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篇關於 人民幣匯率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的 開題報告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摘要:當前,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面臨嚴峻的升值壓力,人民幣升值必然對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了解人民幣升值的背景、原因及過程的基礎上,重點從正反兩方面分析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進而探尋針對人民幣升值的應對策略及措施,以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健康、有序地發展。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對外貿易;貿易結構
一、人民幣升值概述
(一)人民幣升值的背景及原因
自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已連續五年維持10%以上的高增長,如此強勁的經濟發展態勢,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見的。尤其中國巨額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使中國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強烈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巨大壓力。
可以說,人民幣匯率自1994年以來已近10年沒有進行調整,而這10年中國經濟和國力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權威的國際機構和貿易夥伴一直就認為人民幣存在不同程度的價值低估。同時,按照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外匯節余過多本身就表明外幣定價過高,本幣定價過低,本幣有升值壓力。
從2001年以來,世界各主要貨幣包括東南亞國家的貨幣對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一直沒有調整,即人民幣實際上也跟隨美元對其他貨幣大幅度貶值。對美國來說,通過美元貶值,既能減輕其外債負擔,每次美元大幅貶值都能使美國債務減少1/3,又能刺激其產品的出口,還能轉嫁其各種經濟危機,成為其對其他國家進行剝削的主要形式。然而,中國實行的「盯住美元匯率」政策,使美元貶值的積極效用沒能全面發揮,只是「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刺激了中國產品的出口」。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統計數據,2006中美貿易順差達到1 442.6億美元,2007年中美貿易順差1 633.2億美元,中美巨額貿易順差屢創新高,使世界頭號強國美國深深感到了中國經濟的增長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於是,美國便以中國工人搶去了美國工人的飯碗,巨額貿易順差造成其損失為理由,對中國進行經濟「敲詐」,妄圖使人民幣升值。實際上造成美國外貿逆差劇增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復雜,不在於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本身,比如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優勢,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推動以及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垂涎等等,還有美國產業結構調整、對外直接投資擴大、個人消費支出的增長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例如,美國的公司把廠開到中國,再向美國輸出成品,表面上是美國吃了虧,但實際上真正賺走大部分利潤的還是美國的公司。不難看出,人民幣匯率之爭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國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阻礙中國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
我們知道,人民幣匯率問題不僅是單純的經濟問題,更是復雜的國際政治問題。一些西方國家更是附和美國頻頻呼籲人民幣升值,當然他們的目的不盡相同,有的是出於嫉妒,有的是為了轉移國內對當局的指責,有的則是為了爭取國內製造業的選票。他們認為人民幣匯率過低,提出應將人民幣匯率確定在1美元兌4.2元人民幣左右的水平;中國外匯儲備過高,中國加入WTO以來,並沒有出現進口激增,相反貿易順差大幅增加;指責中國廉價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貨緊縮,中國應使人民幣升值,在世界經濟中擔負相應責任。
近年來,關於「亞元」問題的討論已越來越熱,誰能成為未來亞元的主導,已變成一個日益敏感的話題。日本由於其經濟十年來的萎靡不振,日元充當亞洲貨幣主導的可能性在變小。而中國由於經濟高速增長,已經逐漸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幣的價值日趨明顯,在中國周邊國家已經開始形成一個「人民幣地帶」,導致日本對此憂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對華出現50億美元順差的背景下,日本財長鹽川正十郎提出議案,提請七國集團通過「與1985年針對日元的『廣場協議』類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幣升值,將全球壓制人民幣升值的聲浪推至頂峰,目的就在於想通過人民幣升值,打垮人民幣對日元的挑戰,確保日元的未來主導地位。
為了確保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快速的發展,緩解中國對外經濟摩擦日益加劇的局面,營造和諧的國際政治環境,中國進行了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幣升值的步伐逐步加快。
(二)人民幣升值的過程
2005年7月21日,迫於美國的強大壓力,也為了給中國經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政府終於做出了人民幣升值的決定。1美元兌人民幣從8.27~8.28先後突破了8.2、8.1、8.0關口,2005年升值幅度達3%。
進入2006年,人民幣更是一路「高歌猛進」。2006年1月4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以8.0702起步,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從緩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過程。按照12月29日的匯率中間價7.8087計算,人民幣在這一年中升值了2 615個基點。2006年1月4日的報價與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完全相同。從這一天開始,詢價交易這一國際主流交易機制被引進中國,揭示了外匯交易方式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也被賦予了更為市場化的形成方式。人民幣匯率註定在這一年裡以更富彈性的方式運行。2006年5月15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度突破1美元對8元人民幣。在此後的2個月內,人民幣匯率始終圍繞著這個重要關口上下波動。7月20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再次「破8」後一路向下,從此告別了這個關鍵的位置。8月30日破7.96,9月28日破7.90,10月30日人民幣匯率突破7.88。此後的一個月間,人民幣匯率相繼突破7.87、7.86、7.85,11月29日突破7.84關口,12月4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再破7.83關口,以7.8240再創匯改以來新高。12月14日,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舉行的當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度突破了7.82關口。第二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又以7.8185再創匯改後的新高。按照當日的數據計算,匯改之後人民幣已累計升值超過3.72%。12月29日,人民幣匯率再創匯改以來的新高,並首次突破7.81關口達到7.8074。而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2006年人民幣的月平均匯率已從1月份的8.0688升值至11月份的7.8652。2006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國經濟引擎明顯減速,市場對於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增強,令國際匯市美元全面走軟,從而引發了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走高。另一方面,中國外匯儲備10月份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而前10個月的貿易順差累計已達到1 336億美元,這些都成為人民幣升值的重要推動因素。
2007年伊始,市場比較一致的預期是年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5%左右。實際上,截至12月20日,人民幣升值幅度已達到6.01%。從1月4日年初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的7.8073,到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6月29日的7.6155,半年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2.46%。7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7.61關口,次日7.6整數關口告破。11月22日至27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連續4個交易日創出匯改以來新高。12月11日至13日,受美聯儲降息和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突破7.38、7.37和7.36關口,升值速度明顯加快。經濟專家們認為,2007年人民幣持續升值的主要推動力來自於貿易順差持續加大和外商投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步伐進一步加快,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2008年4月1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度「破7」,為6.9920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創出新高。以2005年匯改前的人民幣對美元比價8.27651計算,目前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18%。也就是說,同樣兌換1美元,如今可以少花1.2845元人民幣。
未來的趨勢怎麼樣,誰都不敢說,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人民幣在一段時間內還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間的。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積極影響
1.有利於進口成本的降低
人民幣升值,國外的能源、原料與生產資料價格都相對便宜了,這就降低了我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以及很多重要戰略物資的購買成本,增強了購買力。在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航空、電力設備等,人民幣升值將使大宗交易的進口成本降低,進而增強相關行業部門的盈利能力,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長期以來,我國推行「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加工貿易總額超過一般貿易額,加工貿易順差已成為我國外貿順差的最重要來源。加工貿易中產品復出口成本中其進口成本比例一般都在50% ~100%之間,在短期內對進口商品的價格比較敏感。如果人民幣升值,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降低,這樣導致加工貿易的生產成本降低,自然以加工貿易方式的出口商品外幣價格下降,因此,這部分依賴進口原料的復出口商品仍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可見,人民幣升值會促進進口的增加,並以進口帶動出口,其關聯性得到加強。
2.有利於促進貿易結構優化升級
長期以來,中國對外貿易實行的是以「重出口,輕進口」為主要特徵的出口導向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時也產生了對出口的依存度過高,不僅使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就業面臨著潛在的風險,而且也產生了企業過度依靠廉價勞動力的價格優勢出口,單方面的貿易順差引起其他國家反傾銷訴訟頻繁;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的低成本、低市場准入引起的投資過度供給所導致的企業低價惡性競爭;以及只重視價格,不重視國際市場需求而引起的出口貿易和就業易受到國際經濟形勢波動影響等一系列問題和矛盾。可見,這種長期依賴於出口單一增長的對外貿易結構很不合理。而人民幣的升值,必然會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減少和進口增加,這樣就能夠改變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不均衡的局面。
在我國,外貿增長方式主要靠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而真正體現技術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術設備和中間投入品等生產要素要從國外進口,導致經濟效益低下。人民幣升值將激勵出口企業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附加價值,而不是低價競銷佔領市場。人民幣升值將使一部分只靠低成本競爭,技術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被擠出市場。從長遠看,人民幣升值有助於我國外貿增長方式從原來的粗放型轉向高質量和高效益的集約型,這會帶來出口結構的改善,這符合中國產業結構轉變的發展方向。同時,人民幣升值會引起行業內更加激烈的競爭,激勵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來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可見,人民幣升值對於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激發國內企業自主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有利於緩解貿易摩擦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2007年中國的對外貿易順差達到2 622億美元的歷史高位,較2006年的1 774.7億美元增長了47.7%,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對外貿易總量則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達到21 738億美元,較2006年增長23.5%。其中出口為12 18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5.7%;進口9 55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了20.8%。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來,中國的對外貿易已連續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2007年的對外貿易總值比2001年總值增長了4.26倍。然而,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的增速遠遠超過了貿易總值的增速,2007年的貿易順差額比2001年增長了11.6倍。外貿順差增長過快,加劇了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如歐盟及美國的貿易摩擦。歐盟在2007年已多次表態希望中國加快人民幣的升值步伐,以減少中歐之間的貿易順差;美國國會則在2007年提出了50多項對華貿易保護議案,盡管這些議案大都由於美國政府的反對而未能變為法律,但仍增加了兩國貿易關系的緊張氣氛。
人民幣升值可增加我國的進口總額,從而有利於減少貿易順差的數值。通過人民幣升值,適當提升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有助於減少其他國家對我國產品的低價傾銷訴訟。低價競銷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進口,有利於減弱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勢頭,減少一些貿易夥伴對我國進行保護主義貿易攻擊的借口。人民幣的適當升值,有助於緩和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促進我國經濟和貿易的和諧發展,創造和保持更加平穩的貿易環境。
4.有利於改善貿易條件
國際經濟學中,貿易條件=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貿易條件的改善意味著同等數量的商品出口可以換回更多的進口商品。我國雖然每年的貿易順差很大,但由於出口商品價格不斷下降而導致貿易條件持續惡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才能換回少量的國外高科技產品或稀缺資源。人民幣升值以後,出口產品的價格相對提高,就可以用較少的出口產品換回本國所需要的各種產品。出口利潤不斷增加,就可以改善我國目前的貿易條件。同時,人民幣升值也將會降低進口產品價格,特別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設備的價格。企業將會加速技術引進,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產品動態比較升級。同時,由於進口產品絕大部分用於復出口,故隨著企業生產率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得到提高,有助於我國企業從產品產業鏈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貿易條件得到改善。
5.有利於中國企業「走出去」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的成本相對來說比以前下降,這使得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在國外投資設廠,從事跨國經營。根據投資地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全球性的生產、營銷網路。所以說,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那些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實現其全球發展的戰略,造就出中國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消極影響
1.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於我國外貿出口增長
人民幣升值將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直接削弱我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人民幣升值後,出口企業為維持一定的利潤,必須提高商品在國外市場的銷售價格,而這樣做的後果勢必會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於出口持續擴大和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率的提高;尤其是我國出口主要以勞動密集型商品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較低,一旦提高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的價格,將造成這些低端產品低價格優勢的喪失,極易被一些東南亞國家所取代,從而影響到出口規模的擴大。然而,假如保持出口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不變,則勢必要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出口利潤的減少又將嚴重打擊國內出口企業的積極性,從而造成出口數量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沖擊。但是,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它還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約,如國內外經濟形勢、出口商品結構以及貿易方式等。
2.嚴重沖擊科技含量較低、以低價格取勝的出口行業
顯然,對出口貿易依存過大、出口價格彈性較低和科技含量較低的出口行業,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將受到較大的沖擊,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應對的准備,甚至可能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我國的紡織、服裝、家電、化工、電子機械製造業等主要出口型行業都屬於這一類型,其中紡織服裝業對出口貿易的依存度高達50%,附加值和出口價格彈性都很小,因此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最大。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毛紡織、服裝行業的利潤率將分別下降3.19%、2.27%和6.18%。以服裝行業為例,目前絕大多數外貿服裝訂單的毛利在0.5元人民幣,即出口1美元的產品,毛利在0.5元人民幣。如人民幣對美元小幅升值2%,則意味著外貿企業每出口1美元的產品,毛利將損失0.15元人民幣。可見,加速我國外貿出口結構的優化升級意義重大。
3.國外商品的進口增加,競爭加劇,不利於國內企業的發展
人民幣升值後,進口商品在國內的銷售價格將降低,國內消費者用同樣的貨幣可以購買更多的進口商品。這將嚴重影響到國內相關生產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尤其是那些在質量、品牌、技術含量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距離的企業,甚至有可能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短期內不利於國內企業的經濟增長和市場佔有率的提升,但從長期看競爭對國內企業的長足發展不無裨益。
4.加大我國國內就業壓力
目前,由於我國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削弱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導致可以吸納眾多勞動力的加工型出口企業利潤下降,這些企業投資轉向技術或資本密集型產業後,必然會使許多素質較低的就業者面臨失業危機。並且當前我國很大部分的新增就業機會主要是由出口和外貿企業提供的,人民幣升值影響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進而對當前就業環境的改善帶來一定的沖擊。在目前的中國,勞動力資源尚未轉化為人力資源, 具有優勢的僅僅是熟練工人。所以,發展加工貿易,著重提高產業層次和加工深度,增強國內配套能力,依靠我國勞動力優勢發展加工貿易仍將是我國長期的經濟內容。
三、針對人民幣升值的應對策略及措施
鑒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我們應該採取相應的措施,以強化和擴大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發展的積極影響,緩解和減少其消極影響。
(一)要有步驟地推進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在人民幣匯率改革之前,由於人民幣匯率低估,導致國內外商品價格的扭曲,出口商品價格低廉,進口商品價格高昂,致使我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出口額不斷攀升,貿易贏余不斷增加,連年持續出現巨額貿易順差,引起了與貿易夥伴之間的頻頻貿易摩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一新的匯率形成機制在短期內會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產生一定影響。但總體上利大於弊。我們應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要逐步提高匯率生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使人民幣匯率浮動更具彈性,匯率波動能夠更加顯著地反映出市場供求的變動,並要加強本外幣政策的協調,充分發揮匯率在平衡國際收支、抵禦國際資本流動沖擊方面的作用,以適應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總之,人民幣匯率改革應該從我國的經濟需求面出發,考慮與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往來與相互之間的經濟利益,實現雙贏。
(二)積極擴大國內市場需求,減少外貿出口依賴
在過去很長時期內,由於人民幣匯率的相對低估,導致出口強勁增長,我國外貿持續出現巨額順差。很多企業對出口貿易趨之若鶩,致使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大量湧入出口部門,社會資源不能根據市場實現優化配置,從而造成我國經濟內需不足卻過分依賴外貿出口的局面,這對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國有13億人口,龐大的人口背後隱藏的是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要真正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調整經濟結構,減少對外貿出口的依賴,盡快實現由「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向「以內需為主」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轉變,樹立正確的、科學的發展觀。同時,政府要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各種配套改革,積極培育、擴大國內消費市場,鼓勵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重點扶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三)優化升級我國對外貿易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長期以來,在我國出口產品中,附加值較低、技術含量低的勞動、資源密集型產品占據著主導地位。由於我國的出口企業大多從事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加工貿易,工人亦多從事重復、熟練勞動,盈利空間受到極大限制。隨著人民幣的升值,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的比較優勢難以發揮,出口企業很難再以單純依靠低廉勞動力和國家制定的低匯率政策開拓海外市場。為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足發展和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我們必須調整對外貿易結構,通過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促進我國外貿結構優化升級。有資料顯示,許多歐美跨國公司都已經把技術創新和研發融入其企業發展戰略,並且有自己完備的研發中心,且投入大量研發資金。而在中國很多企業甚至連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的意識還沒有。他們所謂的核心技術和裝備基本依賴國外進口。
可以說,匯率機制的改革和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有一些壓力, 作為出口企業,應該積極調整經營理念和出口戰略,加大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的力度,應以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為目的,進行產品概念創新、產品功能創新、產品形態創新、產品包裝創新、產品運用創新等,以人民幣升值為契機,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加速產品的升級換代,提高出口產品檔次, 提升產品的品牌內涵和設計能力, 創建出口產品品牌優勢,從而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出口產品的價格,以積極的姿態應對人民幣的升值,在對外貿易中贏得主動。同時,出口企業應重視開發新產品、引進新技術、進口新設備,加快對引進技術的吸收、消化和再創新的步伐,減少高科技新產品,如光學、醫療、精密儀器和設備等對國外的依賴,通過在進出口兩方面的努力來調整我國貿易結構,減輕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貿易的不利影響。
(四)政府應加強對我國進出口企業在政策上的引導和扶持
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國政府應該在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遏制對外貿易順差過快增長,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方面有所作為。主要體現在政策上對進出口企業進行適當地引導和扶持。例如,政府在2007年採取的一系列調整措施,包括對「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加征出口關稅及降低出口退稅,降低暫定進口關稅稅率、取消自動進口許可管理等方式鼓勵進口等;在WTO規則允許的范圍內採取一定的出口補貼,主要包括鼓勵研發的補貼、支持落後地區的補貼和環保項目的補貼;完善出口信用保險制度,比如出口信貸、出口信貸擔保和出口信用保險等出口的公共支持;還可設立專門機構為國內出口企業提供各種信息和咨詢服務,包括國際市場行情、市場調查、潛在貿易對象及投資環境等,幫助國內出口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同時,加強對綠色貿易壁壘和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學習和運用, 防止外國高污染、低質量產品進入國內沖擊我國同類產品。
2. 人民幣匯率論文開題報告
盡管適逢中秋假期,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的關注一刻也沒有停息,尤其內是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批容准中國匯率法案更引人注目。人民幣連日走高,日本、哥倫比亞、越南等國的央行則紛紛出手干預,防止其貨幣過度升值,美元也在美聯儲後續量化寬松的預期下承壓走低。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連升10個交易日,升值幅度超過800個基點,其中8個交易日人民幣陸續創下匯改以來的新高。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6.6997,一舉突破6.7。
在談及人民幣的上升動因時,專家分別從國內外兩個大局、中長期兩種不同的角度來解析。
3. 求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開題報告
一、我國對外貿易現狀
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高達11547.4億美元,提前6年實現了突破一萬億美元的中長期目標。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同比增長了35.7%,相當於2001年全年貿易總額的2.3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3年來外貿總額翻了一番多。2004年中國的外貿份額佔全球的 12%,成為位居美國和德國之後的世界第三貿易大國。2005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同比增長31.3%,進口同比增長16%,低於出口增速15.3個百分點。進出口相抵,順差由2004年同期的39億美元增加到683億美元。我國外貿進出口的迅速發展提升了我國的貿易位次和出口地位,但也產生了負面影響,我國的出口,尤其是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的總體貿易條件卻持續惡化。
中國人民銀行的外匯資產占其資產總額的份額也逐年增加,從1993年的10.5%增加到2004年的59.70%。進出口貿易總額佔GDP的比重即外貿依存度逐年攀高。2002年,我國外貿依存度為51%,2003年為60%,2004年超過70%。連續三年間每年以近10 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中國貿易以加工貿易為主的事實只能加強而不能削弱中國外貿依存度過高這一事實。過高的外貿依存度使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加,從而增加了經濟發展的潛在風險。
二、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一)小幅度升值對中國進出口規模影響不大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利用模型對匯率升值進行模擬分析得出的結論:人民幣升值2%,出口增速將減少1.5個百分點,進口增速增加0.2個百分點。按2004年數據計算,相當於出口減少91億美元,進口增加12億美元,貿易順差由320億美元減少到217億美元,減少凈出口需求852億元人民幣,大約影響當年 GDP增長率(當年支出法GDP為140776億元,增長9.5%)中0.6個百分點。同時,模型測算顯示,一次性匯率變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將會隨著時間遞減,第二年影響減弱一半,兩年後影響基本消失。可以看出人民幣匯率進出口彈性很小,這與我國獨特的貿易結構有關,目前,來料加工裝配貿易,進料加工貿易和外商的機械設備進口占所有進口的將近60%,如果再考慮到一般貿易中原材料和投資品的進口,這個數字還有很大的上升餘地。來料加工裝配貿易賺取固定的工繳費,與匯率的變動基本上沒有什麼關系;進料加工貿易的情況稍微復雜,這取決於進口的中間產品和原材料所佔的比重,人民幣升值以後,由於人民幣購買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幣升值,導致了這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的提高。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委員會2002年《貿易與發展報告》的計算,在17 個重要樣本國內,中國的單位勞動工資最低,樣本國工資分別是中國的2.5-47.8倍,即使考慮到單位勞動的生產效率,17個樣本國中也有10個國家高於中國的成本,因而由於匯率上升導致的勞動力工資的上升不會對中國的來料加工裝配貿易,進料加工貿易等勞動力優勢帶來很大的沖擊。
(二)、人民幣適度升值有利於我國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和諧發展
傳統匯率理論認為,匯率對經濟具有極強的調節作用,其作用機理是本幣匯率高低影響本國的產品出口,從而影響國內生產,影響GDP增長。當本幣匯率高,外幣匯率低時,國內生產的產品成本提高,價格在國際市場上變得相對昂貴,影響產品銷路,自然就會影響到國內的生產,影響GDP增長;當本幣匯率低,外幣匯率高時,國內生產的產品成本降低,價格在國際市場上變得相對便宜,增強了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有利於擴大市場,自然就會促進國內的生產。
然而,當國家的經濟己經比較強大,本國貨幣己經被比較嚴重低估時,向其真實價值合理回歸的升值,不僅不會對其本國經濟造成不利沖擊,而且會使國際貿易能更為和諧地發展,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和諧發展,反過來同樣也會促進本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70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向世人昭示,中國己經具體這樣的條件。縱觀世界,經濟強國貨幣都比較堅挺,也沒有結論能說明這些國家就因貨幣堅挺而退出經濟強國的舞台。
(三)、人民幣適度升值有利於我國產品成本構成的調整
人民幣升值所增加的成本是人工成本,在我國,人工成本非常低,一般只佔產品成本的10% ,屬於敏感性不高的成本要素,假如人民幣升值10%,產品成本的上升只有1%,不會對產品成本帶來實質性影響,因而不可能對出口產品價格造成實質性沖擊。並且,我國出口產品中,有外資背景的企業收入佔比重很大,通常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設備和原材料。人民幣升值使得對外采購的設備和原材料成本下降,這部分有外資背景的企業,成本不僅不會提高,而且還會降低。
(四)、人民幣適度升值,可以更好地理順各種貿易關系
匯率是兩國貨幣的比價,在金本位制下,兩國貨幣價值量之比直接而簡單地表現為其含金量之比,稱為鑄幣平價,早期的紙幣流通制度,各國一般都規定過紙幣的金平價即含金量,紙幣仍然執行著金屬貨幣的職能,兩國的匯率基礎仍然是隱藏在紙幣背後的金平價。但隨著紙幣流通制度的演進,紙幣的金平價與其實際代表的金量相互脫節,紙幣所實際代表的金量已很難確定,紙幣匯率的決定變得似乎有點復雜,但有一點應該是肯定無疑的,那就是紙幣匯率的基礎應該是購買力。平價購買力是另一種意義的含金量,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相比較,購買力增強表明該國通貨膨脹率比另一國低,同時也在表明該國的經濟實力在增強,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國家自然會使貿易夥伴增強信心。從而促進本國貿易的良性發展,這本身是一種無形的貿易資源。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周邊國家貨幣嚴重貶值,據介紹,在這次金融危機後,泰國泰銑、韓國韓元、新加坡新元等兌美元的匯率跌幅分別達到39% ,36% 和61%。而此時中國政府為穩定亞洲金融,言布人民幣不貶值,人民幣名譽匯率保持不變,實際匯率隨著周邊國家貨幣貶值而實際升值。可近幾年我國的貿易狀況表明,我國的對外貿易不僅沒有受到嚴重影響,而是繼續呈強勁增長勢頭。這充分說明貨幣堅挺對貿易促進的積極意義,同時也給我們揭示一個規律,就是匯率只是一個外在的表現,對一國經濟起決定作用的是國內經濟本身的內在質量與經濟實力。
近年來,由於人民幣價值低估,與我國出口產品有關的國際貿易磨擦也在增多,一些產品過於低價的傾銷,惡化了國際貿易環境,也一定程度地影響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順暢流通。國際貿易是相互促進的,國際貿易理論告訴我們,各貿易夥伴國經濟都能得到較好發展時,國際貿易才比較順暢,才能比較好地促進各國經濟的共同發展。因此,人民幣合理價值回歸升值,與貿易夥伴國的貿易磨擦減少,理順各種貿易關系,使國際貿易更為順暢,互相促進,使相關貿易國貿易利益達到最大化,中國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取得更大利益。
(五)、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特別進入九十年代以來,幾乎每年以8%的速度在增長,但我們必須看到,我國的經濟增長,長期以來是以高能耗,低效益,技術含量低,甚至是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的發展。在國際貿易競爭中,低估人民幣幣值,鼓勵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源型產品的生產出口,雖然賺取大量外匯,但回報的價值並不是很高,資本積累相當困難。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大量第三世界國家同類產業的發展,對我國己經構成巨大壓力,我國總體上說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經濟發展繼續停留在資源高消耗的增長模式上,將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很快,各種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對一國經濟的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我國作為一個大國,盡管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經過十多年改革開放的發展,經濟、技術、管理都有了一定的積累,這是我國向更高的技術領域、更高的產業層次發展的基礎。
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所帶來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成本,可以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品的價值含量,可以生產更高技術要求的產品,擴展市場空間,可以充分利用資源,提升資源的商品價值,還可以開發許多原材料替代品,減少資源消耗,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只有產業升級,才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和我國的貿易狀況。因此,我國未來的競爭優勢必須轉到產業提升的路上來。既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在我國的工業結構中,傳統工業比重比較大,新興工業還只能說是在剛剛起步,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努力改造傳統產業,加速我國產業結構升級換代,是未來國際競爭的迫切需要。產業升級,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尤其是外匯資本的投入。現在,人民幣存在升值壓力,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人民幣升值後,同樣美元價格的設備轉換成人民幣要少得多,引進投資品的成本變得相對低廉,同樣的專利技術、同樣的先進設備,卻只需支付相對低廉的成本,這將大大調動企業引進先進設備、購買新技術專利的積極性,最終將會加快我國技術更新的速度,從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可以肯定,利用好人民幣升值這個有利時機,加快傳統產業的更新改造,加快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我國一定會在國際市場上開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三、結論
人民幣升值是當前政府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我國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經濟體,如果一直實行一成不變的固定匯率政策,很可能意味著貨幣在逐漸偏離價值,所以對於人民幣的匯率就需增加其彈性,保證我國經濟、金融的穩定快速發展。加強調控國際市場上人民幣的流通,加速銀行體系改革,提高銀行體系的經營管理水平。人民銀行也應利用監督、公開市場業務等多種手段,爭取調控人民幣匯率變動的主動權,在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下,使人民幣真正體現其內在價值。
在我國對外貿易差額持續增長,達到歷史新高,外匯儲備突破8000億,外貿產品結構存在一定問題並且由於對一些國家和地區貿易差額過大造成貿易糾紛的情況下,實行新的匯率制度,人民幣小幅升值,不僅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的外貿進出口,而且可以改善我國外貿進出口中的一些不利影響因素,在外貿增長的同時,改善我國的總體貿易條件,讓外貿成為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健康引擎,並且可以促使企業調整外貿產品結構,改變一直以來的以加工貿易等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帶動出口的現象,促使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真正提升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在匯率升值的情況下,企業更加註重國內市場,注重內需,減少國民經濟增長對外貿的依賴,弱化世界經濟起伏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從而使得中國經濟更加健康的發展。
4. 關於「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的開題報告
人民幣升值利於進口,不利出口,對外貿企業的影響冰火兩重天。出口型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將減弱,尤其是初級產品出口。而進口產品的在國內的競爭力將明顯提升。如價值8000元的產品出口價可能是1000美元,而人民幣升值後同樣的產品出口價將為1111美元,上漲11%,原有的低成本優勢將喪失怠盡,單純依靠價格優勢的產業將受極大的沖擊。進口產品的競爭優勢將提高,以比較火爆的轎車為例,原價10萬美元的進口車國內價格將從80萬元降為72萬元(均未考慮稅費影響),比價效應非常明顯。同樣對進口原材料依賴度比較大的企業來說,成本降低將直接增加企業的贏利能力。
2、吸引外資能力減弱而會有更多的國內企業走出去,到國外去投資建廠。雖然人民幣升值將增加在華外資企業的贏利能力(以美元計算),但相應的新增投資成本上升,原有的外資企業會繼續留守而新增資金回轉向其他國家投資;但國內企業去國外投資的成本將降低,會促使大量企業走出去,尤其是飽受反傾銷之苦的家電業,去美國建場就成為非常好的選擇。
3、外債還本付息壓力減輕,一批依靠外資貸款的項目的贏利能力將得到改善。以幾個上市公司為例,從2003年的年報發現,漳澤電力、上海電力、遼通化工的匯兌損失都在5000萬元以上,尤其是漳澤電力的日元匯兌損失更是超過1.8億元,以前年度提取的匯兌損失將有機會逐步沖回記入利潤。
4、 中國GDP國際地位將提高,因為同樣多的人民幣可以兌換成美元的數量增加了。
此外,在出國培訓和學習、增加國家稅收收入和提該人民的實際購買力方面是利好;而弊端是可能增加市場投機行為、出口減少可能導致國內就業壓力加大、可能導致出現通貨緊縮、可能出現「暴富效應」、可能加劇低收入群體的支出負擔等。綜合分析,人民幣升值有利有弊,就目前來看,應該是利大於弊。
5. 怎麼寫畢業論文《人民幣匯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的開題報告書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摘要:當前,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面臨嚴峻的升值壓力,人民幣升值必然對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了解人民幣升值的背景、原因及過程的基礎上,重點從正反兩方面分析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進而探尋針對人民幣升值的應對策略及措施,以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健康、有序地發展。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對外貿易;貿易結構
一、人民幣升值概述
(一)人民幣升值的背景及原因
自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已連續五年維持10%以上的高增長,如此強勁的經濟發展態勢,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見的。尤其中國巨額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使中國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強烈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巨大壓力。
可以說,人民幣匯率自1994年以來已近10年沒有進行調整,而這10年中國經濟和國力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權威的國際機構和貿易夥伴一直就認為人民幣存在不同程度的價值低估。同時,按照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外匯節余過多本身就表明外幣定價過高,本幣定價過低,本幣有升值壓力。
從2001年以來,世界各主要貨幣包括東南亞國家的貨幣對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一直沒有調整,即人民幣實際上也跟隨美元對其他貨幣大幅度貶值。對美國來說,通過美元貶值,既能減輕其外債負擔,每次美元大幅貶值都能使美國債務減少1/3,又能刺激其產品的出口,還能轉嫁其各種經濟危機,成為其對其他國家進行剝削的主要形式。然而,中國實行的「盯住美元匯率」政策,使美元貶值的積極效用沒能全面發揮,只是「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刺激了中國產品的出口」。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統計數據,2006中美貿易順差達到1 442.6億美元,2007年中美貿易順差1 633.2億美元,中美巨額貿易順差屢創新高,使世界頭號強國美國深深感到了中國經濟的增長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於是,美國便以中國工人搶去了美國工人的飯碗,巨額貿易順差造成其損失為理由,對中國進行經濟「敲詐」,妄圖使人民幣升值。實際上造成美國外貿逆差劇增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復雜,不在於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本身,比如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優勢,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推動以及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垂涎等等,還有美國產業結構調整、對外直接投資擴大、個人消費支出的增長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例如,美國的公司把廠開到中國,再向美國輸出成品,表面上是美國吃了虧,但實際上真正賺走大部分利潤的還是美國的公司。不難看出,人民幣匯率之爭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國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阻礙中國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
我們知道,人民幣匯率問題不僅是單純的經濟問題,更是復雜的國際政治問題。一些西方國家更是附和美國頻頻呼籲人民幣升值,當然他們的目的不盡相同,有的是出於嫉妒,有的是為了轉移國內對當局的指責,有的則是為了爭取國內製造業的選票。他們認為人民幣匯率過低,提出應將人民幣匯率確定在1美元兌4.2元人民幣左右的水平;中國外匯儲備過高,中國加入WTO以來,並沒有出現進口激增,相反貿易順差大幅增加;指責中國廉價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貨緊縮,中國應使人民幣升值,在世界經濟中擔負相應責任。
近年來,關於「亞元」問題的討論已越來越熱,誰能成為未來亞元的主導,已變成一個日益敏感的話題。日本由於其經濟十年來的萎靡不振,日元充當亞洲貨幣主導的可能性在變小。而中國由於經濟高速增長,已經逐漸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幣的價值日趨明顯,在中國周邊國家已經開始形成一個「人民幣地帶」,導致日本對此憂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對華出現50億美元順差的背景下,日本財長鹽川正十郎提出議案,提請七國集團通過「與1985年針對日元的『廣場協議』類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幣升值,將全球壓制人民幣升值的聲浪推至頂峰,目的就在於想通過人民幣升值,打垮人民幣對日元的挑戰,確保日元的未來主導地位。
為了確保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快速的發展,緩解中國對外經濟摩擦日益加劇的局面,營造和諧的國際政治環境,中國進行了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幣升值的步伐逐步加快。
(二)人民幣升值的過程
2005年7月21日,迫於美國的強大壓力,也為了給中國經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政府終於做出了人民幣升值的決定。1美元兌人民幣從8.27~8.28先後突破了8.2、8.1、8.0關口,2005年升值幅度達3%。
進入2006年,人民幣更是一路「高歌猛進」。2006年1月4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以8.0702起步,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從緩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過程。按照12月29日的匯率中間價7.8087計算,人民幣在這一年中升值了2 615個基點。2006年1月4日的報價與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完全相同。從這一天開始,詢價交易這一國際主流交易機制被引進中國,揭示了外匯交易方式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也被賦予了更為市場化的形成方式。人民幣匯率註定在這一年裡以更富彈性的方式運行。2006年5月15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度突破1美元對8元人民幣。在此後的2個月內,人民幣匯率始終圍繞著這個重要關口上下波動。7月20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再次「破8」後一路向下,從此告別了這個關鍵的位置。8月30日破7.96,9月28日破7.90,10月30日人民幣匯率突破7.88。此後的一個月間,人民幣匯率相繼突破7.87、7.86、7.85,11月29日突破7.84關口,12月4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再破7.83關口,以7.8240再創匯改以來新高。12月14日,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舉行的當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度突破了7.82關口。第二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又以7.8185再創匯改後的新高。按照當日的數據計算,匯改之後人民幣已累計升值超過3.72%。12月29日,人民幣匯率再創匯改以來的新高,並首次突破7.81關口達到7.8074。而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2006年人民幣的月平均匯率已從1月份的8.0688升值至11月份的7.8652。2006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國經濟引擎明顯減速,市場對於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增強,令國際匯市美元全面走軟,從而引發了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走高。另一方面,中國外匯儲備10月份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而前10個月的貿易順差累計已達到1 336億美元,這些都成為人民幣升值的重要推動因素。
2007年伊始,市場比較一致的預期是年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5%左右。實際上,截至12月20日,人民幣升值幅度已達到6.01%。從1月4日年初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的7.8073,到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6月29日的7.6155,半年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2.46%。7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7.61關口,次日7.6整數關口告破。11月22日至27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連續4個交易日創出匯改以來新高。12月11日至13日,受美聯儲降息和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突破7.38、7.37和7.36關口,升值速度明顯加快。經濟專家們認為,2007年人民幣持續升值的主要推動力來自於貿易順差持續加大和外商投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步伐進一步加快,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2008年4月1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度「破7」,為6.9920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創出新高。以2005年匯改前的人民幣對美元比價8.27651計算,目前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18%。也就是說,同樣兌換1美元,如今可以少花1.2845元人民幣。
未來的趨勢怎麼樣,誰都不敢說,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人民幣在一段時間內還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間的。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積極影響
1.有利於進口成本的降低
人民幣升值,國外的能源、原料與生產資料價格都相對便宜了,這就降低了我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以及很多重要戰略物資的購買成本,增強了購買力。在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航空、電力設備等,人民幣升值將使大宗交易的進口成本降低,進而增強相關行業部門的盈利能力,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長期以來,我國推行「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加工貿易總額超過一般貿易額,加工貿易順差已成為我國外貿順差的最重要來源。加工貿易中產品復出口成本中其進口成本比例一般都在50% ~100%之間,在短期內對進口商品的價格比較敏感。如果人民幣升值,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降低,這樣導致加工貿易的生產成本降低,自然以加工貿易方式的出口商品外幣價格下降,因此,這部分依賴進口原料的復出口商品仍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可見,人民幣升值會促進進口的增加,並以進口帶動出口,其關聯性得到加強。
2.有利於促進貿易結構優化升級
長期以來,中國對外貿易實行的是以「重出口,輕進口」為主要特徵的出口導向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時也產生了對出口的依存度過高,不僅使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就業面臨著潛在的風險,而且也產生了企業過度依靠廉價勞動力的價格優勢出口,單方面的貿易順差引起其他國家反傾銷訴訟頻繁;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的低成本、低市場准入引起的投資過度供給所導致的企業低價惡性競爭;以及只重視價格,不重視國際市場需求而引起的出口貿易和就業易受到國際經濟形勢波動影響等一系列問題和矛盾。可見,這種長期依賴於出口單一增長的對外貿易結構很不合理。而人民幣的升值,必然會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減少和進口增加,這樣就能夠改變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不均衡的局面。
在我國,外貿增長方式主要靠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而真正體現技術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術設備和中間投入品等生產要素要從國外進口,導致經濟效益低下。人民幣升值將激勵出口企業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附加價值,而不是低價競銷佔領市場。人民幣升值將使一部分只靠低成本競爭,技術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被擠出市場。從長遠看,人民幣升值有助於我國外貿增長方式從原來的粗放型轉向高質量和高效益的集約型,這會帶來出口結構的改善,這符合中國產業結構轉變的發展方向。同時,人民幣升值會引起行業內更加激烈的競爭,激勵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來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可見,人民幣升值對於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激發國內企業自主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有利於緩解貿易摩擦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2007年中國的對外貿易順差達到2 622億美元的歷史高位,較2006年的1 774.7億美元增長了47.7%,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對外貿易總量則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達到21 738億美元,較2006年增長23.5%。其中出口為12 18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5.7%;進口9 55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了20.8%。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來,中國的對外貿易已連續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2007年的對外貿易總值比2001年總值增長了4.26倍。然而,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的增速遠遠超過了貿易總值的增速,2007年的貿易順差額比2001年增長了11.6倍。外貿順差增長過快,加劇了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如歐盟及美國的貿易摩擦。歐盟在2007年已多次表態希望中國加快人民幣的升值步伐,以減少中歐之間的貿易順差;美國國會則在2007年提出了50多項對華貿易保護議案,盡管這些議案大都由於美國政府的反對而未能變為法律,但仍增加了兩國貿易關系的緊張氣氛。
人民幣升值可增加我國的進口總額,從而有利於減少貿易順差的數值。通過人民幣升值,適當提升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有助於減少其他國家對我國產品的低價傾銷訴訟。低價競銷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進口,有利於減弱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勢頭,減少一些貿易夥伴對我國進行保護主義貿易攻擊的借口。人民幣的適當升值,有助於緩和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促進我國經濟和貿易的和諧發展,創造和保持更加平穩的貿易環境。
4.有利於改善貿易條件
國際經濟學中,貿易條件=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貿易條件的改善意味著同等數量的商品出口可以換回更多的進口商品。我國雖然每年的貿易順差很大,但由於出口商品價格不斷下降而導致貿易條件持續惡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才能換回少量的國外高科技產品或稀缺資源。人民幣升值以後,出口產品的價格相對提高,就可以用較少的出口產品換回本國所需要的各種產品。出口利潤不斷增加,就可以改善我國目前的貿易條件。同時,人民幣升值也將會降低進口產品價格,特別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設備的價格。企業將會加速技術引進,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產品動態比較升級。同時,由於進口產品絕大部分用於復出口,故隨著企業生產率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得到提高,有助於我國企業從產品產業鏈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貿易條件得到改善。
5.有利於中國企業「走出去」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的成本相對來說比以前下降,這使得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在國外投資設廠,從事跨國經營。根據投資地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全球性的生產、營銷網路。所以說,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那些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實現其全球發展的戰略,造就出中國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消極影響
1.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於我國外貿出口增長
人民幣升值將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直接削弱我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人民幣升值後,出口企業為維持一定的利潤,必須提高商品在國外市場的銷售價格,而這樣做的後果勢必會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於出口持續擴大和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率的提高;尤其是我國出口主要以勞動密集型商品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較低,一旦提高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的價格,將造成這些低端產品低價格優勢的喪失,極易被一些東南亞國家所取代,從而影響到出口規模的擴大。然而,假如保持出口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不變,則勢必要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出口利潤的減少又將嚴重打擊國內出口企業的積極性,從而造成出口數量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沖擊。但是,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它還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約,如國內外經濟形勢、出口商品結構以及貿易方式等。
2.嚴重沖擊科技含量較低、以低價格取勝的出口行業
顯然,對出口貿易依存過大、出口價格彈性較低和科技含量較低的出口行業,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將受到較大的沖擊,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應對的准備,甚至可能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我國的紡織、服裝、家電、化工、電子機械製造業等主要出口型行業都屬於這一類型,其中紡織服裝業對出口貿易的依存度高達50%,附加值和出口價格彈性都很小,因此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最大。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毛紡織、服裝行業的利潤率將分別下降3.19%、2.27%和6.18%。以服裝行業為例,目前絕大多數外貿服裝訂單的毛利在0.5元人民幣,即出口1美元的產品,毛利在0.5元人民幣。如人民幣對美元小幅升值2%,則意味著外貿企業每出口1美元的產品,毛利將損失0.15元人民幣。可見,加速我國外貿出口結構的優化升級意義重大。
3.國外商品的進口增加,競爭加劇,不利於國內企業的發展
人民幣升值後,進口商品在國內的銷售價格將降低,國內消費者用同樣的貨幣可以購買更多的進口商品。這將嚴重影響到國內相關生產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尤其是那些在質量、品牌、技術含量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距離的企業,甚至有可能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短期內不利於國內企業的經濟增長和市場佔有率的提升,但從長期看競爭對國內企業的長足發展不無裨益。
4.加大我國國內就業壓力
目前,由於我國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削弱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導致可以吸納眾多勞動力的加工型出口企業利潤下降,這些企業投資轉向技術或資本密集型產業後,必然會使許多素質較低的就業者面臨失業危機。並且當前我國很大部分的新增就業機會主要是由出口和外貿企業提供的,人民幣升值影響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進而對當前就業環境的改善帶來一定的沖擊。在目前的中國,勞動力資源尚未轉化為人力資源, 具有優勢的僅僅是熟練工人。所以,發展加工貿易,著重提高產業層次和加工深度,增強國內配套能力,依靠我國勞動力優勢發展加工貿易仍將是我國長期的經濟內容。
三、針對人民幣升值的應對策略及措施
鑒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我們應該採取相應的措施,以強化和擴大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發展的積極影響,緩解和減少其消極影響。
(一)要有步驟地推進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在人民幣匯率改革之前,由於人民幣匯率低估,導致國內外商品價格的扭曲,出口商品價格低廉,進口商品價格高昂,致使我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出口額不斷攀升,貿易贏余不斷增加,連年持續出現巨額貿易順差,引起了與貿易夥伴之間的頻頻貿易摩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一新的匯率形成機制在短期內會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產生一定影響。但總體上利大於弊。我們應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要逐步提高匯率生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使人民幣匯率浮動更具彈性,匯率波動能夠更加顯著地反映出市場供求的變動,並要加強本外幣政策的協調,充分發揮匯率在平衡國際收支、抵禦國際資本流動沖擊方面的作用,以適應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總之,人民幣匯率改革應該從我國的經濟需求面出發,考慮與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往來與相互之間的經濟利益,實現雙贏。
(二)積極擴大國內市場需求,減少外貿出口依賴
在過去很長時期內,由於人民幣匯率的相對低估,導致出口強勁增長,我國外貿持續出現巨額順差。很多企業對出口貿易趨之若鶩,致使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大量湧入出口部門,社會資源不能根據市場實現優化配置,從而造成我國經濟內需不足卻過分依賴外貿出口的局面,這對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國有13億人口,龐大的人口背後隱藏的是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要真正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調整經濟結構,減少對外貿出口的依賴,盡快實現由「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向「以內需為主」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轉變,樹立正確的、科學的發展觀。同時,政府要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各種配套改革,積極培育、擴大國內消費市場,鼓勵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重點扶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三)優化升級我國對外貿易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長期以來,在我國出口產品中,附加值較低、技術含量低的勞動、資源密集型產品占據著主導地位。由於我國的出口企業大多從事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加工貿易,工人亦多從事重復、熟練勞動,盈利空間受到極大限制。隨著人民幣的升值,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的比較優勢難以發揮,出口企業很難再以單純依靠低廉勞動力和國家制定的低匯率政策開拓海外市場。為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足發展和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我們必須調整對外貿易結構,通過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促進我國外貿結構優化升級。有資料顯示,許多歐美跨國公司都已經把技術創新和研發融入其企業發展戰略,並且有自己完備的研發中心,且投入大量研發資金。而在中國很多企業甚至連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的意識還沒有。他們所謂的核心技術和裝備基本依賴國外進口。
可以說,匯率機制的改革和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有一些壓力, 作為出口企業,應該積極調整經營理念和出口戰略,加大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的力度,應以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為目的,進行產品概念創新、產品功能創新、產品形態創新、產品包裝創新、產品運用創新等,以人民幣升值為契機,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加速產品的升級換代,提高出口產品檔次, 提升產品的品牌內涵和設計能力, 創建出口產品品牌優勢,從而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出口產品的價格,以積極的姿態應對人民幣的升值,在對外貿易中贏得主動。同時,出口企業應重視開發新產品、引進新技術、進口新設備,加快對引進技術的吸收、消化和再創新的步伐,減少高科技新產品,如光學、醫療、精密儀器和設備等對國外的依賴,通過在進出口兩方面的努力來調整我國貿易結構,減輕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貿易的不利影響。
(四)政府應加強對我國進出口企業在政策上的引導和扶持
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國政府應該在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遏制對外貿易順差過快增長,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方面有所作為。主要體現在政策上對進出口企業進行適當地引導和扶持。例如,政府在2007年採取的一系列調整措施,包括對「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加征出口關稅及降低出口退稅,降低暫定進口關稅稅率、取消自動進口許可管理等方式鼓勵進口等;在WTO規則允許的范圍內採取一定的出口補貼,主要包括鼓勵研發的補貼、支持落後地區的補貼和環保項目的補貼;完善出口信用保險制度,比如出口信貸、出口信貸擔保和出口信用保險等出口的公共支持;還可設立專門機構為國內出口企業提供各種信息和咨詢服務,包括國際市場行情、市場調查、潛在貿易對象及投資環境等,幫助國內出口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同時,加強對綠色貿易壁壘和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學習和運用, 防止外國高污染、低質量產品進入國內沖擊我國同類產品。
參考資料:http://www.studa.net/guojimaoyi/090306/10400292.html
升值後導致投機不可避免地盛行:由於以美元表示的國
民財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產達到高潮,一些「泡沫」進一步膨脹或造就新的「泡沫」,兩極分化繼續擴大,導致投機不可避免地盛行。
例如:美國許多散戶投資者紛紛在當地開立人民幣儲蓄帳戶,希冀有朝一日人民幣匯率制度變化會讓他們受益。當然,這些散戶帳戶並非是真正的人民幣帳戶,因為依照中國不可自由兌換的匯率體制,在海外開立人民幣帳戶是非法的。他們開立以人民幣計價的儲蓄帳戶,帳戶內的存款是美元,但基於人民幣的現貨匯率,這些帳戶將因人民幣兌美元現貨匯率的波動而升值或貶值。 Everbank首席執行長Frank Trotter稱,公司此舉在一些客戶中產生了很大反響。自一年多以前人民幣匯率開始顯示失衡跡象以來,這些客戶一直在要求開立人民幣計價帳戶。Everbank於7月1日推出了此類新帳戶,並在隨後的幾周內將逾650萬美元投入該類帳戶。
此外,人民幣升值之不利多多:
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人民幣升值物價肯定會降下來,因為進口品的價格會下降。
人民幣升值增大就業壓力,惡化當前就業形勢:外商投資企業對吸引國內勞動力是一個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現在的情況更是如此,所以此時人民幣升值不僅會影響吸引外資,而且也會加劇當前就業形勢的惡化。
財政赤字將由於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時影響貨幣政策的穩定。
人民幣升值會對中國的優勢產業產生嚴重損害。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是以勞動力成本為優勢的。中國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很容易受到反傾銷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勢並不樂觀。如此時人民幣升值則會是使目前這種狀況更加惡化所以此時人民幣升值不僅會影響吸引外資,而且也會加劇當前就業形勢的惡化。
6. 論文開題報告 幫我寫一下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的研究動態 不少於250個字。
你好的!
① 中國知網也好、萬方數據也好都有例子!
② 並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費的介面!
③ 如果真沒有免費的介面,那就網路知道懸賞求助下載吧!
④ 要是要外文的論文准備翻譯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谷歌學術】
⑤ 需要什麼語言的論文直接就用相應的語言搜索!100% 能找到類似的!
【友情提示】==================論文寫作方法===========================
{首先就不要有馬上畢業,最後一次花點錢就得了的想法}
① 其實,原創的論文網上沒有免費為你代謝的!誰願意花時間給你寫這個呢?難道你在空閑的時間原以為別人提供這種毫無意義的服務么?所以:還不如自己寫。主要是網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萬一碰到騙人的,就不上算了。
② 寫作論文的簡單方法,首先大概確定自己的選題【這個很可能老師已經給你確定了】,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
③ 通讀一些相關資料,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看看別人都從哪些方面寫這個東西!
④ 參照你們學校的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接著要將提綱給你們老師看看,再修改。等老師同意你這個提綱之後,你就可以補充內容!
⑤ 也可以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後把按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部分換下句式或詞,經過換詞不換意的辦法處理後,網上就查不到了!
⑥ 最後,到萬方等資料庫進行檢測【這里便宜啊,每一萬字才1塊錢】,將掃紅部分進行再次修改!
⑦ 祝你順利完成論文!
7. 「人民幣匯率與中國進出口的關系」論文的開題報告怎麼寫
出口
出口增長主要受外部需求和實際有效匯率的影響。外部需求的增長促進了中國出口,而實際有效匯率的提高在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會擬制出口。其實,外部需求是影響中國出口增長的最重要因素。
一般貿易出口和加工貿易出口均對實際有效匯率變化敏感。多數原料類產品的出口與匯率水平負相關。一些產品的出口價格競爭力不強,對匯率有較強的依賴。例如,紙類、
棉紗、黑色金屬(鋼材、粗鋼、錳等)、鋁、木質裝飾品等。人民幣匯率升值將使這些初級產品、原料類產品出口增長減緩,短期內對經濟增長有負面影響。但在長期內將有利於中國調整出口的產品結構,畢竟我國並不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這些資源類產品所處的一般又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資源類產品過多的出口短期內容易加大國內「煤電油運」緊張的矛盾,長期內將加大國內的環境、資源的壓力,不利於國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有關部門近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擬制部分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過快增長,包括陸續採取下調或取消部分產品出口退稅、停止加工貿易、提高出口暫定關稅等措施。這將有利於改善我國的出口產品結構,人民幣升值與這些調控措施有異曲同工之效。
我國某些原料類行業具有較強的價格競爭力,對匯率不甚敏感。這些行業包括焦炭、紡織面料中的有機棉纖維、有色金屬(除鋁外)等。面料作為一種勞動密集型產品,紹興生產的面料出口價格遠低於國際同類產品的價格,因為激烈的國內競爭把出口價格壓到了底線(競爭來自於國內廠商之間)。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我國出口產品的美元價格將有所提高,但有於之前的國際競爭優勢明顯,人民幣升值之後的價格依然有競爭力,因次,單純的人民幣匯率升值對這些行業不會有明顯的影響。鑒於焦炭、有色金屬是高污染、高能耗的產品,而且匯率、出口退稅的調整夜不會自動地帶來這些產品出口的減少,因此從長遠來說國家應該採取其他的措施對其進行控制。
製造業產品的出口普遍受匯率變動的影響較大。原因在於我國製造業出口產品多集中在低端,競爭優勢不強,競爭方式也主要通過價格手段。
總的來說,出口短期內將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這顯示出當前中國出口產品對價格優勢的依賴程度很高,缺乏非價格方面的核心競爭力,這對改善出口產品結構,提高技術含量,實現出口的產業升級提出了迫切要求。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的持續增長提出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反觀日本、台灣省的例子,其在日元、新台幣大幅升值之初也受到過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這種壓力最終帶來的是這兩個經濟體出口的產業升級。
進口
進口需求理論上受實際有效匯率和需求影響。內部需求與進口呈正比,實際有效匯率與進口呈反比,因為匯率的上升將導致進口商品本幣價格的下降。與出口相似,進口也可以分兩部分——國內消費或投資用進口(一般貿易進口)和加工貿易進口,因此,加工貿易生產的這部分內部需求實質上來源於外部。
因為實際有效匯率的上升將增加一般貿易進口,但由於加工貿易出口的放緩而導致加工貿易進口的減少,所以人民幣匯率升值對進口總額影響並不大。
人民幣升值對不同行業的進口影響各異。
將有利於中國對原料、能源產品的進口。分行業來看,橡膠、原木、紙漿、毛料、銅礦石、塑料、原油和有色金屬等產品進口對匯率比較敏感。雖然這些原料、能源類產品的總需求有一定的剛性,但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將降低人民幣進口價格從而帶來進口量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升值未必導致鋼材進口量的增加,這是因為國內鋼鐵產能的不斷擴張帶來了較強的進口替代效應,在剔除了經濟增長導致的進口增長之後,我國的鋼鐵進口與匯率變化的關系不大。
集成電路的進口量與實際有效匯率變動呈反向關系。原因是集成電路的進口更多的是滿足於加工貿易出口的需要,人民幣升值後,集成電路進口將受需求(加工貿易出口)下降的影響而減少。
匯率的升值也未必帶來製造業產品進口量的顯著增加,其原因在於進口替代效應在這些產品上表現突出。例如電視機、錄音機、汽車等。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國內的製造能力不斷提高,一些產品的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原本需要進口的商品現在已越來越被國內生產(雖然這些最終產品的原料或者零部件仍需進口),這種進口替代效應主要體現為這些產品的進口量雖隨經濟水平的提高而增長,但在剔除了經濟增長因素之後的進口量與總體呈上升趨勢的實際有效匯率負相關。
8. 關於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價格傳導效應影響研究論文的開題報告怎麼寫
論文的開題報告主要寫:
1、國內外學者對「關於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價格傳導效應影響」的研究現狀
可以通過找一找現有論文、期刊等獲取資料
2、寫一些你的選題的意義
3、論文的研究內容
4、參考文獻
9. 急求:人民幣升值影響《開題報告》
這個問題太廣泛了:
一,對於本國來講,不利於其出口;對於外國來講,不利於其進口。
二,對於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也有影響,比如說日本,人民幣的升值也帶動其股票的上升。
一、人民幣升值之利:
人民幣升值可能意味著人民幣地位的提高,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
1)中國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更加值錢,人民幣一升值,老百姓手裡的錢就更值錢了,中國的人均GDP全球排名也可以往前挪一挪。
2)中國外債壓力的減輕和購買力的增強等等。
二:人民幣升值之弊:
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放緩。表現在四個方面:
1) 人民幣升值會影響到我國外貿和出口。
2) 影響到我國企業和許多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3) 破壞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使我國的金融爆發危機
4) 升值後導致投機不可避免地盛行
三:世人在全球通貨緊縮壓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