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將迎來「八連漲」,各地的油價實際情況如何
我國成品油零售限價“七連漲”落地,重新計算後的原油變化率處於正值高位。近期受美國原油產量銳減、市場需求恢復等利好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在突破60美元/桶之後繼續上行。受此影響,國內原油變化率在正值區間上漲,國內本輪成品油限價即將實現“八連漲”。
隆眾資訊測算,截至2月26日原油綜合變化率為8.17%,對應上調幅度為270元/噸。
據金聯創測算,截至3月1日第八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64.45美元/桶,變化率為8.33%,對應的汽柴油的零售價應上調280元/噸。
近期汽油和柴油均受國際油價強勢表現帶動,批發方面來看,市場看漲情緒依然明顯,且春節後運輸和剛需不斷改善,故汽柴油批發價格整體維持漲勢;零售方面來看,目前山東地區中石化加油站的92#和95#汽油價格分別在6.36和6.82元/升。
B. 中國原油及成品油進出口情況是怎樣的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據統計,2000—2010年,中國原油消費量由2.33億噸上升到4.25億噸;石油凈進口量由7000萬噸上升至2.33億噸,進口依存度也由30%飆升到54.8%。到2015年,中國石油的進口依存度預計將達到65%,到2020年可能達到70%。2010年,中國原油表觀消費量首次突破4億噸,達到4.39億噸,同比增長13.1%,創2005年以來的最大增幅。數據顯示,2006—2010年,中國石油表觀消費量年均增幅高達8%,比「十一五」平均增幅擴大1.7%。
1994年以來,中國石油消費、生產、進口和進口依存度情況見表9.1。
表9.1中國石油消費、生產、進口和進口依存度的情況統計
C. 本輪國內成品油會如何調價
8月18日,我國將迎來年內第十六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受歐佩克減產不力、美國頁岩油產量強勁增長等因素影響,近期國際油價持續走低。專家預計,我國成品油價格「三連漲」預期或落空,本輪調價擱淺成大概率事件。
上一輪我國成品油調價發生在8月4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175元和165元。這是今年以來我國成品油價格第六次上調,並實現了「二連漲」。根據成品油定價機制,8月18日是本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日。
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國際油價前高後低。自8月以來,歐美原油期貨價格分別下降了4.5%和6.8%。月初,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維持在每桶52美元上方,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波動在每桶49美元附近。而到最近一個交易日,8月16日,這兩大基準油價分別跌至每桶50.27美元和每桶46.78美元。
D. 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已經歷了幾次價格調整
國際油價是我國成品油調價的重要風向標。我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董梅認為,此次調價雖然漲幅不小,但當前油價已行至高位,未來繼續大漲的空間有限,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擱淺或小幅上調的概率較大。
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已經歷了7次價格調整。經歷此次調價窗口後,今年的調價格局將變為「五漲兩跌一擱淺」。按照調價規律,今年還將有17次成品油價格調整,下一次成品油調價窗口是5月11日。
來源:新華視點
E. 成品油的供需情況
預計2013 年,我國汽煤柴三大成品油產量將達到約2.97 億噸,同比增長5.3%左右,將上半年下降0.3 個百分點,表觀消費量將達到約2.87 億噸,同比增長3.6%左右,較上半年下降0.1 個百分點,市場供需保持寬平衡狀態。其中,3 季度產量約為7349.3 萬噸,表觀消費量約為7126.8 萬噸。
依據一:經濟繼續增長,增速相對較低從世界經濟指標和權威機構分析看,下半年世界經濟緩慢復甦,增速不理想。
中國經濟指標也顯示增速難以較大幅度回升。國家可能對經濟政策進行微調,但力度可能不大,對經濟的刺激作用有限。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相對穩定,增速相對較低。
依據二:煉油能力繼續擴大,產量保持平穩增長2013 年國內煉油能力將新增4050 萬噸/年,出現5 年來的最大增量:主營單位將有5 家煉廠擴建,新增煉能1850 萬噸/年;四川石化和中化泉州新建煉廠將於2013 年陸續投產,新增煉能2200 萬噸/年。
2013 年包括主營煉廠和部分地煉在內的煉油能力將突破5 億噸/年。根據新增產能的投產節奏,並考慮到需求增長幅度對開工負荷的影響,預計2013 年國內成品油產量約為2.97 億噸,同比增長5.3%左右。
依據三:促消費政策持續實施和汽車銷售的透支效應共同作用,汽油需求有望持續增長但增速有所回落2013 年,節能汽車補貼政策仍將繼續落實,第二輪「汽車下鄉」政策有望在局部地區實施,節假日高速路通行免費措施的延續,以及日系品牌汽車銷售的缺口逐步被其他品牌填補,均將對汽車市場的增長提供支撐。
但另一方面,2009 年、2010 年中國汽車銷量45%和32%的爆發式增長對後期汽車銷售的透支作用仍將延續到2013 年,加上大中型城市限制汽車出行的力度仍將加大,均將限制汽油需求的增長。
依據四:航空出行增加,煤油需求將穩定增長2011 年1 季度以來,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已經連續8 個季度高於國內機票價格的增長。考慮到2013 年國家對收入分配體制的改革將會落到實處,以及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各項措施繼續實施,預計民航國內客運市場將維持高速增長。
另外,世界經濟略好於2012 年也將帶動國際商貿往來活動的恢復,國際航空貨運量增長有望加快。
依據五:柴油用油需求將實現增長,柴油市場將溫和回暖結合對柴油用油行業發展趨勢的分析,預計 2013 年十大柴油終端行業中的公路物流、農業、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建築業、工礦企業、商業民用等七大行業的用油需求較2012 年將實現增長,這些行業約占柴油終端消費量的90%,柴油市場溫和回暖的方向明確。
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增長減緩。隨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及新能源的開發利用、能源效率的提高,國內油品的市場需求增速減緩將成為長期趨勢。截至2013年末,我國一次性原油加工能力逾7億噸/年,已顯現過剩的跡象。2006~2012年,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年均增幅為6.8%。根據目前我國宏觀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之間的變化情況,智研咨詢預計2013年國內原油表觀消費量約4.89億噸,同比增長約3%;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約1645億立方米,增長15.5%;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約2.87億噸,增長3.5%,其中柴油表觀消費量約1.70億噸,與上年大致持平。預計2014年,原油表觀消費量約5.1億噸,同比增長4%;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約1880億立方米,增幅15%;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約為3.02億噸,增幅4.5%。
國內成品油價格主要隨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其中,0#柴油年均價在8510元/噸上下,同比持平;93#汽油均價約9950元/噸,微漲0.2%。
F. 近五年國際原油價格及美國、香港、中國的油價、黃金、糧食的價格
目前,我國主要糧食和汽油、柴油價格遠低於國際市場,汽油、柴油價格不到日本、德國等國際市場價格的一半,大米價格則是國際市場的四分之一。我國已成為國際主要糧食和成品油價格的窪地。
為什麼我國會成為全球價格窪地?它有哪些利弊?如何在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的同時,積極穩妥理順能源和糧食等價格,保障民生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記者近日采訪了部分生產者、經濟學者和有關部門,對「價格窪地」現象進行透視。
「價格窪地」日益明顯
去年以來,國際糧價和國際油價猶如兩匹脫韁的野馬,持續大幅攀升,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特別是今年以來,全球小麥、玉米、大米等主要糧食價格均大幅上漲。以泰國大米為例,今年3月份平均離岸價每噸500多美元,4月份已漲到1000美元,5月份上漲勢頭仍處於高位。
糧價持續攀升的同時,國際油價也在飆升。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從年初「破百」,到7月3日突破每桶145美元,半年內漲幅近50%,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與國際價格的飛漲相比,我國糧食、成品油價格漲幅相對較小,國內外之間的價差正在拉大,"價格窪地"現象日益明顯。」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說。
鑒於糧食、成品油在保障民生、穩定物價方面的重要性,我國對糧食實行以市場調節為主,政府儲備為輔的購銷制度,同時對糧食收購實行保護價政策;對成品油則採取由政府參照國際市場價格變化相應調整的機制。
今年一季度我國稻穀、小麥和玉米三種糧食平均每噸收購價格為1582元,同比上漲7.5%,遠低於國際約一倍的漲幅。國際米價是國內的四倍,國際小麥、玉米價格比國內高出197%和70%。
從油價來看,自去年11月至今年6月19日,國際原油價格漲幅超過50%,國內成品油價格保持不變。6月20日,國家調整成品油價格,平均漲幅在20%左右。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表示,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仍比國際平均價格低50%以上,比如每升汽油德國大約2.35美元,美國約1.1美元,而中國不到1美元。
談到國際油價和糧價暴漲的原因,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中心主任江涌認為,油價和糧價的暴漲,雖然與消費需求增加有一定關系,但發達國家對市場的操縱和國際資本的投機炒作難辭其咎。
目前,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壟斷全球糧食貿易,全球糧食交易量的80%集中在四大跨國糧商手中。國際資本正利用並放大美元貶值等因素進行石油投機交易。一些專家認為,目前2600億美元的國際商品期貨投機資本中,約50%以上資金用於石油期貨合約交易。而1億美元的投機資金,就會使石油期貨價格上漲1.6%。
食品危機、燃料危機引發的危機已導致一些國家的經濟開始陷入困境,有的國家甚至出現社會動盪。
與國際糧食、國際油價近乎瘋狂的上漲相比,中國的糧食和成品油價格保持著相對平穩,受國際市場價格劇烈變化的沖擊也相對較小。
「價格窪地」現象的背後,是輸入型通脹給中國帶來的巨大壓力,宏觀調控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價格窪地」考驗政府價格調控智慧
6月30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左一)在第19屆世界石油大會上發言。本屆世界石油大會於6月29日至7月3日舉行,包括20多位能源部長在內的約4000名政府官員、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將圍繞「世界在變遷——為可持續發展提供能源」這一主題,重點討論石油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尤其是油氣資源開發和能源供需問題。新華社記者陳海通攝
對我國來說,無論糧價還是油價,都不單純是個經濟問題,價格的調整變化需要考慮當時的物價水平,還要考慮社會的承受能力。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價格窪地」使決策者面臨兩難的抉擇:一方面,如果不逐步理順糧食和成品油價格,將不利於促進生產,保障供給;另一方面,在當前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貿然放開價格,則會導致物價和大部分企業生產成本暴漲,又不利於民生和經濟的穩定。
今年以來,我國承受著越來越大的通脹壓力。在去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4.8%的水平上,今年前五個月又高達8.1%。國際油價節節攀升,國際糧價持續高位徘徊,輸入型通脹壓力日益加大。
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我國煉油企業虧損累累。今年前個五月,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由去年同期盈利352億元轉為凈虧損443億元。以山東一家地方煉油廠為例,6月20日上調油價前,每煉一噸油要虧3000元,開工率僅40%。
地方煉油廠因虧損開工嚴重不足,但國內成品油需求增長又超過供應增長速度,一度導致國內成品油供不應求:北京、廣東等地加油站油料供應緊張,頻頻出現加油難的現象。
由於境內外油價懸殊,囤油倒賣、擅自加價、走私出口等擾亂市場秩序的現象也隨之出現。大連、杭州、廣州和深圳等地的海關陸續發現不法分子將成品油和糧食走私出境的案件。今年前五個月,香港海關也偵破42宗由內地走私燃油至香港的個案。
「調整成品油和電價形成了新的漲價因素,上游產品價格漲幅持續攀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在高位上漲,通貨膨脹預期仍比較強。」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說。
浙江平湖一家箱包出口企業的負責人施紀鴻就對最近的油價上漲很頭疼。箱包生產所需要的塑膠、輕紡等原材料源自石油,油價的上漲使企業生產成本今年以來上升了近10%。
油價的上漲還推動了化肥等農資價格上漲,進而增加了糧食種植成本。山東鄒平縣種糧大戶陳德民告訴記者,尿素從年初一袋100元漲到130元;磷酸二銨一袋從130元漲到280元。
成品油價格如不調整,不但市場供應無法長久保障,反而會鼓勵耗費資源;如調整幅度過大,又可能擔心影響經濟健康發展。「如何妥善處理"價格窪地",考驗政府價格調控的智慧。」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說。
尋求理順價格與減緩沖擊的平衡
近50%的進口依賴度,使得我國成品油價格不可能長期背離國際市場;超過95%的自給率,使得我國糧食價格又可能在立足國內平衡的基礎上,保持基本穩定。
「該理順的一定要逐步理順,但也不能一切都被國際市場牽著鼻子走,否則社會承擔不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成品油價格應逐漸與國際市場理順,不但可以保證供應,而且可以促進節能減排。但國際市場糧價由發達國家決定,他們的人均GDP是中國的十倍以上,中國糧價不能盲目跟著走。
糧價是百價之基——糧食及其它食品類商品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的權重約佔三分之一,糧價的變動對全社會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影響很大。要保持物價基本穩定,必須保持糧價的基本穩定,同時通過大力增加國家財政補貼等辦法保護農民利益。
油價、糧價,已經成為人們對當前價格走勢最突出的擔心。為保障民生、促進經濟平穩發展,我國把「堅決抑制物價過快上漲,保持市場和物價的基本穩定」列為當前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
近年來,國家制定了扶持糧食、生豬、奶牛、油料生產的政策措施。夏糧連續五年獲得豐收,國內糧食庫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糧食供求關系總體上基本平衡。國家嚴格控制糧食及其製品的出口,並加大了打擊糧食走私的力度。
7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提出我國糧食必須立足於基本靠國內保障供給;國家財政支出重點向農村傾斜,逐步理順糧食價格,逐年較大幅度增加對農民的種糧補貼。
庄健認為,中國逐步理順糧食和能源價格,及時補助受價格調整影響的城鄉困難群體和行業,既兼顧了生產和消費者的利益,又有利於物價的基本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專家們認為,只要堅持既定的宏觀調控政策,積極落實各項抑制價格過快上漲的政策措施,我國完全可以實現保持物價基本穩定、避免經濟大起大落的目標。
G. 中國未來成品油價格會怎麼樣會大幅上漲嗎
國際原油價格在不斷上漲,這和美元貶值有關
國家對進口原油進行補貼不會無限期進行下去,當CPI下降並且穩定在一個適當范圍,通貨膨脹率較低時,會逐步減少補貼,將成本分散到成品油當中,所以成品油價格會緩慢上漲
還有國家不會因為一界奧運會而修改關乎民生的重大政策
H. 成品油價迎創紀錄八連漲,影響成品油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成品油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原料,國際原油進口的原料;
第二個是進來以後你是要運輸的,包括拉到煉廠,也包括煉完也要送到加油站,有一個運輸成本,還有加工費用,有設備、人力,還有各種管理相關的費用
第三,主要的是稅費的問題。
以北京93號6.37元價格大概有0.90元的增值稅,一塊錢的燃油稅汽油柴油都是一致的,還有城市的維護和教育附加費這個大約有兩毛錢左右,這一部分佔了油價的大概33%左右。所以,稅費佔了這么多,還有就是成本,當時簡單的測算了一下對應的原油價格的成本大致上是在四成左右,這兩個就是七成多一點,剩下的一塊就等於作為加工費用,相關的運輸費用,還有企業的管理成本,包括煉油的利潤,大概是兩到三成的樣子。
關於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迎來創紀錄的“八連漲”徐娜表示,目前原油供需關系緩解,基本面較為樂觀,即便是後期適度增產,油價回調力度也相對有限,整體油價大方向依舊以看漲為主。
I. 成品油年內第三次上調將會對原油有何影響
J. 成品油價下調多少元
我國將在23日24時迎來年內第14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近期受利比亞原油出口恢復及伊朗原油制裁擔憂有所緩解影響,國際油價震盪回落。業內預計,本輪調價期內每噸油價下調幅度約為120元,若按家用汽車加滿一箱油50升計算,車主或少花4.5元。
「近期影響到國際油價的最大因素,就是利比亞放出的其石油出口很快恢復的消息,以及此後美國釋出的放緩伊朗原油制裁的信號,它們共同緩解了市場對原油供應緊張的擔憂,國際油價應聲回落。」國際能源研究機構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總監李莉說。
受國際油價影響,本輪調價期內,我國成品油調價參照的一攬子原油價格變化率由正轉負,且負向幅度不斷擴大。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7月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18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3.19%。
根據當前原油變化率水平測算,預計23日24時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時,汽、柴油可能迎來每噸約120元的下調,摺合成升價,92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大約分別下調0.09元和0.10元。
今年以來,我國已經經歷了13輪成品油調價,呈現出「八漲四跌一擱淺」的格局。總體而言,國際原油市場供應緊張的擔憂始終存在,故而上半年國內成品油價格呈現出漲多跌少的局面,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影響國際原油供需平衡的不確定因素動態變化性增強,預計下半年國際油價波動性將增加。
來自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