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叫财务杠杆
一、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又叫筹资杠杆或融资杠杆,它是指由于固定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
二、财务杠杆效应的形式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
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三种方式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1、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的计量
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其关系可表示为: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
2、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的计量
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3、复合杠杆
复合杠杆的概念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复合杠杆的计量
对复合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或复合杠杆度。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其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复合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由于复合杠杆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风险,称为复合风险。复合风险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风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复合杠杆系数越小,复合风险越小。通过计算分析复合杠杆系数及普通股每股利润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可以揭示复合杠杆同复合风险的内在联系。
三、财务杠杆效应的表现
(一)财务杠杆的正面效应
1.利息抵税效应
一方面,负债相对于权益资本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可以给企业带来减少上缴税金的优惠。即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加。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规定负债免征所得税。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负债利息抵税效用可以量化,用公式表示为:利息抵税效用=负债额×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所以在既定负债利率和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额越多,那么利息抵税效用也就越大。另一方面,由于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减少了企业上缴所得税,也就相对降低了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
2.高额收益效应
债务资本和和权益资本一样获取相应的投资利润,虽然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求偿权在先,但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人和到期的本金,而所创造的剩余高额利润全部归权益资本所有,提高了权益资本利润率,这就是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用。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杠杆是一种税后效用,因为无论是债务资本产生的利润还是权益资本产生的利润都要征收企业所得税。所以,财务杠杆的最终效用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财务杠杆效用=负债额×(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l-所得税税率)。在负债比率、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效用就越大;资本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零;小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负。所以,财务杠杆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负效用,企业能否获益于财务杠杆效用、收益程度如何,取决于资本利润率与负债利率的对比关系。
(二)财务杠杆的负面效应
1.财务危机效应
负债一方面会增加企业固定的成本费用,给企业增加了定期支付的压力。首先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合同义务,如果企业无法偿还,还会面临财务危机,而财务危机又会增加企业额外的成本,减少企业所创造的现金流量。财务危机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企业依法破产时所支付的费用,企业破产后,其资产所有权将让渡给债权人,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诉讼费、管理费、律师费和顾问费等都属于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宣布破产之前企业可能已经承担了巨大的间接财务危机成本。例如,由于企业负债过多,不得不放弃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失去期望的收益;消费者可能因此会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质疑,最终放弃使用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供应商可能会拒绝向企业提供商业信用;企业可能会流失大量优秀的员工。
所有这些间接成本都不表现为企业直接的现金支出,但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并且随着企业负债额的增加,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甚至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过大,资不抵债,或者是无力归还到期的流动负债,都会引起债权人催要债务,甚至向法院起诉,最终导致企业的破产。
2.利益冲突效应
即过度的负债有可能会引起所有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一方面,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害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企业的风险程度要处于预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所有者往往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为如果项目成功,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剩余的高额利润均归所有者,于是就实现了财富由债权人向所有者的转移;如果高风险项目失败,则损失由所有者和债权人共同承担,有的债权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所有者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赌输债权人的钱”。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新的债务资本,往往会给新债权人更优先的索偿权,也会损害原债权人的利益,使原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加大。而债权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把风险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往往会要求在借款协议中写人保证条款来限制企业增加高风险的投资机会;为了防止发行新债,债权人也会在契约中加人回售条款,即如果发行新债,允许原债券持有者按面值将证券售还给公司。这样就限制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和融资,给企业带来一种无形的损失。
四、财务杠杆效应的计算
所谓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是指负债筹资经营对所有者收益的影响。负债经营后,企业权益资本所能获得的净收益公式为:
权益资本利润=(资本利润率X总资本-负债利息率X债务资本)×(1-所得税率)=(资本利润率又(权益资本+债务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1-所得税率)=(资本利润率×权益资本-(资本利润率-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l-所得税率)
以上的企业资本利润率-息税前利润令资本总额,即息税前利润率。因而可得权益资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
权益资本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十(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l-所得税率)或=((资本利润率×总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l-所得税率))÷权益资本
可见,只要企业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利润率大于企业投资利润率,且负债比率(债务资本/资本总额)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利润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利润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
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利用二期的动态资料反映的财务杠杆系数是指企业权益资本利润变动率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权益资本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通过数学变形后,只需要利用一期的静态资料反映的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负债资本×利息率)
根据这两个公式计算的财务杠杆系数,后者揭示息税前利润、负债资本以及负债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前者可以反映出权益资本利润率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企业利用债务资金不仅能提高权益资本利润率,而且也会产生使权益资本利润率低于息税前利润率,这就是财务杠杆产生的正负效应。
综上所述,财务杠杆效应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的损失,这就构成财务风险。财务杠杆利益并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是既定财富在投资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财务风险也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风险,是经营风险向投资人的转移。财务杠杆效应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财务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最终达到提高投资人利益的目标。
五、财务杠杆效应的实质
财务杠杆效应的实质是:由于企业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利润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利润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息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负效应带来的损失。
Ⅱ 如何增强企业财务杠杆弹性
财务杠杆,又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负债经营,是指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可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自有资金利润率。自2009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外汇储备过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境内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同时,在全球范围,随着主要经济体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上涨,这必将向消费领域传递,通胀预期有可能在2010年上半年就成为现实。 作为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贷款的成本将会随着贷款利率的上涨而增加。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应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负债筹资就是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企业采用借入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到期要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相比权益筹资要承担较大风险,但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资本总额及其结构既定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就会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反之,则会大幅减少普通股盈余。这就是负债筹资的财务杠杆效应。 这种杠杆作用来自于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活动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后者不会因为杠杆作用而发生改变。
随着企业经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也应进行动态变化。实际上,在新形势下,对企业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的财务杠杆,有可能转化为对企业发展起阻碍作用。同样,原来对企业发展起不利影响的财务杠杆,也有可能转化为对企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因素。现实经济环境的多变及财务杠杆的双重作用,要求企业应保持一个有弹性的、具备较强调整能力的资本结构,以保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此,企业决策者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科学预测未来可能影响财务杠杆效益的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相应的对策。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说,由于影响财务杠杆效用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债务利息费用在企业利润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因此,在企业负债融资时,金融市场利率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债务利息费用,它的变化势必会对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应认真关注并科学预测通货膨胀的速度及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判断近期国家会不会对银行的存款利息率进行调整,并根据预测对财务杠杆的利用水平进行及时的调整。
从企业内部环境来说,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来扩大企业规模,打造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具体做法是,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部分固定资产由长期资金融通,另一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全部短期流动资产由短期资金融通。这种筹资组合资金成本低,利息支出少,可以增加企业收益。反之,如果企业的总资产期望收益率小于负债期望收益率,则应削减债务资本,或者增加权益资本的融资能力。
其次,尽量采取增加企业资本结构弹性的融资措施,如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合资合作经营、股权出让、产权交易、引进风险投资等方式。目前企业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的企业,可利用期权性质的融资工具,如可转换债券。当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市场价格超过转换价格时,投资者会选择将债权转变为股权。这样,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比例就会缩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下降,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效益良好的投资项目上,争取更多的投资回报率,从而促进企业经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但必须注意的是,拟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要使其发行规模与本企业的资本结构优化相适应,债券内部各种条款的设计要与企业的资本结构相匹配。
第三,由于在向银行借贷时,一般需要企业用一定数量的资产作为抵押,所以企业应考虑自身的发展策略,有选择性地增加可作为举债抵押的资产的规模,如土地、房屋、建筑物等企业的不动产。这样既可以满足企业进一步扩张的需要,而且在未来一旦需要增加债务资本时,企业还可利用此前储备的固定资产向银行举债。
Ⅲ 什么叫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又叫筹资杠杆或融资杠杆,它是指由于固定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财务杠杆系数(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息税后利润而不是息税前利润。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中国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
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
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其三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笔者认为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笔者将在后文中论述到,企业在事实上是可以选择一部分利率可浮动的债务资金,从而达到转移财务风险的目的的。而在前两种定义中,笔者更倾向于将财务杠杆定义为对负债的利用,而将其结果称为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或正(负)财务杠杆利益。这两种定义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但笔者认为采用前一种定义对于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经营风险乃至整个杠杆理论体系概念的定义,起了系统化的作用,便于财务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交流。
Ⅳ 财务杠杆国内研究现状以及各种观点的利弊分析
关键词:财务杠杆 公司成长性
一.引言
财务杠杠对公司价值及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是资本结构理论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公司的成长性是公司经营者和投资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公司的成长中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其支撑,公司可以借助财务杠杆实现其持续稳定的增长,研究财务杠杆对公司成长性的关系,对我国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二者的关系研究仍然是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对二者关系的回顾,找出其研究的优劣点,为以后更好的研究二者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关于财务杠杆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国外学者融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34年,Graham指出,投机性资本结构(高资产负债率)由于负债融资享受免税待遇,有利于普通股从公司财产和收益膨胀中获取大量的利益,有利于公司高成长。Myers & Turnbull(1977)认为当公司的负债比率高时,其破产风险亦会相应提高,一旦破产则会完全丧失成长机会,所以当公司有较多的成长机会时,会采取较保守的财务杠杆政策,因此预测成长机会与负债比率间存在负相关。
Smith and Warner(1979)曾提出当公司使用负债融资时,会引发负债代理问题,其中之一即是投资不足(underinvestment)的问题,Myers认为公司在有负债的情况下 ,只会接受投资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净现值超过负债利息与投资面额之和的投资计划 ,而会放弃现金流量净现值大于投资面额但小于负债利息与投资面额之和的投资方案 ,因而会产生投资不足问题 ,由此说明公司财务杠杆会减缓公司的成长。
Tit man &Wessels认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对未来投资机会有更多的选择 ,但由于存在负债代理问题 ,所以他们推测负债比率应与公司的成长呈反向关系。但其实证结果显示负债比率与成长性的反向关系不显著。
Larry Lang等在其对杠杆、 投资与公司成长的研究中表明 ,杠杆不会减缓那些具有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的成长;但是当公司的成长机会不被资本市场认同或者其成长机会的价值不足以克服高负债所带来的风险与成本的影响时 ,财务杠杆与公司的成长性负相关。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一)财务杠杆与公司成长性负相关
吴世农、 李常青和余玮(1999)选用影响上市公司成长性的五个关键因素 —资产周转率、 销售毛利率、 负债比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期间费用率 ,建立了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判定模型。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由上述五个变量构成的判定模型能够有效地判定或预测我国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此外 ,判定模型结果表明 ,负债比率与公司的成长性负相关
毕皖霞和徐文学(2005)对26家制造业公司的实证分析显示,以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和市净率为基础的综合价值指标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
肖作平(2005)通过考察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到,财务杠杆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二)财务杠杆与公司成长性关系不显著
陆正飞和辛宇(1998)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文中 ,他们提出了成长性与资本结构正相关的假设。他们认为成长性强的企业往往有着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 ,因而通常不愿过多地发行新股以避免分散老股东的控制权和稀释每股收益 ,从而只能通过增加负债来筹集投资项目所需资金。但他们的实证结果却显示成长性与负债率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
洪锡熙和沈艺峰(2000)运用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的理论框架 ,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 ,公司成长性与公司财务杠杆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
(三)财务杠杆与公司成长性正相关
吕长江和王克敏(2002)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 股利分配及管理股权比例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 ,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与公司绩效、 公司的成长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 ,处于成长阶段、 资产规模逐渐扩大的绩优公司善于发挥财务杠杆效应 ,以提高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 ,并降低权益代理成本。
汪辉(2003)却观察到了公司负债对公司价值的积极效应。其研究显示,公司的债务水平对Q值、市净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解释力(但对于少数资产负债率非常高的公司,这种作用并不显著)。
吕长江, 金超, 陈英(2006)研究上市公司在不同经营业绩条件下财务杠杆对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 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不同 , 不同经营业绩下公司财务杠杆对成长性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对于业绩优良的公司 , 财务杠杆具有积极作用 , 举债经营可以促进公司的成长 , 而且 , 随着公司业绩的增强 ,财务杠杆所起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 对于业绩较差的公司 , 财务杠杆具有消极作用 , 财务杠杆对成长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国外的研究资本结构理论及财务杠杆的作用的文斌相当丰富,但尚未进一步实证研究的问题也相当多,很多问题尚未定论。目前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其一:虽然已知高负债所引起的财务风险,将导致债权人价值的损失转移,并将限制企业运用财务杠杆的能力,但尚无法合理碧水和避险,在现实中找出资本结构最佳点。其二:现有的理论无法正确提供企业在不同环境下所应筹资的数量和期限,而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企业债务风险评估难。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负债状况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化解债务对策研究方面等,真正运用实证来系统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成长性关系的论文不是太多。
从国内外的学者对财务杠杆与公司成长性关系的问题研究可以看出,由于选取衡量公司成长性的变量不同,且研究的样本、研究的方法不一样,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导致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并且此研究多以公司财务业绩指标作为公司绩效的评价指标。财务指标无法反映风险结构(尤其是公司负债所导致的财务风险)的影响,而且可能会因为公司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而丧失客观性和真实性。还有,一部分研究选取的样本过少,或者在行业上缺乏代表性。另外,有些研究没有控制影响公司业绩的其他特异性因素(诸如,企业规模、资产结构、股权结构和行业属性等)。这些研究方法的缺陷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计量结果的可信度。
Ⅳ 什么是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又叫筹资杠杆或融资杠杆,它是指由于固定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
财务杠杆系数(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息税后利润而不是息税前利润。
Ⅵ 简述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变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财务杠杆就是指企业在运用负债方式筹资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亦称筹资杠杆,体现了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债权资本的作用。
从股东的角度讲,只要投资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企业的财务杠杆就能为普通股股东增加收益,举债是有利的。因此,企业没有理由拒绝运用财务杠杆增加收益。
财务杠杆作用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DFL)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指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理论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通过数学变形后公式可以变为: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通过以上公司可以看出,影响财务杠杆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息税前利润和利息(债务)。
但是由于财务杠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客观分析财务杠杆对企业的影响。笔者试从财务杠杆的角度,谈谈财务杠杆的反作用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醒经营者在运用财务杠杆创造收益的同时,有效规避财务杠杆的反作用力对企业带来的损失。
一、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企业经营效益主要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的息税前利润大小对企业的影响。由上述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而税前利润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是呈相反方向变化。
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变、债务规模不变即利息支出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假设:
1、 企业息税前利润大于利息支出
财务杠杆作用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
2、 企业息税前利润小于利息支出
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当企业息税前利润小于利息支出,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财务杠杆的情况下本应获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较多使用财务杠杆,损失越大。这便是财务杠杆的反作用,造成企业损失的本质所在。
所以,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时,必须考虑企业经营效益好坏对财务杠杆的影响,在企业成熟期,销售市场良好,收益较高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尽可能用负债形式筹集资金,采用负债比重较高的资本结构,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收益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企业建设初期、成长期及衰退期,让利销售、培育市场或产品受挤压市场委缩,企业经营效益较差时尽可能减少债务,避免财务杠杆的反作用造成的损失。
二、负债的增加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力杠杆。
假设现在有一个项目,需要100万元的投资,预计会产生20%的报酬率,试比较不同资金结构对利润影响。
方案一、全部以自有资金来投资,那么这100万元的自有资金报酬率就是20%.
方案二、自有资金投资50万元,另外借款50万元,负债比率50%,借款年利率为10%,虽然表面的报酬率也是20%,但是因为我们真正拿出来的只有50万元,因此这50万元自有资金真正的报酬率,是将要赚到的20万元(100×20%),扣除负担的利息费用5元(50×10%)之后所得,这样财务杠杆操作的报酬率高达30%(15/50×100%)。
方案三、自有资金投资60万元,另外借款40万元,负债比率40%,借款年利率为10%,虽然表面的报酬率还是20%,但是因为我们真正拿出来的只有60万元,因此这60万元自有资金真正的报酬率,是将要赚到的20万元(100×20%),扣除负担的利息费用4元(40×10%)之后所得,这样财务杠杆操作的报酬率下降为26.67%(16/60×100%)。
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1)负债是财务杠杆的根本,财务杠杆效用源于企业的负债经营;(2)在一定条件下,自有资金愈少,财务杠杆操作的空间愈大。
所以,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为增加企业投资者的收益应尽可能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增加负债融资。但是,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必须采取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措施。
1、 负债过高影响企业债务融资能力
负债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有向银行借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等。
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是指企业根据合同向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需要还本付息的款项。银行机构遍布全国城乡,吸收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城乡个人的大量存款,资金充裕,与企业联系密切。因此,利用银行的长期和短期借款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银行借款具有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借款弹性好等特征。
企业在申请借款时,必须要符合贷款条件,并按规定的借款程序进行申报,并经过银行逐级审批,按要求提供担保或抵押等。即使企业信用较高,有稳定的盈利空间,好的发展前景,但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过大,也会增加借款的难度,中国人民银行在贷款资格审批中规定,资产负债率超出70%的单位,不符合贷款条件。
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又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持券人拥有公司债权的债权证书。它代表持券人同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持券人可按期取得固定利息,到期收回本金,但无权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也不参加分红,持券人对企业的经营盈亏不承担责任。
企业发行债券时限制条件较多,往往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同时利用债券筹资,在数额上也有一定的限度,当公司的负债超过一定程度后,债券的筹资成本会迅速上升,有时甚至难以发行出去。
2、 负债过高加大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用财务杠杆(即负债经营),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或者使得股东收益发生较大变动的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其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
财务风险只发生在负责企业,就其产生的原因来看,负债风险具有两种表现形式:
(1) 现金性财务风险,即在特定时日,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
(2) 收支性财务风险,即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如果一味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便会加大企业的负债筹资。负债增加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大,债权人因此无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风险相应增大,债权人将要求公司对增加的负债提供风险溢酬,这就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同时企业投资者也因企业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作为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便会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酬资的酬资成本大大提高。所以,企业的负债比应当保持在总资金平均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而不能无限度地扩张。
回避财务风险的主要办法是降低负债比率,控制债务资金的数额。回避风险的前提是正确地预计风险,预计风险是建立在预计未来经营收益的基础上的,如果预计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不佳,息税前利润率低于负债的利息率,那么就应该减少负债,降低负债比率,从而回避将要遇到的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财务杠杆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损失,这就是构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把股东可能取得的较高收益与其可能承担的财务风险进行权衡、比较,充分、全面考虑财务杠杆作用与反财务杠杆作用,尽量减少财务杠杆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财务杠杆作用程度的确定除考虑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之外,还应注意经营杠杆联合财务杠杆对企业复合杠杆和复合风险的影响,使之达到一定的复合杠杆作用,根据经营杠杆的不同作用选择不同的财务杠杆作用。
Ⅶ 企业如何有效利用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又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负债经营,是指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可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自有资金利润率。自2009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外汇储备过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境内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同时,在全球范围,随着主要经济体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上涨,这必将向消费领域传递,通胀预期有可能在2010年上半年就成为现实。 作为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贷款的成本将会随着贷款利率的上涨而增加。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应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负债筹资就是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企业采用借入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到期要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相比权益筹资要承担较大风险,但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资本总额及其结构既定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就会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反之,则会大幅减少普通股盈余。这就是负债筹资的财务杠杆效应。 这种杠杆作用来自于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活动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后者不会因为杠杆作用而发生改变。
随着企业经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也应进行动态变化。实际上,在新形势下,对企业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的财务杠杆,有可能转化为对企业发展起阻碍作用。同样,原来对企业发展起不利影响的财务杠杆,也有可能转化为对企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因素。现实经济环境的多变及财务杠杆的双重作用,要求企业应保持一个有弹性的、具备较强调整能力的资本结构,以保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此,企业决策者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科学预测未来可能影响财务杠杆效益的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相应的对策。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说,由于影响财务杠杆效用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债务利息费用在企业利润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因此,在企业负债融资时,金融市场利率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债务利息费用,它的变化势必会对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应认真关注并科学预测通货膨胀的速度及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判断近期国家会不会对银行的存款利息率进行调整,并根据预测对财务杠杆的利用水平进行及时的调整。
从企业内部环境来说,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来扩大企业规模,打造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具体做法是,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部分固定资产由长期资金融通,另一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全部短期流动资产由短期资金融通。这种筹资组合资金成本低,利息支出少,可以增加企业收益。反之,如果企业的总资产期望收益率小于负债期望收益率,则应削减债务资本,或者增加权益资本的融资能力。
其次,尽量采取增加企业资本结构弹性的融资措施,如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合资合作经营、股权出让、产权交易、引进风险投资等方式。目前企业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的企业,可利用期权性质的融资工具,如可转换债券。当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市场价格超过转换价格时,投资者会选择将债权转变为股权。这样,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比例就会缩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下降,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效益良好的投资项目上,争取更多的投资回报率,从而促进企业经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但必须注意的是,拟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要使其发行规模与本企业的资本结构优化相适应,债券内部各种条款的设计要与企业的资本结构相匹配。
第三,由于在向银行借贷时,一般需要企业用一定数量的资产作为抵押,所以企业应考虑自身的发展策略,有选择性地增加可作为举债抵押的资产的规模,如土地、房屋、建筑物等企业的不动产。这样既可以满足企业进一步扩张的需要,而且在未来一旦需要增加债务资本时,企业还可利用此前储备的固定资产向银行举债。
Ⅷ 谁知道“论财务杠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财务杠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如何?这个问题一度成为资本结构研究的焦点。对该问题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管理是不是以最优目标作为理财目标,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财务杠杆及其测量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杠杆是增加力的一个装置。在经济领域,一般地讲,公司在经营中总会发生借入资金。公司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不变的。当利润增大时,每1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对地减少,从而使公司股东收益有更大幅度地提高。这种债务对股东收益的影响称作财务杠杆。当然,如果利润低于一个一定的数值,那么,杠杆将减少而不是增加股东的收益。如果将引入杠杆后所可能导致的股东收益的变异看成股东收益风险的增加,财务杠杆就是一把双刃剑:即它在增加股东预期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其收益的风险。所以在财务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区分什么时候的杠杆是有利的,什么时候是不利的。
财务杠杆可以用多种方式加以测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表示,即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率除以息税前盈余的变动率,公式还可进一步简化为息税前盈余除以税前盈余。在企业的资本只包含纯债务与纯权益的简单情况下,还可以用如下几个比率表示财务杠杆:
1.用市场价值表示的债务与权益之比;
2.用市场价值表示的债务与总资本之比;
3.债务利息与净营业收入之比;
4.总资产与权益之比。
二、财务杠杆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理论观点
财务杠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净收益理论。此理论认为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负债程度越高,企业的价值越大。即只要债务成本小于权益成本,权益成本保持不变,债务融资数量的增加就不影响权益融资的成本,那么总资本成本会直接随财务杠杆的运用而发生变化,这样企业的全部市场价值在同一时间区段内直接随财务杠杆而变化。
2.营业收益理论。此理论认为债务融资数量的增加会使权益融资的成本上升,这样,增加债务融资而使成本降低的效果与由此引起的权益成本上升的效果正好相互抵消,而使总资本成本保持不变。
3.传统理论。此理论介于上述两种结论之间,认为一定程度财务杠杆的使用虽然会使权益成本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很小,不至于冲抵债务使用的全部效果。所以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财务杠杆的使用是有利的。
4.MM理论。莫迪利亚尼和米勒(简称MM)在1958年的研究中所从事的分析和部分实证研究认为,当公司不存在收入所得税时,公司的资本成本及其市场价值与所采用的财务杠杆无关。
很显然,各种理论为企业融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可以指导企业的决策行为。但由于融资活动本身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财务杠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还需相关管理人员结合现实情况作出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1.公司有无限增加债务水平的动机。因为我国的利率体系没有市场化,债务的边际成本不会随着融资的数量而上升,即使财务杠杆超过了一定的数值,公司债务资本成本也不会上翘,而是一直保持水平状态,并且公司债务约束大多来自于外部,即行政指令、个人关系和国家政策等,所以公司有无限增加债务水平的动机。
2.公司在上市之初普遍对债务进行剥离。虽然债务的成本不随债务的数量而上升,但权益的成本却会因债务数量而发生变化。个别公司的债务数量超过了一定的度,使其运营风险加大,权益资本的成本也加大了。正因如此,通常公司在上市之初要对债务进行剥离。
3.有配股权的上市公司,运用财务杠杆可提升企业价值。对于满足配股要求的上市公司,其财务杠杆是有利的,其最优财务决策不单纯是通过配股来筹集资金而扩大资本规模,而是在配股的同时增加其负债的数量以保持或扩大其杠杆力,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财务杠杆增加其股东利益的目的,即增加债务融资可以使企业的收益更大。相反,对于那些不具备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而言,收益能力小于其负债的平均利率,其财务杠杆是不利的,这时加大的杠杆力会使其净资产收益率的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不宜采用进一步的债务融资,而应减少不利杠杆的效果,采用权益融资的方式得到外部资金。
综上,上市公司只有积极关注和研究财务杠杆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正确区分判断有利或不利的财务杠杆,加以科学利用,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Ⅸ 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财务杠杆就是指企业在运用负债方式筹资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亦称筹资杠杆,体现了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债权资本的作用。
从股东的角度讲,只要投资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企业的财务杠杆就能为普通股股东增加收益,举债是有利的。因此,企业没有理由拒绝运用财务杠杆增加收益。
财务杠杆作用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DFL)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指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理论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通过数学变形后公式可以变为: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通过以上公司可以看出,影响财务杠杆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息税前利润和利息(债务)。
但是由于财务杠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客观分析财务杠杆对企业的影响。笔者试从财务杠杆的角度,谈谈财务杠杆的反作用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醒经营者在运用财务杠杆创造收益的同时,有效规避财务杠杆的反作用力对企业带来的损失。
一、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企业经营效益主要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的息税前利润大小对企业的影响。由上述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而税前利润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是呈相反方向变化。
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变、债务规模不变即利息支出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假设:
1、 企业息税前利润大于利息支出
财务杠杆作用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
2、 企业息税前利润小于利息支出
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当企业息税前利润小于利息支出,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财务杠杆的情况下本应获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较多使用财务杠杆,损失越大。这便是财务杠杆的反作用,造成企业损失的本质所在。
所以,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时,必须考虑企业经营效益好坏对财务杠杆的影响,在企业成熟期,销售市场良好,收益较高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尽可能用负债形式筹集资金,采用负债比重较高的资本结构,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收益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企业建设初期、成长期及衰退期,让利销售、培育市场或产品受挤压市场委缩,企业经营效益较差时尽可能减少债务,避免财务杠杆的反作用造成的损失。
二、负债的增加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力杠杆。
假设现在有一个项目,需要100万元的投资,预计会产生20%的报酬率,试比较不同资金结构对利润影响。
方案一、全部以自有资金来投资,那么这100万元的自有资金报酬率就是20%.
方案二、自有资金投资50万元,另外借款50万元,负债比率50%,借款年利率为10%,虽然表面的报酬率也是20%,但是因为我们真正拿出来的只有50万元,因此这50万元自有资金真正的报酬率,是将要赚到的20万元(100×20%),扣除负担的利息费用5元(50×10%)之后所得,这样财务杠杆操作的报酬率高达30%(15/50×100%)。
方案三、自有资金投资60万元,另外借款40万元,负债比率40%,借款年利率为10%,虽然表面的报酬率还是20%,但是因为我们真正拿出来的只有60万元,因此这60万元自有资金真正的报酬率,是将要赚到的20万元(100×20%),扣除负担的利息费用4元(40×10%)之后所得,这样财务杠杆操作的报酬率下降为26.67%(16/60×100%)。
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1)负债是财务杠杆的根本,财务杠杆效用源于企业的负债经营;(2)在一定条件下,自有资金愈少,财务杠杆操作的空间愈大。
所以,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为增加企业投资者的收益应尽可能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增加负债融资。但是,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必须采取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措施。
1、 负债过高影响企业债务融资能力
负债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有向银行借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等。
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是指企业根据合同向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需要还本付息的款项。银行机构遍布全国城乡,吸收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城乡个人的大量存款,资金充裕,与企业联系密切。因此,利用银行的长期和短期借款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银行借款具有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借款弹性好等特征。
企业在申请借款时,必须要符合贷款条件,并按规定的借款程序进行申报,并经过银行逐级审批,按要求提供担保或抵押等。即使企业信用较高,有稳定的盈利空间,好的发展前景,但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过大,也会增加借款的难度,中国人民银行在贷款资格审批中规定,资产负债率超出70%的单位,不符合贷款条件。
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又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持券人拥有公司债权的债权证书。它代表持券人同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持券人可按期取得固定利息,到期收回本金,但无权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也不参加分红,持券人对企业的经营盈亏不承担责任。
企业发行债券时限制条件较多,往往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同时利用债券筹资,在数额上也有一定的限度,当公司的负债超过一定程度后,债券的筹资成本会迅速上升,有时甚至难以发行出去。
2、 负债过高加大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用财务杠杆(即负债经营),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或者使得股东收益发生较大变动的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其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
财务风险只发生在负责企业,就其产生的原因来看,负债风险具有两种表现形式:
(1) 现金性财务风险,即在特定时日,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
(2) 收支性财务风险,即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如果一味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便会加大企业的负债筹资。负债增加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大,债权人因此无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风险相应增大,债权人将要求公司对增加的负债提供风险溢酬,这就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同时企业投资者也因企业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作为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便会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酬资的酬资成本大大提高。所以,企业的负债比应当保持在总资金平均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而不能无限度地扩张。
回避财务风险的主要办法是降低负债比率,控制债务资金的数额。回避风险的前提是正确地预计风险,预计风险是建立在预计未来经营收益的基础上的,如果预计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不佳,息税前利润率低于负债的利息率,那么就应该减少负债,降低负债比率,从而回避将要遇到的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财务杠杆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损失,这就是构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把股东可能取得的较高收益与其可能承担的财务风险进行权衡、比较,充分、全面考虑财务杠杆作用与反财务杠杆作用,尽量减少财务杠杆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财务杠杆作用程度的确定除考虑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之外,还应注意经营杠杆联合财务杠杆对企业复合杠杆和复合风险的影响,使之达到一定的复合杠杆作用,根据经营杠杆的不同作用选择不同的财务杠杆作用。
Ⅹ 财务杠杆的含义及其意义
大致上就是这些
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简介
论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中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
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
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第三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笔者认为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笔者将在后文中论述到,企业在事实是上可以选择一部分利率可浮动的债务资金,从而达到转移财务风险的目的的。而在前两种定义中,笔者更倾向于将财务杠杆定义为对负债的利用,而将其结果称为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或正(负)财务杠杆利益。这两种定义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但笔者认为采用前一种定义对于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经营风险乃至整个杠杆理论体系概念的定义,起了系统化的作用,便于财务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交流。
总结
我们在明确了财务杠杆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伴随着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和减少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