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發展方向與保障措施
劉玉才
(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北京 101149)
摘要 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承擔國家實物地質資料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研究和社會服務工作。發展方向是建成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成為實物地質資料保管服務中心、技術方法中心、數據信息中心、交流合作中心。保障條件:法規與技術標准;保管服務設施與專業技術隊伍;經費保障。主要措施:做好發展規劃;加強實物地質資料收集整理和信息組織;建立並不斷完善服務體系。
關鍵詞 實物地質資料;中心;方向;措施
實物地質資料是指地質工作中產生的岩(礦)心、標本、樣品、光(薄)片等。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地質工作,在地質勘查、地質科研等工作中產生了大量實物地質資料。這些實物地質資料同成果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一樣,是國家經巨大投入取得的信息資源,具有重要保管意義和開發利用價值。
為了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工作,2002年國務院頒布實施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把實物地質資料納入國家統一管理范圍。與此同時,成立了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承擔國家實物地質資料收集、保管、服務工作。為了促進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的發展,本文在論述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系統基礎上,提出了實物地質資料中心職能任務、發展方向及保障措施。
一、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系統
我國地域遼闊,多部門、多單位從事地質勘查與礦產開采工作,產生的實物地質資料數量多、分布廣。基於這種情況,不可能將各類實物地質資料置於一個部門或一個單位實行集中保管,只能在統一領導下,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共同承擔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利用工作,即實行統一領導下的部門委託與分級負責相結合的管理制度——在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統一領導下,將石油、天然氣、煤層氣、放射性等具有特殊性質的實物地質資料,委託給這些部門具有資質的單位管理;對於其他實物地質資料,在國土資源部地質資料主管部門直接領導下,根據實物地質資料性質、保管意義與開發利用價值,實行國家、地區以及基層單位分級管理。
二、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發展方向與職能任務
1.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定位
在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系統中,按照分級管理責任,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以下簡稱實物資料中心)為國家級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在全國實物資料管理工作中應發揮下列「中心」作用:
1)實物地質資料保管服務中心——所收藏保管的是那些系統反映中國地質條件,代表重大地質工作成果與最新進展的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和系統性特點的實物資料,建立代表國家水平的庫藏實物資料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
2)實物地質資料研究與技術方法中心——不斷研究完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技術方法,形成科學、先進的技術方法體系,帶動全國實物資料管理工作的發展。
3)實物地質資料數據信息中心——逐步建立全國實物資料資料庫和信息系統,推進實物資料信息共享。
4)實物地質資料交流合作中心——構建實物資料交流平台,促進國內外合作,不斷提高實物資料管理水平。
2.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發展方向
在上級主管部門領導下,建設功能齊全的現代化的實物地質資料館,建立適應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的專業技術隊伍,根據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有關法規和管理責任,收集、保管各類有重要意義的實物地質資料,形成代表地質科學理論、反映中國地質條件與突出特點、顯示中國地礦工作重要成果的實物地質資料體系,建立以數字化、信息化為核心的實物地質資料信息組織與服務體系,實現管理規范化、服務社會化,廣泛開展科學研究與國際交流合作,為促進地質工作和社會經濟發展發揮顯著作用,使實物地質資料中心成為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實物資料館藏機構。
3.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的職能任務
實物資料中心的基本職能是:在上級主管部門領導下,承擔國家實物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研究,為上級部門提供決策支持和技術支撐,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並為全國實物地質資料館藏工作提供示範。
主要任務:
1)承擔實物地質資料中心館藏的建設與管理。
2)負責國家實物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測試,並向社會提供服務。
3)開展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技術方法研究,進行實物地質資料統計分析和綜合研究,為有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和信息支持。
4)建立館藏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參加國家有關實物地質資料資料庫和管理系統的建設。
5)參與制定有關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政策法規、技術標准、工作規范和規劃。
6)組織開展國內外實物地質資料學術交流與合作。
三、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發展的保障條件與主要措施
1.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發展的保障條件
(1)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法規
近年來,盡管國務院和國土資源部頒布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中國地質調查局制定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資料管理辦法》,但對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均沒做出具體規定。因此,應在上述法規基礎上,根據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需要,盡快制定國家和地質調查系統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規定,為實物資料中心工作提供法規保障。
(2)實物地質資料標准體系
已有的實物資料技術標准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一,內容局限於岩礦心的現場管理,實物資料館藏技術標准基本屬於空白;其二,技術方法陳舊,不能體現現代技術和發展需要。因此,需盡快制定覆蓋實物資料管理工作全過程的技術標准,建立標准體系,為實物資料中心各項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提供支持。
(3)實物地質資料保管服務設施
實物資料中心已擁有國內最大的實物資料庫和最先進的保管服務設施,但仍需在已有設施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主要包括:特殊實物庫、相關資料庫、整理工作室、岩心掃描室、實物資料電子閱覽室、展覽廳以及溫度濕度調控系統、安全監控系統、環境監測系統、實物取樣測試系統、網路服務系統等。為實物資料保管、利用、服務提供基礎保障。
(4)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專業技術隊伍
實物資料管理是復雜的專業性科技工作,它不僅涉及地質科學的各個專業,而且需要現代檔案管理與信息技術的強有力支持。因此,實物資料管理工作需要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員隊伍;這支隊伍除了地球科學的專業人員和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專業技術人員外,尤其需要地質科學或地球科學的綜合型人才,以及地球科學與科技檔案管理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5)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專項經費
實物資料中心從起步階段轉入正式運行階段,已開始成批量地進行實物篩選、收集、整理、保管、服務等工作,與此同時,還將開展實物資料編研和專門採集等工作,不僅有充分的日常運行經費保障,而且還有用於採集、研究的專項經費支持。今後應把實物資料管理納入公益性地質工作體系,建立正常的經費渠道,為實物資料管理工作提供經費保障。
2.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發展的主要措施
(1)制定好發展規劃
根據實物資料中心的職能任務和發展方向,制定「十一五」發展規劃,明確工作任務、工作方法、實施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各項工作,盡快發揮實物資料管理的作用。
(2)加強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收集工作,逐步建立庫藏實物地質資料體系
實物是實物資料管理的主體和提供社會服務的基礎。實物資料中心要想更好地發揮作用,必須要有充足的實物資料——這些實物資料不但有足夠的數量,而且要有很高的質量和「品位」,並且要構成完整的系列。因此,實物資料篩選收集是實物資料中心的首要工作。首先應根據中心發展規劃,制定實物資料篩選收集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跟蹤地質調查及其他地質工作進展,及時了解各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與重大突破,全面掌握實物資料產生、保管情況,在此基礎上,根據代表性、典型性、特殊性和系統性原則,篩選收集實物資料,逐步建立代表中國地質工作進展和重大成果、反映中國區域地質條件和顯著特徵的庫藏實物資料體系,建立「精品」系列及標志性藏品,為實物資料利用服務與合作交流提供堅實的基礎。
(3)加強實物地質資料信息整理和組織,為用戶提供優良的信息「產品」
實物資料中心在加強實物資料保管,確保實物資料安全的同時,應加強實物資料信息整理和組織工作,把分散的實物資料信息整合成完整的信息,便於用戶使用,並為實物資料開發研究提供基礎。主要工作內容和步驟是:①把收集的實物和相關資料以及篩選收集過程中形成的資料進行整理;②對實物進行掃描或照相,建立圖像系統;③整合各種資料,按單元建立完整的實物資料檔案;④整合不同系列的實物資料,建立系統的實物資料信息。
(4)加強實物地質資料編研,提高實物資料利用水平
在跟蹤地質工作進展和篩選收集實物資料過程中,一方面掌握這些工作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了解尚未解決的問題(特別是重大問題或熱點問題);篩選收集的實物資料不僅反映已經取得的成果,而且可能為進一步開展研究工作,解決存在的問題提供基礎。除此之外,實物資料中心還可以依託實物資料信息開展編研工作,為地質調查、地質科研、礦產開采提供情報資料服務,或者與有關方面合作,直接參與研究工作。
(5)增強服務意識,建立並不斷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
增強服務意識 第一,主動服務的思想。傳統的岩(礦)心管理,缺乏積極主動的服務思想和措施,因此,實物資料的利用效率很低,遠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新的實物資料管理必須改變傳統的管理服務模式。首先,樹立主動服務的思想,積極向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其主要措施是:加強宣傳,密切與社會的聯系,使有關方面及時了解實物資料管理工作進展及擁有的信息資源,與此同時,及時掌握地質工作發展動向,緊密結合地質工作需要,主動向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服務。第二,社會服務的思想。傳統的包括岩(礦)心管理的服務領域狹窄,特別是受資料封鎖的限制,利用實物資料更是障礙重重。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樹立社會服務的思想,不斷擴大服務領域,服務對象不僅限於公益性的地質勘查和地質科研,而且要把管理決策和商業性的地質勘查與礦產開發作為重要服務對象,此外還應把輔助教學、科學普及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納入服務領域,形成廣泛的社會服務系統。此外,要努力打破傳統的資料封鎖、畫地為牢的管理模式,建立包括實物資料在內的地質資料統一匯交和社會共享機制,為實現實物資料社會服務創造條件。第三,優質服務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擁有充分的信息資源和優質信息「產品」——一方面嚴格篩選和廣泛收集實物資料,形成豐富而又珍貴的庫藏實物資料體系;另一方面對實物資料進行整理、掃描、建檔及編研等工作,形成適應社會應用的信息「產品」;此外,為實物資料檢索、查詢、觀察、取樣、檢測等提供先進、便捷的方法手段,使用戶很方便地獲得所需要的信息。第四,服務與保護相結合的思想。在實物資料利用與社會服務過程中,要按照國家有關法規,確保實物資料的秘密,保護實物資料匯交人的合法權益和實物資料安全,防止實物資料損壞,為實物資料的持續利用提供保障。
針對社會需求,不斷豐富和更新實物地質資料信息 跟蹤地質工作和社會經濟發展,及時掌握各方面對實物資料的需求,不斷豐富和更新實物資料信息,並有針對性地開展實物資料統計和編研工作,及時生產和提供實物資料信息,體現實物資料利用服務的時效性。
建立並不斷完善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 主要包括:實物資料參觀、觀察、取樣、測試系統,實物資料檢索查詢和瀏覽下載系統以及實物資料網路服務系統,向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手段。
主要參考文獻
全國地質資料館編著.2004.見:第四屆全國地質檔案資料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Development Direction,securitymeasures for National Geologicalsample Center
Yucai Liu
(National Geologicalsample Center,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Beijing 101149)
Abstract National Geologicalsample Center assumes assembling,sorting,preserving ofgeologicalsamples,undertaking applicationstudy and providing the relevantsocialservices.The center is intended to become a nationally first-class,world-renowned collection institution of geologicalsamples,a center for geologicalsample custody,technique research,data development,as well as a center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security conditions:regulations and technicalstandards;ustodyservices and facilities,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funding guarantees.majormeasures:make development planning,strengthen collection andsorting of geologicalsamples,enhance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establish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servicesystem.
Key words geologicalsamples;center;direction;measures
2. 淺談如何做好實物檔案管理工作
陡河發電廠檔案室曾多次獲得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大唐國際和地方政府的許多榮譽,在2008年又版獲得中國大唐集團公權司檔案工作目標管理標桿示範單位及一級企業稱號。但實物檔案管理工作卻一直遠遠落後於其他檔案門類的管理,而且較文書、科技、會計檔案的收集數量、整理等存在差距。實物檔案是指記錄和反映本企業有關生產、基建、科研技術、經營管理及其它各項工作中形成的獎杯、獎狀、獎牌、證書等獎勵材料,贈送給企業的具有保存價值的錦旗、重要紀念品等材料。實物檔案以物質實體為載體,具有形體直觀、形狀多樣特點,它直接反映了本企業的發展和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業績,不但具有較高的查考利用價值,而且具有良好的宣傳教育功能,是文書檔案的重要補充。一、實物檔案管理工作狀況1.收集工作相對規范,但不能保證檔案收集過程中的齊全與完整。實物檔案作為特殊載體的一種檔案門類,其獨特的形成規律成為保障檔案齊全、完整的一個瓶頸。眾所周知,實物檔案(特別是榮譽類實物檔案)的形成具有明顯的偶然性,這是它在形成過程中不同於其他門類檔案的突出特性之一。
3. 如何建立企業實物檔案網上展廳
實物檔案是以實物為載體的檔案,隨著企業發展,檔案形成的載體種類和數量不斷變化,不同製成材料、不同形式的"實物檔案"越來越多."實物檔案"與同它一起反映人類社會活動的其他類型的檔案在栽體形式上不同,因此實物檔案具有不同的管理、保存、保護、利用要求,由於產能建設的特殊性,生產現場遠離大陸,海洋採油生產對檔案信息資源的依賴程度很強,為檔案管理、檔案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藉助虛擬現實技術、將實物檔案生動、系統、全面的展示出來,建立實物檔案網上展廳,成為具有勝利"海洋"特色的實物檔案管理模式.將跨越時間、空間實現高效、安全的利用,是檔案資源信息化、知識化管理的要求.
4. 如何做好實物檔案管理
摘要:各單位隨著對實物檔案價值的認識不斷深入,對實物檔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各專業人士對實物檔案的管理認知也越來越科學規范。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做好實物檔案的管理。關鍵詞:實物檔案 管理實物檔案是指單位或個人在各項活動中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以物質實體為載體的歷史記錄,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剩餘2409字)
5. 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發展的指導思路
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服務的發展需要站在國家高度調整發展思路和工作體系,通過研究,筆者認為總的指導思想是:
第一,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加強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方法的研究,逐步形成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的理論體系。
目前,我國實物地質資料服務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成熟服務模式可以借鑒,缺少比較系統的理論和技術方法,需要開展廣泛調研,掌握社會需求,深入研究服務基礎理論及產品開發的技術方法,規劃服務產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理論體系和服務產品。實物地質資料服務既涉及地質學理論又涉及公共管理學理論,需應用各專業學科的理論,同時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我國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的特徵,建立起適合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先進理論和方法,指導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工作。
第二,立足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著眼推動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工作。
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是我國實物資料管理服務的代表和象徵,要完成這一使命並實現國家實物資料館的發展目標,除了要切實做好實物資料收集、保管和服務利用外,還必須著眼於全國,開展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政策與技術方法研究,提高對實物地質資料主管部門的技術支撐能力,發揮對全國實物地質資料館藏管理的推動作用。
從另一角度看,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只是我國實物資料管理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其自身發展不可能孤立地進行,必須依託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實現同步發展。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所收藏的實物地質資料盡管具有重要價值,但只是大量重要實物地質資料的一部分,因此它所發揮的保管服務功能也是有限的。要使我國實物地質資料得到有效保管和充分利用,還必須充分發揮委託保管單位、省級實物資料館和廣大地質工作單位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全國實物資料管理服務體系,才能實現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目的。因此,必須把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融入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系統,一方面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推動委託保管、省級和地質工作單位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工作,另一方面,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促進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的工作,通過聯合互動,實現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和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工作的持續發展。
第三,以需求為導向,全方位、多層次開發服務產品,最大限度滿足社會各方面需求,發揮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在公共服務領域的作用。
根據前面的研究,實物地質資料的服務對象主要包括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眾三方面。面對不同的需求,全方位多層次地開發產品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面向政府部門,主要是國家、地方和行業實物地質資料主管部門,主要為其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協助政府主管部門完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形成了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體系;完成各行業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委託保管工作,並對其進行監督檢查工作;開展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台建設;開展了全國地質鑽孔基本信息清查和重要地質鑽孔資料庫平台建設;緊密結合政府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開展有針對性的實物資料產品開發與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實物資料信息服務作用;推動各省級實物地質資料庫建設和館藏管理,為地方政府和行業實物資料管理部門提供技術服務。
二是面向企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地勘單位、相關企業及科研院校。對於地勘單位及相關企業主要提供地質勘查與地質科研的專業服務,通過利用實物地質資料,避免重復工作,降低投資風險,提高地質勘查效率與地質科研水平,甚至實現突破性進展。對於科研院校,主要利用館藏資源,向地學研究專家學者提供研究的資料及場所,為地學專業的學生提供實習場所或教學基地,豐富學習內容,提高教學效果服務。
三是面向社會公眾,主要是利用館藏資源,向中小學生和社會公眾進行科普教育,宣傳地學知識,提高公眾資源、環境意識和防災意識。
6. 實物檔案的什麼是實物檔案
近二十復年來,圍繞「實物檔案」這制一概念的爭論一直存在。贊同與反對兩方經過這些年的唇槍舌戰,雖仍未得出最終的結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單位對實物檔案的認識感知逐步地由淺漸深,對實物檔案的重視程度也逐步地由輕漸重。
7. 什麼是實物檔案
「實物檔案」是90年代初檔案界一些同志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顧名思義,實物檔案即具有檔案屬性的實物通過收集整理而轉化成的檔案。
實物之所以不能成為檔案,關鍵在於這些實物不具有檔案的本質屬性—原始記錄性。我們知道,檔案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記錄,是人們辦理完畢保存備查的一種文件,它是融原始性與記錄性於一體的特殊事物。所謂原始性,就是說它是人們在社會實踐活動的當時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事後編纂和加工的。所謂記錄性,自檔案學誕生以來,檔案界研究的「記錄」無一例外的是指狹義的記錄,即用文字、符號和圖像等記錄工具直接將人類社會活動信息記錄在特定載體(如紙張、膠片、磁碟、光碟等)上,而人們只要掌握了識別這些文字、符號和圖像的工具就能獲取其中的信息。而實物檔案具不具備這些特徵呢?不可否認,檔案館、室所收藏的實物,(包括古代用來調動軍隊的虎符,封建帝王賜予的尚方寶劍)也許具有原始性,並能傳遞給人們人類既往活動的信息,但它並不能成為檔案,理由是它不具有狹義的「記錄」性質,不是通過文字、符號和圖像等記錄手段直接將信息記錄於特定載體,反映某一行為的全過程,而是通過某事物的形態與結構反映某種行為的結果,人們只能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分析和推測去獲得某種深層次的信息。
8. 我國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的發展歷程
5.2.1.1 起步與發展階段(1952年~約1969年)
我國實物資料管理已有很長的歷史,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開展地質工作,1962年原地質部(或地質礦產部)制定發布《岩礦心管理規定》,並多次修改。各地勘單位普遍建立了岩心庫、樣品庫或標本館,一些地質局和地質院校還建立了地質博物館。雖設施簡陋,但地質工作者能夠自覺地把地質工作中產生的大量岩心、樣品、標本存放到岩心庫,使大量實物地質資料得到有效保存,同時也能順利完成地質資料的交流,實物地質資料的服務主要是滿足於本單位的需要。
5.2.1.2 停滯與調整階段(約1969年~約1994年)
這期間,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經歷了動盪和調整。由於地質部撤銷等多種原因,除各大油田和部分重大地質專項工程的實物地質資料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外,大量實物地質資料損毀散失。到20世紀80年代以後,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日漸鬆弛,實物管理幾乎名存實亡,實物資料管理工作陷入嚴重困境:大部分地勘單位由於經費嚴重短缺,管理人員退休或轉崗,管理制度廢弛,大量實物地質資料損毀散失。經濟體制的轉型時期,成果地質資料在市場中實現了自身價值,而實物地質資料的地位和作用卻被逐漸忽視,以致出現過度荒廢現象。
5.2.1.3 恢復發展階段(約1994年~2008年)
從1994年起,針對過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經八年的調查、論證、協商等工作後,2002年和2003年國務院和國土資源部先後發布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標志著我國地質資料的匯交、保管、利用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辦法規定地質資料統一向國家匯交、公開向社會提供利用和切實保障匯交人合法權益等內容,為實物地質資料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1998年,國土資源部成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由國土資源部儲量司承擔,儲量司內設地質資料處。2000年,中編辦批准成立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承擔國家級實物地質資料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2001年12月18日,國土資源部將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劃轉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家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機構和組織體系正式確立。
5.2.1.4 全面發展階段(2008年~至今)
2008年國土資源部頒布了《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工作》標志著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引起了地礦主管部門的重視,開展工作實物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並開展了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的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工作開始進入了規范化的軌道。
9. 檔案的起源與發展
檔案的起源與發展
(一)檔案的萌芽與起源(初始形態):「助記憶時代」的結繩、刻契、圖畫。
檔案起源於原始記事即結繩、刻契、圖畫等記事方式,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檔案。但因其在一定范圍內有歷史記錄、契約、憑證、備忘等作用,可以看作是檔案的萌芽,即檔案起源的初始形態。
(二)檔案產生的兩個條件:記錄符號與國家出現
1.客觀條件——記錄符號
文字作為語言記錄符號產生以後,為准確地記錄事實提供了條件,從而為檔案的形成提供了客觀條件。
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字記錄檔案——甲骨檔案: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的3000多年前殷商時期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甲骨文字記錄,是當時商王朝使用的一種文件。
2.社會條件——國家的出現
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出現了階級、國家以後,就產生了文書。
文字記錄的產生,社會的發展,國家的逐漸形成,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特定的社會需要等諸因素影響下,檔案逐漸產生與發展。
(三)我國早期檔案的載體形態:從甲骨檔案、金石檔案、簡牘檔案、縑帛檔案到紙質檔案
檔案是承載在一定物質載體上的歷史記錄,其記錄方式與物質載體密不可分,我國古代社會早期先後出現了甲骨、金石、簡牘、縑帛、紙張等檔案物質載體形態。
金石檔案:金是指青銅器、鐵器等,石是指石頭,金石檔案是銘文檔案和石刻檔案的總稱,是將文字鑄刻在青銅器、鐵器、石頭上而形成的檔案。
簡牘檔案:簡是指竹簡,牘是指木牘,是以竹簡、木牘為載體形成的檔案。 「冊」、「典」是我國最早對文件和檔案的稱呼。
縑帛檔案:縑帛是古時對絹類的絲織品的統稱,是以絲織品為載體形成的檔案。用縑帛書寫的文件稱「帛書」、「卷」、「卷軸」。
紙質檔案:是以紙張為載體形成的檔案。最早的紙質檔案——甘肅「放馬灘紙」,形成於西漢初期,不僅是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纖維紙,也是世界最早的紙質地圖實物和最早的紙質檔案。
漢後逐步由簡、帛、紙並用,到以紙為主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