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浑水对辉山乳业沽空指控主要针对哪些内容
浑水对辉山乳业沽空指控主要针对:
第一,浑水质疑其存在财务欺诈行为,利润造假。浑水在报告中称,该公司至少自2014年起就虚报利润,主要是因为它谎称苜蓿饲料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辉山曾表示,苜蓿生产自给自足是其毛利润业界领先的的主要驱动力;但浑水发现大量的证据表明,辉山长期以来从第三方购买了大量苜蓿,价格高于其宣称的自产成本。
② 辉山乳业股价半小时暴跌90%究竟怎么了
对于昨天辉山乳业股价的突然崩盘,外界对其中原因猜测不一。其中一种说法是,辉山大股东挪用30亿现金投资地产,目前资金无法收回所致。但目前对此尚没有任何官方证实。
③ 辉山乳业一夜蒸发320亿是真的吗
3月24日,辉山乳业股价跳水大跌直至停牌,公司市值蒸发320亿港元,仅剩56亿港元。
在3月23日辽宁省金融办召开的辉山乳业债权工作会议上,虽然杨凯承认资金链断裂,但他依然信心满满地表示,一个月内,辉山乳业就可以筹集150亿元的资金,用于维护市值,恢复投资者信心,保护辉山品牌。
有分析者认为,辉山乳业是中国部分上市企业的一个代表,在“大跃进”式的产业布局中,逐渐面临现金流萎缩、资金链紧绷的窘境。为了自救,公司又往往不惜代价以巨大的杠杆融资,终因其中一环出错而满盘皆输。
④ 辉山乳业市值暴跌暴露了什么
辉山乳业市值暴跌暴露了如今的实业危局。3月24日上午11点左右,在港上市的辉山乳业股价在毫无征兆情况下突然跳水大跌,盘中最大跌幅90.71%,午盘收盘跌幅略有收窄,股价报0.42港元/股,跌幅85%。1小时内,辉山乳业市值蒸发322亿港元。
当经济下行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常态,以往被高增长覆盖的企业高杠杆就一一显露出来。从一些中小企业主的资金链断裂,到辉山乳业这样的大企业遭遇的财务危机,我们常常说经济转型需要面对阵痛,而这就是阵痛的表征。
⑤ 违约潮爆发,2018该如何理财
宇宙第一大行爆出54亿大案!
银行理财也不再安全!
寒潮之下,你该如何全身而退?
猛戳阅读原文,领取560现金红包!
⑥ 各胜1局,浑水vs辉山,谁是最后赢家
浑水对辉山乳业沽空指控主要针对:第一,浑水质疑其存在财务欺诈行为,利润造假。浑水在报告中称,该公司至少自2014年起就虚报利润,主要是因为它谎称苜蓿饲料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辉山曾表示,苜蓿生产自给自足是其毛利润业界领先的的主要驱动力;但浑水发现大量的证据表明,辉山长期以来从第三方购买了大量苜蓿,价格高于其宣称的自产成本。第二,浑水质疑该公司董事会主席杨凯涉嫌挪用公司资产,从辉山至少窃取了1.5亿元人民币的资产。该机构称,实际涉及金额可能更高。浑水发现,一个拥有至少四个奶牛场的子公司未经通知地转让给了未经披露的关联方,而杨凯则是该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第三,浑水质疑辉山过高的杠杆已使辉山处于违约边缘,其股权价值接近零。“即使假设辉山的财务不存在欺诈,公司也似乎由于其过度的杠杆而处于债务违约的边缘。”浑水在报告中指出,其信用风险极高,杠杆十分庞大。
⑦ 股权质押的加杠杆行为监管应跟上
最恶劣的加杠杆行为就是负债性购买或者入股获得股权后,又将股权质押来融资。这种融来的资金又可以购买股份,又可以将购买的股份再次抵押融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种无限度的加杠杆行为背后是巨大的风险。风险在,股市必须永远上涨,加杠杆购买的股票价格必须一直上升,一旦下跌或者跌破其购买时的最低价位,就会引爆整个资金链条的断裂,风险就像决堤的水库一样,洪水猛兽般扑面而来。历次负债性购买股权股票的风险都是非常巨大的。大到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小到一家上市公司。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教训就十分深刻。当时,整个美国几乎所有人都笃信股市永远上涨,不会下跌。时任美国总统胡佛与时任美国财长奉行完全的商业主义,商业第一是胡佛政府奉行的所有政策核心。当1929年9月美国股市开始下跌时,胡佛以及财政部长都出来安抚股民说,美国经济的基本面非常好,股市没有下跌的基础。同时商业大鳄的洛克菲勒、摩根等都出来告诫民众美国股市不会下跌 ,并且自己拿出了巨额资金来买涨托市。然而,却没有阻止住10月的暴跌。原因何在呢?
那时由于政府给民众传递的是经济一片大好,股市莺歌燕舞,永远不会下跌的信号。因此,许多民众企业都不再做实业、开工厂,而是把资金全部用来炒股,许多都是从银行贷款等借债炒股。然而,1929年9月美国股市开始下跌时吓坏了银行,银行立即要求贷款炒股者归还贷款。银行越逼越紧,炒股者只有卖掉股票还款,结果越卖,股市越跌,越跌银行逼债越紧,投资者越开始抛售股票,股市越暴跌。终于在1929年10月份美国股市崩盘了。胡佛没有想到,民众也没有想到,财大气粗的洛克菲勒、摩根投入巨资也没有挽救美国股市崩盘的命运。接着世纪罕见的经济大危机爆发了。一句话,都是借债炒股等惹的祸。
从企业看,鲜活的案例就在眼前。近日,辉山乳业成为资本市场“网红”,原因在于辉山乳业在没有明显利空消息,连公司内部以及大股东、董事长等高级决策与管理人员都不知情的情况下,2017年3月24日,股价暴跌,由2.81港元跌至0.25港元,两个多小时,股价暴跌91.1%,市值蒸发280多亿元人民币,随后紧急停牌。据说,一些银行就是用辉山股权抵押给其贷款的。这些股权抵押的银行,其贷款风险已经彻底暴露出来了。
2016年到如今保险企业在中国股市呼风唤雨、不可一世。除了其利用保险产品吸收资金以外,一个杀手锏就是不断进行股权质押来融资。成为焦点的万科股权大战中的大股东宝能系就是频繁演绎股权质押的把戏。在万科延期换届之际,宝能旗下钜盛华频繁地将万科A股份解除质押,再紧跟着质押给另一机构。3月27日晚,万科A公告称,公司股东钜盛华在3月24日将持有并质押给鹏华资管的万科9100万股无限售流通A股办理解除质押。
这已是钜盛华近期在鹏华资管这里第四次解除9100万股的质押。前三次解除质押后,钜盛华随即便将对应相同数量的股份质押给了平安证券。由此看来,钜盛华此次解除质押的9100万股也将大概率质押给平安证券。
钜盛华持有万科9.26亿股,占总股本的8.39%。自2015年10月15日至11月18日,钜盛华分15个批次,将所持有的8.89亿股质押给了鹏华资管,期限直到质押解除之日止。2016年7月12日,钜盛华又将所持有的剩余万科股份3735.73万股质押给了银河证券,至此达到了100%质押。
质押是为了融资,融资就有成本。不惜成本质押股权融资,无论担心卖出股权亏损,还是坐等股票上涨的红利,还有就是挟股倚重,威胁万科管理层,但本质都是加杠杆的行为。这种加杠杆对资本市场、企业、融资者等都不利,风险都非常之大。
除了融出资金机构要从风险角度自律外,监管对于目前的肆意股权质押的加杠杆行为不能漠视与无动于衷。到了出台约束利用股权质押疯狂加杠杆行为的监管措施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