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油气回收装置
油气回收装置是通过物理方法,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通过冷凝、吸附、膜分离等方法来分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油气产生于油品生产、储运装卸等过程中的挥发。油气的产生不仅使油品损耗严重而且还影响大气质量和人体的健康, 并带来许多安全隐患。智云~~制冷参考下
Ⅱ 闭环油气回收后台监控系统有哪些功能
加油站常用油气回收工艺 :
1、吸附法油气回收
工艺原理:生产过程中从密闭鹤管收集系统管线来的汽油挥发气,经凝缩罐分离出其中游离液滴后,进入吸附罐A,挥发气中的汽油被吸附剂吸附在孔隙中,空气则透过床层。达到排放要求的尾气由吸附罐顶部排放口经阻火器后排至大气。当吸附罐A汽油吸附量达到一定值、在吸附罐顶部即将穿透前,通过PLC程序控制系统按照预先设定、调整好的时间,自动切换至另一吸附罐B进行吸附工作,而吸附罐A转入再生阶段,由解吸真空泵对其抽真空至绝压15KPa以下,根据变压吸附原理,吸附在吸附剂孔隙中的汽油被脱附出来[2]。为了保证床层中的汽油被尽可能清除干净,在后期引入少量空气对床进行吹扫。吸附剂床层设置有上、中、下多个测温点。吸附剂吸附汽油时,由于吸附热的作用,床层温度会升高,当床层温度升至一定值时控制系统会及时报警,必要时自动切换至另一吸附罐工作,或关闭油气进口阀门,以确保安全。吸附剂脱附汽油时,为吸热过程,床层温度又会下降。吸附罐进口油气管线及尾气排放管线均设有阻火器,在尾气排放管线上还可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真空泵机组采用液环式、闭环系统。脱附、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富气)进入真空泵后,与工作液及部分凝结的液态汽油在真空泵出口分离器中分离。分离器设置有液位高低报警联锁,当液位超过高限时,自动排液;工作液液位过低时,补液电磁阀打开。真空泵产生的热量由工作液循环管线上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带走。自真空泵出口分离器分离出来[3]的油气(富气)送至填料吸收塔下部,用常温汽油吸收。从罐区来的汽油由油泵送入吸收塔顶部,自上而下经填料与自下而上的油气进行充分接触,由于液体分压低、流量较大,相平衡分压比油气分压低,大部分的油气不能继续以气相存在,高浓度油气被成品油吸收。在吸收塔未被吸收的少量低浓度油气,从吸收塔顶部再引至吸附罐前油气总管,送入吸附罐进行循环吸附。
工艺要点:要精心筛选出适合汽油挥发气反复吸脱附场合的吸附剂,由于硅胶吸附挥发气中绝大部分的汽油,且温度升高小,而少量的活性炭对微量的汽油可进一步吸附,但温升较大,有着火燃烧隐患;所以吸附剂床层可分为硅胶和活性炭两种,通过分层铺放从而避免两者缺点,充分发挥活性炭吸附尾气浓度低的优势。
工艺设备选择:对于吸附油气装置选择上则要参照如下标准:
① 油气进口管线压力自动控制,系统设置压力报警、联锁;
② 吸收塔设置液位报警、联锁;
③ 系统要设置阻火器及切断阀,进出装置的汽油管线上要设有自控阀门,故障或停机状态使汽油不再进入装置;
④ 吸附剂床层要多处设置温度报警、联锁,在床层温度进入危险范围以前就自动切换进入脱附状态,确保安全;
⑤ 所有设备、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均按国家石油化工行业标准采用严格的防爆设计、选型。
2、吸附+冷凝法油气回收
流程及工艺原理: 加油站一、二次收集系统来的油气(轻烃组分与空气的混合物)被送至炭吸附罐,轻烃被吸附在炭层上,除去了大部分轻烃后达标的尾气由炭吸附罐顶部排至大气。吸附饱和的炭吸附罐用真空泵抽真空,其中的轻烃被解吸,并送至超低温冷凝单元。先由超低温冷凝机组第一级预冷至+2℃左右,除去水蒸气,再继续由第二级冷至-40℃,将大部分轻烃冷凝成液态油,暂存于贮油槽。而未被冷凝的气体,送至回收碳罐吸附,尾气由回收碳罐顶部排至大气[4]。将“吸附、冷凝”两种处理方法优化组合在一起,既降低了装置整体能耗,又充分发挥了吸附法适应性强、回收率高的特点,处理后尾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值得重视的是加油站要尽量采用增强型油气处理技术(EVR),将效率提高到95%以上,相应的要增加减少油枪滴油、尽量采用在线监测和后处理等技术。
除了“吸附法”和“吸附+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接冷凝法”、“吸附+吸收”、“膜分离法”等工艺方案,从而找到最佳的油气回收解决方案。各种回收方法适用不同的场所,通常而言,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适用大中型油库,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适用小型油库、油船,“冷凝+吸附”法装置适用加油站。
Ⅲ 加油站油气回收方法有哪些
加油站常用油气回收工艺 :
1、吸附法油气回收
工艺原理:生产过程中从密闭鹤管收集系统管线来的汽油挥发气,经凝缩罐分离出其中游离液滴后,进入吸附罐A,挥发气中的汽油被吸附剂吸附在孔隙中,空气则透过床层。达到排放要求的尾气由吸附罐顶部排放口经阻火器后排至大气。当吸附罐A汽油吸附量达到一定值、在吸附罐顶部即将穿透前,通过PLC程序控制系统按照预先设定、调整好的时间,自动切换至另一吸附罐B进行吸附工作,而吸附罐A转入再生阶段,由解吸真空泵对其抽真空至绝压15KPa以下,根据变压吸附原理,吸附在吸附剂孔隙中的汽油被脱附出来[2]。为了保证床层中的汽油被尽可能清除干净,在后期引入少量空气对床进行吹扫。吸附剂床层设置有上、中、下多个测温点。吸附剂吸附汽油时,由于吸附热的作用,床层温度会升高,当床层温度升至一定值时控制系统会及时报警,必要时自动切换至另一吸附罐工作,或关闭油气进口阀门,以确保安全。吸附剂脱附汽油时,为吸热过程,床层温度又会下降。吸附罐进口油气管线及尾气排放管线均设有阻火器,在尾气排放管线上还可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真空泵机组采用液环式、闭环系统。脱附、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富气)进入真空泵后,与工作液及部分凝结的液态汽油在真空泵出口分离器中分离。分离器设置有液位高低报警联锁,当液位超过高限时,自动排液;工作液液位过低时,补液电磁阀打开。真空泵产生的热量由工作液循环管线上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带走。自真空泵出口分离器分离出来[3]的油气(富气)送至填料吸收塔下部,用常温汽油吸收。从罐区来的汽油由油泵送入吸收塔顶部,自上而下经填料与自下而上的油气进行充分接触,由于液体分压低、流量较大,相平衡分压比油气分压低,大部分的油气不能继续以气相存在,高浓度油气被成品油吸收。在吸收塔未被吸收的少量低浓度油气,从吸收塔顶部再引至吸附罐前油气总管,送入吸附罐进行循环吸附。
工艺要点:要精心筛选出适合汽油挥发气反复吸脱附场合的吸附剂,由于硅胶吸附挥发气中绝大部分的汽油,且温度升高小,而少量的活性炭对微量的汽油可进一步吸附,但温升较大,有着火燃烧隐患;所以吸附剂床层可分为硅胶和活性炭两种,通过分层铺放从而避免两者缺点,充分发挥活性炭吸附尾气浓度低的优势。
工艺设备选择:对于吸附油气装置选择上则要参照如下标准:
① 油气进口管线压力自动控制,系统设置压力报警、联锁;
② 吸收塔设置液位报警、联锁;
③ 系统要设置阻火器及切断阀,进出装置的汽油管线上要设有自控阀门,故障或停机状态使汽油不再进入装置;
④ 吸附剂床层要多处设置温度报警、联锁,在床层温度进入危险范围以前就自动切换进入脱附状态,确保安全;
⑤ 所有设备、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均按国家石油化工行业标准采用严格的防爆设计、选型。
2、吸附+冷凝法油气回收
流程及工艺原理: 加油站一、二次收集系统来的油气(轻烃组分与空气的混合物)被送至炭吸附罐,轻烃被吸附在炭层上,除去了大部分轻烃后达标的尾气由炭吸附罐顶部排至大气。吸附饱和的炭吸附罐用真空泵抽真空,其中的轻烃被解吸,并送至超低温冷凝单元。先由超低温冷凝机组第一级预冷至+2℃左右,除去水蒸气,再继续由第二级冷至-40℃,将大部分轻烃冷凝成液态油,暂存于贮油槽。而未被冷凝的气体,送至回收碳罐吸附,尾气由回收碳罐顶部排至大气[4]。将“吸附、冷凝”两种处理方法优化组合在一起,既降低了装置整体能耗,又充分发挥了吸附法适应性强、回收率高的特点,处理后尾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值得重视的是加油站要尽量采用增强型油气处理技术(EVR),将效率提高到95%以上,相应的要增加减少油枪滴油、尽量采用在线监测和后处理等技术。
除了“吸附法”和“吸附+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接冷凝法”、“吸附+吸收”、“膜分离法”等工艺方案,从而找到最佳的油气回收解决方案。各种回收方法适用不同的场所,通常而言,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适用大中型油库,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适用小型油库、油船,“冷凝+吸附”法装置适用加油站。
Ⅳ 加油站无油气回收系统的汽油储油罐与站外重要公共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为
具体参看《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表4.0.4及表4.0.5。市区内不允许建一级站。二级站在无油气回收系统的情况下,汽油罐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距离要求50米,与民用一类保护物的距离要求20m。若加油站设置油气回收系统则要求相应降低。而柴油罐要求更低。
Ⅳ 油气回收的油气回收的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油气回收方法主要有四种:活性炭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冷凝法; 储运过程产生的含烃气体通过活性炭吸附剂床层,其中的烃类被吸附剂吸附,吸附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吸附剂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进行抽真空减压再生,再生过程中脱附出的油气再用油品进行吸收,吸收后的贫气再返回到吸附过程进行吸附。主要工艺单元包括:油气收集、吸附过程、再生过程、压缩过程、吸收过程、换热和密封。吸附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通过改变吸附和再生运行的工作条件来控制出口气体中油气的浓度。缺点是,工艺复杂、吸附床层易产生高温热点(实验室试验已证明)。三苯易使活性炭失活;失活活性炭的处理问题。国内尚未有国产的工业装置运行,有四套进口的装置在石油库运行,装置购置费用高。
工艺流程:在装车地点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鹤管进入油气回收装置。在油气进入装置之前,先通过一个排水罐以保证不含汽油的油气微粒进入碳床。另外,油气母管上还设有PVV(真空/压力阀)紧急出口,可以确保装置在停工状态下将油气母管内的油气释放。PVV紧急出口或其他紧急出口应该配有相应的阻燃阻火栓。回收装置由2个碳床组成,一个通过阀门连接在油气进入管上,处于“吸附”状态,另一个则通过真空泵进行“再生”。两个炭床同时工作,保证对源源不断进入装置的油气及时进行回收处理。即:一个炭床用于吸附油气中的烃,另一个炭床则将吸附的烃通过真空泵排出;当第一个炭床的吸附烃达到饱和后,立即转入“再生”操作(即脱附阶段),而在此之前已排空的第二个碳床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吸附”状态。活性炭的再生需要通过两个阶段完成。首先,活性炭容器内被抽真空,所吸附的烃从炭床中分离出来,使大部分烃被脱附。然后,为了保证炭床中的烃被尽可能彻底地清除干净,有必要引入少量空气对碳床上可能残留的烃进行吹扫。本装置采用的真空泵是液环泵。需要一个液气分离罐和一个换热器。真空泵的封液是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换热器的标准选配媒介是汽油或其他种类的冷凝液。在分离罐中,高浓度的烃气进入吸收喷淋塔。从汽油储罐中抽出来汽油自塔的顶部喷淋下来,与自下而上纯烃气混合,由此实现烃在汽油中的吸收。全套装置具有自动节能功能:如果装车停止,所有装置都处于待命操作状态。处于待命状态的装置可以随时启动。真空泵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动启动一次,以保持碳床的干净和活性炭的活性。当下次装车开始时,全套装置自动启动。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是欧美现在流行的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改变装置运行条件,可控制出口气体中烃的浓度,达到不同的排放标准要求。每回收1升汽油消耗0.15~0.2度电。平均每年的运行成本为16万元人民币。根据实验室的吸附剂筛选研究,活性炭是专门制造的,非一般的活性炭。市面上销售的活性炭均达不到其吸附和脱附的性能。吸附过程是一个物理的放热过程,在对高浓度的油气进行吸附,炭层的温升很快,温度也很高,实验室进行的吸附剂筛选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L×D为250×40mm的吸附柱在室温下进行吸附,仅几分钟,炭层的温度达到80~90℃。所以,日本政府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严禁使用可燃性的活性炭做为油气回收的吸附剂。此外,采用抽真空解吸的方法再生活性炭,三苯的脱附是有问题的,三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将最终导致活性炭的失活。采用吸附的方法回收油气,不能直观地看到回收物。而对失活的活性炭怎样处理也是将面临的问题。由于炭层高度对油气通过炭层有压力损失,对鹤管的密闭提出更高的要求。《东京都条例》规定油气浓度≥1vol%,禁止使用可燃性活性炭吸附剂。日本的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初期使用单一硅胶吸附剂,然后又改为床层内充填不同硅胶吸附剂,目前改为吸附塔内分层充填硅胶和活性炭吸附剂。 油气冷凝工艺技术原理是利用冷冻工程方法,将油气热量置换出来,使油气各种组分温度低于凝点从气态变为液态,实现回收利用。采用多级连续冷却方法制冷至-73℃,典型的油气回收率在90~95%。冷凝至-95℃,出口气体的非甲烷总烃浓度≤35g/m3。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优点是工艺简单,安全性能好,回收物直接为油品。单压缩机自复叠制冷技术开发的纯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可将油气温度降至-100℃~-120℃。装置正常工作状态耗电量仅为0.2(Kw·h)/m3油气,用电与活性炭吸附法持平。冷凝式油气回收处理设备关键技术成熟、造价相对低廉、占地面积小、维护容易、安全性好、运行费用小,仅耗电和冷却水(也可用空冷方式),回收效益远大于能耗支出。纯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处理能力5~500m3/h,。工艺流程油气经三级冷却,温度降低至-100℃以下,从而冷凝出干净的碳氢化合物液体。油气首先降温至3~5℃,冷凝出碳氢化合物重组份和空气中携带的水,降低在以后阶段的结霜可能性。在第二级制冷,油气进一步冷却到-50~-65℃,然后通过第三级制冷冷却到-100~-110℃。从三级制冷冷凝后的干净冷空气被加热至10℃或者更高,热源来自于制冷系统中回收热。除霜:进入装置空气中携带的水蒸汽,在第一阶段就冷凝成液体,剩余的水蒸气会在第二阶段阶段结霜。。国外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设计除霜液由循环运行的制冷系统的废热进行预热。当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时,需要两台油气冷凝器,其中一台除霜,另一态继续运行,系统自动进行除霜和切换。纯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设计了快速除霜系统,3~5min内完成除霜。性能及指标安全性――所有组件均Ex防爆组件;油气通道无机械或者电力组件。排放浓度--汽油和石脑油,尾气出口浓度达到12g/m3(国家标准GB20952-2007规定:油气排放达≤25g/m3)。负荷―超过设计流量的150%~180%情况下运行,超负荷运转时回收率略有下降,超过设计流量150%时汽油回收率为90%。
综述:纯冷凝法防爆油气回收装置利用了单压缩机自复叠制冷新技术,油气的回收率在99%以上,达到排放浓度在12g/m3以下,冷凝温度应达到-100℃~-120℃。机组充分利用系统回热,耗电为0.2(Kw·h)/m3油气,和活性炭吸附法持平。装置运行能耗很高,费用非常高。
Ⅵ 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回收有哪些方法
油气回收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氧化焚烧法等,在油气回收的早期阶段上述几种方法都有应用。随着人们对油气回收技术认识的加深,吸收法由于其尾气排放浓度高和氧化焚烧法由于其不能回收有价值烃类组分而被淘汰。
目前的几种油气回收工艺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单一的方法,不管是冷凝法还是吸附发都很难称的上完美,只有几种工艺相结合,各取优势互补,才能更好的发挥各种工艺的优势。
1、冷凝法和吸附法相结合目前是比较流行的方法,也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一般,先采用二级冷凝将油气冷凝到-40度至-50度,通过二级冷凝后85%以上的油气都液化了,未冷凝为液态的浓度较低的油气再通过一个吸附系统,对油气进行富集,使油气浓度大大提高,同时体积大大减小了(经过吸附系统分离出来的达标尾气已经排放了),这时富集的油气再进入三级冷凝系统深度冷凝,此时三级冷凝器的功率就大大的减小了。此工艺的优点:
(1)有效的结合了冷凝法和吸附法的优点;
(2)由于用吸附系统对油气进行了富集,三级冷凝要处理的油气就大大的降低了,能耗也降低了;
(3)经过二级冷凝的油气是中低温油气,活性炭床的不会产生高温热点,吸附系统也克服了安全隐患。
2、 膜吸收法:为利用吸收法与膜分离法集成技术的油气回收方法及装置,此方法将油品储运设备在收发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油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经集气管和压缩机进入吸收塔,利用专用贫吸收剂在吸收塔中吸收回收轻质油品蒸发排放出来的油气,塔内含有少量油气的尾气被送入膜分离器将油气和空气作进一步分离,并将空气排入大气,塔内吸收油气后的吸收剂被送至解吸罐中解吸再生,使吸收剂得以循环利用。从膜分离器分离出来的以及从解吸卧罐中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都被送入回收塔,被回收塔内的液态贫油本体所吸收,经吸收后的富油被送回储油罐或可直接使用。该方法使油气回收率高达99%以上,可获得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Ⅶ 油气回收装置、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油气回收装置执行什么排放标准
油气回收是节能环保型的高新技术,运用油气回收技术回收油品在储运、装卸过程中排放的油气,防止油气挥发造成的大气污染,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小经济损失,从而得到可观的效益回报。目前油气回收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氧化焚烧法等,在油气回收的早期阶段上述几种方法都有应用。随着人们对油气回收技术认识的加深,吸收法由于其尾气排放浓度高和氧化焚烧法由于其不能回收有价值烃类组分而被淘汰。目前的几种油气回收工艺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单一的方法,不管是冷凝法还是吸附发都很难称的上完美,只有几种工艺相结合,各取优势互补,才能更好的发挥各种工艺的优势。1、冷凝法和吸附法相结合目前是比较流行的方法,也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一般,先采用二级冷凝将油气冷凝到-40度至-50度,通过二级冷凝后85%以上的油气都液化了,未冷凝为液态的浓度较低的油气再通过一个吸附系统,对油气进行富集,使油气浓度大大提高,同时体积大大减小了(经过吸附系统分离出来的达标尾气已经排放了),这时富集的油气再进入三级冷凝系统深度冷凝,此时三级冷凝器的功率就大大的减小了。此工艺的优点:(1)有效的结合了冷凝法和吸附法的优点;(2)由于用吸附系统对油气进行了富集,三级冷凝要处理的油气就大大的降低了,能耗也降低了;(3)经过二级冷凝的油气是中低温油气,活性炭床的不会产生高温热点,吸附系统也克服了安全隐患。2、膜吸收法:为利用吸收法与膜分离法集成技术的油气回收方法及装置,此方法将油品储运设备在收发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油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经集气管和压缩机进入吸收塔,利用专用贫吸收剂在吸收塔中吸收回收轻质油品蒸发排放出来的油气,塔内含有少量油气的尾气被送入膜分离器将油气和空气作进一步分离,并将空气排入大气,塔内吸收油气后的吸收剂被送至解吸罐中解吸再生,使吸收剂得以循环利用。从膜分离器分离出来的以及从解吸卧罐中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都被送入回收塔,被回收塔内的液态贫油本体所吸收,经吸收后的富油被送回储油罐或可直接使用。该方法使油气回收率高达99%以上,可获得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