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金饰品 » 不系黄金绶
扩展阅读
类似于金条 2021-03-31 20:26:33
何兰黄金市厂 2021-03-31 20:26:32
蒲币对人民币汇率 2021-03-31 20:26:27

不系黄金绶

发布时间: 2021-03-17 07:42:45

『壹』 印绶中的绶是何意


丝织带子。本用于穿联玉器,战国始成为系印之带。汉代形成佩绶制度。绶约三指宽,织有丙丁纹,用不同颜色和绪头多少分别等级,同官印一起由朝廷颁发。退职和死亡,应一同缴还。其长度,帝王有长过二丈的,短的也有一丈七八尺(汉约约当市尺六寸半)。绶的佩带,挂在右腰一侧,打成一大回环,让剩余部分下垂。贮绶有绶囊。宋代宫中妇女又常系于胸前,在腰下正中部分增加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借以贴压裙幅,使其走路和活动时不至于随风飘扬,影响美观,称“玉环绶”。这种结环加玉佩方式,一直影响到明清。《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黄赤绶”;“诸侯王赤绶”;“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公、侯、将军紫绶”;“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千石、六百石黑绶”;“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百石青绀绶”。《隋书.何稠传》:“又从省之服,初无佩绶。稠曰:‘此乃晦朔小朝之服。安有人臣谒帝而去印绶,兼无佩玉之节乎?’乃加兽头小绶及佩一只。”《宋史.舆服志四》:“仍乞分官为七等,冠绶亦如之。”“天下乐晕锦绶,为第一等”;“杂花晕锦绶,为第二等”;“方胜宜男锦绶,为第三等”;“翠毛锦绶,为第四等”;“簇四雕锦绶,为第五等”;“黄狮子锦绶,为第六等”;“第七等,方胜练鹊锦绶”。

『贰』 关于金的成语 不含金(五行的 不是黄金)

铜墙铁臂、钢筋铁骨、银装素裹等

『叁』 你好!金印紫绶的贵命是什么意思

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肆』 绶带的问题

他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彻侯,金印紫绶;
相国、丞相,金印紫绶。高帝一十年,更名相国,绿绶。
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左右前后将军,金印紫绶;
御史大夫,银印青绶。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光禄大夫无。
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
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绥和元年,长、相皆黑绶。建平二年,复黄绶。
回答者:ALPS的风 - 秀才 二级 9-23 23:48

印绶

官印和绶带。古代官印佩带于身,绶即系印纽的丝带。官阶不同,制印的材料和绶的颜色与织法不同,汉代印绶有四个等级:三公为金印紫绶,九卿及二千石官员是银印青绶,二干石以下是铜印黑绶,四百石及其以下是铜印黄绶。

金印紫绶

金质官印,紫色绶带。印纽为龟形。这本为太子和诸侯王所享用,后来三公也佩带这一级别的印绥。

银印墨绶

史书上为银印青绶。是九卿、二干石官员所佩之印绶。

铜印墨绶

系千石、六百石官吏所带之印绶。印纽为环形。史书上称铜印黑绶。

『伍』 成语“紫绶金章”的“绶”指什么

绶:印绶

成语词条: 紫绶金章

成语发音: zǐ shòu jīn zhāng

成语释疑: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陆』 绶什么意思



目录[隐藏]
基本信息
详细释义
方言集汇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拼音:shòu 注音:ㄕㄡˋ田字格中的“绶”字
简体部首:纟,部外笔画:8,总笔画:11
五笔86&98:XEPC
仓颉:VMBBE
郑码:ZPWX
笔顺编号:55134434554
四角号码:2214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EF6[1]
[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名〉
(1) (形声。从糸( mì),受声。本义: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 同本义 [ribbon attached to an official seal or medal]
绶,绂维也。——东汉·许慎《说文》
绂谓之绶。——《小尔雅》。按,绶者,组带之大名。
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周礼·幕人》。司农注:“组绶所以系帷也。”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礼记·玉藻》
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繸,谓之绶。——《董巴舆服志》
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汉书·朱买臣传》
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2) 又如:绶带(系印信用的佩带);绶笥(盛印绶的箱箧);绶囊(古代官吏系在腰间盛绶的口袋);绶花(花名。蔓生如绶,故名)[1]
[编辑本段]方言集汇

◎ 粤语:sau6[1]

『柒』 绶怎么读


拼音: shòu , 笔划: 11
部首: 纟 五笔: xepc



基本解释:绶
(绶)
shòu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

笔画数:11;
部首:纟;

『捌』 东西周时的绶是什么东西


丝织带子。本用于穿联玉器,战国始成为系印之带。汉代形成佩绶制度。绶约三指宽,织有丙丁纹,用不同颜色和绪头多少分别等级,同官印一起由朝廷颁发。退职和死亡,应一同缴还。其长度,帝王有长过二丈的,短的也有一丈七八尺(汉约约当市尺六寸半)。绶的佩带,挂在右腰一侧,打成一大回环,让剩余部分下垂。贮绶有绶囊。宋代宫中妇女又常系于胸前,在腰下正中部分增加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借以贴压裙幅,使其走路和活动时不至于随风飘扬,影响美观,称“玉环绶”。这种结环加玉佩方式,一直影响到明清。《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黄赤绶”;“诸侯王赤绶”;“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公、侯、将军紫绶”;“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千石、六百石黑绶”;“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百石青绀绶”。《隋书.何稠传》:“又从省之服,初无佩绶。稠曰:‘此乃晦朔小朝之服。安有人臣谒帝而去印绶,兼无佩玉之节乎?’乃加兽头小绶及佩一只。”《宋史.舆服志四》:“仍乞分官为七等,冠绶亦如之。”“天下乐晕锦绶,为第一等”;“杂花晕锦绶,为第二等”;“方胜宜男锦绶,为第三等”;“翠毛锦绶,为第四等”;“簇四雕锦绶,为第五等”;“黄狮子锦绶,为第六等”;“第七等,方胜练鹊锦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