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聾」字是由「龍」,「耳」構成的有什麼來歷嗎
聾字結構為何由龍和耳組成
「聾」是個形聲字,它在現今發現的甲骨文中尚未出現,最早也只是在兩漢的一些文獻中見到。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韓非子寫的《解老》:「耳不能別清濁之聲則謂之聾。」可見聾字的產生不遲於戰國,已有悠久的歷史。為什麼要用龍的音、耳的形,來表示《說文》中的「無聞也」?這個命題似乎有些滑稽,或者說根本和玉龍搭不上邊。為什麼古人要把有威嚴、宗教色彩濃烈的龍和耳朵合起來,以此表達聽覺失靈的「聾」?是否古代人認為古代玉龍頭上的突起物,不是耳朵只是角,所以才重聽?
《左傳·宣公十四年》:「鄭昭,宋聾。」社預註:「昭,明也,聾,暗也。」《說文》又引申為「不明事理」,所以聾也用於政治。商王的昏庸無道,周王舉方國反之。周王即位後,恐商龍有耳而不辨清濁之聲,不明事理,故將那商代玉龍的耳和角的造型淡化了,給後代留下了龍無耳的猜想。此推測雖屬荒誕,但縱觀西周後到戰國晚期西漢初的玉龍,玉龍頭上的耳和角沒能分得清。以此佐證龍耳的蛻變和當時造字時的權貴政治色彩,存在一定的政治文化避諱的關聯。
玉龍耳從有到無再重新出現
凌家灘玉龍除了兩個向上的犄角,還有兩支牛耳朵樣的東西,在龍角下方。紅山文化的玉豬首龍,也有一對大大的耳朵在腦袋兩側豎起。即使到了商代,取自青銅紋樣的玉龍蘑菇狀耳角的下面,我們還是可以分辨出龍耳的紋飾特徵。那麼西周到戰國晚期西漢初,玉龍的耳朵跑到了哪裡去了?玉龍的耳朵又是在何時恢復出現了?我們不妨對歷代龍耳的造型特徵研究一下,這對我們的收藏一定大有裨益!
對龍形演變的研究可以發現,商前形龍,發展到戰國與兩漢時期的幾形龍,再發展到以後的爬形龍,無論形體怎麼變,而龍的角、耳基本特徵還是存在的。從龍的角、耳特徵分析,基本分為三個時期:新石器時代到商代的龍耳龍角區別分明。以商代青銅器和玉器上的龍為代表。第二階段是西周到戰國,龍角和龍耳的造型趨於混淆。這些我們從大量的玉龍佩中可以加深認識。第三階段是秦到宋代,宋代是龍紋發展的一個定型期。它繼承戰國時期的蛇狀條形,頭部增添了附加物。龍的造型集鱷嘴、鹿角、牛鼻、馬耳、蛇身、魚鱗、鷹爪等於一身的奇特復合體。龍經過漫長而復雜的發展過程,朝代的更迭,人世的滄桑,文明的發展,觀念的演變,在封建時代,龍的角和耳朵終於又分開,它似乎成了帝王的威嚴和睿智兼聽的象徵。
我國漢字中與龍有關的漢字,有「壟、籠、攏、瓏、朧」等。這些字,無一不從龍形中獲得造字。比如:朧,是月和龍的組合,表示月明貌。北齊劉晝《新論·兵術》:「是以列宿滿天,不及朧月,形不一,光不同也。」很顯然劉晝借龍的變幻無窮說明了月的盈缺多變,以此來說兵陣。壟,也是借龍的蜿蜒長軀,用來表現田埂小路彎曲。可見「聾」的造字規則,也不例外,一定也是受當時政治生活的需要,暗喻商王的執政昏庸而造。作為藝術品的玉龍,把時代的政治因素加以表現出來,也是可以接受的。以上論說如果借鑒考古資料的研究,藉助各地出土的龍形紋樣玉器的考證,為我們探討龍角與龍耳在兩周與戰國時期的蛻變,頗有鑒賞的參考價值。
「龍合而成體」帝王稱龍比龍
古文獻中有關龍的記載「龍合而成體」,綜觀近十餘年來考古發現的大約20多條龍,就其形象而言,似豬首,似牛首,或為蛇體,皆似後世的龍,而又具有原始狀的非龍形象。比如長江流域第一龍的湖北黃梅遺址,在紅燒土上,用河卵石擺塑的龍圖案。龍為蛇形,龍頭形為牛,頭生一角,爪狀兩足,造型生動,威武雄健,距今近6000年。它於距今5000年的內蒙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C形玉龍,有類似的蛇體盤卷狀,而不同的是C形龍是豬首,無角無耳,長吻,背上長鬃,無足爪。浙江餘杭瑤山和反山良渚文化墓中出土的玉鐲,上飾龍首紋。龍首呈正面,咧嘴露齒,兩眼上方有一對短角,後方為方形雙耳。細察之,眼和牙近似牛,距今約近5000年。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在l6號墓中出土的環形玉龍。蛇形,首尾相連,頭生兩角,兩耳屏後。這種南北龍耳、龍角的有無差異,可能存在著蛇身共有,而南有牛首、北有豬首的動物部分形象構圖特徵。在新石器時代,龍角和龍耳尚未形成像商代時期的圖案化形式。這種氏族的動物圖騰,屬於原始動物崇拜范疇。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的河南安陽出土商代晚期黃玉龍紋飾,玉龍頭部的角,形似磨菇頭,向上豎立,磨菇角內有勾連紋,用以表示耳,與「臣」字眼形成一組裝飾圖案。這樣的磨菇角由早期的豎立逐漸向晚期的傾斜發展,直至逐步貼到後頸之上。這個時期的龍角和龍耳刻畫的是非常明確的。但到了西周,1984年陝西省長安縣張家坡村157號墓出土的西周玉透雕龍鳳人物飾,此器透雕三龍一鳳二人,龍角開始發生了變化。龍角雖然保持著商代勾連紋形態,但龍角基本都為腦後傾斜式的單耳形。玉龍的耳和角的造型,出現了結構混淆的趨勢。
1957年河南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1662號墓出土的玉龍飾,C狀龍首寬大,眼額突、大耳向後上方豎立。它與殷虛婦好墓玉龍在器形上,有一定的傳承關系,但龍耳和龍角卻發生了更為明顯的變化。從春秋時期開始,龍頭上的磨菇角徹底地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平立帶狀,或者彎曲呈飄帶狀似耳非耳、似角非角的裝飾紋樣。這種淡化了耳與角的趨勢,在1974年河北省平山縣中山國1號墓出土的戰國中期玉透雕三龍環形飾上,繼續得以蔓延。玉雕環外雕鏤三條姿態相同的龍。龍做回首,龍角內渦紋向外旋,繼承了商代玉龍內耳勾連紋的特徵,和春秋時期的龍耳風格基本一致。戰國時期個別的由勾連紋變化為大雲朵狀,合龍耳為突角,口部露齒,下頜為斧形。這種在戰國前,是絕無此樣式的。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商至戰國期間的龍角和龍耳,不變的是勾連紋表現龍內耳的特徵,而角向耳的外型附會。
兩漢時期,西漢早期的玉龍,基本與戰國玉龍無多大差異。而到了東漢,龍頭上開始出現耳朵,同時也有角的造型。這種在前代沒有的龍馬紋樣,正是漢代龍的寫照。東漢王充《論衡》說:「世俗畫龍,馬首蛇尾」。有角的龍由單角,逐步向牛角和鹿角形狀發展,而龍耳卻多見馬耳形狀。這種龍形角在漢代的玉璧可見,但數量不多。玉龍與蟠螭相配在漢代是常用紋飾。但到了唐代一件器物上,如有龍紋就沒有蟠螭紋。蟠螭有耳有角,自戰國晚期到漢大為興起,《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蟠螭形象的出現,恐怕與權貴追求辨五聲、別五色之政德有關。龍頭上又出現耳朵同時也有角,怕與秦漢時期大行五行道學,如《後漢書·襄楷傳》「引河圖天靈,稱祖龍為趙王政」即將始皇稱為「祖龍」,再看漢高祖是由其母感蛟龍而生等等傳說,足可以看出完善龍的人格化,是帝王稱龍比龍的政治社會需求。
唐代龍是後代所有龍紋的基礎,與前代龍有了明顯的區別。角根是從鼻樑處長出,頭部出現雙角,形如鹿角,雙耳屏後。宋代龍頭與唐基本相同,但誇大了嘴和眼的表現力度,出現了龍須,龍須為後代龍腦後飄逸的發毛,提供了紋飾對應上的美觀處理需求。從明代起清代的正面龍特別多,清代龍頭頭發滿頭亂生,致使各種各樣的角型,由散發中伸出。有粗有細,有分叉。因龍頭的發毛飄逸,而使耳朵的藝術表現,採取了淡化處理。至此龍耳和龍角又真正地回到了龍身。前人造出的聾字,終因年代的久遠,與象徵帝王的龍,沒有那麼多的避諱,僅以失聰之意久存於世。
藏家在玉文化探索中樂趣無價
《國語·晉語四》:「聾聵不可使聽。」說的是先天失聰為聵,後天失聰為聾。這兩個字都與權貴有關,不由使人納悶非常。但有一點是清楚的,長沙馬王堆墓的內棺棺蓋上,覆蓋的「T」字形旌幡帛畫,構圖繪有日月升龍等象徵天上境界。這和《人物御龍帛畫》長沙子彈庫出土的戰國楚墓的畫面,有著相同的「引魂升天「的主題思想。所以,龍在漢前還不是帝王專用的代表象徵,在造字時,大有觀玉龍難分耳角之辯,疑龍為上天之物,耳必不能聽凡間之聲,有耳如無耳一般之可能,故也無須避諱聾借龍耳,對帝王貴胄禮儀上隱含僭越的不敬。如漢書說,臣許丞人老病聾,卻是廉吏,雖老尚能輔佐。後人常常借代「聾丞」一詞為老有作為之人辯說。
玉器鑒定,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文化研究。有許多紋飾的演變,需要我們好好探索發現。文字學往往可以為我們帶來一些有用的幫助。對龍紋的研究有多種多樣,以「聾」字聯想龍耳的演變,僅僅是一種嘗試。藏家對一件藏品的欣賞和評價,不能停留在紋飾有多麼精美、東西有多麼值錢上,而是應該盡自己的努力為玉文化做點什麼。盡管有不當之處,但樂趣在探索中是無價的!
❷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早期玉器有哪些
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新石器時期的時間,要稍晚於黃河流域,但在玉器方面,其分布范圍之廣、玉器遺存之多、品種內涵之豐富及藝術境界之高超,均為世人所矚目。
長江中游新石器時期玉器以四川省巫山大溪文化、湖北省天門石家河文化、安徽省潛山薛家崗文化和含山凌家灘文化玉器為代表。
大溪遺址位於巫山瞿塘峽南岸,大溪文化的范圍西達川東、東臨漢水、南至湘北、北抵荊州。起始年代大約為公元前4400年至前2700年,延續了1700餘年。
大溪遺址發現有玉鉞、玉玦、玉環、玉墜及紐形飾等玉制裝飾品,共有3類:一是耳飾類,有塊形、梯形、方形、圓形等各種耳飾多件;二是臂飾,即玉錫;三是項飾類,有小型的玉琅、玉璧、玉墜等飾物。
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瓮棺葬及其眾多的玉器,是長江中游新石器時期玉器的一個重要特色。所謂瓮棺葬是以陶制瓮、缸、盆、缽、罐等容器為葬具,將兩者相扣構成瓷棺,安葬死者及置放隨葬物品。
石家河隸屬於湖北天門縣境內,有許多新石器時期遺址,尤其肖家屋脊遺址,有屬於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瓮棺葬16座。在昀大一座瓮棺之中發現隨葬玉器56件,計有玉人頭像6件、玉虎頭像5件、玉盤龍1件、玉坤11件、玉飛鷹1件、玉珍2件、玉管10件、玉墜1件、玉珠5件、圓玉片2件、玉籌2件、玉柄形飾5件,另有碎玉玦5件。
該墓的玉器數竟佔16座墓隨葬玉器總數的一半以上,並且還囊括了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大部分品種。在其他瓮棺之中,同期發現的品種還有玉羊頭、玉鹿頭、玉牌形飾、玉長方形透雕片飾及玉紡輪、玉鍋、玉A等。
石家河文化晚期墓葬的總體特徵是以玉為主,或稱以玉殮葬。從肖家屋脊109座墓葬觀察,屬晚期者77座,16座瓮棺葬中除一座墓葬有一隻陶杯外,所有隨葬之物全部都是玉器,而沒有其他任何生活用具。有的墓雖沒有玉器,但卻放入了幾枚殘玉或其碎片。
安徽省潛山薛家崗遺址的玉製品多出於薛家崗新石器時期遺址的第三期當中,該期共有墓葬80座,計有玉鏟11件、玉環18件、玉根18件、玉管85件、玉琮2件、玉飾33件、無名玉器1件。在這批墓中,隨葬品昀少的只有兩件器皿。昀多的有46件,其中玉製品達30件。
薛家崗文化距今5000多年,當時佩戴玉器風氣盛行,琢玉技術已經成熟,以玉裝飾、隨葬已成習俗,玉崇拜意識已較突出。薛家崗的一件石鏟、石斧及多孔石A非常引人注目,有一件13孔石A長達51.6厘米,寬有12厘米;器形規整,A刃鋒利,孔距相等,磨製精細。
另外有的玉A、玉鏟還在鑽孔周圍繪有紅色的花果圖案,既能實用,又可作禮儀之具,這在新石器時期是不多見的。
安徽省合山凌家灘位於安徽東部,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現新石器時期玉器的一處重要遺址。發現墓葬47座,玉器96件,主要品種有玉珊、玉璧、玉玦、玉環、玉璜、玉管、扣形玉飾、紐彩玉飾、刻紋玉飾、三角形玉片、玉勺、玉魚、玉龜、玉人、玉斧形器等。該處玉器琢制精美,技術高超。墓葬反映當時用玉習俗盛行,具有較典型的宗教和禮儀特徵。
長江下游地區玉器遺存是以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主要代表。除此以外還包括相當於馬家浜文化時期的南京北陰陽營文化。這幾支重要的文化遍布浙江、江蘇和上海的大片地區,發現了大量精美的玉器文物,顯示出新石器時期末期我國玉文化的盛況。
河姆渡文化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縣和寧波市之間,遺物十分豐富,共有玉、石、木、骨、陶各種文物6000多件,其中玉石器數以千計,共有玉環、玉玦、玉管、玉珠四大品種。
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年左右,玉器尚處於早期飾品階段,具體特徵表現為;一是玉、石混用,同樣造型的裝飾有玉質的,又有石質的;二是做工粗糙,雛形不甚規整;三是品種單調,除裝飾用外,尚未出現其他別的玉器。
馬家浜文化是環太湖地區范圍內與河姆渡文化平行發展的一支新石器時期文化。其年代和河姆渡文化相當,距今7000年之久。其分布范圍東自東海之濱,南至太湖流域,西起寧鎮山脈,北達江淮之間。
馬家浜文化浙江嘉興馬家浜遺址發現玉玦兩件,一件乳黃色,一件乳白色,直徑分別為3.2厘米和7厘米,在墓穴中都置於頭骨旁邊,似作耳墜用。另外,在吳江縣梅堰鎮遺址、蘇州市西南郊越王城遺址、吳興縣太湖邊的邱城遺址、武進縣戚墅堰鎮西南的圩墩遺址及該鎮西北方位的潘家城遺址等,發現的玉器主要有玉璜、玉玦、玉鐲、玉管及玉墜等。所用玉材有白玉、青玉、蛇紋石玉料和瑪瑙。
馬家浜文化玉器狀況與河姆渡文化相仿,屬玉器文化的初起時期。但是,這一切都為以後玉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期晚期的一支重要文化,以環太湖流域為中心,東到舟山群島,西達寧鎮一線,南從寧紹平原,北至蘇北地區的良渚文化玉殮葬原始風貌,展現了良渚先民以其卓越超群的勤勞和智慧,創造出震驚世界的玉文化千秋偉業。
良渚遺址是指包括良渚、安溪、長命、北湖4個鄉在內的大型史前遺址群,有大小遺址40餘處。昀具代表性的還是良渚遺址中的大型祭壇遺址。反山良渚文化祭壇遺址位於杭州餘杭縣長命鄉雉山村,在650平方米的范圍內有墓葬11座,這些古墓全部位於一座人工堆築的「高台土冢」之上。
冢內玉器不但數量大,而且質量高,其中更有具王權意義的器物,在國內無有出其右者,共有玉器1100餘件(套)。
若以單件計算,隨葬器件總數竟達3200餘件,平均每墓有300件之多。這種盛況不但在全國新石器時期墓葬中難得一見,即使在良渚遺址的墓葬群中也屬翹楚。
這些玉器的品種為:玉璧5件、玉琮21件、玉鉞5組、玉璜4件、玉鐲12件、玉帶鉤3件、冠形飾9件、錐形飾73件、圓牌形飾131件、鑲插端飾19件。
此外還有七狀器、杖端飾、串控制合管,單品種有竹節形管、束腰彩管、鼓形人珠、小珠、束腰形珠、球形珠、小圓形珠;墜飾有球形管;串縀飾有鳥4件、魚1件、龜1件、蟬1件。此外還有鑲嵌件。
以上所列舉的這些玉器皆用軟玉琢成,色澤多樣,打磨光潔,可謂盡皆上品。
良渚文化早期玉器品種還不算很多,玉面樸素,造型也相對簡單。良渚中期以後玉器品種極為豐富,造型紋樣復雜多變,神權及王權意識更加突出。如良渚玉斧,扁平梯形,下端為圓形,斧刃部有固定用孔,造型非常完美。邊緣皆成平圓形,樸素無華,以玉質之美沖擊人們的視覺感官。
良渚玉璧也有乳黃、淡紅、褐紅、灰白、淡綠、黃褐、黑褐各種顏色。昀大者直徑26厘米,孔徑3.6厘米,加之大多打磨光亮,使玉之美色盡現。
玉琮在良渚玉器中數量很多,全部用透閃石軟玉琢制,造型分跡式短筒形和內圓外方柱體形。外壁或飾以形象背面紋或雕琢象徵背面紋。良渚玉器雕琢的精細程度令人贊嘆不已,加寺墩遺址一件玉琮,被譽為「史前玉器的代表作品」。該琮高7.2厘米、射徑8.5厘米至6.7厘米,孔徑6.8厘米至6.7厘米。
單說在其形象面效的周圍雕琢了許多極其細密的雲紋、雷紋,這些紋樣由弧形的、細小的短直線組成,一個0.2厘米的圓竟由七八個小的直線銜接而成,一條0.2厘米至0.3厘米的直線也以數點相聯而成刻紋,昀細的僅0.07厘米,堪稱鬼斧神工之作。還有一件被譽為「玉琮王」的,高8.8厘米,射徑17.1至17.6厘米,孔徑4.9厘米。黃白色,有規則紫紅色瑕斑。此外,器形呈扁矮的方柱體,內圓外方,上下端為圓面的射,中有對鑽圓孔,俯視如玉璧形。
琮體四面中間由約5厘米寬的直槽一分為二,由橫槽分為4節。這件玉琮重約6500克,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縟,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琮是一種用來祭祀地神的禮器。看良渚文化的玉琮,它的形狀內圓外方,中間為圓孔,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圓地方」宇宙觀的體現,圓象徵著天,方象徵著地,琮具有方圓,正是象徵天地的貫穿。在當時,每當豐收或祭日時,就舉行隆重的祭祀典禮,良渚先民就用它來與天地神靈溝通。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
這些玉器創作,反映墓葬的規格相當高,從這批出土玉器的用途和象徵意義上,可推知墓主所掌握的神權、軍事統帥權、氏族領導權和大量財富的支配權。
良渚文化玉器中昀令人矚目的是以「兩眼一嘴」為特徵的所謂「獸面紋」,這也是昀具代表性的紋飾。這種「獸面紋」或繁或簡,變化多端,它以其猙獰而怪異的色彩和對後世紋飾,尤其是商周青銅器饕餮紋的巨大影響。
良渚文化玉器上刻有很多生動的鳥紋,如良渚文化反山墓地出土的一件全玉鉞,袖身上琢有良渚神徽和神鳥圖像。同在此墓的另一件玉琮,琢有16隻相同的神鳥圖形。作為良渚神徽的神人獸面像,其神人的腳是三爪鳥足之形,神人的冠帽琢有羽毛紋樣。從良渚玉冠的結構上來看,良渚人有在冠帽上插飾羽毛的習俗。這一切說明良渚人是崇尚鳥的氏族,鳥正是良渚氏族的圖騰。
❸ 結合四川成都三星堆遺址,試述良渚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在中國文明史上的地位
這個一般人回答不上來
❹ 和田玉的特點
韌度對玉器極為重要,韌度大,則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對於玉器的藝術造型和精雕細刻有極大好處。韌是打擊硬度,有的硬度很大,如黑金剛石摩氏硬度為10,水晶摩氏硬度為7,但是打擊硬度低,一打即碎。而和田玉摩氏硬度雖不及金剛石和水晶高,但是打擊硬度很高。據測定,和田玉的抗壓強度高達6 542公斤/平方厘米,也就是說,如壓碎和田玉,必須在每平方厘米上施加約6.5噸壓力;而壓碎鋼鐵,只需要施加4~5噸壓力。
韌度是研磨硬度,和田玉屬透閃石玉,韌度大是其特色。據世界上寶玉石的韌度資料顯示,黑金剛石為10,透閃石玉為9,翡翠、紅寶石、藍寶石為8,水晶、海藍寶石為7-7.5,橄欖石為6,祖母綠為5.5,黃晶、月光石為5,貓眼石為3,螢石為2。如以透閃石玉韌度為1 000,其他玉石或礦物相對韌度為:翡翠500,蛇紋石(如岫玉)250,石英岩10-20,石英5,剛玉2~3,雲母2。可見,透閃石玉的韌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這是和田玉最重要的特色,是其他玉石不能比擬的。 羊脂玉玉石的顏色,對工藝鑒定十分重要,包括色調、色純、色濃諸方面。玉石有多種多樣的顏色,人們對玉顏色的追求因時代而不同,如中國古代,在「三代」時流行青色,春秋戰國開始到以後各代流行白色,清代晚期開始流行翡翠綠色。和田玉由於含鐵量很低,基本為前四種顏色,即有白玉、青玉、黃玉、墨玉4大類,並可進一步劃分品種,如白玉中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而超鎂鐵岩中閃石玉含有陽起石,含鐵較高,基本上為綠色,即碧玉。
和田玉的顏色,與其他玉石比較,主要特點:
一是色純,如古人所說:「黃如蒸栗,白如截脂,黑如純漆,謂之玉符。」
二是有羊脂玉,這是和田玉特有之美。人們稱其「精光內蘊,體如凝脂,堅潔細膩,厚重溫潤,佩之可以養性怡情,驅邪避瘟,有益於人者,美不勝收。」
三是有璞玉。自古以來,對璞玉非常重視。明代科學家宋應星說:「璞中之玉,有縱橫尺余無瑕玷者,古帝王取以為璽,所謂連城之璧,也不易得。其縱橫五六寸無瑕玷者,治以杯鷺,此已當之重寶也。」
和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點可分為色皮、糖皮、石皮三類。
色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層黃褐色或褐色很薄的皮(厚約1毫米),為氧化所致,從皮色可看出玉的質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等,常為上等白玉。
糖玉的外皮較厚,如紅糖色,且末玉礦常有此類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石皮是外層有石質圍岩,要取去圍岩後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寶。」 在古代,玉象徵倫理道德觀念中高尚的品德,儒家有「君子比德於玉」的用玉觀。東漢關於「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的說法,就是將玉石的五種物理性質比喻為人的五種品德:「仁、義、智、勇、潔」。古玉器的禮儀功能一直佔中國古玉器的主流,「六器」是封建社會禮儀用玉的主幹,即用六種不同形制的玉器作為祭祀、朝拜、交聘、軍旅的禮儀活動的玉器,這就是《周禮·大宗伯》所說的「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壁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新疆和田玉文化豐富了中華文明的歷史。有專家認為:探討史前古玉玉質及玉料的來源對研究中國玉器起源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重要意義。在中國頗具影響的有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灘文化、仰韶文化、齊家文化、石家文化等,這些文化是過通玉石及其玉料來表現的,其來源是中國玉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而其中的仰韶文化透閃石玉出自新疆,齊家文化包括龍山文化的透閃石玉也來自新疆和田。學者專家長期的爭論與研究已被史料和出土玉器的佐證說明,從理論推斷和預測發展到理譏論更新和定論。但有關爭論迅丕會長期進行下去。
通觀中國古代玉器,各地的先民無不以其地質、地貌的不同條件,以各自原始的審美標准就地采玉,就地取玉。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及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釆玉的技術越來越高超,采玉的范圍越來越大,人們對玉的認識越來越深。先民們在昆侖山北坡,找到了世界公認的美玉------中國新疆和田玉。 不管是從歷史的角度看國新疆和田玉,還是從文化的角度看中國新疆和田玉,或是從現實的角度看中國新疆和田玉,和田玉不但是中國玉材中的精品,更是中國玉文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醫書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並稱玉是人體蓄養元氣最充沛的物質。玉石不僅作為首飾、擺飾、裝飾之用,還用於養生健體。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嬪妃養生不離玉,而宋徽宗嗜玉成癖,楊貴妃含玉鎮暑,玉為枕而腦聰,古代皇帝就喜歡用玉做枕頭,向中國古代長壽的皇帝都久用玉枕。
古老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唐本草》、《神農本草》、《本草綱目》均稱和田玉可「滋陰氣、壯腎陽、除中熱、解煩懣、潤心肺、助聲喉、滋毛發、養五臟、安魂魄、疏血脈、明耳目」。
玉石不但能美化人們的生活,陶冶性情,而且祛病保平安。其產品直接用於健身保健的有:玉枕、玉墊、健身球、按摩器、手杖、玉梳,對人體具有養顏、鎮靜、安神之療效,長期使用,會使你精神煥發,延年益壽。 和田玉的材質能夠發氣、可以吞吐,若對准穴位時,能刺激經絡,疏通臟腑,它能隨性而發,與人體的體溫迅速結合,位於人手腕背側有「養老穴」,常佩戴玉鐲,可得到長期的良性按摩,不僅能祛除老人視力模糊之疾,且可蓄元氣,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