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銀珠寶 » 上等金銀花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上等金銀花

發布時間: 2021-03-20 07:42:58

『壹』 大青葉與金銀花功效上有什麼區別

這兩味葯區別很大的。雖然都屬於清熱解毒葯。但金銀花重在治療外感疾病,比如外感風熱,溫熱病等。而大青葉重在治療濕熱病熱入血分者,而且大青葉有治療丹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

『貳』 金銀花和山銀花在表面上有什麼區別

一般而言,「山銀花」綠原酸的含量略高於「金銀花」,區別意義不大。但是作為主要葯用成份的「木犀草苷」在「山銀花」中的含量卻幾乎為零。因此,要想確認是否為正品的「金銀花」,只需確定干品中的「木犀草苷」是否高於新版《葯典》的規定。 2005年版的《葯典》已經明確「山銀花」不是「金銀花」,2010年版的《葯典》將「山銀花」和「金銀花」區分得更加嚴格,「山銀花」不是「金銀花」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遺憾的是,無論是「山銀花」的種植戶、商販,還是地方政府,都不肯正視現實,非要將「山銀花」冠以「金銀花」之名,導致廣大民眾難以分辯。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才是正品「金銀花」呢? 民間習稱「金銀花」的品種有很多,來源於忍冬科忍冬屬的不同種植物。《中國葯典》1963年版首次收載金銀花時,根據本草考證結果和葯材的道地性,規定供葯用的金銀花只有一種,即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1977年版<<中國葯典>>由於受特定歷史環境的干擾和影響,增收了紅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銀花L.dasystyla Rehd.三個植物來源,形成了千萬金銀花 一味葯材多個來源的局面,但主流商品及公認的道地葯材為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乾燥花蕾。而從化學成分研究結果看來,忍冬有效成分以木犀草苷為主,其餘品種木犀草苷含量極少,主要以綠原酸為主,二者成分差異較大。為保護傳統道地葯材,200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對金銀花來源進行了修訂,將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作為金銀花葯材的唯一來源,其餘品種包括新增的灰氈毛忍冬均並入「山銀花」項下,與葯材名「金銀花」分開。金銀花和山銀花有很大的不同,將金銀花和山銀花分列兩項,體現了新葯典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舊版《葯典》在山銀花與金銀的鑒別上,原來均以綠原酸為檢測對象。而事實上,金銀花和山銀花均含有綠原酸,該鑒別意義不大。2010年版《葯典》將金銀花和山銀花區分得更加嚴格,增加了金銀花中的木犀草苷,山銀花中灰氈毛忍冬的皂苷乙、川續斷皂苷乙等專屬性較強的成分的測定。也就是說自2005年開始,「山銀花」不能再稱為「金銀花」,真正的「金銀花」需要符合新版《中華人民花和國葯典》規定,不僅要含有綠原酸,還要含有木犀草苷的忍冬科忍冬屬植物的乾燥花蕾才是正品「金銀花」。「金銀花」和「山銀花」從來源、性狀、成分等方面比照,有很大不同。「金銀花」與「山銀花」的不同之處: 1.來源不同 金銀花別名銀花、雙花、二寶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山銀花別名山花、南銀花、山金銀花、土忍冬、土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山銀花Lonicara confusa DC.,紅腺忍冬、毛柱忍冬、灰氈毛忍冬或華南忍冬乾燥花蕾及帶初開放的花朵。 2.性狀不同 金銀花呈棒狀,上粗下細,略彎曲,長2~3cm,上部直徑3mm,下部直徑1.5mm,表面黃白色或綠白色,密被短柔毛。偶見葉狀苞片,花萼綠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長約2mm,開放者花冠筒狀,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於筒壁,黃色;雌蕊1個,子房無毛,氣清香,味淡微苦;灰氈毛忍冬呈棒狀而銷彎,長3~4.5cm,上部直徑2mm,下部直徑1mm,表面綠棕色至黃白色。總花梗集結成簇。開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長之半,質稍硬,手捏之稍有彈性,氣清香,味微苦甘;紅腺忍冬長2.5~4.5cm,直徑0.8~2mm,表面黃白色至黃棕色,無毛或疏被毛、萼筒無毛;華南忍冬長1.6~3.5cm,直徑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3.成分及含量不同 2005年版《葯典》規定:A、「金銀花」含綠原酸和木犀草苷。按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按乾燥品計算,金銀花含綠原酸不得少於1.5%,含木樨草苷不得少於0.10%;B、「山銀花」含酸原酸。綠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按乾燥品計算,含綠原酸不得少於1.5%;2010年版《葯典》規定:A、「金銀花」含綠原酸不得少於1.5%,含木樨草苷不得少於0.050%;B、「山銀花」含綠原酸不得少於2.0%,含灰氈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續斷皂苷乙的總量不得少於5.0%。 綜上所述,金銀花作葯食同源的名貴大宗中葯材,既是國務院確定的70種名貴葯材之一,也是國家重點治理的38種名貴中葯材之一,應用范圍相當廣泛,目前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是農民脫貧致富的好選擇。由於市場上的「山銀花」以假亂真,所以種植前務必要慎重。如果想要高產,那麼請選擇高產、不開花的「山銀花」;如果想要正品,那麼請擦亮你的眼睛,認清楚只有「木犀草苷」含量超過新版《葯典》規定的「金銀花」才是正品。「金銀花雖好,種植可不要盲目哦!」

『叄』 如何從外形上辨別金銀花品種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紅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銀花Lonicera confusa DC. 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夏初花開放前採收,乾燥;或用硫黃熏後乾燥。
忍冬
【英文名】 FLOS LONICERAE
【別名】忍冬、銀花、雙花、二花
【 金銀品種】
1.1 淡紅忍冬
Lonicera acuminata Wall.
落葉或半常綠藤本,幼枝、葉柄和總花梗均被疏或密通常捲曲的棕黃色糙毛或糙伏毛,有時夾雜開展的糙毛和微腺毛,或僅著花小枝頂端有毛,或全然無毛。葉薄革質至革質,卵狀矩圓形、矩圓狀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4~8.5(~14)cm,頂端長漸尖至短尖,基部圓至近心形,有時寬楔形或截形,兩面被疏或密的糙毛或至少上面中脈有棕黃色短糙伏毛,有緣毛;葉柄長3~ 5mm 。雙花在小枝頂集合成近傘房狀花序或單生於小枝上部葉腋,總花梗長4~18(~23) mm;苞片鑽形,比萼筒短或略較長,有少數短糙毛或無毛;小苞片寬卵形或倒卵形,為萼筒長的1/3~2/5,頂端鈍或圓,有時微凹,有緣毛;萼筒橢圓形或倒壺形,長2.5~ 3mm ,無毛或有短糙毛,萼齒卵形、卵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或有時狹三角形,長為萼筒的1/4~2/5,邊緣無毛或有疏或密的緣毛;花冠黃白色而有紅暈,漏斗狀,長1.5~ 2 .4mm ,外面無毛或有開展或半開展的短糙毛,有時還有腺毛,唇形,筒長9~ 12mm ,與唇瓣等長或略較長,內有短糙毛,基部有囊,上唇直立,裂片圓形,下唇反曲;雄蕊略高出花冠,花葯長4~ 5mm ,約為花絲的1/2,花絲基部有短糙毛;花柱除頂端外均有糙毛。果實藍黑色,卵圓形,直徑6~ 7mm ;種子橢圓形至矩圓形,稍扁,長4~ 4 .5mm ,有細凹點,兩面中部各有凸起的脊。花期6月,果熟期10~11月。
產陝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地。生於山坡和山谷的林中、林間空曠地或灌叢中,海拔1000~ 3200m 。
本種的花在四川部分地區和西藏昌都作「金銀花」收購入葯。
1.2 細氈毛忍冬
Lonicera similis Hemsl.
落葉藤本,幼枝、葉柄和總花梗均被淡黃褐色、開展的長糙毛和短柔毛,並疏生腺毛,或全然無毛;老枝棕色。葉紙質,卵形、卵狀矩圓形至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 3~10(~13.5)cm,頂端急尖至漸尖,基部圓或截形至微心形,兩側稍不等,有或無糙緣毛,上面初時中脈有糙伏毛,後變無毛,側脈和小脈下陷,下面被由細短柔毛組成的灰白色或灰黃色細氈毛,脈上有長糙毛或無毛,老葉毛變稀而網脈明顯凸起;葉柄長3~8(~12)mm。雙花單生於葉腋或少數集生枝端成總狀花序;總花梗下方者長可達 4cm ,向上則漸變短;苞片、小苞片和萼齒均有疏糙毛及緣毛或無毛;苞片三角狀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約2(~4.5) mm;小苞片極小,卵形至圓形,長約為萼筒的1/3;萼筒橢圓形至長圓形,長2(~3)mm,無毛,萼齒近三角形,長約達 1mm ;花冠先白色後變淡黃色,長4~ 6cm ,外被開展的長、短糙毛和腺毛或全然無毛,唇形,筒細,長3~ 3 .6cm ,超過唇瓣,內有柔毛,上唇長 1.4~ 2 .2cm ,裂片矩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2~ 5 .5mm ,下唇條形,長約 2cm ,內面有柔毛;雄蕊與花冠幾等高,花絲長約 2cm ,無毛;花柱稍超出花冠,無毛。果實藍黑色,卵圓形,長7~ 9mm ;種子褐色,稍扁,卵圓形或矩圓形,長約 5mm ,有淺的橫溝紋,兩面中部各有1棱。花期5~6(~7)月,果熟期9~10月。
產陝西、甘肅、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生於山谷溪旁或向陽山坡灌叢或林中,海拔550~ 1600m (川、滇可達 2200m )。
花供葯用,是西南地區「金銀花」葯材的主要來源,收購以野生品為主,近年來有些地區已引種栽培。
1.3 灰氈毛忍冬
Lonicera macrathoides Hand.-Mazz
藤本,幼枝或其頂梢及總花梗有薄絨狀短糙伏毛,有時兼具微腺毛,後變粟褐色,有光澤而近無毛,很少在幼枝下部有開展長剛毛。葉革質,卵形、卵狀披針形、矩圓形至寬披針形,長6~ 14cm ,頂端尖或漸尖,基部圓形、微心形或漸狹,上面無毛,下面被由短糙毛組成的灰白色或有時帶灰黃色氈毛,並散生暗橘黃色微腺毛,網脈凸起而呈明顯蜂窩狀;葉柄長6~ 10mm ,有薄絨狀短糙毛,有時具開展長糙毛。花有香氣,雙花常密集於小枝梢成圓錐狀花序;總花梗長 0.5~ 3mm ;苞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2~ 4mm ,連同萼齒外面均有細氈毛和短緣毛;小苞片圓卵形或倒卵形,長約為萼筒之半,有短糙緣毛;萼筒常有藍白色粉,無毛或有時上半部或全部有毛,長近 2mm ,萼齒三角形,長 1mm ,比萼筒稍短;花冠白色,後變黃色,長3.5~4.5(~6) cm,外被倒短糙伏毛及橘黃色腺毛,唇形,筒纖細,內面密生短柔毛,與唇瓣等長或略較長,上唇裂片卵形,基部具耳,兩側裂片裂隙深達1/2,中裂片長為側裂片之半,下唇條狀倒披針形,反卷;雄蕊生於花冠筒端,連同花柱均伸出而無毛。果實黑色,常有藍白色粉,圓形,直徑6~ 10mm 。花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熟期10~11月。
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及貴州。生於山谷溪流旁、山坡或山頂混交林內或灌叢中,海拔500~ 1800m 。
花入葯,為金銀花地方慣用品種之一,主產於湖南和貴州,有「大銀花」、「岩銀花」、「山銀花」、「木銀花」等名稱。
1.4 卵葉忍冬
Lonicera inodora W.W.
藤本;小枝、葉柄和總花梗有時包括苞片、小苞片和萼筒均密被灰黃褐色彎曲短糙伏毛,夾雜少數幾無柄的腺毛。葉厚紙質,卵狀披針形至卵狀橢圓形或卵形,長 6~ 12cm ,頂端急狹而漸尖或具短尖頭或漸尖,基部圓至截形或淺心形,上面脈略下陷,疏被短糙伏毛,中脈毛甚密,下面各脈顯著凸起,有彎曲的絨狀短糙毛,脈上毛甚密,果時毛變稀;葉柄長5~ 12mm 。雙花數朵至10餘朵集合成腋生或頂生的傘房花序,花序梗長1~ 2cm ,很少單生於葉腋,有葉狀苞;總花梗長3~ 15mm ;苞片和小苞片外面被黃白色短糙毛,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 2mm ,短於萼筒,小苞片圓卵形、卵形、長卵形或半圓形,頂鈍或圓形,長為萼筒的(1/5~)1/3~1/2;萼筒圓形或橢圓形,長2~ 4mm ,外面無毛或有短糙伏毛及無柄的暗棕色腺毛,萼齒卵狀三角形,長約 1mm ,外被疏或密的短糙伏毛,有緣毛;花冠白色,後變黃色,長1.5~ 2 .5cm ,稍弓彎,外被倒短糙毛,唇形,筒與唇瓣幾等長或略較長,向上漸次擴張,內有小柔毛,上唇裂片長約 5mm ;雄蕊和花柱與花冠幾等長,花絲基部有短柔毛,花葯長3.5~ 4mm ;花柱中部或2/3以下有短糙毛。果實近圓形,藍黑色,稍有白粉,直徑約 6mm 。花期8月,果熟期12月。
產雲南西部(騰沖)和西藏東南部(墨脫)。生於石山灌叢或山坡闊葉林中,海拔1700~ 2900m 。西藏民間有用本種的花作清熱解毒葯的。
1.5 短柄忍冬
Lonicera pampaninii
藤本;幼枝和葉柄密被土黃色捲曲的短糙毛,後變紫褐色而無毛。葉有時3片輪生,薄革質,矩圓狀披針形、狹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 10cm ,頂端漸尖,有時急窄而具短尖頭,基部淺心形,兩面中脈有短糙毛,下面幼時常疏生短糙毛,邊緣略背卷,有疏緣毛;葉柄短,長2~ 5mm 。雙花數朵集生於幼枝頂端或單生於幼枝上部葉腋,芳香;總花梗極短或幾不存;苞片、小苞片和萼齒均有短糙毛;苞片狹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有時呈葉狀,長5~ 15mm ;小苞片圓卵形或卵形,長為萼筒的1/2~2/3;萼筒長不到 2mm ,萼齒卵狀三角形至長三角形,比萼筒短,外面有短糙伏毛,有緣毛;花冠白色而常帶微紫紅色,後變黃色,唇形,長1.5~ 2cm ,外面密被倒生短糙伏毛和腺毛,唇瓣略短於筒,上下唇均反曲;雄蕊和花柱略伸出,花絲基部有柔毛,花葯長約 2mm ;花柱無毛。果實圓形,藍黑色或黑色,直徑5~ 6mm 。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
產安徽南部(黃山、青陽)、浙江、福建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和東南部(陸川)、四川東南部、貴州東部至北部及雲南南部(建水)。生於林下或灌叢中,海拔150~750(~1400)m。
花入葯,貴州民間用來治鼻出血、吐血及腸熱等症。
1.6 皺葉忍冬
Lonicera rhytidophylla Hand.-Mazz
常綠藤本;幼枝、葉柄和花序均被由短糙毛組成的黃褐色氈毛。葉革質,寬橢圓形、卵形、卵狀矩圓形至矩圓形,長3~ 10cm ,頂端近圓形或鈍而具短凸尖,基部圓至寬楔形,少有截形,邊緣背卷,上面葉脈顯著凹陷而呈皺紋狀,除中脈外幾無毛,下面有由短柔毛組成的白色氈毛,干後變黃白色;葉柄長 8~ 15mm 。雙花成腋生小傘房花序,或在枝端組成圓錐狀花序,總花梗基部常具苞狀小形葉;苞片條狀披針形,長2~ 3mm ,與萼筒等長或稍超過,連同小苞片和萼齒均密生短糙毛和緣毛;小苞片狹卵形至圓卵形,頂稍尖,比萼筒短或近等長;萼筒卵圓形,長約 2mm ,無毛或有時多少有短糙毛,粉藍色,萼齒鑽形,長1~ 2mm ,頂稍尖;花冠白色,後變黃色,長2.5~3.5(~4.5)cm,外面密生緊貼的倒生短糙伏毛,並多少夾有具短柄的腺毛,唇形,唇瓣內下方和筒內有柔毛,上唇直立,下唇反折;雄蕊稍超出花冠,花絲無毛或內側有一行稀疏白毛,花葯長2.5~ 3mm ;花柱伸出,無毛,柱頭粗大。果實藍黑色,橢圓形,長7~ 8mm 。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產江西西南部、福建中北部和中南部至西部、湖南南部、廣東及廣西東北部。生於山地灌叢或林中,海拔400~1100m。
花供葯用,在江西上猶縣作「金銀花」收購,但產量甚小。
1.7 滇西忍冬
Lonicera buchananii Lacein kew Ball.
藤本;幼枝、葉柄和總花梗均密被灰白色捲曲短柔毛。葉片紙質,卵形,長達 5cm ,項端有短尖頭,基部圓形,上面有光澤,除基部中脈外幾無毛,下麵灰白色,被由短柔毛組成的氈毛,網脈隆起而呈蜂窩狀;葉柄長3~ 5mm 。雙花單生於葉腋;總花梗纖細,長8~ 15mm ;苞片條形至披針形,葉狀,有柄,長4~ 6mm ,毛被與葉相同;小苞片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長約 1mm ,頂端稍尖,外面被灰白色氈毛和短緣毛;萼筒卵形,長 1.5~ 2mm ,上半部連同萼齒均疏生短柔毛,萼齒三角形,頂端尖,外面和邊緣都有短糙毛;花冠長2.5~ 5cm ,唇形,筒纖細,長 2.2~ 3 .2cm ,外面密被倒生短糙伏毛,內面密生短柔毛,唇瓣長約 1.8cm 。其餘性狀同灰氈毛忍冬。
產雲南西部(盈江)。生於海拔 200m 左右的山地。
本種的花供葯用,為雲南盈江縣「金銀花」的主要來源。
1.8 盤葉忍冬
Lonicera tragophylla Hemsl.
落葉藤本;幼枝無毛。葉紙質,矩圓形或卵狀矩圓形,稀橢圓形,長(4~)5~ 12cm ,頂端鈍或稍尖,基部楔形,下麵粉綠色,被短糙毛或至少中脈下部兩側密生橫出的淡黃色髯毛狀短糙毛,很少無毛,中脈基部有時帶紫紅色,花序下方1~2對葉連合成近圓形或圓卵形的盤,盤兩端通常鈍形或具短尖頭;葉柄很短或不存在。由3朵花組成的聚傘花序密集成頭狀花序生小枝端,共有6~9(~18)朵花;萼筒壺形,長約 3mm ,萼齒小,三角形或卵形,頂鈍;花冠黃色至橙黃色,上部外面略帶紅色,長5~ 9 cm ,外面無毛,唇形,筒稍弓彎,長2~3倍於唇瓣,內面疏生柔毛;雄蕊著生於唇瓣基部,長約與唇瓣等,無毛;花柱伸出,無毛。果實成熟時由黃色轉成紅黃色,最後變深紅色,近圓形,直徑約 1cm 。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產河北西南部、山西南部、陝西中部至南部、寧夏和甘肅的南部、安徽西部和南部、浙江西北部和南部(龍泉)、河南西北部、湖北西部和東部(羅田)、四川及貴州北部。生林下、灌叢中或河灘旁岩縫中,海拔(700~)1000~2000(~3000)m。
花蕾和帶葉嫩枝供葯用,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花在貴州印江收購入葯,稱「大金銀花」,但產量不高。
1.9 新疆忍冬
Lonicera tatarica Linn.var.tatarica
落葉灌木,高達 3m ,全體近於無毛。冬芽小,約有4對鱗片。葉紙質,卵形或卵狀矩圓形,有時矩圓形,長2~ 5cm ,頂端尖,稀漸尖或鈍形,基部圓或近心形,稀闊楔形,兩側稍不對稱,邊緣有短糙毛;葉柄長2~ 5mm 。總花梗纖細,長1~ 2cm ;苞片條狀披針形或條狀倒披針形,長與萼筒相近或較短,有時葉狀而遠超過萼筒;小苞片分離,近圓形至卵狀矩圓形,長為萼筒的1/3~1/2;相鄰兩萼筒分離,長約 2mm ,萼檐具三角形或卵形小齒;花冠粉紅色或白色,長約 1.5cm ,唇形,筒短於唇瓣,長5~ 6mm ,基部常有淺囊,上唇兩側裂深達唇瓣基部,開展,中裂較淺;雄蕊和花柱稍短於花冠,花柱被短柔毛。果實紅色,圓形,直徑5~ 6mm ,雙果之一常不發育。花期5~6月,果熟期7~8月。
產新疆北部。生石質山坡或山溝的林緣和灌叢中,海拔900~ 1600m 。黑龍江和遼寧等地有栽培。
新疆忍冬屬植物有10餘種,天山北麓的剛毛忍冬的花蕾和苞片,可以葯用,也可大量栽培。剛毛忍冬花蕾綠原酸含量只高於花蕾和苞片含量0.327%,在花蕾和苞片不易分離時,花蕾和苞片可同時入葯。
1.10 匍匐忍冬
Lonicera crassifolia
常綠匍匐灌木,高達 1m ;幼枝密被淡黃褐色捲曲短糙毛,枝黑褐色,無毛。冬芽有數對鱗片。葉通常密集於當年生小枝的頂端,革質,寬橢圓形至矩圓形,長 1~3.5(~6.3)cm,兩端稍尖至圓形,頂端有時具小凸尖或微凹短,除上面中脈有短糙毛外,兩面均無毛,邊緣背卷,密生糙緣毛;葉柄長 3~ 8mm ,上面具溝,有短糙毛和緣毛。雙花生於小枝梢葉腋,總花梗長2~10(~14)mm,具短糙毛或無毛;苞片、小苞片和萼齒頂端均有睫毛;苞片三角狀披針形,頂端稍鈍,長為萼筒的1/2~2/3;小苞片圓卵形,長約為苞片之半,頂端圓;萼齒卵形,長約 1mm ,為萼筒的1/3~1/2,頂端鈍;花冠白色,筒帶紅色,後變黃色,長約 2cm ,外面無毛,內被糙毛,筒基部一側略腫大,唇瓣長約為筒的1/2,上唇直立,有波狀齒或短的卵形裂片,下唇反卷;雄蕊長與花冠幾相等,花絲下部疏生糙毛;花柱遠高出花冠,中上部以下有糙毛。果實黑色,圓形,直徑5~ 6mm 。花期6~7月,果熟期 10~11月。
產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桑植)、四川東南部和西南部、貴州西部(畢節)和北部(道真),雲南(麻栗坡)。生於溪溝旁或濕潤的林緣岩壁或岩縫中。海拔900~1700(~2300)m。
四川武隆縣民間栽培,以其花治風濕。
1.11 雲霧忍冬
Lonicera nubium(Hand.-Mazz)Hand.Mazz
藤本,幼枝、葉柄和花序梗均被開展的黃褐色長剛毛和腺毛。葉硬紙質,卵狀披針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6~ 14cm ,頂端長漸尖,基部圓或微心形,上面有光澤,中脈及下面中脈和側脈均有短剛毛,邊緣至少有2列短剛毛;葉柄長4~ 7mm 。雙花密集於小枝頂成總狀或圓錐花序,夾生條狀披針形苞狀葉,有細長花序梗;總花梗長1~ 3mm ,有短剛毛;苞片披針形,長超過萼筒,連同小苞片和萼齒都有短剛緣毛;小苞片卵形或圓卵形,長約為萼筒的3/5~2/3,頂端鈍;萼筒長約 2mm ,萼齒狹卵狀三角形,略短於萼筒;花冠白帶紫紅色,後變黃色,長約 1.8cm ,外面多少有反折的短剛毛,唇形,筒長約與唇瓣相等,內面密生短柔毛,上唇直立,具短圓裂,下唇反曲;雄蕊與花冠等長,花絲基部和花柱中部以下有毛。果實黑色,圓形,直徑約 8mm ;種子卵圓形,長約 3mm 。花期6~7月,果熟期10月。
產江西西部和南部、湖南西南部和南部、廣西東北部、四川(達縣)及貴州中部和南部。生於山坡灌叢或山谷疏林中,海拔750~ 1200m 。
這是一很特殊的種,它的毛被、葉形、花序和花序梗與同一亞組內的其他種頗不相同,足以成立獨立的種。
1.12 川黔忍冬
Lonicera subaequalis Rehd.
藤本,小枝和葉均無毛。葉橢圓形、卵狀橢圓形至矩圓狀倒卵形或矩圓形,長6~ 11cm ,頂端鈍,基部漸狹而下延於短葉柄,具軟骨質邊緣,小枝頂端的一對合生成盤狀而頂端尖,下面通常有白粉。花6朵輪生於小枝頂,無總花梗;小苞片近圓形,長為萼筒的1/4~1/3,有緣毛;萼筒端部有腺毛,萼檐長約為萼筒的1/4,萼齒短,圓形,有糙緣毛;花冠黃色,漏斗狀,近整齊,長2.5~ 3 .5cm ,外面疏被長糙毛和腺,內面有柔毛,裂片稍不相等,卵形,長 7~ 8mm ,頂端圓;雄蕊著生於花冠裂片基部稍下處,花絲約與花葯等長;花柱無毛,伸出。果實紅色,近圓形,直徑約 7mm ;種子帶白色,橢圓形,長約 2mm ,具細網紋。花期5~6月。
產四川西部至南部和貴州東部(盤縣、畢節)。生於山坡林下陰濕處,海拔1500~ 2450m 。
1.13 金銀花的變種或亞種
在各地生態條件的影響下,形成金銀花異常豐富復雜的種內變異類型。在地方作為葯用的就有多種屬於忍冬屬品種、原變種或原亞種的變種或亞種,下面介紹《中國植物志》中收載的峨眉忍冬、凈化菰腺忍冬和異毛忍冬。
(一)峨眉忍冬
Lonicera similis Hemsl.var.omeiensis
峨眉忍冬是細氈毛忍冬的變種。葉下面除密被由短柔毛組成的細氈毛外,還夾雜長柔毛和腺毛。花冠較短,長1.5~ 3cm ,唇瓣與筒幾等長。
特產四川西南部、北部、東北部和東部。生於山溝或山坡灌叢中,海拔400~ 1700m 。
此變種的花在四川旺蒼、江油等縣作「金銀花」收購入葯。
(二)異毛忍冬
Lonicera macrantha var.heterotricha
異毛忍冬是大花忍冬的變種。葉下面除了有糙毛外,還被由稠密的短糙毛組成的氈毛。花期4月底至5月下旬,果熟期11~12月。
產浙江南部、江西西部、福建(南平)、湖南西南部、廣西、四川東北部(南江)和東南部(光文、江北、秀山)、貴州及雲南東南部和西部。生於丘陵或山谷林中或灌叢中,海拔350 ~ 1250m ,在雲南可達 1800m 。
此變種具有介乎大花忍冬和灰氈毛忍冬L.macranthoides Hand.-Mazz之間的特徵。其葉下面由短糙毛組成的氈毛,堪與灰氈毛忍冬相比,但卻同時存在較長的糙毛,而且小枝和花冠外面的毛被以及花冠的長度,又都與大花忍冬相一致。
(三)凈花菰腺忍冬
Lonicera hypoglauca Miq.Subsq.nudiflora
凈花菰腺忍冬是原亞種菰腺忍冬的亞種。主產於廣東北部和西部、廣西、貴州西南部及雲南東南部至西部和西南部。在廣西有栽培,為主流商品。花蕾長 1.8~ 4 .5cm ,直徑1.5~ 3mm ,無毛或疏被毛。腺毛無或偶見,頭部盾形而大;厚壁非腺毛少,長約至704μm,螺紋較密。總氯原酸含量6.91%

『肆』 金銀花分幾類花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紅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銀花Lonicera confusa DC. 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夏初花開放前採收,乾燥;或用硫黃熏後乾燥。 忍冬 【英文名】 FLOS LONICERAE 【別名】忍冬、銀花、雙花、二花 【 金銀品種】 1.1 淡紅忍冬 Lonicera acuminata Wall. 落葉或半常綠藤本,幼枝、葉柄和總花梗均被疏或密通常捲曲的棕黃色糙毛或糙伏毛,有時夾雜開展的糙毛和微腺毛,或僅著花小枝頂端有毛,或全然無毛。葉薄革質至革質,卵狀矩圓形、矩圓狀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4~8.5(~14)cm,頂端長漸尖至短尖,基部圓至近心形,有時寬楔形或截形,兩面被疏或密的糙毛或至少上面中脈有棕黃色短糙伏毛,有緣毛;葉柄長3~ 5mm 。雙花在小枝頂集合成近傘房狀花序或單生於小枝上部葉腋,總花梗長4~18(~23) mm;苞片鑽形,比萼筒短或略較長,有少數短糙毛或無毛;小苞片寬卵形或倒卵形,為萼筒長的1/3~2/5,頂端鈍或圓,有時微凹,有緣毛;萼筒橢圓形或倒壺形,長2.5~ 3mm ,無毛或有短糙毛,萼齒卵形、卵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或有時狹三角形,長為萼筒的1/4~2/5,邊緣無毛或有疏或密的緣毛;花冠黃白色而有紅暈,漏斗狀,長1.5~ 2 .4mm ,外面無毛或有開展或半開展的短糙毛,有時還有腺毛,唇形,筒長9~ 12mm ,與唇瓣等長或略較長,內有短糙毛,基部有囊,上唇直立,裂片圓形,下唇反曲;雄蕊略高出花冠,花葯長4~ 5mm ,約為花絲的1/2,花絲基部有短糙毛;花柱除頂端外均有糙毛。果實藍黑色,卵圓形,直徑6~ 7mm ;種子橢圓形至矩圓形,稍扁,長4~ 4 .5mm ,有細凹點,兩面中部各有凸起的脊。花期6月,果熟期10~11月。 產陝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地。生於山坡和山谷的林中、林間空曠地或灌叢中,海拔1000~ 3200m 。 本種的花在四川部分地區和西藏昌都作「金銀花」收購入葯。 1.2 細氈毛忍冬 Lonicera similis Hemsl. 落葉藤本,幼枝、葉柄和總花梗均被淡黃褐色、開展的長糙毛和短柔毛,並疏生腺毛,或全然無毛;老枝棕色。葉紙質,卵形、卵狀矩圓形至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 3~10(~13.5)cm,頂端急尖至漸尖,基部圓或截形至微心形,兩側稍不等,有或無糙緣毛,上面初時中脈有糙伏毛,後變無毛,側脈和小脈下陷,下面被由細短柔毛組成的灰白色或灰黃色細氈毛,脈上有長糙毛或無毛,老葉毛變稀而網脈明顯凸起;葉柄長3~8(~12)mm。雙花單生於葉腋或少數集生枝端成總狀花序;總花梗下方者長可達 4cm ,向上則漸變短;苞片、小苞片和萼齒均有疏糙毛及緣毛或無毛;苞片三角狀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約2(~4.5) mm;小苞片極小,卵形至圓形,長約為萼筒的1/3;萼筒橢圓形至長圓形,長2(~3)mm,無毛,萼齒近三角形,長約達 1mm ;花冠先白色後變淡黃色,長4~ 6cm ,外被開展的長、短糙毛和腺毛或全然無毛,唇形,筒細,長3~ 3 .6cm ,超過唇瓣,內有柔毛,上唇長 1.4~ 2 .2cm ,裂片矩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2~ 5 .5mm ,下唇條形,長約 2cm ,內面有柔毛;雄蕊與花冠幾等高,花絲長約 2cm ,無毛;花柱稍超出花冠,無毛。果實藍黑色,卵圓形,長7~ 9mm ;種子褐色,稍扁,卵圓形或矩圓形,長約 5mm ,有淺的橫溝紋,兩面中部各有1棱。花期5~6(~7)月,果熟期9~10月。 產陝西、甘肅、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生於山谷溪旁或向陽山坡灌叢或林中,海拔550~ 1600m (川、滇可達 2200m )。 花供葯用,是西南地區「金銀花」葯材的主要來源,收購以野生品為主,近年來有些地區已引種栽培。 1.3 灰氈毛忍冬 Lonicera macrathoides Hand.-Mazz 藤本,幼枝或其頂梢及總花梗有薄絨狀短糙伏毛,有時兼具微腺毛,後變粟褐色,有光澤而近無毛,很少在幼枝下部有開展長剛毛。葉革質,卵形、卵狀披針形、矩圓形至寬披針形,長6~ 14cm ,頂端尖或漸尖,基部圓形、微心形或漸狹,上面無毛,下面被由短糙毛組成的灰白色或有時帶灰黃色氈毛,並散生暗橘黃色微腺毛,網脈凸起而呈明顯蜂窩狀;葉柄長6~ 10mm ,有薄絨狀短糙毛,有時具開展長糙毛。花有香氣,雙花常密集於小枝梢成圓錐狀花序;總花梗長 0.5~ 3mm ;苞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2~ 4mm ,連同萼齒外面均有細氈毛和短緣毛;小苞片圓卵形或倒卵形,長約為萼筒之半,有短糙緣毛;萼筒常有藍白色粉,無毛或有時上半部或全部有毛,長近 2mm ,萼齒三角形,長 1mm ,比萼筒稍短;花冠白色,後變黃色,長3.5~4.5(~6) cm,外被倒短糙伏毛及橘黃色腺毛,唇形,筒纖細,內面密生短柔毛,與唇瓣等長或略較長,上唇裂片卵形,基部具耳,兩側裂片裂隙深達1/2,中裂片長為側裂片之半,下唇條狀倒披針形,反卷;雄蕊生於花冠筒端,連同花柱均伸出而無毛。果實黑色,常有藍白色粉,圓形,直徑6~ 10mm 。花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熟期10~11月。 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及貴州。生於山谷溪流旁、山坡或山頂混交林內或灌叢中,海拔500~ 1800m 。 花入葯,為金銀花地方慣用品種之一,主產於湖南和貴州,有「大銀花」、「岩銀花」、「山銀花」、「木銀花」等名稱。 1.4 卵葉忍冬 Lonicera inodora W.W. 藤本;小枝、葉柄和總花梗有時包括苞片、小苞片和萼筒均密被灰黃褐色彎曲短糙伏毛,夾雜少數幾無柄的腺毛。葉厚紙質,卵狀披針形至卵狀橢圓形或卵形,長 6~ 12cm ,頂端急狹而漸尖或具短尖頭或漸尖,基部圓至截形或淺心形,上面脈略下陷,疏被短糙伏毛,中脈毛甚密,下面各脈顯著凸起,有彎曲的絨狀短糙毛,脈上毛甚密,果時毛變稀;葉柄長5~ 12mm 。雙花數朵至10餘朵集合成腋生或頂生的傘房花序,花序梗長1~ 2cm ,很少單生於葉腋,有葉狀苞;總花梗長3~ 15mm ;苞片和小苞片外面被黃白色短糙毛,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 2mm ,短於萼筒,小苞片圓卵形、卵形、長卵形或半圓形,頂鈍或圓形,長為萼筒的(1/5~)1/3~1/2;萼筒圓形或橢圓形,長2~ 4mm ,外面無毛或有短糙伏毛及無柄的暗棕色腺毛,萼齒卵狀三角形,長約 1mm ,外被疏或密的短糙伏毛,有緣毛;花冠白色,後變黃色,長1.5~ 2 .5cm ,稍弓彎,外被倒短糙毛,唇形,筒與唇瓣幾等長或略較長,向上漸次擴張,內有小柔毛,上唇裂片長約 5mm ;雄蕊和花柱與花冠幾等長,花絲基部有短柔毛,花葯長3.5~ 4mm ;花柱中部或2/3以下有短糙毛。果實近圓形,藍黑色,稍有白粉,直徑約 6mm 。花期8月,果熟期12月。 產雲南西部(騰沖)和西藏東南部(墨脫)。生於石山灌叢或山坡闊葉林中,海拔1700~ 2900m 。西藏民間有用本種的花作清熱解毒葯的。 1.5 短柄忍冬 Lonicera pampaninii 藤本;幼枝和葉柄密被土黃色捲曲的短糙毛,後變紫褐色而無毛。葉有時3片輪生,薄革質,矩圓狀披針形、狹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 10cm ,頂端漸尖,有時急窄而具短尖頭,基部淺心形,兩面中脈有短糙毛,下面幼時常疏生短糙毛,邊緣略背卷,有疏緣毛;葉柄短,長2~ 5mm 。雙花數朵集生於幼枝頂端或單生於幼枝上部葉腋,芳香;總花梗極短或幾不存;苞片、小苞片和萼齒均有短糙毛;苞片狹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有時呈葉狀,長5~ 15mm ;小苞片圓卵形或卵形,長為萼筒的1/2~2/3;萼筒長不到 2mm ,萼齒卵狀三角形至長三角形,比萼筒短,外面有短糙伏毛,有緣毛;花冠白色而常帶微紫紅色,後變黃色,唇形,長1.5~ 2cm ,外面密被倒生短糙伏毛和腺毛,唇瓣略短於筒,上下唇均反曲;雄蕊和花柱略伸出,花絲基部有柔毛,花葯長約 2mm ;花柱無毛。果實圓形,藍黑色或黑色,直徑5~ 6mm 。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 產安徽南部(黃山、青陽)、浙江、福建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和東南部(陸川)、四川東南部、貴州東部至北部及雲南南部(建水)。生於林下或灌叢中,海拔150~750(~1400)m。 花入葯,貴州民間用來治鼻出血、吐血及腸熱等症。 1.6 皺葉忍冬 Lonicera rhytidophylla Hand.-Mazz 常綠藤本;幼枝、葉柄和花序均被由短糙毛組成的黃褐色氈毛。葉革質,寬橢圓形、卵形、卵狀矩圓形至矩圓形,長3~ 10cm ,頂端近圓形或鈍而具短凸尖,基部圓至寬楔形,少有截形,邊緣背卷,上面葉脈顯著凹陷而呈皺紋狀,除中脈外幾無毛,下面有由短柔毛組成的白色氈毛,干後變黃白色;葉柄長 8~ 15mm 。雙花成腋生小傘房花序,或在枝端組成圓錐狀花序,總花梗基部常具苞狀小形葉;苞片條狀披針形,長2~ 3mm ,與萼筒等長或稍超過,連同小苞片和萼齒均密生短糙毛和緣毛;小苞片狹卵形至圓卵形,頂稍尖,比萼筒短或近等長;萼筒卵圓形,長約 2mm ,無毛或有時多少有短糙毛,粉藍色,萼齒鑽形,長1~ 2mm ,頂稍尖;花冠白色,後變黃色,長2.5~3.5(~4.5)cm,外面密生緊貼的倒生短糙伏毛,並多少夾有具短柄的腺毛,唇形,唇瓣內下方和筒內有柔毛,上唇直立,下唇反折;雄蕊稍超出花冠,花絲無毛或內側有一行稀疏白毛,花葯長2.5~ 3mm ;花柱伸出,無毛,柱頭粗大。果實藍黑色,橢圓形,長7~ 8mm 。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產江西西南部、福建中北部和中南部至西部、湖南南部、廣東及廣西東北部。生於山地灌叢或林中,海拔400~1100m。 花供葯用,在江西上猶縣作「金銀花」收購,但產量甚小。 1.7 滇西忍冬 Lonicera buchananii Lacein kew Ball. 藤本;幼枝、葉柄和總花梗均密被灰白色捲曲短柔毛。葉片紙質,卵形,長達 5cm ,項端有短尖頭,基部圓形,上面有光澤,除基部中脈外幾無毛,下麵灰白色,被由短柔毛組成的氈毛,網脈隆起而呈蜂窩狀;葉柄長3~ 5mm 。雙花單生於葉腋;總花梗纖細,長8~ 15mm ;苞片條形至披針形,葉狀,有柄,長4~ 6mm ,毛被與葉相同;小苞片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長約 1mm ,頂端稍尖,外面被灰白色氈毛和短緣毛;萼筒卵形,長 1.5~ 2mm ,上半部連同萼齒均疏生短柔毛,萼齒三角形,頂端尖,外面和邊緣都有短糙毛;花冠長2.5~ 5cm ,唇形,筒纖細,長 2.2~ 3 .2cm ,外面密被倒生短糙伏毛,內面密生短柔毛,唇瓣長約 1.8cm 。其餘性狀同灰氈毛忍冬。 產雲南西部(盈江)。生於海拔 200m 左右的山地。 本種的花供葯用,為雲南盈江縣「金銀花」的主要來源。 1.8 盤葉忍冬 Lonicera tragophylla Hemsl. 落葉藤本;幼枝無毛。葉紙質,矩圓形或卵狀矩圓形,稀橢圓形,長(4~)5~ 12cm ,頂端鈍或稍尖,基部楔形,下麵粉綠色,被短糙毛或至少中脈下部兩側密生橫出的淡黃色髯毛狀短糙毛,很少無毛,中脈基部有時帶紫紅色,花序下方1~2對葉連合成近圓形或圓卵形的盤,盤兩端通常鈍形或具短尖頭;葉柄很短或不存在。由3朵花組成的聚傘花序密集成頭狀花序生小枝端,共有6~9(~18)朵花;萼筒壺形,長約 3mm ,萼齒小,三角形或卵形,頂鈍;花冠黃色至橙黃色,上部外面略帶紅色,長5~ 9 cm ,外面無毛,唇形,筒稍弓彎,長2~3倍於唇瓣,內面疏生柔毛;雄蕊著生於唇瓣基部,長約與唇瓣等,無毛;花柱伸出,無毛。果實成熟時由黃色轉成紅黃色,最後變深紅色,近圓形,直徑約 1cm 。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產河北西南部、山西南部、陝西中部至南部、寧夏和甘肅的南部、安徽西部和南部、浙江西北部和南部(龍泉)、河南西北部、湖北西部和東部(羅田)、四川及貴州北部。生林下、灌叢中或河灘旁岩縫中,海拔(700~)1000~2000(~3000)m。 花蕾和帶葉嫩枝供葯用,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花在貴州印江收購入葯,稱「大金銀花」,但產量不高。 1.9 新疆忍冬 Lonicera tatarica Linn.var.tatarica 落葉灌木,高達 3m ,全體近於無毛。冬芽小,約有4對鱗片。葉紙質,卵形或卵狀矩圓形,有時矩圓形,長2~ 5cm ,頂端尖,稀漸尖或鈍形,基部圓或近心形,稀闊楔形,兩側稍不對稱,邊緣有短糙毛;葉柄長2~ 5mm 。總花梗纖細,長1~ 2cm ;苞片條狀披針形或條狀倒披針形,長與萼筒相近或較短,有時葉狀而遠超過萼筒;小苞片分離,近圓形至卵狀矩圓形,長為萼筒的1/3~1/2;相鄰兩萼筒分離,長約 2mm ,萼檐具三角形或卵形小齒;花冠粉紅色或白色,長約 1.5cm ,唇形,筒短於唇瓣,長5~ 6mm ,基部常有淺囊,上唇兩側裂深達唇瓣基部,開展,中裂較淺;雄蕊和花柱稍短於花冠,花柱被短柔毛。果實紅色,圓形,直徑5~ 6mm ,雙果之一常不發育。花期5~6月,果熟期7~8月。 產新疆北部。生石質山坡或山溝的林緣和灌叢中,海拔900~ 1600m 。黑龍江和遼寧等地有栽培。 新疆忍冬屬植物有10餘種,天山北麓的剛毛忍冬的花蕾和苞片,可以葯用,也可大量栽培。剛毛忍冬花蕾綠原酸含量只高於花蕾和苞片含量0.327%,在花蕾和苞片不易分離時,花蕾和苞片可同時入葯。 1.10 匍匐忍冬 Lonicera crassifolia 常綠匍匐灌木,高達 1m ;幼枝密被淡黃褐色捲曲短糙毛,枝黑褐色,無毛。冬芽有數對鱗片。葉通常密集於當年生小枝的頂端,革質,寬橢圓形至矩圓形,長 1~3.5(~6.3)cm,兩端稍尖至圓形,頂端有時具小凸尖或微凹短,除上面中脈有短糙毛外,兩面均無毛,邊緣背卷,密生糙緣毛;葉柄長 3~ 8mm ,上面具溝,有短糙毛和緣毛。雙花生於小枝梢葉腋,總花梗長2~10(~14)mm,具短糙毛或無毛;苞片、小苞片和萼齒頂端均有睫毛;苞片三角狀披針形,頂端稍鈍,長為萼筒的1/2~2/3;小苞片圓卵形,長約為苞片之半,頂端圓;萼齒卵形,長約 1mm ,為萼筒的1/3~1/2,頂端鈍;花冠白色,筒帶紅色,後變黃色,長約 2cm ,外面無毛,內被糙毛,筒基部一側略腫大,唇瓣長約為筒的1/2,上唇直立,有波狀齒或短的卵形裂片,下唇反卷;雄蕊長與花冠幾相等,花絲下部疏生糙毛;花柱遠高出花冠,中上部以下有糙毛。果實黑色,圓形,直徑5~ 6mm 。花期6~7月,果熟期 10~11月。 產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桑植)、四川東南部和西南部、貴州西部(畢節)和北部(道真),雲南(麻栗坡)。生於溪溝旁或濕潤的林緣岩壁或岩縫中。海拔900~1700(~2300)m。 四川武隆縣民間栽培,以其花治風濕。 1.11 雲霧忍冬 Lonicera nubium(Hand.-Mazz)Hand.Mazz 藤本,幼枝、葉柄和花序梗均被開展的黃褐色長剛毛和腺毛。葉硬紙質,卵狀披針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6~ 14cm ,頂端長漸尖,基部圓或微心形,上面有光澤,中脈及下面中脈和側脈均有短剛毛,邊緣至少有2列短剛毛;葉柄長4~ 7mm 。雙花密集於小枝頂成總狀或圓錐花序,夾生條狀披針形苞狀葉,有細長花序梗;總花梗長1~ 3mm ,有短剛毛;苞片披針形,長超過萼筒,連同小苞片和萼齒都有短剛緣毛;小苞片卵形或圓卵形,長約為萼筒的3/5~2/3,頂端鈍;萼筒長約 2mm ,萼齒狹卵狀三角形,略短於萼筒;花冠白帶紫紅色,後變黃色,長約 1.8cm ,外面多少有反折的短剛毛,唇形,筒長約與唇瓣相等,內面密生短柔毛,上唇直立,具短圓裂,下唇反曲;雄蕊與花冠等長,花絲基部和花柱中部以下有毛。果實黑色,圓形,直徑約 8mm ;種子卵圓形,長約 3mm 。花期6~7月,果熟期10月。 產江西西部和南部、湖南西南部和南部、廣西東北部、四川(達縣)及貴州中部和南部。生於山坡灌叢或山谷疏林中,海拔750~ 1200m 。 這是一很特殊的種,它的毛被、葉形、花序和花序梗與同一亞組內的其他種頗不相同,足以成立獨立的種。 1.12 川黔忍冬 Lonicera subaequalis Rehd. 藤本,小枝和葉均無毛。葉橢圓形、卵狀橢圓形至矩圓狀倒卵形或矩圓形,長6~ 11cm ,頂端鈍,基部漸狹而下延於短葉柄,具軟骨質邊緣,小枝頂端的一對合生成盤狀而頂端尖,下面通常有白粉。花6朵輪生於小枝頂,無總花梗;小苞片近圓形,長為萼筒的1/4~1/3,有緣毛;萼筒端部有腺毛,萼檐長約為萼筒的1/4,萼齒短,圓形,有糙緣毛;花冠黃色,漏斗狀,近整齊,長2.5~ 3 .5cm ,外面疏被長糙毛和腺,內面有柔毛,裂片稍不相等,卵形,長 7~ 8mm ,頂端圓;雄蕊著生於花冠裂片基部稍下處,花絲約與花葯等長;花柱無毛,伸出。果實紅色,近圓形,直徑約 7mm ;種子帶白色,橢圓形,長約 2mm ,具細網紋。花期5~6月。 產四川西部至南部和貴州東部(盤縣、畢節)。生於山坡林下陰濕處,海拔1500~ 2450m 。 1.13 金銀花的變種或亞種 在各地生態條件的影響下,形成金銀花異常豐富復雜的種內變異類型。在地方作為葯用的就有多種屬於忍冬屬品種、原變種或原亞種的變種或亞種,下面介紹《中國植物志》中收載的峨眉忍冬、凈化菰腺忍冬和異毛忍冬。 (一)峨眉忍冬 Lonicera similis Hemsl.var.omeiensis 峨眉忍冬是細氈毛忍冬的變種。葉下面除密被由短柔毛組成的細氈毛外,還夾雜長柔毛和腺毛。花冠較短,長1.5~ 3cm ,唇瓣與筒幾等長。 特產四川西南部、北部、東北部和東部。生於山溝或山坡灌叢中,海拔400~ 1700m 。 此變種的花在四川旺蒼、江油等縣作「金銀花」收購入葯。 (二)異毛忍冬 Lonicera macrantha var.heterotricha 異毛忍冬是大花忍冬的變種。葉下面除了有糙毛外,還被由稠密的短糙毛組成的氈毛。花期4月底至5月下旬,果熟期11~12月。 產浙江南部、江西西部、福建(南平)、湖南西南部、廣西、四川東北部(南江)和東南部(光文、江北、秀山)、貴州及雲南東南部和西部。生於丘陵或山谷林中或灌叢中,海拔350 ~ 1250m ,在雲南可達 1800m 。 此變種具有介乎大花忍冬和灰氈毛忍冬L.macranthoides Hand.-Mazz之間的特徵。其葉下面由短糙毛組成的氈毛,堪與灰氈毛忍冬相比,但卻同時存在較長的糙毛,而且小枝和花冠外面的毛被以及花冠的長度,又都與大花忍冬相一致。 (三)凈花菰腺忍冬 Lonicera hypoglauca Miq.Subsq.nudiflora 凈花菰腺忍冬是原亞種菰腺忍冬的亞種。主產於廣東北部和西部、廣西、貴州西南部及雲南東南部至西部和西南部。在廣西有栽培,為主流商品。花蕾長 1.8~ 4 .5cm ,直徑1.5~ 3mm ,無毛或疏被毛。腺毛無或偶見,頭部盾形而大;厚壁非腺毛少,長約至704μm,螺紋較密。總氯原酸含量6.91%。

『伍』 金銀花如何鑒別

中國金銀花網是一個綜合金銀花,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金銀花的鑒別、金銀花價格,金銀花苗,金銀花種植, 金銀花提取物等信息技術的信息發布平台。

『陸』 如何種植金銀花

金銀花是忍冬科忍冬屬常綠或落葉藤本植物,別名銀花、雙花、二花、鴛鴦、蘇花等。金銀花藤蔓繚繞,春夏開花,花先白後黃,整個枝上綠葉和黃、白色花相映,很美麗,有芳香。適宜在門架、花廊、籬牆、欄桿等處作垂直綠化。點綴假山和岩坡更為別致,也是製作盆景的好材料。是一種常用的清熱解毒中葯。
(1)扦插繁殖。在春、夏、秋季均可進行扦插,南方以雨季最好。選擇1~2年生健壯、充實的枝條,或夏季用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作插穗。剪成長15~20厘米,將下端靠近節間處剪成平滑的斜面,立即插入土中,或用2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處理插穗基部10秒鍾。扦插後澆透水,20天左右生根。第2年移栽就可開花。還可將冬季修剪下來的枝條放在窖里用濕沙埋上,春季扦插。
(2)分株繁殖。在金銀花休眠期挖取母株,將根系及地上莖適當修剪後,進行分株栽培,在每個穴里栽1~2株,第2年開花。
(3)壓條繁殖。將靠近地面的1年生枝條刻傷,埋入土中10厘米左右,如果枝條較長可彎曲埋入土中。第2年春季挖出栽培。
(4)播種育苗。漿果變黑時種子成熟,採收後在清水中揉搓,取出沉入底層的飽滿種子。隨采隨播,或晾乾貯藏第2年春季播種。春播前40天左右,將種子用溫水浸泡24小時,撈出後與3~5倍的濕沙層積催芽。當有50%的種子裂口露白時,按行距20厘米,幅寬10厘米條播,每平方米苗床播種量1.5~2克。蓋草保溫保濕,10天左右出苗。

『柒』 怎麼區別金銀花的好壞

  1. 外觀和顏色

    優質的金銀花不用多說肯定是優質選材,嚴格把關,精製加工,品質上乘的產品。外觀整齊,沒有雜質,表面不會出現破損或是蟲蛀,顏色青白的金銀花為上品。如果表面有蘿卜絲或是金銀花大量的梗等雜質,甚至出現發霉現象,表面為暗黃色,這樣的產品多數為劣質品或是摻假品。

  2. 聞氣味

    聞氣味也是鑒別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准,質量上乘的金銀花,拿起來放到鼻子下面去聞,會有一種濃濃的芳香味,味道自然。而劣質的或是摻假的,聞起來感覺味道濃烈,但是不自然,有時還會感覺有點刺鼻。

  3. 手感

    還可以通過手感來辨別金銀花的好壞,挑選時,我們可以摸一把金銀花的成品,用手輕輕去握,優質的金銀花有一定的硬度,握著會有一種頂手的感覺。而劣質的握著的時候會看到有破碎的現象,或是在用手翻動時會有或多或少的雜質沉底。

  4. 湯色

    把金銀花泡在水裡,質量上乘的較容易溶解在水裡,湯色清澈沒有雜質,為黃綠色,喝起來清甜爽口,香氣較重,甘潤清新。而質量差的溶水的速度較慢,湯色有雜質,呈淺褐色或是不自然的綠色,這樣的金銀花一般葯用價值不高。

  5. 新鮮度

    質量較好的金銀花新鮮度也是一流的,表面保存的較好,顏色自然,香氣清新,不會出現爛葉情況。而劣質的金銀花保鮮度一般是沒有保證的,顏色暗淡,有的家出現了腐爛情形,這會大大影響它的葯用價值。


『捌』 金銀花什麼時候開花什麼時候採摘

金銀花每年開花時間為5月到10月,採收最佳時間是清晨和上午,此時採收花蕾不易開放,養分足、氣味濃、顏色好。

下午採收應在太陽落山以前結束,因為金銀花的開放受光照制約,太陽落後成熟花蕾就要開放,影響質量。

不帶幼蕾,不帶葉子,采後放入條編或竹編的籃子內,集中的時候不可堆成大堆,應攤開放置,放置時間最長不要超過4小時。

(8)上等金銀花擴展閱讀:

金銀花加工方法

加工分等:加工須從採花和乾燥抓起,最好按質別分開乾燥,隨時揀去雜質,多產一等商品。金銀花商品國家標准分為四等。

一等:貨干,花蕾呈捧狀,上粗下細,略彎曲,表面綠白色,花冠厚稍硬,握之有頂手感;氣清香,味甘微苦。開放花朵、破裂花蕾及黃條不超過5%。無黑條、黑頭、枝葉、雜質、蟲蛀、霉變;

二等:與一等基本相同,唯開放花朵不超過5%。破裂花蕾及黃條不超過10%;

三等:貨干,花蕾呈棒狀,上粗下細,略彎曲,表面綠白色或黃白色,花冠厚質硬,握之有頂手感。氣清香,味甘微苦。開放花朵、黑頭不超過30%。無枝葉、雜質、蟲蛀、霉變;

四等:貨干。花蕾或開放花朵兼有,色澤不分。枝葉不超過3%,無雜質、蟲蛀、霉變。

『玖』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金銀花(即忍冬的花蕾)性寒,味甘,略有酸味,具有清熱解毒、涼血、通經活絡、收斂的作用。

金銀花主要在抗菌,涼血止痢,抗炎消毒,抗病原微生物以及疏熱散邪方面的功效顯著。

1、抗菌。

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於各種熱性病,如發疹、身熱、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症,均效果顯著。

2、涼血止痢。

金銀花對肺炎球菌、志賀氏痢疾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結核桿菌、綠膿桿菌、變形鏈球菌等有抑菌和殺菌作用,對流感病毒、孤兒病毒、皰疹病毒、鉤端螺旋體均有抑制功效。

3、抗炎解毒。

下痢膿血、濕溫阻喉、對熱毒痢疾、咽喉腫痛等有解毒止痢涼血利咽之效。喉嚨有炎症、喉嚨腫痛或者嗓子不舒服可以適當服用金銀花調理。

4、抗病原微生物。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功效。

5、疏熱散邪。

對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心煩少寐、身熱頭痛、神昏舌絳、咽干口燥等有一定功效。風熱感冒喝金銀花茶可以疏散風熱。

(9)上等金銀花擴展閱讀:

金銀花是經過日曬、陰干或烘烤等方法而獲得的干品,生葯味甘微苦,性寒,善清解上焦和肌表之毒邪。常與連翹、薄荷、淡豆豉、荊芥等同用,以加強疏散清熱之力。主要用於溫病初起發熱,微惡風寒等。

金銀花的作用除葯用外,其美容、減肥和保健養生的作用更為神奇,對身體所起到的巨大保護和修復作用是十分顯著的。金銀花具有解暑、醒酒、清腦、解渴、清除體內有毒物質,降脂、減肥、美容潔膚、預防衰老、延年益壽的效用。

金銀花也可用於癰疽疔毒,金銀花自古有"瘍科之聖葯"之稱。類似功效的還有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都是能增強解毒消腫作用的。對於癰疽癤毒,紅腫疼痛,使用金銀花都能起到調理的作用。

注意脾胃虛弱者不宜常用,不可以經常吃金銀花,因為會使體質變虛,只在體內有火,感冒咳嗽的時候服用,不建議長期使用。 金銀花性味寒涼,會影響脾胃的運化,此味葯一般在暑天使用較為合適。

『拾』 怎樣區別野生金銀花

野生金銀花開初時呈長條狀,花蕾和藤上都有細微的絨毛,且較人工金銀花稍小。

金銀花 ,又名忍冬(學名:Lonicera japonica)。「金銀花」一名出自《本草綱目》,由於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後轉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葯材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及同屬植物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金銀花三月開花,微香,蒂帶紅色,花初開則色白,經一、二日則色黃,故名金銀花。其最明顯的特徵在於具有大形的葉狀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華南忍冬,但那個種的苞片狹細而非葉狀,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捲曲的短柔毛,與本種明顯不同。本種的形態變異非常大,無論在枝、葉的毛被、葉的形狀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長度、毛被和唇瓣與筒部的長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但所有這些變化看來較多地同生態環境相聯系,並未顯示與地理分布之間的相關性。

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葯。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於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症,均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