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金储备 » 2013年棉花收储备用库
扩展阅读
类似于金条 2021-03-31 20:26:33
何兰黄金市厂 2021-03-31 20:26:32
蒲币对人民币汇率 2021-03-31 20:26:27

2013年棉花收储备用库

发布时间: 2021-03-19 08:57:50

Ⅰ 棉花从周五开始不让储备

1.悲观的预测

我收到全球棉花市场未来10年预测的第一轮模型仿真的结果,计量模型专家组要求我根据世界棉花市场的运行和从棉花供给链的角度评价预测的结果,并特意叮嘱我评估模型对2023年中国棉花生产,贸易,消费和库存的预测。

模型仿真的初始条件是2013年末中国棉花生产,贸易,消费和库存的现状:

(1)总产量670万吨;

(2)净进口320万吨;

(3)纱厂消费805万吨;

(4)库存1150万吨。

超过年消费量1.5倍的库存,是以“解决国产棉滞销难题”,“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保护棉农”为目的,从2011年度启动的国家对棉花“不限量”收储在短短3年之中形成的。

政府在2011年棉花度(2011年9-2012年8月)以每吨高于世界市场均价(A指数)约34%的19800元的价格收储了337万吨,让中国棉花当年库存超过600万吨,库存量和消费量比达到67%,远远超过了过去30年平均52%的水平。

2012年9月,政府决定再次启动棉花临时收储,并把每吨棉花的收储价提高到20400元,这个价位高出A指数80%,结果当年政府买下了占当年国内总产量的90%的棉花,收储662万吨,并将棉花库存增加到900万吨以上,达到全年用量的115%。

虽然2012年棉花度(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纺织业,专家均呼吁政府关注过量收储棉花问题,但收储政策竟然还得以继续,2013年再收储500万吨,造成2013年底中国棉花库存量超过1150万吨。

虽然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规模效率最高的,百万吨级产能的纺纱和织布集群,但是当原料价格远远高于进口棉纱的价格,这样的高效,巨大的产能就完全失去了竞争力。进口棉纱均价仅19850元(3250美元)/吨,比国内棉花价格低,而加工棉纱的生产成本约500元/吨,还有5-8%损耗,因此,在棉花20400元的价位,企业选择进口棉纱而放弃生产完全是合乎“市场规律”的选择。进口棉纱而不进口棉花,主要是因为棉花进口受政府配额限制,超出配额需缴纳“滑准税”。因此,中国加工用棉量在2010年度的950万吨后,随政府收储逐年下降,2013年底仅为800万吨,比政府棉花收储政策推出前下降16%。

天量的库存和不断下降的需求,让中国棉花生产,贸易,消费与合理库存的平衡变得十分困难。计算机模型在中国实现合理库存(占年消费量的50%)的假设下,得出2023年的预测结果:

(1)棉花总产量420万吨,比2013年的670万吨,下降38%;

(2)净进口95万吨,比2013年的320万吨,减少70%;

(3)年纱厂消费650万吨,比2013年的810万吨减少20%;

(4)库存降至300万吨。

这个结果背后的逻辑演绎是:中国要抛储备棉必须降价到世界市场价格,国内的棉纺业采购中国棉花的同时大幅减少进口。中国减少棉花进口,必然引发世界棉花价格下行,这反过来又对抛储价格加大下行压力。所以,中国实现合理储备不能一次到位。尽管储备棉降价可以刺激需求,但由于中国工人成本上涨,国内纺纱用棉需求的下降趋势将继续,虽然比2011-2013年的减速缓慢。棉花价格下行,必然影响棉花生产,尤其是在其他农作物比价的影响下,中国棉花生产必将下行。

按照过去10年的平均价格计算,化解目前巨量库存政府将亏损至少200亿美元。

还有一个最坏的结果:如果今后几年,由于政府的控制,国内棉价和世界市场价格差价继续维持,中国棉纺业生产能力将被完全摧毁,没有了棉纺业的需求,中国的棉花业将重蹈中国大豆业没落的覆辙,这样,中国纺织和服装业要么一起衰落,要么完全依赖进口棉纱,棉布。自我完整的生产链被割断,集群规模效益消失,被进口棉花左右而完全丧失纺织服装出口大国的优势。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本来就是低利润,一旦优势丧失,衰落也就不可避免。

然而,可能促成中国棉花业,中国纺织业和服装业衰落的,竟然是政府的“保护政策”。

2.拷问政府决策机制:为何“保护棉农”的政策只为少数人牟利?

在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进程中,我们有太多的以美好愿望出发的政府政策和改革最终被“异化”而造成少数人获利,政府和广大百姓买单的悲剧。政策设计本身有局限,执行过程中人为的“修正”,歪曲,对于执行政策的后果不回应,一错再错,直到不可收拾。棉花收储政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用政府收储来“保护生产者”“稳定市场”是世界农业商品市场上,用过但证明是无效的做法。19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稳定市场价格签署的咖啡,橡胶协议,建立缓冲储备等都好景不长,没几年就寿终正寝了。因为用收储来稳定市场,通常是需要准确预测未来市场走向,而这对于受自然因素主导的农业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缓冲储备最终都是以收储成本暴增,收储达到天量难以为继,被迫抛售库存,引发市场大幅波动,最终以伤害生产者告终的。对于收储会引发的问题都是众所周知的,甚至可以说是常识,尤其是对经济决策者们。换句话说,大家都知道收储是不能保护生产者,也不能稳定市场的。大概因为棉花收储的决策者并不缺乏这样的常识,所以在2011年出台收储政策时,明确称作“临时”政策。

在建设缓冲库存时还有一个常识问题,就是收储的定价是保护性的,因此一般不应高于一定时期中,比如,3年,5年的市场平均价格,或者是最低价,因为一旦收储价格大大高于市场价格,在收储无限量时,就会被迫买下所有的生产量。但中国在决定棉花收储价格时,决策者似乎完全没有这样的常识,不仅定价大大高于当时的世界市场价格,而且当A指数从3400美元/吨暴跌到1840美元后,2012年中国的收储价格还上调600元/吨。

决策者在决策时为何忽视基本的常识?

更让人费解的是,这样的临时政策,一执行就是3年,尤其是当2012年度由于收储量暴增,大大超过合理库存水平,专家和业内人士,还有媒体纷纷建言,质疑收储政策之后,在世界棉花A指数从2011年度的3400美元/吨,下跌到2013年1840美元/吨之后,在明知收储和世界市场价格之间的大差价危及中国国内消费,纺织服装业转向进口棉纱暴增的情况下,制定棉花收储政策的政府依然我行我素,继续以20400元/吨的价格推行收储政策,在2013年度中再收购500万吨。

既然是明正言顺的“临时政策”,完全可以随时调整,但明知继续实施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为何坚持要继续执行?

任何政府决策都要求基本论证,包括政策执行产生的主要影响,后果和风险。如果收储政策经过了这样的论证,那么对发生天量库存,棉纺业和棉花生产“停产”,就该是预料之中的后果,因为这可以通过简单的逻辑演绎而得出:

收储价格显著高于世界市场价格,棉纺企业将拒绝国产棉转而进口棉花,在棉花进口配额的限制下,棉纺业只有停产, 因为棉价占棉纺成本的75%,棉价高出30%必然亏本。这样,政府必须买下所有的棉花,天量库存。棉纺业停产了,对棉花的需求没有了,除非政府继续购买,棉花生产不可能继续,结果,棉花生产也要“停产”。

政府在决定出台收储政策时,有过简单的逻辑论证吗?

在2012年在“中国进口增加,世界市场棉花价格将增加,进而可能缩小世界市场价格和收储价格间的差距,带动消费国内的高价棉”推理的蛊惑下,政府大幅度增加进口配额。然而,在世界棉花生产过剩的情况下(由于近年印度推广转基因棉,带领世界棉花总产从新世纪初的2000万吨增长到2600-2800万吨),中国大量进口棉花对世界市场价格的拉高影响十分有限。结果,造成了天量收储和天量进口的怪象:政府高价收购了90%的产量,纺织企业低价进口了创纪录的530万吨棉花。

出台棉花收储政策的目的是稳定市场,保护棉农利益,但是,正真受益巨大的并不是几千万棉农,比如,2013年政府收储500万吨棉花,每吨价格高于A指数8000元,即便是所有的差额对为棉农所得,3000万棉农人均仅得1300元左右,实在是微不足道,不及外出打工一月的收入。事实上,由于农户数量巨大,生产经营规模很小,通过价格补贴和收入补贴来刺激生产和增加收入的政策目标,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因为农户实际得到的补贴金额有限。而且,由于收储政策造成巨量库存,而最终造成棉花生产和纺织业的衰退,这样的“含金量”政策实在是得不偿失。

然而,这个收储政策却为少数人带来巨大的利益。

首先,当收储价格固定,棉商完全可以毫无风险地通过交易获利。2011年至2013年间,政府收储近1500万吨皮棉,如果棉商收购每斤籽棉获利4分钱(收购价的1%左右),总的利润将达20亿元。当这笔“小钱”被几百个大棉商瓜分,人均利润是百万,千万。

这个收储政策更大的利益是通过进口配额产生的。由于政府收储价格高于世界市场棉花到岸价至少4000元/吨,而按照世界市场价格进口需要政府的配额,这样进口配额就成了利润源泉,一吨配额4000元,100万吨配额就价值至少40亿元。配额就直接为配额获得者产生利润。政策的“含金量”对大多数棉农而言,微不足道,但对于少数人却足以暴富。

政府的政策的基本目的是保证公平与正义,但是这个棉花收储政策由于定价失误高于公平价格(世界价格)的40以上,与现行的进口配额政策结合,结果成为制造不公平的源头,

谁拿到更多的进口配额,谁的获利就越大,在进口配额仅占总用棉量15%时,政府政策就直接造成了不公平的少数人获利,多数棉纺厂商受损。进而,收储政策和配额政策的合力,创造了破坏市场秩序的“配额交易”,据媒体报道,棉花进口配额“商品化”后,配额指标曾被炒到3800元/吨,而在2011年棉纱收储政策之前,黑市的价格也不过1000元/吨。

由于政府主管部门配额分配原则很模糊,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公平的,一视同仁的配额分配规则,这让政策实施的人为因素影响很强大,结果,这样“含金量”的政策直接制造了政府主管部门和人员权力寻租的巨大空间,为从中央到地方,有配额分配权的机构和官员创造了可以寻租的可能。同时,因为配额的“含金量”太高,刺激企业和个人为获得配额疏通关系而无所不用其极,进而促成腐败恶化。这还不包括利用棉花收储政策违法套利的,包括将进口配额买的,或是走私进口的,或是其他来源买的低价棉花转卖给国家收储牟利。“含金量”巨大的政府政策不仅制造权力寻租空间,还引发为暴利不惜上断头台的为非作歹。

在中国收储中获利的还有控制着中国棉花进口的跨国棉商。在2011年到2013年间,中国棉花进口总量达1300万吨,按其均价计算,总额约为260亿美元。这样,即便向中国出口棉花的单位利润为2%,棉商的利润将达到5.2亿美元。在这3年中,中国进口的棉花总量大致同中国库存增加量相差无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收储政策是为鼓励进口棉花,保证跨国棉商的利润而制定的,慷概地支付近300亿美元,买下世界市场上生产过剩的棉花转为“库存”。

这种收储政策,在“保护棉农”的幌子下,扰乱市场,制造不公平,同时为少数人暴富,和跨国棉商稳操利润胜卷创造机会,同时创造权力寻租的巨大空间和腐败的环境,而且最终还损害棉农利益,摧毁中国棉纺织业,危及中国纺织和服装业的未来,弊端十分明显,但却可以在中国继续3年。这充分反映出政府进行重大决策的“随意性”与“个人意志”,缺乏科学和系统分析,缺乏决策风险和退出机制,这样的决策很容易被利益集团绑架,甚至左右。

Ⅱ 棉花储存方法

棉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属锦葵目锦葵科木槿亚科棉属。喜热、 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 棉花栽培历史悠久,约始于公元前800年。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棉花较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三世纪, 即战国时代,《尚书》、《后汉书》 中就有关于我国植棉和纺棉的记载。 在我国的棉花栽培历史上,先后种植过四个栽培品种:海岛棉( 长绒棉)、亚洲棉(粗绒棉)、陆地棉(细绒棉)和草棉(粗绒棉) 。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主要栽培品种也不一样, 亚洲棉引入历史最久,种植时间最长,同时栽培区域较广; 陆地棉引入我国的历史较短,但发展很快,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即取代了亚洲棉。 目前广大棉区所种植的棉花多为陆地棉种(细绒棉), 新疆还种植有少量海岛棉(长绒棉)。 棉花品种特性 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短日照作物。 经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逐渐北移到温带,演变为一年生作物。 春季(或初夏)播种,当年现蕾、开花、结实,完成生育周期, 到冬季严寒来临时,生命终止。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 只要有充足的温度、光照、水肥条件等,就像多年生植物一样, 可不断地长枝、长叶、现蕾、开花、结铃,持续生长发育, 具有无限生长性和较强的再生能力。在棉花的一生中, 温度对它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形成影响很大。除温度外, 棉花对光照非常敏感,比较耐干旱,怕水涝。棉花生长历经春、夏、 秋、冬四个季节,春分到立冬16个节气( 从四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左右),一生可以划分为播种期、苗期、 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5个阶段。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讲, 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棉纤维品质构成 棉纤维是由受精胚珠的表皮细胞经伸长、加厚而成的种子纤维, 不同于一般的韧皮纤维。棉纤维以纤维素为主,占干重的93%- 95%,其余为纤维的伴生物。由于棉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经济性状, 使之成为最主要的纺织工业原料。 1.长度。 目前国内主要棉区生产的陆地棉及海岛棉品种的纤维长度, 分别以25-31毫米及33-39毫米居多。 棉纤维的长度是指纤维伸直后两端间的长度,一般以毫米表示。 棉纤维的长度有很大差异,最长的纤维可达75毫米, 最短的仅1毫米,一般细绒棉的纤维长度在25-33毫米, 长绒棉多在33毫米以上。不同品种、不同棉株、 不同棉铃上的棉纤维长度有很大差别, 即使同一棉铃不同瓣位的棉籽间,甚至同一棉籽的不同籽位上, 其纤维长度也有差异。一般来说,棉株下部棉铃的纤维较短, 中部棉铃的纤维较长,上部棉铃的纤维长度介乎二者之间; 同一棉铃中,以每瓣籽棉的中部棉籽上着生的纤维较长。 棉纤维长度是纤维品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与纺纱质量关系十分密切,当其他品质相同时,纤维愈长, 其纺纱支数愈高。支数的计算,是在公定回潮率条件下(8.5%) ,每一公斤棉纱的长度为若干米时,即为若干公支,纱越细, 支数越高。纺纱支数愈高,可纺号数愈小,强度愈大。 表一:原棉长度与可纺支数的关系 原棉种类 纤维长度(毫米) 细度(米/克) 可纺织数(公支) 长绒棉 33-41 6500-8500 100-200 细绒棉 25-31 5000-6000 33-90 粗绒棉 19-23 3000-4000 15-30 资料来源:《棉花生育规律与优质高产高效栽培》,陈奇恩等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印刷,第184页。 2.长度整齐度。 纤维长度对成纱品质所起作用也受其整齐度的影响, 一般纤维愈整齐,短纤维含量愈低,成纱表面越光洁, 纱的强度提高。 3.纤维细度。纤维细度与成纱的强度密切相关,纺同样粗细的纱, 用细度较细的成熟纤维时,因纱内所含的纤维根数多, 纤维间接触面较大,抱合较紧,其成纱强度较高。 同时细纤维还适于纺较细的纱支。但细度也不是越细越好, 太细的纤维,在加工过程中较易折断,也容易产生棉结。 4.纤维强度。 指拉伸一根或一束纤维在即将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一般以克或克/毫克或磅/毫克表示, 单纤维强度因种或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细绒棉多在3.5-5. 0克之间,长绒棉纤维结构致密,强度可达4.5-6.0克。 5.纤维成熟度。棉纤维成熟度是指纤维细胞壁加厚的程度, 细胞壁愈厚,其成熟度愈高,纤维转曲多,强度高,弹性强, 色泽好,相对的成纱质量也高;成熟度低的纤维, 各项经济性状均差,但过熟纤维也不理想,纤维太粗,转曲也少, 成纱强度反而不高。 表二:棉纤维的经济性状及可纺号数比较 棉纤维经济性状 长绒棉 细绒棉 色泽 乳白 洁白 长度(毫米) 35-45 21-33 细度(米/支) 6500-9000 4500-7000 直径(微米) 12-14.5 13.5-19 宽度(微米) 14-22 18-25 转曲(转/厘米) 100-120 50-80 强度(克) 4.5-6.0 3.5-5.0 裂长度(千米) 27-40 21-25 可纺号数(号) 特细号4-10 细号及中号11-30 资料来源:《棉花生育规律与优质高产高效栽培》,陈奇恩等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印刷,第187页。 棉花的分类、加工与检验 1.分类。根据棉花物理形态的不同,分为籽棉和皮棉。 棉农从棉棵上摘下的棉花叫籽棉, 籽棉经过去籽加工后的棉花叫皮棉,通常所说的棉花产量, 一般指的是皮棉产量。 根据加工用机械的不同,棉花分为锯齿棉和皮辊棉。 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锯齿棉; 皮辊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皮辊棉。皮辊棉生产效率低, 加工出的棉花杂质含量高,但对棉纤维无损伤,纤维相对较长; 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杂质含量低,工作效率高, 但对棉花纤维有一定的损伤。目前细绒棉基本上都是锯齿棉, 长绒棉一般为皮辊棉。 2.加工。一般用衣分来表示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比例,正常年份, 衣分为36-40,也就是100斤籽棉能够加工出36- 40斤皮棉。皮棉不能散放, 必须经打包机打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棉包。 我国标准皮棉包装有二种包型:85公斤/包(±5公斤)、 200公斤/包(±10公斤),但以85公斤居多。 3.检验。 我国棉花的质量检验是按照细绒棉国家标准GB1103- 1999进行的。标准规定,检验棉花分以下几个指标: 品级: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 轧工质量这三个条件把棉花划分为1至7级及等外棉。 长度:根据棉纤维的长度划分有长度级,以1毫米为级距, 把棉花纤维分成25-31毫米七个长度级。 马克隆值:马克隆是英文Micronaire的音译, 马克隆值是反映棉花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指标,数值愈大, 表示棉纤维愈粗,成熟度愈高。 具体测量方法是采用一个气流仪来测定恒定重量的棉花纤维在被压成 固定体制后的透气性,并以该刻度数值表示。马克隆值分三个级, 即A、B、C,B级为马克隆值标准级。回潮率: 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回潮率最高限度为10.5%。 实际工作中一般用电测器法测定原棉回潮率。 含杂率:皮辊棉标准含杂率为2.5%。 实际工作中一般用原棉杂质分析机测定原棉回潮率。 危害性杂物:棉花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 棉花检验分感官检验和仪器检验。 由于目前我国的棉检仪器主要是测试棉花的一些物理指标, 如棉纤维的强度、马克隆值等, 还没有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棉花定级仪器,因此国标规定, 棉花定级以感官检验为主、仪器检验为辅。在我国, 承担棉花检验和仲裁机构是国家各级纤维检验局(所), 棉花的进出口检验由各省(市)商品检验局负责。 2003年12月17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 财政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 该方案中明确提出棉花质检改革的目标是: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 采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 在棉花加工环节实行、仪器化、普遍性的权威检验, 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科学权威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 棉花的分级 棉花分级是为了在棉花收购、加工、储存、 销售环节中确定棉花质量, 衡量棉花使用价值和市场价格必不可少的手段, 能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棉花等级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品级分级,二是长度分级。 1.品级分级。一般来说,棉花品级分级是对照实物标准(标样) 进行的,这是分级的基础,同时辅助于其他一些措施,如用手扯、 手感来体验棉花的成熟度和强度,看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 依据上述各项指标的综合情况为棉花定级,国标规定, 三级为品级标准级。 2.长度分级。长度分级用手扯尺量法进行, 手扯纤维得到棉花的主体长度( 一束纤维中含量最多的一组纤维的长度),用专用标尺测量棉束, 得出棉花纤维的长度。各长度值均为保证长度,也就是说, 25毫米表示棉花纤维长度为25.0—25.9毫米, 26毫米表示棉花纤维长度为26.0—26.9毫米,以此类推。 同时国标还规定,28毫米为长度标准级; 五级棉花长度大于27毫米,按27毫米计;六、 七级棉花长度均按25毫米计。 品级分级与长度分级组合,可将棉花分为33个等级, 构成棉花的等级序列。如国标规定的标准品是328, 即表示品级为3级,长度为28.0—28.9毫米的棉花。 表三:棉花等级分类表 长度(cm)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31 131 231 331 431 30 130 230 330 430 29 129 229 329 429 28 128 228 328 428 27 127 227 327 427 527 26 126 226 326 426 526 25 125 225 325 425 525 625 725 3.马克隆值分级。马克隆值分三个级,即A、B、C级, B级为马克隆值标准级(见下表)。 表四:马克隆值分级范围表 GB1103-1999规定328B细绒白棉为标准等级, 即表示品级三级,长度28毫米,马克隆值B级的细绒白棉。 棉花储存及保管 棉花一般存放在专业的棉花储备库内, 目前国内的棉花储备库房有砖混仓和钢板仓两种。 储存库要求交通便利、防火、通风、防潮、防霉变等,特别是防火, 棉花储备库都是特级防火单位。 一般来说,棉花应库内堆垛存放,库外存放要盖苫布。 棉垛下要打好垫基(枕木或石块),堆垛时包应平放, 上下层交叉压缝。垛与垛之间应留出必要的通道。 棉花库区要设立气象观测百叶箱,每栋库房都要配备温湿度计。 保管员应每天查库,测量温湿度,并做好记录。 根据天气变化和库内外温湿度差异, 应适时采取通风散湿或关闭仓库等措施。 一般库内温度应保持在30℃以下,最高不得超过35℃, 相对湿度不得超过70%,保管中的棉花含水率不得超过10%。 棉花在正常的储存条件下,保质期较长, 但由于棉花内含有一定的水份,在高温的情况下, 尤其是温度超过35℃时,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出现自然变异, 进而影响到棉花的品级。据有经验的棉花仓库保管员分析, 棉花的自然变异呈“S”形,即开始变异较慢, 中间一段时间变异较快,过了一定时间以后,其变异速度又变缓。 一般来说,符合国标规定水份的(含潮率不超过10.5%) 新棉花放置在正常保管的仓库内, 夏热高温前一般不会发生自然变异,但夏天来临后,由于温度升高、 湿度增大等原因,可能会引起棉花自然变异, 使新棉花在一个棉花年度内平均下降一个等级,并且品级越高, 越稳定,品级越低,质量越不稳定,越容易发生自然变异。 棉花产区分布及区划 1.我国棉花产区分布。我国适宜种植棉花的区域广泛, 棉区范围大致在北纬18-46度,东经76-124度之间, 即南起海南岛,北抵新疆的玛纳斯垦区,东起台湾省、 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带和辽河流域,西至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 全国除西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少数省(自治区)外, 都能种植棉花。2003年棉花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省有:新疆( 160万吨)、河南(37.67万吨)、山东(87.7万吨)、 江苏(29.1万吨)、河北(40.9万吨)、湖北(32. 5万吨)和安徽(29万吨)。

Ⅲ 2013年棉花国家还收储吗

2013年国内收储政策悬而未决
因库容有限且棉花等级逐渐下降,2月4日收储暂停前,收储进度已经显著放缓。但截至2月1日国家收储累计成交达到615万吨,中国国储成了全球棉花库存最大集中地,国内现货市场流通的棉花资源(尤其是高等级棉花)十分紧缺。
从一系列举动来看,国家都在限制进口棉大量涌入国内。例如,调整后的2013年滑准税计算公式提高了棉花进口成本,同时2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质检总局第151号令《进口棉花检验监督管理办法》也是大大加强了对进口棉的检验力度。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是国家关于进口配额发放和抛售储备棉的政策决定了国内棉花供给量。
目前悬而未决的政策至少有三个:第一,传言棉花进口一般贸易滑准税配额将与购买国储数量挂钩,即每购买3吨国储棉可得到1吨进口棉花配额。第二,传言政府相关部门3月起抛储部分新棉,新、旧棉将按3:7的比例搭配,并且允许进入流通市场(即可以用于期货、撮合市场交割)。第三,传言2月底即将公布棉花临时收储价格,仍将保持20400元/吨,但并未提及收储数量。
笔者认为,政策的走向虽然很难提前预知,但国家在保护棉农利益的同时,也不可能弃纺织企业生死而不顾。另外,棉花存放时间过长价值损耗,对国家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成本,因此抛储新棉的政策或许并非空穴来风。而一旦新棉正式流通到市场,且能够在撮合、期货市场交割,那么3月31日收储结束且老仓单注销之后,期货上的高价必定会吸引涉棉企业在期货市场上注册仓单或进行卖期保值,如此一来,不但逼仓行情不会发生,在基本面弱势的情况下,郑棉还将面临较大回调压力。

Ⅳ 中国有多少个棉花储备库

N个

Ⅳ 棉花期货交割仓库有哪些

南阳有五个交割库!南阳是全国棉花期货定价中心!

Ⅵ 建棉花储备库消防安监有什么要求

这个需要社会自相应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一般需要设置消火栓和自动报警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单层面积超过要求的需要设置自自动喷淋系统的。

Ⅶ 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对棉花加工贸易企业有何影响

往年一旦棉农惜售,加工企业会坐不住,会主动上门收购。令人奇怪的是,棉农不愿卖的同时,企业也不愿收,出现了收购的僵局。
这些加工企业为什么宁愿仓库空置、机器闲置、工人休息,也不愿意买来棉花加工?
之所以出现“农民不愿卖,企业不愿收”的收购僵局,是因为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新棉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国内棉价要与国际棉价基本接轨。目前,国内棉价虽然比前几年下降了,但与国际棉价相比,仍然处于高价位。我国棉纺企业属于外向型制造企业,要“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按照目前的价位,肯定不敢大量购买国内棉花。处于棉纺企业上游的加工企业自然也不敢放开购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在过去3年中,我国实行棉花临时收储,稳定了棉花市场,但也持续遭遇棉花品质下降、棉纺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的尴尬。为了摆脱这一尴尬,我国实施棉花“新政”,希望以此促使长期低迷的棉花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高国内棉花的质量,缩减国内外棉价差,增加国内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工贸易吧网络贴吧。

Ⅷ 2020年国家棉花收储吗

2020年国家棉花是收储的,每一年的棉花国家都收储,今年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