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實物黃金 » 誰證明了實物粒子具有波動性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誰證明了實物粒子具有波動性

發布時間: 2021-03-24 16:12:42

⑴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愛因斯坦發現並正確地解釋了光電效應B.德布羅意提出假設實物粒子也具有波

A、愛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說,第一次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現象;不是愛因斯坦發版現了光電效應.故A錯誤;權
B、德布羅意提出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康普頓效應證實了光子不僅具有能量,也有動量.故B錯誤;
C、湯姆孫發現電子,盧瑟福所做的a粒子散射實驗證明原子具有核式結構;故C錯誤;
D、光譜測量和弗蘭克-赫茲實驗證明了原子能量量子化.故D正確.
故選:D

⑵ 關於實物粒子的波動性

1.我認為粒子的波動性也遵循V=E/H,入=H/P的關系是沒有錯的(德布羅意假設)但實物粒子等能量E=mc^2在這里就不能用了【實物粒子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如果達到光速電子已經不存在了。是公式使用條件問題。
2.光子的能量E=hV
光子的動量p=h/λ
實物粒子的動量p=h/λ.
不能用能量的原因是實物粒子的能量不等於
E=hV
3.輝光敏電現象與陰極射線的發現有何關系
可能是各地教材不同,輝光敏電現象是光照射到導體表面,使導體電阻減小,是光子照射
陰極射線是湯姆生發現的高速運動的電子流(是實物粒子)
所以陰極射線不是稀薄氣體導電的輝光敏電現象
我知道的就這樣多希望能有所幫助

⑶ 如何理解實物粒子的波動性

  • 實物粒子的波動性

  • 這種波也是概率波

  • 也就是粒子要運動到哪

  • 人是無法控制的

  • 跑到哪都是有可能(有概率)的

  • 有些地方概率大,有些小

  • 這樣整體看來

  • 就像個波

  • 有起有落

⑷ 什實驗證明電子具有粒子性是什麼實驗有哪些科學家起了重要貢獻 誰用什麼實驗證明電子有波動性急求

戴維孫-革末實驗證明電子具有波動性

⑸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子的衍射現象說明實物粒子具有波動性 B.光的波長越小,光子的能量越小

A、電子的衍射現象說明實物粒子具有波動性,電子是實物粒子,故A正確;
B、光的波長越小,頻率越大,則光子的能量越大,故B錯誤;
C、原子核內部某個中子轉變為質子時,放出β射線,故C錯誤;
D、在α、β、γ這三種射線中,γ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強,α射線的電離能力最強,故D正確;
E、光電效應實驗中,根據eU 0 =hγ 0 ,可知,遏止電壓與入射光的頻率成正比,故E正確;
故選:ADE.

⑹ 電磁波的波動性和粒子性分別是誰提出的

1922年,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在研究石墨中的電子對X射線的散射時——康普頓效應,證實了光的粒子性。
1924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大膽預言了實物粒子在一定條件下會表現出波動性;

不要誤導人啦

⑺ 能夠證明微觀實物粒子運動波動性的實驗是

能夠證明微觀實物粒子運動波動性的實驗是:電子衍射實驗。

1927年Davisson–Germer用單晶體做實驗,湯姆遜用多晶體做實驗,均發現了電子在晶體上的衍射,實驗驗證了電子具有波動性的假設。

普朗克因為發現了能量子獲得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德布羅意提出電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設。導致薛定諤波動方程的建立,而獲得192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戴維孫和湯姆遜因發現了電子在晶體上的衍射獲得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由於電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德布意波長可在原子尺寸的數量級以下,而且電子束可以用電場或磁場來聚焦,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取代光束和光學透鏡,發展起分辨本領比光學顯微鏡高得多的電子顯微鏡。

(7)誰證明了實物粒子具有波動性擴展閱讀

晶體對電子的衍射原理與晶體對x射線的衍射原理相同,都遵從勞厄方程,即衍射波相干條件為出射波矢時與入射波矢量之差等於晶體倒易矢量的整數倍

設倒易空間的基矢為 ,倒易矢量。在晶體中原子規則排成一層一層的平面,稱之為晶面,晶格倒易矢量的方向為晶面的法線方向,大小為晶面間距的倒數倍

為晶面指數(又稱密勒指數),它們是晶面與晶格平移基矢量的晶格坐標軸截距的約化整數,晶面指數表示晶面的取向,用來對晶面進行分類,標定衍射花樣。

晶格對電子波散射有彈性的,彈性散射波在空間相遇發生干涉形成衍射花樣,非彈性散射波則形成衍射花樣的背景襯度。入射波與晶格彈性散射,入射波矢量與出射波矢量大小相等,以波矢量大小為半徑,作一個球面,從球心向球面與倒易點陣的交點的射線為波的衍射線。

⑻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德布羅意提出: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而且粒子的能量和動量p跟它所對應

A、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而且粒子的能量ε和動量p跟它所對應的波的頻率v和波長λ之間,遵回從答關系v=

?
h
和λ=
h
p
,故A正確.
B、在康普頓效應中,當入射光子與晶體中的電子碰撞時,把一部分動量轉移給電子,則動量減小,根據λ=
h
p
,知波長增大.故B錯誤.
C、α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證明原子核式結構,不能證明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故C錯誤.
D、重核裂變生成的核質量相近,所以此方程不是重核裂變,是β衰變,故D錯誤.
E、比結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穩定.故E正確.
故選:AE.

⑼ 到實物粒子並提出假設: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b.湯姆孫通過對陰極射線的觀察,發

A、愛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說,第一次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現象;不是愛因斯坦發現版了光電權效應.故A錯誤;
B、德布羅意提出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康普頓效應證實了光子不僅具有能量,也有動量.故B錯誤;
C、湯姆孫發現電子,盧瑟福所做的a粒子散射實驗證明原子具有核式結構;故C錯誤;
D、光譜測量和弗蘭克-赫茲實驗證明了原子能量量子化.故D正確.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