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銀珠寶 » 翡翠優化處理方法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翡翠優化處理方法

發布時間: 2021-03-18 09:55:40

① 怎樣區分翡翠飾品的「優化」和「處理

優化處理必須要標注的。翡翠鑒定一方面要鑒定是翡翠,折射率1.66,密度3.30-3.36。柱狀纖維交織結構。另一方面要鑒定是天然的,還是處理的。只是不會分是新坑的還是老坑的。

② 什麼是珠寶玉石的優化處理

市場上銷售的散發出迷人光彩的寶石一般都是經過切割和拋光的。
天然寶石的優化處理(Enhacement and Treatment of Gemstone):是指除切磨和拋光以外,用於改善珠寶玉石的外觀(顏色、凈度或特殊現象)、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
優化處理分為優化(Enhancement)和處理(Treatment)兩類。
優化是指傳統的、被人們廣泛接受的、使珠寶玉石潛在的美顯示出來的優化處理方法。如珍珠的漂白。
處理是指非傳統的、尚不被人們接受的優化處理方法。如翡翠的染色。
優化的珠寶玉石定名時直接使用珠寶玉石名稱,珠寶玉石鑒定證書及標識中可不附註說明。
處理的珠寶玉石定名時則不能直接使用珠寶玉石名稱,應遵循如下規則:
(1)在所對應珠寶玉石名稱後加括弧註明「處理」二字或註明處理方法。如「藍寶石(處理)」、「藍寶石(擴散)」、「翡翠(處理)」、「翡翠(漂白、充填)」。也可在所對應珠寶玉石名稱前描述具體處理方法。如:「擴散藍寶石」、「漂白、充填翡翠」。
(2)在珠寶玉石鑒定證書中必須描述具體處理方法。
(3)在目前一般鑒定技術條件下,如不能確定是否經處理時,在珠寶玉石名稱中可不予表示,但必須加以附註說明且用下列描述方式。如「未能確定是否經過--處理」或「可能經過--處理」,如藍色成因不明的托帕石,可備註:「未能確定是否經過輻照處理」或「可能經過輻照處理」。
(4)經處理的人工寶石可直接使用人工寶石基本名稱定名。
應該說,中國珠寶市場健康、繁榮、快速發展的過程,也是珠寶玉石國家定名規則建立、實施、完善的過程。只有規范了珠寶玉石的命名,才能規范市場,才能杜絕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才能使廣大消費者建立信心、放心購買。

③ 翡翠與優化處理翡翠的鑒別

翡翠優化類型的加工工藝有過灰水、楊梅水、上蠟等;處理類型的加工工藝有染色、拼合、塗膜、鍍膜、酸洗和充膠等。商業上一般將翡翠分為A貨、B貨和 C貨。

A貨:指天然產生、未經人為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破壞其內部結構或有物質帶入帶出的翡翠。經過傳統工藝的弱酸、弱鹼去臟、注蠟的翡翠也為翡翠A貨。

B貨:對顏色好、地子不好的翡翠用強酸浸泡以清除地子中的雜質,再以真空注膠填充翡翠中經酸液侵蝕而出現的空洞。經處理後,顏色得到很大的改善,增加了透明度,但翡翠的天然結構遭到了破壞。

C貨:無色或淺色的翡翠經過人工染色稱C貨。主要有加熱染色、輻射致色。常染成綠色、紫羅蘭色,或在天然淡綠色上適當加綠色。

翡翠B貨的鑒別

(1)光澤:翡翠A貨表面經拋光後,為玻璃光澤;B貨經強酸浸泡處理充膠後為樹脂光澤,充膠之後再拋光,仍可見樹脂光澤光斑,整體呈樹脂光澤與玻璃光澤混雜。

(2)顏色:翡翠A貨顏色自然、有層次感;B貨的顏色是本色經去色後形成的,鮮艷而泛黃。顏色分布無層次感,混沌一色。

(3)結構:受強酸浸泡腐蝕後,內部沿礦物晶體間形成溶蝕,產生內部的連通式裂隙和表面水渠網,內部裂紋為鋸齒狀的裂紋;透射光下可見內部縱橫交織的裂隙,反射光下表面的溶蝕凹坑或網紋清晰可見。

在新種、新老種翡翠中,常存在一些原始結構疏鬆、晶體顆粒粗大的品種,表層結構與B貨有許多相似之處,二者容易混淆,注意區別。

(4)表面層或裂隙處的膠體可見殘留氣泡,放大觀察找不到雜質;有黃綠色、藍綠色熒光;加熱200~300 ℃ 後膠質發生碳化,敲擊聲沉悶。

(5)相對密度:理論上B貨相對密度比A貨略低,因為翡翠的相對密度是一個范圍,所以相對密度的鑒定有其局限性。

(6)顯微鏡鑒定

內部結構特徵:翡翠A貨具有鑲嵌、交織等結構,經過化學處理後被破壞,變成鬆散支離的網狀結構,嚴重者達到角礫狀結構,降低了翡翠的韌性和相對密度。

裂隙特徵:翡翠原生裂隙分為張性裂隙和壓性裂隙(壓剪性裂隙),經強酸溶蝕後,張性裂隙周邊礦物溶蝕脫落,加劇了裂隙的寬度及深度和邊界曲折程度,出現更多分支;充填物沿擴大的裂隙和晶隙、解理縫隙注入,反光極弱,高倍鏡下呈雲霧狀。

表面結構特徵:常見充填結構和鱗片狀結構,無膠者表面有水渠網狀結構和孔洞結構。

顏色特徵:顏色分布由團塊狀、條帶狀向斑點狀、碎塊狀轉化,顏色有飄浮感。

翡翠C貨的鑒別

觀察綠色的形狀和展布,染色翡翠的綠色均分布在斑晶周圍的纖維狀小顆粒之間,綠色呈細線狀分布,不是綠色礦物斑點或條帶;查爾斯濾色鏡下染色者為紅色,但有的染色劑不使查爾斯濾色鏡變色;分光鏡觀察,含鉻和鐵的天然翡翠,在紅光區中有吸收線,濃度越高吸收線越粗,可為吸收帶。染色的綠色翡翠,含大量氧化鉻染色劑,在紅光區中顯較寬的吸收帶。

④ 翡翠常見優化處理有哪些

加熱,行內叫燒,也叫熱處理,常見於黃翡,紅翡。也有輻射的紫色,酸化,鹼化,那是bc貨的首先做法,然後注膠,注色,填充樹脂也會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⑤ 正確的翡翠保養方法

1、遠離油煙場合。翡翠很忌諱油煙油膩,如果是保值的高檔貨,就不宜佩戴進廚房煮食。翡翠也不可接觸強酸溶液,那樣會破壞翡翠的結構和顏色。

2、翡翠需要勤加擦拭。日常保養時需要用清水清洗,去掉塵垢,再用干凈柔軟的布擦乾即可;佩戴或脫下時最好在有沙發,地毯,等安全的地方進行;佩戴翡翠掛件,要注意檢查紅繩,項鏈是否結實,發現壞了要及時更換。

3、人體汗液對於翡翠有清洗作用。有人認為夏天出汗多的時候最好不要佩戴,他們的理由是翡翠不能接觸油脂,油脂會沿翡翠的天然縫隙滲翡翠,影響翡翠的光澤。

4、翡翠手鐲需要經常佩戴。只有經常佩戴翡翠手鐲,它才能與手腕部的內關節摩擦,才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5)翡翠優化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翡翠形成原因:

翡翠是由以硬玉為主的無數細小纖維狀礦物微晶縱橫交織而形成的緻密塊狀集合體。對於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種主要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是岩漿在高壓條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殘余花崗岩漿的脫硅產物。

第二種觀點認為是在區域變質作用時原生鈉長石分解為硬玉而形成;或者認為是在板塊碰撞產生的壓扭性應力和低溫作用下,鈉長石先形成變質程度較低的藍閃石片岩,進一步變質成硬玉而成。

第三種觀點認為是在花崗岩脈和淡色輝長岩類岩脈在12~14kPa壓力下,在鈉的化學勢高的熱水溶液作用下發生交代而成。

第四種觀點根據硬玉岩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體的發現認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鹽熔體結晶而成,認為這種熔體源於300~400km處地幔中廣泛存在的含鹼輝石層。

⑥ 是不是所有的翡翠手鐲都能優化處理

所以都可以優化處理的,但那也就是B貨了,俗稱的假貨,基本沒多大價值了

⑦ 翡翠優化和處理傻傻分不清,哪一類才是真翡翠

1、翡翠優化是指在規定標準的情況下,對翡翠製品進行漂白和浸蠟,是屬於優化手段,翡翠優化是傳統的,被人們廣泛接受和認可的,使翡翠潛在的美顯示出來的製作方法。

2、翡翠處理是指在翡翠飾品的製作和加工的過程中,用強酸長時間地浸泡翡翠原料,溶解了許多翡翠外表和內部的贓物,破壞了翡翠結構的強度,漂白後充填膠料的則稱為「處理」,染色、輻照、覆膜等均屬於處理的范疇。是不被人們認可和接受的一種非傳統製作方法。

翡翠處理和翡翠優化的區別

翡翠優化和翡翠處理分辨的關鍵,主要是看翡翠是注了膠,還是未注膠。至於人工緻色的翡翠,雖未漂白,也未注膠,但僅根據其顏色非天然本色,就可以判定其為經過染色處理的翡翠。如今,判斷一件翡翠飾品是「優化」,還是「處理」,則簡單得多,那就是對翡翠進行熱處理就是屬於翡翠優化,而其它的一切改善翡翠外觀的方法均屬於翡翠處理。

具體可參考意綿綿珠寶:http://www.yimianmian.com/article-22565.html

⑧ 翡翠優化處理方法有哪些

翡翠,優化處理,有以下方法:

1,酸洗:強酸浸泡,侵蝕翡翠的結構,析出雜質。

2,充膠:在被侵蝕過的翡翠毛胚里邊,充入膠體,使其質感細膩。

3,染色:在手鐲毛胚內,注入化工染料,達到色澤明艷的效果。

⑨ 翡翠有哪些優化處理方式每一種優化處理有哪些鑒別特徵

這樣的話翡翠的內部結構就被酸的清洗打亂了,當然還要看清洗的強度,若是細微的優化而使翡翠達到完美的話也不失為好翡翠。鑒別方法:用熒光燈照看,細看其內部結構,會呈現發虛,凌亂,不連續的特徵。再有就是用細繩將之懸掛,再用硬物輕擊,聲音清脆者說明其結構緊致,為天然品,聲音沉悶者為優化者。 再有就是染色了,這比較容易鑒別,顏色凝重深沉者為天然品,顏色發虛呈細網格狀者為優化者。 打蠟一般很少了。

⑩ 現在市場上翡翠的優化處理的新方法有哪些

首先,優抄化和處理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優化是在不破壞翡翠天然結構的情況下採取特殊的方法進行翡翠的修飾。
相對應的,處理就是不擇手段,因此處理過的翡翠就沒有了收藏價值,佩戴久了會失去光澤,甚至對人體有傷害。

翡翠的優化方法目前只有燒紅,即對翡翠進行加熱處理,使翡翠的紅色更加艷麗,在翡翠里也僅限於紅翡可使用,因沒有破壞翡翠的結構,只是對顏色進行物理加強,所以也是屬於可出證書的范疇。

處理,方法就多了,B貨:酸洗,後注膠 C貨:注色 B+C:酸洗注膠加染色
D貨:鍍膜以及非翡翠材質冒充翡翠。因此要多加學習,仔細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