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的意思
衡同“横”,意思是:横着。
整句意思是:左手倚靠着一根横木。
出自明代魏学洢《核舟记》,原文选段: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
船尾横放着一个船桨。船桨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撑船的人。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左边那个右手拿着一柄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放一把茶壶,那个人目光注视茶炉,脸色平静,好像在凝神倾听茶水的声音。
(1)衡木的杠杆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中国古代的雕塑工艺发展到明代已经非常精湛,特别是微雕工艺更是如此。明代民间微雕艺人王叔远,雕刻了这艘核舟,并将之送给作者,作者惊叹其技艺高超,而作此文。
文章主旨:
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年-约1625年),字子敬,号茅檐,明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明末天启年间著名的江南才子,是明代的文学家。
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魏学洢人生经历坎坷,体会了世态炎凉,在做官的希望破灭之后,与周边的普通劳动人们交往,以此来排解心中的苦闷,这期间他写出了传世名篇《核舟记》,记载了一名微雕工艺师的高超技艺和敬业精神。
2. 关于天平与杆秤的杠杆愿立是什么
专门从杠杆原理讨论天平与杆秤的。条文是这样的;“衡木:加重于其一旁,必捶——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这段文字上半是说天平的。意思是:天平横梁的一臂加重物,另一臂必需加垂砝码(“必捶”),两者必须等重(“重相若”)才能平衡。下半条是说杆秤的。意思是说:杆秤的提纽到重物的一臂(“本”)比较短,提纽到秤锤的一臂(“标”)比较长,如果两边等重,秤锤一边必下落。为什么呢?因为秤锤对“标”一边的作用过大了。
3. 能够绕着某个固定点______的硬棒叫做杠杆.当杠杆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时,我们称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能够绕着某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当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我们称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墨经》所说的“衡木”其实就是实验室使用的杠杆.
故答案为:转动;静止;匀速转动;杠杆.
4. 杠杆的实际应用最早是哪个国家应用的
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这些公理是:⑴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⑵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⑶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⑷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又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船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杠杆在古代就已被应用[1]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的是,关于杠杆的工作原理,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记载过。战国时代的墨家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在《墨经》中就有关于天平平衡的记载:“衡木:加重于其一旁,必锤——重相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平衡量的一臂加重物时,另一臂则要加砝码,且两者必须等重,天平才能平衡。这句话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这样的记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以上资料摘自网络——杠杆
5. 这里的衡木实质属于什么杠杆
能够绕着某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当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我们称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墨经》所说的“衡木”其实就是实验室使用的杠杆.
故答案为:转动;静止;匀速转动;杠杆.
6. 是杠杆高比较好还是杠杆低比较好
这个要看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毕竟杠杆越高风险越大;当然了高杠杆也有它的好版处,因为它权可以让你在同样的条件下收获更大 。
7. 加重于其一旁,必捶—重相若也什么意思
能够绕着某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当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我们称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墨经》所说的“衡木”其实就是实验室使用的杠杆. 故答案为:转动;静止;匀速转动;杠杆.
8. 杠杆原理是什么
初中物理学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9. 什么叫做杠杆
初中物理学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弯的,但必须是硬的物体。
跷跷板、剪刀、扳子、撬棒、钓鱼竿等,都是杠杆。
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阻力臂是动力臂一半的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这些公理是:⑴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⑵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⑶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⑷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又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船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杠杆在古代就已被应用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的是,关于杠杆的工作原理,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记载过。战国时代的墨家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在《墨经》中就有关于天平平衡的记载:“衡木:加重于其一旁,必锤——重相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平衡量的一臂加重物时,另一臂则要加砝码,且两者必须等重,天平才能平衡。这句话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这样的记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10. 杠杆的原理是什么
“衡木,加重焉而不挠,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挠,极不胜重也。”意思是说:在横杆的一端加上重物而不致发生偏转(挠),那一定是预先固定有石块的一端(即“极”)的转矩,足以胜任重物一端的转矩。此时如果把支点(“交绳”)移近“极”端,即不必另加重物也可以使杠杆偏转,这时是“极”的转矩不能胜任重物的转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