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理財 » 成品油市場檢查報告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成品油市場檢查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3-26 10:02:27

價格調查報告怎麼寫

市場價格調查報告

概念解說

市場價格報告是企業對行業內目標市場的產品價格進行調查分析,並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向上級部門或上級領導提出建設性意見的商業文書。

編寫要點

通常來說,市場價格調查包括三部分內容:

①目標市場價格現狀。

②預計價格變動對市場的影響程度。

③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範文

××石油公司對中國深圳市成品油市場價格調查報告

自1999年11月份以來,中國根據國際市場油價的變化,對成品油的市場中准價進行了4次調整。4次調價的時間分別是1999年11月5日、2000年2月5日、2000年5月5日、2000年6月5日。其中第2次只調整了成品油的批發價,對市場影響不大。從調查的情況來看,目前深圳市成品油主要有0#柴油、90#汽油、97#汽油等幾個品種,其價格是按照中國調整的價格正常運行的。當然,3次調高成品油的零售價對運輸部門及相關單位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一、幾次調價前後深圳市的成品油市場價格

表3-1近期深圳市成品油價格表

單位:元/升

1995.11.5前

1999.11.5

~2000.5.4

2000.5.5

~2000.6.4

2000.6.5後

批發價零售價批發價零售價批發價零售價批發價零售價

0#柴油2.1742.302.2602.402.5522.702.6462.80

90#柴油2.1972.352.2912.452.5252.702.7582.95

97#柴油2.7412.902.7122.902.9773.153.2603.45

上述零售價格來源於深圳市石油公司和深圳市燃料有限公司,批發價根據市石油公司提供的換算方法:批發價=零售價×0.945,其中90#汽油的批發價=零售價×0.935。1999年11月5日~2000年5月5日期間,石油系統內部又於2000年2月調整過批發價,但沒有調整零售價,市物價局也未正式發文,故這列數字仍按上述方法計算。

從表1可以看出深圳市成品油的市場價格是按照國家調整的價格運行的。

二、幾次調價對深圳市的影響

3次調整成品油的零售價對深圳市公交、計程車、私車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隨著油價的調高,公交車的運輸成本也隨之上升

據公交公司提供的數字表明,1999年11月5日的調價使公交公司的用油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從12.65%提高到14.18%,單台車平均每天增加成本4元;2000年5月5日的調價促進其油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又上升了1.4本4元;2000年5月5日的調價促進其油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又上升了1.4個百分點,單台車平均每天增加成本達7.2元。

表3-23次調價對深圳市公交集團公司的影響情況表

1995.11.5前

1999.11.5

~2000.5.4

2000.5.5

~2000.6.4

2000.6.5後

油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

12.15%14.18%15.58%

單台車平均每天行駛公里數

—224km224km224km

單台車平均每天耗油量

—76.4升76.4升76.4升

單台車平均每天增加成本

—32元56.5元64.18元

(二)調價對計程車的影響

深圳市計程車1999年11月前平均每天行駛450km,耗油55升,油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是19.8%,據此並結合調整的價格估算出下表。

表3-33次調價對深圳市計程車的影響情況表

1995.11.5前

1999.11.5

~2000.5.4

2000.5.5

~2000.6.4

2000.6.5後

油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

19.80%20.64%22.75%24.86%

單台車平均每天行駛公里數

450km450km450km450km

單台車平均每天耗油量

55升55升55升55升

單台車平均每天增加成本

—5.5元19.25元33元

(三)油價調整對其他方面的影響

深圳市用的燃氣是進口的液化石油氣。從1999年7月開始,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深圳市的燃氣價也跟著上漲,詳見下表:

表3-4深圳市燃氣價格一覽表

調整時間

商用管道氣民用管道氣瓶裝氣

元/立方米元/立方米元/瓶(14.5kg)

1999.7.110.48.050

1999.8.111.28.654

1999.9.113.110.163

1999.10.113.110.163

1999.11.113.110.163

1999.12.112.89.859

2000.1.113.510.362

2000.2.114.511.066

2000.3.115.011.570

2000.4.115.011.570

2000.5.114.611.2568

2000.6.114.611.2568

從表中可以看出:從1999年7月開始,石油氣價格雖然時升時降,但總的趨勢是在漲,居民的生活成本也隨之不斷上升。在深圳,私營企業多,有一些私營企業是用油發電的。據調查分析,油價上調會促使這些企業並入電網,從而減少對油的需要量。

綜合來講,整個深圳市為這幾次調價已經多付出了大約1.2億元,從本月開始,以後每個月將多付出460萬元左右。

三、建議

油價上漲給深圳市帶來很大的影響,對本公司來說,迎接挑戰的同時也存在機遇,針對深圳市的現狀,公司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管理:

(一)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

盡管深圳市對石油的總需求會受到抑制,但市場需求仍呈上升趨勢。

(二)樹立公司節能型石油形象

宣傳本公司產品的特性價比,突出節能性。

(三)完善對本公司加油站點的管理

提高各站點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⑵ 加油站經營分析報告

我們的就是在油品給顧客優惠,另外就是大力宣傳,加油有獎,送成本低的獎品。比如水,裟手套等等…

⑶ 加油站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寫 要一定準確的, 別搞一大片來, 誰的好 分給誰!

第一部分 行業概述及發展環境分析 1
第一章 加油站行業概述 1
第一節 加油站的發展歷程 1
一、汽車加油站的誕生 1
二、汽車加油站的發展 1
第二節 加油站的經營模式 2
一、國外公司加油站經營模式 2
二、國內經營模式 5
第三節 我國加油站發展歷程 8
一、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轉化 8
二、社會各業加油站在競爭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9
三、經營由單一品種向多種經營延伸 9
四、由價格競爭向品牌競爭轉化 10

第二章 加油站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12
第一節 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12
一、世界經濟發展概況 12
二、我國經濟發展概況 16
第二節 政策環境分析 19
一、我國原油與成品油市場作價機制 19
二、出口退稅的影響分析 20
三、成品油市場管理暫行辦法影響分析 21
第三節 加入WTO對我國出口退稅的影響 23
一、加入WTO對我國出口退稅產生的影響 23
二、出口退稅政策的完善 24
第四節 2006年汽車工業的發展情況 25

第三章 成品油銷售策略分析 32
第一節 2006年國內市場成品油的銷售情況 32
一、兩大集團頻舉價格杠桿 32
二、民營油企的樂與憂 33
三、外資低調策略悄改變 34
第二節 成品油零售條件 35
一、從事成品油零售經營應當具備條件 35
二、國內成品油市場態勢 35
三、外資緣何關注成品油銷售 43
四、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增值稅徵收管理辦法 45
第三節 前瞻成品油批發市場 48
一、市場競爭主體多樣化 48
二、企業改革發展當自強 49
三、政府法制監管要跟上 50
第四節 信息化在成品油銷售中的作用 51
一、用信息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51
二、用信息化支撐專業化營銷體系建設 51
三、用信息化加強對銷售業務的控制 53
四、用信息化促進銷售業務流程增值 53
第五節 成品油零售市場競爭分析 54
一、零售競爭 54
二、跨國石油巨頭在華成品油零售渠狀況 55
第六節 殼牌大規模介入加油站 58
一、殼牌捷足先登 58
二、三大石油巨頭的野心 59
第二部分 行業運行分析 60

第四章 國內加油站經營與成品油消費概況 60
第一節 國內加油站總體經營狀況 60
一、民營加油站苦撐"負毛利" 60
二、多元化經營成為我國加油站未來發展主要方向 61
第二節 我國成品油消費進入較快增長期 62
第三節 影響成品油消費的幾個不確定因素 64
第四節 2006年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65
一、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 65
二、近期我國應採取的應對措施 67
三、落實《可再生能源法》,鼓勵替代能源發展 68
四、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存三大懸念 69
第五節 廣東"油荒"分析 71
一、三大因素製造"油荒" 71
二、化解"油荒"之道:提價 72

第五章 2007年我國成品油需求及價格預測分析 73
第一節 2007年成品油需求預測分析 73
第二節 2007年成品油價格預測分析 74
一、投機因素主導原油價格 74
二、2007年需求及供給預測 74
三、2007年原油價格繼續回落 75
四、中國油價走勢 75
五、2006年美油價預測 76
第三節 2007年成品油消費量預測 77
第四節 2007年美國輕質原油期貨平價預測 78
第五節 我國油品分銷分析 80
一、目前我國油品分銷領域存在的問題 80
二、打破油品分銷壟斷格局 81

第六章 國內加油站企業經營情況 83
第一節 國內特許經營加油站的現狀與發展 83
一、國內加油站特許經營現狀分析 83
二、發展加油站特許經營的戰略思考 84
三、發展特許經營的指導原則和工作程序 86
第二節 市場催生自助式加油站 90
一、建立自助式加油站的必然性 90
二、正視現實,把握時機 92
三、自助式加油站的特點及功效 94
第三部分 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96

第七章 外資加油站在華發展動態 96
第一節 國外零售巨頭搶灘國內成品油零售市場 96
一、市場利益驅動 96
二、改變投資戰略 96
三、市場開放催化價格機制變革 98
第二節 荷蘭殼牌石油大規模介入中國加油站 99
第三節 外資緊逼加油站醞釀變局 100
一、成品油零售三路資本虎視眈眈 100
二、加油站布局先天失衡醞釀變局 101
三、政策瓶頸搶佔山頭束手束腳 102
第四節 跨國石油公司開展在華業務新動向 103
一、外資石油公司在華業務的新表現 103
二、外資石油公司在華業務發展新趨勢 106

第八章 國外加油站行業的經營模式 108
第一節 德國加油站的特色便利店 108
一、經營方式 108
二、經營特色 108
三、外部環境 109
第二節 英國加油站 110
一、英國成品油零售市場現狀 110
二、科學合理的建設 111
三、規范高效的管理 112
四、游刃有餘的營銷策略 113
五、對我國加油站發展的幾點思考 114
第三節 歐洲加油站經營策略 115
一、歐洲加油站特點 115
二、加油站降本增收策略 116
三、積分制盛行 117
四、開展油品集中配送 118
五、自動化、信息化引領 118
第四節 歐洲加油站對我國的啟示 119
一、網路化觀念 119
二、市場化觀念 119
三、信息化觀念 120
四、細節服務觀念 120
五、HSE觀念 121
第五節 韓國加油站經營策略 122
一、OKMart:向社區延伸的價值鏈 122
二、Speedmate:被拓展的汽車服務網路 122
三、OKCashbag:新增值服務下的蛋 123
第六節 美國和日本的油品定價機制 124
一、美國成品油高度市場化 124
二、日本油品市場放開不久 125
第七節 美國加油站的經營特色 126
一、填補了空缺 126
二、價格高點我不在乎 127
第八節 殼牌公司的油品產銷 127
一、殼牌油品在中國的投資與業務概況 127
二、殼牌的可持續發展計劃情況 128

第九章 加油站數量分析 130
第一節 加油站數量現狀 130
一、我國加油站數量基本滿足需求 130
二、殼牌在華加油站數量翻番 130
第二節 相關因素分析 132
一、我國汽車產銷總量 132
二、成品油市場需求分析 133
三、國外加油站發展趨勢分析 135

第十章 加油站競爭力及策略分析 139
第一節 提高低效加油站銷售業競爭力 139
一、低效加油站成因分析 139
二、低效加油站的消極影響不可小視 140
三、整治低效加油站提高經營效益 141
第二節 加油站競爭方式 142
一、送禮競爭方式 142
二、經營方式競爭 143
第三節 加油站競爭策略 145
第四節 德國加油站的商戰策略 147
一、統籌規劃,科學選址 147
二、立站之本,安全為先 148
三、合理定價,有章可循 148
四、多種經營,廣開財源 148
第四部分 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分析 149

第十一章 加油站行業發展預測 149
第一節 2007年經濟發展預測 149
一、我國經濟發展預測 149
二、英國經濟形勢及2007年經濟展望 152
三、俄羅斯社會經濟發展預測 156
第二節 2007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政策選擇思考 157
一、中國經濟面臨潛在通貨緊縮和投資增長速度反彈的雙重壓力 157
二、保持穩健財政政策的連續性 158
三、適時把握穩健的貨幣政策 159
四、匯率政策與改革 159
第三節 加油站布局規劃 161
一、張家港市加油站規劃 161
二、加油站規范化 167

第十二章 加油站投資價值分析 171
第一節 加油站經濟 171
第二節 加油站經濟亟待解決的問題 172
第三節 加油站收購中的投資分析 179
一、投資可行性目標分析 179
二、投資可行性方法解析 181
三、投資測算 182

第十三章 加油站投資策略 184
第一節 宏觀環境分析 184
一、人口因素 184
二、經濟環境 184
三、社會文化 184
四、政府政策 184
第二節 市場機會分析 185
一、認識市場特徵 185
二、進行市場細分 185
三、分析市場因素 185
四、評估市場潛力 186

⑷ 工商部門怎樣對成品油進行日常監管

一是突出質量安全宣傳。
二是突出油品質量抽檢。按照省工商局、市工商局關於對成版品油質量抽檢要權求,明確了成品油質量抽檢的工作目標和標准,依法對93家加油站分為兩個批次不定時對銷售的汽油、柴油進行質量檢測,做到對油品抽檢的"取樣、封存、檢測報告送達"三公開,讓當事人與抽檢人員現場簽字共同確認,保證油品抽檢程序合法有效。
三是突出案件頂格處罰。在油品質量抽檢結果出來後,及時送達到加油站負責人手中,針對油品質量檢驗結果為不合格的,執法人員將遵守頂格處罰的規定,嚴格控制好對案件處罰自由裁量權的使用,保證對加油站處於案值3倍以下罰款,讓那些銷售不合格油品的加油站受到應有的處罰,不得再次銷售劣質油品。
四是突出限期整改時效。依據文件要求,對第一次油品質量抽檢不合格的加油站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他們在接受處罰的同時,認真組織開展自我整改活動,嚴把成品油的質量關,向正規的煉油廠購油。同時,還要對第一次抽檢不合格的加油站進行二次抽檢,凡是第二次抽檢再不合格的將採取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許可證)的方式,保證對成品油市場監管力度到位、效果明顯。

⑸ 成品油倉儲可行性分析報告怎麼寫

成品油倉儲可行性分析報告可以按照下面的格式來編寫,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1章 成品油項目總論
§1.1項目背景
§1.1.1項目名稱
§1.1.2項目承辦單位
§1.1.3項目主管部門
§1.1.4項目擬建地區、地點
§1.1.5承擔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單位和法人代表
§1.1.6研究工作依據
§1.1.7研究工作概況
§1.2可行性研究結論
§1.2.1市場預測和項目規模
§1.2.2原材料、燃料和動力供應
§1.2.3廠址
§1.2.4項目工程技術方案
§1.2.5環境保護
§1.2.6工廠組織及勞動定員
§1.2.7項目建設進度
§1.2.8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1.2.9項目財務和經濟評論
§1.2.10項目綜合評價結論
§1.3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1.4存在問題及建議

第2章 成品油項目背景和發展概況

§2.1項目提出的背景
§2.1.1國家或行業發展規劃
§2.1.2項目發起人和發起緣由
§2.2項目發展概況
§2.2.1已進行的調查研究項目及其成果
§2.2.2試驗試制工作情況11
§2.2.3廠址初勘和初步測量工作情況
§2.2.4項目建議書的編制、提出及審批過程
§2.3投資的必要性

第3章 成品油項目市場分析與建設規模

§3.1市場調查
§3.1.1擬建項目產出物用途調查
§3.1.2產品現有生產能力調查
§3.1.3產品產量及銷售量調查
§3.1.4替代產品調查
§3.1.5產品價格調查
§3.1.6國外市場調查
§3.2市場預測
§3.2.1國內市場需求預測
§3.2.2產品出口或進口替代分析
§3.2.3價格預測
§3.3市場推銷戰略
§3.3.1推銷方式
§3.3.2推銷措施
§3.3.3促銷價格制度
§3.3.4產品銷售費用預測
§3.4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3.4.1產品方案
§3.4.2建設規模
§3.5產品銷售收入預測

⑹ 加油站消防調研報告

中國成品油零售市場對外放開已近5年。作為成品油銷售最前端的加油站被推到了內市場最前沿,如容何在市場日益開放的大環境下守住或爭奪這塊陣地,無疑是各大成品油貿易銷售企業最為關注的重點問題。縱觀行業上下,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來源:2013-2017年中國加油站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⑺ 成品油市場銷售策略報告 主要是在直銷方面的 高分求高手幫忙~~~~~

隆力奇
一共四篇,鏈接兩篇,下面文字兩篇

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及政策取向

2003年工業生產增長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居民消費繼續擴大;外貿進出口大幅增長,利用外資保持較高水平。各項改革也有序推進,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2004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總體上可能好於2003年。主要國際經濟組織普遍調高了對2004年的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經濟增長4.1%,世界貿易增長5.5%,經合組織預計世界貿易增長7.8%,均高於2003年。國際經濟的這些新變化,對於我國加快發展是有利的。但同時也應看到,世界經濟發展也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經濟的穩定回升。

一、2003年經濟和社會發展去的顯著成績

2003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和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容應對,果斷決策,適時調控,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克服各種困難,贏得了抗擊非典的階段性重大勝利,戰勝了各種自然災害,保持了經濟較快增長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良好勢頭。初步預計,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速度達到8.5%左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超過1000美元。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改善,全年財政收入增收較多。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大幅度增長。

工業生產增長加快,農村經濟穩步發展。重工業增長繼續快於輕工業,電子信息、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等技術含量較高的製造業成為工業增長的主導力量。原煤和電力生產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工業產銷銜接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業優質化、區域化、產業化不斷推進,畜牧業和養殖業較快發展。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對農村「六小」工程、農村醫療衛生和教育事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居民消費繼續擴大。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23%。國債投資進一步向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啟動公共衛生設施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推動技術進步等重點領域傾斜。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的積極性繼續提高,民間投資更趨活躍,投資自主性增長因素有所增強。居民消費受「非典」沖擊曾一度大幅下滑,但「非典」過後很快恢復,預計全年增長9%。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居民用於汽車、通訊、住房等方面的消費支出大幅度增加。

外貿進出口大幅增長,利用外資保持較高水平。預計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將達到8400億美元。出口總額中,機電產品出口所佔比重超過50%,高新技術產品和服裝、鞋類等傳統產品出口進一步擴大。原油、成品油、鋼材和汽車等進口增加較多。全年貿易順差比上年減少。通過進一步拓寬外商投資領域和改善投資環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實施「走出去」戰略取得新進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擴大。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國家外匯儲備繼續增加。

各項改革有序推進,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工作力度不斷加大。政府機構改革穩步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金融分業監管體系框架基本形成,食品安全和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建設得到加強。電力、電信、民航等行業的改革穩步實施。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化。西部開發工作取得新進展,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和重點工程建設積極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開始啟動。

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增加國債投入,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農村基礎教育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科技發展在一些領域又取得重大成果,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城鄉居民收入繼續提高。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全年新增城鎮就業800萬人以上。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

二、2004年經濟發展環境和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

2004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總體上可能好於2003年。主要國際經濟組織普遍調高了對2004年的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經濟增長4.1%,世界貿易增長5.5%,經合組織預計世界貿易增長7.8%,均高於2003年。國際經濟的這些新變化,對於我國加快發展是有利的。但同時也應看到,世界經濟發展也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經濟的穩定回升。

從國內來看,國民經濟仍具備較快發展的條件:(1)擴大內需政策效應會進一步顯現,經濟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不斷增強,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2)對外開放繼續擴大,使我們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經濟發展空間和迴旋餘地不斷拓寬;(3)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的貫徹實施,將使一些多年阻礙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逐步消除,各種所有制企業發展的潛力將得到更好地發揮,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4)經過多年的實踐,國家宏觀調控的經驗更加豐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但也必須看到,經濟發展中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特別是糧食主產區和純農戶增收困難,城鄉收入差距繼續拉大。糧食產量連續下降,一些地方忽視農業、忽視糧食生產的問題比較突出。二是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新增就業崗位不能滿足城鄉居民就業需要,社會保障面臨較大壓力。三是部分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低水平擴張的傾向比較明顯,一些地方盲目興辦開發區的問題比較突出,能耗高、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粗放經營的狀況比較嚴重,資源約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信貸投放偏快,貸款投向的行業結構不盡合理。五是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夠協調,公共服務發展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要。六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增大了我國擴大出口的難度,利用外資也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

為鞏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好形勢,著力解決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積極應對各種挑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04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按照穩定政策、適度調整,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把握全局、解決矛盾,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思路,做好各項工作。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切實把工作重點轉到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上來,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三、2004年宏觀調控政策取向和主要措施

2004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實現「十五」計劃目標的關鍵一年,必須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強化經濟監測預警和經濟運行調節,積極做好各方面工作。

(一)堅持宏觀調控政策基本取向,正確把握政策的力度和重點。2004年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根據形勢的變化,區別情況,適時適度地調整政策實施的力度和重點,有針對性地解決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保持經濟的平穩增長,避免出現大起大落。在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方面,考慮到保持穩定、促進發展、推進改革的需要,以及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和公益性項目建設的要求,應繼續發行一定數量的長期建設國債,重點發揮國債資金在調整經濟結構。促進協調發展方面的作用,加大對「六小」工程等農村基礎設施、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基礎教育和基層政權建設、西部大開發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保證在建重大國債項目的建設。加大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的力度,重點向「三農」、公共衛生、就業和社會保障等領域傾斜。對一般性支出繼續實行零增長,遏制一些地方建設中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研究建立完善的政府公共投資機制,形成穩定的、與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政府公共投資資金來源,逐步解決多年來國家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方面欠帳過多的問題。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職能,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注重「預調」和「微調」,促進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加強信貸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鼓勵和引導商業銀行調整信貸結構,增加對促進結構調整、擴大消費、增加就業等方面的信貸支持。擴大直接融資比重。加強金融監管。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基礎上的基本穩定。

(二)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統籌城鄉發展,繼續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1)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開展全國性的基本農田保護執法大檢查,制止亂占濫用耕地。(2)堅決糾正忽視糧食生產的傾向,增加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和提高主產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大對中低產田改造和現有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等建設的投入,對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要重點向糧食主產區傾斜。主銷區也要保護基本農田和保持必要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3)穩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產品優質化和區域化的步伐,加強農業科技儲備、良種繁育和科技推廣,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積極發展畜牧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的發展。(4)努力增加農民現金收入。重點做好對農民外出務工的服務,加大對拖欠、剋扣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檢查和處罰力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國家支持的農村項目建設投資中要專門列支農民報酬一項。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把通過流通環節的間接補貼改為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加快推進農村稅費改革,除煙草稅外,全部取消農業特產稅,降低農業稅稅率,平均降低1個百分點。力爭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5%,稅費負擔比上年有所減輕。

(三)加強引導和調控,遏制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更加註重運用信息手段加以引導,經濟手段加以調節,法律手段加以規范,並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進鋼鐵、汽車、電解鋁、水泥等行業健康發展。(1)加快制定和完善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完善並嚴格執行行業准入標准,建立行業信息發布制度,引導地方和企業的投資方向。(2)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優勝劣汰的作用,推進企業實施聯合重組,加快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優勢企業發展,淘汰落後生產能力。(3)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嚴格用地管理,對不符合行業規劃和產業政策、達不到行業准入標準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得批准用地。繼續清理整頓各類開發區。(4)加強金融機構與宏觀調控部門的協調配合,引導商業銀行依據產業政策和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對有市場、有效益、符合環境和生態保護要求的生產企業和建設項目,積極予以支持;對盲目投資、低水平擴張問題比較突出的領域的建設項目,要嚴格審貸。

(四)將擴大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住置,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切實落實中央已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繼續把就業再就業工作抓緊抓實。(1)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就業和再就業工作責任制,加大對再就業的扶持力度。完善就業和失業統計制度。(2)在稅收、融資和市場准入等方面創造有利條件,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積極扶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充分挖掘和發揮第三產業吸納勞動力的潛力。(3)加大對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企業非主業資產、閑置資產和關閉破產企業的有效資產,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安置下崗分流職工。(4)深化勞動管理、戶籍制度和社保體制改革,加快培育全國統一規范的勞動力市場。完善就業服務和培訓體系,鼓勵靈活就業和自主創業,健全再就業援助制度。

(五)促進和擴大居民消費,繼續增強國內需求增長。要積極創造條件,進一步發揮城鄉居民消費需求潛力,為經濟持續平穩發展打下穩固的基礎。一是增強中低收入者的消費能力。既要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又要努力增加城鎮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並嚴格執行不同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加大對收入再分配的調節力度和對困難群體的扶持力度。二是大力改善消費環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商品流通設施、商業網點建設,加快推進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繼續擴大消費信貸規模。推行醫療服務價格、非義務教育收費決策聽證制度,合理確定價格和收費標准。繼續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活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三是培育和擴大消費熱點,滿足不同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增加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供應,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推動存量住房交易。鼓勵居民汽車消費。推行電信普遍服務,促進農村和邊遠地區電信消費。繼續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服務,發展體育和文化產業,鼓勵居民擴大旅遊、體育健身和文化消費。

(六)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繼續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引導各方面量力而行,克服經濟發展中單純追求速度、急於求成、過度消耗資源的傾向,切實把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點。(1)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產業升級步伐。採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逐步形成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2)努力緩解經濟發展中的瓶頸制約。加快電源電網建設,做好電力調度,增加電力供應;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加大重要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力度;合理調配運輸能力,加快重要交通干線和樞紐的建設。(3)按照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適應,突出抓好土地、水、能源、重要原材料的節約和綜合利用,加快冶金、石化、建材、造紙等重點行業節水、節能技術改造。

統籌區域發展,逐步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格局。完善西部開發的政策措施,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努力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有效發揮中部地區的區位優勢和經濟優勢,支持中西部加快改革和發展。繼續加大東部地區對外開放力度,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積極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集中力量進行重點地區、重點優勢產業以及重點行業和企業的調整改造。大力推進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

(七)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促進社會事業發展。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突出重點,加快發展科教文衛事業。(1)抓好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等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2)將農村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農村適齡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加快推進西部地區「兩基」攻堅,加大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力度。推進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加快緊缺人才培養。(3)做好中長期科技規劃的編制工作。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國家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提高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支持民營科技企業發展。(4)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鼓勵多渠道資金投入,引導和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5)做好人口和資源、環境保護工作。

(八)努力擴大外貿出口,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年。統籌國內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關系。(1)進一步做好進出口宏觀調控。培育國內優勢品牌,提高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改革進出口商會體制,完善對企業的服務。加強重要商品進出口的平衡和管理,繼續嚴厲打擊走私、販私活動。健全產業損害預警系統。加強對外談判工作,有效地應對國際貿易摩擦。(2)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注重提高引資質量,把利用外資與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及國有企業改組改造結合起來。研究規范開發區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開發區健康發展。(3)加強對境外投資合作的規劃指導,推動我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積極發展我國的跨國公司。全面落實並逐步完善內地與我國港澳地區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

(九)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會會的部署,進一步深化各項改革。利用當前經濟增長較快、發展環境比較寬松的有利時機,抓緊研究解決深層次的體制和機制問題。要協調好改革進程中各方面利益,注意把握好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的關系,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各項改革。(1)加快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繼續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推進國有企業規范的股份制改造,發展混和所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完善電信、電力、民航等行業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郵政、鐵路等行業的改革,加快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步伐。(2)認真實施行政許可法,繼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做好投資體制改革工作,進一步確立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3)穩步推進財稅、金融和價格改革。逐步推行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轉變,改革出口退稅機制。健全金融企業監管機制,深化金融企業改革,建立健全內控機制。選擇有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實行規范的股份制改造,進一步做好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出台電價改革配套辦法,完善水、石油、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4)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積極探索機關和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十)關心群眾生活,維護社會穩定。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作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入手,千方百計地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1)繼續鞏固「兩個確保」,規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妥善解決城市困難家庭在子女入學、醫療、住房等方面的實際困難。(2)加大農村扶貧開發力度,擴大以工代賑規模,規范農村社會救濟制度。做好災區和貧困戶的稅費減免,切實解決好災區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3)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制度和措施,堅決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4)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做好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把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引上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

第二篇: 關於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及政策的討論述評

[摘要]經濟理論界對我國經濟是否過熱問題的爭論,自2003年第2季度開始就一直不絕於耳,媒體炒作的介入和境外傳來的聲音更是使這個熱點變得沸沸揚揚。到了去年底至今年初以來,隨著2003年全年的經濟增長格局基本明了,圍繞著2004年宏觀經濟的走勢與宏觀政策的取向,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再度「熱」起來。由於這種討論對於微觀經濟活動和宏觀決策層都會產生影響,對其中的主要觀點和主張進行梳理綜述,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經濟理論界對我國經濟是否過熱問題的爭論,自2003年第2季度開始就一直不絕於耳,媒體炒作的介入和境外傳來的聲音更是使這個熱點變得沸沸揚揚。到了去年底至今年初以來,隨著2003年全年的經濟增長格局基本明了,圍繞著2004年宏觀經濟的走勢與宏觀政策的取向,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再度「熱」起來。由於這種討論對於微觀經濟活動和宏觀決策層都會產生影響,對其中的主要觀點和主張進行梳理綜述,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一、關於經濟是否過熱的不同判斷

大多數爭論不休的問題,多半與問題的含義或邊界不清晰有關。這次關於是否「經濟過熱」問題的爭論也是這樣。從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看,宏觀經濟是「過熱」還是「不過熱」,即總需求(增長)是不是超過總供給(增長),只能有兩種不同的判斷。但是,當前對這個問題卻產生了多種不同的看法。其中的主要觀點可概述如下:

1.認為經濟存在著過熱的趨勢或苗頭

最初引起對經濟過熱問題爭論的,就是有些經濟學家提出了這種觀點。提出這種觀點的主要依據是經濟增長速度過快,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其背後則是貨幣供應和貸款增加偏多。如到2003年7月底,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20.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同比增長23.2%,均達到了偏高水平。對此,連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也於2003年7月15日在華盛頓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上明確提出,中國需要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以避免出現通貨膨脹。同時,一些研究中國問題的國外經濟學家也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出現過熱的兆頭。

2.認為經濟只出現局部過熱

另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只是出現了局部過熱,而不能說是全面「過熱」或總體過熱。局部過熱的主要表現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投資增長速度超過了30%);一些行業(如房地產、鋼鐵、建材、汽車等)投資和發展過熱;很多地區的開發區建設(圈地)過熱;地方政府主導性投資過熱。這種觀點可能是比較主流的觀點。大多數國外報刊和國外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的評論也傾向於這種觀點,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的過熱主要是一種投資性過熱。

局部過熱論的另一種看法是過量供應的貨幣流向了資產市場,導致以房地產為首的資產市場過熱和價格上漲,而消費品市場則不出現過熱和價格上漲問題。

3.認為當前的經濟過熱是一種「非典型」過熱

有些學者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過熱狀態,但這種過熱與過去不同,與世界多數國家的過熱也不同,是一種無通脹的經濟過熱。

這種觀點提出,不要籠統地講經濟過熱,要將經濟過熱區分為合理性經濟「過熱」和非理性經濟過熱;要弄清究竟是合理性經濟「過熱」占上風,還是非理性經濟過熱占上風。並且,從目前經濟「過熱」的微觀機理看,內生性的市場推動型是主要的,外生性的政府推動型是次要的,這是此次經濟過熱與以往的不同之處。從總體上看,目前出現的經濟「過熱」既有合理性也有非理性,但前者超過了後者;它既屬於內生性的市場推動型的經濟過熱,又屬於外生性的政府推動型的經濟過熱,但前者超過了後者;它既與以往的經濟過熱有很大不同,又與以往的經濟過熱有某些相同,但前者超過了後者;因此,是一種與以往的經濟過熱有較大區別的非典型性的經濟過熱。

不過,這種看法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將「經濟過熱」問題這種對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增長的客觀現象的判斷,轉變為一種主觀的、微觀的分析,似乎已經偏離了宏觀經濟學的分析軌道,不完全是在討論同一個問題。

4.認為經濟不存在過熱問題

不同意或堅決否定經濟存在過熱問題的,也有一大批經濟學家。他們的主要觀點和依據如下:

----現在說經濟過熱不符合實際。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和物價上漲水平,根本不存在著過熱的問題。中國有廣闊的市場和投資空間,開發西部現在只是起步階段,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也才剛剛開始,如此廣闊的市場完全可以使投資增長持續下去,中國經濟將保持高速增長。

----中國經濟的這一輪擴張,與10年前的情形大不相同。2003年與1992年經濟擴張的機理不同;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尚未達到改革開放以來9.4%的年均水平,不能對當前經濟運行總體上做出「過熱」的簡單判斷。炒作經濟「過熱」對經濟的運行非常有害。

----判斷經濟過熱的依據不存在。如:經濟增長速度低於潛在增長能力;價格上漲水平仍然較低;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處於低迷狀態,股票價格持續下降;生產資料價格的短期內上漲屬於恢復性上漲;最終消費增長乏力,居民消費傾向較弱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資金供給沒有出現緊張,利率仍處於歷史最低水平;貸款增長快是前幾年因惜貸而導致的存貸差太大的結果,是貸款緊縮後的恢復性增長,而貨幣供應(從M0到M2)的變化離開貸款的變化並不能說明我國經濟運行的實際問題;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沒有引起投資價格的明顯上漲;國民經濟運行整體的供求格局仍是供大於求;除了電力、鋼鐵等供應相對較緊張外,沒有出現明顯的「瓶頸」制約;經濟運行領域沒有出現明顯的「泡沫」;處於高增長期的房地產、汽車、鋼鐵等產業供求協調增長,發展速度雖高但沒有出現過熱,更沒有引起經濟運行的過熱;個別能源、原材料產品價格短期內大幅度上漲有特定的原因,更多的是結構問題,而不是經濟過熱的問題。

----從經濟增長過程本身否定「經濟過熱論」。理由是:我國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周期,相對於前幾年增長速度的連續下降,現在的反彈是經濟自身發展規律性的表現,不能人為地迴避甚至違背這種勢頭;看宏觀經濟形勢不能只盯著一年、一個季度,不能對短時間的變化妄下結論,而應看到長期趨勢;要在今後20年實現全面小康,必須保持年平均7.2%的增長速度,而有些年份高速增長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不能拿我國經濟的增長同國外簡單類比,我們的經濟增長中有水份,有重復計算的問題;目前的經濟增長中存在著五個同步現象,包括:經濟增長與結構調整同步、與經濟效益提高同步、與國家財政收入增長同步、與城市居民收入增長同步,以及國內經濟增長與涉外經濟增長同步

⑻ 93號汽油有問題 如何檢測

可以到濟南市的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計量部門),這是省一級的最權威的檢測部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