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在生物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智力
生物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其研究方向兼顧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它探究的是有生命的物體,讓學生掌握的是生物的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有關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傳統的教學手段對微觀世界顯得有些無助,而運用多媒體則可將微觀的結構和功能或者生理過程生動逼真地呈現給學生。由於多媒體教學軟體匯集了文本、圖形、動畫、聲音、視頻、音頻等多種媒體信息,能創造出圖文聲像並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能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學生獲取動態信息,從而形成鮮明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效果,能變抽象為形象,變微觀為宏觀,變靜態為動態,變不可操作為可操作,使「死」的生物概念、原理變成「活」的生物知識,多媒體計算機成為形之有效的教具,使看不見、摸不著的微觀世界和復雜的生理過程直觀地顯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慾大為提高。因此,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一、運用多媒體給生物教學帶來的優勢(一)多媒體使教師更能靈活的駕馭課堂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師的備課環節中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度,拓寬知識視野,又能考慮到不同層面的學生來設置課堂問題和練習。教師在預設計習方案時,可以適當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一定限度地布置學生網上查找資源知識,使學生能夠從課本以外的視野中發現生物的奧秘,激發其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把課本知識、實踐知識、網路知識融合在一起,這樣預習的效果肯定明顯,課堂環節也必然流暢。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節約了時間,課堂信息量也增大,課堂活動也能充分,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傳授知識的模式,教學雙邊活動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盡情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圍繞教師制定的方案有序的課堂活動,學生課堂中盡量是主人角色,教師適度指導,教學活動可以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受時間和空間約束,可以跨越時空隧道。例如,在講生物進化和生命起源問題時,受課本和大腦思維的限制,教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怎麼也講不清,怎麼也聽不明白。使用多媒體手段則可以使遠古畫面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生動而好奇,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生命起源如此漫長,進化過程如此曲折,從而實現了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知識直觀化。(二)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總是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的,因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動直觀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聯想,喚起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知識,經驗及表象,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濃厚興趣的驅使下,學生必定能專注於學習,其汲取知識的效率也將大大提高。作為教師都想盡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必須為學生創設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富有趣味的學習環境。而多媒體教學課件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在信息技術和生物學科整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具有的綜合處理圖形、圖像、動畫視頻以及聲音、文字和語言,符號等多種信息的功能,從聲音、色彩、形象、情節、過程等方面,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景,設計出某種「情境」。如在講述《血管與心臟》時,利用媒體動畫和視頻多側面、多角度地展示心臟的動態收縮圖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理解心臟的主要功能。隨後畫面進行動態分割,展示心臟的內容結構,適時引導學生觀察心臟的幾個腔、房,室壁的薄厚,與心房、心室相連通的血管,瓣膜開放的方向,血液的流向等。從而高效地解決了「四腔、血管、瓣膜、血液流動方向相統一」的難點問題,同時還能清楚區別動、靜脈、毛細血管的知識等。這樣生動的畫面、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問題和及時的反饋,為學生創設了課堂教學情境,提供了愉快和諧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參與求知的慾望,產生興趣,提高效率。(三)精用多媒體,快速突破教學難點多媒體可以將一些晦澀難懂的內容具體化,將一些抽象的內容形象化,這樣更便於學生理解內容,教師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一節時,其中的一個重點內容便是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這對於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理解的,通過flash動畫的形式,用三種不同顏色的圓點分別表示有用的物質、沒用的物質及細胞內部產生的廢物,通過這三種圓點在細胞膜之間穿插的動畫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重難點問題。實踐證明,這種方式使學生更易掌握重難點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四)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抽象事物直觀展示1.從微觀到宏觀。初中生物課對於《種子的萌發》只從文字和靜態的圖片給予展示,好多學生無法理解種子從萌發到成長的過程,用實驗演示的話,需要很長時間,又不易觀察其生長的詳細過程,教師對此無從下手。但使用多媒體後,將種子萌發的各個時期用flash動畫的形式播放種子從萌芽到生長,種子中各部分的變化過程,整個過程栩栩如生地顯示在學生面前,易於學生理解,又能詳細描述其變化過程。2.從靜態到動態。在講《血流———流動的組織》一節時,教師只能強調血液是一種組織且可以在血管內流動,學生不理解血液是如何流動的,流動的方向是怎樣的,利用多媒體通過視頻的形式展示血液循環系統,則可直接觀察到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速度和方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准確長效。3.可穿越時空界限。課本講爬行動物時,老師無法用語言准確生動地描述,又不能將大型的爬行動物拿到教室來展示,使用多媒體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圖片觀察爬行動物,還可以展示兩億多年前的中生代,讓學生領略當時爬行動物生存的環境和種類,又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現在地球上爬行動物種類減少的原因。(五)多媒體教學可擴大課堂教學容量,增加信息量。多媒體教學為教師和學生的活動贏得了大量時間,可以在同一屏幕容納多個畫面,或將多個畫面在很短時間內快速展示,用電腦下載或播放相關影視資料、圖片,觀看電視新聞或相關教學節目,可以擴展學生課外知識,了解當前社會現象和科技動態。同傳統教學相比,大大節約了時間和空間,使教學內容更充實,形式樣,有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習效率。可以使課堂40分鍾變得寬松,學生動手、動腦、辯論的機會增多,教學內容也得到了充分落實,練習、課堂檢測時間寬松,對課堂教學中發現的問題能在有效時間內得到改正,教學思路也能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不斷提升。用電腦製作復習課(特別是專題復習)、習題課或總結課等課件,或用實物投影把復習提綱、知識網路、題目、試卷等內容直接展示在屏幕上講解,可以減少抄題、解答過程板書的時間,大大增加課堂的容量,提高課堂效率。二、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合理有效地把握多媒體教學在生物課堂中的運用是新課改背景下的必然結果,但任何事物都有他的負面效應,多媒體教學手段也是一柄「雙刃劍」。如何使用這項工具,要用心思考,切不可盲目誇大其作用,隨意排斥傳統的實驗教學手段,最終本末倒置,使老師和學生走入誤區,影響教學質量。多媒體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注意,但同時心理學也表明,聲、光、電、色等圖像長時間運用可使學生的大腦皮層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易疲勞,當然會降低效果。所以多媒體的合理使用與教師本身素質有很大關系,教師的合理引導,擺正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關系,不應付,不取巧,努力提升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應變能力,多媒體在生物教學中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也一定會使原本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靈活化。為了讓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更充分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還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教師要對多媒體教材進行必要的處理教師要想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在備課時,首先要「通讀」有關多媒體教材(投影片、幻燈片、錄像片、教學光碟、影片、錄音等),充分了解這些教材的內容特點及使用方法、片長、編者意圖。錄像片、科教片必須多播放幾遍,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備課時才能全面考慮,精心設計教案。教師在考慮使用多媒體教材時,要根據教學的時機需要,有選擇地使用。同時教師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配套媒體教材的時候,有的內容配套媒體教材中沒有,這時教師可考慮在其它教學錄像資料片中選擇、剪輯,填補配套媒體教材的空白。現有的配套媒體教材,在內容選擇、時間編排上不盡人意,同樣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有選擇地進行剪輯為教學所用。教師在了解多媒體教材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選擇或剪輯好教材後,就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精心設計好教案,考慮最佳的教學方法,特別是電教媒體——音像教材與其它傳統教學媒體如掛圖、模型、標本等的有機組合運用,並充分發揮多種媒體的特有作用,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才能有效地發揮音像教材這種電教媒體的優勢,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二)、轉變教育觀念,適度運用多媒體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授課內容是否適合或者有無必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講授,在課堂上從頭到尾都是使用多媒體,教師只是播音員和解說員,失去了對教學應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現一些教師離開多媒體課件後無法進行教學實踐的情況,形成了無多媒體不成課的局面。在教學中就按照課件設計思路按部就班,滑鼠輕輕點,圖片張張過,層層推進,全然不顧學生所思所想,而傳統教學媒體——黑板,一個字也沒有或者只有標題,忽視傳統媒體的作用。結果反而使教師缺失了教學的能動性、創造性和靈活性,教學中的機智、靈感閃而復失,教學過程淺入淺出,教學藝術的錘煉也便無從談起。要實現多媒體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的轉變是關鍵。要在現代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把以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豐富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並將這些工具全面的應用到生物教學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理,組合,相互融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從而促進傳統教學方式的根本變革,也就是促進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的變革,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所以,在一堂課中是否使用多媒體以及使用哪種多媒體應該根據教學的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所選擇。傳統的黑板、粉筆、掛圖、模型等工具,錄音機、幻燈機、放映機等電化教學手段仍有用武之地,只有把各種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充分結合使用才可得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三)、不能只重模擬輕實驗教學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觀察、標本的採集和製作等在生物科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些教學手段對於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更好地理解生物學基礎知識,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科學地分析和理解一些生命現象的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利用計算機可以對實驗中動態微觀的過程或周期較長的過程進行宏觀連續的模擬。這對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也是有利的。但是有些教師為了省事,而將一些可以通過課堂上實際動手做的實驗用電腦動畫展示了事,只讓學生觀察到模擬現象,充其量只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而忽視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也不利於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實驗教學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代替的,計算機的應用應該是有助於實驗教學,但絕對不能取代實驗教學。總之,多媒體技術正在課堂內外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知識的生產方式和復制方式的變化正在影響著我們認知方式。生物是研究生命現象的一門科學,教科書中只能用從靜態的圖片、蒼白的文字來說明,使活生生的生物好像失去生命力,而微觀的現象由於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又無法看到,抽象的知識無法理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恰好填補了這一缺陷,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多,技術也進一步的提高和成熟。,使生物學知識突然間變得有趣味性,也拉近了生物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知識性、娛樂性、新穎性結合在一起。但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與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因果關系。還要注意對課程的體系、教學方法、講課藝術等方面進行研究。只有根據學科教學需要,才能實現教學相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對每一個教師來說,把多媒體技術靈活地運用在生物教學中,任重而道遠。
『貳』 教學活動中的"信息差"指的是什麼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造活動情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積極參與言語實踐活動,從而使言語技能發展成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要使學生達至Ⅱ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目的,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就必須注意加強對學生交際能力的訓練一即交際操練(communicating
Drilling)。
交際操練既是教學的手段,又是教學的目的。交際操練作為教學操練的手段常有兩種形式:模擬交際(Para-communlcation)和真實交際(Real-communication)。模擬交際指的是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去識記語言材料,對語言現象進行模仿性操練,從而達到對所學語言材料的運用目的。這種交際通常是對所學內容進行機械性的操練。真實交際則指師生之間,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用英語進行的實際性的交流。衡量真實交際的標準是看甲乙雙方在交流過程中是否載有信息(Information)。而要達到這一標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信息差」或「信息溝」(Information
Gap)的設置。
一、對Information Gap的理解
一般來說,Information
Gap是指甲乙雙方在進行信息交流時,一方持有的信息是對方所沒有的,即說話者有信息要傳遞,而聽者想聽到某些信息,交際雙方之間存在著信息落差,它需要交際者在交流過程中,一方向另一方通過談話交流來填補所未知的信息,交際雙方的注意力集中在信息、說話的意義上面。如,當老師指著圖片上的東西問學生What
Call yOU$ee,m the
picture?時,師生雙方都清楚圖片上有什麼,此時他們之間就不存在「信息差」,老師的提問不是出於實際需要,而是在和學生就What can
you see…?這一句型進行簡單的單詞替換練習。但若老師首先把圖片蒙住再對學生說「This is a picture of Lucy』s
bedroom,Please guess what you can see in her
bedroom」,學生就會根據所學的知識去猜測,在這種情況下,師生間就存有「信息差」,他們間的問答就不是在進行簡單的句型操練,而是在交換信息了。「信息差」本身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信息共享體現了人的一種普遍心理需求。教師可利用這一心理需求,有意創造一種信息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投入到交際活動之中。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會帶著渴求獲得信息和傳遞信息的心理去運用語言。
二、Information Gap設置的幾種形式
1,猜謎游戲
這種游戲往往比較適合年齡較小的學生。如學生學完二十六個字母後,如果總讓他們進行朗讀識記訓練,他們就會感到十分疲倦,從而分散課堂注意力。此時如果用猜謎語的形式設置「信息差」來對學生提問,就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
What letter is an insect?(b-bee)
What letter call you see?(e-see)
What letter is a drink?(t-tea)
2,繪畫拼圖
根據學生愛動手的特點,鼓勵學生利用閑暇時間根據所學內容,製作各種玩具、拼圖或繪畫作品。課堂上,可充分利用這些作品進行教學。首先可讓製作者展現自己的作品,並向其他同學提問,要求他們寫出作品的英語名稱或貼上英語標簽;或首先由其他同學根據作品提問,要求製作者回答或寫出作品的英語名稱或貼上英語標簽。也可以進行拼圖游戲。如學了apple。banana,pear等水果名稱後,要求學生把它們以拼圖的形式製作在紙板上。上課時。首先把紙板掛在黑板上,然後把拼圖拆散,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把它們重新拼成水果單詞圖案(即對「未知信息」進行填補)。以上活動既鍛煉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開發了智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強化了對所學內容的記憶(在「玩」中學得了語言知識),更營造了學習英語、用英語進行真實交際的環境氣氛。
3,體態呈現
教材Go for it!STUDENTS』BOOK(七年級下冊)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本單元在要求學生熟悉並記住所學動物名稱,同時學習並掌握Do you like……?和Why do you
like……?句型在交際中的運用。為達到這一目的,操練時,事先把畫有各種動物的圖片(如老虎、熊貓等)發給學生,然後叫持圖學生到講台上來,其他學生則用句型Do
you like…?和Why do you
like……?進行提問。持圖學生不直接回答,而是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叫對方猜。這就迫使對方用大腦去搜尋、記憶所學的動物名稱進行猜測回答。待對方猜出後,持圖學生再把圖片展現給全班同學,並繼續向其他同學提問Do
you like…。too?Why do you like……?Can you spell
it?等等。結果會得到不同的回答。這樣,整個活動中,有個人的,有小組的,還有全班同學的參與,課堂氣氛會十分活躍,讓學生充分感受用英語進行真實交流的氛圍,從而記住了所學的動物名稱。
4,編講故事
中學生活潑好動,很難做到在課堂上45分鍾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特別是學習難度較大的課文時。這就要求老師把學生的無意注意變為有意注意。把課堂知識串成一個個小故事、化難為易,通過編講故事來學知識就是一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的好辦法。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把班級分為幾個小組,然後將組成一個連貫故事的不同的圖片發到各個小組之中(即通過圖片來提供信息做事情節),要求各組認真觀察各自的圖片,討論其細節後,收回圖片,並讓每組推舉一名代表,要求各個代表根據彼此的討論結果,給出一個連貫合理的故事來。由於不同的卡片會設置出不同信息,這樣,學生經過彼此討論、復述、交換情節,會一步一步地體驗到什麼是真實的交際,從而促成真實的交際,達到交際的目的。同時課堂氣氛也會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隨之高漲,從而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
5,運用多媒體
隨著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電腦網路、VCD等媒體已進入許多學校和家庭,這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多媒體集音、像、圖、文於一體,將實物實貌、生活本身展現在學生面前,可幫助學生更形象地理解所學內容,發展學生思維。教師
可充分利用這一條件,製作和剪輯精彩的英語教學片、製作有聲的動畫課件,課堂上播放給學生看。要求學生觀看以後,根據動畫內容進行模仿演示。這雖然有模仿性質,但這一模仿是以生動的畫面為背景、是在脫離了原有的聲音材料下進行的,它要求學生身臨其境、根據畫面內容進行對話演示來完成整個交際。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差」是仍然存在的,它仍屬於一種真實的交際活動。例如,在教學Go
for it!STUDENTS』BOOK(七年級下冊)Unit 5 I'm watching
TV一文時,可以製作以一個家庭為背景、家人們分別在家裡做各種事情的課件,並附以對話旁白:
A:What』s Dad doing?
B:He』s talking 0n the phone,
A:Where is Jenny?
B:She is』in the bedroom,She is watching TV,
A:Is Dave watching TV in the bedroom too?
B:No,He』s doing homework,
要求學生觀看數遍之後,圍繞畫面情景,就其中的某種畫面動作,自編對話,進行操練。接下來,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的形式,在課堂上做各種動作進行問答。這樣,通過生動的畫面情景和實際操練,學生不僅能熟練地表達畫面上所做的各種事情,而且通過相互提供信息,進行問答,充分了解並掌握What』s
he/she doing?He/She
is…這一進行時態的基本句型結構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同時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訓練,真正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信息差」的設置形式多種多樣,在交際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結構及接受能力,合理地設置「信息差」,要求不能過低或偏高,以便達到真實交際的目的。此外,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充分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外,還可組織學生多開展多種課外英語活動,如舉辦英語晚會、開設英語角等,使學生在課外開放的場合下,利用自然環境中的大量「信息差」,自由地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其深深感受到,英語離開了課堂,仍有「用武之地」,覺得英語是一門「活的語言」,具有真正的實用價值。
『叄』 教學活動中的"信息差"指的是什麼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造活動情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積極參與言語實踐活動,從而使言語技能發展成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要使學生達至Ⅱ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目的,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就必須注意加強對學生交際能力的訓練一即交際操練(communicatingDrilling)。
交際操練既是教學的手段,又是教學的目的。交際操練作為教學操練的手段常有兩種形式:模擬交際(Para-communlcation)和真實交際(Real-communication)。模擬交際指的是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去識記語言材料,對語言現象進行模仿性操練,從而達到對所學語言材料的運用目的。這種交際通常是對所學內容進行機械性的操練。真實交際則指師生之間,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用英語進行的實際性的交流。衡量真實交際的標準是看甲乙雙方在交流過程中是否載有信息(Information)。而要達到這一標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信息差」或「信息溝」(InformationGap)的設置。
一、對Information Gap的理解
一般來說,Information
Gap是指甲乙雙方在進行信息交流時,一方持有的信息是對方所沒有的,即說話者有信息要傳遞,而聽者想聽到某些信息,交際雙方之間存在著信息落差,它需要交際者在交流過程中,一方向另一方通過談話交流來填補所未知的信息,交際雙方的注意力集中在信息、說話的意義上面。如,當老師指著圖片上的東西問學生WhatCall yOUsee,in the picture?時,師生雙方都清楚圖片上有什麼,此時他們之間就不存在「信息差」,老師的提問不是出於實際需要,而是在和學生就What can you see…?這一句型進行簡單的單詞替換練習。但若老師首先把圖片蒙住再對學生說「This is a picture of Lucys bedroom,Please guess what you can see in her bedroom」,學生就會根據所學的知識去猜測,在這種情況下,師生間就存有「信息差」,他們間的問答就不是在進行簡單的句型操練,而是在交換信息了。「信息差」本身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信息共享體現了人的一種普遍心理需求。教師可利用這一心理需求,有意創造一種信息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投入到交際活動之中。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會帶著渴求獲得信息和傳遞信息的心理去運用語言。
二、Information Gap設置的幾種形式
1,猜謎游戲
這種游戲往往比較適合年齡較小的學生。如學生學完二十六個字母後,如果總讓他們進行朗讀識記訓練,他們就會感到十分疲倦,從而分散課堂注意力。此時如果用猜謎語的形式設置「信息差」來對學生提問,就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
What letter is an insect?(b-bee)
What letter call you see?(e-see)
What letter is a drink?(t-tea)
2,繪畫拼圖
根據學生愛動手的特點,鼓勵學生利用閑暇時間根據所學內容,製作各種玩具、拼圖或繪畫作品。課堂上,可充分利用這些作品進行教學。首先可讓製作者展現自己的作品,並向其他同學提問,要求他們寫出作品的英語名稱或貼上英語標簽;或首先由其他同學根據作品提問,要求製作者回答或寫出作品的英語名稱或貼上英語標簽。也可以進行拼圖游戲。如學了apple。banana,pear等水果名稱後,要求學生把它們以拼圖的形式製作在紙板上。上課時。首先把紙板掛在黑板上,然後把拼圖拆散,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把它們重新拼成水果單詞圖案(即對「未知信息」進行填補)。以上活動既鍛煉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開發了智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強化了對所學內容的記憶(在「玩」中學得了語言知識),更營造了學習英語、用英語進行真實交際的環境氣氛。
3,體態呈現
教材Go for it!STUDENTS』BOOK(七年級下冊)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本單元在要求學生熟悉並記住所學動物名稱,同時學習並掌握Do you like……?和Why do you
like……?句型在交際中的運用。為達到這一目的,操練時,事先把畫有各種動物的圖片(如老虎、熊貓等)發給學生,然後叫持圖學生到講台上來,其他學生則用句型Do
you like…?和Why do you
like……?進行提問。持圖學生不直接回答,而是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叫對方猜。這就迫使對方用大腦去搜尋、記憶所學的動物名稱進行猜測回答。待對方猜出後,持圖學生再把圖片展現給全班同學,並繼續向其他同學提問Do
you like…。too?Why do you like……?Can you spell
it?等等。結果會得到不同的回答。這樣,整個活動中,有個人的,有小組的,還有全班同學的參與,課堂氣氛會十分活躍,讓學生充分感受用英語進行真實交流的氛圍,從而記住了所學的動物名稱。
4,編講故事
中學生活潑好動,很難做到在課堂上45分鍾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特別是學習難度較大的課文時。這就要求老師把學生的無意注意變為有意注意。把課堂知識串成一個個小故事、化難為易,通過編講故事來學知識就是一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的好辦法。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把班級分為幾個小組,然後將組成一個連貫故事的不同的圖片發到各個小組之中(即通過圖片來提供信息做事情節),要求各組認真觀察各自的圖片,討論其細節後,收回圖片,並讓每組推舉一名代表,要求各個代表根據彼此的討論結果,給出一個連貫合理的故事來。由於不同的卡片會設置出不同信息,這樣,學生經過彼此討論、復述、交換情節,會一步一步地體驗到什麼是真實的交際,從而促成真實的交際,達到交際的目的。同時課堂氣氛也會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隨之高漲,從而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
5,運用多媒體
隨著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電腦網路、VCD等媒體已進入許多學校和家庭,這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多媒體集音、像、圖、文於一體,將實物實貌、生活本身展現在學生面前,可幫助學生更形象地理解所學內容,發展學生思維。教師
可充分利用這一條件,製作和剪輯精彩的英語教學片、製作有聲的動畫課件,課堂上播放給學生看。要求學生觀看以後,根據動畫內容進行模仿演示。這雖然有模仿性質,但這一模仿是以生動的畫面為背景、是在脫離了原有的聲音材料下進行的,它要求學生身臨其境、根據畫面內容進行對話演示來完成整個交際。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差」是仍然存在的,它仍屬於一種真實的交際活動。例如,在教學Go
for it!STUDENTS』BOOK(七年級下冊)Unit 5 I'm watching
TV一文時,可以製作以一個家庭為背景、家人們分別在家裡做各種事情的課件,並附以對話旁白:
A:What』s Dad doing?
B:He』s talking 0n the phone,
A:Where is Jenny?
B:She is』in the bedroom,She is watching TV,
A:Is Dave watching TV in the bedroom too?
B:No,He』s doing homework,
要求學生觀看數遍之後,圍繞畫面情景,就其中的某種畫面動作,自編對話,進行操練。接下來,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的形式,在課堂上做各種動作進行問答。這樣,通過生動的畫面情景和實際操練,學生不僅能熟練地表達畫面上所做的各種事情,而且通過相互提供信息,進行問答,充分了解並掌握What』s
he/she doing?He/She
is…這一進行時態的基本句型結構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同時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訓練,真正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信息差」的設置形式多種多樣,在交際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結構及接受能力,合理地設置「信息差」,要求不能過低或偏高,以便達到真實交際的目的。此外,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充分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外,還可組織學生多開展多種課外英語活動,如舉辦英語晚會、開設英語角等,使學生在課外開放的場合下,利用自然環境中的大量「信息差」,自由地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其深深感受到,英語離開了課堂,仍有「用武之地」,覺得英語是一門「活的語言」,具有真正的實用價值。
『肆』 網癮真的存在嗎
未成年人、學生上網人數眾多,由於網路的影響造成了許多未成年人沉迷網路學習成績下降等現象,這次研究性學習本小組就調查與未成年人上網有關的一些東西。調查主要是通過問卷調查和用QQ在網上進行的隨機調查。 問卷調查在假期補課學校和街道上隨機進行,QQ調查則是隨機填加的10~18歲的網民進行調查,調查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在對未成年人進行調查時同時也對成年人對於未成年人上網的觀點進行調查。 調查問題 學生問卷 1.上學時一周上網的時間? a.0~3h b.3~6h c.6~12 d.更多 2.假期平均每日用電腦時間? a.0~2 b.2~4 c.4~6 d.更多 3.平時上網時做什麼? A.聊天、聽音樂 B.查資料看網業 C.游戲 D.其他 4.假期上網干什麼 A.聊天、聽音樂 B.查資料看網業 C.游戲 D.其他 5.你是否近視? 6.接觸QQ多久了? a.沒用過 b最近才用 c.1~3 d.更久 7.平時怎麼用QQ? a.一打開就聊個不停 b.邊玩游戲邊開著 c.沒事就開著 d.有事才打開 8.家長對你上網的態度? a.支持 b.反對 c.不支持也不反對 d.不知道 9.你對網路的認識 A。資源豐富,利大於弊。 B。有許多不良信息,弊大於利 C。關鍵在於怎麼使用,利=弊 D。不同看法 10.對游戲的看法 a.緩解疲勞的一種方式可以適當玩 b.可以發泄生活中的不愉快由心情決定玩的多少 c.虛擬的東西不玩為好 d.不同看法 11.你上網是否影響了與社會、他人的交往? a.很嚴重 b.有一點 c.極少有 d.決不會有 12.你是否給假期制定了學習計劃,但卻因玩而未辦到? a.是 b.否 13.假期上網上到什麼時候 a.想上多久就多久 b.12:00左右 c.更晚 d.只上一會 14.你認為自己對游戲、網路是否上癮 a.很嚴重 b.有一點 c.現在沒有 d.決不會有 成人問卷 1。未成年、學生人上網主要干什麼 a.游戲 b.聊天、聽音樂 c.查資料、看新聞 d.其他 2。是否擔心孩子網戀 a.很擔心 b.有點擔心 c.沒什麼 d.孩子不會的 3。是否擔心孩子上網影響學習 a.很擔心 b.有點擔心 c.沒什麼 d.孩子不會的 4.是否擔心孩子上網影響社交、與人來往 a.很擔心 b.有點擔心 c.沒什麼 d.孩子不會的 5。是否擔心孩子上網時間過長 a.太長了 b.不是很長 c.還可以 d.不長 6。怎麼看待未成年人上網 A。資源豐富,利大於弊。 B。有許多不良信息,弊大於利 C。關鍵在於怎麼使用,利=弊 D。不同看法:__________ 調查結果 問卷調查共調查60名學生,QQ調查共調查50名學生、30名家長。 由於調查卷多、調查方式不同、題目多選等原因,
『伍』 如何提高話題式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一、全面了解教材的編寫概況
pep小學英語教材是以話題來安排單元教學內容的。所以在進行單元教學(即話題教學)時,教師有必要對教學內容和資源進行重組和開發,從而提高話題式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一)分析單元話題的內部結構
小學英語教材編寫的總體思路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為主線,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具有實際意義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的編寫思路。所以當我們進行單元教材分析時,就可以發現pep小學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便是一個特定的話題。在這些話題中,教材巧妙地安排了相應的語言結構和交際功能。同時,教材又為每一個話題設計了或暗示出相關的語言任務,讓學生在完成語言任務的過程中掌握話題所要求的語言項目,並形成相應的語言能力。例如pep小學英語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話題是my home。與其他單元一樣,教材把這一話題安排成a、b、c三個部分。a部分涉及的詞彙是有關房間名稱的。b部分涉及的詞彙是房間內有關傢具的名稱的。為了鞏固詞彙教學,a、b部分都安排了相應的tpr活動「let』s do」。在a、b部分的對話教學中,教材安排了詢問地點和方位的交際功能項目。同時a部分的交際用語是單數形式,b部分的交際用語是復數形式,從而使學生在語言的運用中循序漸進地掌握相應的語言結構。在c部分教材安排了一些任務和操練性質的語言活動,讓學生在語言任務中習得語言。在教學時,我們只有了解話題的內部結構後才具備了單元課時安排的基本依據。但要更好地安排單元課時教學,我們還要上溯下延地研究當前話題在整套教材中地位與作用。
(二)注意話題編排的前後聯系
pep小學英語教材遵循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原則來安排各冊教材中的話題。所以在前幾冊教材中出現的話題會在後幾冊教材的話題安排中進行擴展和提升。例如:三年級上冊教材中出現的stationery 這一話題會在四年級上冊中再次出現。第一次出現stationery這一話題時,著重學習了文具的名稱。而四年級上冊教材中stationery這一話題的討論就擴展了其廣度和深度。book一詞已擴展到了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 book, notebook和story book等,同時又著重討論了文具的數量等。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my days of the week」這一話題中,各科目的教材中又得到了再現。所以,當我們上溯下延地分析本單元話題時,我們就能更好地找到本話題教學與其他話題教學的聯接點和發展點,從而確定當前話題教學的側重點和難點。同時也可以為後續的話題教學做好鋪墊和滲透。
(三)理解話題與語言項目的關系
在「話題式」英語教學中,我們要以話題為中心來展開教學活動,在對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互相溝通、彼此討論的過程中來學習語言結構並體會其交際功能。例如在四年級上冊「my home」這個話題的對話教學中出現了「is she in the living room?」「no, she isn』t.」「is she in the study?」「yes, she is.」這一句型。如果我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這一句型上,我們就有可能會讓學生討論「is she tall?」「is she a student?」「is she your mother?」等等。這樣的教學沒有把握好話題教學的重點,脫離了「my home」這一話題的核心。事實上,在「my home」a部分的對話教學中安排這一句型的目的是要讓學生運用這一句型來討論小貓藏匿的房間,從而鞏固學生對各房間名稱的掌握與運用。在話題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別的句型來討論這一單元的話題,但不必運用別的話題來操練一個句型,這便是話題式英語教學與其他教學方式的區別所在。
(四)安排好各課時的語言任務
pep小學英語教材倡導任務型教學途徑。從三年級下冊開始,教材在c部分安排了task time 的教學內容。而話題式英語教學本身就需要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任務中運用語言,從而形成實際語言運用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用好教材所提供的語言任務,同時還要根據教材的暗示設計相關的語言任務。語言任務的安排,就是要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運用什麼語言、如何運用以及完成什麼任務有一個明確的安排。所以在話題教學中重視語言任務的安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
二、合理安排單元的課時教學
在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初步分析,並了解其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之後,我們就可以安排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各個課時的安排都要遵循以話題為中心的原則,突出語言的交際性和生活性,由單純的模仿和機械操練轉向具有交際性、實踐性和啟發性的話題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和交際能力。
(一)以話題為中心,激活詞彙教學
語匯與對話在pep小學英語教材中往往被分成兩個版塊來展示。但是我們不能誤解教材的編寫體例,認為詞彙教學和對話教學必須分成兩個單獨的部分來進行。事實上,根據語言習得的規律,孩子在學習語言時,往往是在交流中需要什麼詞就直接使用這個詞來表達意義,並在不斷的使用過程中掌握和積累詞彙的。所以教師在進行話題式英語教學時,首先要以話題為中心處理教材,重新組合單元教學內容,再圍繞話題展開詞彙教學,讓詞彙教學一開始就與重點句型的學習相結合,並融於話題情境中,為話題服務。
以pep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what would you like?為例。該話題的a部分是詢問就餐時吃什麼。在a部分let』s learn中教材安排了12個有關食品的詞彙(其中6個是新授詞彙),而相關句型就只有「can i have some noodles, please?」 「sure. here you are.」這個學生已經掌握的句型。而在let』s talk的對話中不僅出現了「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 ....」這個單元話題的主句型,而且還出現了「what』s for dinner?」「wait and see.」「everything』s ready.」等若干非重點句型。所以在詞彙教學時滲入「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 ....」這一重點句型,不僅可以減輕對話教學的壓力,還可以豐富詞彙教學的內容。使學生一開始便在語言的運用中學習語言,形成交際能力。
(二)以話題為中心,推進對話教學
詞彙教學和對話教學都需要結合語言的運用與實踐。但詞彙教學中的交際實踐主要是要讓學生在運用中掌握詞彙,而對話教學中則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結構和交際功能。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只有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才能有效地形成。所以我們有必要對教材中的對話進行適當的改編,使其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夠讓學生進行真實的交際。例如,pep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meet my family的話題是談論家庭成員及其職業。但我們農村小學生的父母一般都是farmer。在進行此話題的討論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於是我們模仿教育雜志上一位教師的設計案例,進行一場「神州家庭秀」活動來實施這一單元教學。我要求學生自由組合「家庭」,表述各家庭成員及職業,其餘內容學生可以自由發揮。這樣一來,學生便有了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所討論的語言內容也能有所擴展,不再局限於教材中的內容了。
圍繞話題進行對話教學時,我們需要把握好以下幾點:(1)話題情境要真實。教師可利用圖片、掛圖、實物和多媒體等創設真實的情景,讓學生在充分感受語言意義並進行過充分操練的情況下再展開對話題的討論。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有話能說、有話可說。(2)對話的主題要突出。教師創設對話情景時,一定要圍繞某個話題來展開,針對語言表達的意義,從而提高話題教學的有效性。(3)對話的形式要有趣。教師可盡量採用生動活潑的活動形式(如talk and guess等)來激發學生參與對話的熱情。(4)對話空間要開放。對話不是背課文,也不是單純的模仿。教師可在情景設計中引導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並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展現自己的獨特個性。
(三)以話題為中心,展開讀寫教學
讀寫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字母教學開始,讀寫教學就可以有機地滲透到每一課時的教學之中。到了高年級教材的read and write更是話題教學的一個重要課型。在讀寫教學中,我們同樣要以話題為中心來展開教學,其教學步驟一般可分為:(1)在對話題的討論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2)以閱讀材料為話題進行交流與討論。(3)依據討論後的結果進行寫的訓練。(4)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朗讀和表演。(5)圍繞話題進行讀、寫的拓展訓練。
以pep 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a部分的read and write為例。我們在教學時可以圍繞「in a nature park」這一話題討論學生帶來的風景照片,然後引出wu yifan的holiday picture。向學生提幾個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對話。然後學生一起討論對話中的內容,讓學生依據討論的結果完成學生用書上的練習。接下來再讓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朗讀訓練或角色表演。角色表演之後再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照片在小組中進行真實的交流或對話創編。最後為學生提供一些重點句型(主要是本課的四會句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照片仿寫對話。
三、話題式英語教學的基本策略
話題式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讓學生圍繞話題進行真實的交流與交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那麼如何使學生的語言運用更具有真實性和交際性呢?我們可以用以下教學策略來達到這一要求。
(一)「情景創設」的策略
話題教學的一個基本前提即是語言情景的創設。學生只有在具體的語言情景中才能感受到所討論的主題以及所使用語言的意義,才有可能在情景中進行話題的交流與討論。缺失語言情景的英語教學必會落到只顧語言形式操練的道路上去。情景創設的主要策略有以下幾種:(1)可利用課堂環境資源進行情景創設。在my classroom這一話題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教室中現有的資源進行交流與交際,而不必舍本取末地去運用多媒體進行情景創設。(2)可利用師生資源進行情景創設。在教學「my friends」這一話題時,我們可以利用現有師生資源創設情景,讓學生對身邊的人進行外貌的描述。(3)可利用教具進行情景創設。在許多話題中,我們都可以在課前准備一些教具,在課堂中創設出較為真實的語言情景。例如利用一副春聯便可創設一個「happy new year」的情景。(4)可利用課件創設情景。多媒體可以讓我們擺脫時空的限制,在視覺與聽覺的共同作用下,為學生創設出身臨其境的語境。(5)還可利用掛圖、卡片創設情景。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掛圖和卡片的運用也可以創設出較為真實的情景。
(二)「製造信息差」的策略
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是人們進行交流和交際的直接動因。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就是要進行信息的交流,以填補交際雙方信息的差距。所以,當我們進行話題式英語教學,力求讓學生運用語言進行真實的交流與交際時,我們可針對這一語言項目在情景中創設一定的信息差活動,激發學生填補信息差的慾望,從而引導學生運用相關語言項目進行信息的交流。例如在「we love animals」這一話題中,有這樣一組對話:
- i have a teddy bear.
- oh, really? may i have a look?
- sure. here you are.
- thank you. oh, it』s nice! i like it.
- thanks.
我第一次教學這組對話時,學生帶了許多玩具。但在上課前學生就已經了解到同學所帶的玩具並把玩過。也就說學生在操練這組對話時已經沒有信息差了,所以學生缺少交際慾望,只是在機械地背課文。第二次教學時,我一早就讓學生把帶來的玩具裝進我的大盒子中。所以到上課時,學生已經憋了一個上午了,紛紛舉起手來要向同學介紹自己的玩具動物。其他學生也充滿了好奇,紛紛說「may i have a look?」 「may i have a look?」所以,話題教學中信息差的創設不僅可以使語言的運用更具真實性,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交際的慾望。
(三)「信息共享」策略
信息差是人們交際的直接動因,那麼是不是每一項交際教學活動都需要我們刻意地去製造信息差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差是客觀存在的。在話題教學的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信息共享的過程運用語言、習得語言就可以了。例如話題式英語教學中的許多調查任務,如 「what colour do you like?」 「i like blue.」等。再如先畫好圖再就繪圖內容進行交流的任務,如 「look, this is my room. there are two end tables near the bed ….」等。
(四)「多維互動」策略
多維互動策略是指在話題教學時應該盡量增加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進行語言的運用和信息的交流,從而提高話題式英語教學的效率。如下圖所示,我們一般課堂教學往往停留在圖1的這互動模式上。教師是信息交流的焦點,學生之間缺少互動的機會。這樣的互動模式適合小班化教學。而圖2的互動模式是一種多維的互動。它的優點是適合大班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但它的缺點是教師不能隨時掌控和兼顧學生的交際活動,對學生合作能力和合作習慣有較高的要求。在話題式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加以適當地運用「多維互動」策略,以提高教學的效率。
『陸』 如何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
生物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其研究方向兼顧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它探究的是有生命的物體,讓學生掌握的是生物的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有關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傳統的教學手段對微觀世界顯得有些無助,而運用多媒體則可將微觀的結構和功能或者生理過程生動逼真地呈現給學生。由於多媒體教學軟體匯集了文本、圖形、動畫、聲音、視頻、音頻等多種媒體信息,能創造出圖文聲像並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能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學生獲取動態信息,從而形成鮮明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效果,能變抽象為形象,變微觀為宏觀,變靜態為動態,變不可操作為可操作,使「死」的生物概念、原理變成「活」的生物知識,多媒體計算機成為形之有效的教具,使看不見、摸不著的微觀世界和復雜的生理過程直觀地顯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慾大為提高。因此,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一、運用多媒體給生物教學帶來的優勢
(一)多媒體使教師更能靈活的駕馭課堂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師的備課環節中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度,拓寬知識視野,又能考慮到不同層面的學生來設置課堂問題和練習。教師在預設計習方案時,可以適當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一定限度地布置學生網上查找資源知識,使學生能夠從課本以外的視野中發現生物的奧秘,激發其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把課本知識、實踐知識、網路知識融合在一起,這樣預習的效果肯定明顯,課堂環節也必然流暢。
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節約了時間,課堂信息量也增大,課堂活動也能充分展開,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傳授知識的模式,教學雙邊活動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盡情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圍繞教師制定的方案展開有序的課堂活動,學生課堂中盡量是主人角色,教師適度指導,教學活動可以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受時間和空間約束,可以跨越時空隧道。例如,在講生物進化和生命起源問題時,受課本和大腦思維的限制,教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怎麼也講不清,怎麼也聽不明白。使用多媒體手段則可以使遠古畫面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生動而好奇,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生命起源如此漫長,進化過程如此曲折,從而實現了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知識直觀化。
(二)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總是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的,因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動直觀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聯想,喚起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知識,經驗及表象,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濃厚興趣的驅使下,學生必定能專注於學習,其汲取知識的效率也將大大提高。作為教師都想盡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必須為學生創設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富有趣味的學習環境。而多媒體教學課件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在信息技術和生物學科整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具有的綜合處理圖形、圖像、動畫視頻以及聲音、文字和語言,符號等多種信息的功能,從聲音、色彩、形象、情節、過程等方面,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景,設計出某種「情境」。如在講述《血管與心臟》時,利用媒體動畫和視頻多側面、多角度地展示心臟的動態收縮圖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理解心臟的主要功能。隨後畫面進行動態分割,展示心臟的內容結構,適時引導學生觀察心臟的幾個腔、房,室壁的薄厚,與心房、心室相連通的血管,瓣膜開放的方向,血液的流向等。從而高效地解決了「四腔、血管、瓣膜、血液流動方向相統一」的難點問題,同時還能清楚區別動、靜脈、毛細血管的知識等。這樣生動的畫面、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問題和及時的反饋,為學生創設了課堂教學情境,提供了愉快和諧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參與求知的慾望,產生興趣,提高效率。
(三 )精用多媒體,快速突破教學難點
多媒體可以將一些晦澀難懂的內容具體化,將一些抽象的內容形象化,這樣更便於學生理解內容,教師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一節時,其中的一個重點內容便是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這對於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理解的,通過flash動畫的形式,用三種不同顏色的圓點分別表示有用的物質、沒用的物質及細胞內部產生的廢物,通過這三種圓點在細胞膜之間穿插的動畫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重難點問題。實踐證明,這種方式使學生更易掌握重難點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 )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抽象事物直觀展示
1.從微觀到宏觀。
初中生物課對於《種子的萌發》只從文字和靜態的圖片給予展示,好多學生無法理解種子從萌發到成長的過程,用實驗演示的話,需要很長時間,又不易觀察其生長的詳細過程,教師對此無從下手。但使用多媒體後,將種子萌發的各個時期用flash動畫的形式播放種子從萌芽到生長,種子中各部分的變化過程,整個過程栩栩如生地顯示在學生面前,易於學生理解,又能詳細描述其變化過程。
2.從靜態到動態。
在講《血流———流動的組織》一節時,教師只能強調血液是一種組織且可以在血管內流動,學生不理解血液是如何流動的,流動的方向是怎樣的,利用多媒體通過視頻的形式展示血液循環系統,則可直接觀察到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速度和方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准確長效。
3.可穿越時空界限。
課本講爬行動物時,老師無法用語言准確生動地描述,又不能將大型的爬行動物拿到教室來展示,使用多媒體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圖片觀察爬行動物,還可以展示兩億多年前的中生代,讓學生領略當時爬行動物生存的環境和種類,又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現在地球上爬行動物種類減少的原因。
(五)多媒體教學可擴大課堂教學容量,增加信息量。
多媒體教學為教師和學生的活動贏得了大量時間,可以在同一屏幕容納多個畫面,或將多個畫面在很短時間內快速展示,用電腦下載或播放相關影視資料、圖片,觀看電視新聞或相關教學節目,可以擴展學生課外知識,了解當前社會現象和科技動態。同傳統教學相比,大大節約了時間和空間,使教學內容更充實,形式更多樣,有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習效率。可以使課堂40 分鍾變得寬松,學生動手、動腦、辯論的機會增多,教學內容也得到了充分落實,練習、課堂檢測時間寬松,對課堂教學中發現的問題能在有效時間內得到改正,教學思路也能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不斷提升。用電腦製作復習課(特別是專題復習)、習題課或總結課等課件,或用實物投影把復習提綱、知識網路、題目、試卷等內容直接展示在屏幕上講解,可以減少抄題、解答過程板書的時間,大大增加課堂的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二、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合理有效地把握多媒體教學在生物課堂中的運用是新課改背景下的必然結果,但任何事物都有他的負面效應,多媒體教學手段也是一柄「雙刃劍」。如何使用這項工具,要用心思考,切不可盲目誇大其作用,隨意排斥傳統的實驗教學手段,最終本末倒置,使老師和學生走入誤區,影響教學質量。多媒體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注意,但同時心理學也表明,聲、光、電、色等圖像長時間運用可使學生的大腦皮層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易疲勞,當然會降低效果。所以多媒體的合理使用與教師本身素質有很大關系,教師的合理引導,擺正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關系,不應付,不取巧,努力提升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應變能力,多媒體在生物教學中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也一定會使原本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靈活化。為了讓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更充分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教師要對多媒體教材進行必要的處理
教師要想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在備課時,首先要「通讀」有關多媒體教材(投影片、幻燈片、錄像片、教學光碟、影片、錄音等),充分了解這些教材的內容特點及使用方法、片長、編者意圖。錄像片、科教片必須多播放幾遍,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備課時才能全面考慮,精心設計教案。教師在考慮使用多媒體教材時,要根據教學的時機需要,有選擇地使用。同時教師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配套媒體教材的時候,有的內容配套媒體教材中沒有,這時教師可考慮在其它教學錄像資料片中選擇、剪輯,填補配套媒體教材的空白。現有的配套媒體教材,在內容選擇、時間編排上不盡人意,同樣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有選擇地進行剪輯為教學所用。教師在了解多媒體教材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選擇或剪輯好教材後,就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精心設計好教案,考慮最佳的教學方法,特別是電教媒體——音像教材與其它傳統教學媒體如掛圖、模型、標本等的有機組合運用,並充分發揮多種媒體的特有作用,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才能有效地發揮音像教材這種電教媒體的優勢,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
(二)、轉變教育觀念,適度運用多媒體
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授課內容是否適合或者有無必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講授,在課堂上從頭到尾都是使用多媒體,教師只是播音員和解說員,失去了對教學應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現一些教師離開多媒體課件後無法進行教學實踐的情況,形成了無多媒體不成課的局面。在教學中就按照課件設計思路按部就班,滑鼠輕輕點,圖片張張過,層層推進,全然不顧學生所思所想,而傳統教學媒體——黑板,一個字也沒有或者只有標題,忽視傳統媒體的作用。結果反而使教師缺失了教學的能動性、創造性和靈活性,教學中的機智、靈感閃而復失,教學過程淺入淺出,教學藝術的錘煉也便無從談起。要實現多媒體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的轉變是關鍵。要在現代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把以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豐富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並將這些工具全面的應用到生物教學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理,組合,相互融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從而促進傳統教學方式的根本變革,也就是促進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的變革,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
所以,在一堂課中是否使用多媒體以及使用哪種多媒體應該根據教學的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所選擇。傳統的黑板、粉筆、掛圖、模型等工具,錄音機、幻燈機、放映機等電化教學手段仍有用武之地,只有把各種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充分結合使用才可得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不能只重模擬輕實驗教學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觀察、標本的採集和製作等在生物科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些教學手段對於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更好地理解生物學基礎知識,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科學地分析和理解一些生命現象的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利用計算機可以對實驗中動態微觀的過程或周期較長的過程進行宏觀連續的模擬。這對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也是有利的。但是有些教師為了省事,而將一些可以通過課堂上實際動手做的實驗用電腦動畫展示了事,只讓學生觀察到模擬現象,充其量只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而忽視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也不利於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實驗教學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代替的,計算機的應用應該是有助於實驗教學,但絕對不能取代實驗教學。
總之,多媒體技術正在課堂內外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知識的生產方式和復制方式的變化正在影響著我們認知方式。生物是研究生命現象的一門科學,教科書中只能用從靜態的圖片、蒼白的文字來說明,使活生生的生物好像失去生命力,而微觀的現象由於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又無法看到,抽象的知識無法理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恰好填補了這一缺陷,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多,技術也進一步的提高和成熟。,使生物學知識突然間變得有趣味性,也拉近了生物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知識性、娛樂性、新穎性結合在一起。但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與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因果關系。還要注意對課程的體系、教學方法、講課藝術等方面進行研究。只有根據學科教學需要,才能實現教學相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對每一個教師來說,把多媒體技術靈活地運用在生物教學中,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