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理財 » 關於中國成品油的文獻名稱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關於中國成品油的文獻名稱

發布時間: 2021-03-28 07:10:51

❶ 關於查找中國石油公司的分析報告,以及相關評論如題 謝謝了

【報告名稱】: 2005年一季度中國石油石化行業分析報告 【關鍵 字】: 石油石化 行業分析報告 【出版日期】: 2005年 【交付方式】: EMAIL電子版 【報告頁碼】: 52頁 【圖表數量】: 39個 【價格】: RMB 1000元 【訂購電話】: 全國24小時報告銷售電話:400-817-8000 〖描述〗 進入2005年,原油價格在經歷了2004年四季度的回落趨勢以後重新開始上漲,並再度達到50美元以上的高位,而市場反應則遠不如04年激烈,已經能夠接受高油價的沖擊。 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對經濟和行業帶來負面影響:2005年世界經濟的減速將使得原油需求增速減慢。2005年石化企業的生產成本明顯增加,一季度國際乙烯產能增幅明顯小於需求增幅。同時經歷了去年的高價位以後,大宗化工品維系高價格的能力逐漸減弱,行業持續高增長已略顯乏力,但預計國際石化景氣期在年內還將延續。 中國石油和化工業延續了2004年的高水平生產增長態勢,2005年一季度,國內石油和化工產品產銷兩旺,行業整體業績繼續加速增長。在預期國際油價回落的背景之下,國內石化類公司,由於行業狀況和產品供求因素各異,將呈現出各異的發展情況。煉油毛利繼續受政府限價影響而被壓制,一季度,中石油和中石化系統更加頻繁地調節成品油出廠價,但效果只是在零售和煉油業務不同環節中進行利潤分配。由於合成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主要石化產品的價格傳導具有剛性,另一方面由於國內較低的自給率,國內石化下遊行業已經進入一個平穩發展時期。 目前國內市場石油和石化產品價格在不斷攀升,石化企業盈利水平仍在不斷提高,投資持續高漲,石油和化學工業仍將持續、快速向前發展,預計二季度我國石油石化上下游產品需求仍然旺盛,對石油的需求和高企的油價促使更多投資者投資於石油行業,2005年國內石化行業將繼續保持強勢增長,我國石化行業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 〖目錄〗 2005年一季度中國石油石化行業分析報告正文目錄 一、國際石油石化市場綜述 4 (一)國際石油和化工價格運行情況 4 1.原油價格再創新高 4 2.成品油價格繼續堅挺 8 3.化工產品價格小幅走高 10 (二)石油高價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11 1.對世界經濟增長的總體影響不大 11 2.石油價格長期高企使石油公司利潤大幅增加 13 二、國內石油和化工行業市場運行狀況 16 (一)石油石化產品產量回升,生產提速 16 1.原油生產快速增長 16 2.原油加工量適度增加 17 3.原油庫存保持穩定、汽柴油庫存有所上升、化工產品庫存減少 20 4.油品進口放慢,出口相對增加 22 (二)石油和化工產品價格高位盤整 24 1.石腦油出廠價格開始與國際同步 24 2.國內市場油品價格呈平緩上升走勢 25 3.化工產品價格逐月小幅上漲 26 (三)石油石化行業整體業績加速增長 27 1.產值穩定增長 28 2.產品銷售收入快速增加 29 3.利潤大幅提高 29 4.企業稅金增長較快 30 三、高油價對中國的影響分析 31 (一)高油價對中國的宏觀經濟有緊縮作用 31 (二)高油價對石油和化工相關行業的影響各異 32 (三)高油價對下游相關三大行業負面影響顯著 34 四、「非公36條」強化石油石化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 37 (一)政策通路 37 (二)民企聯合發展 38 (三)產業政策瓶頸探析 39 五、2005年國際石油價格分析和預測 41 (一)影響2005年油價的主要因素分析 41 (二)2005年油價水平預測 45 六、二季度中國石油石化市場預測 47 (一)石油石化產品需求保持強勢增長 47 (二)高需求拉動高增長,產品與投資結構趨向合理 50 圖目錄: 圖1-1 2004-2005年一季度國際市場主要原油現貨價格走勢 (單位:美元/桶) 4 圖1-2 1998-2004年油價增勢與世界GDP增長季度分析 5 圖1-3 2001-2005年1月俄羅斯原油出口量 6 圖1-4 美元匯率變化與油價變化的相關關系 6 圖1-5 歐佩克原油價格帶水平預測 7 圖1-6 歐佩克一攬子油價走勢(每日) 8 圖1-7 2004-2005年3月新加坡主要油品價格走勢 9 圖1-8 2000-2005年2月歐美原油和汽油庫存量 9 圖1-9 化工產品——中價國際指數變動趨勢 圖1-10 1995-2005世界石油需求年增長變化情況 12 圖1-11 2004-2005年1月國際煉油毛利水平 14 圖1-12 2004-2005年1月國際乙烯價格及毛利走勢 15 圖2-1 2005年1-3月國內原油生產增長趨勢 16 圖2-2 2005年1-3月國內成品油生產增長趨勢 18 圖2-3 2004-2005年1月國內外石腦油價格走勢 24 圖2-4 2004-2005年2月國內成品油價格走勢 25 圖2-5 2004和2005年一季度化工主要子行業銷售收入分布對比圖 29 圖2-6 2005年1-3月份石油和化工行業利潤分布 30 圖3-1 高油價對經濟的緊縮作用示意圖 32 圖5-1 2005年國際油價預測價格月度走勢圖 46 圖6-1 2005年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49 圖6-2 中國石化產品消費增長趨勢 50 表目錄: 表1-1 一季度國際市場主要油品現貨平均價格表 8 表1-2 一季度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狀況 11 表1-3 1993-2003年主要石油消費國石油消費量 (單位:千桶/每日) 12 表1-4 2004年國際三大石油公司經營狀況 (單位:億美元) 13 表2-1 2005年1-3月全國油品產量 (單位:萬噸,億立方米) 17 表2-2 2005年1-3月全國主要石化產品產量 (單位:萬噸、億立方米、%) 19 表2-3 2005年1-3月全國石油銷售與庫存情況 (單位:萬噸) 20 表2-4 2005年1-3月全國主要化工產品銷售與庫存(單位:萬噸) 21 表2-5 2005年1-3月中國油品進口量值表 (單位:萬噸,千美元) 23 表2-6 主要石油化工產品海關出口統計情況 (單位:萬噸) 23 表2-7 2005年1-3月化工產品價格上漲 (單位:元/噸) 27 表2-8 2005年1-3月全國石油和化工各行業經濟效益完成情況 (單位:個、億元、±%)28 表3-1 油價對相關行業的影響程度 35 表3-2 高油價對相關行業的正負影響 37 表4-1 民營油企發展態勢 39 表5-1 國際機構紛紛上調2005年石油需求預測 (單位:萬桶/日) 44 表6-1 2005年一季度石化相關行業投資狀況 48

❷ 中國石油的問題

1.中國的石油資源相對緊張,為了滿足國內需求就需要進口原油和成品油.
2.國內的成品版油和原油主要權是通過中石化和中石油進口.
3.在國際市場上,原油和成品油是通過市場來定價,而國內市場上成品油是國家定價.
4.中石化和中石油,無論是在國際市場上購買的原油提煉成成品油,還是購買的成品油都受到國內市場價格的制約,內外價格的差異造成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國際市場上購買部分存在虧損.
以上原因綜合造成中石化和中石油虧損,所以他們才申請政府給予補貼.
一知半解,僅供參考.

❸ 關於中國油價與國際油價的問題

中國汽油猛漲的真正原因

月23日,在國際原油價格回落和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再次提高成品油銷售價格。北京地區93號汽油再創歷史最高價位。有關方面對此的解釋是,上次漲價沒有調整到位,我們成品油銷售價格仍舊低於國際市場,今後將考慮國際市場情況和社會承受能力繼續推進價格調整。謊言是多麼的的圓滿,但是,我們早就有各種手段來論證,這是明目張膽的欺騙。
一、中國進口的石油沒有達到60美圓的(2005年發改委公布大是51美元)。國際市場達到60美圓的是北海清質石油,其質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東地區、南美、俄羅斯出口的石油是無法達到60美圓的。而中國大量進口的是低質高含硫石油。據著名的經濟情報雜志分析,國際油價在54美圓時,中國進口的石油價格大多在30美圓左右。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質石油買家。
二、美國與中國石油價格比較。美國平均每升93號油大概是人民幣4.7元,可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稅,並且人家公路沒有收費,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費或者收費很低。而北京的類似汽油銷售價格已達4.24元,實際價格高於美國。如果有關方面說,中國成品油價格遠低於國際市場,更將被下面的例子駁斥的體無完膚。海關宣布上半年查獲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煙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國成品油便宜,那應該是從中國向國外走私才對,為什麼要從國外向中國走私?過去查獲的特大走私案件,都與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關,可見內外差價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險。
三、石油企業報表顯示利潤巨大。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成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掙錢的,報道說利潤接近千億元,而其年經營額在5000億元左右,利潤空間已相當可觀,利潤率非常可觀。以凈資產收益來分析,即使是風光無限的房地產,其優質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為5%到10%為主,而中國石化的凈資產收益,根據其2004年年報為17.32,其加權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為20.32%。大家說這是不是很驚人!是房地產行業優質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產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這才是驚人的暴利證明!我不久前與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觸,他們去年的利潤超過40億元,總結因素是價格高、市場好。可見,中國石油企業是很不錯的業績,怎麼還有長期虧損的說法,這不是欺負老百姓沒頭腦么?
四、上游壟斷掠奪下游競爭性行業,扭曲經濟結構肆無忌憚的漲價,使中國經濟和宏觀調空的復雜局面加劇。可怕。成品油漲價,因為你是壟斷,但下游產業卻是競爭性行業,不能漲價。比如公交和計程車,關系群眾生活,其價格調整要經過嚴格審批,油價從2元漲到4元多,公交價格和計程車價格並沒有什麼提高,可見,油價上漲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補貼中。汽車製造業是國家寄希望的產業,但消費環境不良,加上油價上漲,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兩年的工資並沒有顯著增長,翻倍上漲的油價讓大家很難受。可見,這是赤裸裸的掠奪,扭曲中國經濟結構,增加了所謂的膨脹壓力。盡管,中石油的滾滾暴利,讓國家,同時也讓某些不可明說的利益群體歡欣鼓舞,但是,這種危害中國經濟的掠奪經濟思路,將貽害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我觀察大家對油價上漲雖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搗鬼,但是不知道要點!我在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戰略物資,國內的油田都是這兩個集團壟斷的。只有他們有開采和銷售權利。近幾年國家進口石油越來越多,今年會達到1.5億噸。進口石油消費的比例越來越大,豈不是兩大集團就沒有話語權了??放心。關鍵的石油進口權還是只有兩大集團所有。國內的煉油企業就算是油價再便宜,也無法自主進口,只能從兩大集團買他們加價進口的原油。
這樣兩大集團對內把持油田,對外把持原油進口權。國內原油價還不是他們說得算?國內的煉廠,包括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是在虧損,那是因為原料石油(無論國產還是進口)的價格是兩大集團定的!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虧損無所謂,反正在貿易/開采環節已經有足夠驚人的利潤了!!
而且煉廠虧損的情況可以成為汽油漲價的借口,掩人耳目。於是我們就這樣因為所謂的煉廠虧損,口袋的錢被淘空!!!!
石油是工業血液,現代基礎工業的王道!!兩大集團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個國家競爭力甚至國家安全!!90#油從今年3月份的3.18上漲到7月份的4.06,快一塊錢了,還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業破產阿?到底有多少企業背上沉重的運費成本阿?無恥的搶劫!!2004年兩大集團凈利潤2000億,咱們國家gdp才多少?11萬億,各行業綜合凈利潤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億。可見40%的國家利潤都是兩大集團的!大傢伙都在給兩大集團打工呢!!
有人會問,油田是國家人民共有的,這兩大集團雖然壟斷,畢竟是中國自己的企業,為什麼這樣喪心病狂的掠奪財富不顧危害國民生機?其實這兩大集團都是海外上市企業!!所有權和資本不是純粹國家的了。資本是貪婪的,對利潤的追求是永遠也不會滿足的。看到這里,國內油價未來的走勢相信每個看過帖子的人已經很清楚了。
我很擔心國外投資者利用兩大集團的壟斷地位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從這個角度講,兩大集團已經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上了!!有時候看到紡織廠的女工雖然一天12小時的拚命幹活,居然連500塊錢的工資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廠因為紡織原料漲價(非棉的紡織品大部分是石油變得)或者停產/或者破產。心情真是無法描述。前一陣子還聽說北京有的哥為了多跑出點錢過勞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億的純利還叫囂虧損要求漲價的嘴臉是什麼麽樣??那2000億人民的血汗錢又有多少進了原本已經很富裕的老外口袋裡!!
無論如何,兩大集團正在擠垮國內非自有的煉廠,同時也正在擠垮社會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現在的情況不得到改變,兩大集團的目的很快就會完全實現。
可能有人問,目前發改委已經批了19個非國營的公司可以進口石油。其實私營企業進口石油除了要有進口權,還要有配額,2005年非國有進口配額一共才0.1億噸,根本沒有影響市場!而且兩大集團除了因為自己是國有公司,進口不受限制之外,還注冊了非國有企業,也在這19家裡面混,用他們的實力搶占絕大部分配額!!太狠了!!關於私有企業石油進口權/配額計劃具體詳情大家可以查詢國家商務部網站看看!!
我是業內人士,所以知道兩大集團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誤解油品漲價的原因,實在看不過去了,才發言的。可惜我不是記者,否則早就揭他們的老底了。
謝謝大家幫頂,大家有工夫就轉貼,不要讓整個社會被兩大集團「煉油廠虧損/加油站虧損」的幌子騙了!
消息稱油價下調1元/升,但燃油費上漲1.5元/升。二級以下公路不收費?我們看見的價格只有養路費,二級公路還是路嗎?
為什麼不見老百姓的工資上漲呢?

❹ 中國的成品油中究竟包含哪些稅費

由於我國的成品油中包含的各項稅費都是價內稅,也就是說,稅額計入了成品油價格。
成品油中的流轉稅主要有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附加。經過此次調整後,汽油的消費稅為1.12 元/升,柴油的消費稅為0.94 元/升;成品油的增值稅稅率為17%;同時,還有以消費稅和增值稅為稅基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教育附加的稅率為3%;此外,消費稅的提高會聯動成品油中其他稅費的上調。而成品油稅負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轉稅占油品含稅零售價格的比重來衡量。按照財政部和國稅總局的測算,此次調整後,汽油、柴油流轉稅稅負將分別由32%和29%提高至34%和31%。
舉例來說,就是消費者每花10 元錢加油,其中就包含3.4 元的稅;10 元的柴油則包含3.1 元的稅。
以目前北京92 號汽油6.76 元/升的價格計算,車主購買1 升汽油繳納的稅費約為2.35 元。其中包括增值稅0.98 元、消費稅1.12 元、城建稅0.15 元、教育附加費0.06 元,地方教育附加費0.04 元,合計2.35元,總稅負比重為34.83%,比之前增加1.99%。
更通俗的演算法是,假如一輛私家車每月跑1000公里,一年跑12000 公里,按每100 公里消耗8 升油計算,一年多支出約135 元。
對貨運司機來說,一輛載重50 噸的柴油車,每月跑1 萬公里,一年跑12 萬公里,按每百公里油耗28 升計算,一年多支出約5400 元。

❺ 求2篇關於中國石油進出口貿易的英文文獻

可以參考馬永生譯著的《碳酸鹽岩微相》,收錄了很多國內外關於生物碎屑岩,生物顆粒,生物礁的文獻和高清圖片,希望對你能幫助。

❻ 我要寫一篇有關中國石油發展的文章論文,不會寫,請求大家幫幫忙急用

中國石油發展現狀及四個戰略研究
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在油氣資源開發、管道建設、煉油化工及 油氣田對外合作、國際化經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資源相對不足,石油儲量增長難度大;主力油田進入穩產後期,新區上產任務重;石油供需缺口加大,進口 依存度進一步提高;石油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中國油氣發展的戰略應繼續貫徹「立足國內、開拓國際、油氣並舉、厲行節約、建立儲備」的方針,根據我國資源分布 特點,東部挖潛,延長穩產期;西部加大投入,實現增儲上產。在戰略部署上做到「四個結合」。
一、中國石油的發展現狀
(一)簡要回顧與發展現狀
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探索成長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為標志;二是快速發展階段(20世紀60~70年代):主要是1965年結束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實現自給,還相繼發現並建成了勝利、大港、長慶等一批油氣田,全國原油產 量迅猛增長,1978年突破1億噸大關,我國從此進入世界主要產油大國行列;三是穩步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這一階段石油工業的主要任務是穩定1 億噸原油產量。這十年間我國探明的石油儲量和建成的原油生產能力相當於前30年的總和,油氣總產量相當於前30年的1.6倍;四是戰略轉移階段(20世紀 90年代至今):90年代初我國提出了穩定東部、發展西部、開發海洋、開拓國際的戰略方針,東部油田成功實現高產穩產,特別是大慶油田連續27年原油產量 超過5000萬噸,創造了世界奇跡;西部和海上油田、海外石油項目正在成為符合中國現實的油氣資源戰略接替區。
1.油氣資源與開發 根據2000年底的油氣資源匯總情況,我國石油總資源量約1021億t,其中,陸上775億t,海上246億t;預計最終石油可采資源量約為 138~160億噸。天然氣總資源量為47.04萬億立方米,其中,陸上38.9萬億立方米,海上8.14萬億立方米;預計最終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 10~15萬億立方米。截至2002年底,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63。5億t,探明率為40%~46%;累計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2.22萬億立方米,探明 率為15%~22%;剩餘石油可采儲量23.8億t,儲采比14∶1,剩餘天然氣可采儲量近1.87萬億立方米,儲采比60∶1.我國現已發現560個油 田,193個氣田,建成25個油氣生產基地。2002年生產原油1.69億t,居世界第5位;生產天然氣326億立方米,居世界第18位。值得一提的是, 西部新疆油田2002年原油產量首次突破千萬噸大關,海上原油產量首次突破2000萬t,達到2147萬t,海外原油權益產量首次突破千萬噸。
2.管道建設 截至2002年底,我國原油輸送管道總長度已達1.21萬km,成品油管道總長2700km,天然氣管道總長約為1.48萬km。原油、成品油管道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華東地區。天然氣管道已初步形成華北、西南、西北三大區域性管網,主要是:(1)華北地區,已建成中原-滄州、大港-滄州、大港-天津、滄州-淄博等輸氣管線和一些地下儲氣庫,初步形成了能夠統一調度的局部天然氣管網。
(2)西南地區,已建成以南、北干線為主,與川渝兩地五大氣源連通的環狀輸氣管網,並以南北干線和各氣源為依託,直供雲南省雲天化、貴州省赤天化等。
(3)西北地區,先後建成了陝西-北京、靖邊-西安、靖邊-銀川、鄯善-烏魯木齊、澀北-西寧-蘭州輸氣管線及新疆和田電站供氣管道等。西氣東輸管道、長慶-呼和浩特輸氣管道正在加緊建設中。
3.煉油化工及產品 經過近兩年石油石化工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我國煉油工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裝備水平進一步提升,總體上進入了世界煉油大國行列。2002年,中國原油一次 加工能力達到2.7億t,居世界第4位;實際加工原油2.2億t,生產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1.32億t,分別比上年增長4.7%和3.9%。國內兩 大集團生產的汽油和柴油基本都達到了《車用無鉛汽油》最新國家標准(GB17930-1999)和柴油國家標准(GB252-2000)。主要化工產品穩 步增長。2002年乙烯產量首次突破500萬t,達到541.4萬t,比上年增長13%;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3.5%、20.5%和11.6%。
4.油氣田對外合作 在對外合作方面,我國不僅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而且加快了國內油氣勘探步伐,提高了油田開發水平。截至2002年底,在陸上,中國與國外 45家石油公司簽定合同51個,合同區面積近25萬平方千米,引進外資近13億美元。目前正在執行的合同13個,與外資合作生產原油年均220萬t。在海 上,中國與18個國家和地區的70家石油公司簽訂了154個石油合同和協議,目前正在執行的合同有32個,合同區面積近12萬平方千米,直接利用外資超過 90億美元,建成海上合作油氣田共13個。
其中,中海油與菲利普斯公司合作開發的蓬萊19-3油田,是繼大慶油田之後的中國第二大整裝油田
5.國際化經營 中國石油國際化經營,經過90年代中後期的大發展,現在已經從低風險單項油田開發,轉向油田生產與技術服務、煉廠建設與管道施工等綜合項目開發,從生產經 營轉向資本經營,從投入轉向回收階段。形成了北非、中亞-俄羅斯、南美和南亞4個戰略發展區。截至2002年底,中國石油企業與26個國家累計簽訂石油合 同項目40個,其中:陸上石油勘探開發、技術或商務項目31個,海上石油勘探開發項目5個,管道項目2個,煉油和化工項目各1個。2003年三大石油公司 又新簽定了十幾個油氣項目合同,其中僅中國石油集團就有10個。2002年油氣作業產量2250萬噸油當量,比上年增加600多萬噸,油氣權益產量 1700萬噸油當量,同比增長80%以上。
(二)存在問題
1.資源相對不足,石油儲量增長的難度大 我國的最終石油可采資源量即使按160億t計,只佔全球的3.9%;人均擁有石油最終可采資源量和產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而且,可采資源約有 3/5有待探明。據推測,其中分布在中、新生界的白堊系和第三系的資源占總資源量的70%,粘度大的重油和低滲透石油資源占總資源量的43.6%,這些資 源埋藏較深,工藝技術要求高,勘探技術難度很大。從近幾年儲量增長的構成看,約65%的增量來自於已開發油田的老區,增長潛力有限,儲量接替難度較大。
2.主力油田進入穩產後期,新區上產任務重。我國的原油生產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佔全國產量 的2/3.但其主力油田已進入高含水(88%)、高采出程度(75%)和高採油速度的「三高」階段。特別是大慶油田原油產量連續27年超過5000多萬 噸,2002年在5013.1萬t的產量水平上劃了句號,計劃今後將逐年遞減。西部和海上原油產量這幾年呈快速增長態勢,但原油產量只佔全國的1/5;海 上原油產量只佔全國的1/8.從近期看,這兩個區域的產量增長難以彌補東部的遞減。
3.石油供需缺口加大,進口依存度進一步提高 我國石油消費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原油產量增長速度,供需缺口越來越大。2000~2002年,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4.91%,高出產量增長速度近3.1個百 分點,年均增加1104萬t;石油消費彈性系數達到0.7,比石油生產彈性系數高0.436.石油「一高一低」現象導致國內石油供不應求,缺口從2000 年的5637.73萬t增加到2002年的7236.41萬t,石油凈進口量從2000年的6962萬t增長到7184萬t,10年增加了7倍多。預計 2003年石油凈進口量將突破9000萬t,進口依存度達到35%以上。
4.石油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我國的石油安全問題,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來自社會各界的擔憂有增無減。一是出於石油進口來源方面的安全考慮。2002年我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占進口總量的一半(2001年為56.6%)。美伊戰爭結束後,美國加 強了對中東的控制,實際上間接控制了我國進口石油的資源地。另一方面,我國運輸石油的路線缺少選擇性,85%以上要經過印度洋-馬六 甲海峽-南中國海航線,極易遭到封鎖和控制。近年來,美國在東亞沿日本群島、台灣島和菲律賓群島,精心構築「太平洋鎖鏈」,擬形成對中國的東向包圍;在新 加坡設立軍用港口,擬控制馬六甲海峽;印度全面推行所謂的「有效控制」,試圖將南中國海納入控制范圍。此外,馬六甲海峽經常遭到組織嚴密的海盜襲擊。所有 這些,直接地威脅著中國的對外貿易和石油進口安全。
二是出於戰略石油儲備方面的考慮。雖然我國目前已確定分期建設國家石油儲備庫,但離戰略石油儲備體系的建立尚為時過早。這樣,在資源供應地,因各種不確定因素如政治風波、軍事沖突等,導致國際油價上漲或出現供應中斷時,我國便喪失了儲存進口石油、平抑國內石油市場動盪的手段和能力。
三是出於油價大幅上揚的考慮。目前我國尚未大規模參與世界石油衍生品交易,沒有市場保護屏障,不能對進口石油進行套期保值。無論油價漲幅多大,都只能被動 接受。盡管我國在國外已開發了一些油田,但大多位於敏感地區,易受各種因素干擾,從油價上漲中獲得利益的機會不大。
二、石油形勢與供需預測
(一)當前的石油形勢
近兩年,世界石油環境總的是:國際油價起伏振盪,石油公司兼並重組進入理性階段,石油技術快速發展,石油地緣政治紛爭激烈。主要列舉三個方面:
1.世界油氣資源豐富 據有關資料統計,截至2002年底,全球石油最終可采資源量為4138億t,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2471億t,剩餘石油可采儲量1427億t,儲采比 40∶1;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436萬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211萬億立方米,剩餘天然氣可采儲量156萬億立方米,儲采比61∶1.豐富的 石油資源為世界石油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2.未來20年世界石油供需總體平衡,但地區性不平衡加劇 2002年,世界石油消費量為35.23億t,石油產量為35.57億t,供需總量基本平衡。預計到2020年,世界石油需求將以1.98%的速度增長, 需求量達51.8億t。歐美等發達國家石油需求增長放緩,年均增長0.9%~1.0%左右,發展中國家石油需求增長加快,年均增長3.1%。在原油產量方 面,預計2020年前基本上與需求同步增長,產量水平達到51.9億t。但是,地區性不平衡加劇,北美、亞太和歐洲三個地區2002年的石油消費量達29。8億t,佔世界總消費量的84.6%。亞太地區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 區,預計2005年,亞太地區將超過北美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區。世界三大石油消費國中有兩個在亞太,其中中國已是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日本排第三。3.一批超大型跨國石油公司左右世界石油工業的格局已經形成 進入21世紀後,世界石油領域的整合開始出現一些新特點。主要是:從多元化經營向產業集中化、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從油田業和服務業的分割向業務綜合 性、全過程服務,追求產業鏈價值最大化方向發展,並形成了埃克森莫比爾、BP-阿莫科、英荷殼牌等一批超大型石油及石油服務公司壟斷世界石油的格局。據 稱,這些公司擁有世界80%以上的優質石油儲量,控制著30%以上的石油工業產值、50%以上的石油技術服務市場份額、65%以上的國際石油貿易額和直接 投資額以及80%以上的石油石化先進技術。近兩年國際石油領域的兼並重組趨於理性成熟,為了各自的戰略利益和長遠發展,各大公司開始進入內部消化階段。今 後,中國石油的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都是這些跨國石油公司。
(二)中國油氣資源供需預測
1.石油需求預測 在成品油方面,汽油、 煤油、柴油,按0.6的彈性系數,摺合年均增長率為4.2%,預計2020年全國汽油、煤油、柴油消費量為2.5億t;在化工輕油方面,2002年中國乙 烯消費量為1400萬t,進口佔61.3%。預計2020年以前,乙烯需求年均增長率約為5%,2020年乙烯需求總量將達到3370萬t。若按50%的 自給率測算,中國需要生產乙烯1680萬t,按30%的收率測算,屆時需要化工輕油5600萬t。僅這兩項合計,主要成品油需求量將超過3億t,屆時原油加工量大體為3.8億t(按78%的收率計),石油消費量約為4億t。因此,預計2005~2020年中國石油消費量為2.7~4.0億t。
2.石油儲量、產量趨勢預測 國內專家利用年增儲量法和翁旋迴法,預測2020年以前,石油探明儲量處在穩定增長期,平均年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儲量1.5億t;老油田通過調整措施,每年 可增加可采儲量2000~3000多萬噸。預計2005~2020年中國原油產量為1.75~1.9億t。原油缺口將增加到2020年的2.2億t,進口 依存度提高到55%。
3.天然氣需求預測 2002年全國天然氣終端消費量為280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市場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華北、東北和油田周邊地區。其中西南地區市場銷售量最大。天然氣 銷售量增長最快的是西北地區澀寧蘭管道沿線的青海、甘肅市場,其次是華北地區。天然氣消費結構以化工原料和工業燃料為主,占消費量的比例約70%,增長最 快的是城市用氣。未來20年內,隨著輪南-靖邊-上海、忠縣-武漢、陝京二線和海氣登陸等輸氣管道的建成,將極大地帶動天然氣需求的增長,預計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天然氣需求量分別為600、1000、1500和2000億立方米。
從用氣結構看,發電用氣和城市燃氣需求量增長迅速,在總消費量中所佔比例由2002年的13.6%和19.6%分別提高到2020年的32.5%和 30.8%;工業燃料和化工用氣雖然總量穩定增長,但所佔比例均有較大幅度下降,由2002年的29.3%和37.5%分別下降到2020年的20.7% 和16%。
從消費地區看,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及環渤海地區天然氣需求增長較快。預計到2020年,上述三個地區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1070億立方米,佔全國總消費量的53.5%;東北、西北、西南地區天然氣需求量為600億立方米,佔全國總消費量的16.5%。
4.天然氣供需平衡預測 中國的天然氣探明程度很低,可采資源探明程度只有15%~22%,增長潛力巨大。據專家預測,在2020年前後,中國天然氣生產將達到高峰產量,中國的天然氣供需缺口大約為500~700億立方米。
三、中國石油發展的總體思路與戰略重點
(一)總體思路
根據油氣資源和經營環境的分析,中國油氣發展的戰略定位應當是:圍繞國家提出的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繼續貫徹"立足國內、開拓國際、油氣並舉、厲行節約、建 立儲備"的方針,要在立足國內石油資源勘探開發,保持和增加國內石油產量的同時,大踏步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建立全球油氣供應體系,以 滿足中國經濟對油氣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
立足國內--以國內石油資源勘探開發為主,在保持合理儲量接替和儲采結構的條件下,努力增加石油生產,保障國內石油的基本需求。到2020年,力爭國內石油保障程度達到50%左右。
開拓國際--將國家油氣戰略置於全球大背景下,積極參與分享國外油氣資源,積極進入石油交易市場,多種手段發展國際油氣貿易,以合理的經濟代價,建立長期安全穩定的、全方位的、多渠道的海外油氣生產基地和供應渠道,有效彌補國內油氣供需缺口。
油氣並舉--將天然氣放在與石油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快天然氣的開發利用,逐步改善能源結構。爭取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天然氣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8%上升到10%以上。
厲行節約--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把節約放在優先地位,抑制不合理的油氣消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爭取用較少的油氣消耗支持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建立儲備--逐步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調節國內供求關系,平抑油價起伏不定、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保障國家石油供應安全。
根據我國資源分布特點,應按照東部挖潛、延長穩產期,西部加大投入、實現增儲上產的發展思路,在戰略部署上做到"四個結合",即穩定東部與發展西部、開拓 海上相結合;重視石油與加快發展天然氣相結合;發展國內油氣產業與拓展國外油氣供應相結合;開發生產與節約利用石油資源相結合。
(二)重點戰略
1.石油發展戰略
(1)加強東部精細勘探開發,努力保持原油穩定生產。東部地區是中國最重要的石油生產供應基地,集中了一批主力油田,原油產量佔全國的70%以上。但是, 大多數油田已進入開發後期,必須加強精細勘探開發,穩住原油生產。根據油氣資源評價資料,東部資源勘探潛力仍然很大,今後仍是中國的主要產油區。
該地區下一階段石油發展的重點,一是深化老區精細勘探,以富油氣凹陷為主要勘探對象,以尋找可動用優質儲量為目標,採用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尋找新的含 油區塊、含油層系,重點搞好松遼、渤海灣盆地的滾動勘探和二次勘探工作,擴大含油麵積和勘探成果,增加油氣儲量;二是提高原油採收率,以已開發油田的綜合 調整和改善二次採油為手段,積極探索和採用三次採油技術,增加經濟可采儲量,提高難采儲量的動用率,延長油田穩產期。
(2)加強西部石油勘探開發,努力建成重要戰略接替區。目前,西部地區石油資源探明率比松遼盆地和渤海灣盆地低15~30個百分點,處在勘探初期,潛力非常大。加快西部石油勘探開發,力爭獲得新突破,早日實現資源接替,對保障中國石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西部的油氣資源分布較為集中,主要盆地的石油地質條件復雜,決定了儲量增長具有階段性。因此,勘探工作要注重不斷發現,用新思路去認識復雜地質條件。繼續 按照突出石油勘探、推進風險勘探的原則和戰略展開、戰略突破、戰略准備三個層次落實勘探部署。以鄂爾多斯、准噶爾、塔里木、四川、柴達木等盆地為勘探主攻 目標,立爭有大突破、大發現。在開發方面,應用深層和特色技術,適時擴大原油生產能力,盡快在鄂爾多斯油區、新疆油區再找到幾個3~5億噸的大油田或油田 群。
(3)加強海域勘探開發,早日實現海上石油快速發展。我國東海、渤海灣、珠江口、北部灣等11個大中型盆地的石油資源量佔全國總資源量的24%以上。到 2002年底,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3.9億t。從整體上看,海上石油資源探明程度只有7%,儲量替代率達到157%,特別是蓬萊19-3等大型油田的發 現,使渤海海域展現出廣闊的勘探開發圖景。近期的戰略重點,一是加強渤海、南海和東海海域的石油勘探開發,努力增加儲量;二是要合理有效地動用已探明儲 量,特別是加速已發現大型油田的開發,迅速提高原油產量。
2.天然氣發展戰略
根據中國天然氣資源的分布情況,今後10~15年,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的任務是:(1)陸上要立足中部、發展西部,著力形成幾個萬億立方米級儲量的大型天 然氣生產基地;(2)海上要立足南海西部和東海、渤海,著力形成近海海域天然氣儲量和產量增長基地;(3)按照天然氣上游勘探開發、中游集輸、下游市場利 用一體化的發展原則,統籌規劃,合理調配,逐步形成上中下游相互推動的天然氣工業體系;(4)同時要堅持"氣代油、氣發電"的結構優化戰略,促進天然氣在 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從2002年的2.7%上升到2020年的12%左右。 力爭到2010年,天然氣產量達到800億立方米,2020年達到1300億立方米;實現天然氣供應穩定化、氣源多元化、輸配網路化、市場規范化。
天然氣發展戰略重點是:(1)立足中部。中部的四川、鄂爾多斯兩大盆地,成氣地質條件優越,油少氣多,油氣產量當量比為0.57∶1,是近期天然氣增儲上 產的重要地區。中部地區天然氣消費規模已達到80億立方米/年,而且東鄰工業發達地區。因此,加強中部地區的天然氣勘探開發意義重大。川渝氣區已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4456億立方米,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基地。在勘探上,繼續保持儲量增長;在開發與利用上,通過"川氣東輸(忠-武線)"工程,有選擇地建立天然氣化工基地,促進川氣從生產、集輸到應用的良性循環。鄂爾多斯氣區現已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5834億立方米。在中國探明儲量超過1000億立方米的5大氣田中,除克拉2號氣田外,其餘均集中在鄂爾多斯盆地。 該地區橫跨陝、甘、寧、蒙、晉五個省區,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今後的重點是保證北京、環渤海地區和西安、銀川等地區及西氣東輸管道的天然氣供給。
(2)發展西部。包括柴達木、塔里木、准噶爾、吐哈等盆地,現已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6360億立方米,其中有克拉2、迪拉2、澀北三個大型整裝氣田。該地 區雖然地質條件復雜,油氣埋深達3000~5000m,但目前還處於勘探初期,發現大型油氣田的概率大,是我國油氣工業的主要戰略接替區。今後的戰略重點 是保證西氣東輸和澀-寧-蘭輸氣管道有足夠的天然氣源。
(3)強化海上。我國海域天然氣資源前景廣闊,又有靠近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獨到優勢。應該充分利用南海西部和東海盆地的西湖凹陷及渤海灣盆地等近海天 然氣資源,加強勘探開發,積極配合天然氣管網建設,開拓下游利用市場,將資源優勢盡快轉化成為經濟優勢。特別是要盡快將鶯歌海-瓊東南海域發展成為中國近 海天然氣儲量和產量增長的主要基地之一,同時積極開發東海和渤海海域天然氣。力爭到2010年,中國近海海域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1萬億立方米以上,產氣 200億立方米。
(4)加快輸氣管網建設。圍繞鄂爾多斯、塔里木、四川、柴達木和鶯歌海-瓊東南海、東海6大含氣盆地,按照"合理布局、全面規劃、遠近結合、統籌兼顧"的 原則,建設全國性天然氣骨幹管網,改變中國目前基本上是單一氣源對單一用戶、缺乏足夠配套調峰能力的輸氣格局。天然氣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中部、東部經濟發 達地區。因此,我國天然氣供給體系,應形成由東海、南海海域向東南沿岸,西部地區向中部、東部發達區輸送的總體格局,同時,積極建設從俄羅斯到東北、從哈 薩克斯坦中亞到西北的輸氣干線,逐漸形成縱貫南北、橫穿東西、連接海外的天然氣管網。
3.國際化經營戰略 目前,世界石油資源和生產仍處在上升階段,供大於求,且供應呈現多元化趨勢。我國周邊國家石油資源十分豐富,北有俄羅斯,西有中亞和中東,南有東南亞和澳洲,東有南美。利用周邊地緣政治,有利於我國加快發展海外石油業務。
我國石油國際化經營的目標是:逐步建立長期穩定、多元化的全球油氣生產與供應基地,力爭使海外油氣權益產量在油氣進口量中的比例達到1/3~1/2.一是積極開展國外石油直接投資。採用購並、控股等多種方式,參與國外石油勘探開發,重點放在北非-西非、中東、南美、中亞-俄羅斯、亞太等地區,形成一定規模 的海外石油生產、供應基地。
二是擴大國際石油貿易。在來源方面,適當減少從中東地區的石油進口,增加從中亞、俄羅斯等國家的進口;在貿易方式方面,應改變短期合約、現貨交易方式,盡 量多採用中長期合約、期貨貿易、招投標等方式;在品種方面,不僅要進口原油,還要引進管道天然氣、LNG,出口成品油;在進口渠道方面,積極開辟陸上通 道,積極促成俄羅斯安加爾斯克-大慶輸油管道;積極建設俄羅斯東西伯利亞-中國東北、環渤海地區的輸氣管道;積極建設哈薩克-新疆的輸油管道。
三是建立亞太能源安全多邊合作體系。從油氣地緣政治角度出發,加強資源國與消費國的合作,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組織"的作用,加強與俄羅斯、中亞五國的油氣 資源合作,重視與東北亞的日本、韓國合作,在合作中增進了解、減少矛盾,在信任中解決雙邊問題。目前在這方面的考慮較多,主要有:建設中亞-中國-日本、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中國-韓國-日本、俄羅斯西西伯利亞-中國的油氣管道,以油氣運輸管網和油氣利益為紐帶,把不同制度的國家緊密聯系起來,並吸引跨國公 司參與管道的建設與經營,從而保證東北亞石油消費國的共同利益。
四是大力發展海權。國家要通過發展海權,來維護長期、穩定的海上貿易利益,增強對開發主權范圍內海洋油氣資源的實際影響力或控制力。
4.國家石油儲備戰略 世界上主要消費國家不僅多方開辟石油生產、供應基地,而且建立大量的儲備,以穩定供求關系、平抑市場價格、應對突發事件。美國的石油儲備是4個月,日本是3個月。IEA規定90天凈進口量為石油儲備量標准。目前,我國還沒有戰略石油儲備,現有的原油、成品油儲罐屬企業儲備,不能用作戰略儲備功能。我國在"十五"發展計劃中明確提出:"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國家石油儲備已於今年正式啟動,初選一期建設地址在大連和青島黃島,預計到2005年底,將建成1600萬立方米儲備規模。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體系,應實行國家儲備與企業儲備相結合,以國家儲備為主的方針,爭取建成相當於90天石油進口量的國家戰略儲備能力。國家儲備由中央 政府直接控制和管理,保證穩定供應;企業儲備是生產經營使用的周轉性石油儲備。國家儲備與企業儲備應嚴格分開,以保證國家儲備庫的石油在數量和質量上准確 無誤。
5.節約與替代戰略 目前,我國石油利用效率明顯偏低。據統計,現在每千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的石油消耗,中國為0.26t,是日本的3.3倍,美國的2倍,印度的1.2倍,這說 明中國提高油氣利用效率、降低石油消耗的潛力十分可觀,應致力於走低耗、節約型的石油消費新路子。從長遠來看,在解決中國石油供應短缺的問題上,應積極采 取石油替代戰略,主要有:合理開發和利用國產優質煤炭替代石油;加快發展核電替代石油;努力培育天然氣利用市場、提高天然氣產量替代石油;積極發展煤層氣產業替代石油。

❼ 請問:國家標准、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有關燃料油、成品油和天然氣的標準是什麼

你可以去燃料油網去看下,在燃料油、天然氣等頻道的技術標准板塊都有的,希望能幫到你

❽ 幫忙寫篇論文,題目是《加油站選址策略的研究》。給提供文獻材料也可以,謝謝啊!!!

目前,國內成品油零售市場依然保持穩增勢頭,作為石油產品銷售的末端市場,如何提升加油站管理水平,增加市場份額,成為加油站營銷必須解決的問題。新疆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疆內加油站現狀,存在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因此主要通過加油站的服務策略、品牌策略以及廣告宣傳等營銷策略淺析疆內加油站營銷策略,特別是國道加油站的營銷策略。
關鍵詞:服務策略;品牌策略;營銷策略
1 新疆地區成品油市場現狀分析
1.1疆內成品油市場特點。近年以來,新疆地區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成品油市場需求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新疆農牧業、工業的快速發展,交通、電力等部門和行業用油需求大幅增加,電力資源相對緊張,使得生產用油大幅度增長,同時,私人汽車擁有量的快速增長,油品需求量有增無減,由此拉動了整個市場需求量的增加。
1.2新疆加油站發展現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截止到2003年底共有加油站1721座,現有加油站點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各地州市加油站點分布情況表
根據新疆地區的地理特點及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及全疆加油站分布情況、道路情況和全疆現有機動車保有量等因素分析,可以發現新疆加油站現狀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新疆加油站點已形成一定規模,但加油站點布局不夠合理。
第二,新疆加油站數量較多,單個加油站整體上日均銷售量不大。
第三,新疆加油站點設計標准低,不符合安全、環保要求。
第四,新疆加油站點經營、管理服務有待進一步提高。
1.3國道機動車日平均交通流量。根據新疆地形和地貌、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經濟特點和產業布局,新疆加油站點劃分為三個范圍,即城區范圍、國省幹道範圍和農村公路范圍。其中,國省幹道範圍又劃分為快速干線范圍和一般干線范圍。快速干線范圍和一般干線范圍共同構成新疆加油站點的主要部分。
新疆公路管理局2002年在所轄公路網共設間隙式觀測點145個,總觀測里程為11324km,其中國道布點81個,觀測里程為7202km,省道布點63個,觀測里程為4114km。
現將主要國道年平均日交通量統計如下:
G217線:阿勒泰市-庫車縣下馬巴克,全長1090km,年平均日交通量:汽車1122輛/日,拖拉機66輛/日;
G218線:霍城縣清水河鎮-尉犁縣,全長1125km,年平均日交通量:汽車2330輛/日,拖拉機117輛/日;
G219線:葉城縣-皮山縣神仙灣,全長406km,年平均日交通量:汽車224輛/日,拖拉機8輛/日;
G312線:哈密市星星峽-霍城縣霍爾果斯口岸,全長1431km,年平均日交通量:汽車1712輛/日,拖拉機34輛/日。
2 服務策略
2.1加油站客戶服務的重要性。服務作為一個商品,本身也具備質量方面的因素。服務是把雙刃劍,好的服務也會帶給顧客良好的心理感受和美好回憶。雖然服務不可能立竿見影,但是完美的服務確實是行之有效的竟爭手段,時間一長自然就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市場效果。
服務營銷追求的是與競爭對手的優勢。這種優勢是通過與競爭對手在服務營銷採取的手段、模式及質量方面的差異性來體現的。隨著我國成品油零售市場的開放,加油站的經營主體日趨多元化,各種先進的加油站經營理念也逐漸被國內成品油零售企業所理解和接受。
2.2加油站客戶服務的項目。具有不同利益追求和行為特徵的顧客群體是加油站選擇服務營銷策略的基礎。城市加油站、國道加油站、鄉鎮加油站等,由於消費群體的不同,開展服務營銷的重點也應有所不同。例如,國道加油站的客戶,除了關心油品的質量、價格水平,同時對服務的時間、地點和過程的方便和快捷特別注重。因此,國道加油站開展服務營銷就應該主要圍繞提高服務效率來制定領先策略。
加油站要開展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除了為顧客提供常規的免費洗車、免費送油、免費飲水等服務外,可以提供配套的車輛維修、餐飲招待等系統的服務項目。就以國道加油站舉例,通過調查,國道行車大多分為大行客貨車、小行家用車和部分計程車等。因為新疆地域的特點,城鎮與城鎮之間的距離較遠,行車過程中出現的車輛故障等問題,往往無法得到有效快速的解決,而加油站坐為一個服務中轉站,可以作為中間聯絡點,幫那些車輛發生故障等問題的顧客,聯系相關車輛維修、托車等服務的單位解決問題。「急顧客之所急,解顧客之所難」就是加油站服務策略的宗旨。
3 重視品牌戰略,強化品牌忠誠
品牌忠誠是消費者對某一品牌的產品或服務的信賴和滿意程度,主要表現為消費者的重復購買率和替換品牌頻率。知名企業能長久不衰地佔有市場,除了其產品和服務過硬等因素外,關鍵是產品的品牌溢價和顧客對產品品牌的忠誠。
加油站是直面顧客的窗口,能否建立起牢固的品牌忠誠,是成品油在零售市場擴大市場份額,爭取利潤空間的關鍵所在。品牌忠誠在消費行為中體現為五個層次:隨意購買、習慣購買、滿意購買、情感購買和炫耀購買。這五個層次是遞進式的,一般而言,高層次忠誠度的顧客越多,產品市場佔有率越高,企業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品牌溢價,從而獲取豐厚的利潤。
要建立用戶對品牌的忠誠,首先要對用戶忠誠,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同時,採用靈活多樣、形式與內容俱佳,而且能夠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營銷策略,加強品牌的親和力和貼近性,使我們的品牌在他們的心目中逐漸豐滿、高大起來。加油站作為成品油零售的主要載體,提升品牌忠誠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超預期服務策略:要建立品牌忠誠,除了高品質的油品外,我們的服務必須是卓越的,甚至是超過消費者預期和想像的,讓消費者常常感受到「意外的驚喜」。
顧客接觸我們的成品油零售企業往往是從加油工的服務開始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卓越服務的第一步就是把加油站的服務做到位。搞好服務應把握好如下三點:一是「誠」。誠信不僅體現在油品的數量和質量上,而且也體現在對顧客的每一項承諾上。二是「細」。關注顧客的每一個細節要求,實現「零缺陷」服務,讓顧客享受到文明、規范、周到、快捷的服務。三是「真」。與顧客打交道,要真心真意,提供各種應有的便利,尤其是顧客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盡一切可能幫助他們,體現出對人的關懷。
個性化營銷策略:個性化營銷是運用儲存的有關客戶的詳細數據信息,進行個性化溝通,實施「一對一」營銷。這種營銷模式有很強的針對性,通過對相關信息的了解及分析,為營銷的成功增添了勝數,對潛在目標客戶和有特殊需要的客戶有十分明顯的效果。
准確、完備的數據信息資源,可以使加油站經理找出哪些是忠誠顧客;哪些是潛在顧客;哪些是習慣購買顧客;哪些是隨意購買顧客,並有針對性地做出營銷決策,爭取低忠誠度顧客,鞏固高忠誠度顧客,及時分析消費動向,發現和解決問題。
在營銷策劃中,注意內容和形式的一致性,賦予商標標識以充裕的內涵,使之成為高品質、高品位的象徵。在廣告宣傳上,注意整合戶外、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各種媒體資源,並結合營銷計劃選擇適當的時機推出,以期實現最佳效果。企業還應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提升企業的公眾形象。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機動車市場日趨增長,成品油市場的前景也越來越廣闊。作為成品油零售市場的末端銷售——加油站來說,市場競爭的規模、范圍和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而且買方市場的趨勢比較明顯,所以,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面對這種局面,我們需要加大促銷力度,擴大銷量,打開一片廣闊的市場。正確分析市場動態,合理定價,建立特色客戶服務體系,恰當的運用廣告宣傳等營銷手段,樹立加油站的良好形象,提高加油站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總之,要客觀分析客戶消費心理,及時了解周邊地區加油站促銷手段的變化,充分了解市場,採取靈活多樣的促銷方法,這樣才能把加油站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品油市場管理信息系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加油站行業發展規劃(2004~2010年)[Z].
[2]晨紅雨.21世紀加油站實務全書——營銷、管理與市場拓展[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
[3]吳金林,畢港峰.加油站經營與管理[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

❾ 關於成品油汽油的知識!百度上收不到的!比如汽油國標劃分的依據標准!國標和非標的區分

GB 17930-2011 車用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