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金储备 » 确定国际储备
扩展阅读
类似于金条 2021-03-31 20:26:33
何兰黄金市厂 2021-03-31 20:26:32
蒲币对人民币汇率 2021-03-31 20:26:27

确定国际储备

发布时间: 2021-03-24 17:35:09

Ⅰ 什么是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率的各种形式的国际储备资产的总称。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一国的国际储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货币当局持有的可兑换货币和用它们表示的支付手段);普通提款权(General Drawing Rights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向基金认缴份额25%的黄金和可兑换货币部分、基金组织为支付其他会员国的借款而使用的会员国货币净额;基金组织从会员国的借款);特别提款权(Spelial Drawing Rights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的储备资产,用于会员国和基金组织间,以及会员国之间的支付。)

86年我国加入IMF

Ⅱ 如何确定一国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

一、一国国际储备的范围及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1、如果一国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并参加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则该国的国际储备中除黄金和外汇储备外,还包含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不仅其国际储备规模有所扩大,而且增加了国际清偿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讲,可以缓解对外汇储备的需求,使外汇储备的持有量不必过多。

2、如果一国货币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则该国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和进行国际支付方面具有一个有利条件一可以用本币来清偿对外债务。因此,对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它无须保持规模过大的国际储备。

3、至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其拥有雄厚的储备资产,则另当别论。
二、国际收支流量的大小及其稳定程度。

1、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的储备需求具有决定性影响,也是决定一国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最主要的因素。首先是其贸易收支的稳定程度。

2、如果一国出口商品货源的供给弹性和销售市场的需求弹性均大于1,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小于1,则表示其外贸收支相对稳定;若其进出口基本平衡或略有出超则不必顾及国际储备;如果出口商品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小于1,而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大于1,则表明外贸条件较差,需保持较充足的外汇储备。

3、其次看国际收支差额的状况及稳定程度。

4、一般来讲,如果一国持续国际收支顺差(经常项目十资本项目),则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很小;反之,若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经常性逆差,则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较大;在国际收支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可视其逆差发生的频率和其它可选择的调节手段来确定适当的储备水平。

5、总之,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性质、程度以及可供选择的调节措施的多寡与优劣,将决定调节过程中所需的国际储备量。
三、国际收支其它调节手段的运用及其有效性。如果一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或贸易管制,并能有效地控制进口和外汇资金的流动,则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量相对较小,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其国际储备存量不足。
四、一国国际融资能力的大小及所处的国际环境。

1、一个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融资能力主要表现在:获得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能力;获取外国商业贷款的能力;在国际债券市场上的融资能力。

2、如果一国具有较高的债信等级,能迅速、便利地获得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且该贷款的来源稳定,条件良好,或者该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的能力很强,则该国无须持有过多的国际储备资产;反之,若一国资信较差,国际融资能力低,就应保持充足的国际储备。

(2)确定国际储备扩展阅读

适度国际储备规模的确定方法

一、定性分析法

1、定性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国际储备的短缺或过剩会直接影响到某些关键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倾向,因此,考察这些经济变量和政策倾向的变动,就可以判断储备水平是否适度。

2、例如,表明一国国际储备不足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倾向主要有下列指标:持续的高利率政策;外汇管制、外贸管制;紧缩性需求管理;持续的汇率不稳定;把增加储备作为首要的经济目标;新增储备主要来自信用安排。

3、这些客观指标产生的背景是,该国政府已经明确其适度储备量的水平,因而当其采取高利率政策或奖出限入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时,便意味着该国存在储备不足问题。正是由于储备不足,该国政府缺乏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从而汇率不稳。于是,该国被迫通过国外借款来弥补国际储备缺口。

4、定性分析法不乏其合理性,但它只能粗略地反映储备的适度性,不能测算出一个确定的储备量。而且用来反映储备适度性的经济变量和政策措施的变化可能并非由储备过剩或不足引起,而是由其他经济因素甚至政治因素所引起。

5、因为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假定储备水平是一种重要的政策目标,政府为达到预定的储备水平目标而调整内部和外部的政策,但有些时候政府的政策调整可能是为了其他更重要的政策目标。

二、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比例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

(一)比例分析法。

1、即采用国际储备量与某种经济活动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来测算储备需求的最适度水平。其中,进口比例法(R/M比例法)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衡量方法。

2、这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教授在其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思路是:把国际贸易中的进口作为惟一的一个变量,用国际储备对进口的比例(R/M)来测算最适度储备量。

3、一国的R/M比例应以40%为最高限,20%为最低限。按全年储备对进口额的比例计算,约为25~30%左右,即一国的储备量应以满足约3~4个月的进口为宜。

4、除此以外比例分析法常用的比例指标还有:储备对外债总额的比例、储备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等。这种方法因简明易行而被许多国家所采用,IMF也是这一方法的支持者。

5、但是比例法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某一比例关系只能反映个别经济变量对储备需求的影响,而不能全面反映各种经济变量的影响。其次,对于R/M比例法来说,一是它理论上存在缺陷,即:国际储备的作用并非只是支付进口。

6、二是各国情况不同,例如,各国对持有国际储备的好处和付出的代价看法不同,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等。这些差异决定了各国储备政策的差异,因而各国对储备的需要量也就不同。所以,只用进口贸易这个单一指标作为决定各国国际储备需求量的依据,显得有些依据不足。

(二)成本—收益分析法。又称机会成本分析法。

1、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海勒、阿加沃尔为首的经济学家,将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运用于外汇储备总量管理而得出的,即当持有储备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所持有的储备量是适度的。

2、一般情况下,国际储备的需求量与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成反比,与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成正比。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是运用外汇进口资源要素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边际产出(可采用国内投资收益率来计算)。

3、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则是运用储备弥补国际收支逆差,避免或推迟采用政策性调节措施,减少和缓解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的好处,以及运用外汇购买国外有息资产的收益。只有当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等于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从而带来社会福利最大化时,才是最适度储备规模。

4、成本收益分析法具有测算的准确性高于比例分析法的优点,这种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技术建立储备需求函数,克服了比例分析法采取单一变量的片面性。

5、但宏观经济中有些变量并不像微观经济变量一样有界限分明的成本和收益,只能测算综合成本和综合收益。

6、这使成本收益法存在着不足之处:其计算方法比较复杂,涉及的经济变量较多,有的数据难以获得,只能凭经验主观选择或采用其他近似指标替代,影响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而很难在实际生活中采用。

Ⅲ 请问一国应如何确定国际储备水平

国际储备是一国政府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的国际可接受的一切资产。
按类型分,国际储备包括: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SDRs
储备多少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持有成本;
2、一国到国际市场筹措应急资金的能力;
3、对国际收支发生冲击的类型和规模;
4、调整速度;
5、进出口规模。

Ⅳ 什么是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率的各种形式的国际储备资产的总称。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一国的国际储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货币当局持有的可兑换货币和用它们表示的支付手段);普通提款权(General Drawing Rights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向基金认缴份额25%的黄金和可兑换货币部分、基金组织为支付其他会员国的借款而使用的会员国货币净额;基金组织从会员国的借款);特别提款权(Spelial Drawing Rights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的储备资产,用于会员国和基金组织间,以及会员国之间的支付。)

Ⅳ 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因素

一国的最适国际储备量应处于上、下限之间,其确定因素主要有:
①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通常以一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衡量,国际储备的数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②经济的开放程度和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一国的国际储备数量与该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和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成正比;③外贸条件的变化方向,外贸条件良好,进出口能大致平衡或有出超,储备数量可适当减少,外贸条件恶化就有可能动用较多储备;④偶发事件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其额度可参照经济规模和偶发事件出现的平均概率及程度来确定。

Ⅵ 如何确定适度的国际储备水平

确定方法如下:
(1)一国国际储备的范围及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如果一国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并参加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则该国的国际储备中除黄金和外汇储备外,还包含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不仅其国际储备规模有所扩大,而且增加了国际清偿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讲,可以缓解对外汇储备的需求,使外汇储备的持有量不必过多。如果一国货币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则该国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和进行国际支付方面具有一个有利条件一可以用本币来清偿对外债务。因此,对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它无须保持规模过大的国际储备。至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其拥有雄厚的储备资产,则另当别论。
(2)国际收支流量的大小及其稳定程度。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的储备需求具有决定性影响,也是决定一国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最主要的因素。首先是其贸易收支的稳定程度。如果一国出口商品货源的供给弹性和销售市场的需求弹性均大于1,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小于1,则表示其外贸收支相对稳定;若其进出口基本平衡或略有出超则不必顾及国际储备;如果出口商品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小于1,而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大于1,则表明外贸条件较差,需保持较充足的外汇储备。其次看国际收支差额的状况及稳定程度。一般来讲,如果一国持续国际收支顺差(经常项目十资本项目),则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很小;反之,若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经常性逆差,则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较大;在国际收支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可视其逆差发生的频率和其它可选择的调节手段来确定适当的储备水平。总之,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性质、程度以及可供选择的调节措施的多寡与优劣,将决定调节过程中所需的国际储备量。
(3)国际收支其它调节手段的运用及其有效性。如果一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或贸易管制,并能有效地控制进口和外汇资金的流动,则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量相对较小,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其国际储备存量不足。
(4)一国国际融资能力的大小及所处的国际环境。一个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融资能力主要表现在:获得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能力;获取外国商业贷款的能力;在国际债券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如果一国具有较高的债信等级,能迅速、便利地获得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且该贷款的来源稳定,条件良好,或者该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的能力很强,则该国无须持有过多的国际储备资产;反之,若一国资信较差,国际融资能力低,就应保持充足的国际储备。
通常将一国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介于经常储备量和保险储备量之间。所谓经常储备量是指保证一国正常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进口不致因储备不足而受影响的储备量,它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下限;所谓保险储备量是指一国既能满足国际收支逆差的弥补,又能保证国内经济增长所需的实际资源投入的储备量,这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上限。各国货币当局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这一区间内进行灵活管理,优化配置。

Ⅶ 决定国际储备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状况,若实力很强则不需要保持太大的国际储备;如果该国的货币本来就是国际普遍使用的储备货币,也不需要准备太多的国际储备;如果一国政府是用固定汇率制度则比使用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要准备更多的国际储备;政府利用各种手段控制国内外经济运行的能力大小也就是控制力的大小,若控制力强则可以少储备一些国际储备;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周期状况,处于不同的周期阶段对国际储备的需求也不同;如果一个国家想要进行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大量的外汇储备可以给国际投机者以震慑力,来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

Ⅷ 确定国际储备规模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1)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2)经济发展目标及经济开放程度。 (3)中央银行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 (4)中央银行拥有的储备之外的国际清偿能力。 (5)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选择。 (6)未偿还外债总额及偿还期特点等。

Ⅸ 如何理解国际储备的作用怎样确定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

国际储备作用: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充作干预资产 作为偿还外债的基础的保证
确定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其下限应该不低于相当于3个月的进口需要的储备量 上限是保险储备量 应当稍高于相当于3个月的进口需要的储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