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货币外逃和货币替代有可能降低货币的流通速度吗
这个问题恨有开放性,是个好问题。@慧航的答案我比较赞同。他通常举例都非常细致,我想更概括性的来说一下。而@代艺认为移动支付对消费心理行为等具有影响,我也赞同他提到的这一点。但我就不扩大化描述了,如果把微观尤其behavior也纳入进来,那可能需要大家讨论一整天。此外,@keyneshayek的答案我也赞同。货币基金对货币总量的影响就在于直接金融比例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受存准率影响的信用创造活动的比例差异。或者说,从整个社会来看,如果对所有的信用创造活动都实行统一的存准率,那么任何创造路径的变化并不会影响货币发行量。下面我开始赘述:(一)要区分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移动支付跟没有电子支付(比如上世纪前半页)相比,对货币发行量改变大不大?非常大。这个上面不少答案都说到了,货币流通速度发生了改变。二是,移动支付在电子支付(包括信用卡借记卡)的基础上,对货币发行量改变大不大?我认为有,但没那么大。这一点,我同意慧航兄与上面不少答案。但移动支付的确也进一步降低了货币流通成本(交易成本),以及代艺朋友说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而改变了货币流通速度,即改变了上面不少朋友提到的实际商品市场均衡。但与电子支付革命带来的影响相比,目前来看仍小得多。(二)本问题的清晰界定当我们问A对货币发行量有没有影响时,是指在没有A的情况下,货币发行量如果要满足同等的需求,是否会不同?我认为,题主问题的答案是:有。主要影响包括:改变货币流通速度、改变货币乘数、改变货币需求(或供应)。而改变货币需求(或供应)又包括:直接金融对货币信用创造的改变,以及移动支付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缓解,带来的信用创造改变与对市场出清机制的影响。但要注意,移动支付与余额宝之类的是不同概念,两者都对货币发行有影响,但不能混作一谈。余额宝是货币基金,跟移动支付没有关系。如果仅仅可以实行移动支付,当即时到账,比如银行自己开发的APP,也是移动支付,就没有货币基金的属性。(三)货币基金(直接金融、非正规金融)对货币发行的改变(货币乘数、货币的信用本质)1、货币乘数银行因为存在存准率,所以货币乘数可以使得货币发行总量呈现几何级数形式,因而会收敛为一个固定值。而我们可以把直接信用市场看作为,没有存准率的银行,那么就不会有几何级数出现,这个时候,这种信用扩张,就只能受到信用创造的收益(利率、各种基本面预期)等来直接制约信用创造的行为。这一点,我想在讨论了货币的信用本质之后再继续说。但是显而易见,当不受存准限制的直接信用创造比例升高,货币乘数就会发生改变。2、货币的信用本质上面有朋友在@慧航的答案评论中提到,商场优惠券对货币发行有没有影响?有的。现代货币是国家信用属性,或者叫国家信用本位(关于国际货币储备体系历史我有空了放入十日谈后三个主题中的一个)。要理解,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一种信用扩张。比如,你帮我了一个生意上的忙,我说老张啊,谢谢你啊,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没错,这个时候,就已经通过一种信用方式替代了货币,或者说我的这句承诺,本身就具有货币属性。正是因为具有这种信用关系的存在,人们才不需要对自己的每一次付出,获得显性的储藏价值。如果,你老张只是一个不非常熟悉的人,那么我就要对你给予我的帮助支付费用,你也希望你的付出可以得到具有可观储藏价值的回报,通常来说,它就是货币。因此,如果你去研究农村人情关系对货币流通有没有影响,一定能得到显著的实证结果。如果原始人可以以物易物,那么现代人也可以以心换心,都是一个道理。因此,任何一种信用,都具有现代货币的属性,它们自然会影响现代货币的发行量与流通。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信用的货币只能由央行创造,以及对机构电子货币有强烈的限制措施。如果所有的大型机构,都采用自己发行的电子货币,那金融监管就会产生困难。比如以后去沃尔玛,不用刷卡了,要刷沃尔玛币卡,假如,假如哈,所有人都要去沃尔玛购物,沃尔玛垄断全世界30%以上的零售量,那么跟你做生意的人,跟你谈项目的人,也都愿意以沃尔玛币来进行交易清算。哈,看到这里是不是很熟悉,跟各种外币差不多?没错。因为外币,就是不同的国家信用。跟不同的公司主体信用一样嘛,都是信用本位。任何生活中的信用,都具有现代货币的属性,一定影响现代货币发行量与流通(不要忘了,当我们问A对货币发行有影响没,是在问?换个角度想,就是如果生活中没有这种信用,那么?)。3、综合影响由以上两点,可以知道直接金融(货币基金),尤其是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是指受到金融监管的资本活动),对货币发行有着显著的双重影响。一改变流通速度,二改变信用创造,直接影响货币需求(也可以叫供应,取决于你认为一个货币市场内生性的程度)。因此,对货币基金等直接金融,可以看作是没有存准率的影子银行,那么货币扩张理论上就可以不具有收敛结果。但是,现实中,信用收益及预期会影响这一信用创造的过程。比如非正规金融,民间借贷,我借给你1万元,你借给老张1万元,老张借给老李1万元,老李可以借给老王一万元,老李也可以借给我1万元,然后我就认为我又有1万,我就又借给老赵1万元.,由于这个信用创造的途径没有存准率限制,所以理论上这个过程可以持续下去而不会收敛(这个就跟@慧航所说的1000变2000的例子类似,但是主要差异就在于是否是直接金融,开头已说过这个问题)。但事实上这个过程不会持续下去,因为每次借出都需要一个利息,最后这个资本杠杆会很高,以使得这种信用扩张行为停止,直接金融市场会受到各种经济因素制约。当然,这取决于对未来各种经济因素的预期,以判断实际利率的变化。RayDalio的howtheeconomicmachineworks就简要描述了这种信用创造过程的变化与经济周期。IrvingFisher在他著名的《繁荣与萧条》中,也对此问题进行了非实证的精彩论述,并以“债务-通缩理论”见长(如何理解欧文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NashLew的回答)。(四)现代银行挤兑与通货属性的改变有一个邻居问题,现代银行遭遇挤兑会发生什么?如果银行会破产,那么跟过去的挤兑状况是一致的。恐慌。人们会抢着把自己的资产转移走。如果银行不会破产,那么跟过去的挤兑状况是不一致的。过去,在上世纪前半页,人们需要使用通货,而且实行各种贵金属本位制度,而非国家信用本位,因此,仅从流动性需求来说,人们也会担心银行的通货不足,以及担忧通货大幅度贬值,希望取出通货,进行资产替换。比如抓紧买房子,抓紧换金子等等。因为一个人在银行的存款只是他财富管理中的一部分,他当然会在通货出现危机的时候抓紧去银行挤兑通货。但是,在现代国家信用本质中,其一,第二点就缓解了很多,除非你会担心一个“国家信用的价值”产生危险(包括货币贬值、主权危机、政治危机等等),否则以该国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资产(包括通货)就不会发生挤兑危机。其二,电子支付产生以后,对通货的属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过去的通货,就是金币、银币、纸币。而现在不然。你转给另一个人的钱,是直接从你的活期存款账户中转入另一个人的活期存款账户。这跟过去是非常不同的。换句话说,现金与活期存款的属性变得比以前要模糊了。而许多经济学教材是立足于通货与活期存款有本质区别的时代。在上世纪电子货币并不流行时,要进行购买行为,对于公众来说,只能采取通货,少数人可以使用其它支票或转单等方式。即要买东西,不能刷卡,是必须将自己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取出来,变成现金,再购买,卖方再将收到的现金存入银行,变回活期存款。这是一个有现金持有阶段的流动性交换。而在现在电子货币非常畅行的情况下,即便是购买房屋,也可以通过转账,将自己在银行的活期存款立即转变为对方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通货比率(与利率、通胀的关系)的一些既往分析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如果不是发生银行业危机,而仅仅是恶性通胀,那么人们就没有必要取出通货先持有然后购买,来变换自己的财富资产组合。而发生银行业危机时,通货的转移或逃离,跟过去是一致的。这些也对货币发行量(或者说货币供需平衡)具有影响,但也是通过影响流通速度与信用创造来影响货币供需的。(五)移动支付带来一个新的改变: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信用创造、市场出清机制)与此同时,移动支付可能还会带来一个新改变,即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这种改变会在影响信用创造,影响市场出清机制。移动支付,能获得更丰富的个人资本活动数据,降低信息不对称,有助于间接与直接金融体系扩大信用创造。但更重要的影响是,影响市场出清机制。我是一个新凯恩斯主义偏好者。因此在我过去的十日谈中,宏观经济学十日谈-Day4-政策时滞、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半亩方塘:经济金融读书笔记-知乎专栏,对货币市场为什么不能实现自然出清进行过简要介绍。摘录如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利率选择与银行风险偏好,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逆向选择”。熟悉逆向选择的人都知道,米什金在其货币金融学教科书中描述为,“那些越是具有不负责倾向的人,越是愿意去接受高利率并获取贷款”。事实上,这类人并不是全部贷款者。如果我们将贷款者分为,低风险偏好与高风险偏好两种,那么当银行利率很低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很容易获得信贷,因此大量投资于低风险低收益率事业,银行的信贷业绩良好。而当银行提高利率的时候,高资金成本会促使部分低风险偏好贷款者望而生畏放弃贷款,而推动部分高风险偏好者开始追逐高收益高风险事业,银行的信贷业绩出现坏账。当这种利率高到一定的时候,剩下的贷款者可能全部是米什金所描述的“逆向选择”下高风险信用低的贷款者。尽管高利率使得账面利息收益预期很高,但是银行将因为无法收回贷款而经营不良。因此现实中,银行对贷款利率的选择,是依据正向选择效应(银行收益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与反向选择效应(银行收益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减少)的均衡来选择的,使得银行收益最大化。这也直接影响了银行在风险偏好上的表现。不同风险偏好的银行在决定信贷规模和贷款利率时都会采取不同的选择,这使得货币扩张实际情况并非如同只要引入货币乘数的小学计算那样简单。因而,银行的利率选择往往不等于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同时存在信贷效应(低息贷款)与配给效应(本来发放高息贷款却依发放了低息贷款),使得实际具有高风险偏好且有能力支付高息的贷款者无法获得信贷(StightzandWeiss,1981)。而即便不存在货币基金作为移动支付的支撑,移动支付平台也可以获得大量的个人消费数据,从而在消费金融(比如消费信贷、汽车金融)等等领域发挥出显著作用,缓解信息不对称性,改变市场的出清机制,影响货币流通与供需,进而影响到货币发行量。(六)小结我想,上面应该讲得比较清楚了。有没想到的地方,欢迎一起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好问题,从中可以至少做出十篇以上论文来,从不同的角度,包括我提到的你可以研究人情关系对货币供需的影响,以及慧航兄讲到的对信用创造路径的影响,以及代艺朋友讲到的对消费心理与行为的改变。即便,仅从货币政策、内生性、流动性等问题方面,都可以大做文章。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好题目。我已经列出几个备选小论文选题。呵呵。
❷ 民营企业频现债务违约中国如何实现“良好的去杠杆”
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在《关于去杠杆化的深入理解》(An In-Depth Look at Deleveraging)一文中,将去杠杆过程分成了“糟糕的通货紧缩去杠杆”“良好的去杠杆”“糟糕的通货膨胀去杠杆”三个类别。而所谓良好的去杠杆是指货币增加供给,以缓解因债务减少及紧缩形成的通缩压力,形成正增长,负债/收入比率下降,名义GDP增长率超过名义利率。
达利欧发现,有些国家去杠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社会剧变,甚至引发战争,有些则能通过有序的调整,经济恢复到生产与消费的平衡状态。而好的去杠杆能平衡好债务减记、紧缩政策、财富转移和债务货币化的关系。
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直言,如果不改变营商环境,不做其他要素市场的改革,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只是一个口号。
去杠杆进入新阶段,最佳的图景是中国能够通过“和谐去杠杆”,不仅将经济恢复到平衡状态,还能推动生产率持续增长,实现“美好生活”。“结构性去杠杆”的提出让整个去杠杆的路径更为清晰,然而相应的配套改革却是缺位的,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民间资本将有可能在未来有进一步收缩的风险,经济活力也会黯然失色。
内容来源:凤凰网
❸ 经济这台机器是怎样运行的以及加杠杆,去杠杆 ray dalio
金融上的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必须仔细分析项目中的收益预期和可能遭遇的风险。另外,还必须注意,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的时候,现金流的支出可能会增大,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者也必须要提前出局。
❹ 如何评价 Ray Dalio 的文章《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框架》
这篇文章出来已经好几年了,视频也出来蛮久了,但是学术届反应平平Googlescholar上的citation只是个位数,也没有什么重量级的学者引用。真正的原因,一点浅见,我觉的是RayDalio说得这些东西,只能证明相关性,没有很严密的证明因果性。学术界做研究的时候,其实是更看重因果性的,业界的话,只要能看出变化的趋势,怎么变得其实不重要。第二个原因,就是这篇文章的根基,RayDalio把Money和Credit分开看的这种视角,在学界是争议很大的。还有个原因,就是Ray关于Proctivitygrowth是相对稳定,不太受credit影响的这个说法,我个人有点疑问。
❺ 中国股灾如何去杠杆
你好,“杠杆”是指负债经营,“杠杆率”是指负债率,“去杠杆”是指避免企业负债经营或尽量降低企业负债率,“去杠杆化”是指用股权融资代替债权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主导方式乃至唯一方式。
❻ 经济师职称论文发表贵吗
可以选择去早发表网,这里发表不会很贵的。
❼ 如何评价 Ray Dalio 的文章《宏观经济运行的框架》
资历太浅不敢评价,但因为受益良多,所以会花时间认真写一下我的想法。(我会先简单阐述一下Dalio的思想,没耐心看论文的同学可以通过这个部分轻松掌握之后讨论的基础,然后我会说说相关的争议、其他人对Dalio的评价和我的一点疑问。)我是去年听了DannyW老师的答案里推荐之后去找来读的,这篇只有21页,读完之后感觉太有帮助了,又去找了RayDalio的EconomicPrinciples[4]读,这本有200多页,包括(增改了部分内容)、DebtCycles:Leveragings&Deleveragings和Proctivity:WhyCountriesSucceed&FailOvertheLongTerm三篇文章。
❽ 企业信用的扩张或收缩直接影响货币信用总量 怎么理解
这个问题恨有开放性,是个好问题。@慧航的答案我比较赞同。他通常举例都非常细致,我想更概括性的来说一下。而@代艺认为移动支付对消费心理行为等具有影响,我也赞同他提到的这一点。但我就不扩大化描述了,如果把微观尤其behavior也纳入进来,那可能需要大家讨论一整天。此外,@keyneshayek的答案我也赞同。货币对货币总量的影响就在于直接金融比例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受存准率影响的信用创造活动的比例差异。或者说,从整个社会来看,如果对所有的信用创造活动都实行统一的存准率,那么任何创造路径的变化并不会影响货币发行量。下面我开始赘述:(一)要区分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移动支付跟没有电子支付(比如上世纪前半页)相比,对货币发行量改变大不大?非常大。这个上面不少答案都说到了,货币流通速度发生了改变。二是,移动支付在电子支付(包括借记卡)的基础上,对货币发行量改变大不大?我认为有,但没那么大。这一点,我同意慧航兄与上面不少答案。但移动支付的确也进一步降低了货币流通成本(交易成本),以及代艺朋友说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而改变了货币流通速度,即改变了上面不少朋友提到的实际商品市场均衡。但与电子支付革命带来的影响相比,目前来看仍小得多。(二)本问题的清晰界定当我们问A对货币发行量有没有影响时,是指在没有A的情况下,货币发行量如果要满足同等的需求,是否会不同?我认为,题主问题的答案是:有。主要影响包括:改变货币流通速度、改变货币乘数、改变货币需求(或供应)。而改变货币需求(或供应)又包括:直接金融对货币信用创造的改变,以及移动支付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缓解,带来的信用创造改变与对市场出清机制的影响。但要注意,移动支付与余额宝之类的是不同概念,两者都对货币发行有影响,但不能混作一谈。余额宝是货币,跟移动支付没有关系。如果仅仅可以实行移动支付,当即时到账,比如银行自己开发的APP,也是移动支付,就没有货币的属性。(三)货币(直接金融、非正规金融)对货币发行的改变(货币乘数、货币的信用本质)1、货币乘数银行因为存在存准率,所以货币乘数可以使得货币发行总量呈现几何级数形式,因而会收敛为一个固定值。而我们可以把直接信用市场看作为,没有存准率的银行,那么就不会有几何级数出现,这个时候,这种信用扩张,就只能受到信用创造的收益(利率、各种基本面预期)等来直接制约信用创造的行为。这一点,我想在讨论了货币的信用本质之后再继续说。但是显而易见,当不受存准限制的直接信用创造比例升高,货币乘数就会发生改变。2、货币的信用本质上面有朋友在@慧航的答案评论中提到,商场优惠券对货币发行有没有影响?有的。现代货币是国家信用属性,或者叫国家信用本位(关于国际货币储备体系历史我有空了放入十日谈后三个主题中的一个)。要理解,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一种信用扩张。比如,你帮我了一个生意上的忙,我说老张啊,谢谢你啊,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没错,这个时候,就已经通过一种信用方式替代了货币,或者说我的这句承诺,本身就具有货币属性。正是因为具有这种信用关系的存在,人们才不需要对自己的每一次付出,获得显性的储藏价值。如果,你老张只是一个不非常熟悉的人,那么我就要对你给予我的帮助支付费用,你也希望你的付出可以得到具有可观储藏价值的回报,通常来说,它就是货币。因此,如果你去研究农村人情关系对货币流通有没有影响,一定能得到显著的实证结果。如果原始人可以以物易物,那么现代人也可以以心换心,都是一个道理。因此,任何一种信用,都具有现代货币的属性,它们自然会影响现代货币的发行量与流通。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信用的货币只能由央行创造,以及对机构电子货币有强烈的限制措施。如果所有的大型机构,都采用自己发行的电子货币,那金融监管就会产生困难。比如以后去沃尔玛,不用刷卡了,要刷沃尔玛币卡,假如,假如哈,所有人都要去沃尔玛购物,沃尔玛垄断全世界30%以上的零售量,那么跟你做生意的人,跟你谈项目的人,也都愿意以沃尔玛币来进行交易清算。哈,看到这里是不是很熟悉,跟各种外币差不多?没错。因为外币,就是不同的国家信用。跟不同的公司主体信用一样嘛,都是信用本位。任何生活中的信用,都具有现代货币的属性,一定影响现代货币发行量与流通(不要忘了,当我们问A对货币发行有影响没,是在问?换个角度想,就是如果生活中没有这种信用,那么?)。3、综合影响由以上两点,可以知道直接金融(货币),尤其是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是指受到金融监管的资本活动),对货币发行有着显著的双重影响。一改变流通速度,二改变信用创造,直接影响货币需求(也可以叫供应,取决于你认为一个货币市场内生性的程度)。因此,对货币等直接金融,可以看作是没有存准率的影子银行,那么货币扩张理论上就可以不具有收敛结果。但是,现实中,信用收益及预期会影响这一信用创造的过程。比如非正规金融,民间,我借给你1万元,你借给老张1万元,老张借给老李1万元,老李可以借给老王一万元,老李也可以借给我1万元,然后我就认为我又有1万,我就又借给老赵1万元.,由于这个信用创造的途径没有存准率限制,所以理论上这个过程可以持续下去而不会收敛(这个就跟@慧航所说的1000变2000的例子类似,但是主要差异就在于是否是直接金融,开头已说过这个问题)。但事实上这个过程不会持续下去,因为每次借出都需要一个利息,最后这个资本杠杆会很高,以使得这种信用扩张行为停止,直接金融市场会受到各种经济因素制约。当然,这取决于对未来各种经济因素的预期,以判断实际利率的变化。RayDalio的howtheeconomicmachineworks就简要描述了这种信用创造过程的变化与经济周期。IrvingFisher在他著名的《繁荣与萧条》中,也对此问题进行了非实证的精彩论述,并以“债务-通缩理论”见长(如何理解欧文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NashLew的回答)。(四)现代银行挤兑与通货属性的改变有一个邻居问题,现代银行遭遇挤兑会发生什么?如果银行会破产,那么跟过去的挤兑状况是一致的。恐慌。人们会抢着把自己的资产转移走。如果银行不会破产,那么跟过去的挤兑状况是不一致的。过去,在上世纪前半页,人们需要使用通货,而且实行各种贵金属本位制度,而非国家信用本位,因此,仅从流动性需求来说,人们也会担心银行的通货不足,以及担忧通货大幅度贬值,希望取出通货,进行资产替换。比如抓紧买房子,抓紧换金子等等。因为一个人在银行的存款只是他财富管理中的一部分,他当然会在通货出现危机的时候抓紧去银行挤兑通货。但是,在现代国家信用本质中,其一,第二点就缓解了很多,除非你会担心一个“国家信用的价值”产生危险(包括货币贬值、主权危机、政治危机等等),否则以该国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资产(包括通货)就不会发生挤兑危机。其二,电子支付产生以后,对通货的属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过去的通货,就是金币、银币、纸币。而现在不然。你转给另一个人的钱,是直接从你的活期存款账户中转入另一个人的活期存款账户。这跟过去是非常不同的。换句话说,现金与活期存款的属性变得比以前要模糊了。而许多经济学教材是立足于通货与活期存款有本质区别的时代。在上世纪电子货币并不流行时,要进行购买行为,对于公众来说,只能采取通货,少数人可以使用其它支票或转单等方式。即要买东西,不能刷卡,是必须将自己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取出来,变成现金,再购买,卖方再将收到的现金存入银行,变回活期存款。这是一个有现金持有阶段的流动性交换。而在现在电子货币非常畅行的情况下,即便是购买房屋,也可以通过转账,将自己在银行的活期存款立即转变为对方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通货比率(与利率、通胀的关系)的一些既往分析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如果不是发生银行业危机,而仅仅是恶性通胀,那么人们就没有必要取出通货先持有然后购买,来变换自己的财富资产组合。而发生银行业危机时,通货的转移或逃离,跟过去是一致的。这些也对货币发行量(或者说货币供需平衡)具有影响,但也是通过影响流通速度与信用创造来影响货币供需的。(五)移动支付带来一个新的改变: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信用创造、市场出清机制)与此同时,移动支付可能还会带来一个新改变,即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这种改变会在影响信用创造,影响市场出清机制。移动支付,能获得更丰富的个人资本活动数据,降低信息不对称,有助于间接与直接金融体系扩大信用创造。但更重要的影响是,影响市场出清机制。我是一个新凯恩斯主义偏好者。因此在我过去的十日谈中,宏观经济学十日谈-Day4-政策时滞、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半亩方塘:经济金融读书笔记-知乎专栏,对货币市场为什么不能实现自然出清进行过简要介绍。摘录如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利率选择与银行风险偏好,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逆向选择”。熟悉逆向选择的人都知道,米什金在其货币金融学教科书中描述为,“那些越是具有不负责倾向的人,越是愿意去接受高利率并获取”。事实上,这类人并不是全部者。如果我们将者分为,低风险偏好与高风险偏好两种,那么当银行利率很低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很容易获得信贷,因此大量投资于低风险低收益率事业,银行的信贷业绩良好。而当银行提高利率的时候,高资金成本会促使部分低风险偏好者望而生畏放弃,而推动部分高风险偏好者开始追逐高收益高风险事业,银行的信贷业绩出现坏账。当这种利率高到一定的时候,剩下的者可能全部是米什金所描述的“逆向选择”下高风险信用低的者。尽管高利率使得账面利息收益预期很高,但是银行将因为无法收回而经营不良。因此现实中,银行对利率的选择,是依据正向选择效应(银行收益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与反向选择效应(银行收益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减少)的均衡来选择的,使得银行收益最大化。这也直接影响了银行在风险偏好上的表现。不同风险偏好的银行在决定信贷规模和利率时都会采取不同的选择,这使得货币扩张实际情况并非如同只要引入货币乘数的小学计算那样简单。因而,银行的利率选择往往不等于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同时存在信贷效应(低息)与配给效应(本来发放高息却依发放了低息),使得实际具有高风险偏好且有能力支付高息的者无法获得信贷(StightzandWeiss,1981)。而即便不存在货币作为移动支付的支撑,移动支付平台也可以获得大量的个人消费数据,从而在消费金融(比如消费信贷、汽车金融)等等领域发挥出显著作用,缓解信息不对称性,改变市场的出清机制,影响货币流通与供需,进而影响到货币发行量。(六)小结我想,上面应该讲得比较清楚了。有没想到的地方,欢迎一起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好问题,从中可以至少做出十篇以上论文来,从不同的角度,包括我提到的你可以研究人情关系对货币供需的影响,以及慧航兄讲到的对信用创造路径的影响,以及代艺朋友讲到的对消费心理与行为的改变。即便,仅从货币政策、内生性、流动性等问题方面,都可以大做文章。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好题目。我已经列出几个备选小论文选题。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