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分别计算两组工人的日产量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并比较两组工人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
甲组的全距是(120-20)=100,平均数是70,平均差是30,标准差是34.16
乙组的全距是(73-67)=6,平均数是70,平均差是2,标准差是2.16
乙组平均差是和标准差较小,其平均数具有较大的代表性,而甲组的平均数代表性较小。
若有帮助请采纳。
2. 请问下怎么计算产量,还有产值怎么计算
产量
,即按时间区域的生产
总量
,如果每天、每周、每个月、每年
产值,就是
周期
内产量的
价值
,一般
是月
产值,年产值
3. 混合产量 可比产量 分别是什么意思啊
除了特殊产品外,可比产量=混合产量
4. 简述社会产品实物产量的两种加总方法!
实物产量复在加总时有两种形式:制
一种是混合产量,即只要名称、用途相同的产品,不管品种、规格、能力是否相同,都按其外部特征所确定的计量单位混合在一起计算的实物产量。例如,汽车不管型号不同,直接加总计算辆数。
另一种是标准实物产量,即为了某种目的和需要,要求更确切地反映这些产品实物产量所代表的使用价值量,可以把用途相同而规格含量不同的实物产品量,按照一定的系数折合为某一标准规格含量的产品产量,得到标准实物量,也叫折标量指标。如把各种发热量的煤折算为每公斤发热量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硫酸、烧碱、化肥折算为100%纯量等。
5. 知道耗用的总材料和各个的入库数量怎么算单个的耗用材料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我是采用标准成本分摊法进行分摊,具体计算思路如下:
1、建立各种入库成品的材料标准耗用,如果是多种不同物料,建议建立标准耗用模型,计算其标准耗用金额,如果是单一物料,也可以简单计算为标准耗用量;我这里以简单的耗用量进行说明,其实算为金额是一样的。
2、对全部产品(各入库数量*对应标准耗用量)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标准耗用总量;
3、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比率=实际耗用总量/标准耗用总量*100%,计算得出标准分摊比率;
4、每种产品入库数量*对应标准耗用量*标准分摊比率,就得到了该产品的总耗用量,总耗用量/入库数量即为单个耗用量。
5、注意小数四舍五入尾数。
当然,如果确实无法建立标准模型或者耗用基本不存在差异,请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分摊方法进行分摊,最后计算出结果。
举例说明如下:
假设原材料为甲材料,三种产品分别为A、B、C,假设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为加权平均法,假设上月盘存甲材料为100kg,金额2000元,本月采购300kg,金额5400元,月末盘存50kg,则本月耗用数量=100+300-50=350kg,本月耗用甲材料金额=(2000+5400)/(100+300)*350=6475元,,本期甲材料出库单价=6475/350=18.5元/kg,月末库存数量即为50kg,库存金额=2000+5400-6475=925元。
若需要分别计算A、B、C三种产品耗用的数量和金额,则需要建立ABC三种产品的标准耗用模型,然后根据其各自产量与标准耗用模型进行比例分摊。
假设生产一个A产品,标准耗用甲材料0.2kg,本月A产品总产量500;
假设生产一个B产品,标准耗用甲材料0.3kg,本月B产品总产量600;
假设生产一个C产品,标准耗用甲材料0.4kg,本月C产品总产量100;
则甲材料标准耗用总量=500*0.2+600*0.3+100*0.4=320kg;
标准用量与实际用量比率=350/320*100%=109.375%
则A产品本月耗用量=500*0.2*109.375%=109.375kg
B产品本月耗用量=600*0.3*109.375%=196.875kg
C产品本月耗用量=100*0.4*109.375%=43.75kg
每种产品的耗用金额再根据甲材料的出库单价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了。
当然,计算标准用量与实际用量比率时,也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基本原理都一样。
6. 如何计算产品产量
1x30%=0.3吨。如果合水7%,则0.3÷(1一7%)=3/97吨。谢谢。
7. 企业产品产量的表示方法
企业产品产量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混合实物量和折合(标准)实物量。
1、混合版实权物量
混合实物量是指把各种产品名称相同,用途相同,但规格、含量不同的产品数量直接加总而得到的产量,是按其实物单位直接相加而得的。
2、折合实物量
折合实物量也称为标准实物量,是指把各种经济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品种、规格、含量等不同的产品,按一定的折合系数折合为某一标准规格、标准含量的产品的数量。
计算折合(标准)实物量时,主要采取如下的步骤及计算公式:
1)确定标准产品。
2)确定各个不同规格、含量的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折合系数。
折合系数=产品的实际规格或含量/标准产品的规格或含量
3)把各种不同产品的产量乘以相应的折合系数。
4)进行加总,得到该类产品的标准实物量。
标准实物量=(实物产量×折合系数)
混合实物量的计算比较简单,但不确切;标准实物量的计算是对混合实物量计算的补充,能较合理地反映生产工作量及成果。但实际工作中,两者不能相互取代,只能相互补充,要根据经济管理的不同目的与要求加以选取应用。
8. 微观经济学几道计算题紧急求助
经典的寡头分析是古诺双寡头模型。古诺模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情形中得到说明。假定两个面临同一市场的竞争厂商,它们生产无差异的产品,成本为0。起初,A厂商选择市场总量的1/2,以便利润最大化。随后,B厂商将余下的1/2作为其面临的市场需求,并与A一样选择其中的1/2即1/4的产量。结果,A厂商的利润因B厂商的加入而未能达到最大,于是它变动产量,将B厂商生产1/4余下的3/4作为决策的依据,选择其中的1/2即3/8。同样,B厂商将会选择5/16。如此等等。最终,两个厂商各选择1/3的产量,而且它们没有进一步变动产量的动力,从而市场处于均衡。古诺模型的缺陷是假定了厂商以竞争对手不改变产量为条件。
举一个例子:
我们假定一个寡头垄断市场,
有两家公司 E1和E2,
产量分别是q1和q2,
成本函数为 C1=20*q1, C2=20*q2*q2 (不方便打平方) (假设固定成本为零);
市场价格由总产量Q=q1+q2决定,P=f(q1+q2) =400-2*(q1+q2)
企业利润分别记作 T1和 T2, 总收入记作 R1和R2, 总成本记作 C1和C2。
首先,我们研究古诺(Cournot)模型下的均衡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T1=R1-C1=P*q1-20*q1=380*q1 - 2*q1*q1 - 2*q1*q2
T2=R2-C2=P*q2-20*q2*q2=400*q2 - 2*q1*q2 - 4*q2*q2
分别对以上两式求q1和q2的导数,求T1和T2最大值的条件:
T1’(q1) = 380-4*q1-2*q2=0
T2’(q2)= 400-2*q1 -8*q2=0
–> q1=80, q2=30 ; P=180, T1=12600, T2=3600 ;
q1=g(q2)=95-0.5*q2 ; q2=g(q1) =50-0.25*q1 (在以下的分析中会用到)
以上便是古诺模型的解。他研究的是平等地位的厂商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但是现实情况中,企业的地位往往是不均等的,一个企业往往不知道另一个企业的产量。
寡头垄断时的均衡情况随着条件的不同而各异,相关的模型还有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模型和伯特兰德(Bertrand)的模型,针对以上同一个例子,我们可以求出不同的解。
9. 那位高人懂得微观经济学请进来帮我解答一下这几道计算题
函数关系M=100Q^2(你是这意思吧)
收入弹性=(dQ/dM)(M/Q)=[1/(20√M)](10√M)=1/2
这个弹性与收入无关
2
(1)平均产量APL=Q/L=10-0.5L-32/L
边际产量MPL=10-L
(2) maxQ dQ/dL=MPL=0,L=10
maxAPL APL<=10-4=6(初等不等式0.5L+32/L>=√16=4)
这个不等式当且仅当在L=2时成立,APL此时最大
(3)见上题
3
把需求函数写成
P1=120-10Q1
P2=50-2.5Q2
分别解得边际收益线为
MR1:P1=120-20Q1
MR2:P2=50-5Q2
厂商边际成本线为
MC=2Q+10
与MR1和MR2分别交于Q1=5 Q2=40/7
价格分别是P1=20,P2=21.43
利润是指厂商剩余吗?
4题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