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员储备多少才算合理,或是人员储备率控制在多少内才算合理
这个应该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根据企业或单位实际情况定制。我们公司是生产型企业,对关键岗位我们一般都要进行人员储备,除去内部交叉培养多面手外,外招也是一个渠道,一般储备1-2人的样子。
❷ 会计科目专项储备计提的比例是多少
工程造价的1%-2%计提。营业收入的0.5%-1.5%为计提依据。专项储备是一个权益类会计科目和版报表科目,适权用于执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按照财政部2009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专项储备”科目。提取安全生产费时,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专项储备”科目。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即借记“专项储备”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储备比率规定扩展阅读:
及时精准记账。记账公司在处理会计科目上更加精准统一,记账更加及时,按季度记账。规范参与村级预决算编制。财务公开透明。记账公司在每季完成记账和年度决算后,及时到各村张榜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并将公开内容实行影像资料保管。
档案移交规范。年终记账公司对报账清单、会计凭证、出纳盘存表、财务报表、预算表、决算表、财务公开表及影像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装订成册,档案盒封装,整体移交,做到镇、村各留一套。
❸ (十)关于储量比例
原详查总则规定了储量比例区间值,原勘探总则规定了按照“保证首期,准备中期,储备后期”的原则,结合矿床规模和复杂程度确定储量比例,给出了大中型矿床各级储量比例区间值,并规定各矿种储量比例在分矿种规范中具体确定。
储量比例是改革开放以来争论最多、在储量审批中出现争议时最难协调的问题,也是规范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储量比例反映了对一个矿区整体的勘查程度,也必然反映了工程投入和资金投入的多少。原勘探规范总则中规定的总原则实际是三个方面:高级储量应分布在首采区;需要多少应与矿山部门具体研究;规范提供的比例区间数值是参考性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勘查开发投资者,要求勘查者按一定的储量比例进行勘查,以求将开发投资风险降至最低,是正确的。过去关于储量比例的规定,是有经验依据的,而且是可以灵活运用的。但在具体执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勘查、开发工作及其投资是分部门管理,有部门利益的驱使,勘查、设计各方面都不愿突破这一界限,使灵活的规定失去了原来的意图,变得僵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投资者都是自己承担投资风险,不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分部门管理的问题,现规范又取消了各类储量比例的规定,只要按照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也就不会再出现过去的争论了。
修订规范时,按照改革的精神和统一部署,规范中不设置传统的各级储量比例。但对不同勘查阶段估算的资源储量的用途提出了原则性规定。一般表述为:要与投资者研究确定,一般详查阶段估算的控制的资源储量,应达到矿山最低服务年限的要求;勘探阶段估算的探明的资源储量,其中可采储量部分应满足矿山返本付息所需矿量的要求。
煤的规范是一个例外,根据煤炭勘查开发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在附录中规定了各阶段比例原则上由勘查投资者确定,同时也提供了在投资者无明确要求时可以参照的资源储量比例。
❹ 什么是银行储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换句话说,存款准备金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存款按照一定比率作为准备金,不得随意动用。打比方说,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0%,相当于老百姓在商业银行每存一百元,就有10元被放进了央行,商业银行不得动用这10元去放贷。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十多年来,经历了四次调整,在当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抑制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货币投放过多的状况。目前,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方向是要逐步恢复存款准备金支付清算和作为货币总量调控工具的功能,改变原来主要功能不在调控货币总量而在发挥集中资金,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
利率及利率政策
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的比率,通常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根据资金借贷关系中诸如借贷双方的性质、借贷期限的长短等,可把利率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法定利率和市场利率、短期利率和中长期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手段的运用,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杠杆。1993年5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时经济过热、市场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攀高,两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两次提高了贷款利率,这些调整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针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物价明显回落的情况,央行又适时四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基础上,对减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者关系
一般地,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利率或会有上升压力,都是金融紧缩政策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
❺ 什么是债务储备金比率
这是根据企业资本构成中长期负债的情况,表示出对于固定的财务负担是否有偿还能力,并显示企业的信用力和财务危险程度。一般包括对利润的负债利息的倍率和负债偿还金(利息和本金)的倍率。
❻ 人才储备率有没有什么计算方式
人才储备率=一个工作岗位能够用作应急使用的人员数量÷这个岗位的所有工作人员x100%
企业为本单位的远大发展而筹备一个人才库,从而为公司一些关键性的岗位提供了人才储备,特别是为领导职位制定了接班计划,且企业可拥有随时可供调用的人才储备,因而更能满足企业发展中的不时之需。
人才储备不仅是公司内部人才的储备,还是外部人才有关资料的领储备。
❼ 什么是储备金率
加息和上调储备金率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用于借贷的成本。
对于银行来讲:
1、加息。提高了资金使用成本,使资金需求降低,这样银行的资金供应就会相对提高。对于银行业务的开展产生影响。
2、上调银行储备金率。 你说的应该说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将吸收的存款放在中央银行的部分,这部分资金不能用于放贷。也就是这部分资金不能给银行带来收益。
所以银行储备金率越高,银行用于放贷的资金越少,也就是银行业务不好开展。
当然这些对于银行股的应该都是负面信息,因为这直接影响到银行的放贷水平。
但是最后是否会对银行的收益造成影响,还很难说:
1、银行由于放贷受限制,就会提高利息,选择优质客户。
2、如果银行的收益大量来源于中间业务,那么受影响会小一些。
加息和上调准备金都是说明国家在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经济过热。影响是全方面的。
❽ 什么是基金储备率
你好,我是国家理财师,基金储备率是相对基金总的募集金额,不是用于中长短期各种投资,而是作为银行短期存款或现金用于应对日常的各项费用和赎回份额的处理这方面的比例。
基金储备率=基金在银行的备用资金/基金总募集金额。
❾ 存贷款比率的规定
存贷款比率等于各项贷款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的比率。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各项贷款余额包括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应收押汇和贴现;总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应解汇款、保证金、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存款。
表: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比率比较 96年 130.42 97年 79.74 78.17 74.19 95.72 84.37 56.46 平均 73.47 84.32 79.25 86.68 90.02 61.59 136.29 从表中可看出,经营状况较好的三家银行中有两家银行在1997年的存贷款比例超过75%,接近80%,平均比率都低于85%;经营状况较差的三家银行有两家银行的平均存贷款比率超过85%,其中烟台住房储蓄最大,近96%;破产关闭的海南发展银行的存贷款比例更加离谱,超过130%。由此可见,存贷款比例超过85%意味着银行进入了危险的经营区间。过去的存贷款监管指标<=75%,虽然要求较严,但限制了银行的盈利空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切实落实。所以,建议将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监管指标由<=75%调整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