连同花柱均伸出而无毛。果实黑色,常有蓝白色粉,圆形,直径6~ 10mm 。花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熟期10~11月。 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及贵州。生于山谷溪流旁、山坡或山顶混交林内或灌丛中,海拔500~ 1800m 。 花入药,为金银花地方习用品种之一,主产于湖南和贵州,有“大银花”、“岩银花”、“山银花”、“木银花”等名称。 1.4 卵叶忍冬 Lonicera inodora W.W. 藤本;小枝、叶柄和总花梗有时包括苞片、小苞片和萼筒均密被灰黄褐色弯曲短糙伏毛,夹杂少数几无柄的腺毛。叶厚纸质,卵状披针形至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 6~ 12cm ,顶端急狭而渐尖或具短尖头或渐尖,基部圆至截形或浅心形,上面脉略下陷,疏被短糙伏毛,中脉毛甚密,下面各脉显著凸起,有弯曲的绒状短糙毛,脉上毛甚密,果时毛变稀;叶柄长5~ 12mm 。双花数朵至10余朵集合成腋生或顶生的伞房花序,花序梗长1~ 2cm ,很少单生于叶腋,有叶状苞;总花梗长3~ 15mm ;苞片和小苞片外面被黄白色短糙毛,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 2mm ,短于萼筒,小苞片圆卵形、卵形、长卵形或半圆形,顶钝或圆形,长为萼筒的(1/5~)1/3~1/2;萼筒圆形或椭圆形,长2~ 4mm ,外面无毛或有短糙伏毛及无柄的暗棕色腺毛,萼齿卵状三角形,长约 1mm ,外被疏或密的短糙伏毛,有缘毛;花冠白色,后变黄色,长1.5~ 2 .5cm ,稍弓弯,外被倒短糙毛,唇形,筒与唇瓣几等长或略较长,向上渐次扩张,内有小柔毛,上唇裂片长约 5mm ;雄蕊和花柱与花冠几等长,花丝基部有短柔毛,花药长3.5~ 4mm ;花柱中部或2/3以下有短糙毛。果实近圆形,蓝黑色,稍有白粉,直径约 6mm 。花期8月,果熟期12月。 产云南西部(腾冲)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石山灌丛或山坡阔叶林中,海拔1700~ 2900m 。西藏民间有用本种的花作清热解毒药的。 1.5 短柄忍冬 Lonicera pampaninii 藤本;幼枝和叶柄密被土黄色卷曲的短糙毛,后变紫褐色而无毛。叶有时3片轮生,薄革质,矩圆状披针形、狭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 10cm ,顶端渐尖,有时急窄而具短尖头,基部浅心形,两面中脉有短糙毛,下面幼时常疏生短糙毛,边缘略背卷,有疏缘毛;叶柄短,长2~ 5mm 。双花数朵集生于幼枝顶端或单生于幼枝上部叶腋,芳香;总花梗极短或几不存;苞片、小苞片和萼齿均有短糙毛;苞片狭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有时呈叶状,长5~ 15mm ;小苞片圆卵形或卵形,长为萼筒的1/2~2/3;萼筒长不到 2mm ,萼齿卵状三角形至长三角形,比萼筒短,外面有短糙伏毛,有缘毛;花冠白色而常带微紫红色,后变黄色,唇形,长1.5~ 2cm ,外面密被倒生短糙伏毛和腺毛,唇瓣略短于筒,上下唇均反曲;雄蕊和花柱略伸出,花丝基部有柔毛,花药长约 2mm ;花柱无毛。果实圆形,蓝黑色或黑色,直径5~ 6mm 。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 产安徽南部(黄山、青阳)、浙江、福建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和东南部(陆川)、四川东南部、贵州东部至北部及云南南部(建水)。生于林下或灌丛中,海拔150~750(~1400)m。 花入药,贵州民间用来治鼻出血、吐血及肠热等症。 1.6 皱叶忍冬 Lonicera rhytidophylla Hand.-Mazz 常绿藤本;幼枝、叶柄和花序均被由短糙毛组成的黄褐色毡毛。叶革质,宽椭圆形、卵形、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长3~ 10cm ,顶端近圆形或钝而具短凸尖,基部圆至宽楔形,少有截形,边缘背卷,上面叶脉显著凹陷而呈皱纹状,除中脉外几无毛,下面有由短柔毛组成的白色毡毛,干后变黄白色;叶柄长 8~ 15mm 。双花成腋生小伞房花序,或在枝端组成圆锥状花序,总花梗基部常具苞状小形叶;苞片条状披针形,长2~ 3mm ,与萼筒等长或稍超过,连同小苞片和萼齿均密生短糙毛和缘毛;小苞片狭卵形至圆卵形,顶稍尖,比萼筒短或近等长;萼筒卵圆形,长约 2mm ,无毛或有时多少有短糙毛,粉蓝色,萼齿钻形,长1~ 2mm ,顶稍尖;花冠白色,后变黄色,长2.5~3.5(~4.5)cm,外面密生紧贴的倒生短糙伏毛,并多少夹有具短柄的腺毛,唇形,唇瓣内下方和筒内有柔毛,上唇直立,下唇反折;雄蕊稍超出花冠,花丝无毛或内侧有一行稀疏白毛,花药长2.5~ 3mm ;花柱伸出,无毛,柱头粗大。果实蓝黑色,椭圆形,长7~ 8mm 。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产江西西南部、福建中北部和中南部至西部、湖南南部、广东及广西东北部。生于山地灌丛或林中,海拔400~1100m。 花供药用,在江西上犹县作“金银花”收购,但产量甚小。 1.7 滇西忍冬 Lonicera buchananii Lacein kew Ball. 藤本;幼枝、叶柄和总花梗均密被灰白色卷曲短柔毛。叶片纸质,卵形,长达 5cm ,项端有短尖头,基部圆形,上面有光泽,除基部中脉外几无毛,下面灰白色,被由短柔毛组成的毡毛,网脉隆起而呈蜂窝状;叶柄长3~ 5mm 。双花单生于叶腋;总花梗纤细,长8~ 15mm ;苞片条形至披针形,叶状,有柄,长4~ 6mm ,毛被与叶相同;小苞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 1mm ,顶端稍尖,外面被灰白色毡毛和短缘毛;萼筒卵形,长 1.5~ 2mm ,上半部连同萼齿均疏生短柔毛,萼齿三角形,顶端尖,外面和边缘都有短糙毛;花冠长2.5~ 5cm ,唇形,筒纤细,长 2.2~ 3 .2cm ,外面密被倒生短糙伏毛,内面密生短柔毛,唇瓣长约 1.8cm 。其余性状同灰毡毛忍冬。 产云南西部(盈江)。生于海拔 200m 左右的山地。 本种的花供药用,为云南盈江县“金银花”的主要来源。 1.8 盘叶忍冬 Lonicera tragophylla Hemsl. 落叶藤本;幼枝无毛。叶纸质,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稀椭圆形,长(4~)5~ 12cm ,顶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下面粉绿色,被短糙毛或至少中脉下部两侧密生横出的淡黄色髯毛状短糙毛,很少无毛,中脉基部有时带紫红色,花序下方1~2对叶连合成近圆形或圆卵形的盘,盘两端通常钝形或具短尖头;叶柄很短或不存在。由3朵花组成的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花序生小枝端,共有6~9(~18)朵花;萼筒壶形,长约 3mm ,萼齿小,三角形或卵形,顶钝;花冠黄色至橙黄色,上部外面略带红色,长5~ 9 cm ,外面无毛,唇形,筒稍弓弯,长2~3倍于唇瓣,内面疏生柔毛;雄蕊着生于唇瓣基部,长约与唇瓣等,无毛;花柱伸出,无毛。果实成熟时由黄色转成红黄色,最后变深红色,近圆形,直径约 1cm 。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产河北西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至南部、宁夏和甘肃的南部、安徽西部和南部、浙江西北部和南部(龙泉)、河南西北部、湖北西部和东部(罗田)、四川及贵州北部。生林下、灌丛中或河滩旁岩缝中,海拔(700~)1000~2000(~3000)m。 花蕾和带叶嫩枝供药用,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花在贵州印江收购入药,称“大金银花”,但产量不高。 1.9 新疆忍冬 Lonicera tatarica Linn.var.tatarica 落叶灌木,高达 3m ,全体近于无毛。冬芽小,约有4对鳞片。叶纸质,卵形或卵状矩圆形,有时矩圆形,长2~ 5cm ,顶端尖,稀渐尖或钝形,基部圆或近心形,稀阔楔形,两侧稍不对称,边缘有短糙毛;叶柄长2~ 5mm 。总花梗纤细,长1~ 2cm ;苞片条状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与萼筒相近或较短,有时叶状而远超过萼筒;小苞片分离,近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为萼筒的1/3~1/2;相邻两萼筒分离,长约 2mm ,萼檐具三角形或卵形小齿;花冠粉红色或白色,长约 1.5cm ,唇形,筒短于唇瓣,长5~ 6mm ,基部常有浅囊,上唇两侧裂深达唇瓣基部,开展,中裂较浅;雄蕊和花柱稍短于花冠,花柱被短柔毛。果实红色,圆形,直径5~ 6mm ,双果之一常不发育。花期5~6月,果熟期7~8月。 产新疆北部。生石质山坡或山沟的林缘和灌丛中,海拔900~ 1600m 。黑龙江和辽宁等地有栽培。 新疆忍冬属植物有10余种,天山北麓的刚毛忍冬的花蕾和苞片,可以药用,也可大量栽培。刚毛忍冬花蕾绿原酸含量只高于花蕾和苞片含量0.327%,在花蕾和苞片不易分离时,花蕾和苞片可同时入药。 1.10 匍匐忍冬 Lonicera crassifolia 常绿匍匐灌木,高达 1m ;幼枝密被淡黄褐色卷曲短糙毛,枝黑褐色,无毛。冬芽有数对鳞片。叶通常密集于当年生小枝的顶端,革质,宽椭圆形至矩圆形,长 1~3.5(~6.3)cm,两端稍尖至圆形,顶端有时具小凸尖或微凹短,除上面中脉有短糙毛外,两面均无毛,边缘背卷,密生糙缘毛;叶柄长 3~ 8mm ,上面具沟,有短糙毛和缘毛。双花生于小枝梢叶腋,总花梗长2~10(~14)mm,具短糙毛或无毛;苞片、小苞片和萼齿顶端均有睫毛;苞片三角状披针形,顶端稍钝,长为萼筒的1/2~2/3;小苞片圆卵形,长约为苞片之半,顶端圆;萼齿卵形,长约 1mm ,为萼筒的1/3~1/2,顶端钝;花冠白色,筒带红色,后变黄色,长约 2cm ,外面无毛,内被糙毛,筒基部一侧略肿大,唇瓣长约为筒的1/2,上唇直立,有波状齿或短的卵形裂片,下唇反卷;雄蕊长与花冠几相等,花丝下部疏生糙毛;花柱远高出花冠,中上部以下有糙毛。果实黑色,圆形,直径5~ 6mm 。花期6~7月,果熟期 10~11月。 产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桑植)、四川东南部和西南部、贵州西部(毕节)和北部(道真),云南(麻栗坡)。生于溪沟旁或湿润的林缘岩壁或岩缝中。海拔900~1700(~2300)m。 四川武隆县民间栽培,以其花治风湿。 1.11 云雾忍冬 Lonicera nubium(Hand.-Mazz)Hand.Mazz 藤本,幼枝、叶柄和花序梗均被开展的黄褐色长刚毛和腺毛。叶硬纸质,卵状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6~ 14cm ,顶端长渐尖,基部圆或微心形,上面有光泽,中脉及下面中脉和侧脉均有短刚毛,边缘至少有2列短刚毛;叶柄长4~ 7mm 。双花密集于小枝顶成总状或圆锥花序,夹生条状披针形苞状叶,有细长花序梗;总花梗长1~ 3mm ,有短刚毛;苞片披针形,长超过萼筒,连同小苞片和萼齿都有短刚缘毛;小苞片卵形或圆卵形,长约为萼筒的3/5~2/3,顶端钝;萼筒长约 2mm ,萼齿狭卵状三角形,略短于萼筒;花冠白带紫红色,后变黄色,长约 1.8cm ,外面多少有反折的短刚毛,唇形,筒长约与唇瓣相等,内面密生短柔毛,上唇直立,具短圆裂,下唇反曲;雄蕊与花冠等长,花丝基部和花柱中部以下有毛。果实黑色,圆形,直径约 8mm ;种子卵圆形,长约 3mm 。花期6~7月,果熟期10月。 产江西西部和南部、湖南西南部和南部、广西东北部、四川(达县)及贵州中部和南部。生于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海拔750~ 1200m 。 这是一很特殊的种,它的毛被、叶形、花序和花序梗与同一亚组内的其他种颇不相同,足以成立独立的种。 1.12 川黔忍冬 Lonicera subaequalis Rehd. 藤本,小枝和叶均无毛。叶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至矩圆状倒卵形或矩圆形,长6~ 11cm ,顶端钝,基部渐狭而下延于短叶柄,具软骨质边缘,小枝顶端的一对合生成盘状而顶端尖,下面通常有白粉。花6朵轮生于小枝顶,无总花梗;小苞片近圆形,长为萼筒的1/4~1/3,有缘毛;萼筒端部有腺毛,萼檐长约为萼筒的1/4,萼齿短,圆形,有糙缘毛;花冠黄色,漏斗状,近整齐,长2.5~ 3 .5cm ,外面疏被长糙毛和腺,内面有柔毛,裂片稍不相等,卵形,长 7~ 8mm ,顶端圆;雄蕊着生于花冠裂片基部稍下处,花丝约与花药等长;花柱无毛,伸出。果实红色,近圆形,直径约 7mm ;种子带白色,椭圆形,长约 2mm ,具细网纹。花期5~6月。 产四川西部至南部和贵州东部(盘县、毕节)。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海拔1500~ 2450m 。 1.13 金银花的变种或亚种 在各地生态条件的影响下,形成金银花异常丰富复杂的种内变异类型。在地方作为药用的就有多种属于忍冬属品种、原变种或原亚种的变种或亚种,下面介绍《中国植物志》中收载的峨眉忍冬、净化菰腺忍冬和异毛忍冬。 (一)峨眉忍冬 Lonicera similis Hemsl.var.omeiensis 峨眉忍冬是细毡毛忍冬的变种。叶下面除密被由短柔毛组成的细毡毛外,还夹杂长柔毛和腺毛。花冠较短,长1.5~ 3cm ,唇瓣与筒几等长。 特产四川西南部、北部、东北部和东部。生于山沟或山坡灌丛中,海拔400~ 1700m 。 此变种的花在四川旺苍、江油等县作“金银花”收购入药。 (二)异毛忍冬 Lonicera macrantha var.heterotricha 异毛忍冬是大花忍冬的变种。叶下面除了有糙毛外,还被由稠密的短糙毛组成的毡毛。花期4月底至5月下旬,果熟期11~12月。 产浙江南部、江西西部、福建(南平)、湖南西南部、广西、四川东北部(南江)和东南部(光文、江北、秀山)、贵州及云南东南部和西部。生于丘陵或山谷林中或灌丛中,海拔350 ~ 1250m ,在云南可达 1800m 。 此变种具有介乎大花忍冬和灰毡毛忍冬L.macranthoides Hand.-Mazz之间的特征。其叶下面由短糙毛组成的毡毛,堪与灰毡毛忍冬相比,但却同时存在较长的糙毛,而且小枝和花冠外面的毛被以及花冠的长度,又都与大花忍冬相一致。 (三)净花菰腺忍冬 Lonicera hypoglauca Miq.Subsq.nudiflora 净花菰腺忍冬是原亚种菰腺忍冬的亚种。主产于广东北部和西部、广西、贵州西南部及云南东南部至西部和西南部。在广西有栽培,为主流商品。花蕾长 1.8~ 4 .5cm ,直径1.5~ 3mm ,无毛或疏被毛。腺毛无或偶见,头部盾形而大;厚壁非腺毛少,长约至704μm,螺纹较密。总氯原酸含量6.91%。
『伍』 金银花如何鉴别
中国金银花网是一个综合金银花,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金银花的鉴别、金银花价格,金银花苗,金银花种植, 金银花提取物等信息技术的信息发布平台。
『陆』 如何种植金银花
金银花是忍冬科忍冬属常绿或落叶藤本植物,别名银花、双花、二花、鸳鸯、苏花等。金银花藤蔓缭绕,春夏开花,花先白后黄,整个枝上绿叶和黄、白色花相映,很美丽,有芳香。适宜在门架、花廊、篱墙、栏杆等处作垂直绿化。点缀假山和岩坡更为别致,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是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
(1)扦插繁殖。在春、夏、秋季均可进行扦插,南方以雨季最好。选择1~2年生健壮、充实的枝条,或夏季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剪成长15~20厘米,将下端靠近节间处剪成平滑的斜面,立即插入土中,或用2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处理插穗基部10秒钟。扦插后浇透水,20天左右生根。第2年移栽就可开花。还可将冬季修剪下来的枝条放在窖里用湿沙埋上,春季扦插。
(2)分株繁殖。在金银花休眠期挖取母株,将根系及地上茎适当修剪后,进行分株栽培,在每个穴里栽1~2株,第2年开花。
(3)压条繁殖。将靠近地面的1年生枝条刻伤,埋入土中10厘米左右,如果枝条较长可弯曲埋入土中。第2年春季挖出栽培。
(4)播种育苗。浆果变黑时种子成熟,采收后在清水中揉搓,取出沉入底层的饱满种子。随采随播,或晾干贮藏第2年春季播种。春播前40天左右,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3~5倍的湿沙层积催芽。当有50%的种子裂口露白时,按行距20厘米,幅宽10厘米条播,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1.5~2克。盖草保温保湿,10天左右出苗。
『柒』 怎么区别金银花的好坏
外观和颜色
优质的金银花不用多说肯定是优质选材,严格把关,精制加工,品质上乘的产品。外观整齐,没有杂质,表面不会出现破损或是虫蛀,颜色青白的金银花为上品。如果表面有萝卜丝或是金银花大量的梗等杂质,甚至出现发霉现象,表面为暗黄色,这样的产品多数为劣质品或是掺假品。
闻气味
闻气味也是鉴别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质量上乘的金银花,拿起来放到鼻子下面去闻,会有一种浓浓的芳香味,味道自然。而劣质的或是掺假的,闻起来感觉味道浓烈,但是不自然,有时还会感觉有点刺鼻。
手感
还可以通过手感来辨别金银花的好坏,挑选时,我们可以摸一把金银花的成品,用手轻轻去握,优质的金银花有一定的硬度,握着会有一种顶手的感觉。而劣质的握着的时候会看到有破碎的现象,或是在用手翻动时会有或多或少的杂质沉底。
汤色
把金银花泡在水里,质量上乘的较容易溶解在水里,汤色清澈没有杂质,为黄绿色,喝起来清甜爽口,香气较重,甘润清新。而质量差的溶水的速度较慢,汤色有杂质,呈浅褐色或是不自然的绿色,这样的金银花一般药用价值不高。
新鲜度
质量较好的金银花新鲜度也是一流的,表面保存的较好,颜色自然,香气清新,不会出现烂叶情况。而劣质的金银花保鲜度一般是没有保证的,颜色暗淡,有的家出现了腐烂情形,这会大大影响它的药用价值。
『捌』 金银花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采摘
金银花每年开花时间为5月到10月,采收最佳时间是清晨和上午,此时采收花蕾不易开放,养分足、气味浓、颜色好。
下午采收应在太阳落山以前结束,因为金银花的开放受光照制约,太阳落后成熟花蕾就要开放,影响质量。
不带幼蕾,不带叶子,采后放入条编或竹编的篮子内,集中的时候不可堆成大堆,应摊开放置,放置时间最长不要超过4小时。
(8)上等金银花扩展阅读:
金银花加工方法
加工分等:加工须从采花和干燥抓起,最好按质别分开干燥,随时拣去杂质,多产一等商品。金银花商品国家标准分为四等。
一等:货干,花蕾呈捧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绿白色,花冠厚稍硬,握之有顶手感;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5%。无黑条、黑头、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基本相同,唯开放花朵不超过5%。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10%;
三等:货干,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绿白色或黄白色,花冠厚质硬,握之有顶手感。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黑头不超过30%。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货干。花蕾或开放花朵兼有,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3%,无杂质、虫蛀、霉变。
『玖』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金银花(即忍冬的花蕾)性寒,味甘,略有酸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通经活络、收敛的作用。
金银花主要在抗菌,凉血止痢,抗炎消毒,抗病原微生物以及疏热散邪方面的功效显著。
1、抗菌。
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发疹、身热、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2、凉血止痢。
金银花对肺炎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变形链球菌等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功效。
3、抗炎解毒。
下痢脓血、湿温阻喉、对热毒痢疾、咽喉肿痛等有解毒止痢凉血利咽之效。喉咙有炎症、喉咙肿痛或者嗓子不舒服可以适当服用金银花调理。
4、抗病原微生物。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功效。
5、疏热散邪。
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心烦少寐、身热头痛、神昏舌绛、咽干口燥等有一定功效。风热感冒喝金银花茶可以疏散风热。
(9)上等金银花扩展阅读:
金银花是经过日晒、阴干或烘烤等方法而获得的干品,生药味甘微苦,性寒,善清解上焦和肌表之毒邪。常与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等同用,以加强疏散清热之力。主要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等。
金银花的作用除药用外,其美容、减肥和保健养生的作用更为神奇,对身体所起到的巨大保护和修复作用是十分显著的。金银花具有解暑、醒酒、清脑、解渴、清除体内有毒物质,降脂、减肥、美容洁肤、预防衰老、延年益寿的效用。
金银花也可用于痈疽疔毒,金银花自古有"疡科之圣药"之称。类似功效的还有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都是能增强解毒消肿作用的。对于痈疽疖毒,红肿疼痛,使用金银花都能起到调理的作用。
注意脾胃虚弱者不宜常用,不可以经常吃金银花,因为会使体质变虚,只在体内有火,感冒咳嗽的时候服用,不建议长期使用。 金银花性味寒凉,会影响脾胃的运化,此味药一般在暑天使用较为合适。
『拾』 怎样区别野生金银花
野生金银花开初时呈长条状,花蕾和藤上都有细微的绒毛,且较人工金银花稍小。
金银花 ,又名忍冬(学名:Lonicera japonica)。“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三月开花,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其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华南忍冬,但那个种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本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看来较多地同生态环境相联系,并未显示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