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结构(各种外汇储备所占GDP比例、数额)再者分析一下此种结构的合理性!
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包括币种的权重以及资产配置情况,都是国家的高级机密,怎么可能打听到。更谈不到分析这种结构的合理性。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尤其是美国国债)占很大币种。美元资产占比超过50%。
Ⅱ 我国储备资产管理问题
国际储备
出自 MBA智库网络(http://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International Reserve)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
目录
[隐藏]
1 国际储备的含义及特点
2 国际储备的构成
2.1 (一)自有储备的构成
2.2 (二)借入储备
3 国际储备的来源
3.1 收购黄金
3.2 国际收支顺差
3.3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取得的外汇
4 国际储备的作用
4.1 一、国际储备作用的两个层次
4.2 二、各国持有国际储备的主要目的
5 国际储备的管理
5.1 一、国际储备需求管理的内涵
5.2 二、国际储备需求数量管理
5.3 三、国际储备需求的币种管理
6 我国的国际储备
6.1 一、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
6.2 二、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
[编辑]国际储备的含义及特点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也称“官方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国际储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能力,而且会影响世界特价水平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储备具有的典型特点
官方持有性
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中央货币当局直接掌握并予以使用的,这种直接“掌握”与“使用”可以看成是一国中央货币当局的一种“特权”。非官方金融机构、 企业和私人持有的黄金、外汇等资产,不能算作国际储备。该特点使国际储备被称为官方储备,也使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区分开来。
自由兑换性
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可以自由地与其他金融资产相交换,充分体现储备资产的国际性。缺乏自由兑换性,储备资产的价值就无法实现,这种储备资产在国际间就不能被普遍接受,也就无法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及发挥其他作用。
充分流动性
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随时都能够动用的资产,如存放在银行里的活期外汇存款、有价证券等。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或汇率波动过大时,就可以动用这些资产来平衡国际收支或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普遍接受性
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能够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与接受、使用。如果一种金融资产仅在小范围或区域内被接受、使用,尽管它也具备可兑换性和充分流动性,仍不能称为国际储备资产。
[编辑]国际储备的构成
[编辑](一)自有储备的构成
自有储备即国际储备,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用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地位,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余额。
1.黄金储备
2.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当今国际储备中的主体。
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地位(头寸)
4.特别提款权
[编辑](二)借入储备
1.备用信贷
2.互惠信贷和支付协议
3.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国际清偿能力的构成
国际清偿能力的构成要素
自有储备
(国际储备) 借入储备 诱导储备
(借入储备的广义范畴)
1.黄金储备
2.外汇储备
3.在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地位
4.在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余额 1.备用信贷
2.互惠信贷
3.支付协议
4.其他类似的安排 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编辑]国际储备的来源
[编辑]收购黄金
收购黄金包括两方面,(1)一国从国内收购黄金并集中至中央银行手中;(2)一国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购买黄金。不过,因黄金在各国日常经济交易中使用价值不大,加上黄金产量也有限,因此,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一般不会增加。
[编辑]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也包括两方面:
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顺差
它是国际储备的主要来源。该顺差中最重要的是贸易顺差,其次是劳务顺差。目前,劳务收支在各 国经济交往中,地位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的贸易收支逆差甚至整个国际收支逆差,都利用劳务收支顺差来弥补。在不存在资本净流出时,如果一国经常项目为顺差, 则必然形成国际储备;而在不存在资本净流入时,如果一国经常项目为逆差,则必然使国际储备减少。
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的顺差
它是国际储备的重要补充来源。目前国际资本流动频繁且规模巨大,当借贷资本流人大于借贷资本流出时,就形成资本项目顺差。如果这时不存在经常项目逆差,这些顺差就形成国际储备。 这种储备的特点就是由负债所构成,到期必须偿还。但在偿还之前,可作储备资产使用。当一国的借贷资本流出大于借贷资本流入时,资本项目必然发生逆差,如果这时有经常项目逆差,则国际储备将会大幅减少。
[编辑]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取得的外汇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结果也可取得一定的外汇,从而增加国际储备。当一国的货币汇率受供求的影响而有上升的趋势或已上升时,该国的中央银行往往就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抛售本币,购进外汇,从而增加本国钓国际储备。另一方面,当一国的货币汇率有下浮趋势或已下浮时,该国就会购进本币,抛售其他 硬货币,从而减少本国储备。一般来说,一个货币汇率上升的国家,往往是国际收支顺差较多的国家,因此,没有必要通过购进外汇来增加已过多的外汇储备,但由于共同干预的需要,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增加本国的外汇储备。
这种干预形式在70年代以前,主要以单个国家干预的形式出现,到80年代发展成为联合干预。如1978年美元汇率暴跌,美国就曾抛售约合100亿美元 的西德马克以遏止美元汇价下降。但到0年代,这种干预面就扩大了,如1988年为力守1美元兑120日元的防线,西方各国中央银行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仅在 1988年1月4日这一天之内,美国、日本、前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以及瑞士、奥地利等中央银行就购进20亿~30亿美元,其结果使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加,也使美元汇率得以回升。97年代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局势动荡不安,尤其1993年至1995年发生了新的美元危机,1997年又发生 了波及世界金融市场的东南平货币危机,因此,联合干预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编辑]国际储备的作用
[编辑]一、国际储备作用的两个层次
国际储备的作用,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第一个层次,是从世界的范围来考察国际储备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储备也相应增加,它起着媒介国际商品流动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二个层次则是具体到每一个国家来考察。
[编辑]二、各国持有国际储备的主要目的
(一)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对外支付能力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政府需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如果国际收支困难是暂时性的,则可通过使用国际储备予以解决,而不必采取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来调节。如果国际收支困难是长期的、巨额的,或根本性的,则国际储备可以起到一种缓冲作用,它使政府有时间渐进地推进其财政货币调节政策,避免因猛烈的调节措施可能带来的社会震荡。
(二) 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
当本国货币汇率在外汇市场上发生变动或波动时,尤其是因非稳定性投机因素引起本国货币汇率波动时、政府可动用储备来缓和汇率的波动,甚至改变其波动的方向。通过出售储备购入本币,可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反之,通过购入储备抛出本币,可增“市场上本币的供应,从而使本国货币汇率下浮。由于各国货币金融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总是有限的,因而外汇市场干预只能对汇率产生短期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在很多情况下是由短期因素引起的,故外汇市场干预能对稳定汇率乃至稳定整个宏观金融和经济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三)信用保证
国际储备的信用保证作用,包含几层意思:一是可以作为政府向外借款的保证;二是可以用来支持对本国货币价值稳定性的信心。比较充足的国际储备有助于提高一国的债信和货币稳定性的信心。
(四)赢得竞争利益
一国持有比较充分的国际储备,政府就有力量使其货币高估或低估,争取国际竞争的优势。如果是储备中心国家,这对于支持其关键货币的国际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从上面看来,国际储备不仅是一种支付手段,而且是平衡资产和干预资产。
[编辑]国际储备的管理
[编辑]一、国际储备需求管理的内涵
国际储备需求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特定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获得(并持有)国际储备资产的量。
国际储备的需求管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是数量管理,第二是币种管理。数量管理讲的是一国应保持多少储备才算合理,币种管理讲的是怎样搭配不同种类的储备货币,才能使风险最小或收益最大。
[编辑]二、国际储备需求数量管理
如上所述,国际储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获得国际储备、持有国际储备都是有成本的,过多的储备还会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
(一)国际储备需求的相关概念
与国际储备需求相关的概念有:适度的国际储备量;最低限国际储备量;最高限国际储备量;保险国际储备量;经常国际储备量;国际储备需求目标区。
(二)、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
从实践上看,国际储备需求经常在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中心”、“上限”和“下限”的变化)。制约国际储备需求变化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对外贸易状况
(1)对外贸易规模
(2)贸易条件及竞争力
2.调节体制特性
(1)调节机制的特点
(2)调节手段的选择偏好
(3)调节速度的选择偏好
3.国家的经济状况
(1)经济结构状况
(2)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
(3)借债能力
(4)经济发展水平
4.外经贸的管理体制
(1)外汇管制
(2)外贸管制
[编辑]三、国际储备需求的币种管理
一国对国际储备的管理,除了在量上将国际储备保持在最适度水平上外,还需要在质上拥有一个适当的国际储备结构,尤其是各种储备货币的构成。这具体包括储备货币种类的比例安排和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的确定。
[编辑]我国的国际储备
[编辑]一、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
(一)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
自1980 年我国正式恢复了在IMF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以后,我国的国际储备资产也是由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lMF的储备头寸四部分构成。我国的黄金储备量自80年代以来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基本维持在127百万盎司。由于我国在 IMF中所占的份额较低,所以特别提款权和储备头寸的数额十分有限,约有10亿美元左右,占我国国际储备总额极小比例。
外汇储备是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主体,约占整个国际储备额的90%以上。
(二)我国合理的国际储备需求量
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稳定的黄金储备政策,而且我们无法调整特别提款权和储备头寸,所以这里讨论的国际储备合理需求量的问题仅仅是就外汇储备而言的。
我国的外汇储备量,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外汇储备量应高些,其理由是:
第一,由于初级产品在我国出口商品中还占较大比重,由于我国工业制成品质量、包装和价格还存在一定问题,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较弱,故国际收支比较脆弱;
第二,随着借用外资的增多,我国的外汇储备除用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需要之外,还要起到偿还外债的担保作用。
第三,我国只能用外汇支付进口的商品与劳务,非外汇储备有限。第四,中国银行外汇结存并非全部可用来执行国际储备的职能。因此,我国需要多持有一些外汇储备。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外汇储备应低些,其理由是:
第一,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有着较高的资信,具有较强的借用国外资金的能力。
第二,目前,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汇率由国家统一通过行政手段制定,因而国家不需要干预外汇市场的那部分外汇储备。
第三,我国的外汇资金较为紧张,不宜将大量外汇资金放在外汇储备上。
第四,利用外资是我国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外汇储备大多是与利用外资的方针相抵触的。
[编辑]二、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
(一)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体制
1979年以前,我国的外汇储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中国银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负责办理具体业务。
1979年,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与此同时,成立了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这时的中国银行独立履行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的职能,国家的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通过中国银行结汇而集中于中国银行手中,外汇储备也由该行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主要行使管理外汇、外债和储备的职能。
(二)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管理
这里的结构管理是指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由于构成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性质和运动形式不同,因此在管理上也有所区别和侧重。
1.关于国家外汇库存的结构管理
国家外汇库存是国家对外的债权,主要用于支付国家进口商品所需外汇,并要发挥它的其他各项作用。对这部分储备资产重要的是保值,而不是牟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储备货币多样化的原则,以分散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根据支付进口商品所需货币的币种和数量,确定该货币在储备中的比例;密切注视外汇市场的变化趋势,随时调整各种储备货币的比例;选择储备货币的资产形式时,要按照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顺序进行决策。
2.中国银行外汇结存的结构管理
中国银行的外汇结存源于中国银行的对外负债,这一性质决定其管理原则与国家外汇库存的管理原则有所不同。具体要求是:对从国外借入的外汇资金,尽量遵循借、用、收、还货币一致性原则避免汇率风险;对国内企业的外汇存款,如果存款币种与用汇币种不一致时,应尽早办理远期外汇买卖,将汇率风险转嫁到国际市场上去;对于长期稳定的沉淀资金,金融机构只要看准时机,可以通过买卖嫌取利润。
Ⅲ 我国如何管理国际储备
(一)完善相关经济税收政策,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在经常项目上转变长期顺差格局,实现收支平衡。一方面,通过出口税制的改革,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同时限制一些能耗型、污染型、资源型商品出口,改善我国产业结构,使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转变。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和减少非关税壁垒措施,加大先进技术设备与国内紧缺物资、原材料的进口;放宽居民企业的用汇自主权,便利其经济活动。
资本项目方面,过去20多年,我国累计引进直接投资约4800多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成功利用外资的楷模。但单纯引进外资已经给我国的资源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目前应该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从鼓励外资流入、限制流出逐渐转向流入与流出平衡转变。具体来说,改变以引进外资多少来衡量官员政绩的传统观念;逐步取消外商直接投资在所得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其实行国民待遇;放松对资本流出的限制,鼓励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培植本国的跨国公司。
(二)改变储备管理决策机制,构建双层次储备管理体系 储备管理应从国家战略利益来考虑,而不能单纯从央行资产负债表来考虑。英国、美国、日本等经济体的实践表明,由财政部决策的、央行执行的双层储备管理体系是国际储备管理的基础。
(三)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要实现我国外汇储备货币的多元化。面对美元长期贬值的情势,而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比重占到80%,远高于68%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面临的汇率风险很大,必须进行储备的币种结构调整。与美元弱势相比,欧元的国际地位则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欧元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据欧盟统计,欧盟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四)增加黄金储备,保障金融安全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黄金的货币地位虽然被削弱了,但是当全球经济动荡的时候,黄金仍然是信用货币的真正对立面,持有黄金比持有任何国家的货币资产都安全。目前我国黄金储备仅占外汇储备的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3~5% 的一般标准。从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角度,我国应增加黄金储备的比例.有效降低外汇储备规模。
(五)投资多样化,提高收益
在巨额外汇储备下,外汇储备管理显得不那么规范;需要加快金融市场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更多地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进一步放宽外汇贷款条件,努力推进国内企业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界的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国内资本。
(六)增加重要商品储备,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和安全
为充分发挥中国国际储备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储备规模的适度和储备结构的优化.除了增加黄金储备数量和提高非美元货币储备份额,还有一些相关的配套措施可以并用,以取得综合效应。
(七)将部分外汇储备向非货币化成长型储备转化
为提高外汇储备的效益,可将部分超额的储备加以转化。现在普遍的观点是增加战略物资储备,但增加物资储备需要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并进行日常管理,其成本相当高。
Ⅳ 我国的外汇储备应考虑哪些因素
外汇来储备总量管理应考虑的因素源:
1.国家经济安全:我国必须拥有充足的国际储备以防范风险,保持货币金融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
2.国际收支的稳定
3.货币供应
4.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繁荣与稳定
5.国际储备适度规模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应考虑的因素:
1.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原则
2.储备货币应与贸易支付和金融支付所需货币保持一致
3.储备货币应与干预市场所需要的货币保持一致
4.应选择多种储备货币
Ⅳ 3、 根据我国目前国际储备的基本情况,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数量管理和结构管理问题。
:①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外
汇储备规模理论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这些理
论都有各自的优势,当然也不乏不足之处。本书认为,各国应根据本国的
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来确定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②中国
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将是巨大的,而储备供给却不容
乐观。危机发生时,被冲击国的外汇储备需求急剧上升,而外汇储备的供
给却急剧下降,所以,发展中国家需要外汇储备的超前积累来满足危机时
的需要。因此,我斟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并不明显偏大,现有储备规模应
该包括未来储备的超前积累部分。③短期内,由于中央银行的干预和不完
全的市场机制,使外汇储备增长与物价上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但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可以通过影响货币发行而间接影响消费物价指数
,从而增加物价上涨的压力;外汇储备增加会导致人民币升值,但二者的
相关系数较小,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增加必然会导致本币升值;外汇储
备和货币供应量的被动增加,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主动性大大降低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导致货币供给渠道改变,对东西部贫富差距扩大有一
定影响,体现在:外汇储备增长与东西部人均GDP差距和居民消费水平差距
扩大之间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同时,东部居民消费水平增长明显减慢,
这与同期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和人均GDP不相协调,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
国东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已经进入“边际效益递减”阶段。④
建议从制度上和机制上解决外汇储备增长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着力在以下
几个方面做出改进:加强外汇市场建设,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加强对资本
项目的监管;稳步推进对外直接投资;积极采取其他冲销措施;积极发展
货币市场等。⑤建议成立国务院领导下的由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的
国际储备战略决策小组,实现各部门对储备管理的高度协调和配合。对于
外汇储备委托经营部分和中央银行自营部分提出了建立相应的授权系统。
⑥在外汇储备结构管理方面,可将外汇储备分成两大部分分别管理:是稳
定组合和投资组合。同时,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和货币结构安排做
出了设计。
Ⅵ 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外汇储备规模理论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这些理论都有各自的优势,当然也不乏不足之处。本书认为,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来确定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②中国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将是巨大的,而储备供给却不容乐观。危机发生时,被冲击国的外汇储备需求急剧上升,而外汇储备的供给却急剧下降,所以,发展中国家需要外汇储备的超前积累来满足危机时的需要。因此,我斟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并不明显偏大,现有储备规模应该包括未来储备的超前积累部分。③短期内,由于中央银行的干预和不完全的市场机制,使外汇储备增长与物价上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可以通过影响货币发行而间接影响消费物价指数,从而增加物价上涨的压力;外汇储备增加会导致人民币升值,但二者的相关系数较小,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增加必然会导致本币升值;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的被动增加,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主动性大大降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导致货币供给渠道改变,对东西部贫富差距扩大有一定影响,体现在:外汇储备增长与东西部人均GDP差距和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扩大之间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同时,东部居民消费水平增长明显减慢,这与同期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和人均GDP不相协调,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已经进入“边际效益递减”阶段。④建议从制度上和机制上解决外汇储备增长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加强外汇市场建设,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加强对资本项目的监管;稳步推进对外直接投资;积极采取其他冲销措施;积极发展货币市场等。⑤建议成立国务院领导下的由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的国际储备战略决策小组,实现各部门对储备管理的高度协调和配合。对于外汇储备委托经营部分和中央银行自营部分提出了建立相应的授权系统。⑥在外汇储备结构管理方面,可将外汇储备分成两大部分分别管理:是稳定组合和投资组合。同时,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和货币结构安排做出了设计。
Ⅶ 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及管理方法有哪些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也称“官方储备”或“自由储备”,是一国政府持有的,可以随时用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对外进行国际支付、干预外汇市场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资产总额。
特点
1.外汇储备的统计口径作出重大调整。
2.外汇储备在储备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
3.外汇储备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
4.国际储备主要来源于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项目顺差。
管理
1.中国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际储备濒临枯竭,严重不能满足经济运行对国际储备的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际储备一度减少,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中国国际储备总量超过日本,达到1.9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但国际储备也不宜过多。
2.中国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管理需要坚持三个原则:
(1)持储备货币多样化,以减少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
(2)根据对外支付的需要确定该货币在储备货币中的比重。
(3)随时根据外汇市场的汇率运动趋势调整储备货币的币种结构。
Ⅷ 我国现有国际储备结构及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
这个问题貌似有点太专业了点了 我不能给与答案。。。
Ⅸ 对我国国际储备的评价
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
1.有国际储备机会成本的持有量。
2.外部冲击的规模和频率。
3.政府的政策偏好。
4.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5.对外交往规模。
6.借用国外资金的能力。
7.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8.各国政策的国际协调。
七.国际储备总量管理手段
国际储备总量管理手段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储备不足时,通常采取以下国际收支调节措施:
1.通过出口退税、出口担保、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等手段鼓励出口。
2.以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限制进口。
3.以外汇管理和延期支付等办法限制资本外流。
4.货币对外贬值。
八.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内容
1、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国政府调整国际储备结构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各种储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2、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
(1)币种结构管理:各国通常根据分散原理安排预防性储备货币的币种结构,即实行储备货币多样化。在币种结构管理中,政府主要考虑的是储备资产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关系;
(2)储备货币流动性结构管理:而在流动性结构管理中,政府主要考虑的是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关系。根据流动性的差异,同种货币储备资产可分为多种层次。
九.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和管理
(一)特点
1.外汇储备的统计口径作出重大调整。
2.外汇储备在储备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
3.外汇储备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
4.国际储备主要来源于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项目顺差。
(二)管理
1.我国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际储备濒临枯竭,严重不能满足经济运行对国际储备的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国际储备一度减少,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国际储备总量仅次于日本,属世界第二位。但国际储备也不宜过多。
2.我国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管理需要坚持三个原则:
(1)持储备货币多样化,以减少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
(2)根据对外支付的需要确定该货币在储备货币中的比重。
(3)随时根据外汇市场的汇率运动趋势调整储备货币的币种结构。
国际储备的来源
1、收购黄金
收购黄金包括两方面,(1)一国从国内收购黄金并集中至中央银行手中;(2)一国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购买黄金。不过,因黄金在各国日常经济交易中使用价值不大,加上黄金产量也有限,因此,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一般不会增加。
2、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也包括两方面:(1)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顺差,它是国际储备的主要来源。该顺差中最重要的是贸易顺差,其次是劳务顺差。目前,劳务收支在各国经济交往中,地位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的贸易收支逆差甚至整个国际收支逆差,都利用劳务收支顺差来弥补。在不存在资本净流出时,如果一国经常项目为顺差,则必然形成国际储备;而在不存在资本净流入时,如果一国经常项目为逆差,则必然使国际储备减少。(2)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的顺差。它是国际储备的重要补充来源。目前国际资本流动频繁且规模巨大,当借贷资本流人大于借贷资本流出时,就形成资本项目顺差。如果这时不存在经常项目逆差,这些顺差就形成国际储备。这种储备的特点就是由负债所构成,到期必须偿还。但在偿还之前,可作储备资产使用。当一国的借贷资本流出大于借贷资本流入时,资本项目必然发生逆差,如果这时有经常项目逆差,则国际储备将会大幅减少。
3、中央银行干预外汇
市场取得的外汇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结果也可取得一定的外汇,从而增加国际储备。当一国的货币汇率受供求的影响而有上升的趋势或已上升时,该国的中央银行往往就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抛售本币,购进外汇,从而增加本国钓国际储备。另一方面,当一国的货币汇率有下浮趋势或已下浮时,该国就会购进本币,抛售其他硬货币,从而减少本国储备。一般来说,一个货币汇率上升的国家,往往是国际收支顺差较多的国家,因此,没有必要通过购进外汇来增加已过多的外汇储备,但由于共同干预的需要,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增加本国的外汇储备。
这种干预形式在70年代以前,主要以单个国家干预的形式出现,到80年代发展成为联合干预。如1978年美元汇率暴跌,美国就曾抛售约合100亿美元的西德马克以遏止美元汇价下降。但到0年代,这种干预面就扩大了,如1988年为力守1美元兑120日元的防线,西方各国中央银行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仅在1988年1月4日这一天之内,美国、日本、前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以及瑞士、奥地利等中央银行就购进20亿~30亿美元,其结果使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加,也使美元汇率得以回升。97年代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局势动荡不安,尤其1993年至1995年发生了新的美元危机,1997年又发生了波及世界金融市场的东南平货币危机,因此,联合干预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国际储备的作用
在现行货币制度下,国际储备的作用是广泛的,而且是多层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理论与经验证明,当一个国家在国际交易中出现出口减少或因特大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等突发情况而造成临时性国际收支逆差,而这部分逆差又无法依靠举借外债来平衡时,人们首要的选择就是动用国际储备来弥补此逆差。这样,既可维护本国国际信誉,又可避免事后被迫采取诸如限制进口等“削足适履”的措施来平衡逆差而影响本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此时,运用部分国际储备来平衡逆差,会减缓逆差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一些剧烈的经济紧缩政策对国内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国际储备在此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但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的不平衡,动用国际储备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相反,会导致国际储备的枯竭。因此,当一国经济因政策失误或经济结构不合理而造成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时,对包括
外汇储备在内的储备资产的动用,必须谨慎进行。
二、支持本国货币汇率
这是国际储备的重要作用之一。如上所述,“十国集团”当年在给国际储备定义时就强调,国际储备是作为维持货币汇率的“干预资产”。尤其在1973年2月国际社会普遍推行浮动汇率制后,尽管从理论上讲各国中央银行并不承担维护汇率稳定的义务,汇率随行就市,但在实际当中,恰恰是这个制度,使汇率波动频繁且波幅较大,因此各国为了本国的利益,使本国的货币汇率稳定在所希望的水平上,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动用国际储备对本币汇率进行干预。1985年,西方七个工业发达国家建立了对汇率的联合干预机制。该机制的运作基础之一就是持有一定量的国际储备。为此许多国家还专设了外汇平准基金,以保证干预外汇市场的资金需要。外汇平准基金一般由外汇、黄金和本国货币等构成,当某一时期外汇汇率持续上升、本币汇率持续下跌时,就通过平准基金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买进本币;反之则卖出本币,买入外汇,以此稳定汇率。由于外汇平准基金也并非取之不尽,因此,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或长期性失衡,并使汇率持续升跌时,对平准基金的运用必须谨慎进行。
现实的一个事例充分说明,保持充足的国际储备特别是外汇储备对维护一国货币或区域性货币的汇率,稳定外汇和货币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个事例便是1997年发端于泰国,后波及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及新
Ⅹ 论述我国储备结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如何管理好庞大的外汇储备
【摘要】中国一直实行的出口导向型的战略, 2006年2月我国的外汇储备就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2008年3 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6822 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制约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宏观经济政策内外平衡的压力。如何有效提高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水平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外汇储备 对外直接投资 国家投资公司 股权投资
一、外汇储备管理的国际借鉴:积极的外汇管理
对外汇储备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 对多余的外汇储备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针对收益性进行不同于保值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拟定了建立国家投资公司, 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司负责管理应付国际收支的必要外汇储备(约8000 亿),而余下的超额外汇储备(约2000 亿)则由国家投资公司(如今的中投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来负责进行投资。这样, 既保证了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外汇管理实现盈利性, 防止外汇储备的缩水和实现国家的一些长期投资从而得到长期回报。如何才能使外汇的积极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呢?
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例如新加坡的政府投资公司。新加坡的外汇管理体制是国家投资公司(GIC) 、淡马锡( TEMASEK)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共同负责外汇管理, 其中金管局负责货币外汇管理, 主要为了防止汇率波动, 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保证国际收支的支付; 淡马锡主要负责政府战略性的投资;国家投资公司主要负责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例如固定收益证券、股票、房地产等。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1981 年成立以来, 新加坡政府不断减少金管局负责防范流动性的低风险、低收益的外汇储备份额, 不断增加国家投资公司负责的高风险、高收益的外汇储备份额。可见后者的投资回报是十分可观的。
二、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措施分析
为了防止国际收支失衡,减缓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外汇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鼓励对外投资,促进资本流出。在政府“藏汇于民”和鼓励对外投资政策的影响下,2005年我国对外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额达到113亿美元的规模,证券投资达到262 亿美元,其他投资达到490 亿美元,对外总投资达到865 亿美元。但是,由于我国经常收支顺差和资本流入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对外投资规模,因此,我国外汇储备仍旧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单靠促进对外投资,短期内我国将很难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二是鼓励个人和企业
持有外汇,采取“藏汇于民”的政策。2005 年4 月17 日起允许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委托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进行金融产品投资,推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开展境外投资业务等。此外,2006年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共批准15家银行134亿美元境外代客理财购汇额度,批准15 家保险公司51.74 亿美元境外投资额度,批准1家基金管理公司5亿美元对外投资额度。在出台政策支持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对外金融投资的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2006年末还进一步调整了个人外汇管理政策,从2007年2月1日起,将境内个人年度购汇总额由以前的2万美元大幅提高到5万美元。通过这些措施实现“藏汇于民”。
三、我国外汇储备有效结构管理应该采取的对策
1.建立统一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中国当前外汇储备管理有关的政府职能分散于若干不同的部门手中,如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储备管理司、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中央汇金公司、国家发改委等。各个部门都有不同的目标和政策,彼此之间目前的政策协调也并不顺畅。甚至在同一部门内部,尚有事权划分不清的问题。因此,要将这些部门统一在共同的使命之下,并使有关部门进行良好的合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对现有体制进行重新的规划整合,则体制内部的矛盾,将可能极大地阻碍积极管理目标的实现。
2.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应该多元化,实现合理的货币结构比例。随着世界几个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景的不断变化,我国储备货币币种结构方案也应该逐步调整,在经过科学论证及相关决策确定后,应遵循分散操作、统一控制的原则开展实施。外汇储备资产中应合理增加欧元、日元及其它外币资产的比重。应该循序渐进地推进储备币种分散化,并密切注意货币汇率的变化,及时或不定期地调整各种货币的比例。
3.将部分国际储备的资源用于国内经济建设。2003 年底开始,利用外汇储备以及通过注资的方式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改造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央汇金公司用外汇储备向银行注资是一种资本金投入,由于汇金注资的几大国有商业银行,最终都完成了上市,外汇储备实质上是投向了有较高收益和流动性的股权。可以考虑将部分外汇储备转换为人民币,投资于普及教育、医疗与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环境保护等方面,并相应给与政策上的支持。
4.对外汇储备的有效监督体系的构筑。从国际上看,挪威等一些国家对外汇资产的管理和运用都建立了复杂的决策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而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从而满足外汇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要求。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实质是防止由于外汇储备的公共性质所造成的损失。因此,我国建立一套外汇储备使用的基本原则、操作管理、投资决策程序和收益支配等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结论】我国外汇投资公司应形成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储备经营管理体系,包括完备的经营管理模式、科学先进的风险管理体系和不断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并具有一支专业化的储备经营管理队伍,充分吸取国外成功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让庞大的外汇储备正真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关晓红 邵学言: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原因及管理现
状[J].南方金融, 2005,(09)
[2]何 帆 陈 平: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新加坡、挪威的经验
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 2006,(06)
[3]唐 欣 纬 恩:东亚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J].中国外汇管理,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