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實物黃金 » 考古金條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考古金條

發布時間: 2021-03-24 18:37:36

『壹』 考古發掘的金條銀定都會上繳國家嗎是做文物還是化了

出土文物都屬國家所有,都會歸公收藏,一般由當地博物館或當省博物館、或主持發掘的考古研究院所收藏。

『貳』 丹漠洞穴里還有寶藏嗎

誠實的導游馬上將發現報告政府,在接下來的3個月里,愛爾蘭國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從那個狹縫中挖出了幾千枚古錢幣,一些銀條、金條和首飾,另外還有幾百枚銀制紐扣。

這些東西應該是當時躲藏的人隨身攜帶的,也許為了讓財物更安全,他們把值錢的東西集中然後藏在一個隱蔽小洞里,甚至把衣服上的銀紐扣都解了下來。

海盜之所以屠殺所有的人,也許和沒能發現這些財寶有關。

由於在潮濕的洞里待了1000多年,挖出來的東西都失去了金屬原有的奪目光彩。國家博物館的幾十個專家工作了幾個月才讓所有藝術品和錢幣重現光彩。

考古人員說,有一些工藝品和紐扣的樣式十分古怪,在所有和海盜有關的文物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丹漠洞中被殺害的人現在可以安息了,他們為之喪命的財寶現在成了愛爾蘭的國寶,將永遠聆聽世人的驚嘆和贊美。

『叄』 海昏侯墓出土黃金378件,卻唯獨沒有金條,為什麼

12月25日,海昏侯墓以285枚黃金餅創下了「漢代考古之最」;緊接著沒隔兩天,又再次出土了33枚馬蹄金、15枚麟趾金以及20塊金板,細細算一下,海昏侯墓出土的黃金器已經達378件之多。

雖然海昏侯是漢朝一位廢帝,但這黃金規模可不低於一般帝王;數量驚人的金器,也再一次印證了西漢時期黃金儲備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史記》記載

「衛青及其部下『受賜黃金二十餘萬斤』;

梁孝王

「及死藏府余黃金尚四十餘萬斤」

今天看來都是真實的記錄。那為什麼出土的黃金量沒這么多呢?盜墓。

厚葬比然引來盜掘流失在所難免

這次也順便刷新了我們三觀,大大的提高了名詞知識的儲備,於是我們通過海昏侯墓學習了不少新名詞:

金板金餅金元寶金錠馬蹄金麟趾金??

等等好像少了點什麼????

「金條」哪去了?如果歷史上沒出現過這個物件,我們的近代史上的硬通貨又是從何而來?

這個還真有但是名字需要改改,歷史上它叫做「金鋌(ting)三聲」,是在魏晉南北朝才開始流行起來的,漢代根本就不時髦。

聊一聊它的過去今生

金鋌,在很多記載甚至是網路中,都一律認為就是金錠的一種,解釋成熔鑄成條塊等固定形狀的黃金,其重量數兩、數十兩不等。

《南史?梁廬陵威王續傳》曾說:

「至內庫閱珍物,見金鋌」

從目前考古發現來說,最早的金鋌實物出土自唐代,我們今天看的就是山西平魯地區出土的一批「窖藏」金鋌,國內非常稀有。

考古資料圖金鋌

什麼樣的黃金才能稱為「金鋌」?

把黃金鑄造成「鋌」型,在唐之前就有,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整個唐代也一直記載不斷。可是大家都知道唐朝末年發生了大規模的戰亂,所以很少有實物流傳至今。

目前我們知道的出土實物金鋌:一處在西安,另一處就是山西平魯。

唐代黃金鑄塊,最主要的形式就是金鋌,具有規范的形制和法定重量單位。

宋代文獻記載:

鋌五金鍛為條朴者金曰鋌木曰挺竹曰筵皆取其長

也就是說,「鋌」的字面意思指的是長條形的物體。鋌又分金銀兩種,宋代人把唐代銀鋌稱為「笏」,稱金鋌為墨鋌,形狀是相對小一些的。

文獻記載:唐代銀鋌是50量,有一定誤差;金鋌具體多重根本就沒有記載,這也是它更為神秘的原因之一。

這批珍貴的唐代金鋌窖藏是怎麼發現的?

1979年4月,平魯縣平魯公社的屯軍溝大隊正在集體勞動,青年社員黑雲和學生楊茂卻偶然發現了大批金器,不禁數量大而且製作都很精美,後來悉數上報了國家。

這批金器就在距離村子1公里的土溝坡地的懸崖上,距今天的溝底有四米左右,上面覆蓋了4-5米的厚黃沙土層。

原來是一片平川,經過近百年的洪水沖刷形成了溝溝壑壑的地貌。斷崖上隱約可見夯土堆,經過洛陽鏟的探測是一處北高南低的建築台基,最有可能是一間房屋的遺址。

這批金器就安放在一個破爛的木匣子中,歷經千年,盒子已經腐朽成纖維。

黃金成色

這些金鋌,上面都篆刻有銘文。大部分成分都是礦金,是直接由金礦石冶煉而成,除去礦渣澆築得到,所以成色並不是特別高,含金量基本都在95-96%之間。

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李隆基頒布《禁金玉錦綉敕》說到:

所有服飾金銀器物令付有司令鑄為鋌仍別貯掌以供軍國

這就是說:法律規定,以後所有的黃金都必須上交,鑄造成鋌的形狀,作為戰略物資供應國家,私人不得擅自藏匿。

這批金鋌由於是礦金鑄造,還沒有精煉,所以提純度沒24K那麼高。這也在側面說明了唐代鑄造金鋌實際上還沒有統一規格和要求成色也沒定論。

唐朝時候的一兩約合現在43克,這批金器按照開元九年後的度量衡折算大約是50斤。如果再摺合當時一斤黃金兌換12萬8千文計算,總價值是646萬4千文,也是筆不折不扣的巨款。

海量的黃金它的主人究竟是誰?

金鋌上面的年號為「乾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58年,這是唐肅宗的第二個年號,正好是安史之亂,他正為此忙的焦頭爛額,是一個亂世。

金鋌上又出現了一個模糊的名字「張通仁」。

這是一位天寶初年的高官,戲劇性的是他的頂頭上司正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安祿山。

他天寶十年曾任過河東節度使;天寶十五年安祿山起兵反唐,自稱「雄武皇帝」,張通仁正是安祿山的右丞相,左膀右臂。

安祿山後來佔領了西京關中洛陽等戰略要地,就指派張通仁留守西京,可見他極為得寵。第二年,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祿山的不孝之子安慶緒殺父篡位自立,張通仁還任職中書令輔佐。

這個人不僅文略了得,武功居然也不錯。在同郭子儀李光弼回紇人的戰斗中屢建功勛,還是主要的軍事指揮官。

後來史思明也篡位稱王,留下自己的兒子史朝清駐守幽州,也是由他輔佐,仍然是一位身邊的近臣。

張通仁後來陷入史家內斗,死於亂軍之中。至此在唐中期即公元755年到761年這段政治動盪中,塵埃落定。

金鋌上記載張通仁官封「柱國魏國公」。所謂柱國,是唐朝沿用魏晉時期對武將的一種榮譽稱號。

《唐會要》在「功勛」一卷中提過:

舊制勛官上柱國已下至武騎尉為十二等有戰功者各隨高下以授。

這就是說,他的柱國大臣不是朝廷封的,而是安祿山所封,這是他鐵桿「造反派」干將的「鐵證」。

這部分金鋌,應該就是他本人向安祿山進獻的黃金,具體斷代年份可以肯定在公元756年安祿山反唐到公元761年張通仁死於亂軍之間。

怎麼會流落到山西又成為「窖藏」的?

第一種可能:

平定了安史之亂,這些財物也就被沒收入官府了,因此上面的字跡不少被鏨掉,說明主人換了。

平魯縣的屯軍溝就正好處在唐代河東朔州到當今蒙古的清水河一帶的交通關鍵節點上。根據《資治通鑒》的記錄,安祿山的大軍就是在這里和郭子儀李光弼進行了數場惡仗,當時的主戰場也就是河東的雲中郡(大同)和單於都護府、朔方郡等地,基本都位於山西。

也有可能是戰場上被搶奪走,後來改了主人,戰亂之際埋在了地下,但知情人卻意外死於軍中,於是這批黃金就意外成為了「窖藏」。

平魯就位於雲中郡附近

第二種可能:

唐軍抵抗不力,當時是請了回紇人助陣的,這些騎兵隊伍先後兩次幫助平定叛亂,是建立在非常苛刻的貢獻條約基礎上的,對於雙方的地下約定。

《資治通鑒》中曾經寫道:

「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年輕女人)皆歸回紇」。

回紇軍隊後來內部發生動亂,一部分被唐朝招降了,當時的安頓地點就是在平魯附近。因為一部分回紇人定居在平魯,很有可能把掠奪來的黃金又遷移到這里,窖藏到了地下。

也就是說,人家幫你打仗是有條件的,軍費既然你給不起,只能靠本事搶了,除了搶叛軍,那就是搶百姓。

回紇貴族像

這是歷朝歷代打仗缺軍餉的通病,即使到了康熙大帝時期,圖海周培公打西北,也是基本靠搶劫百姓才能湊夠軍餉的,要不然你以為古代那些當兵的為什麼願意上戰場?說穿了,是拚命換發財的買賣。

黃金,是用性命和熱血換來的這正是歷史的鐵律。

[聲明:本文由淘古趣平台自互聯網搜集並整理發布,侵刪。同時,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肆』 丹漠洞遺址寶藏是什麼

愛爾蘭的基爾肯尼郡是一個風光旖旎的地方,也是愛爾蘭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每年都有數十萬計的遊客來到基爾肯尼。基爾肯尼有一個地方是遊客的必去之地,丹漠洞遺址。

丹漠洞被稱為愛爾蘭最黑暗的地方,因為這個洞穴記錄了一次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公元928年,挪威海盜來到愛爾蘭,對基爾肯尼附近一帶進行洗劫。當時居住在丹漠洞附近的居民為了逃命,在海盜襲來的前幾個小時集體躲到洞中。丹漠洞是一個巨大的溶洞,洞里地形復雜,有連串的小洞穴一一相連,避難的人認為這是絕佳的藏身之地。他們幻想海盜搶完能搶的東西後就會離開。然而丹漠洞的入口太過明顯,海盜很快發現了洞中藏人的秘密,一場血腥的大屠殺開始了。海盜進入洞里,把所有被發現的人都殺死,估計有1000多人,然後守在洞口半個月,沒有當場被殺死的人後來都因染病或飢餓而死去。

在之後將近1000年的時間里,丹漠洞成了愛爾蘭的「地獄入口」,再沒有一個人敢進入洞中。直到1940年,一群考古學家對丹漠洞進行考察,僅僅在一個小洞穴里就發現44具骸骨,多半是婦女和老人的,甚至還有未出世的胎兒的骨骼。骸骨證實了丹漠洞曾經發生的悲劇,1973年這里被定為愛爾蘭國家博物館,每年迎接無數遊客前來紀念那些慘遭屠殺的人。

然而,丹漠洞的故事到這里還沒有結束。1999年,一個導游的偶然發現證實,這里不僅是黑暗歷史的紀念館,沉默的洞穴中還隱藏了永恆的寶藏。

1999年冬天,一個導游准備打掃衛生,因為寒冷冬季是旅遊淡季,丹漠洞將關閉一段時間。他准備仔細清理遊客留下的垃圾,所以去了很多平時根本不會去的洞穴。在一個離主路很遠的小洞里,導游突然看到一塊綠色的「紙片」粘在洞壁上,他以為那是一張廢紙。他走上前去,赫然發現那根本不是什麼紙片,而是什麼東西從洞壁的狹縫中發出的閃閃綠光。導游用手指往外摳,結果摳出一個鑲嵌著綠寶石的銀鐲子!誠實的導游馬上將發現報告政府,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愛爾蘭國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從那個狹縫中挖出了幾千枚古錢幣,一些銀條、金條和首飾,另外還有幾百枚銀制紐扣。這些東西應該是當時躲藏的人隨身攜帶的。也許為了讓財物更安全,他們把值錢的東西集中然後藏在一個隱蔽小洞里,甚至把衣服上的銀紐扣都解了下來。海盜之所以屠殺所有的人,也許和沒能發現這些財寶有關。由於在潮濕的洞里沉寂了1000多年,挖出來的東西都失去了金屬原有的奪目光彩。國家博物館的幾十個專家工作了幾個月才讓所有藝術品和錢幣重現光彩。丹漠洞遺址寶藏是愛爾蘭最重要的寶藏,被收藏在國家博物館,一直沒有完全對外展示過。

雖然寶物數量不是最多,但其歷史價值和考古價值遠遠超過其本身價值。考古人員說,有一些工藝品和紐扣的樣式十分古怪,在所有和海盜有關的文物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丹漠洞中被殺害的人現在可以安息了,他們為之喪命的財寶已經成了愛爾蘭的國寶,將永遠聆聽世人的驚嘆和贊美。丹漠洞遺址寶藏因為其獨一無二的血腥背景和考古價值排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六位。

花園

『伍』 東北挖出600多噸金條,為何日本說是他們的

日本東京大學考古系教授指出,這些金條是沙俄一名軍官多年搜刮的財產,後來為了躲避蘇聯紅軍的逮捕,帶著黃金逃離到了我國東三省投靠了日本關東軍,但是條件就是要把這些金條上交給日本軍隊。

追溯起這些金條的由來,確實是跟日本有些聯系,最初沙特一位叫佩特羅夫的俄國軍官帶到東北的。因為當時沙皇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佩特羅夫便將自己多年來搜刮的財物都兌換成了金條,足足有600多噸,之後因為害怕蘇聯紅軍逮捕,所以便逃到了我國的東北地區,想要投靠日本。

但是,日本卻提出了一個作為保護他的交換條件,那就是他需要把自己的金條全部交給日本的關東軍,佩特羅無奈之下只好接受,把自己搜刮的金條全部交給了日本軍隊,之後輾轉逃到了美國。

當時日本的關東軍將領,在意外得到這些金條後卻沒有上交,而是將這些金條留在了東北打算據為己有,他們打算在戰爭結束後在想辦法把金條帶走,但是沒想到的是,戰爭結束後,他們一直沒機會運走這些金條,畢竟600多噸金條太引人注意。

『陸』 當今世界上還有沒有傳說中的寶藏或者也可以說值得冒險和進行考古的地方都在哪

有,二戰結束時,希特勒將它所有的寶臟分七份,多數藏於海底,還有的藏在阿爾卑斯山內,可是至今無人找到。

『柒』 圓明園被燒毀時的歷史背景

火燒圓明園在狹義上指焚燒圓明園,廣義概念焚燒范圍不僅只是圓明園一處,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園等,其焚毀的范圍及程度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那麼火燒圓明園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呢?本文我就來簡單分享一下:

圓明園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現僅存建築遺址,並建立圓明園遺址公園。

『捌』 三星堆究竟什麼文物剛一露頭,武警就立即封鎖現場

我們都應該知道三星堆古遺址,它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考古大發現之一。三星堆古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布面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文化遺址,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這件金杖是中國同時期出土的所有金器中體積最大的一件,金杖長約1.43米,重463克,在金杖一端,刻有精美的三組圖案。有人認為,金杖是魚鳧王的物品,圖案中的「魚」、「鳥」就是魚鳧王朝的圖騰。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金杖代表蜀王擁有至高無上的特權。

『玖』 暗宅之謎到哪裡才挖到金條

"一場轟轟烈烈的考古發掘得到的卻只是一隻生銹的大鐵鉤!"
哈哈!
以下是劇情:

多年以前的北京城曾經流傳著一個悠久而神秘的傳說: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慈禧太後在倉皇西逃前夕曾將紫禁城裡的八大馬車金銀珠寶堅壁在宮外太監暗宅的一口古井裡。日後由於戰亂不斷、運動不斷,人們對於這個傳說的的記憶逐漸淡忘。

百年後一所面臨拆遷的老式四合院里,一輩子夢想發財,可一燒香灶王爺就調屁股的倒霉蛋王一斗日夜為「金條燙手」的美夢所困惑,坐卧不寧。

東屋王一斗家與西屋枝子媽家住對門,雖是兒女親家,可對門成了對頭,親家成了冤家。原因是枝子媽至今攥著戶口簿,不讓枝子和滿囤辦理結婚手續,王家人將因此而丟掉一套本可到手的安置房。

妹妹葉子在滿囤的哀求下偷出了戶口簿,可怎麼也沒有想到枝子卻把戶口簿還給了母親。性格倔強的枝子一方面和蠻橫的母親針鋒相對,另一方面卻對丈夫和公婆三番五次向他媽求情做法很是不滿。

恰在此時,做了一輩子發財夢的王一斗突然發現了一口藏在自家房子里的古井,初探的感覺讓他堅信美麗的傳說就要變為現實,他就要發了。不吐不快卻又不能聲張的感覺差點把他憋死,他拉上兒子滿囤開始了他們的秘密行動。根本不信「天上掉餡餅」的滿囤一面在老爸的逼迫下黑白顛倒的下洞挖井,一面還要在枝子的逼迫的下苦練嘴皮工夫,去做保險,這使他筋疲力盡,好不痛苦。王家父子的種種反常舉動引起了院里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應,也引起了枝子的懷疑。

鄭考古向夏五爺打聽歷史文物疑案,夏五爺一問三不知,用雞毛撣子把塵土撣得四處飛揚。夜裡,忽然傳出殺豬般的嚎叫,原來滿囤在古井中摸到一團涼涼的、肉乎乎的東西。滿囤的叫聲驚動了四鄰,枝子媽家、麗珍家和租住在麗珍家西屋的吳非屋裡的燈都亮了,惟有夏五爺家裡的燈依然黑著。胡同里,幽暗的燈光下,一隻黑貓目不轉睛地注視這著院里的一舉一動。

枝子媽結識了愛好京劇的鄭考古,尤如遇見知音。計程車上,鄭考古意欲對枝子媽表示親昵,卻被女司機屢屢攪黃,原來開車的是枝子。

一樁樁不如意的家事攪得枝子心神不寧,她的計程車險些撞倒了一位迷路的老太太。看到老人神情痴呆,舉止艱難,枝子不禁起了惻隱之心。她把老太太接回家中悉心照料,王一斗夫婦對此敢怒不敢言。

井裡挖出了「老東西」,滿囤異常興奮,對挖井積極起來。是夜,貓兒們突然在這不二不八的晚上鬧起春來,攪得四鄰不安,致使王一斗父子的挖井工作不得不停下來,原來是有人給貓吃了「偉哥」。

王一斗把在古井裡發現的珍珠耳墜兒拿給大漏勺鑒定,鄭考古看到後如獲至寶,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斷沒錯:古井就在這座四合院里。

有人在王家的窗檯上偷偷放了一堆魚鱗,因此貓們雖然不鬧春了,但卻總是跑來和王一斗搗亂,鬧得王一斗心神不寧。這到底是誰乾的?目的又是什麼?夏五爺對那位半痴半呆的老太太起了疑心。

麗珍的丈夫騙她離了婚,麗珍因此割了手腕。滿囤將其送進醫院進行搶救,卻偏偏碰到了枝子,枝子一邊罵滿囤,一邊卻為麗珍輸了血。

王一斗父子挖出了一箱漚爛了的的銀票,糊塗的滿囤媽竟然把裝銀票的銅皮箱拿到外面清洗,引起了夏五爺的恐慌。九庫和爺爺捉迷藏,藏進銅皮箱里,差點釀成悲劇。古井帶來的不僅僅是財富希望,也有不祥的預兆。

夏五爺屢屢旁敲側擊,勸誡王一斗父子,滿囤聽得一頭霧水,王一斗則置若罔聞。

同事張童向枝子表示好感卻不巧被滿囤撞見,一向隨和知足的滿囤傻了眼。原本打算向枝子坦白古井秘密的他轉而瘋狂挖井,連王一斗見了都害怕。

隨著挖寶工作的進展,有意無意間發生在院子里的蹊蹺事越來越多:院子里涌進了一群蛇,讓住戶們大驚失色;拆遷辦的劉主任和韓老闆闖進王家,險些讓古井曝光;九庫鑽井了古井裡,嚇壞了正在挖寶的王家父子;有人拉閘斷電,繼續在暗中搗亂……王一斗父子被折磨得死去活來。。

大漏勺用金縷玉蓋騙了韓老闆,夏五爺被氣得進了醫院。韓老闆把大漏勺送進了派出所,多虧枝子仗義援手,用自己准備買計程車的錢解救了大漏勺。

最後的搬遷期限到了,王一斗為了拖延時間決心和拆遷辦鬥法。他頭戴痰盂,手纏鐵鏈,使出「滾刀肉」的功夫撒潑耍賴拒絕搬遷。枝子終於發現了丈夫和公公的荒唐行為,異常氣憤。被慾望沖昏了頭腦的滿囤為了阻止枝子泄密竟然把她綁了起來……

王一斗沒能如願,古井終歸被鄭考古發現,但令人驚訝的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考古發掘得到的卻只是一隻生銹的大鐵鉤!總指揮鄭考古當場暈倒……

王一斗暗自高興大家扯平,夏五爺驚訝之餘百思不得其解,暗中關注整個事件全過程的痴呆老太太悄然離去,令人們始料未及的是,這位神秘的老太太竟然留給枝子一筆巨大的財富……

一年後,樓房在古井的基礎上蓋了起來,老住戶又都遷回來了,四合院的鄰居變成了樓上樓下的鄰居。枝子媽為大女兒枝子補辦婚禮。新郎滿囤做人壽保險代理員,練就了一副鐵嘴子,席間口若懸河,滿嘴跑火車。作為主婚人的夏五爺,歷數枝子對眾人的好處,大家熱淚盈眶,感慨萬千。

古井的傳說又有了新消息,據說財寶被埋在更深一層的卧井裡。這下要想挖掘就只能等到新蓋的樓房再拆時了。王一斗聞訊追悔莫及,直直地倒了下去……從此他患上了腦血栓,連『後悔呦後悔死嘍』的口頭禪了也說不出來了,逢人就無奈的搖頭。

月色下,人們經常可以看見鄭考古、王一斗拉開著距離圍著樓房一圈一圈地轉,踩出的小道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