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清代軍用標準的刀 各朝代軍用標準的刀
任一王朝建立伊始,均為軍備鼎盛時期。清朝建立初期,就刀具而言,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與實用性,畢竟是馬上爭戰得來的天下。根據不同的等級、用途,可分為騎戰用,步戰用,職官佩刀,普通佩刀,禮儀裝飾,衙役、鏢師、民團用等多種類型。下面就清朝前中期主要刀具與用途配圖詳解。後期包括順刀、窩刀、札刀、朴刀、斬馬刀等制式刀具,以及民間的腰刀、柳葉刀、雁翎刀、厚背砍刀等不做詳述。
清代制式佩刀,分為步戰用的雙手刀(上),騎戰用的單手刀(下),見下圖
上述資料圖片多有網上搜集,感謝出處。
Ⅱ 為啥清朝武士的腰刀是反佩的
“反佩”這很明顯就是滿人以前的佩刀傳統,這種佩刀法有個特定稱呼,叫“太平腰刀”(不過這是評書里的說法,沒有正史論述)。這是早期八旗騎兵的專屬佩刀方法。這種佩刀的方式最大的優點在於,便於騎兵運用戰刀。沖鋒的時候,刀柄往後不易脫落傷到戰馬。而且俯身馬背抽刀更方便,比正佩拔刀,少了一個翻轉手腕,將刀尖沖前的戰術動作。因此八旗的騎兵之所以稱霸十七世紀,單就這個腰刀反佩,在和敵方騎兵短兵相接之時,少一個戰術動作,自己的刀就能先砍到對方,占據了戰場主動性。
八旗兵入關以後,把這種佩刀法就帶到了宮內,早期宮內的侍衛幾乎也都是這種反佩腰刀的習慣。
Ⅲ 清朝侍衛的腰刀,都必須反著佩戴的原因什麼
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只要是涉及到清朝時期,就會出現宮廷立面的侍衛們在腰間都會插入一把刀,這把刀叫“腰刀”。而且這把腰刀是反著放在腰上,也就是“刀柄放在後面,刀尖放在前面”,這種腰刀的姿勢還是很獨特的,那麼放腰刀的姿勢在清朝時期,是一種傳統還是另有原因呢?
三、有利於外出作戰。我們都知道,古代有許多的戰亂,有的時候路途遙遠還需要騎上馬,在馬上與敵人爭斗,馬在奔跑的時候速度是很快的,一個不留神可能就被馬摔倒地下去了。所以將腰刀反方向佩戴,有利與馬上作戰,在拔出刀的那一瞬間最鋒利的刀刃是對著敵人,還能保護自己的安全。
沒想到一個“反帶腰刀”居然有這么多的講究。
Ⅳ 清朝侍衛的腰刀, 為什麼都必須反著佩戴
從清代現存的各種繪畫來看,清代軍士,特別是旗人,佩戴腰刀的方式大都是刀柄向後佩戴,也就是俗稱的反戴。這和唐宋以來,中國傳統的刀柄向前的佩戴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也就是說這種腰刀的佩戴之法,該是清朝獨有的特色,那麼滿清的侍衛為何要將腰刀反著帶?這樣佩刀關鍵時刻能拔得出來嗎?
其實清朝前期的勇士腰刀並不是一直反戴的。道光年間,有一位叫做奕賡的侍衛寫了本《侍衛瑣言》,其中記載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清朝侍衛的佩刀都是正帶,刀柄朝前,刀尖在後,但到了乾隆後期,佩戴方法就截然相反。這種佩刀方法,在說書人的口中也有了一個名字,或許通過這個名字,我們能窺探其中的原因一二。
當反戴腰刀坐在馬鞍上,刀柄大致在自己的腰後部,右腿旁掛的應該是箭壺,左手持弓不變,接下來不論是射箭進攻還是,拔刀劈砍都可以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完全不需要多餘動作!
Ⅳ 請問這是清代腰刀嗎還是明式請行家明式謝謝!
清代內宮侍衛腰刀,領侍衛內大臣也佩戴此形刀,領侍衛內大臣可以帶刀上殿。
此刀仿製明綉春刀,錦衣衛就是佩帶綉春刀,明朝宮廷侍衛就是屬於錦衣衛編制,但歸司禮監管轄。
Ⅵ 清朝侍衛的腰刀,為何都必須反著佩戴
因為這樣方便士兵作戰,侍衛也採用相同的反著佩戴的佩刀方式。清朝皇宮中,除了有大量的宮女和太監外,還有數量不少的侍衛。這些侍衛都穿著著特定的侍衛服,而且他們常常會在身上佩戴著一把腰刀。這是因為他們需要負責皇宮的安保。但很奇怪的是,清朝的侍衛的腰刀是反著佩戴的。也就是刀柄向後,刀尖向前的佩戴方式。而這與很多其他朝代的侍衛是不一樣的。這到底是清朝的一種習俗,還是有其他的含義呢?
我覺得反帶腰刀很可能一開始只是小范圍的使用,到了乾隆後期,為了方便戰斗,對佩刀方式進行了改革,讓所有的侍衛和士兵統一佩刀方式。綜上所述,反帶腰刀雖然很奇怪,卻能大大地提高士兵的戰鬥力,因此逐漸成為了侍衛的佩刀習慣。
Ⅶ 清代軍用標準的刀是什麼樣各朝代軍用標準的刀是什麼樣什麼標准
清朝建立初期,就刀具而言,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與實用性,畢竟是馬上爭戰得來的天下。根據不同的等級、用途,可分為騎戰用,步戰用,職官佩刀,普通佩刀,禮儀裝飾,衙役、鏢師、民團用等多種類型。下面就清朝前中期主要刀具與用途配圖詳解。後期包括順刀、窩刀、札刀、朴刀、斬馬刀等制式刀具,以及民間的腰刀、柳葉刀、雁翎刀、厚背砍刀等不做詳述。清代制式佩刀,分為步戰用的雙手刀(上),騎戰用的單手刀(下),見下圖:
Ⅷ 洪武年間的腰刀有多長
當然是武將,文臣幾乎不帶刀劍。這刀是出自明世宗的詩里,從他詩里就是大將所帶,歷來擔任兵部尚書的一般都是武臣,能文能武的。
明嘉靖戊戌年間,安南內亂,明世宗朱厚欽點兵部尚書毛伯溫南下安南平息番亂。毛伯溫出征之時,明世宗賜一詩:「大將生來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風吹鑼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種,雪中螻蟻豈能逃,平安帶詔歸來日,朕與將軍解戰袍。」此詩平仄合轍押韻,氣勢恢弘,頗有幾分掃平天下一曠六合的抱負。這首御制詩也因此被收錄於《千家詩》中流傳甚廣。可是其中所提如秋水一般的「雁翎腰刀」到底為何種型制的兵器,恐怕現代人大多不知就裡,故筆者勉力為文介紹「腰刀」這種中華民族特有之古兵器的來源、型制以及關於它的傳奇。
歷史源流
腰刀的稱謂最早見於《魏書·傅堅眼傳》中的一段記載:「蕭斌遣乾愛誘呼之,以腰刀為信。」但是這里所敘及的「腰刀」與明清時期流行的「腰刀」還不一樣,指的是整個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所流行的一種被稱為「環首刀」的佩刀。這種佩刀通常長90~128cm,刀體寬3~4cm,最厚處約1cm,刀身狹長挺直,無血槽,無刀鐔,刀莖末端裝飾有圓形、扁圓形或橢圓形的鐵環,佩帶時以刀鞘上的「彘」或雙吊耳懸掛在腰間。環首刀流行及使用的時間幾乎貫穿了從西漢中期至隋末唐初將近800年的歷史,可謂中華短柄戰刀的鼻祖。
而明清腰刀的歷史演變源流可以上推到盛唐年間。唐代繪畫巨匠吳道子(公元680~760年)在長安景雲寺繪制的著名壁畫《地獄變相》圖中就出現了一種全新的不同於環首刀的刀型,從畫作上看,此刀利用繩索和刀鞘上的雙吊耳懸掛於腰間,刀柄加上了刀鐔,刀身已經由直變彎,同時寬度也加大了。無獨有偶,陝西省西安市等駕坡村楊思勖墓中出土一尊陶俑,其手中和身上帶有兩把彎刀,與古畫上描繪的那種彎刀極為類似。這一類刀的整體型制已經與環首刀和唐大刀大異其趣,而近於明清所流行的腰刀了。
當北宋、遼、金之間的戰爭發展到白熱化的時候,一種更為接近明清腰刀的刀類兵器出現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收藏有一把黑龍江肇東八里城出土的鐵戰刀,這把刀刀身上帶有銘文:「大定二十九年大府造」。 「大定」是金世宗完顏雍的年號,大定二十九年為公元1189年。這把鐵刀全長87cm,刀身寬3.7cm,刀鋒近尖處上翹,刀柄為扁平的直形,其上套有橢圓形片狀刀鐔,刀首已經不知去向,裝柄的木材和纏繞刀柄的繩索也已經腐爛不存。
與金朝戰刀不同,當時宋朝政府軍裝備的短柄格鬥用刀多是「手刀」,其刀身多是背短刃長的上斜鋒,但也有一些手刀的刀尖與上文提到的金鐵刀一樣是圓弧形的上翹尖。在李公麟的古畫作中也有與金鐵刀一樣的刀類兵器出現,但均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稱。靖康之恥三十餘年後的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南宋軍器監開始新造一種刀類兵器,因其形如大雁的翎毛,故命名為「雁翎刀」,自此,這種腰刀終於擁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到了元朝末期,「腰刀」開始作為所有以提梁和繩索懸掛於腰間的刀類兵器的總稱,從明王朝建立起其後的幾百年間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官府的呈文和民間的演義小說中
雁翎腰刀明清時期雁翎腰刀的基本型制特點為,刀身較為平直,刀尖為略上翹的圓弧形,刀尖至刀背15~20cm處多開刃,現在一般稱為反刃(部分明中早期的雁翎腰刀無反刃,形式上更近於金戰刀的樣式,而清代的部分雁翎腰刀的反刃甚至縱貫整個刀背)。刀身寬為4~5cm,脊厚0.6~0.7cm(最厚處達1cm),刀身斷面為等腰三角形(這種刀身斷面被稱為「平造」),全長多在90cm左右,刃長70~80cm,刀柄長15~20cm,刀全重1~1.5kg。明代雁翎腰刀血槽多為一條,清代雁翎腰刀大部分有血槽數條,而且血槽的形狀多很復雜。現在傳世的腰刀中雁翎腰刀的數量很多,例如:沈陽故宮博物院現存有清太宗皇太極的御用雁翎腰刀,該刀全長94.5cm,刀身最寬4.5cm,脊厚0.7cm,反刃長約10cm,雙面共4條血槽,平直的木製纏繩刀柄,刀首為雙弧形,刀鐔為橢圓形,鍛造精細,刀刃至今仍很鋒利。另外中國國家博物館中還收藏有另一種雁翎腰刀,刀長70~80cm,刀身寬3.5~4cm,「平造」刀體兩面有血槽4條,刀身上刻有「萬曆十年登州戚氏」的字樣,所以博物館認定這把腰刀是抗倭名將戚繼光的佩刀,但是這把腰刀上的刻字粗率且輕淺,毫無融會貫通之氣,可能是後刻的偽銘,同時根據其型制細節,可以判斷出是清中期工部或兵部生產的「官刀」,而非明代腰刀,所以筆者對此刀的年代存有懷疑。
戚家刀明代洪武、永樂朝以後,日本刀開始通過朝貢和走私貿易等方式大量流入中國,根據歷史記錄粗略統計,數量可能在50萬把左右,其中優質者頗受歡迎。當時日本浪人時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其倭刀在與明朝軍隊的腰刀對抗中佔有優勢。因此明朝政府開始仿製倭刀,裝備自己的部隊。但是由於倭刀的長刀柄既不利於騎兵在馬上揮舞,也不利於與藤牌配合,所以戚繼光根據實際需要自創了一種腰刀,將倭刀的鍛造刀身和腰刀的短刀柄結合起來,此即所謂的「戚家刀」。觀察現在傳世的戚家刀可以發現,戚家刀多是長70~80cm的鍛造刀身(刀身斷面為較復雜的幾何面體),無反刃和血槽,刀柄平直或略下彎,刀尖為倭刀式的TANTO造型,利於劈砍重厚的鎧甲。嘉靖以後的明軍開始大量裝備這種腰刀。
戚家刀,可見其鍛造刀身,帶有倭刀的風格,圖中右上角的黑色幾何圖即是鍛造刀身的斷面;圖中下方為戚家腰刀的刀莖特寫,可見其莖尾與莖孔
「工部造」腰刀這種腰刀一般可認為是宋代手刀的發展,採用手刀式的上斜刀尖,明代畫本小說中江湖好漢們手中的腰刀多是如此形狀。
柳葉腰刀清人入主中原後,腰刀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新的型制,由於此刀刀身形如柳葉,故被稱為柳葉腰刀。這種腰刀似乎是明代末期從雁翎腰刀分化而來,其具體型制與雁翎腰刀類似,不過柳葉腰刀的刀身弧度更大。
牛尾腰刀即今天武術、影視中常見的單刀。清代,大量阿拉伯、伊朗和印度刀劍傳入中國境內,其獨特的刀劍型制及裝飾風格,影響了清代刀劍的發展,部分腰刀的反刃和刀背過渡處出現了如Kilici彎刀一樣向上的突起(現在刀劍收藏界多稱此為鯊魚頭)。最遲到清乾隆時期,在此基礎上民間發展產生了牛尾腰刀。
觀察現存牛尾腰刀標本可以發現,其型制特點完全立足於實戰需要,較為平直的刀身和下彎的刀柄為腰刀提供了十分有力的砍殺能力,可以砍劈較厚的鎧甲,同時具有較強的刺殺力,在砍劈不能奏效之時,可以利用刺擊來消滅有重鎧護身的敵人。與同為單手刀的阿拉伯、印度刀劍(部分刀劍已經喪失了刺殺能力)相比,其設計更為科學、靈活。
製造技術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的「腰刀制」中有這樣的記載:「腰刀造法:鐵要多煉,刃用純鋼,自背起用平鏟平削至刃,刃芒平磨,無肩乃利,妙尤在尖,……刀要與手相輕,柄要短,形要彎,庶宛轉牌下,不為所礙。」明代另一本科普讀物《天工開物》中也有關於腰刀製造工藝的說明:「刀劍絕美者以百煉鋼包裹其外,其中仍用無鋼鐵為骨,……其次尋常刀斧,只嵌鋼於其面。」這兩本古籍中提到的刀劍鍛造方法就是中國傳統的夾鋼工藝,即將含碳量低的熟鐵或炒鋼用火加熱後,用大錘反復折疊鍛打,在此過程中,鐵中的雜質就會逐漸析出,同時也使金屬的組織密度加大,在經過數次乃至數十次的折疊後,再夾入一段 「灌鋼」(也稱「宿鐵」,多是含碳量在0.8%~1.0%左右的高碳鋼),以此作為刃鋼,然後將刀體整體鍛造成型,淬火之後刀身即告完成。就當時的技術水平來說,這種工藝可以使刀劍剛柔相濟,達到較高的水平。由於折疊鍛造會使刀身出現含碳量高低不同的分層現象,含碳量不同的多層組織及各層之間的夾雜分界物在刀身拋光研磨之後,會在刀表面上顯現出美麗的花紋(也稱鍛紋)和夾鋼線,其花紋可觀而不可觸,或如山谷間奔流的小溪,或如燦燦星河,或如陽光下升騰的煙霧一樣美麗而神秘,這就是所謂「焊接型花紋鋼」現象。
此外,在明清文獻雜記中,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化學熱處理工藝,例如唐順之《武備·前編》中記載用「羊角煅灰,粉心水提出,酸口草灰,硝,醬起刀花」;《物理小識》記載「鋼刀淬火後,用虎骨朴硝醬或羊角、乳發末塗抹刀身,燒紅後再淬」。現在看來,這類工藝可能是一種類似倭刀淬火技術的表面硬化技術。清代陳克恕《篆刻針度》記載,用豬牙、頭發及硝燒成灰,以釅醋調和,在刀刃上塗抹成鋸齒狀的圖案然後再加熱淬火,被稱為「馬牙鋼」或 「馬齒嵌鋼」,因為經過這樣處理過的刀劍刃部會變得極其堅硬,在磨礪之後,刃口上的鋸齒形圖案會變得有突兀感。近年來一些刀劍收藏家手中的「馬牙鋼」、「馬齒嵌鋼」刀劍證明了這種中華民族獨有的刀劍熱處理方式的存在。
中國古刀劍特有的「馬牙鋼」或稱「馬齒嵌鋼」刀劍特寫。可見其鋸齒形狀的硬化層十分規則,與夾鋼鍛接線不同
外裝工藝
根據傳世實物觀察,明清腰刀的裝具多與主人和社會流行的審美情趣相一致(這也是判斷腰刀製造年代的根據之一)。首先腰刀的刀鐔多是正方形、圓形、橢圓形或瓜形,部分是平面體,部分帶有小折沿。刀鐔的質地有銅有鐵,銅者多見,刀鐔表面多有或篆刻或錯金、銀等貴金屬而成的各種圖案,較為常見的是卷草、蘭花、蓮花、竹子等花草、刀馬人物、葫蘆、金錢、龍紋等;少數特別高級的腰刀刀鐔上的圖案為鏤刻,然後整體鎦金、銀等貴金屬,極少數還嵌有寶石。與刀鐔配套的刀首(刀首多是圓球形、雙弧形、梯形和馬蹄形)和刀鞘上的提梁、鞘頭、鞘口等也多與刀鐔在紋飾風格和質地上相類似。刀鞘多為結實的硬木製成,刀鞘或包經過打磨的鯊魚皮,或髹黑、紅等顏色的大漆,刀柄多纏絲、麻、棉繩以利手握,也有部分刀柄使用鯊魚皮包裹。
腰刀是一種短柄格鬥兵器,在長槍、弓矢佔主導地位的步兵戰場上多擔任近身格鬥的職責,如果作為主戰兵器使用,必須以盾牌掩護配合使用。《紀效新書》中載:「無牌刀短不可入陣,惟馬上可用之」,「每兵持一牌,腰刀一把,閣刀手腕,一手持鏢槍一枝」,與敵人遭遇,將標槍向敵人擲去,無論是否擊中,敵人必然閃避,這時腰刀手「即可取刀在手,隨牌殺入,……一入槍身內,則槍為棄物」,其戰法與羅馬重盾步兵使用的戰法相一致,十分厲害。明代武術巨匠程宗猷也認為:「腰刀藤牌勢低,劈難加,惟誘其刀前牌後方可勝之。」可見步兵使用腰刀配合藤牌的威力。可是不知為何,在戚繼光編練的戚家軍中藤牌手數量卻最少,每隊(編制12名士兵)僅有2人,通常排在隊列的最前面,其任務是掩護身後的長槍手,同時需要依靠狼筅(整根大毛竹製成,長一丈五尺,枝葉密實,能防倭刀砍殺和長槍的戳刺)手的保護。但是這也從側面說明,在古中國軍隊中配合和陣法始終是最為重要的。
明清兩朝的騎兵完全使用腰刀作為主要的格鬥兵器。在努爾哈赤誓師起兵反明之後,滿洲騎兵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關外的明軍開始與一批全新的敵人交戰於血與火相交融的遼東戰場,腰刀成了除弓箭以外主要的殺敵利器。乃至努爾哈赤占據沈陽後就曾經下令嚴禁遼東漢人持有腰刀和弓箭兩種兵器,以防止漢人起義反抗他的統治。
清末廣西提督蘇元春寫真,可見當時腰刀仍是除弓箭外主要的兵器清末廣西提督蘇元春寫真,可見當時腰刀仍是除弓箭外主要的兵器
清人入關之後,以康、雍、乾三朝武功最為卓越,其中尤以乾隆時期最為鼎盛,而乾隆皇帝本人尤其喜好刀劍,一生親自設計由內務府監造的腰刀和佩劍多達90餘把,用料和裝飾都極其精良,並用「神鋒」、「斬犀」、「太阿」等名字命名。根據資料顯示,其腰刀大部分是「通長三尺左右」,「重量二十三至三十一兩之間」的雁翎腰刀和柳葉腰刀。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編纂的《皇朝禮器圖式》中收錄的官制皇帝大閱佩刀、侍衛佩刀、王公佩刀、職官兵丁佩刀等腰刀,大部分也是雁翎和柳葉腰刀。清乾隆帝之後,清朝國力迅速衰落,以至於被西方列強攻開了國門,割地賠款的悲劇一次次反復上演,連圓明園都被洗劫一空,收藏在圓明園中的乾隆御制刀劍當然不能倖免,大部分流散海外。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愛國人士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將這些國寶收歸故土。2006年中旬,乾隆帝御制腰刀中的「天字第十七號」(「寶騰」號)腰刀在香港會展中心拍賣,一名內地買家以4604萬元的天價,將這口流失海外多年的寶物購得,創下了中國收藏界的一個前無古人的記錄。
Ⅸ 清朝侍衛的腰刀都是反著佩戴的,這背後有何講究
清朝侍衛這種反著佩戴腰刀的方式,是一種叫作太平腰刀的佩戴禮儀,表示自己對別人沒有敵意,一般在拜見上官的時候,清朝侍衛就會用這種方式佩刀。
滿人的這種佩刀方式跟他們善於在馬上騎射作戰也有關系,因為騎馬佩刀刀把在前的話,拔刀的時候刀刃就很容易削到馬的後脖子,也容易把自己左手上持著的弓弦削斷,刀把朝後拔刀則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