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銀珠寶 » 五彩金銀綉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五彩金銀綉

發布時間: 2021-03-17 23:23:39

⑴ 五六十年代的五彩金絲綢緞被面上面綉的龍鳳圖案是用什麼材質綉的

召喚賣房獸,速速現身

⑵ 寧波金銀彩綉的傳承意義

面對這種瀕臨失傳卻具有相當工藝含量和文化附加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迫在眉睫。2008年,寧波市成立了寧波金銀彩綉有限公司,專門致力於寧波金銀彩綉精品的研發與製作。2009年,寧波金銀彩綉傳承基地正式落戶寧波金銀彩綉有限公司。期間,寧波金銀彩綉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金銀彩綉作品多次榮獲省市、國家級獎項。這些榮譽和獎狀的獲得讓寧波金銀彩綉在社會上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影響力也大大增強。2010年,寧波市創建了首家金銀彩綉藝術館,旨在傳承和發展寧波金銀彩綉工藝。開館至今,藝術館已擁有5000多件金銀彩綉藏品,最早的可追溯到明清時期。 2010年5月,寧波金銀彩綉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寧波金銀彩綉藝術館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2013年,寧波金銀彩綉技藝被納入寧波市非遺「三位一體」保護示範項目體系。 近期,寧波市鄞州區為營造良好的寧波金銀彩綉傳承環境,正積極謀劃創建寧波金銀彩綉博物館,博物館規劃佔地面積約十畝,將成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最有代表性的金銀彩綉作品和技藝的集中展示場館。我們相信,這一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絕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逝 。

⑶ 五彩加金銀有哪些種類

「金銀彩」色釉描金、抹銀外,五彩加金銀更為流行,有戧金、炙金、描金、泥金、抹金等多種,如乾隆「粉彩鏤空轉心壺」,開光鏤空花如圓窗窺視、粉彩花紋凸於紫紅、正黃地色上。鑲金口、塗金耳、勾金邊,富麗堂皇。乾隆「仿古銅犧耳尊」,茶褐色底,勾墨線、填紅、綠彩、鑲金色。富金屬光澤,極為逼真。

⑷ 五彩刺綉是指哪五彩

五彩刺綉,是指使用用一種特種綉花線,該綉花線上有5種不同的顏色,此種綉花線綉出的花型,叫做五彩刺綉。

這樣回答,不知是否滿意

⑸ 十字綉五彩和灌銀看起來有什麼區別,哪個好看

你好!應該是灌銀看起來好看,亮麗。但要看綉什麼位置,有些花卉的是五綵線綉的好看。要對照刺綉圖來看!

⑹ 寧波金銀彩綉的介紹

寧波金銀彩綉是在真絲質地的面料上用各色綵線綉制、金線和銀線盤綉而成的專漢族民間手工屬藝品之一,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有的民間風格、豐富的形象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銀彩綉,顧名思義就是運用金銀線作為基材,輔以各種色線,在真絲質地上綉制的作品。那它表現的主題,主要是民間喜聞樂見的龍、鳳、麒麟、福祿壽等吉祥圖案, 還吸收了敦煌壁畫中藻井及戲劇補子圖案,結合寧波刺綉盤金、盤銀的傳統針法,創造了獨具匠心的地方風格,製做的戲劇服裝也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稱贊。2011年6月7日,寧波金銀彩綉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⑺ 寧波金銀彩綉的歷史淵源

金銀彩綉作為獨立的作品,今確切可見的實物始於唐代。唐代武則天曾贈送僚屬金字、銀字綉袍;公元743年,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從寧波阿育王寺帶去的金銀綉千手佛,至今仍被日本奉作國寶;清代,寧波城內的綉坊日漸昌盛,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六世從事刺綉繪圖業的「許德來寫花店」;鴉片戰爭後,外國傳教士進入寧波,引入了國外的刺綉針法,當地人稱之為「外國綳」。 寧波綉工把民間刺綉的傳統技法和「外國綳」綉法巧妙地結合起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寧波金銀彩綉。至建國前期,寧波的海神廟、咸塘街(現在的天一廣場)已成為行業街道,僅刺綉店鋪就有30至40家。 千年的傳承,終於迎來盛放。1956年,為響應國家號召,寧波掀起了手工業改革高潮,各家手工業個體店合並成手工業社,其中就有綉品合作社。改革措施催生了強大的刺綉隊伍,20世紀60年代,寧波金銀彩綉進入了全盛時期。 但到20世紀80年代,寧波金銀彩綉與其他手工技藝一樣遭遇了歷史性的衰退。至2000年前後,因科技的高速發展、生活方式與觀念的改變,尤其是電腦綉花的興起,傳統刺綉行業受到嚴重影響,寧波的大小綉品廠遭遇關停並轉,企業解體後刺綉工人大多改行。寧波傳統手工藝金銀彩綉衰退到歷史的最低點, 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甚至面臨失傳的危險 。
所謂金銀彩綉,是一種在絲質地上用金線(銀線),結合各色綵線刺綉而成的手工藝品。它的歷史相當悠久,最早的實例出自陝西法門寺的唐代地宮中,當時也稱蹙金綉或盤金綉。詩聖杜甫曾有詩曰:「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溫庭筠也曾吟誦:「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
寧波金銀彩綉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寧波地區素有「家家織席,戶戶刺綉」的傳統。清代,寧波城內的綉坊已為數不少,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六世從事刺綉繪圖業的「許德來寫花店」。至建國前,寧波的海神廟、咸塘街(天一廣場)已成為行業街道,約有刺綉店鋪30至40家。又據《鄞縣通志·食貨志》記載:「刺綉其先有葯行街仁慈堂之天主教徒傳授女工,漸增至千餘人」。這段文字雖只籠統提到「刺綉」,但寧波金銀彩綉老藝人們多次提到:「鴉片戰爭後,外國傳教士進入寧波,引入了國外的刺綉針法,當地人稱之為『外國綳』。寧波綉工把民間刺綉的傳統技法和『外國綳』綉法巧妙地結合起來,開創了獨具特色的寧波金銀彩綉。」由此可見,「外國綳」技法的加入為寧波金銀彩綉增添了不少特色。

⑻ 寧波金銀彩綉的主要特點

刺綉作為一種植抄根於民間的漢族手工藝術,其特色必然與地方區域的水土文化、倫理教化密切相連。寧波的金銀彩綉在原料運用、技法和表現形式等方面,確有不少與其他地方的「釘金綉」不同的閃光點。
首先是材料的使用。金銀彩綉的材料主要包括刺綉所用的金銀線、絲線、真絲底料、棉花、紗布等。金銀彩綉所用的金銀線,最初都是純金銀線,這些金(銀)線由純金(銀)製成金(銀)箔,再切成0.2到0.5毫米的片金線,可直接用做綉線。或再由片金線製成金(銀)細線,以棉線(或絲線)為芯線,將片金線旋繞於芯線的外層而成。開埠以後,海外進口的洋金線(仿金線)開始運用到金銀綉中。刺綉日本和服腰帶所用的金銀線,就是日本直接進口的純金銀線。
棉花是寧波金銀彩綉的特色材料。主要用於墊高綉品中人物的面部,尤以老壽星的臉部額頭為典型,以及龍紋的雙眼、花瓣等。雖然,粵綉中的潮綉亦有棉花的運用,但相比潮綉大范圍的浮雕式的墊高,寧波金銀彩綉的棉花運用僅僅是局部的,畫龍點睛式的。這種處理方法,使圖案有了起伏和不同角度的色彩光澤變化,大大豐富了寧波金銀彩綉的表現力和裝飾意味。

⑼ 寧波金銀彩綉的綉制特徵

金銀彩綉的主要綉制特徵,在於充分運用「盤金」、「填金」、「包金」以及 「隱花」和「胖綉」等綉法。2010年4月,浙江省著品綉品專家評審後認為,金銀彩綉「很有特色」。這一綉法,不追求畫面的寫實和栩栩如生,而是在整體上追求華麗、厚重和裝飾感,局部和細節上講求排線、線塊結合的針法。綉制題材以民間吉祥題材中的京班體、佛道神仙、吉祥神話故事傳說以及珍禽異獸祥瑞的圖案為主,底色也多以厚重的暗紅、深藍、黑色等,顯襯金銀綵線的光澤,因此具有強烈的裝飾性。這一綉法廣泛應用於服飾、帽飾、室內陳設、古代會器、戲曲服飾、宗教儀式、民間演藝和慶典等方面。金銀彩綉的主要面料以緞為主,輕而薄的絹類織物也可以用。其主要輔料,以布料、棉花和紗布等,用作胖綉的墊料,隱在絲線內。綉制中,彩色絲線和金銀綉均有粗細,但金銀線密密地「釘」、「包」在綵線綉表面,不直接用於刺綉。綉制的工具主要為花綳。中小型的花綳為圓形竹圈。使用旱,二圈夾緊,一人操作。大型作品則用四方形木棚,可以收放尺寸,容二人以上操作。綉制完成以後的綉品,須背部「上槳」,才不易走形。與打鐵、造房子相比,金銀彩綉是細活,全憑眼功、手功和心功。因此,它的傳承在中國歷來是家庭母女與姐妹間傳承。當然,在宮廷、官方或民間作場,則有師徒傳承 。

寧波工藝美術史上,最負盛名的工藝是金銀彩綉、朱金木雕、泥金彩漆和骨木鑲嵌,俗稱「三金一嵌」。其中的金銀彩綉,趙朴初曾為之寫下了「斟古酌今,裁雲剪月,奇花異草,神筆妙針」四句贊詞。代表作《百鶴朝陽》,曾榮獲1989年第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金杯(珍品)獎。

⑽ 寧波金銀彩綉的代表人物

2005年,寧波市開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和傳承搶救,原城內「許德來綉花」第六代傳人許謹論(1948年2月生),成為金銀彩綉傳承人。據調查,許謹論高祖許德來在大梁街首開綉庄,之後傳承於許嘉壽——許炳生(祖父)——許任泉——許謹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