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民日报有没有说过4000点牛市起点
准确来说
人民日报是最好的炒股高手
我认真的
4000点后的确涨到了5000点
并且是不费力的,当时不知道有多少股评说要继续涨
按照这个势头是会继续涨的,假如不是管理层粗暴的去杠杆清理场外配资
(这个前期制度设置就有问题,涉及的问题太多)指数上试6124没有问题,因为但是市场赚钱相应很好,而且量能在高位也能维持。你现在把人民日报关于股市的社论找出来对比,你会发觉精准无比,4000点相对5000确实是一个起点,股市涨跌影响的因素太多了,但是我感觉人民日报的社论是很有水平的,为此我订了一年的人民日报,我之前也以为一辈子都不看这种报纸。
Ⅱ 如何看待中国债务水平 人民日报
最近,关于中国债务的话题持续升温。前不久,IMF在年度审议中表示,中国经济在未来三年的增长将快于预期,但原因是政府不愿遏制“危险”水平的债务。对于这一说法,我们需要理性分析,防走极端。特别要明确的是,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债务水平合理可控,我国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发生债务危机。
需要注意的是,IMF特别强调的影响中国经济运行多个变量中的债务水平指标,其实也是我国管理部门与经济界已讨论多年的一个见仁见智的指标。重视和强调这一指标而考虑如何防范可能与之伴随的风险因素,具有审慎取向和预警意义,但此次IMF的强调,引人注目的同时给出了对未来五年的预测:2022年这一指标将超过GDP的290%,并伴之以从当下看即为“危险水平”的评价,这就有些危言耸听的意味,并容易误导舆论了。
从我国的债务水平和债务结构看,首先,我国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的债务水平较低;其次,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虽然较高,但风险可控。观察债务水平,应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方面,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一个经济体“经济起飞”、超常规较快发展或做出特定调整的阶段,这一指标的表现就会是比较高的,工业革命后率先成为发达经济体的英、美曾经如此,近几十年间东亚具有代表性、成功进入高收入阶段的经济体日本、韩国亦如此。另一方面,还必须考虑我国的特定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中国迄今为止还是以间接金融为主的经济体。此特征带来的较多“重复发生与计算”的负债,要为中国债务水平贡献多少“增加因素”,尚难以明确量化,但造成了中国债务水平与IMF所说“国际经验”的不可比,以及其据此得出的“危险程度”判断的偏高,则可以肯定是无法忽视的。
我国政府对于控制债务水平是高度重视的,并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应对举措。2015年底,中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自此,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去杠杆”,首先所指的就是宏观视角偏高的负债水平,包括所要控制的代表性指标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以及企业部门的负债率等。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并对处置债务风险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更是把防控金融风险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并宣布要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指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这当然包括总体负债水平的控制。此外,中央还要求“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对金融风险要“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并“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除了相关的政策措施,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足、有优势,这些都为防范债务风险、解决债务问题提供了坚实基础。总之,作为研究者,我更愿意把IMF此次年度审议中的相关信息,看作善意的提醒或预警,同时并不赞成由此而滑向走极端的危言耸听与过度悲观态度,我们应辩证看待、深入分析中国债务水平,并得出更为理性的结论。
(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贾康系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Ⅲ 结构性去杠杆正在稳步推进吗
去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明显放缓。2017年杠杆率增幅比2012—2016年杠杆率年专均增属幅低10.9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杠杆率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个百分点。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认为,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多地关注就业、企业盈利、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指标,不能再通过人为抬高杠杆率追求过高增长速度,这将在宏观上带动杠杆率下行。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我国杠杆率将总体趋稳,并逐步有序降低。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Ⅳ 人民日报:不能动不动就拿纳税人钱为国企违约买单
债券市场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打破刚性兑付,这应该成为共识.
近日,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件,因其第一大股东是辽宁省国资委,引起广泛关注。投资人希望能够财政兜底予以兑付,企业大股东则试图以“债转股”“债转贷”等方式解决。当地政府、主承销商和投资人能否通过市场规则和法治方式达成共识、破解困局,考验各方智慧。
债券违约有增加趋势。谈到近期几起违约事件,财政部负责人直言,“援助但不兜底”。的确,对于国企债券违约的处置,应该用市场化手段、坚持法治化方向。债券发行是一种市场行为,不可避免有违约的风险。而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国企债券违约风险漠视,存在着刚性兑付依赖。在发生兑付风险时,不少地方政府为了维持政府信用,也总是动用纳税人的钱,补市场的窟窿。当前,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为国企兜底的能力越来越弱,一旦发生国企债券违约,动辄几十亿元,政府即便想兜底也有心无力;更重要的是,刚性兑付使国企债务风险越来越高,杠杆率不断提高,风险积累也越来越大。
打破刚性兑付,恢复建立良性债券市场,需要让市场在债券的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国企的违约问题固然不同于一般企业,政府应该给予一定援助,但援助不等于兜底。作为市场主体,国企应该按照市场规则处理债务违约问题。国企之所以债务规模偏大、债务率过高,主因就是把政府当保姆、当靠山,而金融机构也患“国企崇拜”病,总觉得政府可以兜底。
长期以来,刚性兑付成为“行规”,金融机构、投资者忽视了背后的风险,导致债券市场价格失灵,风险信号失灵。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如果一直硬撑下去,泡沫只会越来越大,杠杆越来越高。东北特钢资产负债率远超警戒线,各种贷款、债券还是一路绿灯,债务居然超400亿元,就是一个例证。
如何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实际上,长期存在的刚性兑付,使得债券市场扭曲失真。“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指出,“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局部的风险该释放的也要及时释放,打破刚性兑付,反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和全局风险”。债券市场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打破刚性兑付,这应该成为共识。刚性兑付打破,信用债的定价回归市场,企业再发债券,其利率就会由市场根据不同行业的投资风险定价,利率和资金会优化配置,一些落后产能发行债券就会越来越难,这对于去产能、去杠杆,国企的深化改革、产业的转型升级作用巨大。
对政府来说,则要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的边界。在市场经济机制下,政府应该权责对等,该由市场来做的事情,不越位、不缺位。不能动不动就拿纳税人的钱来为国企的违约买单。同时,政府“援助不兜底”,该作为的必须作为。处理债券违约,要有底线思维,立足于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应该看到,目前债券市场整体违约率很低,构不成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
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绝不能倒退,债券处置也必须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债企业、地方政府、承销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发挥各自作用,既不兜底,也要坚决防止逃避债务的恶意违约,尽最大努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Ⅳ 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谈中国当前经济怎么干
这个是新闻的内容,你可以看一下
一问: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总的看,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
问: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出现进一步回落。4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一季度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对当前的增长速度究竟应当怎么看?
权威人士: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以全面深化改革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赢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总的看,经济增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当前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
以一季度为例,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一季度GDP增长7%,合乎预期,在全球范围是很快的,而且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我们的增量也较大;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就业形势平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同比增长8.1%,各项民生指标继续明显改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些新增长点破茧而出。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
尤其要看到,在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业跑出了“加速度”,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趋势更明显。需求结构方面,投资增速虽有放缓,但消费增长比较稳健。收入分配结构也在持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里人,城乡居民的收入倍差在缩小。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了5.6%。一些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在加快孕育。
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问:对于目前的增长态势,社会反应总体上还比较从容,但也存在一些担忧和疑虑。如何判断中国经济前景?
权威人士:分析经济形势,要用历史的眼光,坚持短、中、长期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一件东西摆近了看,往往会感觉很大,把它放远些看,就会显得很小。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它们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小,但并未出现断崖式的急速下滑,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幅度也比现在大。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经济增长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有活干,有钱挣”,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前增长态势充分理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又要正视眼下的困难,一方面坚定信心,顶住压力,一方面积极应对,抢抓机遇,持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问:经济运行走势分化
“几家欢乐几家愁”,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综合看,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
问:今年经济运行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走势分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权威人士:当前确实存在经济运行走势分化,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何会这样?因为全球供求格局变化了,国内又进入“三期叠加”阶段,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的,调整必然带来分化。
从区域看,东部地区调结构动手较早,开始企稳向好,有的甚至较为乐观,对在新常态下爬坡过坎信心更足了;而部分地区,包括一些能源资源大省、前些年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有的也知道要转方式,不转不行了,但还要一个过程。从产业看,产能过剩行业和“两高一资”行业用电、生产、投资、效益等指标下降,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增长相对强劲。从企业看,一些技术含量低、产品缺特色、调整不及时的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困难,有的已停产半停产;而善于捕捉市场机会,重视满足个性化需求、有品牌价值、搞技术创新的企业,日子比较好过。
走势分化,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综合看,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
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问:目前,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的进程在继续,其间也伴随着痛苦,这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权威人士: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调结构必然带来阵痛,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等目前都在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产业重组加快。同时,部分领域、产业和地区经济风险有所加大。必须看到,结构调整是一个需要不断往前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这一关我们不得不闯过去。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只能主动调、主动转。早调早转就主动,晚调晚转必然被动。这么多年来,我国经济就是在一次次闯关夺隘中发展壮大的,一年有一年的问题,不可能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三问: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其必然性,我们要高度重视应对,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保持定力,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即近期和长期相结合、发展和改革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结合
问: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备受关注,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的问题还在发酵。您认为该如何应对?
权威人士: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要看到其必然性。这里面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旧增长动力尚未完成转换的因素,也有外部需求收缩、内部“三期叠加”多种矛盾聚合的因素;有经济环境变化等客观因素,也有一些主观因素。从现状看,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拿出给力的措施。
我们要高度重视应对下行压力,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保持定力,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近期和长期相结合。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老路子行不通了,继续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加未来调整压力的增长也要不得,近期采取的稳增长政策要有利于长期发展政策目标,有利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避免引发更多矛盾,调结构、促升级的政策也要有利于短期增长,二者应当结合起来。不能为了眼前刺激增长就不顾结构、质量和效益了,对调结构有好处的促发展措施也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是发展和改革相结合。发展政策要符合改革目标要求,也要通过改革举措来落实,改革举措要以发展为导向,多出台一些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改革举措。有一些改革措施可以提早出台,有一些改革措施从长远讲是好的,但当前可能会加重企业负担或者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慎重权衡。
三是国内和国际相结合。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宏观政策既要考虑国内因素,也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投资本身要有可持续性,解决好投什么、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消费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有针对性地挖掘潜力,使消费者敢花钱、愿花钱
问:在外需低迷的情况下,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驾重量级“马车”,能否在这方面释放更多动力?
权威人士: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这就要求投资本身有可持续性,解决好投什么、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首先是方向,必须选对项目,力求有市场,有长期回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投入到符合发展方向的地方。其次是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能不能把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是支撑稳增长的关键。目前居民储蓄率很高,海量资金无处可去,人们难以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可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和重大建设项目缺乏资金保障。所以,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必须整体推进,特别是要打通投融资渠道,挖掘民间资金潜力,让更多储蓄转化为投资。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适当调工资、增收入、完善社保制度都是必须的,同时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有针对性地挖掘消费潜力。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向城镇,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将会进一步扩大消费。数千万贫困人口消费倾向最高,加强精准扶贫,增加他们的收入,可以转化为新的消费热点。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应提高消费品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使消费者敢花钱、愿花钱。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是可观的,一个黄金周就能在境外刷新人家的销售纪录,关键是我们要有令人心动的有效供给,有让人心安的产品质量。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对质量好、服务好的消费品和服务性产品需求很旺,如果能有效激活,会形成巨大的增长动力,留住宝贵的消费资源。
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劲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问:除了适度扩大需求,缓解下行压力的根本之策是什么?
权威人士: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全球看,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靠熬是熬不过去的,靠刺激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要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中央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了多项部署,关键是抓好落实,抓紧推进。这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劲头,有的可能需要两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一定时期内不要说全面收获,可能早期收获都见不到。但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创新是点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现在势头很好,我们要浓墨重彩做好这篇大文章,激发全社会拥抱“创时代”。
四问:经济运行风险防控
从一定意义上说,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须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问: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呈现高杠杆状态。怎么看待这些风险?在防控风险中需要注意什么?
权威人士:风险防控对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从一定意义上说,防风险就是稳增长。不出风险,经济就能保持稳定增长。
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借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国广义信贷和GDP之比是176%,比2008年上升了63个百分点。从结构看,这几年债务增长最快的是非金融类企业,其债务余额已占到GDP的125%,在世界上处于高水平。高杠杆企业主要来自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部分国有企业,要高度关注这些行业和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情况。在经济运行走势分化的大背景下,如果一些地区出现连续性下滑,也可能对就业带来较大影响。
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要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特别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中央已经对化解产能过剩做出全面部署,要继续稳步有序推进这项工作,有些不得不破产的企业应依法、规范、有序处置。化解产能过剩不能冒进求成,但也不能裹足不前,应当区别对待,积极稳妥。楼市正面临痛苦的去库存化阶段,有效消化房地产市场库存是一个现实问题,既关系到启动需求,又关系到化解风险。要抓住市场调整的有利时机,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势,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从微观看,局部的风险该释放的也要及时释放,打破刚性兑付,反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和全局风险。
五问:宏观调控着力点
把握好分寸,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既不过头,也避免不及。在加大力度稳增长的同时,要坚定不移调结构、防风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如果采取大规模强刺激和拼投资等老办法,可能会积累新的矛盾,使包袱越背越重
问: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也不乏认为要进行“强刺激”的声音。宏观调控应当如何着力?
权威人士: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现实中的经济现象、经济矛盾、经济特点,比我们已知的要复杂得多,宏观调控也需要适时转变思路、不断创新方式。总体上还是稳字当头,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同时注重统筹协调、均衡搭配。
把握好分寸,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既不过头,也避免不及。今年的宏观政策主要注重两点:一是用多大力度,二是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宏观政策要有一定力度,达到稳增长的效果,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但是,如果采取大规模强刺激和拼投资等老办法,可能会积累新的矛盾,使包袱越背越重,结构调整步履维艰。我们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的GDP,这是“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内在要求。
因此,既要加大力度稳增长,又要坚定不移调结构、防风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速滑出底线。积极财政政策要名副其实,在增加公共支出的同时,加大降税清费力度。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全面上升,财政政策要把为企业减负担、降成本作为政策重点,谨防出现经济放缓、企业利润减少但税负增加的“逆周期”现象。稳健货币政策要把好度,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把钱花到实体经济上去。现在价格总水平涨幅较低,常规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有所加大,但也不能放水漫灌,而要注意“度”,注重精准滴灌,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又防止增加宏观经济的总负债率和杠杆率,在稳增长和降杠杆之间找到平衡点。
当前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要坚持“三个不变”
问:稳定的经济离不开稳定的预期。请问在稳定社会预期方面,还需要做些什么?
权威人士:受复杂局面和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稳定预期至关重要。市场预期与经济发展可以彼此促进、良性循环。预期稳,信心增,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热情,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应当看到,党和政府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对企业家的支持是一贯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央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没有变,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方针没有变,坚持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政策也没有变。
Ⅵ 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什么年
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改革步伐紧锣密鼓,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管齐下”,持续发力供给侧,积极成效正在显现,成为“十三五”开局的一大亮点。
参考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13/c1001-28944607.html
Ⅶ 什么叫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是什么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
(7)去杠杆人民网扩展阅读:
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补短板是优化供给结构和扩大有效需求的结合点,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也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结合点。
要加强既有针对性又有力度的政策支持,着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新动能培育方面补短板,在现代服务业和民生急需领域补短板,在实体经济有效投资领域补短板,在精准脱贫方面补短板,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补短板,在优化营商环境等制度供给方面补短板。
补短板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补短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补短板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需要补短板。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同时稳中有变。从主要经济指标看,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供给强、需求弱,宏观强、微观弱的反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补短板,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Ⅷ 人民网首页2016年经济下滑怎么办
015年GDP增速为.9%,创25年来最低。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再平衡致使中国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延续结构调整趋势。数据体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需求端调整明显,二是结构改善有被动原因,三是民间投资趋于谨慎。因此,2016年宏观政策着眼点,在去产能、去杠杆、减成本过程中,还会适当增加需求侧管理。
中国2015经济数据公布,GDP增速为6.9%,创25年来最低。按照中国政府年初设定的增长7%左右的目标,这个数据符合预期。不过,虽然经济目标实现,但数据也表明经济下滑格局并未改变,四个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7%、6.9%和6.8%,环比增长1.6%,低于前值1.8%。季度数据显示经济并未见底,调整仍在继续。导致经济下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再平衡致使中国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延续结构调整趋势。
2015年数据体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需求端调整明显,二是结构改善有被动原因,三是民间投资趋于谨慎。
一,需求端调整主要体现在投资增速下降和出口增速下降。
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0.0%,勉强维持在两位数,为经济调整后投资增速最低一年。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也是重要原因。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名义增长1.0%,实际增长2.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0.4%。房屋新开工面积比上年下降14.0%。而早先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2014年12月出口同比下降1.4%,连续第六个月同比下降,全年出口下降2.8%,而2014年,则是上升6.1%。投资和出口下降,是经济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消费占比增长具有两面性。
在GDP构成中,消费已经超过投资占比,并且已经超过半数以上。可以认为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但消费占比增长也是投资增速下降的反映,并非消费主动超车。实际数据是,消费比上年名义增长10.7%,实际增长10.6%,也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
三是民间投资趋于谨慎,增速下降。
本届政府上台后,即推行简政放权、鼓励创业创新政策,但由于经济预期改变,民间小型创业热情高涨,但大规模投资趋于谨慎。从投资构成看,尽管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4.2%,但名义增速仅为10.1%,低于国有资本增速,民间资本对政策反应相对消极。在经济继续下行过程中,工业增加值有所变化。2015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9%,比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从环比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1%。这似乎预示经济出现好转迹象。由于经济尚未见底,未来宏观政策依然会在需求侧保持一定刺激政策。从中央政策看,虽然强调供给侧改革,但由于要确保十三五经济总量翻番任务,仅仅靠改善供给侧是不够的,因为增加总供给的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从而实现总量增长。
2016年宏观政策着眼点,在去产能、去杠杆、减成本过程中,还会适当增加需求侧管理。笔者提出以下三个建议:
一,适度扩大财政赤字。
在财政收入下降背景下,增加债务依然是有效办法。中央政府通过发债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实际达到两方面效果,既增加了需求,也为改善供给提供了基础设施,同时为去产能和去杠杆提供政府补贴。可以说,一方面企业和地方政府要去杠杆,但中央政府要适度加杠杆。
二,市场出清不会一步到位。
政府强调市场出清表明政策决心,但实践过程中仍需稳步进行,因为过度去产能很可能导致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因此,强硬去产能不如釜底抽薪,即一方面减少地方负债,为“僵尸企业”断血,另一方面要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实现去产能目的。
三,货币政策仍需宽松。
2016年初,人民币出现大幅度贬值现象,其中有国际投机原因,但主要是经济下行导致的市场预期发生了改变,在经济总量巨大和产能过剩背景下,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人民币汇率必然存在长期贬值趋势。汇率适度调整不是坏事,但资本外流也会导致货币供给减少,因此,央行应该在春节前实行降息降准,以解决流动性不足问题。
Ⅸ 我国股市里的术语“去杠杆”是什么意思
“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
当资本市场向好时,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
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
去杠杆并不是不要杠杆。杠杆是经济、金融和信用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只要存在信用制度,杠杆就不可能消除。去杠杆指的是将杠杆降到合理的程度,这既包括杠杆的水平合理,也包括杠杆的结构合理。
(9)去杠杆人民网扩展阅读
当政府要打造股市的牛市,但牛市又成为疯牛时,政府自然会对股市融资的杠杆进行监管、规范及限制。这就意味着股市的的去杠杆化。当一个完全由高杠杆推升的牛市要降低融资杠杆时,或去杠杆化时,那么这个市场投资者的预期可能立即改变,股市的暴跌也就不可避免。
而股市的暴跌不仅会让投资者的赚钱效应立即消失,让投资者股市无风险套利的幻想破灭,更是会让股市的预期突然逆转,从而使得采取更高杠杆进入投资者可能会不顾一切逃出市场。这时股市羊群效应会导致股市对价的人踩人,股市的对价跌了再跌也就不可能避免。
要让股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得降低股市融资的杠杆率或去杠杆化,就得让股市的疯狂平静下来。
Ⅹ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人民日报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目前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占据世界第二的位置,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密切相关,同时也得益于国家的正确宏观调控政策。然而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试阐述现阶段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发展形势 调控
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判断未来经济发展走向,对政府的调控政策有着重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正确原则,会导致在判断宏观经济时出现分歧,从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充满随意性、盲目性,无法为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来说,相关部门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准确把握未来经济形势,促进个人或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让政府部门经济调控更具有效性。
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来讲,一方面是仍然存在着中部、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慢于东部地区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下农村发展成绩显著,并且农村公共设施、住房条件和人均收入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目前仍然难以跟随城市发展步伐。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