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租的貨幣地租
貨幣地租在中國也稱「錢租」。封建地租的一種形式。指地主把土地租給農民,農民按照規定,定期向地主繳納一定數量貨幣的地租形式。貨幣地租由實物地租發展而來,是實物地租的轉化形式。貨幣地租與實物地租的不同之處在於,農民不是以實物形式,而是必須把產品賣掉,將其轉化為貨幣後向地主繳納。實物地租轉化為貨幣地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由分工的發展,手工業從農業中進一步獨立出來以及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所引起的。在封建社會早期,雖然貨幣地租已經出現,但只是偶然的。例如,在羅馬帝國,曾屢次試圖實行貨幣地租。在中國的戰國時期,就曾出現過以金代租的現象,隋唐時期也有貨幣地租,但都是偶爾出現,以後又都恢復到實物地租,或者只是作為實物地租的補充。只是到了封建社會末期,自然經濟逐漸瓦解,實物地租才開始向貨幣地租轉化。在中國,直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貨幣地租仍作為實物地租的補充形式而存在。貨幣地租比實物地租更能刺激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為,這時農民不但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勞動時間,而且可以根據市場的需要來自行安排農作物的生產。由於農民必須用出售農產品所取得的貨幣向封建地主繳納地租,所以農民的個體經濟便突破了自然經濟的框框,捲入了商品市場,從而帶有部分商品經濟的性質。貨幣地租代替實物地租使農民對地主之間的關系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主要是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受到削弱,從而逐漸變成了一種契約關系。
『貳』 什麼是勞役地租
勞役地租也稱「徭役地租」。在舊中國通稱「力租」。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地主的土地一部分分給農民耕種,收獲歸農民所有;另一部分為地主直接經營,由農民進行無償勞動,收獲歸地主所有。此外,農民還要為地主服雜役。是封建社會初期最簡單的地租形式,逐漸為實物地租所代替。
具體形式
在領主制經濟,或者徭役經濟下,土地所有者把土地分為自營地和份地兩部分,自營地由他自己經營,份地交給勞動者使用。勞動者用一部分時間使用自己的工具在份地上工作,產品歸自己所有,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己的家庭經濟,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和生產;用另一部分時間到土地所有者的自營地上去服役勞動,自帶或者不帶耕畜和農具,產品卻全歸土地所有者享有。農忙季節還要延長服役時間。此外,勞動者還要用自己的牲畜和車具為土地所有者運輸糧草,以及從事打柴、伐木、放牧、築路、修建房屋等勞役。在有些地方,農民的子女還要為土地所有者服幾年勞役。農民為土地所有者做的勞動和為自己做的勞動,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截然分開的。
這里,無償剩餘勞動是由為土地所有者幹活的家庭成員來完成的,表現為家庭這些成員的個人勞動,但實際上它所體現的是勞動者全家的剩餘勞動。與此相聯系的必要勞動,是由勞動者全家來完成的。為土地所有者幹活的家庭成員,因為忙於為土地所有者去勞動,就只能完成全家必要勞動的一部分。可見,勞動者全家都是土地所有者剝削和奴役的對象。
盛行條件
勞役地租主要實行於領主制經濟。有的領主完全依靠分有份地的勞動者來耕作他的自營地;有的領主使用家內奴僕和前資本主義的僱傭勞動來從事自營地的一部分生產活動,大部分生產活動由耕種份地的勞動者來承擔。在這兩種情況下,勞役地租都起著主要的作用。在地主制經濟中也有勞役地租。不從事直接經營的地主,主要依靠佃農交租,但也有使用租佃農民來從事一些服役、修建、運輸勞動的;從事直接經營的地主,主要依靠家內奴僕和前資本主義的僱傭勞動,租佃農民的勞動也只起輔助的作用。在這兩種情況下,勞役地租的地位都是不重要的。
勞役地租盛行的時候,往往有實物地租或貨幣地租作為補充,實物地租或貨幣地租盛行的時候,也往往有勞役地租作為補充。
在勞役地租形式下,勞動者在土地所有者自營地上的勞動是無酬勞動,他們對這種勞動毫無興趣,因此,不斷用怠工、逃亡來進行反抗。土地所有者則利用他們享有的特權或者依靠封建政權來進行鎮壓。封建制生產關系的強制性在這種地租形式上表現得最為突出。
據 網路
『叄』 什麼是地租
地租是直接生產者在農業(或其他產業)中所創造的生產物被土地所有者佔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權藉以實現的經濟形式。後一句是一切形式地租的共同點。
根據地租產生的原因和條件,馬克思把資本主義地租分為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兩種基本形式。此外,還有壟斷地租、礦山地租、建築地段地租等形式。
資產階級經濟學對地租有兩個方面的定義,按照定義把地租分為契約地租(商業地租)和經濟地租(理論地租)兩類。近代西方經濟學擴充了地租概念,將其分為廣義地租和狹義地租。
資本主義地租以土地私有制為前提,是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所有權不勞而獲的收入,其特點在於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
級差地租是指租用較優土地所獲得的歸土地所有者所佔有的超額利潤。它和土地等級相聯系。分析級差地租的前提假設。級差地租形成的自然條件、原因和源泉。
絕對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所有權壟斷所獲得的地租。產生原因是土地所有權壟斷。它的實質和來源同樣是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壟斷地租是由產品的壟斷價格帶來的超額利潤而轉化成的地租,它來自社會其他部門工人創造的價值。
礦山地租是指工業資本家為取得採掘地下礦藏財富的權利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同樣含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
建築地段地租是指工商業資本家和房地產業資本家為獲得建造各種建築物所需土地而支付給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它以農業地租為基礎,又與農業地租有區別。
地租是古典經濟學和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古典經濟學中,工資、利潤、地租是國民經濟中三大利得的源泉之一。並由此形成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大階級——勞工,資本家,地產主。
根據馬克思的經典定義,「地租是土地所有權的特有經濟表現。」地租表現為地產所有者向市場提供一塊土地所取得的經濟收益。馬克思曾指出,亞當斯密在經濟學上的重大貢獻之一,是他指出了在市場經濟中,地租會參與資本的形成。但是,現代西方經濟學卻幾乎不談地租問題。在新古典經濟學中,古典經濟學的這一重要概念被取消了。這也就是當代中國經濟學家普遍無知於這個問題的原因。
土地稅收與地租是有區別的,主要表現在:
(1)兩者產生的前提不同。土地稅收以國家存在為前提,隨著國家產生而產生,隨著國家消亡而消亡。地租是以土地所有制為前提,任何一個社會,只要存在土地所有權並產生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就存在地租。
(2)兩者存在的基礎不同。土地稅收存在的基礎是國家的政治權力,國家憑借政治的力量,依照法律強制地、無償地征稅,取得收入;而地租存在的基礎是土地所有權的壟斷和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是土地所有者依據經濟原則向土地使用者索取的一種收入,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體現。
(3)兩者的分配層次不同。土地稅收屬於國民收入的再分配;而地租屬於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肆』 宋代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態A勞役地租B實物地租C貨幣地租D納銀代役
宋代一貨幣地租為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態。選C、貨幣地租
到宋代時,商品生產,商業和貨幣流通有很大發展,貨幣地租在實行定額租的學田中首先得以推廣。從實物地租向貨幣地租轉化過程中,契約關系也逐步取代封建依附關系,經濟強製取代超經濟強制。
在貨幣地租形態下,由於主佃之間封建依附關系鬆弛,佃戶獲得比實物地租條件下的更多自由。如支配時間自由,安排生產自由,支配交租後剩餘產品的自由,農民增產的產品基本上為自己所得。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激勵他們改良土壤、興修水利、增加施肥、選用良種、種植經濟作物的興趣,從而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同時,也使一些勞動力強,經濟條件好的農民向自耕農轉化。
中國歷代上基本上沒有出現資本主義貨幣地租,所謂貨幣地租,一般是指封建地租。 貨幣地租在中國發生甚早,戰國時期已出現以金代租情況。但這些早期的貨幣地租還帶有偶然性。到宋代時,商品生產,商業和貨幣流通有很大發展,貨幣地租在實行定額租的。
A、勞役地租主要是指服徭役,商周開始至秦,都有此項賦役。漢代時就可以以賦免役。
B、到南北朝到唐都是以實物地租為主,而且唐實行了租庸制,任何人都得繳賦,包括士族地主。
D、納銀代役主要是在明朝時開始的。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伍』 地租以什麼為主,包括什麼和什麼
.是指憑借土地所有權從土地使用者那裡獲取的收入,租給別人使用的權利,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是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所有權將土地轉給他人使用而獲得的收入。封建地租是地主無償佔有的農民的剩餘勞動甚至部分必要勞動,超經濟強制是其存在的必要條件。資本主義地租是租佃資本家交給土地所有者的來自於僱傭勞動者的剩餘勞動的一部分,體現兩者共同剝削僱傭農業工人的關系。
資本主義地租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農業中存在著大土地所有者、農業資本家和農業工人三個階級之間的關系。大土地所有者一般把土地出租給農業資本家,後者再僱傭農業工人進行耕作,並按照租地契約規定,將剝削農業雇傭工人得來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即表現為超額利潤的部分,作為地租交給土地所有者。這種地租體現著資本主義農業中三個階級之間的關系。
級差地租: 由於耕種較優等土地(高於劣等地的各級土地)而獲得的超額利潤的轉化形式。土地的等級差別只是級差地租產生的條件,而以土地有限性為前提的經營壟斷才是它產生的原因。由於土地的經營壟斷的存在,農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就不得不由劣等地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決定。這樣,較優等地的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便形成了一種穩定的超額利潤,轉化為級差地租。級差地租分級差地租Ⅰ和級差地租Ⅱ。前者以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土地距離市場或交通線遠近不同為條件;後者以對土地的連續追加投資所形成的勞動生產率的差別為條件。
『陸』 付租能力和地租區別
1、指不同的經濟:
地租是指土地在生產利用中自然產生的或應該產生的經濟報酬,即總產值或總收益減去總要素成本或總成本後的剩餘部分,也就是你租用別人的土地要給對方付的經濟報酬。付租能力就是該產業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
2、決定因素不同:
付租能力它主要由該產業的盈利情況和佔地面積決定;地租主要由距離市中心的距離和交通通達度決定。
(6)實物地租和貨幣地租擴展閱讀:
地租分類:
地租理論絕對地租
絕對地租既不是農業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與其個別生產價格之差,也不是各級土地與劣等土地之間社會生產價格之差,而是個別農業部門產品價值與生產價格之差。
因此,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是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而土地所有權的壟斷才是絕對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絕對地租的實質和來源是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地租理論級差地租
級差地租,是由農產品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而形成的超額利潤所構成的。
1、級差地租的含義及其產生的條件與原因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級差地租是經營較優土地的農業資本家所獲得的,並最終歸土地所有者佔有的超額利潤。級差地租來源於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即超額利潤,它不過是由農業資本家手中轉到土地所有者手中了。
2、級差地租Ⅰ和級差地租Ⅱ的關系
級差地租Ⅰ和級差地租Ⅱ雖各有不同的產生條件,但二者的實質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由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所產生的超額利潤轉化而成。級差地租Ⅰ是級差地租Ⅱ的前提、基礎和出發點。
『柒』 貨幣地租是在啥時期出現的呢
在中國的戰國時期,就曾出現過以金代租的現象,隋唐時期也有貨幣地租,但都是偶爾出現,以後又都恢復到實物地租,或者只是作為實物地租的補充。所以秦漢隋唐元明都是以實物地租為主的。
『捌』 什麼是貨幣地租
貨幣地租
封建地租的基本形式之一。我國通稱「錢租」,是地主以貨幣形式佔有農民的剩餘勞動。封建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商品貨幣經濟進一步發展,地主不再滿足於農民所提供的勞役和實物。他們需要大量的貨幣購買各種奢侈品,貨幣於是代替了實物地租。這樣,農民必須出售一部分農產品,換取貨幣來繳納地租。在貨幣地租條件下,農民可以根據時常情況自行安排自己的生產。因此,貨幣地租比實物地租更能刺激農民的生產興趣。但是,地主為了滿足奢侈生活的需要,任意提高貨幣地租,加重對農民的剝削。貨幣地租的出現,使封建自然經濟日益捲入商品貨幣經濟,促使封建制度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