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金储备 » 08年黄金储备增加
扩展阅读
类似于金条 2021-03-31 20:26:33
何兰黄金市厂 2021-03-31 20:26:32
蒲币对人民币汇率 2021-03-31 20:26:27

08年黄金储备增加

发布时间: 2021-03-21 16:40:37

『壹』 近几年俄罗斯的黄金储备量增加了500%,这些黄金又不能花存了干嘛

俄罗斯大量储备黄金其实是为了风险避让。因为黄金是贵重金属,属于比较稀有的矿产,一直以来的价值都比较稳定。所以持有黄金相当于持有了一个稳定的财政支力。

其实黄金不仅仅只是装饰品和首饰,在古代的时候,它同时还是硬通的货币单位。那时候一两黄金的购买力是有数据的。


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他们考虑的更多的不是怎么花这些黄金,而是基于避险的需求。转移与美元挂钩的资产或者外汇储备,是一种国家的战略需求。

『贰』 收集近十年(98-08)中国外汇储备量的数据资料,并分析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原因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5年底,中国大陆外汇储备余额再创新高,达81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3%。假如将中心政府向中行、建行和工行注资6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计算进来,我国外汇储备便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外汇储备及相关统计

年份

外汇储备

贸易总额

贸易顺差

利用外资1978

2

206

-11

1980

-13

381

-19

1985

26

696

-149

45

1986

21

739

-120

73

1987

29

827

-38

85

1988

34

1028

-78

102

1989

56

1117

-66

101

1990

111

1154

87

103

1991

217

1357

81

116

1992

194

1655

44

192

1993

212

1957

-122

390

1994

516

2366

54

432

1995

736

2809

167

481

1996

1050

2899

122

548

1997

1399

3252

404

644

1998

1450

3240

435

586

1999

1547

3606

292

527

2000

1656

4743

241

594

2001

2122

5097

226

497

2002

2864

6208

304

550

2003

4033

8510

255

561

2004

6099

11548

320

606

2005

8189

14221

1019

603

注:表中数据分别摘自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治理局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一、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历程

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收付的基础。它的源头主要有两个:一是贸易顺差;二是资本净流入。因此,外汇储备的多少,不仅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交易活力与吸引力的大小,而且也反映了该国对外借债与还债信用能力的强弱。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国外汇储备越多,一方面标志着该国对外出口竞争能力越强;另一方面则表明该国政治经济形势稳定,且外资争相进入。反之亦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拓展,外汇储备规模也随之相应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纵观改革开放25年来的历程,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零储备”时期

20世纪整个80年代,作为中国“改革”与“开放”的头十年,它却仍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框架的约束之内。当然,在这一阶段,中国也正处在对外开放的“试验”阶段。当时,中国人还不太了解世界,世界也不太了解中国。因此,薄弱的“底子”再加上谨慎的“试验”,我们仍然固守着计划经济下“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法则,尚无力跨越“雷池”。

1978——1989年的12年间,仅有1982年和1983年这两年存在少量贸易顺差,其他10个年份均为贸易赤字。但无论是顺差抑或是赤字,从规模上看均很小,只有1985年和1988年这两个年份的贸易赤字突破了100亿美元。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各年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也只有区区几百亿美元。

同样,在这一阶段里,我国对外开放与引进外资的力度也不算大,规模较小。20世纪80年代,除1988年和1989年外,我国各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只有几十亿美元。1978——1989年这12年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总额仅为580亿美元,尚不及1997年一年的额度。

正是由于外贸进出口及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均不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汇储备也基本上处于“零储备”状态。1978——1989年的12年间,除1989年为56亿美元外,其余各年的外汇储备余额均未超过50亿美元。

实际上,当一国对外开放有限,经济对外依存度不高时,该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及其对外汇储备的需求也不大。但总体来讲,当时的中国不仅经济贫穷,资金短缺,尤其是外汇资金短缺,而且国内物资供给奇缺,通货膨胀压力巨大,因此,当时的外贸出口能力较弱,外资流入也相对较少。这一阶段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最艰难的时期。

第二阶段:百亿储备时期

经过了80年代的谨慎探索与经验总结后,90年代的中国开始走出“计划经济”的阴影,并逐步走向“市场经济”新时代。应该说,1990——1995年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转轨时期或过渡时期,也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一阶段,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也进一步熟悉了世界。在这一阶段,尽管出现了1993——1995年十分严重的通货膨胀,但由于新的宏观调控机制得力、有效,最终却是有惊无险,中国经济改革顺利地渡过了这一难关。

1990——199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从1000亿美元增长到接近3000亿美元。从商品进出口差额来看,一改过去十余年的贸易赤字状况,6年中共有5年出现了贸易顺差,除1995年顺差167亿美元外,尽管其余各年顺差规模不足百亿美元,但它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重大信号。

在这一期间,我国开始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尤其是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融资的渠道和空间,中国对外开放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实际利用外资年度总额从100亿美元增至接近500亿美元,而且其中90%以上的引入外资都是“直接投资”性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引入外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正是基于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形势的明显好转,这一时期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从100亿美元快速上升到7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快速而稳定的增长,标志着我国外汇储备正在走出“短缺”的时代,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成为我们的一种自信和自豪。

第三阶段:千亿储备时期

1996年底,中国经济运行成功实现“软着陆”,并顺利进入“低物价、高增长”的通道。1997年上半年,国家抽样调查的所有“主要商品”均出现了供过于求或供求平衡,据此判定,困扰新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短缺经济”终于宣告结束,买方市场新时代已然到来。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997年,中国经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洪灾,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考验,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贸易顺差则呈跳跃式增长,并首次突破400亿美元。这再次表明了中国经济已然步入良性循环新时期,并具有了较强的抵御外来风险和抗干扰能力。1998年在贸易总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我国继续保有了第二个40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在随后的6年中,虽然我国贸易顺差每年一直保持在200——300多亿美元之间,但其间我国贸易总规模则在不断地放大:2000年突破4000亿美元;2001年突破5000亿美元;2002年更是突破6000亿美元;2003年又突破8000亿美元;2004年则突破10000亿美元大关。然而,2005年,不但贸易总额接近14000亿美元,而且贸易顺差第一次奇迹般地跨越了1000亿美元的“绝对”大关。这又是一个质的新飞跃。

与此同时,我国在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方面,1997年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达644亿美元。在之后的8年中,我国每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一直保持在500——600多亿美元之间,这是一组让世界为之赞叹的数据。500——600亿美元的稳定规模,一方面表明中国政局稳定,投资环境优良;另一方面则表明中国引入外资不再是“饥不择食”,当然,也不再是“多多益善”。

1996年底,我国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这标志着企业和居民有了更多持有外汇存款的机会。这一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首次突破1000美元,1997年则进一步增至1400亿美元四周。2001年再次突破2000亿美元;2003年更是突破4000亿美元;2004年跨越6000亿美元;2005年又大步跨越了8000亿美元。若以这种速度发展下去,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定能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并会远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这样庞大的规模、如此高速增长,是好是坏
二、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分析
在经济国际化环境下,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外汇储备都是必不可少而至关重要的。一般地,外汇储备主要具有以下四大功能或作用:
第一,外汇储备可以抵补贸易赤字,并保持一国必要的、正常的进口能力。
第二,保有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借债与偿债的信用担保与物质保证。
第三,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干预本国外汇市场、调节本币汇率的有力武器。
第四,在国家经济动荡或是遇上战争灾难时,外汇储备将是一国最后的战略储备。
因此,一国外汇储备规模多大为好,或者说,它的适度规模应该是多大,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显然不是简单地看一个数据就能了事的。
事实上,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评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比方,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它们不需要太多的外汇储备,因为这些国家的货币本身具有世界购买力的作用,因此,它们保有的外汇储备相对较少。如美国和欧盟区各自保有的外汇储备不过几百亿美元。但也有例外的。例如,日元是最主要的三种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然而,日本目前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这又是何故呢?我想,不完全的理由至少包括:日本不仅国小、资源短缺,而且民族危机感重、不自信,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动机。
此外,在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上,发达国家与非发达国家、开放国家与非开放国家、大国与小国,在评判标准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960年美国教授特里芬提出:一国国际储备对年进口额的比率以40%为宜。20%为底限,低于30%便要补充。这一观点后为许多西方国家所接受,它们主张,一个国家外汇储备一般应能满足3——4个月进口付汇。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又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外汇储备不能低于短期外债的规模,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但一些国际金融组织更强调,一个国家外汇储备的规模应该能起到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这显然强调了“充足”的外汇储备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各国实际国情的不同,在国际上尚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当然,从量上讲,任何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都应该有一个适度规模,因为外汇储备是有成本的。这一成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外汇储备资产必须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以确保其日常功能的正常发挥。然而,足够的流动性往往是要以较低的盈利性要求为代价的。其二,由于汇率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外汇储备资产极易遭受汇率风险而导致无形的账面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它应该有一个度:安全够用但不浪费。
中国作为一个改革开放中的、正处在快速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究竟应该是多大?我想,这是一个不便妄加揣测的重大战略问题,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考虑和分析。
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的经济大国,它需要更大的外汇储备为之保驾护航。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经济大国,但我们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1982年,中国GDP首次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1986年GDP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1995年GDP突破5万亿元人民币;2002年GDP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2004年,我国GDP接近16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经济布满活力的标志。但从人均GDP水平来看,按照2004年普查数据统计,我国GDP位于全球第6位,但人均GDP却处于全球第107位,居倒数水平。
不容置疑,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推进与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将会拥有一个长足发展的巨大空间。然而,这一进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可能会碰到不少令我们无法预料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搞建设,必须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作后盾。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太小气。
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机制,无形之中“夸大”了外汇储备规模。
人民币虽已实现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但资本项目在我国仍被严格管制,这就意味着中国公民尚不能将本币金融资产自由地“交易”为外币金融资产。从投资角度讲,我国居民只能投资国内市场的本币金融资产,而不能自由投资国外金融资产。因此,我国老百姓手中持有的外汇资产相对较少,除涉外企业外,大量的外汇资产只能集中于中心政府手中,进而成为外汇储备资产。因此,资本严格管制下的“倒逼”机制,无形的夸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总规模。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5年第4季度末,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仅为1615.70亿美元,其中,企业外汇存款与居民外汇储蓄存款大体各占一半。即便加上外汇储备,我国外汇资产也不足1万亿美元,而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却高达28.72万亿人民币,其中,我国城乡居民本币储蓄存款已达14.11万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外币化程度相当低下。即便算上外汇储备,我国整个金融资产的外币化程度也仍不高。
每年五六百亿美元的外资净流入,再次“夸大”了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外汇储备的初始来源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经常项目;二是来自金融项目。一般地,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是实质性的、较为真实,它往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它是外汇储备最扎实的经济基础;而外资流入导致的外汇储备增长则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非稳定性,因此,对应较大流量的外资流入,应有相当规模的外汇储备应对。
1996——2004年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动力尽管是来自“双顺差”,即贸易项目顺差和金融项目顺差,但每年的外资净流入总额却一直保持在500——600亿美元,而贸易顺差则小于它,一般各年仅为200——400亿美元。也就是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中有相当部分主要来自外资净流入,因此,如此“虚高”的外汇储备,并不能支撑外汇储备“过多”的结论。
世界仍不太平、祖国尚未统一,这也需要一个庞大的外汇储备作后盾。
外汇储备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它必需满足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的足够需要。从世界格局来看,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进,中日关系在坎坷中停滞不前,台独分子还在不断滋事,民族极端主义与恐怖势力仍然猖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并作好必要的战略预备,包括外汇储备战略。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外汇储备的主要风险是结构风险,而非总量风险
三、中国外汇储备结构及其风险分析
外汇储备结构也即外汇储备资产的分布结构。其中,最主要的外汇储备结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币种结构;二是期限结构。这也是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最大风险所在。
从币种结构来看,假如外汇储备资产过于单一地集中在某种“弱币”上,则必然会导致过大的汇率风险,但“弱币”贴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利息收益。当然,实际收益是正还是负,则需要具体分析。
从期限结构来看,则主要是考虑外汇储备资产的流动性要求。由于外汇储备是用于日常之需及不测之用,因此,外汇储备资产分布的期限结构必须首先满足流动性需求,然后才是在兼顾安全性的基础上满足盈利性的需要。
外汇储备存放地及存放结构一直是各国坚守的顶级机密。但从官方相关信息的大致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据此,我们可以作如下结论的风险分析:
风险之一:人民币在金融项目不可自由兑换的前提下,我们被迫将绝大部分的外汇资产高度集中于中心政府手中——变成了外汇储备性质。
可以设想,在本币可完全自由兑换的国家,居民均可自由用汇对外进出口或是对外直接投资,或作证券投资,本币与外币之间可以自由转换或交易,从而本国公民就能自由地持有本国或外国的金融资产。假如是这样,该国公民的金融资产就会多样化地分散在外币化的金融资产上,也就不会过于集中于中心政府手中成为外汇储备。
相反,由于人民币目前只能在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而在金融项目下尚不可自由兑换,因此,公民只能通过货物及服务贸易,还有经常性转移收付来获得外汇,并持有外汇存款。除此之外,公民不能通过“投资”性质的金融交易来将本币金融资产转换为外币金融资产。于是,公民的金融资产大多只能是本币资产,而不能化作外汇资产。这也是我国外汇储备名义上“过大”的真实原因之一。
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尽早地实现人民币在金融项目下的可兑换,来分流或释放外汇储备“过大”的压力或风险,让居民能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将他们的资产合理而分散地摆布在所有本外币金融资产上。这便是“藏汇于民”的道理。同时,这也有利于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从而有效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小政府干预汇市的成本与风险。
风险之二:庞大的外汇储备过度集中于美元资产,这或许是被迫或不得已,但它绝对有害于汇率风险的规避。
美国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一直占据60%以上的比例。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不断放大,我国的“贸易美元”及“贸易顺差美元”不断增大;同时,90年代中期以来,为抑制人民币对美元持续的升值压力,在以美元作为干预货币的汇率调控机制下,我国官方不断吸入美元——增大美元储备。如此一来,我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比例定会上升,因此,有人估计目前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也许超过了80%的比例。
无论是何种理由,“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显然是危险的。从长期趋势观察,美元的确属“弱币”范畴。从美元兑日元汇率来看,美元是长期贬值的。20世纪80年代初,美元兑日元汇率为240左右,但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比价最低曾跌至80四周。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来看,美元也正在呈贬值状。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8.7左右,如今已跌至8.0四周,美元应还有下跌空间。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单一,且过度集中于“弱币”——美元。假设美元长期贬值,必然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巨大账面损失,其结果必将使我国货币政策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假如为了改善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而大量抛售美元,则必然会对周边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并导致国际汇市恐慌,美元汇率暴跌。另一方面,假如不改变现有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不抛售美元,则又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从而刺激外汇储备更快增长。为了减轻外汇储备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影响,央行必须通过回笼现金或者提高利率的方式来减少货币供给,但这恰恰又会拉动本币升值;反过来,为了降低升值压力,央行假如增加货币供给或者降低利率,这会使本来就因外汇储备而极为宽松的货币市场雪上加霜。
如此看来,减持美元及美元资产迫在眉睫。美元减持后,我们应当避免重蹈覆辙,在增持欧元及其他币种资产的同时,甚至还可以增持黄金储备或石油战略储备等。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将是一个渐渐的过程。这个过程虽不能急,但必须行动起来。
风险之三: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存放地及投资期结构过于集中,可能会存在政治风险与信用风险。
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不但高度集中于美元,而且美元资产又主要集中在美国。从投资品种和投资期限来看,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既有相当部分存入了美国商业银行,也有较大部分购买了美国各类债券,包括美国国库券、美国财政部中长期债券、联邦政府机构债券以及美国公司债券等,此外,应该还包括少量境外美元资产。
美国一向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以及敏感的台海问题,美国始终保持着与中国交往的距离,并将台湾问题视作与中国谈判的筹码,时不时为难中国。在这一点上,我们尤其要提高警惕,尽可能规避外汇储备存放地的政治风险。
当然,在投资期限结构上,我们也要尽可能分散风险。一般地,外汇储备资产分布结构应在不同时期有所区别。比方,在国际环境动荡时期,外汇储备应多置放于银行存款及变现程度高的短期证券上;在和平稳定时期,外汇储备可以多一些放置于中长期品种上。

中新网11月17日电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报告称,近三十年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

报告显示,改革开放30年,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每隔十年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都迈上新的台阶。1979年我国FDI总量只有8万美元,1980年为0.57亿美元,1990年上升到34.87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60倍;2000年进一步提高到407.15亿美元,又比10年前增长了近11倍;2007年我国的FDI达到了835.2亿美元,比2000年又翻了一番多。1979-2007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7754.2亿美元,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FDI最多的国家。2007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第6位,占发展中国家总额的16.7%。

报告称,3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外汇储备大幅增加。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亿美元(来源于联合国数据库),只相当于当时世界第1位德国的3.7%;1990年,增加到286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世界第1位中国台湾省的39.5%;2000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到16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位,相当于当时世界第1位日本的47.7%;2001年我国外汇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达到2122亿美元;2006年底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1979-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共增加15267亿美元,年均增加526亿美元。尤其是2000-2007年,共增加13627亿美元,年均增加1947亿美元。

央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8088亿美元。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世界124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和。
从世界银行公布的2007年世界各国GDP排名来看,排在第57位的是越南,其GDP是712亿美元,排在末位即第180位的是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其GDP是8700万美元。如果将从第57位的越南一直到第180位的基里巴斯这124个国家的GDP加起来,总和是17597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这124个国家GDP的总和。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 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2、 带来了较大的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会更大。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也将严重缩水。
3、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我国每年要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我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5、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我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楼主,我也不是很懂这个,分数并不重要,希望能有所帮助
祝一切顺利!

『叁』 国家增加黄金储备对金价会有什么影响么

央行的黄金抛售:中央银行是世界上黄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黄金储备为36458吨,占当时全部地内表黄金存量的42.6%,而容到了1998年官方黄金储备大约为34000吨,占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由于黄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储备资产逐渐转变为生产珠宝的金属原料,或者为改善本国国际收支,或为抑制国际金价,因此,30年间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无论在绝对数量上和相对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数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黄金市场上抛售库存储备黄金。例如英国央行的大规模抛售、瑞士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备减少黄金储备就成为近期国际黄金市场金价下滑的主要原因。

『肆』 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和外汇储备(狭义)之间应该维持一个什么样的数量关系,什么时候增加黄金储备

国家黄金和外汇储备
黄金储备(gold reserve) 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它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黄金储备的管理意义在于实现黄金储备最大可能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作为国际储备的主要形式之一,黄金储备在流动性上有其自身存在局限性,因此应考虑其适度规模的问题。
国家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月份
国家外汇储备(亿美元)
黄金储备(万盎司)
数值
同比
环比
数值
同比
环比
2011年06月份
31974.91
30.28 %
0.99 %
3389
0.00 %
0.00 %
2011年05月份
31659.97
29.78 %
0.64 %
3389
0.00 %
0.00 %
2011年04月份
31458.43
26.31 %
3.32 %
3389
0.00 %
0.00 %
2011年03月份
30446.74
24.42 %
1.78 %
3389
0.00 %
0.00 %
2011年02月份
29913.86
23.38 %
2.04 %
3389
0.00 %
0.00 %
2011年01月份
29316.74
21.38 %
2.96 %
3389
0.00 %
0.00 %
2010年12月份
28473
18.68 %
2.87 %
3389
0.00 %
0.00 %
2010年11月份
27678.09
15.87 %
0.25 %
3389
0.00 %
0.00 %
2010年10月份
27608.99
18.58 %
4.25 %
3389
0.00 %
0.00 %
2010年09月份
26483.03
16.53 %
3.94 %
3389
0.00 %
0.00 %
2010年08月份
25478.38
15.24 %
0.35 %
3389
0.00 %
0.00 %
2010年07月份
25388.94
16.75 %
3.45 %
3389
0.00 %
0.00 %
2010年06月份
24542.75
15.14 %
0.61 %
3389
0.00 %
0.00 %
2010年05月份
24395.06
16.75 %
-2.05 %
3389
0.00 %
0.00 %
2010年04月份
24905.12
23.98 %
1.77 %
3389
0.00 %
0.00 %
2010年03月份
24470.84
25.25 %
0.93 %
3389
75.69 %
0.00 %
2010年02月份
24245.91
26.80 %
0.39 %
3389
75.69 %
0.00 %
2010年01月份
24152.21
26.22 %
0.67 %
3389
75.69 %
0.00 %
2009年12月份
23991.52
23.28 %
0.43 %
3389
75.69 %
0.00 %
2009年11月份
23887.88
26.75 %
2.60 %
3389
75.69 %
0.00 %
2009年10月份
23282.72
23.86 %
2.45 %
3389
75.69 %
0.00 %
2009年09月份
22725.95
19.26 %
2.79 %
3389
75.69 %
0.00 %
2009年08月份
22108.27
17.34 %
1.67 %
3389
75.69 %
0.00 %
2009年07月份
21746.18
17.85 %
2.02 %
3389
75.69 %
0.00 %
2009年06月份
21316.06
17.84 %
2.02 %
3389
75.69 %
0.00 %
2009年05月份
20894.91
16.28 %
4.01 %
3389
75.69 %
0.00 %
2009年04月份
20088.8
14.36 %
2.82 %
3389
75.69 %
75.69 %
2009年03月份
19537.41
16.14 %
2.18 %
1929
0.00 %
0.00 %
2009年02月份
19120.66
16.08 %
-0.07 %
1929
0.00 %
0.00 %
2009年01月份
19134.56
20.36 %
-1.67 %
1929
0.00 %
0.00 %
2008年12月份
19460.3
0.00 %
3.25 %
1929
0.00 %
0.00 %
2008年11月份
18847.17
0.00 %
0.27 %
1929
0.00 %
0.00 %
2008年10月份
18796.88
0.00 %
-1.36 %
1929
0.00 %
0.00 %
2008年09月份
19055.85
0.00 %
1.14 %
1929
0.00 %
0.00 %
2008年08月份
18841.53
0.00 %
2.11 %
1929
0.00 %
0.00 %
2008年07月份
18451.64
0.00 %
2.01 %
1929
0.00 %
0.00 %
2008年06月份
18088.28
0.00 %
0.66 %
1929
0.00 %
0.00 %
2008年05月份
17969.61
0.00 %
2.29 %
1929
0.00 %
0.00 %
2008年04月份
17566.55
0.00 %
4.43 %
1929
0.00 %
0.00 %
2008年03月份
16821.77
0.00 %
2.13 %
1929
0.00 %
0.00 %
2008年02月份
16471.34
0.00 %
3.61 %
1929
0.00 %
0.00 %
2008年01月份
15898.1
0.00 %
0.00 %
1929
0.00 %
0.00 %

央行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黄金储备增加至3389万盎司。此前,自2002年12月起,我国黄金储备一直保持在1929万盎司(600吨)的水平。此外,货币黄金也由337.24亿元增加至669.84亿元人民币。此前,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经透露,4月份我国黄金储备已达1054吨。
据了解,本世纪以来,我国分别在2001年和2003年调整过两次黄金储备。分别从394吨调整至500吨和600吨。自2003年以来,逐步通过国内杂金提纯以及国内市场交易等方式,增加了454吨。目前,在各国公布的黄金储备中,只有六个国家超过1000吨,我国排名第五。(
一盎司=31.1035克),并将在央行报表上显示.
央行报表同时显示,在国外资产栏下,货币黄金也由多年未变的337.24亿元人民币,增加至669.84亿元.

杨帆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人民币国际化视角下的中国黄金储备问题——基于中、美两国的对比分析 》
黄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重要的支撑物资,自国际货币诞生之初,就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每一种作为国际货币的币种背后都有着坚实的国家黄金储备作保障。
本文利用1990年至2008年中、美两国在黄金储备与货币国际化程度上的相关数据,通过类比与计量回归的方法,分析中、美两国在黄金储备和各自货币国际化程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与该国黄金储备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联系,一国黄金储备量的增加可以有力地推动该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因而,我国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增加自己的黄金储备水平,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伍』 中国的黄金储备从09年到现在不断增长的原因

黄金储备的不断增长,一是说明黄金消耗的比较少,从国际市场上面搞到了很多,第二就是中国国内的黄金勘探取得了重大进步。

『陆』 增加黄金储备有什么用

黄金有两种属性,抄即金属属性和金融属性。 金属属性是指和一般的金属一样,当经济好的时候,大家都买入黄金做为装饰品。 而作为金融属性是指当出现金融危机时,黄金可以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贵金属,不会随着经济危机的严重而大幅贬值。 所以黄金相对于其他货币或者金属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是一种保值增值的有效工具。。。。 中国现在增加黄金储备就是黄金的第二种属性,因为原先大量的外汇储备都是美元,而现在美元正在大幅贬值,所以中国会将一部分的外汇储备用来购买黄金。 有消息称中国会在未来3-5年内将外汇储备的3%变成黄金储备。 所有未来一段时间内,黄金的价格是要上涨的

『柒』 2008年黄金价格最高和最底

2008年黄金最高价出现在3月17日,伦敦现货金价格1032.09,国内价格234.00。

2008年黄金最低价出现在10月24日,伦敦现货金价格680.80,国内价格155.00。

黄金(Gold)是化学元素金(化学元素符号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

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黄金的化学符号为Au,金融上的英文代码是XAU或者是GOLD。Au的名称来自一个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欧若拉(Aurora )的一个故事,意为闪耀的黎明。

国际金价进入2015年后大幅飙升,纽约市场金价从每盎司1200美元一路上行,不到一个月已升至1300美元关口;统计显示,纽约市场黄金期货价格2015年来已累计上涨9.3%。

(7)08年黄金储备增加扩展阅读:

中国市场

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黄金、白银、铜、铝、锌、铅、螺纹钢、线材、燃料油、天然橡胶等十种期货合约。

目标是:建设成为一个在亚太时区以基础金属、贵金属、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为主的主要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交易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中国黄金在315之际公布了最新的黄金产品质量监督查询办法。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国家相关机构数据库即可查询真伪。

中国香港市场

中国香港黄金市场已有90多年的历史。其形成是以中国香港金银贸易场的成立为标志。1974年,中国香港政府撤消了对黄金进出口的管制,此后中国香港金市发展极快。

由于中国香港黄金市场在时差上刚好填补了纽约、芝加哥市场收市和伦敦开市前的空档,可以连贯亚、欧、美,形成完整的世界黄金市场。

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引起了欧洲金商的注意,伦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银行等纷纷来港设立分公司。他们将在伦敦交收的黄金买卖活动带到香港,逐渐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当地 "伦敦金市场",促使香港成为世界主要的黄金市场之一。

参考资料:黄金价格-网络

『捌』 增加国家的黄金储备量有什么用

黄金储备量作来为国际储备的一个自部分只是是衡量国家财富的一个方面,黄金储备量高则抵御国际投资基金冲击的能力加强,有助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有助于维持一国的经济稳定,不过过高的黄金储备量会导致央行的持有成本增加,因为黄金储备的收益率从长期来看基本为零,而且在金本位制度解体以后黄金储备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
目前中国的黄金储备量约为600吨,就是6亿克,平均每人0.5克不到,国家发行的纸币数肯定不止这么多。
作用是:从货币银行学角度讲,调控市场上总的货币供应量

『玖』 我们国家截至2007年黄金储备有多少

IMF有关全球黄金的数据
(包括IMF的黄金储备)
1948年,有报告记载到的全球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是9.7亿盎司,或30170吨。
1966年,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到达历史顶峰水平,为12.30亿盎司,或38257吨。
2003年,中央银行黄金储备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为8.89亿盎司,或27651吨。
2007年1月,中央银行黄金储备再度增加至9.19亿盎 司,或28583吨。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有关世界黄金总存量和中央银行存量数据
(单位:吨)
1966年世界黄金存量: 76000
1966年中央银行和IMF的黄金存量 : 38257
1966年私人手中所持的黄金量: 37743
1966私人所持的黄金量占世界黄金存量的百分比: 49.66%

2007年世界黄金存量: 157000
(该数据在2005年为152000吨,这里加上了每年大约2500吨的产量)。
2007年中央银行和IMF的存量 : 28583
2007年私人手中所持的黄金量: 128417
2007私人所持的黄金量占世界黄金存量的百分比: 81.8%

从上表可知:
自从1966年全球中央银行在它们的黄金储备达到历史最高的38257吨后开始减持手中的储备金以来,私人投资者手中的黄金存量就从1996年的37743吨不断的上升。1966——2007年期间,私人投资者购买黄金的数量为9647吨——也即为中央银行的净售出数量。

81000吨—— 这是从1966年至今,矿产黄金的数量。这其中有933吨,在2003——2007年间被中央银行吸收(中央银行在廉价卖出它们储备金的问题上,意见不再一致,因为在2003—— 2007年这段时期,全球中央银行作为一个整体净购入了933吨的黄金)

自从1966年以来,总共有90674吨的黄金被私人投资者购买!

世界黄金市场——这个一直以来都是保存黄金的地方——正改变它的想法,将把黄金作为一种明智的投资方式吗?这将会扰乱纽约的黄金价格,或者让全世界改变他们对持有黄金是明智之举的想法吗?随着世界在不可兑换纸币的产生中顺利前行,黄金持有者将会改变他们的想法并停止购买黄金吗?价格的剧烈波动会使投资者改变其对黄金的看法吗,或者黄金市场将使数百万想拥有黄金的人以更低的价格得到它吗?

世界黄金的存量正以年率1.6%的速度增长。但全球范围内纸币的发行量增长的速度却是飞跃性的。由于全球范围内新产生的货币以12%的年增长率疯狂的增长——或许更多,那么全球中央银行控制黄金的价格的意愿会得以实现吗?

根据相关报告,中央银行和IMF共同持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份额由1966年的50.34%下降至如今的18.2%。但是,经过仔细的研究我们还发现,目前估计中央银行借出的黄金数量可能有15000吨,而这些借用人已将这些黄金出售私人投资者。假设中央银行已经完全丧失了这15000吨黄金,由于它们控制金价的失败。那么大体来说,我们可能得出以下的结论:

世界黄金的所有权:
中央银行和IMF:世界黄金存量的8.56% ,私人投资者:世界黄金存量的91.35%。

2007年中央银行黄金存量为28853吨的报告可能存在失误。因为这其中包括美国的8117吨的黄金储备,该储备被美国财政部称为“深储备”,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黄金分类!当然,毫无疑问这应该算中央银行的储备金。但是美国的黄金储备有如它说公布的那样多吗?是否有任何的黄金已离开了美国的黄金储备库呢?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是那些一致以来都认为对黄金判断正确的几十个中央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们看法正确呢,还是全球范围内的数百万投资者的看法正确?人类集体的智慧一直以来都把黄金的地位看得很高。的确,人们会一直这样做下去,但是那几十个高傲自大的人,他们认为集体智慧能够且应该可以抹掉。他们正在与人们的愿望作斗争,但尽管他们怎么努力,他们最终不得不面临失败。原因很简单,IMF的数据告诉我们,如果他们顽固不化得用持续抛售储备金的办法来继续阻止金价,不让其上涨,他们最终会将手中的黄金抛光。

注意事项:文中涉及的有关世界黄金总存量、年产量、中央银行和IMF的总持有量以及私人持有量的数据是近似的,我们已经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收集IMF 和中央银行的信息,但是由于一些央行的数据是没有公布的,因此无法统计。但大体上讲,趋势是清楚的,这也支持我们在本文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