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文:人民币汇率均衡的实证研究
汇率均衡论
汇率研究是货币金融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西方国家的汇率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相比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却起步较晚,‘成果很少。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汇率这种经济杠杆的作用日益重要,汇率政策已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促使我们必须重视对汇率进行理论上和政策上的研究。
在汇率研究范围内有不少问题可供选择,本文以汇率均衡为研究对象,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汇率均衡研究在西方汇率理论中仍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自然也就是一个很有“挖掘”潜力的理论课题。如果我们能用科学的方法,取得不同于西方理论但又高于西方理论的汇率均衡研究成果,将是有理论意义的。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迄今为止,在我国为数不多的汇率研究中,尚没有发现对汇率均衡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可以说这还是一个“空白”领域。而现实是,经济发展中总存在着“均衡”运行的问题,西方国家如此,我国也是如此。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就强调经济总体和各部门之间的平衡,现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更需要重视经济的均衡运行。而经济的均衡运行是由许多方面的均衡及其相互配合组成的,汇率便是其中之一。汇率均衡是保征我国对外收支平衡的重要条件,对国内经济的其他方面也将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以理论分析为前提,以中国现实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建立我们自己的汇率均衡理论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我希望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本文是在浏览了国内外关于汇率研究的大量文献和搜集了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论述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为汇率均衡一般分析(上篇)和汇率均衡特殊分析(下篇)两大部分。
主要内容如下(按各章顺序):
首先,对全文的中心议题、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及有关概念作概括说明,并对西方汇率理论中关于“均衡汇率”的研究作了一般性介绍,这些构成绪论的内容。
在上篇中,我们首先将汇率均衡纳人整个宏观经济体系中,建立了汇率这一经济变量与经济其他主要方面之间的均衡关系。这些均衡关系包括;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均衡、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均衡、汇率与货币供求的均衡、汇率与利率的均衡、汇率与国民收人及收入分配的均衡、汇率与财政收支的均衡、汇率与资本流动的均衡。这些内容是我们论证汇率均衡的理论基础。
在阐述了汇率与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之后。我们又将汇率均衡置于汇率政策目标下,对汇率政策进行了概括分析,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汇率均衡既是一种理想的汇率运行状态,又是一种目标体系。它应成为汇率政策的主要目标,辅助宏观经济发展总目标的实现。作为汇率政策的目标,汇率均衡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对此,我们进行了3个层次的分析,包括:内部均衡与对外均衡、局部均衡与总体均衡、短期均衡与中长期均衡。
汇率均衡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容既会因汇率及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而不同,也会因汇率政策的调整而不同。汇率政策调整对汇率均衡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于汇率政策取向上。汇率政策取向是一个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概念,它引致汇率均衡向着某一个由政策确定的方向变化,这个方向有时是根据客观经济变化而定的,更多的时候是政府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而作出的决策。无论如何,取向性的汇率调整可能会导致汇率均衡在现象上出现一定“偏差”。但是,如果政策取向本身是正确的,是符合经济发展目标的,这种“偏差”就是汇率均衡过程中的必要形式。
在进行了宏观经济环境下和汇率政策条件下的汇率均衡分析之后,我们对有关的汇率指标作了系统性的分析。这些指标包括:购买力乎价、实际汇率、有效汇率(多边有效汇率和双边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等,还有可以估价汇率均衡程度的基本国际收支法。它们能够从不同方面分别测量汇率的真实水平或客观水平。作为量化的汇率指标,它们可以为汇率均衡程度检测、汇率政策调整提供明确的、可行的依据。
在上篇的一般理论分析基础上,我们展开了人民币汇率的特殊均衡分析。这构成下篇的内容。
首先,对于人民币汇率均衡的特殊前提作了简要说明。人民币汇率的特殊性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汇率目标的特殊性和政策取向的特殊性,相应地,人民币汇率均衡也具有特殊的含义。
对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分析,是从其历史回顾开始的。在第7章中,我们系统地介绍了人民币汇率的演变过程,同时对伴随人民币汇率历史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人民币汇率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体制的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80年代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汇率政策与我国贸易体制、价格体制、货币供求关系、财政税收等方面表现出日益密切的相关趋势。一方面,汇率政策对于这些方面具有了更加重要的影响或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方面的步步深化改革对汇率政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促使其在目标内容上、政策手段上都进行相应的变革。
在论文的第9章中,我们对人民币汇率的各种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包括: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之评价、人民币实际汇率分析、人民币有效汇率分析、出口换汇成本分析、以及对作为“平行汇率”的贸易内部结算价、黑市汇率、外汇调剂市场汇价进行的分析。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指标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官方名义汇率所不能表现出来的许多东西,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出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真实轨迹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些分析是重要的,因为它们能为汇率政策的历史评价、汇率政策的改革调整和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检测提供现实的依据。
根据上篇理论分析的思路,我们在第10章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均衡目标分析。人民币汇率均衡是我国汇率政策的目标,它与一般理论分析下的汇率均衡具有不同的内容,就其本身而言,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内容。我们根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步骤划分出近期的和中长期的人民币汇率均衡目标模式。近期的均衡目标适应干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是汇率政策改革的现实选择。它取决于3个大前提: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外向型贸易发展战略,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长期的均衡目标是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汇率政策目标选择,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较远期的目标方向。可以设想的是,中长期汇率均衡目标将是一个包含更多变量的、较宽的汇率目标区间,是由许多个近期目标区域构成的连续运行轨迹。
在论文的最后一章,即第11章,我们就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有关问题作了探索性的分析。这些问题包括: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探讨;统一汇率形式、建立健全外汇市场;对人民币可兑换性的探讨。这是目前我国外汇体制与政策改革中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就这些方面提出的观点或建议是在本文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一定研究的基础上阐述的个人观点,也是作者希望将汇率理论研究运用于现实分析的具体体现。
论文在就上述各方面进行了论证之后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l)汇率是宏观经济体系中重要因素之一,而不仅仅是一个“价格形式”,汇率均衡也就应体现出各个经济因素之间内在的、有机的“因果链”关系,而不只是一个汇率水平问题。由此决定了汇率均衡研究必须从汇率与各个经济因素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入手,将其纳人宏观经济体系的“大环境”中进行。
(2)汇率均衡是一种理想的汇率运行状态,从汇率政策角度来研究,它就是一种目标体系。汇率政策必须以汇率均衡为目标来确定其具体内容、手段和调整方向。而作为目标体系的汇率均衡应是全面的、动态的、多层次的均衡,它既由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所决定,又因各种经济因素和政策取向的变化而不断地得到调整。
(3)汇率均衡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均衡汇率,均衡汇率是量化的汇率均衡水平。由于汇率均衡是一个全面的、动态的概念,均衡汇率作为具体化了的目标模式也就不可能是一个“水平点”,而只能是一个由不同时间长度等因素决定的、宽域不同的、动态的、最佳汇率区间,这个目标区间就是汇率政策的“目标靶”,而且是一个可移动的“目标靶”。
(4)对于人民币汇率来说,同样存在着汇率均衡问题,只是传统经济体制的限制使得人民币汇率均衡研究在内容上、方法上都受到一些局限,对其评价也没有一致的标准。特殊的经济体制造就了汇率均衡以特殊的内容和含义。对人民币汇率均衡进行的特殊分析应着眼于目前和近期的发展,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汇率均衡已成为经济均衡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条件之一。汇率政策应该树立汇率均衡的目标体系,并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来确立其内容。为了实现人民币汇率均衡这一政策目标,改革汇率调节机制、发挥汇率的市场调节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汇率均衡仍需要政策取向的引导,但政策取向不应以主观决策为主,而应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作出有利于市场经济改革的选择。
在整个论文的构思写作过程中,作者力求对汇率均衡这一题目进行有创见性的研究。指导思想有两条:一是不走西方的路子,虽借鉴它们的一些基本理论,但重在用科学的、辩证的方法形成独立的研究体系;二是将理论研究服务于现实经济生活,唯其能为我国的汇率政策和经济改革提供一些有用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本文在一些方面试图作突破性的研究,这些方面是:
(l)将汇率纳人宏观经济体系中,确立汇率与多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均衡关系;由此得出了更为全面的汇率均衡概念。
(2)指出汇率均衡与均衡汇率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关系;并提出汇率均衡作为目标体系,是一个动态可调整的特定汇率区域的论点。
(3)提出汇率均衡中的政策取向这一概念,对政策取向的特征、含义及其客观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4)对于西方汇率理论中出现的一些汇率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深人的分析,澄清了人们观念中对这些指标模糊的或错误的认识。
(5)对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应用分析,其中有些是应用国际上已有的指标模式进行的现实分析,有些则是对我国外汇体制下的特殊汇率指标进行的分析。它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揭示人民币汇率存在的偏差和汇率体制存在的问题。
(6)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同时,不可避免的是,在全文论述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不少属于因个人理论水平所限或功夫不到而导致的不足或缺陷,也有一些是客观条件限制所致。这就使得文中有些地方没有得到更理想的发挥或更深人的论证。这些地方主要包括:
对于汇率均衡的目标模式,本文只是着重了涵义和基本思路和刻划,而没能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理想的模型;
汇率均衡理论还缺乏数量分析方法的进一步论证;
对人民币汇率的各种指标分析可能由于资料和统计数据的限制而不够全面和精确;等等。
另外,在涉及到汇率以外其他方面的论述时可能存在着一些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所有这些都有待于本人今后通过向前辈们学习和进一步的探索来加以修正和充实。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2. 均衡汇率的测定方法
最早对均衡汇率进行测定的是威廉姆森(Williamson),他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恒等式入手,将经常项目进一步表示为国内总产出、国外总产出和实际汇率的线性函数,在线性函数的基础上可以求出均衡汇率,其测算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资本项目的均衡水平。 对均衡汇率的计算目前主要有下述方法
第一种是相对购买力平价法;
第二种是局部均衡和贸易方程法,其局限是仅仅考虑贸易均衡;
第三种是一般均衡的均衡汇率计算方法。
其中简约一般均衡计算方法分为大型(Williamson 的FEER)和小型(卜永祥的DLR方法)模型。
而IMF的McDonald提出了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对美元,德国马克在20世纪80年代的变化有很强的解释力。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利用协整分析方法,直接估计实际汇率与基本经济因素之间的长期的稳定关系,并可进一步利用向量误差校正模型(VECM)估计短期中汇率偏离长期均衡水平的方向和大小,以及调节到均衡水平的速度。张志超利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对香港的汇率进行了研究。
这一方法逐渐为国内学者所采用。张晓朴在 1998年测算了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及失调状况;刘莉亚、任若恩采用Edwards的ERER模型来测算人民币的均衡有效汇率,得到的结论与张晓朴的非常接近。秦宛顺、靳云汇、卜永祥通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盈余等经济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来估计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采用向量误差校正模型VECM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均衡汇率的偏离度。
这种方法利用协整分析技术,考虑了数据间可能存在的单位根问题,考察了数据的平稳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伪回归”的问题。利用向量误差校正模型,能分析短期中汇率对长期均衡汇率的偏离度,偏离方向,因而能对近期汇率的大致走向有一个了解,并能估计出汇率向其长期均衡水平回归的速度。这里,模型中的均衡汇率是通过寻找与经济的基本面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这样一种汇率来估计得到的。
该方法可能存在几个问题:
其一,模型对异方差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如果在汇率的决定过程中,或者说汇率的生成机制发生了变化,比如由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制度变化,模型中的异方差问题是不能忽略的。
其二,就协整关系而言,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可能不止一个,可能存在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相应的,人们可以估计得到两个或以上的均衡汇率值,那么,人们该以哪一个均衡汇率值为准呢?所幸的是,前述文献中所采用的样本数据都只有一个协整关系。另一方面,这样的协整关系很有可能是不存在的,这也就涉及到人们前面提到过的均衡汇率的存在性问题。因此,这种方法得到的均衡汇率,更像是一个样本问题而非经济本身的问题。
其三,在实际汇率与经济的基本面的协整关系探讨中,各种文献所采用的描述经济基本面的因素差异较大,刘莉亚、任若恩采用的是贸易条件、政府对非贸易品的花费、贸易限制与交易控制制度、技术进步、偿债率等;张志超采用的是贸易条件、资源差额、投资率、经济体的开放度等指标;秦宛顺、靳云汇、卜永祥采用的是中国对外贸易条件、中国相对技术进步率和中国对外贸易差额等指标。张晓朴采用的是贸易条件、经济开放度,政府支出占GDP的比率等指标。其协整关系是否和指标选取有关,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其四,虽然该方法说明了汇率对均衡汇率的偏离度,也对短期中汇率失衡提供了一个向均衡汇率调整的方向和大小的量度,但是,该方法并未告诉人们失调的汇率是怎样,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向均衡回归的,而这是至关重要的。
3. 什么是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有效汇率分为名抄义有效汇率和实袭际有效汇率。
名义有效汇率(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NEER)是该货币与多种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
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REER)是利用该国与所选择样本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相对价格水平对双边名义汇率调整后的加权汇率。
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国家间相对价格的变动,
前者不考虑相对价格变动对本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后者则剔除了通货膨胀对本国货币价值的影响。
4. 如何均衡外汇市场
这个一般都是国家的央行才能调控 当外资流入 供大于求 本币升值 国家就会提高利率 来缓解本币的需求
5. 货币银行学:第二,三题
有效汇率是一种以某个变量为权重计算的加权平均汇率指数,它指报告期一国货币对各个样本国货币的汇率以选定的变量为权数计算出的与基期汇率之比的加权平均汇率之和。通常可以一国与样本国双边贸易额占该国对所有样本国全部对外贸易额比重为权数。
有效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以贸易比重为权数计算的有效汇率所反映的是一国货币汇率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总体波动幅度。
汇率超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又称为汇率决定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所谓超调通常是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起因在于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存在“粘性”或者“滞后”的特点。 所谓粘性价格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6. 谁知道中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要IMF公布的年度数据,2000年至2009的,20分求助,QQ:379979360
那个数据,一般都是人民很行的数据
7. 实际有效均衡汇率的变化与名义汇率的变化是什么样的关系
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等于其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了所有双边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情况,而且还剔除了通货膨胀对货币本身价值变动的影响,能够综合地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
目前,通行的加权平均方法包括算术加权平均和几何加权平均两类。在测算有效汇率时,研究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特殊目的来设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样本货币范围和贸易权重等相关参数,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8. feer什么意思
是不是你打错了,feel表示“感觉”,beer表示“啤酒”,deer表示“鹿”
。。。
FEER大写是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的缩写形式,简称FEER 《远东经济评论》
9.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一、经济因素的影响
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影响 购买力平价是从货币数量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曾一度成为解释汇率的主流理论。但它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它只考虑了商品和劳务,而没有考虑资本流动。实际上购买力平价无法计算出来,因为交通运输成本、关税、配额以及非关税壁垒等条件的限制,会使本国拥有的外币的价值受到影响,汇率也就不完全是不同货币的相对购买力的可靠反映。
2利率平价理论的影响 早在金本位制时期,人们就意识到国际资金流动的发展使汇率与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利率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产生了利率平价说。它侧重于研究资本流动,阐述了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近年研究表明,虽然我国是资本管制国家,但管制之外已经有相当规模的国际资金流动。所以,国际资金频繁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利率形成冲击。因此有必要将利率平价应用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但是,许多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交易成本,资本管和政治风险的影响,市场上的汇率与利轩价所确定的汇率之间存在着偏离。
3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 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如果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对外债务增加,引起外汇需求增加而可能导致外汇汇率上升和本币汇率下降。顺差意味着对外债权增加,本币需求增加,可能促使本币汇率上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国际收支的总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使我国外汇储备大幅提高并持续增加,从而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急剧增加。
4、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
比如,人民银行的干预和货币供应量。人民银行的干预能在短期内对汇率产生积极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使利率变化,由于资本的国际间流动进而影响汇率,等等。
二、政治因素的影响
1汇率联系着国内、国外两个经济体
汇率作为一种价格与其他任何价格在属性上都不同,汇率作为一种价格的特殊性在于它直接联系着国内和国外两个经济体,而其他的价格如利率等都不具备这个属性。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的博弈中,一个大国在何种程度上可以长期维持其经常项目的顺差或逆差并不纯粹是一个经济学的命题。因为全球所有国家的顺差与逆差的代数和为“0”,所以,各国在国际收支问题上的博弈,是零和博弈。如果博弈的一方实现了最优结果,表明博弈的另一方失败了。
2各国之间的博弈能力不同
大国之间在汇率问题上的博弈能力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主动性权力、阻止性权力、被动性权力。阻止性权力是一国有效阻止别国采取不符合本国经济利益的政策之能力;被动性权力是一国经济利益不受别国制约的能力;主动性权力是一国迫使别国主动采取符合本国经济利益的政策之能力。在汇率与国际收支这样一个零和的双边或者多边博弈中,主动性权力的实质就是一国迫使别国主动采取损害其自身经济利益的汇率政策之权力,这实际上也就是经济霸权的学术性表达。比如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美国国会通过法案,采取美国国内法的形式,迫使人民币升值,体现了充分的主动性权力。在当今世界上,大概也只有美国享有这种权力,当然,这不等于说,美国的贸易伙伴国之汇率水平都会在这种霸道的主动性权力的压迫下而普遍高估。
三、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考虑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特殊阶段,我国将面对比较特殊的问题,例如金融业的彻底对外开放以及资本市场相应的完善措施,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与改革相关的制度安排,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考虑这些制度安排对均衡汇率水平的特殊影响。
2对内部均衡的衡量标准进行相应更正
之前的汇率理论均有关于一国国内内部均衡的定义,即以一国是否已经实现充分就业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同时我国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对内均衡的定义应该服从当前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因为汇率制度改革和汇率水平调整会导致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满足一些条件,这些条件是由我国经济的基本因素决定的。
3均衡汇率理论应由长期汇率转变为短期汇率
因为均衡汇率以内外部同时实现的均衡为条件的,因此均衡汇率理论应是从经常项目决定模型转向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共同决定的模型,但是要想将资本账户余额变化的决定作用在均衡汇率决定过程中体现出来,就必须建立资本账户与汇率之间的联系,而这一发展过程要实现的关键是从实际汇率理论向名义汇率理论的转化,因为名义汇率实际上就是一系列资产组合决定的变量,因此名义汇率不可能是长期的,所以均衡汇率理论应有长期汇率水平转向短期汇率水平。
10. 浮动汇率是如何处理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问题的
一、汇率变动会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这有利于货币贬值国的商品出口,从而改善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二、一国的国际收支盈余会引起本币升值,而另一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则会造成该国货币贬值,这将促使私人投机者把升值后的货币资金,转换成贬值后的货币资金,这样就会对国际收支赤字国起到资助作用,改善它的赤字地位;
三、由于汇率的变动是迅速的、自动的和持久的,因而它能对任何时候出现的国际收支变动进行及时的调整,不至于形成累积性的国际收支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