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文:人民幣匯率均衡的實證研究
匯率均衡論
匯率研究是貨幣金融領域中一個重要的方面,西方國家的匯率理論有著悠久的歷史,並形成了豐富的成果。相比而言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卻起步較晚,『成果很少。隨著我國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匯率這種經濟杠桿的作用日益重要,匯率政策已成為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促使我們必須重視對匯率進行理論上和政策上的研究。
在匯率研究范圍內有不少問題可供選擇,本文以匯率均衡為研究對象,原因有兩方面:
一方面、匯率均衡研究在西方匯率理論中仍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自然也就是一個很有「挖掘」潛力的理論課題。如果我們能用科學的方法,取得不同於西方理論但又高於西方理論的匯率均衡研究成果,將是有理論意義的。
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為數不多的匯率研究中,尚沒有發現對匯率均衡問題進行專門研究的成果,可以說這還是一個「空白」領域。而現實是,經濟發展中總存在著「均衡」運行的問題,西方國家如此,我國也是如此。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們就強調經濟總體和各部門之間的平衡,現在向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過程更需要重視經濟的均衡運行。而經濟的均衡運行是由許多方面的均衡及其相互配合組成的,匯率便是其中之一。匯率均衡是保征我國對外收支平衡的重要條件,對國內經濟的其他方面也將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以理論分析為前提,以中國現實經濟發展為出發點,建立我們自己的匯率均衡理論是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的,我希望在這方面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本文是在瀏覽了國內外關於匯率研究的大量文獻和搜集了關於人民幣匯率的有關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的。論述採取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分為匯率均衡一般分析(上篇)和匯率均衡特殊分析(下篇)兩大部分。
主要內容如下(按各章順序):
首先,對全文的中心議題、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及有關概念作概括說明,並對西方匯率理論中關於「均衡匯率」的研究作了一般性介紹,這些構成緒論的內容。
在上篇中,我們首先將匯率均衡納人整個宏觀經濟體系中,建立了匯率這一經濟變數與經濟其他主要方面之間的均衡關系。這些均衡關系包括;匯率與價格水平的均衡、匯率與貿易收支的均衡、匯率與貨幣供求的均衡、匯率與利率的均衡、匯率與國民收人及收入分配的均衡、匯率與財政收支的均衡、匯率與資本流動的均衡。這些內容是我們論證匯率均衡的理論基礎。
在闡述了匯率與各種經濟因素之間的均衡關系之後。我們又將匯率均衡置於匯率政策目標下,對匯率政策進行了概括分析,得出的一個結論是:匯率均衡既是一種理想的匯率運行狀態,又是一種目標體系。它應成為匯率政策的主要目標,輔助宏觀經濟發展總目標的實現。作為匯率政策的目標,匯率均衡具有多方面的含義。對此,我們進行了3個層次的分析,包括:內部均衡與對外均衡、局部均衡與總體均衡、短期均衡與中長期均衡。
匯率均衡不是一個靜態概念,而是一個動態概念,其內容既會因匯率及各種經濟變數的變化而不同,也會因匯率政策的調整而不同。匯率政策調整對匯率均衡起著決定性作用,這種作用主要體現於匯率政策取向上。匯率政策取向是一個帶有一定主觀色彩的概念,它引致匯率均衡向著某一個由政策確定的方向變化,這個方向有時是根據客觀經濟變化而定的,更多的時候是政府為了實現某個特定的目標而作出的決策。無論如何,取向性的匯率調整可能會導致匯率均衡在現象上出現一定「偏差」。但是,如果政策取向本身是正確的,是符合經濟發展目標的,這種「偏差」就是匯率均衡過程中的必要形式。
在進行了宏觀經濟環境下和匯率政策條件下的匯率均衡分析之後,我們對有關的匯率指標作了系統性的分析。這些指標包括:購買力乎價、實際匯率、有效匯率(多邊有效匯率和雙邊有效匯率)、實際有效匯率等,還有可以估價匯率均衡程度的基本國際收支法。它們能夠從不同方面分別測量匯率的真實水平或客觀水平。作為量化的匯率指標,它們可以為匯率均衡程度檢測、匯率政策調整提供明確的、可行的依據。
在上篇的一般理論分析基礎上,我們展開了人民幣匯率的特殊均衡分析。這構成下篇的內容。
首先,對於人民幣匯率均衡的特殊前提作了簡要說明。人民幣匯率的特殊性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經濟體制的特殊性,體制的特殊性決定了匯率目標的特殊性和政策取向的特殊性,相應地,人民幣匯率均衡也具有特殊的含義。
對人民幣匯率的均衡分析,是從其歷史回顧開始的。在第7章中,我們系統地介紹了人民幣匯率的演變過程,同時對伴隨人民幣匯率歷史變化的原因進行了評價和分析。
人民幣匯率政策是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經濟體制的許多方面都密切相關。但它們之間的關系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現。80年代的改革開放過程中,匯率政策與我國貿易體制、價格體制、貨幣供求關系、財政稅收等方面表現出日益密切的相關趨勢。一方面,匯率政策對於這些方面具有了更加重要的影響或制約作用;另一方面,這些方面的步步深化改革對匯率政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促使其在目標內容上、政策手段上都進行相應的變革。
在論文的第9章中,我們對人民幣匯率的各種指標進行了系統分析,其中包括:人民幣購買力平價之評價、人民幣實際匯率分析、人民幣有效匯率分析、出口換匯成本分析、以及對作為「平行匯率」的貿易內部結算價、黑市匯率、外匯調劑市場匯價進行的分析。人民幣匯率的相關指標分析可以為我們提供官方名義匯率所不能表現出來的許多東西,可以從不同角度展示出人民幣匯率變化的真實軌跡及其存在的問題。這些分析是重要的,因為它們能為匯率政策的歷史評價、匯率政策的改革調整和人民幣匯率的均衡檢測提供現實的依據。
根據上篇理論分析的思路,我們在第10章進行了人民幣匯率均衡目標分析。人民幣匯率均衡是我國匯率政策的目標,它與一般理論分析下的匯率均衡具有不同的內容,就其本身而言,處於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也會有不同的內容。我們根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步驟劃分出近期的和中長期的人民幣匯率均衡目標模式。近期的均衡目標適應干向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階段,是匯率政策改革的現實選擇。它取決於3個大前提: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外向型貿易發展戰略,加入國際經濟大循環。中長期的均衡目標是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匯率政策目標選擇,對中國來說是一個較遠期的目標方向。可以設想的是,中長期匯率均衡目標將是一個包含更多變數的、較寬的匯率目標區間,是由許多個近期目標區域構成的連續運行軌跡。
在論文的最後一章,即第11章,我們就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有關問題作了探索性的分析。這些問題包括:關於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選擇;對人民幣匯率機制的探討;統一匯率形式、建立健全外匯市場;對人民幣可兌換性的探討。這是目前我國外匯體制與政策改革中面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就這些方面提出的觀點或建議是在本文對人民幣匯率進行了一定研究的基礎上闡述的個人觀點,也是作者希望將匯率理論研究運用於現實分析的具體體現。
論文在就上述各方面進行了論證之後得出的基本結論是:
(l)匯率是宏觀經濟體系中重要因素之一,而不僅僅是一個「價格形式」,匯率均衡也就應體現出各個經濟因素之間內在的、有機的「因果鏈」關系,而不只是一個匯率水平問題。由此決定了匯率均衡研究必須從匯率與各個經濟因素之間存在的客觀關系入手,將其納人宏觀經濟體系的「大環境」中進行。
(2)匯率均衡是一種理想的匯率運行狀態,從匯率政策角度來研究,它就是一種目標體系。匯率政策必須以匯率均衡為目標來確定其具體內容、手段和調整方向。而作為目標體系的匯率均衡應是全面的、動態的、多層次的均衡,它既由宏觀經濟發展目標所決定,又因各種經濟因素和政策取向的變化而不斷地得到調整。
(3)匯率均衡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均衡匯率,均衡匯率是量化的匯率均衡水平。由於匯率均衡是一個全面的、動態的概念,均衡匯率作為具體化了的目標模式也就不可能是一個「水平點」,而只能是一個由不同時間長度等因素決定的、寬域不同的、動態的、最佳匯率區間,這個目標區間就是匯率政策的「目標靶」,而且是一個可移動的「目標靶」。
(4)對於人民幣匯率來說,同樣存在著匯率均衡問題,只是傳統經濟體制的限制使得人民幣匯率均衡研究在內容上、方法上都受到一些局限,對其評價也沒有一致的標准。特殊的經濟體製造就了匯率均衡以特殊的內容和含義。對人民幣匯率均衡進行的特殊分析應著眼於目前和近期的發展,在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過程中,匯率均衡已成為經濟均衡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條件之一。匯率政策應該樹立匯率均衡的目標體系,並根據宏觀經濟發展目標來確立其內容。為了實現人民幣匯率均衡這一政策目標,改革匯率調節機制、發揮匯率的市場調節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匯率均衡仍需要政策取向的引導,但政策取向不應以主觀決策為主,而應順應經濟發展規律,作出有利於市場經濟改革的選擇。
在整個論文的構思寫作過程中,作者力求對匯率均衡這一題目進行有創見性的研究。指導思想有兩條:一是不走西方的路子,雖借鑒它們的一些基本理論,但重在用科學的、辯證的方法形成獨立的研究體系;二是將理論研究服務於現實經濟生活,唯其能為我國的匯率政策和經濟改革提供一些有用的東西才是有價值的。
根據這樣的指導思想,本文在一些方面試圖作突破性的研究,這些方面是:
(l)將匯率納人宏觀經濟體系中,確立匯率與多種經濟因素之間的均衡關系;由此得出了更為全面的匯率均衡概念。
(2)指出匯率均衡與均衡匯率之間存在的辯證統一關系;並提出匯率均衡作為目標體系,是一個動態可調整的特定匯率區域的論點。
(3)提出匯率均衡中的政策取向這一概念,對政策取向的特徵、含義及其客觀必要性進行了分析。
(4)對於西方匯率理論中出現的一些匯率指標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深人的分析,澄清了人們觀念中對這些指標模糊的或錯誤的認識。
(5)對人民幣匯率的相關指標進行了系統的應用分析,其中有些是應用國際上已有的指標模式進行的現實分析,有些則是對我國外匯體制下的特殊匯率指標進行的分析。它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揭示人民幣匯率存在的偏差和匯率體制存在的問題。
(6)對當前人民幣匯率改革面臨的有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同時,不可避免的是,在全文論述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有不少屬於因個人理論水平所限或功夫不到而導致的不足或缺陷,也有一些是客觀條件限制所致。這就使得文中有些地方沒有得到更理想的發揮或更深人的論證。這些地方主要包括:
對於匯率均衡的目標模式,本文只是著重了涵義和基本思路和刻劃,而沒能建立起一個全面的、理想的模型;
匯率均衡理論還缺乏數量分析方法的進一步論證;
對人民幣匯率的各種指標分析可能由於資料和統計數據的限制而不夠全面和精確;等等。
另外,在涉及到匯率以外其他方面的論述時可能存在著一些不足甚至錯誤之處。所有這些都有待於本人今後通過向前輩們學習和進一步的探索來加以修正和充實。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2. 均衡匯率的測定方法
最早對均衡匯率進行測定的是威廉姆森(Williamson),他從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恆等式入手,將經常項目進一步表示為國內總產出、國外總產出和實際匯率的線性函數,在線性函數的基礎上可以求出均衡匯率,其測算的最大問題在於如何確定資本項目的均衡水平。 對均衡匯率的計算目前主要有下述方法
第一種是相對購買力平價法;
第二種是局部均衡和貿易方程法,其局限是僅僅考慮貿易均衡;
第三種是一般均衡的均衡匯率計算方法。
其中簡約一般均衡計算方法分為大型(Williamson 的FEER)和小型(卜永祥的DLR方法)模型。
而IMF的McDonald提出了行為均衡匯率理論(BEER),對美元,德國馬克在20世紀80年代的變化有很強的解釋力。行為均衡匯率理論利用協整分析方法,直接估計實際匯率與基本經濟因素之間的長期的穩定關系,並可進一步利用向量誤差校正模型(VECM)估計短期中匯率偏離長期均衡水平的方向和大小,以及調節到均衡水平的速度。張志超利用行為均衡匯率理論對香港的匯率進行了研究。
這一方法逐漸為國內學者所採用。張曉朴在 1998年測算了人民幣的均衡匯率及失調狀況;劉莉亞、任若恩採用Edwards的ERER模型來測算人民幣的均衡有效匯率,得到的結論與張曉朴的非常接近。秦宛順、靳雲匯、卜永祥通過對人民幣實際匯率與貿易條件,中國相對勞動生產率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盈餘等經濟變數間的協整關系,來估計人民幣的均衡匯率。探討了人民幣實際匯率,採用向量誤差校正模型VECM分析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均衡匯率的偏離度。
這種方法利用協整分析技術,考慮了數據間可能存在的單位根問題,考察了數據的平穩性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偽回歸」的問題。利用向量誤差校正模型,能分析短期中匯率對長期均衡匯率的偏離度,偏離方向,因而能對近期匯率的大致走向有一個了解,並能估計出匯率向其長期均衡水平回歸的速度。這里,模型中的均衡匯率是通過尋找與經濟的基本面之間具有長期穩定關系的這樣一種匯率來估計得到的。
該方法可能存在幾個問題:
其一,模型對異方差問題沒有充分考慮,如果在匯率的決定過程中,或者說匯率的生成機制發生了變化,比如由固定匯率向浮動匯率制度變化,模型中的異方差問題是不能忽略的。
其二,就協整關系而言,變數間的協整關系可能不止一個,可能存在兩個、三個甚至更多,相應的,人們可以估計得到兩個或以上的均衡匯率值,那麼,人們該以哪一個均衡匯率值為准呢?所幸的是,前述文獻中所採用的樣本數據都只有一個協整關系。另一方面,這樣的協整關系很有可能是不存在的,這也就涉及到人們前面提到過的均衡匯率的存在性問題。因此,這種方法得到的均衡匯率,更像是一個樣本問題而非經濟本身的問題。
其三,在實際匯率與經濟的基本面的協整關系探討中,各種文獻所採用的描述經濟基本面的因素差異較大,劉莉亞、任若恩採用的是貿易條件、政府對非貿易品的花費、貿易限制與交易控制制度、技術進步、償債率等;張志超採用的是貿易條件、資源差額、投資率、經濟體的開放度等指標;秦宛順、靳雲匯、卜永祥採用的是中國對外貿易條件、中國相對技術進步率和中國對外貿易差額等指標。張曉朴採用的是貿易條件、經濟開放度,政府支出佔GDP的比率等指標。其協整關系是否和指標選取有關,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其四,雖然該方法說明了匯率對均衡匯率的偏離度,也對短期中匯率失衡提供了一個向均衡匯率調整的方向和大小的量度,但是,該方法並未告訴人們失調的匯率是怎樣,通過什麼樣的機制向均衡回歸的,而這是至關重要的。
3. 什麼是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
有效匯率分為名抄義有效匯率和實襲際有效匯率。
名義有效匯率(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NEER)是該貨幣與多種貨幣雙邊名義匯率的加權平均數,
實際有效匯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REER)是利用該國與所選擇樣本國家(或地區)之間的相對價格水平對雙邊名義匯率調整後的加權匯率。
二者的區別在於是否考慮國家間相對價格的變動,
前者不考慮相對價格變動對本國貨幣購買力的影響,後者則剔除了通貨膨脹對本國貨幣價值的影響。
4. 如何均衡外匯市場
這個一般都是國家的央行才能調控 當外資流入 供大於求 本幣升值 國家就會提高利率 來緩解本幣的需求
5. 貨幣銀行學:第二,三題
有效匯率是一種以某個變數為權重計算的加權平均匯率指數,它指報告期一國貨幣對各個樣本國貨幣的匯率以選定的變數為權數計算出的與基期匯率之比的加權平均匯率之和。通常可以一國與樣本國雙邊貿易額占該國對所有樣本國全部對外貿易額比重為權數。
有效匯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指標,以貿易比重為權數計算的有效匯率所反映的是一國貨幣匯率在國際貿易中的總體競爭力和總體波動幅度。
匯率超調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魯迪格·多恩布希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又稱為匯率決定的粘性價格貨幣分析法 所謂超調通常是指一個變數對給定擾動做出的短期反應超過了其長期穩定均衡值,並因而被一個相反的調節所跟隨。
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起因在於商品市場上的價格存在「粘性」或者「滯後」的特點。 所謂粘性價格是指短期內商品價格粘住不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水平會逐漸發生變化直至達到其新的長期均衡值。
6. 誰知道中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數據,要IMF公布的年度數據,2000年至2009的,20分求助,QQ:379979360
那個數據,一般都是人民很行的數據
7. 實際有效均衡匯率的變化與名義匯率的變化是什麼樣的關系
一國的名義有效匯率等於其貨幣與所有貿易夥伴國貨幣雙邊名義匯率的加權平均數,如果剔除通貨膨脹對各國貨幣購買力的影響,就可以得到實際有效匯率。
實際有效匯率不僅考慮了所有雙邊名義匯率的相對變動情況,而且還剔除了通貨膨脹對貨幣本身價值變動的影響,能夠綜合地反映本國貨幣的對外價值和相對購買力。
目前,通行的加權平均方法包括算術加權平均和幾何加權平均兩類。在測算有效匯率時,研究人員往往根據自己的特殊目的來設計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樣本貨幣范圍和貿易權重等相關參數,得出的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
8. feer什麼意思
是不是你打錯了,feel表示「感覺」,beer表示「啤酒」,deer表示「鹿」
。。。
FEER大寫是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的縮寫形式,簡稱FEER 《遠東經濟評論》
9. 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對我國經濟建設有何重大意義
一、經濟因素的影響
1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影響 購買力平價是從貨幣數量角度對匯率進行分析,曾一度成為解釋匯率的主流理論。但它的一個重要缺陷就是它只考慮了商品和勞務,而沒有考慮資本流動。實際上購買力平價無法計算出來,因為交通運輸成本、關稅、配額以及非關稅壁壘等條件的限制,會使本國擁有的外幣的價值受到影響,匯率也就不完全是不同貨幣的相對購買力的可靠反映。
2利率平價理論的影響 早在金本位制時期,人們就意識到國際資金流動的發展使匯率與金融市場上的價格——利率之間也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產生了利率平價說。它側重於研究資本流動,闡述了利率與匯率之間的聯動關系。近年研究表明,雖然我國是資本管制國家,但管制之外已經有相當規模的國際資金流動。所以,國際資金頻繁流動對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以及利率形成沖擊。因此有必要將利率平價應用於人民幣匯率的決定。但是,許多分析結果表明,由於受交易成本,資本管和政治風險的影響,市場上的匯率與利軒價所確定的匯率之間存在著偏離。
3國際收支差額的影響 國際收支是影響匯率的最直接的一個因素,如果國際收支出現逆差,對外債務增加,引起外匯需求增加而可能導致外匯匯率上升和本幣匯率下降。順差意味著對外債權增加,本幣需求增加,可能促使本幣匯率上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經濟交往日益頻繁,國際收支的總規模不斷擴大。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使我國外匯儲備大幅提高並持續增加,從而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急劇增加。
4、其他經濟因素的影響
比如,人民銀行的干預和貨幣供應量。人民銀行的干預能在短期內對匯率產生積極的影響;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使利率變化,由於資本的國際間流動進而影響匯率,等等。
二、政治因素的影響
1匯率聯系著國內、國外兩個經濟體
匯率作為一種價格與其他任何價格在屬性上都不同,匯率作為一種價格的特殊性在於它直接聯系著國內和國外兩個經濟體,而其他的價格如利率等都不具備這個屬性。在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的博弈中,一個大國在何種程度上可以長期維持其經常項目的順差或逆差並不純粹是一個經濟學的命題。因為全球所有國家的順差與逆差的代數和為「0」,所以,各國在國際收支問題上的博弈,是零和博弈。如果博弈的一方實現了最優結果,表明博弈的另一方失敗了。
2各國之間的博弈能力不同
大國之間在匯率問題上的博弈能力可以區分為三個層次主動性權力、阻止性權力、被動性權力。阻止性權力是一國有效阻止別國採取不符合本國經濟利益的政策之能力;被動性權力是一國經濟利益不受別國制約的能力;主動性權力是一國迫使別國主動採取符合本國經濟利益的政策之能力。在匯率與國際收支這樣一個零和的雙邊或者多邊博弈中,主動性權力的實質就是一國迫使別國主動採取損害其自身經濟利益的匯率政策之權力,這實際上也就是經濟霸權的學術性表達。比如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採取美國國內法的形式,迫使人民幣升值,體現了充分的主動性權力。在當今世界上,大概也只有美國享有這種權力,當然,這不等於說,美國的貿易夥伴國之匯率水平都會在這種霸道的主動性權力的壓迫下而普遍高估。
三、我國當前經濟形勢下計算人民幣均衡匯率水平應注意的問題
1必須考慮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特殊性
我國現在正處於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階段,也是經濟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個特殊階段,我國將面對比較特殊的問題,例如金融業的徹底對外開放以及資本市場相應的完善措施,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與改革相關的制度安排,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該考慮這些制度安排對均衡匯率水平的特殊影響。
2對內部均衡的衡量標准進行相應更正
之前的匯率理論均有關於一國國內內部均衡的定義,即以一國是否已經實現充分就業為主要的衡量標准。同時我國面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問題,對內均衡的定義應該服從當前的經濟體制的改革,因為匯率制度改革和匯率水平調整會導致我國經濟結構的變化,而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必須滿足一些條件,這些條件是由我國經濟的基本因素決定的。
3均衡匯率理論應由長期匯率轉變為短期匯率
因為均衡匯率以內外部同時實現的均衡為條件的,因此均衡匯率理論應是從經常項目決定模型轉向資本項目和經常項目共同決定的模型,但是要想將資本賬戶余額變化的決定作用在均衡匯率決定過程中體現出來,就必須建立資本賬戶與匯率之間的聯系,而這一發展過程要實現的關鍵是從實際匯率理論向名義匯率理論的轉化,因為名義匯率實際上就是一系列資產組合決定的變數,因此名義匯率不可能是長期的,所以均衡匯率理論應有長期匯率水平轉向短期匯率水平。
10. 浮動匯率是如何處理內外均衡目標的實現問題的
一、匯率變動會改變商品的相對價格,這有利於貨幣貶值國的商品出口,從而改善該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二、一國的國際收支盈餘會引起本幣升值,而另一國的國際收支赤字則會造成該國貨幣貶值,這將促使私人投機者把升值後的貨幣資金,轉換成貶值後的貨幣資金,這樣就會對國際收支赤字國起到資助作用,改善它的赤字地位;
三、由於匯率的變動是迅速的、自動的和持久的,因而它能對任何時候出現的國際收支變動進行及時的調整,不至於形成累積性的國際收支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