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货币和汇率的关系是什么啊
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以前中国外汇市场上 美元1=人民币8.0
现在.变为 美元1=人民币6,8 问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上生还是下降
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下降了,因为原来1美元可以换8元人民币,现在可以换6,8元,少了2元,说明美元降了,人民币升值了.。
2. 汇率与币值的区别
分清“币值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的不同内涵
眼前的人民币汇率之争,使国人学到了很多国际金融的常识,但发现在很多的概念,我们是混乱不清。专家们的说教,实不能再以其昏昏,非但不会使人昭昭,还贻国误民!下面列举八大概念。
概念一 一个国家既然存在其本币与海外货币,那么“汇率”,究竟是反映本币与外币的关系,还是反映本国的海外货币与外币的关系呢?答案是后者。
概念二 “汇率”还在存在两种不同的内涵或形态,即“外币:海外人民币”的“币值汇率”,及“外币兑海外人民币”的“贸易汇率”两种不同的“汇率”。前者的“海外人民币”,属于我国在海外流通中的实物货币(海外人民币纸币);后者的“海外货币”,仅限于国家的贸易结算专用,是专项帐户内受管制的货币符号。
概念三 关于“汇率操纵”。它也分为对“贸易结算汇率”与“币值汇率”两个方面的操纵。
一是国家对“贸易结算汇率”控制与管理,目的是对自身贸易顺逆差及直接影响的国际收支的控制与管理。基于这样的关系,就决定了“贸易结算汇率”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应存在与应操纵的东西。换言之,一个国家操纵其贸易结算汇率是必然的,不会操纵不去干预才是蠢才。
二是任何一个国家,更应控制其“海外货币与外币”的“币值比率”。对于中国来说,因人民币一直未走其国际化之路,并形成的巨大的外币债权,不但其贸易结算的“固定汇率”迟了五年进行调整,还在于未从原来的人民币与外币挂钩的汇率机制,转到外币与人民币挂钩的汇率机制即人民币的贸易结算机制上,其海外人民币币值就更高于现时的名义汇率甚至“黑市”汇率,这就决定了海外人民币的贸易结算汇率与币值汇率,即使要“并轨”,也存在相当一段时间的历程。
更需明确的是,任何一个国家,其“汇率”的“双轨制”,长期存在是必然的,短期“两率”的等值或“并轨”,包括国家在不操纵不干预的情况下(即央行在“在岸人民币”与“海外人民币”两个市场的所有货币购售行为),完全在“市场供求因素”下的等值,才是偶然的。因此,资本项下的放开(即坊间说的“货币自由兑换”),是根本就都是错的思维,是不理解或没有“一个国家始终存在两个货币价值体系”的基本认识导致的。
概念四 “游资对赌某国汇率”的伪命题。任何市场的因素,根本上都斗不过一国的央行,故“游资对赌某国汇率”,从来都是危言耸听的无知与伪命题,因为除非该国没有根本的与独立的“国内货币”与“海外货币”这两套货币价值体系。
概念五 货币“国际化”本质及其 “经济边际条件”。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经济发展后能否与需要建立其海外货币价值体系,即通常说的实现其货币的“国际化”,与其能否长期取得顺差相关。这也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否到了应“国际化”时候的经济边际条件。我国现时就需要建立其海外人民币价值系统,不仅因为我贸易顺差力能一直延续,还因为有巨大的外币积累,早就有条件这样做了。
概念六 “联系汇率”的两种表达形式及其转换的边际条件。“联系汇率”存在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本币与外币的联系;一种是外币与本币的联系。两者转换的边际条件与“货币国际化”的边际条件相同。逆差国的联系汇率是与别人的货币挂钩;顺差国的联系汇率应是别人的货币与其挂钩。而贸易的本币结算,就是这个具体的形式。
还有一个结论是,强币必然对应着顺差国。故联系汇率的另一个简单而正确的理解就是,弱币必须与强币进行联系,或强币国家应该建立让弱币国家的货币与其进行联系的汇率制度。这就是现时国家必须转换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同时转换为外币(美元、欧元等)与人民币的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在必然。
概念七 外汇储备的“货币债权”本质与转换。所谓“外汇储备”,不能仅认作是外国货币的储备,而应认作是以外国货币进行的债权表达。但债权表达,却不一定非要外国货币来进行,以本国货币进行表达也是可以的。此其一。
其二,“货币债权”的储备,应是以强币为主的储备。以前美元是强币,现在轮到人民币了。故我国的庞大外汇储备,在人民币贸易结算之后,是可以逐步转换成人民币债权的——购买外国商品,先花去外币,出口商品时,全部收取人民币。这项工作做好以后,名义汇率升值时,就能获得我人民币的对外债权同步升值的好处了,有如过去十多年日元升值几倍的情形。
概念八 关于“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为减少市场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甚至冲击,国家对贸易结算汇率的管理,应采用相对稳定的指导思想,可以采取有一定幅度波动的“固定汇率”制度。但管理两国的币值比价,则应选择“浮动汇率”,以从根本上杜绝游资对实体经济贸易的冲击,也不会使国家对外贱卖海外人民币。我国全面推广人民币贸易结算后,应采取这一方针。
3. 简述汇率决定基础与货币制度的关系。
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之间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就成为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纸币本位制度下: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纸币本位下决定汇率的基础。而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则是在其产生之日起由各国政府所规定的。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大于支出时,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的供求大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
2.相对通货膨胀率: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因此,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就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一般而言,相对通货膨胀率持续较高的国家,其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将会趋于贬值。
3.相对利率水平:相对利率水平导致借贷资本的供求变化,主要影响短期汇率,对长期影响十分有限。
4.市场预期:只要市场上预期某国货币不久会下跌,那么市场上立即就可能出现抛售该国货币的活动,造成该国货币的市场价格立即下降。
5.政府的市场干预:例如当一国货币汇率处于较高水平而影响该国国际收支改善和经济发展时,该国中央银行就会向外汇市场抛出本币而收购外汇,从而使本币汇率下跌,以达到扩大出口和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目的。
6.经济增长率:一般来讲,高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不利于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行情,但从长期看,却有力支持者本币的强劲势头。
7.政局变化:发生战争,政局动荡的国家的货币会贬值。
4. 货币汇率的汇率制度
货币价格也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回种货币的价答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汇率是指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价[1] 格。如果把外汇也看成是一种商品 ,那么汇率既是在外汇市场上用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指各国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作出的系统规定。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美国的汇率制度是二战后由固定汇率制度逐渐演变成浮动汇率制度。
主要由两大因素影响货币汇率,一是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二是各国货币的价格,这种价格是以各国自己的单位标定的。尽管外汇市场上有如此种种不同的交易,但汇率决定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
外汇交换的价格,即汇率,就定于供给和需求取得平衡的那一点。外汇交换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货币的汇率。
5. 的货币的实际汇率与规定的汇率的关系该如何处理
1992年夏季,当时欧洲各国都采取相应的措施,设法保护本国的货币,使其免遭风暴的袭击。而索罗斯则看到,尽管各国政府和金融界会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但是,经济的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金融活动也是如此。早就孕育于欧洲汇率机制内的危机,就要发生了,至于这场危机将伤害到哪些国家,这要看它的货币的实际汇率与规定的汇率的关系,如果两者是一致的,它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相反,如果它的汇率违背了实际价值,就必然发生货币贬值、汇率下降等问题。
6. .汇率变动与货币币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汇率变动对应着货币的贬值和升值。
相关介绍:
上浮(appreciation)与下浮(depreciation)是浮动汇率制度下回汇率变化的两种形式答,在该制度下货币汇率随时常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当外汇求过于供时,其汇率会由下往上升高,称为上浮,意味着该国货币升值。当外汇供过于求时,其汇率就会由上往下降低,称为下浮,意味着该国货币贬值。如果中国货币持续上涨就会影响汇率上浮的下浮。
(6)汇率与币制扩展阅读
当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时,表示使用本国货币资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应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上升,国际短期资本由此趋利而入,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应相对增加。
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当一国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时,外汇市场上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则会降低本国货币的汇率。
一般来说,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巨额财政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减少财政支出,稳定通货,而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
7. 人民币汇率与外币汇率是怎么定义的
汇率的标价方法
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数额固定不变,汇率的涨跌都以相对的本国货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一定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减少,说明外币汇率下跌,即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我国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我国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主要外币的汇率。我国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汇率的涨跌都以相对的外国货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币数量增多,说明本国货币汇率上涨,即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反之,一定单位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币数量减少,说明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即本币贬值或外币升值。英国一向使用间接标价法。目前世界上使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不多,主要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所表示的汇率涨跌的含义正好相反,所以在引用某种货币的汇率和说明其汇率高低涨跌时,必须明确采用哪种标价方法,以免混淆。
8.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同一个意思吗
两者是不同的意思,要理解它们的不同,首先要从两者的定义方面去理解。
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是指以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去决定人民币汇率,而有管理是指我国相关职能部门会以我国经济利益为基础去进行干预汇率,以求能有利于我国的经济。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简称汇率机制,实际上就是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完善汇率机制是我国自主的选择,必须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避免汇率大幅波动。
从以上两者的定义来看,前者是指我国实施的汇率政策,而后者是决定这项政策如何实施的机制,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后者决定前者。所以两者是不同的,不是一个意思。
9. 汇率升降与货币价值的关系
本币的汇率降低,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外币的汇率降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本币的专汇率升高,本币升属值,外币贬值;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就是该国货币的对内购买力。其大小由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决定,因此货币的对内购买力通常与一国国内物价水平呈反向相关关系。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货币的对内购买力等于该国国内物价水平的倒数。所谓货币对外价值是指一国货币对外的兑换能力,通常通过汇率来表现,兑换的外币越多,说明对外价值越高,反之则反是。一般来说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决定其对外价值的基本依据,但二者之间经常发生较大幅度的偏离,这主要是因为货币的对外价值不仅取决于对内购买力的大小,还要受外汇市场上货币供求状况变化的影响,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各种汇率理论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因此,货币的对内价值、货币的对外价值、货币的购买力、汇率等是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