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是針對誰講了,是針對客戶還是員工,內容不一樣的,加我好友交流一下,我做這方面培訓的,可以給你點資料
⑵ 金融投資理財社團招新宣講內容
這方面可以去找文采比較好的人寫,比如豬八戒等地方就有哦
⑶ p2理財產品的銷售技巧演講稿
這個問題太復雜。
⑷ 為何說理財不是有錢人的游戲
一聽理財,很多人都覺得於自己無關,自己本來就沒財,拿什麼來理,那隻是一些有錢人玩的游戲罷了,有錢人的錢會越理越多,自己的那點小錢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更沒有去理財的必要了。
但是,處處都是理財機遇的社會給予了那麼多的好時機,小錢可以生大,任何一種儲蓄、投資都是一種理財,理財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不同的方式決定了不同的收益,但是至少要想到理財是「我」的事情。
不會打理的錢,就會慢慢沒有了,做好了理財計劃,就會看到合理的應用和不斷的收益。
窮人一般會認為我沒有多少錢,所以沒有必要想投資理財的事情,對投資理財的理解很淺。可是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到,如果不理財,不使固有資產增值的話,那麼你的固有資產無疑是每天都在縮水,因為通貨膨脹每天都在發生。大家看最近物價上漲的情況就可以看到了。半年前10塊錢可以買到的東西,半年以後的今天可能就要用20塊錢去購買了。所以不理財的危險性其實很大。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理財就是解決各個經濟主體如何在當前與未來取得資源、分配資源和運用資源的問題。它包括對「錢財」的「籌集」、「運用」、「增值」三個方面,目的在於以最低的成本籌措資金、以最大的效益運用資金、取得最大的利潤收益。這是一門非常有趣、非常優美也非常有用的科學。不要去排斥它,嘗試一下吧。
通俗地說,理財,顧名思義,就是處理錢財,無論你有多少資產,做了運用或者處理,就是理財。理財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積累財富,提升生活水準及素質。據說,世界上的富人,有1/3是靠繼承,1/3靠創業,1/3靠理財。你難道不想成為1/3中的一員嗎?他們是靠理財成為富人的,而不是成為富人之後才開始理財的。
一般來說,理財觀念有三大誤區:第一是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小錢不用打理,也不值得打理。這是大部分窮人的想法;第二是對很多理財產品存在偏見,認為某些理財方式是騙人的;第三就是不能正視風險,風險與收益往往是密不可分的。
投資理財這些事情是有錢人玩的游戲,他們會越玩越多,而那些大眾生活信息來源的報章、電視、網路等媒體的理財方略都是在為他們這些少數人服務而已。其實如果你真的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完全錯了。買國債僅是有錢人才可以的嗎?基金、股票限制了購買的對象嗎?這些都沒有對任何人進行限制,理財不是有錢人的事情,是讓每個人變成富人的事情。
當然了,在芸芸眾生中,所謂真正的有錢人畢竟佔少數,中產階層工薪族、中下階層百姓仍占絕大多數。由此可見,投資理財是與生活休戚與共的事,沒有錢的窮人或初入社會又身無一定固定財產的中產等層次上的「新貧族」都不應逃避。即使捉襟見肘、微不足道亦有可能「聚沙成塔」,運用得當更可能是「翻身」的契機呢!
面對著風起雲涌的中國經濟,面對著這個價格高漲的時代,沒錢的困惑會讓更多窮人思考如何將手中有限的錢通過理財再生出更多的錢來。與其說這是他們理財意識的覺醒,不如說這是在中國經濟現狀推動下一種必然的趨勢。從最初單純的儲蓄到風雲變幻的炒股,再到群情激昂的買房,再到當下時尚的基金。一時間,你發現理財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人不關注,充滿生機。可以說,中國的全面理財時代到來了。無論錢有多少,你都要學會打理。
一塊錢也是錢,理財就是打理自己的錢財。只要你熱愛錢,認真去打理它,它也會給你同等的關注。不管財富多少,一定要理財。
一天,一位理財師在做理財演講,發現聽眾里有一位中年婦女滿面愁容,在一群人中特別顯眼。一群人圍著咨詢各種問題,可那位婦女遠遠站著不敢靠近。等人走差不多了,她才怯生生走過來。拿著很破舊的包,穿著非常舊的鞋。她介紹了自己的收入狀況,說她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一個月最多隻能剩下幾百塊錢,根本沒財可理。
理財師說,法律從來沒有規定錢少就不能理財。越是錢少越應當及早規劃。她不是沒有錢,而是資本不足。這可決不能難倒自己。完全可以通過正確的消費安排和堅持儲蓄來籌集。如果堅持每月存300元錢,並用這些錢長期投資,如果年收益率在10%左右,那麼三十年之後將變成655,000元。
理財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不要躲避和彷徨,而要勇於面對。錢不嫌多,也從不嫌少。沒錢投資並不可怕,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有錢人都是從沒有錢或錢很少開始賺錢的。可怕是在於思想上認輸了。你認定自己沒錢,也不能掙錢,於是,你就形成沒錢人的生活方式。拚命壓縮一切開支,為了節省糧食和種子,連地都不捨得種了。你的錢就不再去生錢,坐吃山空,越來越窮。
其實,很多人,包括有些正在理財的人都誤解了理財的含義,他們以為理財就是投資甚至是投機,認為只要把手中的錢作為增值的工具,讓錢為自己工作,實現資本的利潤最大化,就是成功的理財。事實上,這只能算是理財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這種誤解也正是很多窮人不敢理財的原因,他們害怕一旦失敗,生活會失去保障。
不要說你不需要理財。購買債券就正是一種理財啊。收益比儲蓄高,風險與之相當。這是窮人很樂意採用的一種理財方式。看看每次發行國債的時候,銀行前面排的長隊就知道啦。但是債券的發行量畢竟是有限的。
中國人的投資理財現在還只處於起步階段,大量的資金仍是以存款的方式存在。據統計,目前中國有將近50%的賬戶都是存款長期不動的。這些人,有的是不懂理財,有的是沒空理財。
現在,你明白什麼是理財了嗎?你還覺得理財與自己沒關系嗎?你對錢財的一切處理,包括存在銀行,都是在理財啊。只不過不同的理財方式,會有不同的收益而已。你最需要做的,就是要擺脫「理財與我無關」的心理。
談起理財,小張深有感觸,她對理財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漠視到重視的過程。
大學畢業後,離開學校在一家雜志社找到了一個編輯的工作。以後的日子很平淡。面對成家問題,她和男朋友開始認識審視起他們的生活。兩個人每個月的收入差不多,對於一直沒有理財觀念的他們來說,錢總是入不敷出。每月交了房租水電費之後,再除去日常生活開銷,工資總是所剩無幾。
這種沒有計劃的日子一直這么過著,直到他們開始面對買房的問題。貸款的各種手續辦下來之後,每月可供他們支配的錢就更少了。理財不可避免地要提上日程。
有一次他們看電視正好看到一位理財專家在講他的理財觀點。兩個人如夢方醒,不理財就無法保證你的生活安全。她也第一次知道了家庭理財要把家裡的錢分為幾部分,分別用來保命、應急和投資。
於是他們開始按照理財專家的建議,為自己設計理財方案,弄清了自己的財務狀況,並對每個月的收入進行了分類。每個月定期投資集中,並購買股票。經過一番設計,雖說日子過得緊張了些,但錢花得清清楚楚,心裡也有了底,畢竟日子終於有了希望。
不要忽視小錢的力量,就像零碎的時間一樣,懂得充分運用,時間一長,其效果就自然驚人。最關鍵的起點問題是要有一個清醒而又正確的認識,樹立一個堅強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理財先立志——不要認為投資理財是有錢人的專利——理財從樹立自信心和堅強的信念開始。
而且我們需要弄清楚兩對概念:「富人/有錢人」;「理財/投資」。
也許你有很多錢,但是你不善於打理,沒有賺錢的辦法和頭腦,沒有讓錢生錢的本領,那麼你只是個有錢人,而不是富人。
在理財盛行的今天,不單單是窮人,甚至有一大批有錢人不願意參與理財。究其原因,這些人大概可以分為三類:一部分是從事實業投資的私營業主,平時無暇顧及理財,加之需要保持賬戶資金高度的流動性,資金規模大,周轉速度高,他們更願意把錢放銀行。這部分人不理財還可以理解,他們的資金一直在實業中流動,並沒有閑置造成資源浪費。
一部分是高級知識分子、科研人員等高收入群體,這部分人仍然沿襲著中國傳統的金錢觀念,專注於自己的事業,認為自己的收入可以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不屑於去研究理財。我們不可以批評他的金錢觀是錯誤的,每個人對錢財有自己的看法。也許他們並不想成為富人,所以可以選擇不去理財。
另一部分則是較為保守的中老年人,不善於接受新生事物,更不願意去嘗試有風險的投資。
你應該不屬於這三種人吧。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要有理財意識。願意成為富人的你,行動起來吧。把理財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方式。
⑸ 誰能寫一段關於投資理財為主題的帶有(銀行、金融市場、股票、理財)其中的3個詞的大約2,3分鍾的文字
簡單的說,理財其實就是恰當的使用各種理財工具對現金進行合理分配,以滿足生活消費和未來的預期消費,以及財產的增值。
先說分配,有二種流行的分配方法。一,投資比例大體按照(80-年齡)%分配的。比如現在你二十五歲,那麼可以拿出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五進行投資。二,三三三一法則。就是將收入分成十份,按照存款三份,保險三份,風險投資三份,零花一份的比例分配。我個人傾向第一種,適合年輕人。再說理財工具。普通人接觸最多的有以下幾個。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零存整取,債券,基金,銀保理財,股票,外匯紙黃金等。
你看怎麼樣?自己再潤色一下吧
⑹ 大學理財演講稿
白岩松耶魯大學演講稿《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
《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
中國夢美國夢
過去的二十年,中國一直在跟美國的三任總統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魯我才知道,其實他只跟一所學校打交道。但是透過這三位總統我也明白了,耶魯大學的畢業生的水準也並不很平均。
接下來就進入我們這個主題,或許要起個題目的話應該叫《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我要講五個年份,第一要講的年份是1968年。那一年我出生了。但是那一年世界非常亂,在法國有它的這個,巨大的街頭的騷亂,在美國也有,然後美國的總統肯尼迪遇刺了,但是的確這一切的原因都與我無關。但是那一年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雖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個夢想」的這句話卻真正地站了起來,不僅在美國站起來,在全世界站起來。
但是當時很遺憾,不僅僅是我,幾乎很多的中國人並不知道這個夢想,因為當時中國人,每一個個人很難說擁有自己的夢想。中國與美國的距離非常遙遠,不亞於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但是我並不關心這一切,我只關系我是否可以吃飽。很顯然,我的出生非常不是時候,不僅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對於世界來說,似乎都有些問題。
1978年,十年之後。我十歲,我依然生活在我出生的時候,那個只有二十萬人的非常非常小的城市裡。它離北京的距離有兩千公里,它要想了解北京出的報紙的話,要在三天之後才能看見,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存在新聞這個說法。那一年我的爺爺去世了,而在兩年前的時候我的父親去世了,所以只剩下我母親一個人要撫養我們哥倆,她一個月的工資不到十美元。因此即使十歲了,夢想這個詞對我來說,依然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詞彙,我從來不會去想它。我看不到這個家庭的希望,只是會感覺,那個時候的每一個冬天都很寒冷,因為我所生活的那個城市離蘇聯更近。但是就在我看不到希望的1978年的時候,不管是中國這個國家,還有中國與美國這兩個國家之間,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那是一個我們在座的所有人,今天都該記住的年份。
1978年的12月16號,中國與美國正式建交,那是一個大事件。而在中美建交兩天之後,12月18號,中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了,那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一年的開始。歷史,兩個偉大的國家,一個非常可憐的家庭,就如此戲劇性地交織在一起,不管是小的家庭,還是大的國家,其實當時誰都沒有把握知道未來是什麼樣的。」
1988年,那一年我二十歲。這個時候我已經從邊疆的小城市來到了北京,成為一個大學生。雖然我們今天在中國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擊中國的高考的制度,認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須承認正是高考的存在,讓我們這樣一個又一個非常普通的孩子,擁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當然,這個時候美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很遙遠的國家,它變得很具體,它也不再是那個過去口號當中的「美帝國主義」,而是變成了生活中很多的細節。這個時候我已經第一次地嘗試過可口可樂,而且喝完可口可樂之後會覺得中美兩個國家真的是如此接近,因為它幾乎就跟中國的中葯是一樣的。
那個時候我已經開始非常狂熱地去喜歡搖滾樂。那個時候正是邁克爾傑克遜還長得比較漂亮的時候。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中國,已經開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因為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年。那一年中國開始嘗試放開很多商品的價格。這在你們覺得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在中國當時是一個很大的邁進,因為過去的價格都是由政府來決定的。但是,就在那一年,因為放開了價格,引起了全國瘋狂地搶購,大家都覺得這個時候會有多久,於是要把一輩子都用的食品和用品,買回到家裡頭。這一年也就標志之著中國離市場經濟越來越近了。
當然那個時候沒有人知道市場經濟,也會有次貸危機。當然我知道那一年1988年對於耶魯大學來說格外的重要,因為你們耶魯的校友又一次成為美國的總統。
1998年,那一年我三十歲。我已經成為中央電視台的一個新聞節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我已經成為一個一歲孩子的父親。那一年在中美之間發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主角就是柯林頓。也許在美國你記住的是性丑聞。但是在中國記住的是他那一年訪問了中國。在六月份的時候,他訪問中國的時候,在人民大會堂和江澤**席進行了一個開放的記者招待會,然後又在北京大學進行了一個開放的演講,這兩場活動的直播主持人都是我。
在北大的柯林頓的演講當中,由於整個柯林頓總統的演講,用的全是美方所提供的翻譯,我猜想有很多的中國觀眾,是一直知道柯林頓的確在說話,但是說的是什麼不太清楚。所以我在直播結束的時候,說了這樣的一番話,我說看樣子美國需要對中國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時候要從語言開始,而對於中美這兩個國家來說,面對面永遠要好過背對背。當然也是在這一年年初,我開上了我人生的第一輛車。這是我在我過去從來不會想到的,中國人有一天也可以開自己的車。個人的喜悅,也會讓你印象很久,因為往往第一次才是最難忘的。
2008這一年,我四十歲。很多年大家不再談論的「我有一個夢想」這句話,在這一年我聽到太多的美國人在講。看樣子奧巴馬的確不想再接受耶魯佔領美國二十年這樣的事實了。他用「改變」以及「夢想」這樣的詞彙,讓耶魯大學的師生在為他當選總統之後,聽說你們舉行了**,甚至慶祝。
而這一年也是中國夢非常明顯的一年。它就像全世界所有的偉大的夢想都要註定要遭受很多的挫折一樣顯現出來。無論是期待了很久的北京奧運會,還是神舟七號中國人第一次在太空當中行走,那都是很多年前我們期待了很久的一個夢想。但是,突如其來的四川大地震,讓這一切都變得沒有我們期待中的那麼美好。八萬個生命的離開,讓整個2008年中國人度日如年。我猜得到在耶魯校園里頭,在每一個網頁、電視以及報紙的前面,也有很多的來自中國的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人們,為這些生命流下眼淚。但是就像四十年前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卻讓「我有一個夢想」這句話站得更高,站得更久,站得更加讓人覺得極其有價值一樣,更多的中國人也明白了,夢想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
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我度過了自己的四十歲的生日。那一天我感慨萬千,因為時間進入到我的生日那一天的時候,我在直播精彩的比賽。二十四小時之後,當這個時間要走出我生日這一天的時候,我也依然在直播。但是這一天我覺得我非常的幸運。因為正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的四十歲,讓我意識到了我的故事背後的中國夢。
正是在這樣的四十年的時間里頭,我從一個根本不可能有夢想的,一個遙遠邊疆的一個小城市裡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可以在全人類歡聚的一個大的節日里頭,分享以及傳播這種快樂的新聞人,這是一個在中國發生的故事。而在這一年,中國和美國相距並不遙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需要。布希總統據說度過了他作為總統以來在國外,一個國家呆的最長的一段時間,就是在北京奧運會期間。菲爾普斯在那兒拿到了八塊金牌,而他的家人都陪伴在他的身邊,所有的中國人都為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祝福。當然,任何一個這樣的夢想都會轉眼過去。在這樣的一個年份里頭,中美兩國歷史上幾乎是第一次同時發出了「我有一個新的夢想」這樣時候,如此的巧合,如此的應該。
美國面臨了一次非常非常艱難的金融危機,當然不僅僅是美國的事情,也對全世界有重大的影響。昨天我到達紐約,剛下了飛機,我去的第一站就是華爾街,我看到了華盛頓總統的雕像,他的視線是那麼永久不變地在盯著證券交易所上那面巨大的美國國旗。而非常奇妙的是,在這個雕像後面的展覽館里正在舉行,「林肯總統在紐約」這樣的一個展覽,因此林肯總統的大幅的畫像也掛在那上面,他也在看那面國旗。我讀出了一種非常悲壯的一種歷史感。在離開那個地方的時候,我對我的同事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說,很多很多年前如果美國發生了這樣狀況的時候,也許中國人會感到很開心,因為你看,美國又糟糕了。但是今天中國人會格外地希望美國盡早地好起來,因為我們有幾千億的錢在美國。我們還有大量的產品等待著裝上貨船,送到美國來,如果美國的經濟進一步好的話,在這些貨品的背後,就是一個又一個中國人增長的工資,是他重新擁有的就業崗位,以及家庭的幸福。」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頭,你們是否注意到了,與一個又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緊密相關的中國夢。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在過去這三十年的時間里頭,讓個人的命運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一個邊遠小城市裡的孩子,一個絕望中的孩子,今天有機會在耶魯跟各位同學交流。或許該換一個視角。去看十三億個非常普通的中國人。他們並不宏大的夢想。改變命運的那種沖動,依然善良的性格,和勤奮的那種品質。今天的中國是由剛才的這些詞彙構成。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頭,中國人看美國,似乎在用望遠鏡看。美國所有的美好的東西,都被這個望遠鏡放大。經常有人說美國怎麼怎麼樣,美國怎麼怎麼樣,你看我們這兒什麼時候能這樣。在過去的好多年裡頭,美國人似乎也在用望遠鏡在看中國,但是我猜測可能拿反了。因為他們看到的是一個縮小了的、錯誤不斷的、有眾多問題的一個中國。他們忽視了十三億非常普通的中國人,改變命運的這種沖動和慾望,使這個國家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但是我也一直有一個夢想。為什麼要用望遠鏡來看彼此?
當然我也希望非常多的美國人,有機會去看看中國。而不是在媒體當中去看到中國。你知道我並不太信任我的所有的同行。開一個玩笑。其實美國的同行是我非常尊敬的同行。我只是希望越來越多的美國朋友去看一個真實的中國。因為我起碼敢確定一件事情。即使在美國你吃到的被公認為最好的中國菜。在中國都很難賣出好價錢。就像很多很多年之前,在中國所有的城市裡流行著一種叫加州牛肉麵,加利福尼亞牛肉麵。相當多的中國人都認為,美國來的東西一定非常非常好吃。所以他們都去吃了。即使沒那麼好吃的話,由於覺得這是美國來的,也沒有批評。這個連鎖的快餐店在中國存在了很多年,直到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美國,在加州四處尋找加州牛肉麵,但是一家都沒有找到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知道,加州是沒有這種牛肉麵的。於是這個連鎖店在中國,現在處於陸續消失的過程當中。這就是一種差異。但是當人來人往之後,這樣的一種誤讀就會越來越少。
所以最後我只想再說一句。四十年前,當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的時候,他的那句話「我有一個夢想」傳遍了全世界。但是,一定要知道,不僅僅有一個英文版的「我有一個夢想」。在遙遠的東方,在一個幾千年延續下來的中國,也有一個夢想。它不是宏大的口號,並不是在政府那裡存在,它是屬於每一個非常普通的中國人。而它用中文寫成「我有一個夢想」
⑺ 本人做投資理財的,平時是話多,只要一上台作1分多鍾的自我介紹就緊張,最多三句話,我叫什麼是那個部門
鄒薇同學:你首先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其次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包括自己個人的特點,自己公司、部門、崗位的特點,第三想做什麼(例如是推銷理財產品,那麼這個產品的特點如何),希望達到什麼目的。除了理論性的東西,還要准備一些例子,可以將人家的案例稍加修改變成你自己的東西。
把以上這些內容以書面方式整理好,空閑的時候對著鏡子進行模擬演講(即把書面上的文字化成你口頭的語言),並且濃縮成提綱,記在小卡片上。初次上台帶著,關鍵時候看一下作為提示。相信你進過兩三次鍛煉一定會有很大進步。祝你成功!
⑻ 關於話題『互聯網金融』一分鍾脫稿演講,大家幫幫忙啦,我完全沒概念啦。最好有完整的草稿,謝啦。
關於互聯網金融的演講(全文如下,可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從中刪減)
大家在那裡聊得更多還是財經類的話題,我把他定義為財經類微博。是個很不錯的財經認識交流財經專題的地方。其實,我來這里之前,特地還在半夜寫了一篇文章,因為我不太適合在公眾場合做演講,沒有這個能力,喜歡一個人在小房間寫東西,尤其是大半夜的寫,思路比較清晰。因為人多有時候往往比較難理清思路,一個人就比較容易明白。
我覺得我今天有點像被趙本山給忽悠了的范偉,本來是聽萬總講完以後挺有道理,很有邏輯,講得很好,聽高總講了以後,我也覺得很有道理,也很有邏輯,然後我就悶了,腦子很亂,把昨天晚上好不容易寫的准備今天說的東西全部忘光了,不知道怎麼發言了。因為互聯網和金融這兩種思想實在是太「詭異」。互聯網和金融的思維在這里體現得就非常明顯。我自己做基層信貸出身,一直在這個領域,也辦過幾個網站,這個時候讓我發言,我就不知道到底該怎麼發,因為都聽得挺對的。昨天的文章我已經發在微博上,這里乾脆就撇開文章,說說我的想法。
第一個想法,我很多場合都提過,互聯網金融其實是偽為命題。因為中國金融首先是分業經營,必然意味著金融與金融之間會存在縫隙。我喜歡把互聯網金融定義為夾縫金融。甚至小貸機構,擔保機構,我都定義為夾縫金融。包括民間借貸,也都是,都是為了彌補我國金融機構在市場中競爭低效率的問題而出現,事實上,中國的金融機構過去幾年發展很快,但是這並不是說你有多少能幹,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你有一張牌照。而剛好又碰上了中國最好的十年,就是過去十年。
一方面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另一方面給他牌照,使人家進入不了這個行業。所以只要你是銀行,有牌照,就可以高速成長。所以,你會發現過去十年,銀行哪怕服務態度多爛,水平多臭,都可以活的很好,這個也就導致在中國只要拿了牌照以後,就誰也不肯精耕細作,不要干辛苦的事情,躺著賺錢,也就沒人願意干臟活苦活,就是這種情況下,大量進入不了銀行體系的機構,就得到了很大的機會。
我們銀行反應很慢,是頭恐龍,下面撓癢,上面沒反應,審批效率也很慢,你們去想想,現在去銀行開個帳戶,得多麻煩啊,但是在支付寶點個手機號就可以了,而從結果來看那,銀行過了那麼多手續之後,依然有很多糾紛不斷。支付寶那麼簡單的注冊,也好像這么多年沒發生什麼大的事情過,這樣的情況下,支付寶優勢勢必顯現出來了。民間機構利用更好的服務效率,更好的市場切入,硬生生的拉開了一道夾縫。很多夾縫金融就是這樣出現的,利用了牌照機構的低效率和短視,一點點的在夾縫中求生存,不斷的成長。
未來,隨著銀行開始發現好日子過到頭了,本來可以大魚大肉,將來可能要去種菜了,銀行必然沉下心來,你們去看,在過個幾年,銀行可能會沉到你都無法想像的地步和姿態里去,沒辦法,因為隨著高速發展的態勢降低,未來的銀行必然意味著一家銀行有飯吃,別的銀行就沒飯吃的格局,所以走出固有的領域,形成差異化的格局都是各大銀行的戰略性目標了。這種情況下,本來還能在銀行夾縫之間生存的夾縫金融,也就要面臨著很大的考驗。夾縫金融中的一些機構生存越來越困難。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夾縫金融全部會活不下去,他們中一些很好的機構,一樣可以活的很好,甚至能打敗金融機構也不一定,但是總體而言,這樣的概率較小,難度很大。互聯網金融就是這種業態,大量的非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在夾縫中擠出一塊領地,切入一個市場,完全是可行的,但是,我自己的感覺是媒體對於互聯網金融抬得太高,也捧得太重,回到最後,互聯網金融應該是金融領域的一個部分,一旦互聯網金融真正進入了金融領域,那麼如同剛才萬總說的,滿人入關就成了中國人一樣的道理,互聯網金融進入金融領域,回到最後大家就是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只是走了不同的差異化路線。有的金融機構致力於大型基礎建設領域,有的立足於零售業務,有的立足小微領域,而互聯網金融則立足於互聯網具備優勢的領域,現在很多觀點說,互聯網顛覆金融。我一直很納悶,互聯網是技術應用,如何顛覆金融呢?金融的核心是信貸,互聯網如果要顛覆金融,是不是想說有了互聯網就不用還錢?這個才叫顛覆吧,否則最多是用互聯網技術可以改造金融目前的運行方式吧。利用了互聯網技術之後,金融的運行可能更健康和穩健,但是顛覆這兩個詞語用的太生猛了。
這里還有個關鍵點是互聯網本身其實不是行業,而是一種新興技術,他的覆蓋面總是有限的,當前市面上叫的最生猛的是阿里金融顛覆銀行體系,我聽了就很好笑,阿里金融是依附於淘寶體繫上的,離開了淘寶體系,阿里金融沒有任何優勢,而事實上阿里金融的客戶跟銀行壓根就沒有交叉,阿里金融哪怕把所有的淘寶客戶都做了,也跟銀行一點關系也沒有,那麼他是如何實現顛覆的呢?當然如果有一天淘寶替代了所有的行業,淘寶能造船了,淘寶能造飛機了,淘寶造高速公路了,或許顛覆到是有可能。只是那個時候,我個人感覺阿里也沒必要做金融了。
扯的有點遠,事實上,我國當前的互聯網金融表現出來的特徵,其實最終還是金融機構如何快速提高效率的一個概念,並不是說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前面說了,互聯網金融如果只是純粹的還是按照傳統金融機構的模式進行金融運作,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的區別只是有無互聯網這層外衣罷了。核心的實際意義有限。我雖然經常諷刺阿里巴巴,但是事實上不得不承認,在中國能稱得上互聯網金融的只有阿里一家,因為,阿里一開始就想明白了一個事,他其實是改變了中國傳統的金融機構所在走的前後台分離,人工審核信貸的傳統模式。目前阿里在走這么一條路,而這條路反映的是互聯網金融該乾的事兒。用互聯網的思維來考慮金融,一定要凸顯出互聯網的優勢,而不是說你又變成一家金融機構,這個絲毫沒有意義。事實上,我國金融機構已經不少了,遠遠的多了,在多一家叫互聯網的銀行,實在是意義有限。
現在中國做信貸類業務,考量的絕對不是風控能力,而是有多大的風險容忍度。A銀行可以這樣干,不要抵押,B銀行說不但不要抵押,給給你降利率,這不是風控模式的創新。互聯網金融加入進來不在風控上下功夫,在這些地方上跟銀行去做競爭,我用屁股想想,也能想明白,這是一條死路,你一個互聯網公司比資金成本比不過銀行,比風控經驗比不過銀行,比人力優勢,比不過銀行,哪怕比砸錢也一樣比不過,你跟人家玩,除非人品爆發,否則毫無機會。所以,我一直強調,互聯網金融到目前為止,我個人感覺還沒開始,沒有真正的互聯網的金融的開始,有的只是金融的互聯網。
高總說互聯網的模式就是不斷走流量。我說這樣的互聯網如果真的能夠創造出流量,如果真的長年收租,他干金融幹嘛?金融其實是消耗流動性最好,最快的辦法,尤其在中國沒有牌照干金融十有八九是死的一塌糊塗的。別看那些放高利貸的一個個玩的很好,那是因為他們身後死了很多人,你看不到。所以,如果讓我有每年收租我才不幹金融呢,真沒必要。
其實,馬雲是個聰明人,你們自己去看阿里金融,事實上馬雲真要干金融,他完全可以乾的更大,但是他沒有啊。你想想人家一萬億的淘寶,他才幹了多少,大概也額就幹了20來億吧,人家為什麼不幹多點,他是因為沒錢?你信么?他是因為知道金融這口飯不好吃,所以寧願打公關稿,也不願意真去做金融。
阿里金融四個部分,阿里小貸是一部分,虛擬卡是一部分,在線理財產品銷售是一部分,還有虛擬信用卡對應的阿里擔保,我可以鐵定認為阿里小和阿里虛擬信用卡,不太可能是阿里金融的核心,因為這兩個部分一方面是帶有太明顯的金融特徵,另外一方面這種業務就必然是個性化的,真要操作難度也很大。我舉個例子,我們真的把我個人放到台上,我把我所有家底掏給你們看,最後也判斷不了你借我的錢我還不還的了,不是說你把我翻個底朝天,你知道我的家底了,就可以知道我是否能還錢了。大數據說他理論上可以降低違約度,並不代表真的降低了,至少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可以下定論是肯定可以降低的案例來,全球都沒有。信貸這個事情整體上而言,我個人感覺靠概率難度還是很大的,具體你們可以去看下我有篇關於小微企業貸款的文章,裡面提到了概率不適用信貸案例的闡述。
互聯網的優勢其實是他的邊際成本非常低,可以快速超越區域隔離,可以把一個標准化的東西快速的成長起來,所以保險產品的在線化的成功概率就很高,因為阿里有這個基因在,也有直接的客戶群體在,保險又是標准化產品,屬性相當。基本可以等同於賣產品,這個模式是容易的,而理財產品的在線化可能沒有那麼容易,因為他還帶是有風險特徵的。如果我在淘寶上買東西,十個九個虧,我可能就不在淘寶上買。這裡面還涉及到每個人的風險偏好都不一致,你無法進行批量化處理,如果你也開始配置專門的投資經理了,那你又回到金融機構的通行做法了,你的優勢就不明顯了。
所以,像諾亞、好買公司,我說回到最後,其實他們還是個傳統的投資咨詢公司,哪怕他們把網站做的再好,在線化程度多高,他們的背後還是要配投資經理,客戶從網路埠進來,還是需要針對性的客戶服務的?所以我昨天晚上那篇文章的核心就是在於區分個性化金融和批量化金融產品的互聯網化的差異,個性化主要指信貸類等帶有很強風險特徵的金融產品,這些產品,其實很難實現互聯網化的。大數據等一些手段是一種嘗試,但是至少才目前來說,也只是大家的一種期望,覺得可以改變金融特徵,真的效果如何,還處於設想狀態,結果如何都很難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對於那些用傳統思維進行金融運作的所謂互聯網金融公司,基本上就持有負面的評價了,主要是指P2P的模式。說句難聽點,P2P在這么走下去,走到非法集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很多人說我帶有傳統金融的優越性,其實我只要問一句,P2P公司在什麼地方採用了什麼辦法超越了傳統的金融機構?
除了在放款和吸收存款兩個層面放低了門檻外,在核心的風控層面,你找不到一個更優越於傳統金融的地方,連P2P自身都在模仿傳統金融機構,採取的也都是通行的審核標准,那麼我又何來的傳統金融的優越性呢?
我在拍拍貸上看到過一筆40萬的借款,800人借出,我當時第一設想,這個案子符合了中國非法集資的三大要素,只是因為互聯網金融,所以可能監管部門也一直在看,但是最終的最終肯定也是結果說話吧。P2P平台還是要學會自我保護,沒必要去打這種擦邊球,意義不大。
我們如果從理論假設,只要政府不倒閉,理論上,中國的金融機構就不會倒的,銀行,他可以活一萬年。根據類似的辦法,假設我成立一個P2P公司,我不斷的做形象,專門給一百萬以下的投資人許諾遠高於銀行存款的利息,在當前一百萬以下的投資人沒有投資渠道的中國,其實,哪怕我的P2P90%的壞帳率又怎麼樣呢?我一樣規模可以不斷的做大,為什麼呢?事實上,因為目前的P2P帶有銀行的特徵,但卻沒收到像銀行的監管,所以只要不擠兌,就能存活,如何不擠兌呢?那就不斷的把盤子做大唄,順利兌付,形象不斷的提升唄。
因為不在同一條線上競爭,銀行要定期審查,接待內部審計、外部審計,應付這些人我要干多少事,而P2P什麼都不用。所以兩者各自的監管成本也不一樣的,在加上銀行短期內的相對低效,P2P的快速成長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是我們來問一句,為什麼要對銀行進行審慎的監管?核心其實還是為了保護投資人的利益。
而中國大量的互聯網是沒有干這個事情,他本身就獲得了監管上的優勢。如果互聯網還是以目前的模式,發展下去,一旦出現類似銀行的擠兌,那麼出事的概率就會大上很多。所以說到最後,我們很多人在想的互聯網可以怎麼樣,可以怎麼樣,但是在實踐中可能性非常小。互聯網技術如果只是比風險容忍度,他比得過銀行,他比銀行有先發優勢,但能不能走到最後,我個人感覺很懸。我們現在規模不大,沒關系,反正一兩百億,一千億之內玩,沒關系,政府也先看著,不管你,結果好,表彰你,結果不好,對不起,進去再說。很悲慘,但是卻是現實。
我跟PROSEPER負責人聊過,他們玩了那麼久才四五億美金。而且人家是鼻祖,為什麼中國能遠遠超過美國?互聯網金融如果只是說在提誰能更快把規模做起來,流量做得越大,對社會沖擊越大,遭受損失就越大。所以監管現在管不管?沒人管。法不責眾,每個P2P都想到最後干成既成事實,規模拚命做大,做大到倒逼監管層不能管的層面,從而形成所謂的大而不能倒的局面。我只想說,最後可能成功的可能只有一家,大部分是做不到的,做不到的人會怎樣,很難想像。很多創業無非只是歸零,但是金融絕對不是,他從一開始就是一隻腳在棺材裡面,一隻腳在棺材外面,哪只腳是你的,要到最後你才知道。而且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金融帶有很大負面性。
我在微博上苦口婆心的互聯網金融的創業者,也勸互聯網金融的投資人,被人罵了很多次,說我不懂互聯網,說我別有用心,今天聽了萬老師的講話,很開心,終於感覺找到一個盟友。因為在互聯網上,微博上都是在從事互聯網的人,他思維不一樣,他罵他的,我做我的,他說我不懂互聯網,我說他不懂金融。我今天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支撐我部分觀點的老師。感覺特別欣慰。我一直有在孤軍奮戰的那種感覺,所以今天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