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內外財務造假研究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以高速度發展,人們進行經濟決策就需要更多更為准確的數據和信息,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所提供的各項財務指標是衡量企業發展狀況的依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個信息使用人的行為方向與資源配置動態都直接被財報的准確性所影響。如若較多上市企業出具虛假財務報告,或許會導致投資者作出錯誤決策而導致投資失敗,如此一來便會嚴重消磨投資者的投資熱情,擾亂證券市場秩序,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在財務舞弊更復雜、隱蔽性更強的新情況下,財務舞弊的識別和治理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因此,系統深入探索企業舞弊的共性特徵,防止企業舞弊以及降低審計失敗率刻不容緩。
1.1.2 研究意義
本文研究以我國醫葯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特徵與防治對國家經濟發展有著建設性的意義。一是有助於保障資本市場各種經濟活動的有序進行。二是資本市場的穩定與完善程度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眾所周知,資本市場疲軟會造成經濟頹勢的惡性循環,證券投資者作為市場交易中的活躍分子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保護在投資市場中處於信息弱勢的中小投資者,三是有助於營造公平的投資環境。有助於增強中小投資者投資信心,此外,還有助於審計監督水平的提高。財務舞弊特徵給審計人員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將審計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細節總結出來,並且將企業顯示的各種特徵信號聯系起來,給注冊會計師審計提供了便利。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
1.2.1 國內文獻綜述
閻達五、王建英(2001)採用「十分法」將取得的 1996 至 1998 年統計樣本中的資產收益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盈利質量指標按數值大小進行排序,通過均值差異檢驗,得出財務舞弊企業所呈現的具體特徵[1]。
章美珍(2002)將銀廣夏舞弊案例貫穿全文,從關聯方、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量、內部控制等幾個方面闡述了企業舞弊的端倪,該案例分析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 可參考性[2]。
耿建新、肖澤忠等(2002)運用案例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分析了億安科技與銀廣夏的財務數據指標特徵,隨後又對 36 家盈餘操縱公司進行實證檢驗,發現財務舞弊公司在舞弊前每股現金流量顯著小於非舞弊公司[3]。
毛志宏、李荷和張星明(2006)通過選取上交所 2001 年-2004 被證監會處罰並披露57家 A 股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運用邏輯回歸模型詳細論證出了獨立董事比例、獨立董事年薪以及會議次數與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可能性是負相關的[4]。
羅秀珍(2012)從董事會治理角度對董事會構成、董事薪酬、審計委員會三方面進行展開論述,並輔以回歸分析,驗證了高層人事變動與董事會治理與財務舞弊相關性[5]。
方軍雄(2003)選取1993至2004年十年間被證監會處罰的48家公司作為樣本,將應收賬款周轉率、董事會專業人員數量、資產負債率、每股收益作為變數,採用二項 Logistic 回歸方法發現舞弊公司與非舞弊公司在上述四個指標方面存在顯著差異[6]。
阮錦勤(2003)運用邏輯回歸模型論證了股權結構、股權集中度以及董事會特徵與財務報告舞弊的關系,提出並證明監事會人員數量與企業財務舞弊的正向關系[7]。
岳殿民(2008)以 1997 至 2006 年被監督部門依法查處並曝光的 53 家公司並剔除數據不全、剔除證券行業種類公司得到 36 個舞弊樣本,再選取沒有舞弊行為的公司作為對照,綜合運用邏輯分析模型得出了盈利能力特徵與舞弊的關系[8]。
萬東敏(2012)將 2003 至 2010 年製造行業的舞弊樣本與經過 5 原則篩選的 27個參照樣本納入 Logistic 分析模型以及 T 檢驗,從企業內部結構、財務指標、審計意見等角度展開分析其與舞弊的相關性,具有較准確的識別率[9]。
張海燕將(2013)以2004年至2012年間被依法查處披露的44家舞弊上市公司與 44 家報表沒有作假的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通過 SPSS 軟體分析 27 個自變數並進行 T 檢驗,採用逐步向後的方式進行剔除,避免多重共線情況,得出應收賬款周轉率和流動比率是區別財務報告舞弊的有效指標[10]。
謝曉燕、程富(2009)通過分析評價的性質和內容,指出我國現階段對內部控制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標准,通過國際比較,找出我國與國際發達國家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中的差距[11]。
戴文濤、王茜、譚有超(2013)研究了影響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外部環境、主客體、設立目標、評價方法、規范等內容,並且提出一個完整的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概念框架[12]。
1.2.2 國外文獻綜述
國外早期將企業財務舞弊的特徵研究稱為「企業舞弊紅旗」研究,通過對舞弊企業進行歸類分析,得出財務報告舞弊企業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特徵,將這些共性特徵定義為會計舞弊「紅旗」,一旦發現一個企業具有「紅旗」中的近似現象,便可以對其進行舞弊風險防控檢查[13]。Albrecht 和 Romney(1986)採用問卷調查與歸納研究方法,發現公司管理人員個人能力、文化素質高低與公司報表是否作假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14]。
Beasley(1996)通過對舞弊公司的分析發現獨立董事比重、董事會審計人員比例、會議次數可以納入舞弊公司預警信號中來[15-16]。
Summers 與 Sweeney(1998)從舞弊三因素理論入手,採用案例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對上市公司舞弊手段進行分析,發現大型上市集團公司大多採用關聯方關系弄虛作假的方式,通過偽造、變造虛假買賣合同等手段作高收入,利潤自然也增加。研究還指出隱藏內部關聯方交易事項,也是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常見現象[17]。
Abbott Parker 與 Peters(2002)運用案例剖析,通過正反例子對比說明治理層結構設置對預防財務舞弊的重要性,再一次強調了建立審計委員會的必要性,在研究中也指出內部機構審計專業性較弱也容易滋生財務舞弊,應合理安排董事會人員,增加財務或審計相關專業人才,面對公司重大財務決策可以著重聽取其有益建議[18]。
Doumpos(2005)在對公司財務舞弊研究時把本國 57 家公司作為取樣對象,從這 57 個樣本中分別獲得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利潤等數據計算負債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將得到的指標帶入回歸模型,經過檢驗分析得出總資產周轉率在辨別企業是否存在舞弊行為方面具有顯著性[19]。
1.2.3 文獻評述
財務舞弊自企業成立以來就一直存在著,從最初單業務造假到各個報表聯動造假愈演愈烈,因此關於財務舞弊的手段、特徵以及對策的國內外文獻研究也較多。已有文獻中,實證過程中只將能夠量化的財務比率作為研究變數,研究變數類別較為單一,因此得出的研究結果的准確性有待商榷。在分析財務舞弊的具體特徵方面,對於企業發生財務舞弊時宏觀環境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特徵並沒有論證,本文將財務舞弊的宏觀環境特徵與微觀特徵相結合,全面分析財務舞弊特徵。研究領域偏窄。現存的文獻研究大多是財務舞弊特徵與識別,如若能將財務舞弊的特徵識別與計算技術結合,不僅能夠彌補研究上的不足,而且也能極大的提高該研究的實用性以及操作性。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框架
本文一共六章。第一章緒論部分首先闡述了該課題研究背景和意義,回顧關於財務舞弊案例的文獻,說明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闡述財有關務財務舞弊的定義及中醫葯企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第三章從醫葯行業角度出發分析了行業的財務舞弊成因、特徵以及影響。第四章以新華制葯為例,利用新華制葯財務舞弊案例資料探討新華制葯財務舞弊的成因。第五章提出抑制財務舞弊的措施。第六章概括全文,得出結論。
『貳』 什麼情況下發放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實物股利
某股票原價10元每股,共1000萬股,發放股票股利即送股,送股的錢不是利潤而是來自股東權益的盈餘公積和剩餘利潤,將這部分錢轉化為股本,如果是每10股送10股,則在公司資產總值不變的情況下,股本由1000萬股變成了2000萬股,股本增加了一倍,股價則會變成原來的一半,即5元/股
『叄』 求助企業的財務風險與防範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國外研究現狀
西方國家的並購實務已經歷了五次並購浪潮,因而與並購相關的研究成果也相當豐富,現有文獻主要集中於並購動因與經濟後果、目標企業的搜尋、篩選與價值評估、並購融資與支付方式、並購風險和並購後整合等方面。
1.關於跨國並購的動因研究。現有研究認為企業主要是為了:(1)獲得新的資源和技術;(2)多元化;(3)快速進入外國市場;(4)獲得協同效應而進行跨國並購。Markides和Williamson(1994)認為基於核心能力進行的多元化並購有優勢。
2.關於跨國並購的經濟後果研究。關於(跨國)並購的經濟後果。現有研究大都表明,並購有助於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Markides和Williamson(1994)認為基於核心能力進行的多元化並購有優勢。Bettis和Montgomery(1992)等在考察西方企業在80年代中期以來所採取的策略後認為,企業的不同業務如果可以分享其己具備的核心能力,則往往可以使整個企業獲取成本或其他競爭優勢。④Hin(1994)在對美國過去30年間實施過混合並購的大型跨國公司進行研究後發現,絕大部分獲得充足利潤回報的公司是圍繞其核心能力進行多元化並購和經營的。⑤
3.關於目標企業的搜尋研究。搜尋理論(Search Theory)的研究始於1942年二戰時為消除來自大西洋德國潛艇的威脅,美國海軍反潛研究小組所進行的工作。由於搜尋理論軍事色彩濃,保密性強,故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獻資料相對較少。Jacques Crémera等(2006)在對有相互關聯的潛在購買者的拍賣行為進行研究後認為,盡管一般情況下獲取全部收益是不可能的,但通過設計搜尋計劃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取收益。
4.關於目標企業的篩選研究。Salter和Weinhold(1979)將戰略匹配的概念引入並購研究領域,以此作為目標企業篩選的標准之一。Harrison等(1991)則對匹配的相似性標准提出質疑,認為並購雙方資源的差異性是協同效應的來源並帶來了更高的長期績效。
5.關於目標企業的估價研究。企業價值評估的理論與方法主要有Fisher創造和發展的凈現值法,Weston提出的股利增長模型,Rappaport提出的未來現金流量方法,Copeland等建立的公司市場價值的估值模型以及Stern Stewart等提出的經濟附加值(EVA)價值評估模型等。
6.關於並購融資與支付方式研究。Stulz(1988)指出,管理層保持公司控制權和個人私利的意圖會影響並購融資決策,成長性企業可能會求助於債務融資以維持管理層所有權水平和表決權。Faccio和Masulis (2005)發現對公司治理的關心和債務融資約束的權衡會影響到並購支付方式的選擇;由於外國股票存在更大的交易成本、更低的流動性和及時性,信息不對稱更嚴重,因而與國內並購相比,跨國並購更常使用現金支付。
7.關於並購風險研究。Sarkar等(2006)描述了怎樣運用條件型支付(collars)、盈利能力支付計劃(earn-outs)以及或有估價權來管理並購風險。Reuer等(2004)的研究表明,缺乏國際和國內並購經驗的企業在並購高科技和服務型行業的目標企業時傾向於運用或有支付來緩解並購風險。
8.關於並購後整合研究。Kearney(1999)對1998-1999年全球發生的115項並購交易進行了調查,其中53%的被調查者將並購失敗的主要原因歸於整合失敗。因而,國外理論界和實務界均非常重視並購後的整合:現有文獻主要從文化、人力資源等方面對並購的整合進行了研究;在並購實務上,有許多專門為並購整合提供建議咨詢服務的機構。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學者就中國企業跨國並購存在的問題、並購目標的搜尋、融資與支付方式以及並購後的整合等問題展開了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學者們經過研究後認為,中國企業跨國並購存在著:(1)並購對象大多為海外績效低下或破產的企業;(2)企業整體競爭力弱,體制約束問題嚴重;(3)缺乏跨國並購戰略,並購計劃准備不足;(4)缺乏國際型人才,整合管理能力弱;(5)政府管制過多,法律體系尚不完善;(6)資金不足,缺乏中介機構支持等問題(賈名清和方琳,2007)。盡管如此,通過跨國並購獲取核心技術依然是中國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有效途徑(吳添祖和陳利華,2006)。實證研究也表明,中國企業跨國並購行為可以促進國家經濟增長(潘勇輝,2007)。
「走出去」的企業從事並購時應如何尋找並購目標呢?張金鑫(2006)認為,不應以目標企業符合若干條件為標准,而應從並購雙方資源匹配的角度尋找並購目標才能成就完美的並購。
與國內並購不同,跨國並購的融資方式與支付方式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因此,在設計跨國並購的融資支付方式時需要考慮目標公司控制權獲得、流動性變化、公司資本結構、稅務等因素(季成和任榮明,2007)。
整合失敗是一些中國企業跨國並購失敗的主要原因,而企業生命周期的吸引與沖突是導致我國企業跨國並購整合失敗的深層次原因(康曉劍和劉思峰,2007)。為避免並購整合失敗,除了加強並購的可行性研究並進行詳細的並購前調查外,要正確分析研究並購雙方的資源特徵,充分考慮組織文化差異、民族文化差異,正確選擇並購後資源整合模式(李廣明,2006a),在眾多資源整合模式中,系統整合式、供應鏈導向式或技術導向式、充分式或集約式的整合模式比較適宜於中國企業跨國並購後的資源整合(李廣明,2006b)。
『肆』 國內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是什麼
以下是從網上幫你搜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廢話我也不多說了! 隨著我國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將能夠更大程度地直接反映公司的市場價值。股利政策作為公司的核心財務問題之一,一直受到利益各方的密切關注。因為股利的發放既關繫到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又關繫到公司的未來發展。公司股利政策歷來是證券市場經久不衰的炒作題材,也是影響股票價格大幅波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支付較高的股利,一方面可使股東獲得可觀的投資收益,另一方面還有可能引起公司股票價格上升。但是過高的股利,將使公司留存利潤減少,或者影響公司未來發展,或者因舉債、增發新股而增加資本成本,最終影響公司未來收益。而支付較低的股利,雖然使公司留存較多的發展資金,但可能會與公司部分股東的願望相背離,致使股票價格下跌,公司形象受損。因此 ,如何制定股利政策,使股利的發放與公司的未來持續發展相適應,使公司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便成了公司管理層的終極目標。 一、制定股利政策應考慮的主要影響因素 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時,必須充分考慮股利政策的各種影響因素,從保護股東、公司本身和債權人的利益出發,才能使公司的收益分配合理化。 (一)各種限制條件 一是法律法規限制。為維護有關各方的利益,各國的法律法規對公司的利潤分配順序、留存盈利、資本的充足性、債務償付、現金積累等方面都有規范,股利政策必須符合這些法律規范。二是契約限制。公司在借入長期債務時,債務合同對公司發放現金股利通常都有一定的限制,股利政策必須滿足這類契約的限制。三是現金充裕性限制。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必須有足夠的現金,能滿足公司正常的經營活動對現金的需求。否則,則其發放現金股利的數額必然受到限制。 (二)宏觀經濟環境 經濟的發展具有周期性,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時同樣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比如,我國上市公司在形式上表現為由前幾年的大比例送配股,到近年來現金股利的逐年增加。 (三)通貨膨脹 當發生通貨膨脹時,折舊儲備的資金往往不能滿足重置資產的需要,公司為了維持其原有生產能力,需要從留存利潤中予以補足,可能導致股利支付水平的下降。 (四)市場的成熟程度 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在比較成熟的資本市場中,現金股利是最重要的一種股利形式,股票股利則呈下降趨勢。我國因尚系新興的資本市場,和成熟的市場相比,股票股利成為一種重要的股利形式。 (五)投資機會 公司股利政策在較大程度上要受到投資機會的制約。一般來說若公司的投資機會多,對資金的需求量大,往往會採取低股利、高留存利潤的政策;反之,若投資機會少,資金需求量小,就可能採取高股利政策。另外,受公司投資項目加快或延緩的可能性大小影響,如果這種可能性較大,股利政策就有較大的靈活性。比如有的企業有意多派發股利來影響股價的上漲,使已經發行的可轉換債券盡早實現轉換,達到調整資本結構的目的。 (六)償債能力 大量的現金股利的支出必然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公司在確定股利分配數量時,一定要考慮現金股利分配對公司償債能力的影響,保證在現金股利分配後,公司仍能保持較強的償債能力,以維護公司的信譽和借貸能力。 (七)變現能力 如果一個公司的資產有較強的變現能力,現金的來源較充裕,其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就強。而高速成長中的、盈利性較好的企業,如其大部資金投在固定資產和永久性營運資金上,他們通常不願意支付較多的現金股利而影響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 (八)資本成本 公司在確定股利政策時,應全面考慮各條籌資渠道資金來源的數量大小和成本高低,使股利政策與公司合理的資本結構、資本成本相適應。 (九)投資者結構或股東對股利分配的態度 公司每個投資者投資目的和對公司股利分配的態度不完全一致,有的是公司的永久性股東,關注公司長期穩定發展,不大注重現期收益,他們希望公司暫時少分股利以進一步增強公司長期發展能力;有的股東投資目的在於獲取高額股利,十分偏愛定期支付高股息的政策;而另一部分投資者偏愛投機,投資目的在於短期持股期間股價大幅度波動,通過炒股獲取價差。股利政策必須兼顧這三類投資者對股利的不同態度,以平衡公司和各類股東的關系。如偏重現期收益的股東比重較大,公司就需用多發放股利方法緩解股東和管理當局的矛盾。另外,各因素起作用的程度對不同的投資者是不同的,公司在確定自己的股利政策時,還應考慮股東的特點。 公司確定股利政策要考慮許多因素,由於這些因素不可能完全用定量方法來測定,因此決定股利政策主要依靠定性判斷。 二、股利政策的類型 管理當局在制定股利政策時,通常是在綜合考慮了上述各種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各種不同的股利政策進行比較,最終選擇符合本公司特點與需要的股利政策。 (一)剩餘股利政策 公司將稅後利潤首先用於再投資,剩餘部分再用於派發股利,有利於降低再投資的資金成本,實現企業價值的長期性和最大化。但是,執行剩餘股利政策將使股利的發放額每年隨投資機會和盈利水平的波動而波動,比較適合於新成立的或處於高速成長的企業。 (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公司按每年盈利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為股利分配給股東,真正體現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則。股利隨盈利的波動而波動,向市場傳遞的公司未來收益前景的信息顯得不夠穩定。此外,不論公司財務狀況如何均要派發股利,財務壓力較大;確定多少的固定股利支付率才算合理,難度也較大,實際應用起來缺乏財務彈性。 (三)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一般情況下公司每年只支付數額較低的正常股利,只有在經營非常好時或投資需要資金較少年份,才在原有數額基礎上再發放額外股利。公司支付股利有較大的靈活性。通過支付額外股利,公司主要向投資者表明這並不是原有股利支付率的提高。額外股利的運用,既可以使企業保持固定股利的穩定記錄,又可以使股東分享企業業績增長的好處,能夠向市場傳遞公司目前與未來經營業績的積極信息。該政策尤其適合於盈利經常波動的企業。 (四)穩定增長股利政策 公司在支付某一規定金額股利的基礎上,制定一個目標股利成長率,依據盈利水平按目標股利成長率逐步提高企業的股利支付水平。該政策往往被投資者認為是企業穩定增長的表現,能滿足他們穩定取得收入的願望。當盈利下降而公司並未減少股利時,向投資者傳遞公司的未來狀況要比下降的盈利所反映的狀況要好,市場會對該股票充滿信心,有利於穩定公司股價,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但是,這種只升不降的股利政策會給公司的財務運作帶來壓力。尤其是在公司出現短暫的困難時,如派發的股利金額大於公司實現的盈利,必將侵蝕公司的留存收益或資本,影響公司的發展和正常經營。成熟的、盈利比較好的公司通常採用該政策。 三、股利政策的選擇 以上四種股利政策各有利弊,上市公司選取股利政策時,必須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本公司當前和未來發展的股利政策。其中居主導地位的影響因素是,公司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公司應根據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來確定相應的股利政策。 公司的發展階段一般分為初創階段、高速增長階段、穩定增長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由於每個階段生產特點、資金需要、產品銷售等不同,股利政策的選取類型也不同。 在初創階段,公司面臨的經營風險和財力風險都很高,公司急需大量資金投入,融資能力差,即使獲得了外部融資,資金成本一般也很高。因此,為降低財務風險,公司應貫徹先發展後分配的原則,剩餘股利政策為最佳選擇。 在高速增長階段,公司的產品銷售急劇上升,投資機會快速增加,資金需求大而緊迫,不宜宣派股利。但此時公司的發展前景已相對較明朗,投資者有分配股利的要求。為了平衡這兩方面的要求,應採取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股利支付方式應採用股票股利的形式避免現金支付。 在穩定增長階段,公司產品的市場容量、銷售收入穩定增長,對外投資需求減少,EPS值呈上升趨勢,公司已具備持續支付較高股利的能力。此時,理想的股利政策應是穩定增長股利政策。 在成熟階段,產品市場趨於飽和,銷售收入不再增長,利潤水平穩定。此時,公司通常已積累了一定的盈餘和資金,為了與公司的發展階段相適應,公司可考慮由穩定增長股利政策轉為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在衰退階段,產品銷售收入減少,利潤下降,公司為了不被解散或被其他公司兼並重組,需要投入新的行業和領域,以求新生。因此,公司已不具備較強的股利支付能力,應採用剩餘股利政策。 總之,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應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分析其優缺點,並根據公司的成長周期,恰當的選取適宜的股利政策,使股利政策能夠與公司的發展相適應。
『伍』 國內外關於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將能夠更大程度地直接反映公司的市場價值。股利政策作為公司的核心財務問題之一,一直受到利益各方的密切關注。因為股利的發放既關繫到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又關繫到公司的未來發展。公司股利政策歷來是證券市場經久不衰的炒作題材,也是影響股票價格大幅波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支付較高的股利,一方面可使股東獲得可觀的投資收益,另一方面還有可能引起公司股票價格上升。但是過高的股利,將使公司留存利潤減少,或者影響公司未來發展,或者因舉債、增發新股而增加資本成本,最終影響公司未來收益。而支付較低的股利,雖然使公司留存較多的發展資金,但可能會與公司部分股東的願望相背離,致使股票價格下跌,公司形象受損。因此 ,如何制定股利政策,使股利的發放與公司的未來持續發展相適應,使公司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便成了公司管理層的終極目標。
一、制定股利政策應考慮的主要影響因素
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時,必須充分考慮股利政策的各種影響因素,從保護股東、公司本身和債權人的利益出發,才能使公司的收益分配合理化。
(一)各種限制條件
一是法律法規限制。為維護有關各方的利益,各國的法律法規對公司的利潤分配順序、留存盈利、資本的充足性、債務償付、現金積累等方面都有規范,股利政策必須符合這些法律規范。二是契約限制。公司在借入長期債務時,債務合同對公司發放現金股利通常都有一定的限制,股利政策必須滿足這類契約的限制。三是現金充裕性限制。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必須有足夠的現金,能滿足公司正常的經營活動對現金的需求。否則,則其發放現金股利的數額必然受到限制。
(二)宏觀經濟環境
經濟的發展具有周期性,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時同樣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比如,我國上市公司在形式上表現為由前幾年的大比例送配股,到近年來現金股利的逐年增加。
(三)通貨膨脹
當發生通貨膨脹時,折舊儲備的資金往往不能滿足重置資產的需要,公司為了維持其原有生產能力,需要從留存利潤中予以補足,可能導致股利支付水平的下降。
(四)市場的成熟程度
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在比較成熟的資本市場中,現金股利是最重要的一種股利形式,股票股利則呈下降趨勢。我國因尚系新興的資本市場,和成熟的市場相比,股票股利成為一種重要的股利形式。
(五)投資機會
公司股利政策在較大程度上要受到投資機會的制約。一般來說若公司的投資機會多,對資金的需求量大,往往會採取低股利、高留存利潤的政策;反之,若投資機會少,資金需求量小,就可能採取高股利政策。另外,受公司投資項目加快或延緩的可能性大小影響,如果這種可能性較大,股利政策就有較大的靈活性。比如有的企業有意多派發股利來影響股價的上漲,使已經發行的可轉換債券盡早實現轉換,達到調整資本結構的目的。
(六)償債能力
大量的現金股利的支出必然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公司在確定股利分配數量時,一定要考慮現金股利分配對公司償債能力的影響,保證在現金股利分配後,公司仍能保持較強的償債能力,以維護公司的信譽和借貸能力。
(七)變現能力
如果一個公司的資產有較強的變現能力,現金的來源較充裕,其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就強。而高速成長中的、盈利性較好的企業,如其大部資金投在固定資產和永久性營運資金上,他們通常不願意支付較多的現金股利而影響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
(八)資本成本
公司在確定股利政策時,應全面考慮各條籌資渠道資金來源的數量大小和成本高低,使股利政策與公司合理的資本結構、資本成本相適應。
(九)投資者結構或股東對股利分配的態度
公司每個投資者投資目的和對公司股利分配的態度不完全一致,有的是公司的永久性股東,關注公司長期穩定發展,不大注重現期收益,他們希望公司暫時少分股利以進一步增強公司長期發展能力;有的股東投資目的在於獲取高額股利,十分偏愛定期支付高股息的政策;而另一部分投資者偏愛投機,投資目的在於短期持股期間股價大幅度波動,通過炒股獲取價差。股利政策必須兼顧這三類投資者對股利的不同態度,以平衡公司和各類股東的關系。如偏重現期收益的股東比重較大,公司就需用多發放股利方法緩解股東和管理當局的矛盾。另外,各因素起作用的程度對不同的投資者是不同的,公司在確定自己的股利政策時,還應考慮股東的特點。
公司確定股利政策要考慮許多因素,由於這些因素不可能完全用定量方法來測定,因此決定股利政策主要依靠定性判斷。
二、股利政策的類型
管理當局在制定股利政策時,通常是在綜合考慮了上述各種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各種不同的股利政策進行比較,最終選擇符合本公司特點與需要的股利政策。
(一)剩餘股利政策
公司將稅後利潤首先用於再投資,剩餘部分再用於派發股利,有利於降低再投資的資金成本,實現企業價值的長期性和最大化。但是,執行剩餘股利政策將使股利的發放額每年隨投資機會和盈利水平的波動而波動,比較適合於新成立的或處於高速成長的企業。
(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公司按每年盈利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為股利分配給股東,真正體現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則。股利隨盈利的波動而波動,向市場傳遞的公司未來收益前景的信息顯得不夠穩定。此外,不論公司財務狀況如何均要派發股利,財務壓力較大;確定多少的固定股利支付率才算合理,難度也較大,實際應用起來缺乏財務彈性。
(三)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一般情況下公司每年只支付數額較低的正常股利,只有在經營非常好時或投資需要資金較少年份,才在原有數額基礎上再發放額外股利。公司支付股利有較大的靈活性。通過支付額外股利,公司主要向投資者表明這並不是原有股利支付率的提高。額外股利的運用,既可以使企業保持固定股利的穩定記錄,又可以使股東分享企業業績增長的好處,能夠向市場傳遞公司目前與未來經營業績的積極信息。該政策尤其適合於盈利經常波動的企業。
(四)穩定增長股利政策
公司在支付某一規定金額股利的基礎上,制定一個目標股利成長率,依據盈利水平按目標股利成長率逐步提高企業的股利支付水平。該政策往往被投資者認為是企業穩定增長的表現,能滿足他們穩定取得收入的願望。當盈利下降而公司並未減少股利時,向投資者傳遞公司的未來狀況要比下降的盈利所反映的狀況要好,市場會對該股票充滿信心,有利於穩定公司股價,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但是,這種只升不降的股利政策會給公司的財務運作帶來壓力。尤其是在公司出現短暫的困難時,如派發的股利金額大於公司實現的盈利,必將侵蝕公司的留存收益或資本,影響公司的發展和正常經營。成熟的、盈利比較好的公司通常採用該政策。
三、股利政策的選擇
以上四種股利政策各有利弊,上市公司選取股利政策時,必須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本公司當前和未來發展的股利政策。其中居主導地位的影響因素是,公司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公司應根據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來確定相應的股利政策。
公司的發展階段一般分為初創階段、高速增長階段、穩定增長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由於每個階段生產特點、資金需要、產品銷售等不同,股利政策的選取類型也不同。
在初創階段,公司面臨的經營風險和財力風險都很高,公司急需大量資金投入,融資能力差,即使獲得了外部融資,資金成本一般也很高。因此,為降低財務風險,公司應貫徹先發展後分配的原則,剩餘股利政策為最佳選擇。
在高速增長階段,公司的產品銷售急劇上升,投資機會快速增加,資金需求大而緊迫,不宜宣派股利。但此時公司的發展前景已相對較明朗,投資者有分配股利的要求。為了平衡這兩方面的要求,應採取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股利支付方式應採用股票股利的形式避免現金支付。
在穩定增長階段,公司產品的市場容量、銷售收入穩定增長,對外投資需求減少,EPS值呈上升趨勢,公司已具備持續支付較高股利的能力。此時,理想的股利政策應是穩定增長股利政策。
在成熟階段,產品市場趨於飽和,銷售收入不再增長,利潤水平穩定。此時,公司通常已積累了一定的盈餘和資金,為了與公司的發展階段相適應,公司可考慮由穩定增長股利政策轉為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在衰退階段,產品銷售收入減少,利潤下降,公司為了不被解散或被其他公司兼並重組,需要投入新的行業和領域,以求新生。因此,公司已不具備較強的股利支付能力,應採用剩餘股利政策。
總之,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應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分析其優缺點,並根據公司的成長周期,恰當的選取適宜的股利政策,使股利政策能夠與公司的發展相適應。
『陸』 傳統的股利政策理論可以解釋中國資本現場股利派發的現狀嗎
股利政策是企業對股利分配所採取的策略,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對於股份公司而言,發放較高的股利,有助於提高企業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然而,較高的股利同時意味著公司只能保留較少的資金用於再投資,這顯然又會限制公司的發展,反而會壓低股票市場價格。因此,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時,應兼顧公司的發展需要和股東對本期收益的要求,才能實現其股票價值最大化的目標。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股利政策的制定,總的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一、股利發放的限制條件1.法律性限制。法律為股利政策限定了一個范圍,在這個范圍內,決策者再根據其他因素決定其具體的股利政策。法律對股利政策的規定是很復雜的,國與國之間的條例也有差別。如美國法律對股利分配的規定有三項原則:①股利必須從公司現在或過去的盈利中付出;②股息不可用公司的資本支付;③當公司的債務超過其資產,而無力償付債務時,公司不得派發股息。除此之外,一些國家為了防範企業低額發放股利而超額積累利潤,幫助股東避稅,往往從法律上規定超額累積要加征額外稅款。我國目前有關的法規沒有關於超額累計利潤的限制,對股利發放的規定,與美國基本相同。2.契約限制。當公司通過長期借款、債券、優先股、租賃合約等形式向外部籌資時,常應對方要求,接受一些約束公司派息行為的限制條款。例如規定只有在流動比率和其他安全比率超過規定的最小值後,才可支付股利。優先股的契約通常也會申明在累積的優先股股息付清之前,公司不得派發普通股股息。這些契約的限制都將影響公司的股利政策。確立這些限制性條款,限制企業股利支付,其目的在於促使企業把利潤的一部分按有關條款的要求進行再投資,以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保障債款的如期償還。二、企業內部因素的影響1.變現能力。公司的變現能力是影響股利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公司資金的靈活周轉是企業生產經營得以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公司現金股利的分配自然也應以不危及企業經營資金的流動性為前提。如果公司的現金充足,資產有較強的變現能力,則支付股利的能力也比較強。如果公司因擴充或償債已消耗大量現金,資產的變現能力較差,大幅度支付現金股利則非明智之舉。由此可見,企業現金股利的支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資產變現能力的限制。2.籌資能力。公司如果有較強的籌資能力,則可考慮發放較高股利,並以再籌資來滿足企業經營對貨幣資金的需求;反之,則要考慮保留的資金用於內部周轉或償還將要到期的債務。一般而言,規模大、獲利豐厚的大公司能較容易地籌集到所需資金,因此,它們較傾向於多支付現金股利;而創時間短、規模小、風險大的企業,通常需要經營一段時間以後,才能從外部取得資金,因而往往要限制股利的支付。3.資本結構和資金成本。公司債務和權益資本之間應該有一個最優的比例,即最優化資本結構,在這個比例上,公司價值最大,資金成本最低。由於股利政策不同,留存收益也不同,這便使公司資本結構中權益資本比例偏離最優資本結構,從而對公司股利政策的選擇產生制約。另外,不同的股利政策還會影響公司的未來籌資成本。留存收益是企業內部籌資的一種重要方式,同發行新股或舉債相比,成本較低。但股利支付與企業未來籌資成本之間存在著矛盾,這就要求企業的財務人員權衡股利支付與籌資要求之間的得失,制定出適合企業實際需要的股利政策。4.投資機會的制約。從股東財富最大化出發,企業之所以能將稅後利潤部分或全部留下來用於企業內部積累,其前提是這一部分屬於股東的凈收益,可以使股東獲得高於股東投資必要報酬率的再投資收益。因此,如果公司有較多的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往往採用低股利政策。反之,如果它的投資機會較少,就可採用高股利政策。三、股東因素1.股權控制要求。如果公司大量支付現金股利,再發行新的普通股以融通所需資金,現有股東的控股權就有可能被稀釋。另外,隨著新普通股的發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必將增加,最終會導致普通股的每股盈利和每股市價下降,從而影響現有股東的利益。2.所得稅負。公司股東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希望公司能夠支付穩定的股利,來維持日常生活;另一類是希望公司多留利而少發放股利,以求少繳個人所得稅。因此,公司到底採取什麼樣的股利政策,還應分析研究本公司股東的構成,了解他們的利益願望。四、其他因素1.通貨膨脹因素。通貨膨脹使公司資金購買力下降,維持現有的經營規模尚需不斷追加投入,則需要將較多的稅後利潤用於內部積累。歷史成本會計模式所確定的稅後利潤是以財務資本保全為基礎的,在通貨膨脹嚴重時期,以此為標准進行的稅後利潤分配必然使公司實物資本受到侵蝕,這時,採取相對較低的股利發放政策是必要的。2.股利政策的慣性。一般而言,股利政策的重大調整,一方面會給投資者帶來企業經營不穩定的印象,從而導致股票價格下跌;另一方面股利收入是一部分股東生產和消費資金的來源,他們一般不願持有股利大幅波動的股票。因此,公司的股利政策要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總之,確定股利政策要考慮許多因素,而這些因素之間往往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其影響也不可能完全用定量方法來分析。所以,股利政策的制定主要依賴對具體企業所處的具體環境進行定性分析,以實現各種利益關系的均衡。
『柒』 當前國內外的食品安全現狀
當前國內外的食品安全現狀,那麼個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特點嗯,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優劣啊,優點的地方呢?繼續發揚缺點的地方呢?對於修正就可以了
『捌』 幫忙找下股利政策國外研究現狀
論文標題: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Study of New Audit Entrustment Pattern
論文作者 張瑾
論文導師 方萍,論文學位 碩士,論文專業 會計學
論文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點擊次數 12,論文頁數 81頁File Size547k
2005-04-01論文網 http://www.lw23.com/lunwen_516812047/ 股利政策 ; 影響因素;上市公司 ;實證研究
Dividend Policy ; Affecting Factors ; Listed Company ;Empirical Study
股利政策是公司期末在平衡內外部相關集團利益的基礎上,對提取了各種公積金後的凈利潤如何進行分配的決策。股利政策是現代公司理財活動的三大核心內容之一。自 1956 年 Lintner 的開創性研究揭開了股利理論研究的序幕以來,西方財務學界對股利理論和實證分析的研究成果較多,但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結果,「股利之謎」懸而未決,所以股利政策仍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問題,是尚未解決的財務難題之一,這也是本文選擇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響因素作為研究內容的理論原因。股利政策一方面是公司籌資、投資活動的邏輯延續,是其理財行為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恰當的股利分配政策,不僅可以樹立起良好的公司形象,而且能激發廣大投資者對公司持續投資的熱情,從而能使公司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條件和機會。無論是一般的企業還是上市公司,期末都要進行收益分配,兩者所不同的是如何向投資者分配收益。一般類型的企業主要依據事前的規定或約定向投資者分配收益;而上市公司則不然,在決定向股東分配股利之前,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如法律性限制、契約性限制、公司內部管理的有關限制、股東的意願等,公司是否分配、分配多少、如何分配都將直接影響公司未來的籌資能力和經營業績,從而影響公司的發展。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管理者難以解決的兩難問題,以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響因素作為研究對象也具有現實意義。在我國股市短短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上市公司管理層很少真正重視股利政策對公司財務的影響,制定股利政策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較大,股利政策波動多變,缺乏連續性,更不要說運用現代股利分配的原則和方法指導和操作公司股利分配實務。我國關於股利政策的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尚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已有的實證研究也多集中於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市場效應的研究上,對於上市公司股利分配2政策影響因素的研究則以規范性分析為主,實證研究較少。所以,本文在借鑒國內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選擇了若干可能對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產生影響的因素,建立假設,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分三個層次,即在對是否分配股利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分配多少以及分配方式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層層遞進,對制定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進行較全面的研究。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我國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的主要影響因素以及每種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是大是小、影響方向是正是負,從而為管理當局制定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和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本文按照實證研究的步驟,共分為六章:第一章是緒論,主要是對股利、股利政策等相關概念進行界定,從理論原因、現實意義以及我國目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情況和研究現狀三個方面闡述了本論題的研究意義與選題依據,最後對本文的研究范圍、研究內容及邏輯結構進行簡介。在第二章,我們首先對具有代表性的股利政策理論及股利政策影響因素進行簡介並分析。對股利政策理論的簡介和分析是從傳統理論和現代理論兩個方面進行的。傳統理論討論股利政策與股票價格的關系,主要包括「一鳥在手」 理論、MM 股利無關論、稅差理論等。現代理論主要是研究股利政策為什麼會引起股票價格的變化,包括顧客效應理論、信號理論和代理成本理論等。本文在理論上從國家宏觀經濟環境、股利發放限制因素、公司內部因素、股東的意願四個方面來研究公司制定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股利政策理論及股利政策影響因素是本文進行實證研究的理論基礎;其次,本章從國外和國內兩個方面對已取得的實證研究成果進行述評,尋找本文的研究空間。在第三章提出研究問題及研究假設。該章首先提出本文的研究問題,然後在借鑒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根據股利政策理論及財務學原理,從盈利能力、資產的流動性、公司成長性、股權結構與比例、投資機會、公司規模、營運能力等方面提出十四個研究假設。第四章是實證設計,是對樣本選取、變數設計、統計軟體和研究方法等實證設計進行說明。3第五章是實證研究及其結果分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本章運用Logistic 回歸、列聯表分析、多元線性回歸等方法分三個問題對股利政策制定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首先,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分配股利的影響因素,公司是否分配股利的影響因素有公司的盈利能力、負債水平、成長性、營運能力和每股凈資產;其次分析如果要分配,分配股利的金額與哪些因素相關,股利支付率主要受公司盈利能力和上年度每股現金股利的影響;最後分析股利支付方式的影響因素,從實證分析看,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影響因素的側重點是不同的。現金股利主要受公司盈利能力、營運能力、上年度每股現金股利和本年度每股股票股利的影響,而股票股利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公司成長性、營運能力及投資狀況。以上這些因素是我們在股利決策中應重點考慮的。在第六章,筆者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提出幾點思考與建議,並指出本文研究的創新之處以及局限性。股利政策受到公司內部財務狀況、外部環境等許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不斷的變化,對不同的公司影響也不同。因此,無法找到一個在任何時候對任何公司都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