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证监会下周查券商两融杠杆是利好还是利空
重大利空,股市钱会变少
2. 指望"券商加杠杆"护盘,证监会"周末辟谣"是啥意思
时隔近8年后,《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将再次修订。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公布修订后的《办法》,并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对券商杠杆率的要求有所调整。将证券公司的净资产比负债指标由不低于20%调整至10%,将净资本比净资产指标由不低于40%调整至20%,且将这两指标优化为一个资本杠杆率指标,即核心净资本/表内外资产总额,并设定不低于8%的监管要求。
对于杠杆率指标的调整,不少人士理解为证监会鼓励券商“放杠杆”。即松绑券商,让他们把有限的资本都尽可能的投入到股市之中,尽可能的往外借钱,给投资者加杠杆,在场内加杠杆,来化解债转股之后的市场压力。
在昨天,上证指数失守3000点的悲观气氛中,这一信息无疑让市场看到了利好的曙光,有护盘意味。有人猜测,3000点就是当前的政策底。
然而今天《第一财经日报》援引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市场人士对券商“认为放松杠杆控制的说法,是对指标的误读”。称资本杠杆率的优化,主要目的是根据证券行业的业务特点和风险类型,将原来未纳入杠杆计算的证券衍生品、资产管理等表外业务纳入控制,使风险覆盖更全面,杠杆计算更合理。
3. 法定的融资融券杠杆率是多少
您好,现在融资融券业务杠杆比例最大是1:1,这是证监会规定的。
4. 证监会如何继续推进资管业务“去通道”、“降杠杆”
据介绍,下一步,将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督促行业机构全面落实合规风控要求,完善自我约束机制,着力防控风险,练好内功,夯实持续健康发展基础。
5. 证监会查场外配资降杠杆的利弊
场外配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杠杆,这导致了严重的系统风险,切断了配资,市场的系统风险随之降低;市场的资金来源也减少了,行情不再是暴涨暴跌了;这么多的资金想进场,那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研究如何让资金合理进场,不能光堵不疏,(我比较怀疑小刚的能力)。
切断非法配资有利无害。
6. 股市交易中,加杠杆和去杠杆是什么意思
你好,加杠杆是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以一定的杠杆倍率借贷资金用于投资,以小博大的经济行为。
【案例】
以融资方式买入股票,假设小王有10万元本金用于投资,2017年小王投资的股票盈利30%,那么小王盈利3万元;
假设小王通过某种借贷方式,借了20万元,2017年小王以30万元资金投资股票盈利30%,那么小王盈利9万元,去掉借贷利息2万元,小王盈利7万元,小王在杠杆的帮助下,将盈利从30%扩大到70%;
假设小王通过A,以10万元借贷了20万元,又通过B,以30万元借贷了60万元,2017年小王以90万元资金投资股票盈利30%,那么小王盈利27万元,去掉利息8万元,小王盈利19万元,在杠杆的帮助下,小王将盈利从30%扩大到190%。
减杠杆是指通过降低杠杆倍率或减少杠杆方式减少债务的过程,就是把原来通过各种渠道借来的钱还回去。
【案例】
假设小王有10万元本金,并向A借贷20万元,小王投资的股票亏损了10%,那么小王亏损了3万元,小王担心继续亏损,及时抛售股票,并将借贷的20元还给A并支付利息,小王共亏损5万元,剩余5万元本金。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7. 证监会出手杠杆和配资有什么区别,股票资金杠杆100
不一样的,配资里面的杠杆,一般2-5倍,现在2倍3倍的比较多,这个是按照你的本金给你放大相应的倍数,比如你有100万,2倍配资。就可以买300万的股票,如果你出现亏损,配资的100万亏完了,证券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资金不受损失,你就会被系统强制平仓立场,不能再做;原油的杠杆主要是放大你的盈亏倍数,不论盈亏多少,只要不低于系统设定的强平界限,你可以一直操作下去。
8. 证监会拟修订券商杠杆率指标是利好券商还是利空
针对此次《办法》修订后产生的影响,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按修订后指标测算至2015年底,行业净资本将有一定幅度的释放,约增加20%左右。行业风险资本准备约增加2倍,风险覆盖有效性显著提高,修改后行业平均水平为200%左右。总体来看,修改后,风险覆盖率指标更合理。业内人士认为,新规利好券商股。
9. 中国证监会何时开始杠杆的
2014年10月15日,融资融券向全社会股民放开,股市杠杆发威。2015.06.15.证监会开始去杠杆,引起股市巨震,可以说成败萧何。
10. 证监会一手退出杠杆又去杠杆该不该问责
2015年,抄A股大起大落,大袭喜大悲,从上半年的牛市冲天,到年中的大调整,再到下半年的反弹重建,充满了戏剧性。股民们经历了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停牌,一年中见到了数十年难得一见的股市奇观。从“杠杆牛”“资金牛”,到“去杠杆”“挤泡沫”,“杠杆牛”危机不仅给了投资者一个深刻教训,更凸显了加强监管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