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市場 » 閱微草堂筆記傭金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閱微草堂筆記傭金

發布時間: 2021-03-25 22:11:18

⑴ 閱微草堂筆記 唐太宗三藏聖教序 的翻譯

《閱微草堂筆記》為清朝短篇志怪小說,於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年間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以筆記型式所編寫成的。在時間上,主要搜輯當時代前後的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之流傳的鄉野怪譚,或則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在空間地域上,范圍則遍及全中國遠至烏魯木齊、伊寧,南至滇黔等地。全集分五書,共二十四卷,1208則,約40萬字。
原序
鄭序
紀昀詩二首
·書一《灤陽消夏錄》六卷(卷一至卷六),作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書二《如是我聞》四卷(卷七至卷十),作於乾隆五十六年(1781年)。
·書三《槐西雜志》四卷(卷十一至卷十四),作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書四《姑妄聽之》四卷(卷十五至卷十八),作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書五《灤陽續錄》六卷(卷十九至卷二十四),作於嘉慶三年(1798年)。
附:紀汝佶六則

大唐三藏聖教序 [原文]

太宗文皇帝制

蓋聞二儀有像,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鑒地,庸愚皆識其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然而天地苞乎陰陽而易識者,以其有像也;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故知像顯可征,雖愚不惑;形潛莫睹,在智猶迷。況乎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御十方,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大之則彌於宇宙,細之則攝於毫釐。無滅無生,歷千劫而不古;若隱若顯,運百福而長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際;法流湛寂,挹之莫測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區區庸鄙,投其旨趣,能無疑惑者哉!
然則大教之興,基乎西土,騰漢庭而皎夢,照東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跡之時,言未馳而成化;當常現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歸真,遷儀越世,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於是微言廣被,拯含類於三塗;遺訓遐宣,導群生於十地。然而真教難仰,莫能一其旨歸,曲學易遵,邪正於焉紛糾。所以空有之論,或習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時而隆替。
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出,只千古而無對。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慨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析理,廣彼前聞,截偽續真,開茲後學。是以翹心凈土,往游西域。乘危遠邁,杖策孤征。積雪晨飛,途閑失地;驚砂夕起,空外迷天。萬里山川,撥煙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雨(別本有作「雪」者)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願達,周遊西宇,十有七年。窮歷道邦,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鹿苑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一乘五律之道,馳驟於心田;八藏三篋之文,波濤於口海。
爰自所歷之國,總將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譯布中夏,宣揚勝業。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垂,聖教缺而復全,蒼生罪而還福。濕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愛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惡因業墜,善以緣升,升墜之端,惟人所託。譬夫桂生高嶺,零露方得泫其華;蓮出淥波,飛塵不能污其葉。非蓮性自潔而桂質本貞,良由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凈,則濁類不能沾。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況乎人倫有識,不緣慶而求慶!方冀茲經流施,將日月而無窮;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

[譯文]
聽說天地有形狀,所以顯露在外、覆蓋並且承載著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因為四季沒有形狀,所以深藏著嚴寒酷熱來化育萬物。因此觀察體驗天地的變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徵兆;要通曉明白陰陽變化,即使是賢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極少有研究透它的變化規律的。但是天地包容著陰陽變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為天地有形狀;陰陽變化在天地之間而難研究透的原因,是因為陰陽變化是沒有形狀的。所以天地的形象顯露在外並能得到驗證,即使愚蠢的人也會明白;而陰陽的變化隱藏了起來沒有人能看得見,即使是聰明人仍會迷惑不解。

況且佛道推崇虛空,它駕乘著隱秘來操縱著超脫一切的境界,也主張廣泛救濟眾多生靈,用佛教的理論來治理天下。佛法一旦施發神威就沒有上限,剋制神奇的力量也沒有下限。佛道從大處說它遍布宇宙,從小處說又能收攏一絲一毫。因為佛道主張不生不滅,超脫一切,所以雖歷經久遠而永不衰落。它有時隱藏,有時顯露,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傳送著無數的幸福直到如今。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機,即使遵循它也沒有誰知道它的邊際的;佛法的流傳,深邃而靜遠,即使推崇它也沒有誰探究出它的根源。所以眾多平凡而無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淺陋之輩,面對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沒有疑惑不解嗎?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產生並興起的。流傳到大唐漢地就象明亮的美夢一樣,照耀著大唐而流傳著慈愛。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開的時候,語言還沒有傳播,教化還沒有形成,當今人們敬慕德行也懂得遵循禮儀。在漫長的等待中,人類由渾沌昏暗回歸到今天正本清原的時候,世道更替,法度發生了變化。早先佛祖那光輝的容顏被一種顏色所遮蔽,佛光照耀不到三千大世界之上;今朝它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開,我們似乎看到了空中端坐著佛像,甚至連它身上的三十二個顯著特徵都清晰可見。於是精妙的語言廣為流傳,才得以從生死的苦難中去拯救萬物。於是先輩說的有道理的話得以長久地傳播,也才能在廣闊的大地上引導眾生度過苦難。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真的正教很難廣泛流傳,各種教派不能把真教的意旨精華統一歸屬到一起;而邪僻的不正當的學問卻容易使人依從,於是邪正之間就在教義上交錯雜亂。所以空宗派和有宗派有了各自的觀點;有時沿襲著舊俗便產生了爭執。於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學說,就暫時沿著時間的流逝而在或興或衰中交替流傳。
有個叫玄奘的法師,是法門的領袖人物。他從小就很聰明,心懷忠誠,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義;長大後他的神情、性格又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總是堅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門修行。即使是松林澗的清風、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麗華美;即使是仙飲的晨露、明亮的珍珠,豈能和他的明朗潤澤相比?所以他智慧超群,沒有牽掛,精神清透,並不顯露;他超出「六空」,不同於常人,多少年來沒有人可以和相比。他聚精會神地從內心修煉自己,常以正統佛學的衰落為悲傷;他靜心鑽研佛教,常因這精深的理論被謬傳而感慨嘆息;他想著要有條有理地分辨剖析經文,擴大佛學古代的經文典籍;取掉虛假的,保留真實的,讓後輩學者從此開始不再混淆真偽。因此他嚮往凈土,就到西域去求學。他冒著生命危險在萬里征途上行進;他拄著拐杖獨自遠行。途中艱險無以計數,早晨的漫天飛雪,行進途中有時找不到棲身之地;傍晚的滾滾風沙,遮天蔽月難辨方向。在萬里山川之上,有著他排開險阻、撥開迷霧前進的身影;在多少個嚴寒酷暑的季節里,留下他踩霜宿雨而前進的腳印。他憑著對佛祖的誠心,視付出的辛苦為小事,期望著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他游遍了西域各國,歷時一十七年。他歷經了所有經過的地方,探詢追尋正教。他經雙林;到八水,體會到了佛教聖地的高貴風尚;他去鹿苑,登鷲峰,瞻仰了佛祖生活過的奇珍異途。他在先賢聖人那裡接受了深奧的學問。對於「一乘」「五律」的佛學教說,他很快就牢記在心中,對「八藏」「三篋 」的佛學理論,他講起來就象波濤流水,滔滔不絕。

於是玄奘從所經過的大小國家中,總共搜集吸取了三藏主要著作,一共六百五十七部,翻譯成漢文後在中原傳布,從此這宏大的功業得以宣揚。慈仁的雲朵,從西地緩緩飄來,功德無量的佛法象及時雨一樣遍灑在大唐的國土上。殘缺不全的佛教教義終於恢復完整,在苦難中生活的百姓又得到了幸福。熄滅了火屋裡燃燒的熊熊烈火,(解救眾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從此不再迷失方向;佛光普照,驅散了昏暗,照耀著眾生到達超脫生死的彼岸。因此懂得了做惡必將因果報應而墜入苦海,行善也必定會憑著佛緣而升入天堂。為什麼會有升有墜,那就只有看人的所作所為。比如桂花生長在高高的山嶺上,天上的雨露才能夠滋潤它的花朵;蓮花出自清澈的湖水,飛揚的塵土就不會玷污它的葉子。這並不是說蓮花原本潔凈,桂花原本貞潔,的確是因為桂花所依附的條件本來就高,所以那些卑賤的東西不能傷害到它;蓮花依附的本來就很潔凈,所以那些骯臟的東西就玷污不了它。花草樹木沒有知覺,尚且能憑借好的條件成就善事,更何況人類有血有肉有思維,卻不能憑借好的條件去尋求幸福。希望這部《大唐三藏聖教》經得以流傳廣布,象日月一樣,永放光芒;將這種福址久遠地布撒人間,與天地共存,發揚廣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白話譯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揭帝,波羅揭帝,波羅僧揭帝,菩提薩婆訶!

心經白話譯文

觀自在菩薩修習般若功夫,功行已達深久而純熟的地步,其大智如同明鏡,無一物不盡顯其中;其智光猶如太陽,無一物不能盡照。所謂五蘊,亦即作為物質的色境、隨境的感受、因感受而起的思念、內心的意志取向以及針對世間所有萬物的認知活動和觀念,在般若智慧的觀照之下,無不顯現本有的空相。由於相空,從而除去了一切妄念;由於除去了妄念,從而不生煩惱,不起業惑,因而得以度脫一切災難與苦厄。

舍利子啊!那作為物質界的色本來就與空沒有什麼區別,那作為世間一切存在的本來之相,那作為存在之底蘊的空也與任何物質形式沒有什麼不同。其實,從現象反映本質的角度看,色就是空;從本質依託現象的角度看,空則就是色。進而可以說,五蘊的其他四者,即色之外的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識,同那作為一切事物的本相之空也是這種關系。因而也可以說,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舍利子!這世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皆稱為諸法。這一切法的本相便是空。這空相既沒有生起,也沒有消滅;既沒有垢染,也沒有清凈;既不能有所增長,也不能有所減損。空是從無始以來便無動作、無變異、無生滅的。空是原本寂然,是在時間序列上無從加以分辨區別的。所以我說,從根本上看,這個空之中並沒有物質之色,並沒有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識;也沒有作為認知活動依據的六種官能,即沒有有眼耳鼻舌意所代表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知覺;也不存在那作為六種認識官能的對象的色、聲、味、觸、法,也就是形象、聲音、氣味、滋味、軟硬冷暖等以及可以成為思想對象的一切事物;也沒有六種作為認知官能的根器;沒有六種作為認知對象的塵境;也沒有作為認知所得的六種意識。

這便是從眼界開始數下去,直到意識界才結束的十八界。不僅空中沒有十八界,也沒有十二因緣;即沒有從無明開始,直到老死而再生的生命系列,也沒有超越生死的老死盡這一最終環節;不僅沒有十二因緣,也沒有認識人生本質,超越生命局限性的四諦道理,也即沒有知苦、斷集、修道、證滅的聖教實踐過程;沒有根本的般若智慧,也沒有憑籍此智慧要把握的任何東西。

由於並不存在智慧要把握的對象真理,所以菩薩修行就要實證這一無所得的境地,這也就是依止般若波羅蜜多修行法門的本意。因為依止般若波羅蜜多,無所不了,所以心中任運自在,不再有牽掛滯礙,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懼,遠遠地離棄了關於一切事物的顛倒想,離棄了關於眾生所處境地的幻想,達到了究竟的涅盤境地。

十方三世的所有佛世尊,也都是如此,因為依止了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法門,才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據此我才說,般若波羅蜜多是神妙而不可思議的諸佛之母,是破除生死無明障礙的光明之師,是無以倫比的至尊至上的總持法門,它能解除世間一切眾生的苦難,它與作為一切諸法的真實而不虛妄的空相是不二而沒有分別的。所以,在這里宣說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度生死的總持法門,也就是宣說如下的咒語: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譯文]
聽說天地有形狀,所以顯露在外、覆蓋並且承載著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因為四季沒有形狀,所以深藏著嚴寒酷熱來化育萬物。因此觀察體驗天地的變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徵兆;要通曉明白陰陽變化,即使是賢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極少有研究透它的變化規律的。但是天地包容著陰陽變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為天地有形狀;陰陽變化在天地之間而難研究透的原因,是因為陰陽變化是沒有形狀的。所以天地的形象顯露在外並能得到驗證,即使愚蠢的人也會明白;而陰陽的變化隱藏了起來沒有人能看得見,即使是聰明人仍會迷惑不解。

況且佛道推崇虛空,它駕乘著隱秘來操縱著超脫一切的境界,也主張廣泛救濟眾多生靈,用佛教的理論來治理天下。佛法一旦施發神威就沒有上限,剋制神奇的力量也沒有下限。佛道從大處說它遍布宇宙,從小處說又能收攏一絲一毫。因為佛道主張不生不滅,超脫一切,所以雖歷經久遠而永不衰落。它有時隱藏,有時顯露,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傳送著無數的幸福直到如今。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機,即使遵循它也沒有誰知道它的邊際的;佛法的流傳,深邃而靜遠,即使推崇它也沒有誰探究出它的根源。所以眾多平凡而無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淺陋之輩,面對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沒有疑惑不解嗎?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產生並興起的。流傳到大唐漢地就象明亮的美夢一樣,照耀著大唐而流傳著慈愛。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開的時候,語言還沒有傳播,教化還沒有形成,當今人們敬慕德行也懂得遵循禮儀。在漫長的等待中,人類由渾沌昏暗回歸到今天正本清原的時候,世道更替,法度發生了變化。早先佛祖那光輝的容顏被一種顏色所遮蔽,佛光照耀不到三千大世界之上;今朝它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開,我們似乎看到了空中端坐著佛像,甚至連它身上的三十二個顯著特徵都清晰可見。於是精妙的語言廣為流傳,才得以從生死的苦難中去拯救萬物。於是先輩說的有道理的話得以長久地傳播,也才能在廣闊的大地上引導眾生度過苦難。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真的正教很難廣泛流傳,各種教派不能把真教的意旨精華統一歸屬到一起;而邪僻的不正當的學問卻容易使人依從,於是邪正之間就在教義上交錯雜亂。所以空宗派和有宗派有了各自的觀點;有時沿襲著舊俗便產生了爭執。於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學說,就暫時沿著時間的流逝而在或興或衰中交替流傳。有個叫玄奘的法師,是法門的領袖人物。他從小就很聰明,心懷忠誠,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義;長大後他的神情、性格又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總是堅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門修行。即使是松林澗的清風、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麗華美;即使是仙飲的晨露、明亮的珍珠,豈能和他的明朗潤澤相比?所以他智慧超群,沒有牽掛,精神清透,並不顯露;他超出「六空」,不同於常人,多少年來沒有人可以和相比。他聚精會神地從內心修煉自己,常以正統佛學的衰落為悲傷;他靜心鑽研佛教,常因這精深的理論被謬傳而感慨嘆息;他想著要有條有理地分辨剖析經文,擴大佛學古代的經文典籍;取掉虛假的,保留真實的,讓後輩學者從此開始不再混淆真偽。因此他嚮往凈土,就到西域去求學。他冒著生命危險在萬里征途上行進;他拄著拐杖獨自遠行。途中艱險無以計數,早晨的漫天飛雪,行進途中有時找不到棲身之地;傍晚的滾滾風沙,遮天蔽月難辨方向。在萬里山川之上,有著他排開險阻、撥開迷霧前進的身影;在多少個嚴寒酷暑的季節里,留下他踩霜宿雨而前進的腳印。他憑著對佛祖的誠心,視付出的辛苦為小事,期望著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他游遍了西域各國,歷時一十七年。他歷經了所有經過的地方,探詢追尋正教。他經雙林;到八水,體會到了佛教聖地的高貴風尚;他去鹿苑,登鷲峰,瞻仰了佛祖生活過的奇珍異途。他在先賢聖人那裡接受了深奧的學問。對於「一乘」「五律」的佛學教說,他很快就牢記在心中,對「八藏」「三篋 」的佛學理論,他講起來就象波濤流水,滔滔不絕。

於是玄奘從所經過的大小國家中,總共搜集吸取了三藏主要著作,一共六百五十七部,翻譯成漢文後在中原傳布,從此這宏大的功業得以宣揚。慈仁的雲朵,從西地緩緩飄來,功德無量的佛法象及時雨一樣遍灑在大唐的國土上。殘缺不全的佛教教義終於恢復完整,在苦難中生活的百姓又得到了幸福。熄滅了火屋裡燃燒的熊熊烈火,(解救眾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從此不再迷失方向;佛光普照,驅散了昏暗,照耀著眾生到達超脫生死的彼岸。因此懂得了做惡必將因果報應而墜入苦海,行善也必定會憑著佛緣而升入天堂。為什麼會有升有墜,那就只有看人的所作所為。比如桂花生長在高高的山嶺上,天上的雨露才能夠滋潤它的花朵;蓮花出自清澈的湖水,飛揚的塵土就不會玷污它的葉子。這並不是說蓮花原本潔凈,桂花原本貞潔,的確是因為桂花所依附的條件本來就高,所以那些卑賤的東西不能傷害到它;蓮花依附的本來就很潔凈,所以那些骯臟的東西就玷污不了它。花草樹木沒有知覺,尚且能憑借好的條件成就善事,更何況人類有血有肉有思維,卻不能憑借好的條件去尋求幸福。希望這部《大唐三藏聖教》經得以流傳廣布,象日月一樣,永放光芒;將這種福址久遠地布撒人間,與天地共存,發揚廣大。

原文: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

譯文:滄州南面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大門倒塌在河中,兩個石獸一起沉入河底。

原文: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

譯文:過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竟然沒找到,以為它們順流而下了。

原文: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譯文:搖著幾只小船,拉著鐵耙,尋找了十多里沒有痕跡。

原文: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

譯文:一個講學者在寺廟里教書,聽了嘲笑說:

原文:「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譯文:「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大水帶走呢?

原文: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

譯文:石頭的性質又硬又重,沙的性質又松又輕,埋在沙里,越沉越深。

原文: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譯文:沿著河尋找它們,不也荒唐嗎?」大家佩服(它)是正確的道理。

原文: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

譯文:一個老水手聽了這話,又笑說:「凡河中落入石頭,應當從上游尋找它們。

原文: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擊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

譯文:石頭的性質又硬又重,沙的性質又松又輕,水沖不走石頭,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沖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原文: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

譯文:越沖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頭必定掉在坑穴里。

原文: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譯文:像這樣沖擊,石頭再轉移。不停地轉移,於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原文: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譯文: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唐;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

原文: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

譯文:照他的話,果然在幾里外尋到了(石獸)。

原文: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譯文:那麼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據(一個方面的)道理就主觀臆斷嗎?

⑵ 2010年江蘇省專轉本語文試卷答案

是有的。不過內容太多。不好發送。如果你只需要答案不要解析可以發送。
1.【答案】 C
【解析】 A項中「靡(mǐ)麗」,「謎語、糜爛、麋鹿」都讀mí。B項中「掮客(qián)」,指為買主與賣主之間簽訂買賣契約(合同)收取手續費或傭金的人。也借指投機的政客,含貶義。「阡陌、扦插、遷就」讀音都讀為qiān。C項正確,都讀quán,「得魚忘筌(quán)」。筌:捕魚用的竹器。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後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出自《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D項中骨髓(suǐ),「綏靖、半身不遂、隨心所欲」都讀為suí。
2.【答案】 D
【解析】 A項的「異曲同功」應當是「異曲同工」。工:細致,巧妙;異:不同的。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出自唐•韓愈《進學解》:「子雲相如,同工異曲。」B項中「相形見拙」應當是「相(xiāng)形見絀(chù)」。形:比較;見:顯示出;絀:不夠;不足。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C項中「寬洪大量」的「洪」應當是「宏」,寬宏大量。形容人度量大,心胸開闊,能容人事。出處元•無名氏《魚樵記》第三折:「我則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來那相公寬宏大量。」
3.【答案】 B
【解析】 A項中「數典忘祖」,數:數著說;典:指歷來的制度、事跡。談論歷來的制度、事跡時,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後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數典而忘其祖。」C項中「夙興夜寐」,夙:早;興:起來;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奮。出處《詩經•衛風•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潛移默化」,潛:暗中的,不見形跡;默:不說話,沒有聲音。指人的思想、性格、習慣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無形之中起了變化。D項中「殞(yǔn)身不恤(xù)」,殞:犧牲;恤:顧惜。犧牲生命也不顧惜。
4.【答案】 A
【解析】 ①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杜康,傳說為最早造酒的人,中國釀酒業開山鼻祖。據《史記•夏本紀》及其他歷史文獻記載,杜康又名少康,今洛陽汝陽杜康村人。少年的杜康以放牧為生,帶的飯食掛在樹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時間後,少康發現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產生的汁水竟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反復地研究思索,終於發現了自然發酵的原理,遂有意識地進行效仿,並不斷改進,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後來杜康作為美酒代稱,屬於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名稱的修辭方法。②借喻,比喻之一,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例如:「這輪曉日從我們民族歷史的地平線上一躍而出,閃射著萬道紅光,照臨到這個世界上。」(楊朔《泰山極頂》)用「這輪曉日」來比喻「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毛澤東1957年在莫斯科對我國留蘇學生的講話用「東風」和「西風」來比喻「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斗爭。③擬物(比擬的一種),把人當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叫做擬物。魯迅的《故鄉》中有一句「飛出了8歲的侄兒」,就屬於是把人當作物來寫。「飛」是某些動物所具有的能力,人是不會飛的,作者把侄兒當作會「飛」的動物來描寫,是極言其心情急切和動作輕快。
5.【答案】 B
【解析】 B句一是動賓搭配不當,「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應刪去「教育」。其餘正確。
6.【答案】 A
【解析】 干支紀年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ǐ)十天乾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順序組合起來紀年。如甲子、乙丑等,經過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我國傳統紀年法依舊沿用干支紀年。
【考點延伸】 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
(3)干支紀年法。如《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後。如《揚州慢》「淳熙丙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眘(shèn)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
7.【答案】 C
【解析】 (1)出自(宋)范仲淹的《蘇幕遮•碧雲天》,此詞抒寫鄉思旅愁,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於失敗。(2)出自(唐)盂浩然的詩《宿建德江》,是一首描繪秋江暮色的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詩中雖不見「愁」字,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耳。詩人以暮天能將孤樹壓低的誇張筆法,形象化地寫出內心的壓抑心情,這就是不見親人的凄涼之情。「江清月近人」是謂由於江水凈潔,故水中的月亮倒影便顯得又大又圓,人在船上看它,只覺得它似乎離人尤近。詩人在此句中同樣也賦予深厚的情感,即以月之近人寫它的靈性。它似乎很懂得詩人的鄉愁不可釋,鄉思不可絕,為之解脫,這便是「月近人」三字的意蘊。(3)出自(宋)晏幾道的《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當為作者別後懷思歌女小蘋所作。詞之上片寫「春恨」,描繪夢後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寫相思,追憶「初見」及「當時」的情況,表現詞人苦戀之情、孤寂之感。全詞在懷人的月時,也抒發了人世無常、歡娛難再的淡淡哀愁。(4)出自北宋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是借牛郎織女的傳說歌頌堅貞愛情的優秀詞作。「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是多麼崇高的境界!誠然,兩情相愛,又能朝夕廝守,自然很好。但是,僅以花前月下朝夕廝守來衡量愛情的真挈與否,這未免顯俗了。愛情的真正價值不因兩人的分別而損傷於毫釐。相反,如果雙方貌合神離,那麼即使朝夕相處,又有多少幸福可言?詞人正是從這「一相逢」中,看到愛情長久的重要,這就使詞的境界大大地升華了,閃爍著積極樂觀的色彩。
8.【答案】 B
【解析】 A項紀君祥的元雜劇《趙氏孤兒》,全名《冤報冤趙氏孤兒》,又名《趙氏孤兒大報仇》,是一部歷史劇,最早見於《左傳》,情節較略,到司馬遷《史記•趙氏世家》,才有詳細記載。內容敘述晉靈公武將屠岸賈僅因其與忠臣趙盾不和與嫉妒趙盾之子趙朔身為駙馬,竟殺滅趙盾家300人,僅剩遺孤趙武被程嬰所救出。屠岸賈下令將全國一月至半歲的嬰兒全部殺盡,以絕後患。程嬰就與公孫柞臼計議,以程子假冒趙武,藏於公孫家,並由程向屠出首,以取信於屠。屠果在公孫家搜出嬰兒,遂將公孫與嬰兒一同處死。從而趙氏後代得到保全。程嬰則由此得到信任,帶同趙氏孤兒,寄居屠岸賈府中,苦心撫育。20年後,孤兒長成,程嬰告其歷史真相,終報前仇。作品描寫了忠正與姦邪的矛盾沖突,揭露了權奸的兇殘本質,歌頌了為維護正義、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氣勢悲壯,感人肺腑。元雜劇《趙氏孤兒》被法國著名文學家伏爾泰於1775年翻譯成《中國孤兒》,在歐洲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關漢卿(約1220-1300),元代雜劇作家,號已齋(一作一齋)、己齋叟,大都(今北京市)人,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位於「元曲四大家」之首。他在《南呂一枝花•不伏老》結尾一段,更狂傲倔強地表示:「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C項歸有光,江蘇崑山人,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是「唐宋八大家」與清代「桐城派」之間的橋梁,被稱為「唐宋派」。歸有光散文繼承歐陽修、曾鞏的文風,有較大成就,且把家庭瑣事引到古文中來,使散文擴大了表現范圍。其散文記敘家人之誼,朋友之情,感情真摯,神態生動,風韻悠遠。《項脊軒志》是歸有光的名篇。借項脊軒的興廢,寫與之有關的家庭瑣事,表達人亡物在,三世變遷的感慨,也表達作者懷念祖母、母親和妻子的感情。作品有《震川文集》等。黃宗羲推他為明代文章第一人。D項紀昀,字曉嵐,清代文學家,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紀昀出任《四庫全書》總纂官,後來又編纂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保存和整理我國古代文化遺產功不可沒。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閱微草堂筆記》是繼《聊齋志異》之後出現的又一部有重要影響的文言小說集。在敘述故事時採用了「追錄見聞、憶及即書」的寫實手法,從某一個側面顯現出清代中期紛繁復雜的時代文化風貌,共24卷,約40萬字。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其評價,有「過於議論」之嫌,「不安於僅為小說,更欲有益人心」,但其中不少形象化的寓言和諷喻性的故事還是頗為生動風趣的。袁枚,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著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16卷。袁枚為文自成一家,與紀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他倡導「性靈說」,性靈即性情。他以為「詩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無詩」;主張寫詩要寫出自己的個性,認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詩之傳者,都是性靈」;主張直抒胸臆,寫出個人的「性情遭際」;主張「性靈」和「學識」結合起來,以性情、天分和學歷作為創作基本,以「真、新、活」為創作追求。袁枚是個重視生活情趣的人,他愛金陵(南京)靈秀之氣,在他任江寧縣令時,在江寧小倉山下以三百金購得隨園,隨園舊為織造園(即有學者認為是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的原型)。
9.【答案】 D
【解析】 A項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楚辭有兩種含義:一是詩歌的體裁,一是詩歌總集的名稱(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國文學)。從詩歌體裁來說,它是戰國後期(公元前4世紀)以屈原為代表的詩人,在楚國民歌基礎上開創的一種新詩體。從總集名稱來說,它是西漢末年劉向在前人基礎上輯錄的一部「楚辭」體的詩歌總集,收入戰國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賈誼、淮南小山、劉向諸人的仿騷作品,定名為《楚辭》。由於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故楚辭又稱為騷或騷體。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B項擬話本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是由明末文人模仿話本形式編寫的白話短篇小說,即魯迅稱之為「擬宋市人小說」的作品。馮夢龍編選的「三言」代表了明代擬話本的成就,「三言」總收小說140篇,每書40卷,每卷一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三言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兩拍」。C項古體詩一般又叫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五言詩和七言詩。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是中國講究平仄、對仗和葉韻的詩體,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形成於唐代。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近體詩是唐代以後的主要詩體,近體詩包括絕句(五言四句、七盲四句)、律詩(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種,以律詩的格律為基準。(絕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詩。排律則是律詩的延長)。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數、句數平仄、用韻和對仗(絕句不要求對仗)幾個方面,主要有三點:①每句必須平仄相間,同聯的兩句必須平仄相對,聯與聯之間必須平仄相粘,即「句內相間,聯內相對,聯間相粘」;②除首尾二聯外,必須要對仗;③一韻到底的平聲韻。
10.【答案】 A
【解析】 B項朱熹,字元晦、仲晦,號晦庵、晦翁,南宋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省婺源縣)人,南宋著名的理學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慶元二年(1196),為避權臣韓侂(tuō)胄之禍,朱熹應福建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還在該村寫下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的著名詩句。朱熹離村後,村民便將蛤蟆窩村改為源頭村,民國時曾設活水鄉(今屬上塘鎮)以紀念朱熹。該詩以池塘要不斷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斷有所發展提高才能活躍,免得停滯和僵化。此外《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也是膾炙人口的詩作。其詞集有《晦庵詞》。C項柳永,原名三變,字景庄。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鈴》。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許。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製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詞家,有《樂章集》。描寫羈旅窮愁的,如《雨霖鈴》、《八聲甘州》,以嚴肅的態度,唱出不忍的離別,難收的歸思。「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是他的詞《雨霖鈴》中的名句。「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是他的詞《八聲甘州》中的名句。D項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詩人」。他的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昕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出師—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是他的詩《書憤》中的名句。千載而下,有誰可與相提並論呢?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則是杜甫的《蜀相》中的詩句。
11.【答案】 C
【解析】 A項「二十四史」中前四史依次為: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南朝•宋范曄的《後漢書》、西晉陳壽的《三國志》。《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於魯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它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B項《論語》、《大學》、《中庸》、《孟子》的合稱「四書」。南宋理學家朱熹注《論語》,又從《札記》中摘出《中庸》、《大學》,分章斷句,加以注釋,配以《孟子》,題稱《四書章句集注》,「四書」之名始立,後用作學習的入門書。元代皇慶二年定為考試課目,必須在「四書」內出題,發揮題意規定以朱熹的《集注》為根據。明清八股文考試相沿不改。五經是指《詩》、《書》、《禮》(是指儀禮)、《易》、《春秋》五部儒家經典。D項中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里對這種小說曾加以評論,「揭發伏藏,顯其弊惡,而於時政,嚴加糾彈,或更擴充,並及風俗」並稱之為「譴責小說」。藝術上多用諷刺手法,筆無藏鋒,極度誇張,揭露清末社會黑暗,政治腐敗,官吏貪污媚外,人民不覺悟。清末四大譴責小說,即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和曾樸《孽海花》。譴責小說為了適應報刊連載的需要,缺乏較充裕、完整的構思和寫作時間,因此小說的結構不夠嚴密,多屬聯綴短篇成長篇的性質,缺乏貫串始終的中心人物。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里的九死一生,《老殘游記》里的老殘,《孽海花》里的金雯青、傅彩雲,雖是貫串全書的人物,但更多起著聯綴故事的作用,缺少完整的典型塑造。吳敬梓,安徽全椒人,後移家南京,54歲在揚州逝世,在此期間完成了《儒林外史》這部鴻篇巨制。《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是一幅活生生的社會面貌圖。它寫科舉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謔而不苛,恰到好處。在藝術結構上,它沒有貫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階段地展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官場現形記》曾模擬《儒林外史》的寫作體制。
12.【答案】 B
【解析】 A項「三教」,指的是儒、道、佛(釋)三家。「三教」的說法起自三國時代,指的是儒教、釋教、道教三種教派。東漢初年,佛教傳入中國,與本土儒教、道教發生論戰。公元573年,北周武帝親自召集百官及沙門道士等「辨釋三教後」問題,最後作出了「儒教在先,道教次之,佛教在後」的結論。從此後人說三教通常即為儒、道、釋。唐京兆釋道宣撰的《廣弘明集》卷一載有《吳主孫權論述佛道三宗》一文,同時提及儒、道、釋三家。三國之前人們的論著中是沒有「三教」一詞的。「九流」分別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B項所謂的「五色土」是指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的土。五色土象徵著我們廣博的大中華,在社稷壇的東邊是青土,代表著東邊的大海;西邊是白土,代表西部白色的沙;南邊是紅土,預示南方的紅土地;北邊是黑土,象徵北部的黑土地;而中間的黃土,就是黃土高原的寓意。C項古代建築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後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是南向為尊。皇帝聚會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稱臣叫做「北面」。室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兩漢以前,「席南向北向,以西方為上」,即以面朝東坐為上。《史記•項羽本紀》中鴻門宴會的座次是一規范:「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坐」,此即顧炎武所謂:「古人之坐,以東向為尊。」項王座次最尊,張良座次最卑。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D項「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指南錄後序》中的「於是辭相印不拜」,就是沒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3)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4)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13.【答案】 A
【解析】 B項周作人,浙江紹興人,現代散文家,「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五四」運動時期提倡「人的文學」,並與魯迅、林語堂等創辦《語絲》周刊,19世紀30年代和林語堂一起鼓吹「閑適幽默」小品,抗戰時期曾任偽職,著有《人的文學》、《平民文學》、《自己的園地》及《中國新文學的源流》等。張資平,是「創造社」中最多產的一位作家。張資平的作品反映「五四」運動時期青年男女對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熱烈追求,以及陳腐的封建倫理道德和金錢勢力對他們的束縛。他以客觀平實的寫作態度,清新流暢的筆調,再加上甜熟柔婉的情致,使張資平的作品很快一紙風行。為此張資平戀愛小說擁有眾多青年讀者,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的貴婦人在閑聊時以手捧張資平的戀愛小說和張愛玲反映市民生活的散文為時髦,代表作有《沖積期限化石》(長篇小說)、《苦莉》(長篇小說)、《人獸之間》(長篇小說)。C項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其散文以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干練,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春》、《綠》、《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茅盾,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文化活動家和社會活動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子夜》、《腐蝕》,中篇小說《幻滅》、《動搖》、《追求》三部曲,劇本《清明前後》等等。其作品編為《茅盾全集》。1933年長篇小說《子夜》震動了中國文壇,瞿秋白把這一年稱為「子夜年」。散文的創作有《風景談》和《白楊禮贊》。《白楊禮贊》採用象徵手法,通過對白楊樹不平凡形象的贊美,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緊密團結、堅強不屈的革命精神和頑強意志。D項艾青1936年創作第一本詩集《大堰河》,表現了詩人熱愛祖國的深摯感情,泥土氣息濃郁,詩風沉雄,情調憂郁而感傷。詩集裡面最著名的是《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詩。發表時,詩人還坐在監獄的鐵窗之下,那目光仍在注視著故鄉的那片土地。全詩分為四部分,通過對自己的乳母的回憶與追思,抒發了對貧苦農婦大堰河的懷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贊美之情,從而激發人們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強烈仇恨。1941年艾青赴延安,任《詩刊》主編。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時代的精神,汲取了詩情,抗戰期間成為他創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陽》、《曠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鑽》等9部詩集。詩作傾訴著民族的苦難,歌頌了祖國的戰斗,滲透著時代氣氛,筆觸雄渾,氣勢壯闊,情調奮發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