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風化凝灰熔岩怎樣描述
凝灰岩是火山噴出地表,顆粒比較細(可以隨風漂移,可距離火山口較遠)下落地表的火山灰,堆積固結成岩的產物,主要以中酸性為主,大部分出露於晚侏羅系。
在福建「南園」地區出露最完整,所以命名為南園組。 在江西,上饒鵝湖嶺附近出露最完整,。
㈡ 龐貝古城是被火山灰掩埋的
龐貝(Pompeii)古羅馬城市。龐貝城是亞平寧半島西南角坎佩尼亞地區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西北離羅馬約240公里,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維蘇威火山西南腳下10公里處。西距風光綺麗的那不勒斯灣約20公里,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勝地,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龐貝在當時屬於中小城鎮,但由於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從1748年起考古發掘持續至今,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古城略呈長方形,有城牆環繞,四面設置城門,城內大街縱橫交錯,街坊布局有如棋盤。據記載,龐貝城是由奧斯坎斯部落興建的,它已是一座人口稠密,商旅雲集的小城。公元前89年,龐貝城被羅馬人佔領,成為羅馬帝國的屬地。到公元79年為止,這里已經成為富人的樂園,貴族富商紛紛到此營建豪華別墅,盡情尋歡作樂。龐貝城人口超過2.5萬人,成為聞名遐邇的酒色之都。重要建築圍繞市政廣場,有朱庇特神廟、阿波羅神廟、大會堂、浴場、商場等,還有劇場、體育館、斗獸場、引水道等羅馬市政建築必備設施。作坊店鋪眾多,都按行業分街坊設置,連同大量居民住宅,構成研究羅馬民用建築的重要實物。富裕之家一般均有花園,主宅環繞中央天井布置廳堂居室,花園中有古典柱廊和大理石雕像,廳堂廊廡多施壁畫(見龐貝壁畫),是古典壁畫重要的遺存。這些壁畫都有較高水平,它們被發現後,對歐洲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影響甚大。
羅馬古城龐貝約建於公元前7世紀,距維蘇威火山10公里。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被湮沒。龐貝城在地下沉睡了千餘年後,終於被人發掘。出土後的龐貝城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700米,城內面積1.8平方公里,有城門七扇。城內四條大街,呈「井」字形縱橫交錯。主街寬7米,由石板鋪就,沿街有排水溝。城內最宏偉的建築物,都集中在西南部一個長方形的公共廣場四周,廣場周圍設有神廟、公共市場、市政中心大會堂等建築物,這里是龐貝政治、經濟和宗教的中心。廣場的東南方,是龐貝城官府的所在地,廣場的東北方則是繁華的集貿市場。另外,城內還有公共浴池、體育館和大小兩座劇場,街市東邊則有可容納1萬多名觀眾的圓形競技場。千年古城一夜消失 電腦模擬維蘇威火山噴發埋葬龐貝古城畫面早在公元前8世紀,依託於地中海天然良港的一座小漁村龐貝,逐漸發展為城市。幾百年之後,它商賈雲集,成為僅次於義大利古羅馬的第二大城。它北距羅馬300公里,西接著名的西西里島,南通希臘與北非。龐貝城內那神奇的太陽神廟、巨大的斗獸場、恢宏的大劇院、靈驗的巫師堂以及新奇的蒸氣浴室和眾多的商鋪以及娛樂場館,不知吸引了地中海周城邦多少富商和貴族。加上億萬年來城北那維蘇威火山因多次噴發而帶來的奇異岩漿土、火山石以及地熱溫泉,更使龐貝聲名遠播:那一大片略帶焦味的肥沃岩漿土,使龐貝出產的葡萄個大汁甜,釀酒絕佳,成了各地貴族爭購的上品;那晝夜不絕的地熱溫泉,不但誘人入浴,更吸引許多貴族、富商紛紛來到龐貝造花園、建別墅,並連片開發娛樂場館,使龐貝很快成為煙柳繁華之地。尤其是黑中透著亮紅的火山石,因有止痛、安神、止血的神奇功效,人人爭相擁有。然而誰能料到龐貝身旁的這座火山,突然會在某一天蘇醒過來,張開血盆大口瞬間吞下了聲名遐邇的龐貝城!
維蘇威火山海拔1277米,據地質學家們考證,它是一座典型的活火山,數千年來它一直在不斷噴發,龐貝城就是建築在遠古時期維蘇威火山一次爆發後變硬的熔岩基礎上的。可是,公元初前,著名的地理學家斯特拉波根據維蘇威火山的地形地貌特徵斷定它是一座死火山,當時的人們完全相信他的這一論證,對火山滿不在乎。火山的兩側種上了綠油油的莊稼,平原上到處遍布著檸檬林和橘子林,還有其它果園和葡萄園,他們萬萬沒料到這座「死火山」正在醞釀著一場毀滅性的大災難。公元62年2月8日,一次強烈的地震襲擊了這一地區,造成了許多建築物的毀塌,我們今天在龐貝城看到的許多毀壞的建築都是那次地震造成的。地震過後,龐貝人又重建城市,而且更追求奢侈豪華,然而,龐貝還沒來得及從那次地震中復甦過來,在公元79年10月24日這一天,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了。
瞬息之間,火山噴出的灼熱的岩漿遮天蔽日,四處飛濺,濃濃的黑煙,夾雜著滾燙的火山灰,鋪天蓋地降落到這座城市,空氣中彌漫這令人窒息的硫磺味。很快,厚約5.6米的熔岩和火山灰毫不留情的將龐貝從地球上抹掉了。
那是公元79年8月的第一個禮拜天,正在祈禱的古羅馬一位大酒商之妻突然胸口劇痛,咯血不止,女兒索菲亞急得嗚嗚直哭。正在此時未婚女婿卡洛聞訊趕來,他自告奮勇地騎快馬去龐貝老家拿取止血石。羅馬去龐貝300餘公里,樹木森森山道崎嶇,強盜出沒,充滿險情,這令多情的索菲亞抉擇兩難。卡洛明白未婚妻索菲亞的擔憂,他說:「我已有十幾年的騎術,又是強壯的武士,輕車熟路,兩晝夜時間我一準趕回來!」未等索菲亞應諾,一身戎裝的卡洛帶著幾名助手絕塵而去!
母親兩天來咯血不止,索菲亞兩夜不眠,她心中一直在盤算著卡洛的歸程。第二天開始她一直倚門遠望,盼著熟悉的馬蹄聲在她的耳邊響起,但不知為什麼直到第四天、第五、第六天未婚夫還是沒有出現在她眼前。待到聖誕節之後,她才隱隱聽到一則凶訊:10月的一夜,維蘇威神山張開火口,噴發出沖天的血紅岩漿,方圓幾百里頓時成了一片火海!……
千年名城龐貝從此一夜消失了!火山噴發後好長時間才冷卻下來。大劫後牧馬人發現:過去非常熟悉的幾十萬頃林場、草場以及與林地接壤的繁華龐貝城都不見了,眼前只有火山岩漿冷卻後留下的一條一條像河流的長長焦土地帶,周圍一片死寂,靜寂得讓人生憂!
算算災難發生的時間,正是卡洛趕到龐貝取止血石的那一夜。未婚夫一去不返,從此地中海四處響起了《傷心欲絕的索菲婭》民歌聲……一鋤掘出千古奇觀</B> 龐貝古城的柱廊隨著歲月的流逝,龐貝古城漸漸淡出世界。後來,從羅馬南下和從希臘、西西里北上的移民們發現火山山腳一帶已經長滿茂密的森林。當人們伐去樹木之後,便裸露出黑油油的黑土地,於是大家就在這上面開發種植葡萄。
公元1748年春天,一名叫安得列的農民在深挖自己的葡萄園,他高舉鋤頭「哐啷」一聲,好像掘到了一塊巨石,但怎麼使勁也拔不出鋤頭。他連忙喊弟弟、弟媳幫忙。眾人扒開泥土和石塊,發現鋤頭穿透了一個金屬櫃子,於是大家七手八腳把櫃子挖出來,打開一看,裡面竟是一大堆熔化、半熔化的金銀首飾及古錢幣。消息傳開,在這片土地上種植葡萄的農民突然想起祖輩相傳的關於龐貝失蹤的傳說,於是盜寶者蜂擁而至,爾後也引來一批歷史學家與考古專家來這里考古。後來義大利政府根據專家們建議,於1876年開始組織科學家進行有序發掘龐貝古城。經過百餘年七八代專家的持續工作以及數千名工作人員的辛勤維護,終於將龐貝古城這一驚心動魄的一幕真實地再現於世人面前。參與發掘龐貝城的歷史學家瓦尼奧說:「那是多麼令人驚駭的景象啊!許多人在睡夢中死去,也有人在家門口死去,他們高舉手臂張口喘著大氣;不少人家麵包仍在烤爐上,狗還拴在門邊的鏈子上;奴隸們還帶著繩索;圖書館架上擺放著草紙做成的書卷,牆上還貼著選舉標語,塗寫著愛情的詞句……」這些景象,充分展示了當時古城的數萬生靈是怎樣突然被活生生地扯斷了生活鏈!我在龐貝看到現場用密封玻璃裝著展出的各種形態的男女老少屍體時(多已成化石),不覺一陣陣發怵。在永恆的宇宙與自然界面前,人,首先得尊敬自然,保護生態,跟大自然抗衡,人們顯得多麼渺小無力啊!
㈢ 熔岩灰衣櫃搭什麼顏色牆紙
熔岩灰實際上是黑白色系的色彩,黑白色系是百搭的色彩,在顏色搭配上非常寬泛,因此,熔岩灰衣櫃幾乎搭任何的顏色。但畢竟是居家,需要講究採光,所以,以淡黃、米白之類的顏色牆紙為好。
㈣ 凝灰岩與凝灰熔岩的區別
不同類型礦體之間的流體包裹體在類型上有一定的區別,成礦溫度略顯分帶性,凝灰岩與凝灰熔岩的區別就在於其流體包裹體,後者主要富含火山玻璃.
㈤ 凝灰熔岩
具凝灰結構,火山碎屑粒度一般在0.2~0.5 mm之間,含量達70%以上,淺褐色玻璃質熔岩膠結(圖版Ⅳ-6)。碎屑組分有:
長石碎屑約20%,粒度粗細不一,角狀為主,部分較自形,一般比較潔凈。
黑雲母碎屑10%左右,粒度一般較細,以不規則片狀為主,一般較新鮮,解理發育,較大顆粒常具強烈扭曲現象,具棕紅色至淺棕黃色明顯多色性。
角閃石碎屑,少量,粒度變化也大,以較細小的不規則粒狀為主,解理發育,具褐棕色至淺黃色多色性。
岩屑含量為40%左右,以灰色具斑狀結構的安山岩屑為主,斑晶以長石為主,基質具交織結構或陷晶質粒狀結構。粒度較大,外形極不規則,但岩屑成分變化不大。
㈥ 什麼是熔岩地質
岩漿噴出地表冷卻凝固而形成的岩石。狹義的噴出岩即指各種熔岩。熔岩具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噴出地表後揮發分逸散的熾熱熔融狀態的岩漿,又稱熔漿;一是指由熔漿冷卻凝固而形成的岩石。沒有冷卻的熔漿可以沿山坡或河谷流動,其前端多呈舌狀,稱為熔岩流。由於熔漿化學成分的差異,其粘稠性和流動速度亦不同,基性熔漿一般含SiO2較少,粘性小,流速大,酸性熔漿含有SiO2較多,粘性大,流速小。大面積的熔岩流冷凝而形成的岩石為熔岩被。熔岩冷凝過程中,由於岩石導熱性和地表形態的差異,可形成波狀熔岩、繩狀熔岩、塊狀熔岩、熔岩瀑布和熔岩隧道等各種形態。熔漿可以是在火山爆發時從火山口噴流出來,也可以是沿斷裂溢流出來。熔漿的化學成分不同,冷卻凝固後所形成的岩石也不同。基性的噴出岩為玄武岩,中性的噴出岩為安山岩,酸性的噴出岩為流紋岩,半鹼性和鹼性噴出岩為粗面岩和響岩。噴出岩多具氣孔、杏仁和流紋等構造。多呈玻璃質、隱晶質或斑狀結構。玻璃質的黑曜岩、珍珠岩、松脂岩、浮岩等噴出岩稱為火山玻璃岩。廣義的噴出岩包括各種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主要是由火山作用而形成的各種碎屑物堆積而成的,往往混有一定數量的正常沉積物或熔岩物質
由於火山噴發的物理化學條件的不同,火山在形態上有多種不同的類型,一般分為三種:
1、盾狀火山:由於火山擠出的產物主要為低粘滯性的玄武岩岩漿,所以形成的山體具有寬闊頂面和緩坡度側翼。
2、火山渣錐:火山爆發時,噴出氣體攜帶熔岩滴進入大氣,然後在火山口附近降落,熔岩滴在落地之前已經是固體或部分固體了,降落後堆成的山體,就是火山渣錐。
3、復合型火山(層狀火山):一般是火山多次噴發所形成。形成復合型火山的通常是安山岩,但也有例外。
火山噴發出的物質種類:
根據火山噴出物質的物理性質,人們把這些物質分為三類:
1、熔岩:流出地表的岩漿。
2、火山岩屑;火山爆發時,當岩漿接近地面時,黏度過高,氣體不易逸出,於是累積的壓力越來越大,終於把熔岩炸碎而噴發,浙西噴出的物質便是火山岩屑。從小到大分別稱為:火山塵、火山灰、火山彈。
3、火山氣體:主要成分是水蒸氣,還有二氧化碳、氮氣等。大部分水氣來自熔岩內部,其它水氣來自地表水或地下水。火山氣體攜帶大量火山灰、火山塵等,所以火山氣體噴發時就像黑雲升起一樣。
㈦ 火山碎屑熔岩類
火山碎屑熔岩類是火山碎屑岩向熔岩過渡的一個類型,熔岩基質中可含90%~10%的火山碎屑物質。具有碎屑熔岩結構,塊狀構造。熔岩基質中可含數量不定的斑晶,呈斑狀結構或氣孔-杏仁構造。火山碎屑主要是晶屑及一部分岩屑,玻屑少見。按主要粒級碎屑劃分為集塊熔岩、角礫熔岩和凝灰熔岩。
㈧ 古代有個國家,被火山灰全部都變成了雕像。是有這么一說么求具體資料
是龐貝。
龐貝(Pompeii)古羅馬城市。龐貝城是亞平寧半島西南角坎佩尼亞地區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西北離羅馬約240公里,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維蘇威火山西南腳下10公里處。西距風光綺麗的那不勒斯灣約20公里,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勝地,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龐貝在當時屬於中小城鎮,但由於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從1748年起考古發掘持續至今,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古城略呈長方形,有城牆環繞,四面設置城門,城內大街縱橫交錯,街坊布局有如棋盤。據記載,龐貝城是由奧斯坎斯部落興建的,它已是一座人口稠密,商旅雲集的小城。公元前89年,龐貝城被羅馬人佔領,成為羅馬帝國的屬地。到公元79年為止,這里已經成為富人的樂園,貴族富商紛紛到此營建豪華別墅,盡情尋歡作樂。龐貝城人口超過2.5萬人,成為聞名遐邇的酒色之都。重要建築圍繞市政廣場,有朱庇特神廟、阿波羅神廟、大會堂、浴場、商場等,還有劇場、體育館、斗獸場、引水道等羅馬市政建築必備設施。作坊店鋪眾多,都按行業分街坊設置,連同大量居民住宅,構成研究羅馬民用建築的重要實物。富裕之家一般均有花園,主宅環繞中央天井布置廳堂居室,花園中有古典柱廊和大理石雕像,廳堂廊廡多施壁畫(見龐貝壁畫),是古典壁畫重要的遺存。這些壁畫都有較高水平,它們被發現後,對歐洲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影響甚大。
羅馬古城龐貝約建於公元前7世紀,距維蘇威火山10公里。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被湮沒。龐貝城在地下沉睡了千餘年後,終於被人發掘。出土後的龐貝城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700米,城內面積1.8平方公里,有城門七扇。城內四條大街,呈「井」字形縱橫交錯。主街寬7米,由石板鋪就,沿街有排水溝。城內最宏偉的建築物,都集中在西南部一個長方形的公共廣場四周,廣場周圍設有神廟、公共市場、市政中心大會堂等建築物,這里是龐貝政治、經濟和宗教的中心。廣場的東南方,是龐貝城官府的所在地,廣場的東北方則是繁華的集貿市場。另外,城內還有公共浴池、體育館和大小兩座劇場,街市東邊則有可容納1萬多名觀眾的圓形競技場。千年古城一夜消失 電腦模擬維蘇威火山噴發埋葬龐貝古城畫面早在公元前8世紀,依託於地中海天然良港的一座小漁村龐貝,逐漸發展為城市。幾百年之後,它商賈雲集,成為僅次於義大利古羅馬的第二大城。它北距羅馬300公里,西接著名的西西里島,南通希臘與北非。龐貝城內那神奇的太陽神廟、巨大的斗獸場、恢宏的大劇院、靈驗的巫師堂以及新奇的蒸氣浴室和眾多的商鋪以及娛樂場館,不知吸引了地中海周城邦多少富商和貴族。加上億萬年來城北那維蘇威火山因多次噴發而帶來的奇異岩漿土、火山石以及地熱溫泉,更使龐貝聲名遠播:那一大片略帶焦味的肥沃岩漿土,使龐貝出產的葡萄個大汁甜,釀酒絕佳,成了各地貴族爭購的上品;那晝夜不絕的地熱溫泉,不但誘人入浴,更吸引許多貴族、富商紛紛來到龐貝造花園、建別墅,並連片開發娛樂場館,使龐貝很快成為煙柳繁華之地。尤其是黑中透著亮紅的火山石,因有止痛、安神、止血的神奇功效,人人爭相擁有。然而誰能料到龐貝身旁的這座火山,突然會在某一天蘇醒過來,張開血盆大口瞬間吞下了聲名遐邇的龐貝城!
維蘇威火山海拔1277米,據地質學家們考證,它是一座典型的活火山,數千年來它一直在不斷噴發,龐貝城就是建築在遠古時期維蘇威火山一次爆發後變硬的熔岩基礎上的。可是,公元初前,著名的地理學家斯特拉波根據維蘇威火山的地形地貌特徵斷定它是一座死火山,當時的人們完全相信他的這一論證,對火山滿不在乎。火山的兩側種上了綠油油的莊稼,平原上到處遍布著檸檬林和橘子林,還有其它果園和葡萄園,他們萬萬沒料到這座「死火山」正在醞釀著一場毀滅性的大災難。公元62年2月8日,一次強烈的地震襲擊了這一地區,造成了許多建築物的毀塌,我們今天在龐貝城看到的許多毀壞的建築都是那次地震造成的。地震過後,龐貝人又重建城市,而且更追求奢侈豪華,然而,龐貝還沒來得及從那次地震中復甦過來,在公元79年10月24日這一天,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了。
瞬息之間,火山噴出的灼熱的岩漿遮天蔽日,四處飛濺,濃濃的黑煙,夾雜著滾燙的火山灰,鋪天蓋地降落到這座城市,空氣中彌漫這令人窒息的硫磺味。很快,厚約5.6米的熔岩和火山灰毫不留情的將龐貝從地球上抹掉了。
那是公元79年8月的第一個禮拜天,正在祈禱的古羅馬一位大酒商之妻突然胸口劇痛,咯血不止,女兒索菲亞急得嗚嗚直哭。正在此時未婚女婿卡洛聞訊趕來,他自告奮勇地騎快馬去龐貝老家拿取止血石。羅馬去龐貝300餘公里,樹木森森山道崎嶇,強盜出沒,充滿險情,這令多情的索菲亞抉擇兩難。卡洛明白未婚妻索菲亞的擔憂,他說:「我已有十幾年的騎術,又是強壯的武士,輕車熟路,兩晝夜時間我一準趕回來!」未等索菲亞應諾,一身戎裝的卡洛帶著幾名助手絕塵而去!
母親兩天來咯血不止,索菲亞兩夜不眠,她心中一直在盤算著卡洛的歸程。第二天開始她一直倚門遠望,盼著熟悉的馬蹄聲在她的耳邊響起,但不知為什麼直到第四天、第五、第六天未婚夫還是沒有出現在她眼前。待到聖誕節之後,她才隱隱聽到一則凶訊:10月的一夜,維蘇威神山張開火口,噴發出沖天的血紅岩漿,方圓幾百里頓時成了一片火海!……
千年名城龐貝從此一夜消失了!火山噴發後好長時間才冷卻下來。大劫後牧馬人發現:過去非常熟悉的幾十萬頃林場、草場以及與林地接壤的繁華龐貝城都不見了,眼前只有火山岩漿冷卻後留下的一條一條像河流的長長焦土地帶,周圍一片死寂,靜寂得讓人生憂!
算算災難發生的時間,正是卡洛趕到龐貝取止血石的那一夜。未婚夫一去不返,從此地中海四處響起了《傷心欲絕的索菲婭》民歌聲……一鋤掘出千古奇觀 龐貝古城的柱廊隨著歲月的流逝,龐貝古城漸漸淡出世界。後來,從羅馬南下和從希臘、西西里北上的移民們發現火山山腳一帶已經長滿茂密的森林。當人們伐去樹木之後,便裸露出黑油油的黑土地,於是大家就在這上面開發種植葡萄。
公元1748年春天,一名叫安得列的農民在深挖自己的葡萄園,他高舉鋤頭「哐啷」一聲,好像掘到了一塊巨石,但怎麼使勁也拔不出鋤頭。他連忙喊弟弟、弟媳幫忙。眾人扒開泥土和石塊,發現鋤頭穿透了一個金屬櫃子,於是大家七手八腳把櫃子挖出來,打開一看,裡面竟是一大堆熔化、半熔化的金銀首飾及古錢幣。消息傳開,在這片土地上種植葡萄的農民突然想起祖輩相傳的關於龐貝失蹤的傳說,於是盜寶者蜂擁而至,爾後也引來一批歷史學家與考古專家來這里考古。後來義大利政府根據專家們建議,於1876年開始組織科學家進行有序發掘龐貝古城。經過百餘年七八代專家的持續工作以及數千名工作人員的辛勤維護,終於將龐貝古城這一驚心動魄的一幕真實地再現於世人面前。參與發掘龐貝城的歷史學家瓦尼奧說:「那是多麼令人驚駭的景象啊!許多人在睡夢中死去,也有人在家門口死去,他們高舉手臂張口喘著大氣;不少人家麵包仍在烤爐上,狗還拴在門邊的鏈子上;奴隸們還帶著繩索;圖書館架上擺放著草紙做成的書卷,牆上還貼著選舉標語,塗寫著愛情的詞句……」這些景象,充分展示了當時古城的數萬生靈是怎樣突然被活生生地扯斷了生活鏈!我在龐貝看到現場用密封玻璃裝著展出的各種形態的男女老少屍體時(多已成化石),不覺一陣陣發怵。在永恆的宇宙與自然界面前,人,首先得尊敬自然,保護生態,跟大自然抗衡,人們顯得多麼渺小無力啊!
【以上回答來自網路知道終身榮譽團隊糕調小說團成員~~】
【可以的話麻煩採納啦,謝謝哈~~】
㈨ 野外如何辨別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
火山碎屑岩引是介於岩漿熔岩和沉積岩之間的過渡類型的岩石,其中50%以上的成分是由火山碎屑流噴出的物質組成,這些火山碎屑主要是火山上早期凝固的熔岩、通道周圍在火山噴發時被炸裂的岩石形成的。火山碎屑包括岩屑、晶屑、玻璃質屑、漿屑、火山塊(直徑大於100毫米)、火山礫(直徑大於2毫米)和火山灰(直徑小於2毫米)。這些碎屑降落到地面或海底,經過固結形成岩石,由於火山也可以在海底爆發,所以火山碎屑岩有陸相沉積的也有海相沉積的。
熔岩,是已經熔化的岩石,以高溫液體呈現,常見於火山出口或地殼裂縫,一般溫度介乎於攝氏700度至1200度之間,雖然熔岩的黏度是水的十萬倍,但也能流到數里以外後才冷卻成為火成岩。熔岩,是已經熔化的岩石,以高溫液體呈現,常見於火山出口或地殼裂縫,一般溫度介於攝氏700度至1200度之間,雖然熔岩的黏度是水的十萬倍,但也能流到數里以外後才冷卻成為火成岩。熔岩是已經熔化的岩石,以高溫液體呈現,常見於火山出口或地殼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