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實物黃金 » 陽燧實物圖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陽燧實物圖

發布時間: 2021-03-18 06:25:55

㈠ 初中問題3個:打火機和鵝卵石哪個是藝術品或兩個都是或不是

1經過挑選的鵝軟石可以算是,打火機算是工業品
2摩擦起熱嘛!1、用木燧;(轉木起火嘛!)2、用金燧;(利用太陽炙熱在大地引起的火源)3、用石敲火。

3中國泉州閩台緣博物館,中庭有張壁畫,高27米,寬18米,一名留美畫家,叫什麼名字我給忘記了,用火葯在畫布上炸出了一棵榕樹,它就是一件藝術品!是用火葯當做底稿原料,描出榕樹,再點燃,就會留下的燒過的痕跡,遠望過去就是一棵很逼真的榕樹,這就是科學和藝術結合的例子!

㈡ 玻璃是誰發明的

最早製造玻璃的人是古埃及人。玻璃被使用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大約在4世紀,古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2)陽燧實物圖擴展閱讀

幾百年來,人們一直認為玻璃是綠色的,是無法改變的。後來發現綠色來自原料中少量的鐵,二價鐵的化合物使得玻璃顯綠色。在加入二氧化錳以後,原來的二價鐵變成三價鐵顯黃色,而四價錳被還原成三價錳呈紫色。光學上,黃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補,混合在一起成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不過若干年後,三價錳被空氣繼續氧化,黃色會逐漸增強,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會略微帶點黃色。

通性玻璃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從微觀上看,玻璃也是一種液體),其分子不像晶體那樣在空間具有長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於液體那樣具有短程有序。玻璃像固體一樣保持特定的外形,不像液體那樣隨重力作用而流動。

參考資料:網路-玻璃

㈢ 人工取火的歷史與發展……

中國古代有「鑽燧生火」和「鑽木取火」的神話傳說。 《管子•輕重》載:「炎帝作,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茲胃之病,而天下化之。」 《韓非子•五巍》:「上古之世,民食果硫蚌蛤,腥臊惡臭,而傷腹胃,民多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太平御覽》卷七六引《拾遺記》:「遂明國有大樹,名遂,屈盤萬頃。後世有聖人游明之外,至於其國,見此樹下。有鳥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用小枝鑽火,號燧人氏。」 有學者研究指出:最早的神話是炎帝作火,到後世演化成了燧人氏鑽燧取火的傳說。①這個傳說一起,不脛而走,廣為流傳,以致一般人只知「燧人氏鑽木生火」,而不知道更早的「炎帝鑽燧」了。但從中也不難看出,對於自己祖先所取得的「對自然界的第一個偉大勝利(恩格斯語)」,後世人民是永遠保持愉快的緬懷的。 當然,這種已經經過後人加工、把原始時代人們集體創造的取火技術歸之某一個聖人的靈感,是原始社會瓦解以後才產生的觀念。 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開始,至公元前2000年,我國的遠古文化進入了銅石並用時代。這時,我們的祖先已經知道了冶銅,並且已會製造簡單的銅器。隨著銅鏡的出現,一種新的取火方法誕生了。這種取火方法叫「陽遂」或「陽燧」,又稱「金燧」。在先秦古籍中累有記載。 《周禮•秋官》:「司炬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漢鄭玄註:「夫遂,陽遂也。」唐賈公彥疏:「以其日者,太陽之精,取火於日,故名陽遂。」原來這陽遂是一種銅制的凹面鏡,將其對著太陽,利用陽光聚焦的原理獲取火種。 《脅記•內則》在規范「子事父母」,「婦事舅姑」必須佩帶的器物中,都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記載。這里的「木燧」是鑽火用的木桿。為什麼既要帶「金燧」,又要帶「木燧」呢?唐孔穎達疏:「晴則以金燧取火於日,陰則以木燧鑽火也」。原來「金燧」是晴天用的,「木燧」是陰雨天用的,二者都須備用。由此亦可見當時這種取火工具,如同現代人攜帶火柴、打火機一樣普遍。 關於陽燧取火記述最詳細、最精闢的數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他在《夢溪筆談》中說:「陽燧面窪,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內,離鏡一二寸,光聚一點,大如麻菽,著物則火發。」我們的祖先發明陽燧取火,比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得利用凹面鏡燒毀羅馬戰艦的傳說要早四五百年。 人工取火
1995年9月,陝西省扶風縣黃堆村周原遺址出土一件西周時期的陽燧,是迄今為止我國最早的人工取火工具實物。該陽燧為銅質,形似圓形凹面鏡,直徑8.8厘米,出土時通體生滿翠綠色銅斑。鑒於文物的珍貴,不可輕易除銹和打磨拋光,同時又要證明該陽燧確存其取火功能,周原博物館便將其翻模復制了一件和它一模一樣的復製品,經過打磨拋光,置於陽光之下,果然能取陽光之火,使這件名為「陽燧」的文物得以確認。 古代取火的器物除金燧外,還有像玻璃一類的材料製成的凸透鏡。這在東漢王充《論衡•亂龍篇》載有:「陽燧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三時,消煉五色石為器,乃能取火。」顯然,「消煉五色石為器」是指用石英砂等原料經高溫熔煉後,製成能夠聚焦的凸透鏡無疑。這又比金燧進了一步,較之從歐洲傳人的玻璃技術又早了數百年。 晉張華的《博物志》,還記載了一則用冰取火的奇異方法:「削冰為圓,舉以向日,以艾於後承真影則得火。」這說明古人對凸透鏡的原理已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熟練的運用。

㈣ 夢溪筆談翻譯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進士。神宗時參與王安石變法運動。熙寧五年(1072年)提舉司天監,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寧八年出使遼國,駁斥遼的爭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元豐五年(1082年)以宋軍於永樂城之戰中為西夏所敗,連累被貶。晚年以平生見聞,撰《夢溪筆談》。
沈括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歷法,與今天的陽歷相似。在物理學方面,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法;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闡述凹面鏡成像的原理;還對共振等規律加以研究。在數學方面,他創立「隙積術」(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法)、「會圓術」(已知圓的直徑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長的方法)。在地質學方面,他對沖積平原形成、水的侵蝕作用等,都有研究,並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醫學方面,對於有效的方葯,多有記錄,並有多部醫學著作。此外,他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畢升發明活字版印刷術、金屬冶煉的方法等,皆詳為記錄。
夢溪筆談翻譯
《以蟲治蟲》
宋神宗元豐年間,慶州地區生了子方蟲,正要危害秋田裡的莊稼。忽然有一種昆蟲產生了,樣子像泥土裡的"狗蠍",嘴上長有鉗,成千上萬,遍地都是;它們遇上子方蟲,就用嘴上的鉗跟子方蟲搏鬥,子方蟲全都被咬成兩段。十天後,子方蟲全被殺盡,年成因此而獲得大豐收。這種蟲過去曾經有過,當地的人稱它為"傍不肯"。
《梵天寺木塔》
錢氏王朝統治兩浙時,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兩三層,錢帥登上木塔,嫌它晃動。工匠師傅說:"木塔上沒有鋪瓦片,上面輕,所以才這樣。" 於是就把瓦片鋪排在塔上,但是木塔還像當初一樣晃動。沒有辦法時,匠師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見喻皓的妻子,拿金釵送給她,要她向喻皓打聽木塔晃動的原因。喻皓笑著說:"這很容易啊,只要逐層鋪好木板,用釘子釘牢,就不會晃動了。"工匠師傅遵照他的話(去辦),塔身就穩定了。因為釘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緊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後六面互相連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樓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撐,(塔)當然不會晃動。人們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㈤ 古代人用火的歷史資料

火,從遠古時代開始,一直被人類所使用。那麼,火是怎樣被發現,又如何取得的呢?從中國的歷史來看,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1、用木燧;2、用金燧;3、用石敲火。
木燧:即鑽木取火。相傳,遠古人民"茹毛飲血",還不知道取火進行熟食。有一個叫燧人氏的人,見大鳥啄木出火(也有說看到森林自行起火),認為木中藏火,於是"幾經攻治,幾番試驗",才創造出人工鑽木取火的法子,人類才有了自己取的第一把火。此法後世一直沿襲,曾經歷了數千年之久。這一古老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步到人工取火的情況。
周代,鑽木取火之法已經大行。古代所鑽之木,一年之中,根據不同季節,還要隨時改變。《周禮·月令》規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棗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樹,冬天用槐檀,這叫"改火"或"更火"。因為,古人認為:只有根據木的顏色,與四時相配,才能得火,反之則不能得火。也就是說,每逢換季之時,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當時仍行鑽木取火,但取消過了"更火"這一風俗,不實行改木。
到了唐代,鑽木取火之法,更加廣泛流行。唐杜甫《清明詩》:"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青楓是楓木,用於春日取火。崔元翰詩:"操舟眾工立禁岸,濕櫓鑽火磨星紅。"濕的木櫓也可出火,說明凡木皆可出火。有趣的是每逢寒食節,為了紀念介子推,有禁火而寒食的習俗。因此,每年冬天保存下來的火焰熄滅了。到了清明,又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的火種賜給群臣,以表示對大臣的寵愛。
金燧:金燧,即向太陽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周禮》載:秋官避開炬,負責用"夫燧"向太陽取明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種用具。它是用金屬製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線聚在杯底尖處。杯底先放置艾、絨之類,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另外,《考工記》記載了用金錫為鏡,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見,我國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學原理取火的技術了。
取了漢代,仍用金燧取火。當時也叫陽燧。即用銅鏡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燒。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一段詳細的記載:用凹面銅鏡放在太陽下,其光都聚向內。在離鏡一二寸處,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觸物即著火。實際上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鏡。如果我們拿這玻璃鏡,向著太陽,鏡也會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頃刻間即可得火。古代沒有玻璃,故用金鏡。現代的太陽灶就是從這一道理發展而來的。過去古人出門,身邊都帶著燧。因為那時的燧為尖頂杯,體積很小,都佩帶腰間以備用。但以陽燧取火,有個不足之處,就是天陰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故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內佩木燧"。這樣,有太陽就以金燧取火,沒有太陽則以木燧取火。
以石敲火:到了魏晉六朝,已經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發的火,叫"石火"。潘岳詩:"煩如敲石火"。劉勰在《新論·惜時》中,曾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猶如"石火"。到唐時,敲石取火者更多。柳宗元詩:"夜發敲石火,山林如晝明"。白居易詩:"深爐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鐵片與石相撞,下面在放著"火絨",當火星落在絨上,燃燒時,再用"取燈"接引,即取得火。火絨,是艾或紙,加以硝水製成,揉之使軟,極易起火。"取燈",北方叫"發燭",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狀,長五六寸,塗硫磺於首,遇火即燃,用以發火。在南方,發燭則用松木或杉木製成。高士奇《天祿識余》中記載:"杭人刻松木為小片,其薄似紙,溶硫磺塗木片頭,作為接火之用。"宋時,民間劈小杉條,並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為"引光奴"。後來一些以此為業者,則呼之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後,必須有引燃物配合,所以"發燭"、"火寸"等助燃物的行業就逐步發展起來。
光緒初年,火柴還未盛行。當時取火技術又進了一步,用一種叫"火鐮"的工具。這種火鐮,縫皮為包,安鐵為刃內裝火石一片,火絨一團,如果要用火,取火絨豆許,放在石上,再用鐵刃撞擊,能發出火星,頃刻間就得火,是當時吸旱煙者不可離身之物。後來有了火柴,火鏡、火石、火絨等物就逐漸衰落了,最後消失。

㈥ 古人用銅鏡梳妝,銅鏡真的能照出人嗎清晰嗎

中國人關於銅鏡的使用,遠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齊家文化之中。或許,當人們第一次臨水自照,能意識到那水中的映像正是自己的時候,鏡子的歷史便已經產生了。

(一)水中的倒影

關於鏡子的鼻祖,第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應該是“鑒”,這是一個盛滿水的盆子,一般為銅制。大口、深腹便於盛水與映照;無足或有圈足可以適應不同人群的身高;兩耳或四耳便於隨時提攜搬運。

總結一下:銅鏡的產生可能真的是來源於每個瞬間的巧合,人們從經常使用、打磨的刀斧等器物平整的表面上得到了平面鏡成像的啟示,這可能就是後世文獻所說的“屈刀為鏡”“以劍取火”的緣故。

㈦ 外匯168網上的K線圖,不下插件可以正常看嗎

要安裝插件,看外匯的行情軟體很多,可以用招商銀行的外匯寶。。。

㈧ 古代鏡子名字

最早先民們為了整理自己的蓬頭垢面,經常面對一盆水,或者站在平靜的河邊、水邊,整理一番。所以,那時候把這種「照鏡」子,叫「鑒於水」。
到了後來,最常稱呼的就是「水鏡」。還有一種與鏡子類似的器具,叫做「陽燧」。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面用於取火的凹面鏡 。《周禮·疏》中記載為「以其日者,太陽之精,取火於日,故名『陽燧』,取火於木為『木燧』也。」

中國鏡子產生於殷商時代,為銅鑄造而成的銅鏡。這種鏡,一面磨光發亮,一面鑄刻花紋。因銅鏡主要用於照出自己的面容,故也叫「鑒」或「鏡鑒」。

戰國時,銅鏡就開始盛行,製作亦輕薄精巧。到漢代,製作更加精美,花紋除幾何圖形外,還有鳥獸、人物等。東漢中期至魏晉時,出現了浮雕的畫像鏡,精美絕倫。唐代,制鏡藝術尤為講究,打破以往圓形鏡的模式,創造了八棱、菱花、海棠花等式樣,平脫鏡、螺鈿鏡則更新穎別致,富麗堂皇。

古代鏡子除多數為銅鏡外,秦時有金鏡,漢時有鐵鏡,晉時有銀華鏡,宋元出現有柄可執的鏡,清代以後又出現了玻璃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