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實物黃金 » 李敖送金幣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李敖送金幣

發布時間: 2021-03-30 18:22:32

① 李敖向北京大學捐錢…………

「1500倍的人情」

9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學辦公樓禮堂,李敖展開了他「神州之旅」的第一場演講。

不可避免地,在這場演講中,他多次提到了一個和他、和北大都有深厚淵源的人——胡適,並在結束時表示:「今天我做個樣板給大家看,我捐了35萬元人民幣是在北京立銅像,就是告訴大家,其實胡適思想是最溫和的,對我們中國人最有利的,現在我們開始知道立個銅像給他,當時胡適在我窮困的時候送了1000 元給我,今天我相當於用1500倍來還這份人情。」

李敖一次性拿出100多萬元新台幣,並非一時沖動。早在今年2月份的鳳凰衛視《李敖有話說》欄目中,他就提出要為胡適立像的想法,並出示了和鳳凰衛視簽署的續約中的有關條款:「第3期應付款為新台幣1385280元整。乙方須於2005年5月31日交付,該款應交由乙方劉長樂先生,鳳凰電視台劉長樂先生,代表李敖先生,捐贈北京大學作為胡適先生製作銅像的專款專用建設基金。」

李敖的父親和李敖在台大的老師姚從吾都是胡適的學生。而李敖自己也與胡適相識相交,對胡適及其思想學術有很深的研究和理解。他所以揚名文壇,也源於為胡適辯護而發起的「中西文化之爭」。因此,胡適之於李敖,當然不止是資助過1000元的恩情。

演講結束後,記者在北大校內隨機采訪了幾位學生。一位歷史系的研究生認為,胡適是近代思想文化史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對北大貢獻最大的3位老校長之一,立像是早就該做的事。一位新聞專業的學生認同李敖所說「胡適的思想是最溫和的」,並表示這正是當今中國所需要的。

在北大未名BBS上,學生們對於李敖的這一建議都表示認同。其實,在北大校內為胡適立像,李敖並非第一個提出。在北大未名BBS的精華區,可以查到兩次學生自發呼籲捐資樹立胡適像的記錄,這兩次呼籲都曾經成為熱門話題。

而來自北大的最新消息是:有關立像的具體事宜還在商討之中。

那麼,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

北大港澳台辦的潘慶德說:「李敖說北大有蔡元培的像,有唐·吉德的像,就是沒有胡適的像。此言差矣!」據介紹,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剛建成的新館陽光閱覽大廳內,有名人雕塑牆,其中一幅就是胡適,工作人員還專門帶李敖參觀了這個浮雕。

「胡適先生應有的地位,北大已經給予了。」潘慶德說:「胡適先生為北大的發展,為北大圖書館的建設作出了貢獻,名人雕塑牆正是為了紀念他以及蔡元培等老校長而修建的。」

潘所說的雕塑牆就在位於新改建的圖書館南門入口處,由於在工作區一側,不是很醒目。牆上刻有9個頭像浮雕,以紀念為圖書館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老校長和老館長。

北京大學校長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北大校內塑像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雕塑應有一定的歷史涵義和指向,捐贈者與接受捐贈者具有特殊身份。據介紹,自1998年以來,校內開始控制戶外大型雕塑的設立,目前批準的只有百年校慶期間在湖心島建立的校慶標志和「北大星」兩座雕塑。

這位工作人員並未說明所謂的「歷史涵義和指向」以及「特殊身份」具體有什麼標准。如果他所言不虛,那麼,燕南園55號前面於1998年落成的陳岱孫像應該是最新樹立的室外人物像。

除了陳岱孫像,北大校園內的人物雕像還有77、78級學生捐資的蔡元培像、李大釗像,西班牙捐獻的塞萬提斯像,法學樓前的馬寅初像,中國文化研究所前的老子像。置於室內的人物像就更多了。

胡適歸來之難

在北大107年的校史上,共有過29任、28位校長。但至今為人傳頌的,不過四五位而已。在這幾位中,胡適是任期最短的,只有3年多,但是他和北大的淵源、感情,卻是無人可比的。雖然他並非北大畢業,卻一直將北大當作自己的「第一母校」。

1929年,去滬3年的胡適回到剛剛復校成功的北大,寫了這樣一首詩:

三年不見他,

就自信能把他忘了。

今天又看見他,

這久冷的心又發狂了。

我終夜不成眠,

縈想著他的愁、病、衰老。

作者: 德先生999 2006-5-30 20:45 回復此發言

--------------------------------------------------------------------------------

2 為胡適立像 李敖捐贈成北大難題?

剛閉上了一雙倦眼,

又只見他庄嚴曼妙。

我歡喜醒來,

眼裡還噙著兩滴歡喜的淚,

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你總是這樣叫人牽掛!」

如果沒有提示,又怎能讓人想到這首「情詩」竟是一位著名學者寫給一所大學的?胡適自己也知道「說出來只怕也沒有人相信」,直到1951年才發表了這首詩,發表時還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近百字的「短跋」。

胡適對於北大的感情,其來有自。1917年,剛剛回國的胡適,青春年少,意氣風發,毅然謝絕多方邀請,來到北大任教,成為最年輕的教授。在北大,他聲名鵲起,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北大成就了他,他也和北大結下了終身情緣。

此後30年間,胡適除了出國考察和公幹,大多數時間都在北大任教,歷任教授、系主任、文學院長、校長,為北大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直至去台之後,他也「雖在遠,決不敢忘北大」。說起來,他的去世也和北大有關——在歡迎楊振寧、李政道等外籍院士的酒會上,他談到自己和楊、李的師祖饒毓泰的師生情緣,過於激動而心臟病突發。最後,他的遺體覆蓋著北大校旗下葬。

可是,胡適對於北大的貢獻,因為歷史的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被埋沒了——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另一位對北大貢獻巨大的老校長蔣夢麟。就在胡適發表那首 「情詩」的同時,北京大學正在帶頭開展轟轟烈烈的「批判胡適反動思想」運動。在大陸的他的老友、學生乃至長子,都被迫加入了批判的浪潮。

理解了這段歷史,才能理解北大人對於老校長的特殊感情。這是一所大學能否面對自己的歷史、傳承自己的傳統的問題。23年前,恢復高考後第一批北大人——82屆畢業生集資樹立蔡元培像,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只是胡適的歸來比之蔡元培要艱難得多。

於是,有了國學大師季羨林在台北胡適墓前的嘆息:「心裡越想越不是滋味。」他回來後在一篇題為《我為胡適說幾句話》的文章里寫道:「我認為胡適是一位非常復雜的人物,他反對共產主義,但是拿他那一把美國尺子來衡量,他也不見得贊成國民黨。季羨林晚年決心回國定居,說明他還是熱愛我們祖國大地的。因此,說他是美國帝國主義的走狗,說他『一生追隨國民黨和蔣介石』,都不符合實際情況。」

北大校史專家、學者陳平原寫道:「作為北大人,我對適之先生總有一種歉疚感。」

毛澤東:「50年後再給他平反」

在北大45號甲學生宿舍的走廊上,掛著北大著名學者的畫像,其中胡適的介紹開始就說:「他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有爭議的人物之一。」

曾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說胡適曾被中共列入「戰犯」名單。但是歐陽哲生說,他並沒有找到任何直接的文件說明這一點。胡適地位的突變,主要來自建國後的兩次「胡適大批判」。

第一次批胡運動從1951年11月至1952年1月,是以「京津高等學校教師學習改造運動」——就是所謂的「洗澡」——的形式出現的。稍後又有「北京文藝界整風學習運動」。這場運動雖然規模不大,卻開了對「舊知識分子」用群眾運動的方式進行「改造」的先河,其方法為後來的一系列運動所繼承發展,直至反右、文革。

而1954~1955年間由「《紅樓夢》事件」引發的第二輪批胡,則更加轟轟烈烈,可以說動員了整個知識界的力量。運動中撰寫的批判文字由三聯書店出版了八大卷的《胡適思想批判》。從此,胡適和他的思想被徹底趕出了大陸思想文化界。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胡適大批判」是必然的。作為近代中國自由主義思想的代表和核心人物,胡適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視為中國獨立知識分子的領袖。不僅北大校長、中研院院長這樣「學界領袖」的角色眾人都認為非胡適莫屬,甚至在知識界的「總統民意調查」中胡適也遙遙領先。其影響可見一斑。

胡適能得到這樣的地位,並非偶然。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每個領域,幾乎都繞不開胡適。雖然他的白話文寫作水平不高,但是卻為千萬文人乃至億萬中國人打開了新語言的閘門;他的《紅樓夢考證》,不論結論如何,卻為文學研究樹立了科學方法的典範;史學、政治學……乃至第一個提出建立原子研究中心的,也是他。

作者: 德先生999 2006-5-30 20:45 回復此發言

--------------------------------------------------------------------------------

3 為胡適立像 李敖捐贈成北大難題?

雖然有人惋惜胡適「政治上天真」卻非要參政議政,但胡適面對動盪的時代,顯然不能袖手旁觀。在《人權論集》的序中,他寫道:「今天正是大火的時候,我們骨頭燒成灰終究是中國人,實在不忍袖手旁觀。我們明知小小的翅膀上滴下的水點未必能救人,我們不過盡我們的一點微弱的力量,減少良心上的一點譴責而已。」胡適自認為其議政並非代表某個黨派階層,更非堅持某一主義(政治上的「主義」和他信奉的實驗主義哲學是對立的),而是堅持獨立的立場,進行問題的批判。

當然,從新文化運動中走出來的共產黨人包括毛澤東,並非不知道胡適的意義。1955年,在懷仁堂的一次講話中,毛澤東表示:「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是有功勞的,我們對他現在要批,50年後再給他平反。」

正如季羨林先生抱病所寫的《胡適全集》序言的題目,50年過去了,是否應該「還胡適以本來面目」?

走進北大校內的博雅堂書店,在推薦台上赫然可以看到《胡適雜憶》、《胡適晚年口述自傳》、《胡適的聲音》等一系列關於胡適的書。據不完全統計,近 20年來大陸出版的胡適專著已達30餘部,胡適本人的作品、學術著作出版多達幾十種,翻譯了大量美國出版的胡適研究專著,還出現了兩本胡適研究的專刊。《胡適全集》也在出版之中。在三聯書店,有胡適圖書的專架。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胡適系列」的責任編輯曹凌志認為:「我們原來一直在讀魯迅,港台卻在讀胡適。他是被打倒的對象,但是現在,我們走出了那個時代,應該重新認識胡適,他對中國文化影響很大,改造了文化中的很多成分。」

這股「胡適熱」,最直接的原因是隨著學術自由的落實,學界開始對一些近現代人物進行重新評價。而根本原因則是,要理解近現代中國,胡適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歐陽哲生曾說:「如果要列舉一位最能代表『五四』以來中國文化趨向的歷史人物,我認定胡適是最具挑戰意義的人選。」

今天的大陸學界力圖還原胡適,也出於建立中國文化傳統的需要。中國的文化傳統,不僅是幾千年的儒家等「舊傳統」,也包括在新文化運動中建立的新的文化傳統。被「文革」打破和中止的,不僅是舊傳統,也有新傳統。今天各種「讀經熱」、「國學熱」興起,但是繼承新傳統也同樣必要。而新傳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把新舊文化理解得最好的,正是胡適。

只是,為胡適立像似乎不被認為只是個學術問題。中共中央黨校黨史研究部教授謝春濤認為:「胡適跟國民黨去台灣,在政治上被認為是屬於敵對陣營。後來在政治上批胡適,但否定其他貢獻是不對的。這個問題核心是政治,給這樣的人物平反,是北大決定不了的,還得由北大之上的機構定。」

「但是那麼大的黨,黨內的認識肯定是不一致,老人們轉變觀念是不容易的。」謝春濤說。

② 李敖的詩有哪些

李敖的詩最著名一首:《只愛一點點》。其餘的有《情人的吵架》、《請把戀愛終止》、《然後就去遠行》、《忘了我是誰》等。

③ 誰能告訴我李敖有多厲害

李敖不但學問很深,我覺得他的歷害是真實。就連玩女人,他也敢大膽承認,舉一例說明李敖聰明。有一次李敖有一情人過18歲生日,李敖送了17朵玫瑰,女孩問,我18歲生日,你怎麼只送了17朵花,李敖說,那一朵是你自己。女孩聽後喜不自禁。

④ 李敖 送花怎麼寫的

額,不知你指的是哪個?
是指李敖和胡因夢離婚的時候,李敖還送她玫瑰花,還是指李敖給一個過18歲生日的女孩送17朵玫瑰花,然後說:「另外一朵就是你」的故事呢?
網路——李敖研究網,提供最全李敖資料!
或是到網路——李敖吧!

⑤ 李敖為何捐錢為胡適立銅像

2005年,李敖在北大演講,說:「我捐了35萬塊人民幣是為胡適在北京立銅像,就是告訴大家,其實胡適思想是最溫和的,對我們有利的,現在我們開始知道立個銅像給他,當時胡適在我窮困的時候送了1000元台幣給我,今天我相當於1500倍的人情來還」,李敖此舉僅僅是知恩圖報嗎?北大該為胡適立銅像嗎?

1910年胡適順利通過了庚款留美考試,並於年底赴美修學。在美國期間,他先在康奈爾大學攻讀文學學士,後又投入哥倫比亞大學著名哲學家杜威門下完成博士學業。1916年他在給陳獨秀的信中提出了「文學革命八條件」,不久後寫成《文化改良芻議》一文,發表在《新青年》上。隨後,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革命論》,正式揭起「文學革命」大旗,胡適也因此而聞名國內。

1917年胡適完成博士論文後回國,9月4日,蔡元培校長簽發了聘請胡適為北大教授的聘書,9月10日,胡適到達北京,開啟了他在北大的十年教學生活。胡適一到北大即教授中國古代哲學、英文學、英文修辭學三門課程。他的中國古代哲學史課,拋開堯舜夏商,直接從周宣王講起,這種「截斷眾流」的講法,在當時震動很大,經補充後成為《中國哲學史大綱》,一時洛陽紙貴。

胡適初到北大即受到蔡元培校長的賞識,1917年胡適被任命為北大新成立的哲學門研究所主任,1918年他當選為英文部教授會主任,同年10月,又被推舉為北大評議會評議員,1920年他出任北大出版委員會委員長,兩年後即當選為北大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除此之外,胡適於1922年先後兩次到濟南參加全國教育會議,參與推行國語教育、英國日本賠款用途等問題的討論,提出調和學制會議原案與廣州議案的主張,倡導新學制的改革

1922年,胡適致力於北大研究院國學門和北大學術刊物、學術著作的謀劃工作。2月28日,胡適被推舉為國學門《獎學金章程》起草人及國學門雜志主任編輯。不久,胡適出任《國學季刊》主編。1923年1月,胡適在《發刊宣言》中提出「整理國故」的三個要點。(1924年9月,胡適與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同人合影。前排左起:董作賓、陳垣、朱希祖、蔣夢麟、黃文弼;二排左起:孫伏園、顧頡剛、馬衡、沈兼士、胡鳴盛)

胡適回國後,繼續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革命等相關文章,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者。1919年1月,北大學生傅斯年、羅家倫等人創辦《新潮》雜志,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支生力軍,胡適被聘為顧問。1920年3月,胡適的白話詩集《嘗試集》出版,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個人白話新詩集,「適之體」風靡一時。同時,他亦開始對古典白話小說的考證研究,其中尤以《紅樓夢》考證影響最大,成為「新紅學」的開山之作。

1926年,胡適從北京啟程赴英國參加中英庚款委員會議,回國後留在上海執掌中國公學,直到1930年11月30日,胡適再次回到北平。1931年初,蔣夢麟出任北大校長,胡適和傅斯年是蔣夢麟最為倚重的左膀右臂。胡適積極網羅人才,經他聯系引進北大的學者有孟森、錢穆、湯用彤、魏建功、俞平伯、梁實秋、葉公超、丁文江、饒毓泰等。在他出任文學院長期間,他改革了新生考試制度,主張文、理科入學考試應有所偏重。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內形勢嚴峻。9月26日,胡適與錢端升等人到達美國舊金山,試圖通過民間外交的方式得到國際聲援。此後直到1938年7月,整整十個月間,胡適馬不停蹄地奔走於美國、加拿大等各地發表演講,宣傳中國抗戰,爭取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同情和支持。1938年10月,胡適被正式任命為駐美大使,除正式外交工作之外,他還在美國各地發表演講,力圖使美方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的抗戰。

胡適卸任之後,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利用難得的清閑完成《中國思想史》的寫作。1943年11月8日,胡適在收到王重民書信中所附《跋趙一清校本〈水經注〉兼論戴趙全趙兩公案》一文後,決定重審「《水經注》案」,以至於他此後在美國以及後半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此案的重審上,寫出的校勘考證文字有二百多萬。

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後不久,國民政府任命胡適為北京大學校長。未回國前由傅斯年暫時代理。胡適在美期間也一直牽掛著北大,他曾給楊聯?、鄧嗣禹等人寫信,希望他們到北大任教,此外他還曾約請錢學森到北大創辦工學院。1946年6月5日,胡適乘船離開紐約,結束了8年零8個月的在美生活,開始歸國旅程。

1946年7月29日,胡適抵達北平,傅斯年、鄭天挺、湯用彤等北大同仁到機場迎接。8月16日,胡適主持北大行政第一次會議,主要討論了北大新建院系和教師聘任問題。9月20日,他正式接任北大校長,聘任樊際昌為教務長,陳雪屏為訓導長,鄭天挺為總務長,湯用彤為文學院長,饒毓泰為理學院長,周炳琳為法學院長,馬文昭為醫學院長,俞大紱為農學院長,馬大猷為工學院長,並完成了各系主任的聘任工作,戰後北大走入正軌。

1946年10月10日,胡適在北京大學開學典禮上發表演說,對新北大提出希望,「希望教授、同學都能在學術思想、文化上盡最大的努力作最大的貢獻,把北大做成一個像樣的大學;更希望同學都能獨立研究,不以他人的思想為思想,他人的信仰為信仰。」

1948年11月,解放軍包圍北平,南京政府有意將北大南遷。11月22日,胡適在蔡孑民紀念堂主持校務會議,最終決定不遷校。12月14日,南京派飛機將胡適與陳寅恪接走,臨行前他留下便箋給湯用彤、鄭天挺:「今早及今午連接政府幾個電報要我即南去。我就毫無准備地走了。一切的事,只好拜託你們幾位同事維持,我雖在遠,決不忘掉北大。」這句話竟成了他與北大的訣別之言。

⑥ 李敖2005年捐35萬要求北大立一尊胡適雕像,至今沒有立起來,為什麼

2005年9月21日,台灣著名學者李敖在北大演講時說,他將捐贈人民幣35萬元,在北大為胡適豎立一座銅像。然而,這座銅像至今尚未在北京大學豎立。為什麼?



作為20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民主人士,胡適並未能與新中國共進退,而是選擇了一條與他前半生完全相反的道路。作為一名政治學者,他有很大的局限性,他的政治成就遠遠不如他的文學和思想成就。時至今日,胡適仍是北大極具爭議的校長。所以胡世立想成為北大校園的一尊雕像,顯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胡適一生成就斐然,在北京大學任教20多年。他倡導的自由主義教育哲學對北大精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在北京大學最需要胡適的時候,他選擇了離開。胡適雖然一刻也沒有忘記北大,但他的選擇已經讓自己產生了永恆的仇恨。

⑦ 李敖為什麼會坐牢

第一次,1967年,時年32歲,案由是妨害公務。說來荒唐,事件竟因14年前的一樁舊案引起。當時李敖18歲,正念高中三年級,他的老師地下共產黨員嚴僑被捕。李敖因師生之誼對師母和三個小孩多有關照。到了1966年,李敖發表《歷史與人象》《教育與臉譜》《上下古今談》《烏鴉又叫了》《孫悟空和我》等書,為當權者所厭惡。於是舊事重提,把他1953年與嚴僑老師合謀偷渡大陸一事翻出來,並於1967年4月8日提起公訴。此事後被判刑1年,但由他的恩師多方奔走,沒能入監執行。這大概就是有的文章說他入獄2次,有的說3次的原因吧。實際上這次並沒有「入獄」。

第二次,1971年3 月19日晚上被捕,時年36歲。案由是台獨。事件的起因是被稱為台獨教父的彭明敏偷渡外逃。當時台獨勢力還處於萌發階段。參與彭明敏台獨活動的主要干將是他的兩個學生謝聰敏和魏廷朝。李敖與他們過從甚密,參與了他們的一些活動,以至被他們作為「外省人也參加台獨」的實證到處宣揚。當時蔣介石還在世,對台獨活動採取嚴厲鎮壓政策,彭、謝、魏等人東躲西藏,李敖給予一定資助。彭終於1970年1月當局抓捕之前偷渡出境,隨後謝、魏被捕。他們在審訊中供出了李敖。情報部門經過了長期的軟禁、跟蹤,最後將李逮捕,並於1972年2月28日以叛亂罪判刑10年,褫奪公權6年。李敖沒有提出上訴。1975年蔣介石去世,台灣實行大赦,李敖獲減刑,於9月22日改判8年6個月。1976年11月19日出獄,時年41歲。實際坐獄時間為5年8個月。

第三次,1981年,時年46歲,案由是背信和侵佔。事件的起因還得從《文星》雜志說起。這是由原中央通訊社社長蕭同茲之子蕭孟能於1957年創辦的一份自由主義月刊。1961年26歲的李敖從國軍退伍,蕭大膽啟用,委以重任。李敖以《文星》為陣地發表《老年人和棒子》、《傳統下的獨白》等有影響的作品,從而聲名鵲起。1965年《文星》雜志被查禁,文星書店被迫關閉,債權人盈門,蕭不得不逃往島外暫避。行前他將超過2000萬元的家產託付最信任的李敖代管,不想半年後蕭孟能回國後,李敖卻將所託之財產悉數據為己有,以至蕭不得不與之對簿公堂。經兩審,李敖侵佔罪名成立,終審判決入獄6個月。1981年9月 10日入獄,1982年3月10日刑滿出獄。

李敖三次被控,兩次入獄,坐獄時間總共6年另兩個月。兩次入獄的案由分別是台獨和侵佔他人財產。大陸媒體所謂三次入獄,累時20年,因言獲罪,叛國罪,顛覆國家罪,等等,純系子虛烏有。至於傳播「自由、民主、開明、進步」等觀念就根本就扯不上干係。

⑧ 李敖送130萬台幣給北大為胡適蓋個銅像,蓋了嗎

沒有。北大的每一寸土地上要蓋東西,都是要經過各個「有關部門」審核的,【擋中.央】怕一不小心丟了自己的臉。

⑨ 李敖的藏品是怎麼來的

有部分是自己機緣巧合「騙來的」(用李敖自己的話說)。
有的是買的
有的是別人送的。
有的是自己很早時候收藏的,時間久了就成稀罕貨了。

藏品主要包括名人字畫、古董書籍、刊物、古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