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匯匯率波動率怎麼算
匯率波動率=(計算期匯率-基期匯率)*100%/基期匯率
匯率波動年率=(計算期匯率-基期匯率)*100%*12/(基期匯率*計算期與基期之間的月數)
是以另一國貨幣來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其高低最終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
(1)當期匯率指數擴展閱讀:
產生原因
1、貿易和投資
進出口商在進口商品時支付一種貨幣,而在出口商品時收取另一種貨幣。這意味著,它們在結清賬目時,收付不同的貨幣。
因此,他們需要將自己收到的部分貨幣兌換成可以用於購買商品的貨幣。與此相類似,一家買進外國資產的公司必須用當事國的貨幣支付,因此,它需要將該國貨幣兌換成當事國的貨幣。
2、投機
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會隨著這兩種貨幣之間的供需的變化而變化。交易員在一個匯率上買進一種貨幣,而在另一個更有利的匯率上拋出該貨幣,他就可以盈利。投機大約佔了外匯市場交易的絕大部分。
3、對沖
由於兩種相關貨幣之間匯率的波動,那些擁有國外資產(如工廠)的公司將這些資產折算成該國貨幣時,就可能遭受一些風險。當以外幣計值的國外資產在一段時間內價值不變時,如果匯率發生變化,以國內貨幣折算這項資產的價值時,就會產生損益。
公司可以通過對沖消除這種潛在的損益。這就是執行一項外匯交易,其交易結果剛好抵消由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外幣資產的損益。
4、匯率
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它們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方法就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商業銀行等機構買進外幣時所依據的匯率叫「買入匯率」(BuyingRate),也稱「買價」。
賣出外幣時所依據匯率叫「賣出匯率」(SellingRate),也稱「賣價」,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相差的幅度一般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各國不盡相同,兩者之間的差額,即商業銀行買賣外匯的利潤。買入匯率與買出匯率相加,除以2,則為中間匯率(Medial Rate)。
在外匯市場上掛牌的外匯牌價一般均列有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定外幣後的一個本幣數字表示「買價」即銀行買進外幣時付給客戶的本幣數;後一個本幣數字表示「賣價」,即銀行賣出外幣時向客戶收取的本幣數。
在間接票價法下,情況恰恰相反,在本幣後的前一外幣數字為「賣價」,即銀行收進一定量的(1個或100個)本幣而賣出外幣時,它所付給客戶的外幣數;後一外幣數字是「買價」,即銀行付出一定量的(1個或100個)本幣而買進外幣時,它向客戶收取的外幣數。
經濟報刊上所說的外匯匯率上漲,在直接標價法下,說明外幣貴了,因而兌換本幣比以前多了,本幣兌換外幣的數量比以前少了。外幣匯率下跌,情況則相反。
㈡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動趨勢及原因
由於美元指數走強,非美貨幣普遍表現低迷,人民幣持續貶值是大概率事件
㈢ 宏觀經濟分析十大基本指標什麼其中利率與匯率指標有什麼區別
去年年底,筆者參加了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舉辦的國外培訓班,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堪培拉大學與有 關專家 教授進行研討,在宏觀經濟分析視野和方法技巧方面有了新的感悟。澳大利亞統計工作非常發達,國家統計局地位很高,其統計制度領跑國際規范。現將有關情況作一簡述,盡管可能是ABC,也希望對於從事此項工作的同志有所助益。 澳大利亞是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與同類其他國家一樣,其經濟體存在多個部門,這些部門的經濟活動是由統計部門運用指標進行統計的。澳國政府正是在這些經濟指標統計之上,形成各項經濟政策。 經濟指標對於觀察經濟狀況和把握經濟趨勢無疑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如果把各個統計指標孤立起來,就無足輕重,只有把各個指標聯系起來,把握各個指標變化的辯證關系,才能使統計分析有所依託,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宏觀經濟政策才能真正起到調控作用。 舉例來說,失業率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相互聯系的,當GDP較高而且持續增長時(如經濟增長階段)時,失業率會很低,而當GDP增長速度減緩時(如經濟衰退階段),失業率通常會上升。經常帳戶余額也與GDP也有密切關系,當GDP增速很快時,由於用於進口的支出增加,經常帳戶余額就會下降。再比如,在經濟強勁增長時期,信貸和投資增長率就會比較高。 很多情況下,統計指標數據會彼此沖突,政府就要根據當時最為關注的指標相應確定優先順序。比如,政府的經濟政策是通過削減支出確保財政盈餘,那麼就與降低失業率目標南轅北轍。政府可以通過向經濟中注入大筆支出以改善失業狀況,但這恰恰與財政盈餘目標相悖。 所以我們說,每個指標所反映的狀況,都只不過是構成經濟整體的一個方面的情況,必須把它們彼此聯系起來進行考慮。 一、 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是指一段時期內國民經濟總的或平均的價格水平持續的或加速的上漲。這些價格上漲可能是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都以不同速度上漲,也可能是某些商品和服務的上漲過快,其他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下跌速度不足以抵銷所導致。通脹率是監測平均物價水平的統計指標。 通脹率主要由澳大利亞統計局(ABS)進行監測。在對價格變化的幾種監測指標中,最為人熟知的並廣泛使用的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CPI每季度測算一次,它是根據佔澳大利亞總人口較大比例的典型城鎮家庭每季度購買的商品和服務,測算其零售價格的平均變化程度。這些商品和服務通常被稱為「商品籃子」,要隨著人們購買情況的變化逐年進行調整。 通貨膨脹對經濟中的不同群體影響是不同的,而且影響方式各異。即一些群體獲得好處,另外一些群體遭受損失。從通脹中獲得好處的群體有:政府,它通過徵收累進的稅收獲得額外收益;重要行業的寡頭和壟斷企業,它們可以自行制定價格;某些領域的強力組織,如法律職業組織;借款人,由於通脹降低了真實貨幣價值,他們償還的貸款價值也下降;投機者,通脹使資產價格上升速度比一般價格水平要快,他們因此獲利。 因通脹而遭受損失的群體有:衰退部門的工商企業,他們很難轉嫁價格上漲的成本;固定收入獲取者,如退休人員,通脹使他們收入的實際價值降低;衰退行業弱勢工會會員;還款利率高於通脹率的借款人或還款利率低於通脹率的貸款人。 20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通脹趨勢是走低的,這主要是因為實施從緊的財政政策致使需求和支出雙下降。但是低水平的通脹的代價卻是非常高的失業率。90年代中期,由於澳大利亞經濟從衰退中復甦,經濟增長加快。為了繼續保持較低水平的通脹率,儲備銀行密切關注通脹率並把通脹率保持在2-3%作為目標。2000年年初,通脹率小幅上升,儲備銀行隨即提高利率,以避免經濟的擴張性累積。 二、 失業率和參與率 失業與勞動力概念相關。勞動力指年齡在15歲和64歲之間,具有勞動能力,有工作意願的群體。所以勞動力包括從業人員和失業人員。 失業率=失業人數÷總勞動力數×100% 按澳大利亞統計制度,界定失業在於把握幾個特徵:年齡大於15歲;目前沒有工作但積極尋找工作;有勞動能力並願意承擔工作;可能等待失業後恢復工作。 測算失業率有二個統計來源:澳大利亞統計局月度抽樣調查和社會保障部月度數據,反映有收入人員的情況。因為失業人員實際代表了國民產出損失,失業影響整個經濟。此外,由於要對失業人員提供福利支付,這也是國家付出的代價,同時還有他們個人和家庭所承受的社會代價。 在澳大利亞,失業對某些社會群體的影響要比對其他群體的影響更甚,這些受影響最大的包括:不熟練和半熟練工人;年輕(15-20歲)和年老(55-65歲)工人;女性工人;移民和土著居民。 1990-1994年經濟衰退期間,失業率急劇上升,但隨著90年代下半期經濟復甦和高增長,失業狀況有所好轉。2000年初,在參與率仍然較高的情況下,失業率十年來第一次降至7%以下。 參與率是指勞動力中年齡在15歲和65歲之間,或尋找工作的人數在全部工作年齡人口中的佔比。 勞動參與率=勞動力÷工作年齡人口×100% 參與率指國民經濟中隱藏的失業水平(那些有工作能力卻不在勞動力人數中) 參與率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接受學校教育較長的學生;勞動力中已婚婦女;提前退休人員。在經濟高漲期,參與率往往較高,而在經濟衰退期,由於失業工人增加,參與率往往較低。 參與率越高,整個經濟的產出越高(GDP),經濟增長率也就越高。 三、官方現金(利率) 利息是貨幣的價格,也可以說是經濟中最重要的價格。澳大利亞從1983年金融市場逐步放鬆管制以來,儲備銀行(澳大利亞中央銀行)不再直接限定銀行利率,轉而通過調控「現金率」來影響利率。 實際利率是各種利率的加權平均利率,各家銀行以此利率相互間進行交易清算資金(ES)的借貸。由於支票清算和其他類似原因,銀行從其他ES資金持有者收付基金時,儲備銀行的清算帳戶每天都要波動。銀行在出現資金短缺時常常從資金盈餘的銀行拆借並支付利息。儲備銀行監控實際利率確保利率水平符合貨幣政策目標。儲備銀行設定利率目標,市場則通過提高或降低實際利率相回應。這也是貨幣政策的傳導過程。一旦有需要,儲備銀行「鼓勵」商業銀行超額現金需求或供給。如果市場對目標利率變化的反應不如儲備銀行所願,儲備銀行將出售或買入一年期以下聯邦政府票據。其他可供選擇的辦法是儲備銀行與大商業銀行簽訂聯邦政府或州政府票據回購協議。這就是通過削減商業銀行交易清算資金的水平來降低系統的現金供給。 整個90年代下半期,澳大利亞利率從7.5%逐步下降,2000年2月後上漲0.5%達到5.5%。這一方面是因為擔心持續高經濟增長引發通脹率高於2-3%的目標,另一方面是對沖7月政府消費稅實施及相伴的所得稅削減所引起的預期擴張和通脹效應。 四、經濟帳戶余額國際收支余額 經常帳戶余額是指一年內由於澳大利亞與其他國家財務往來中進入本國的所有資金與流出資金的差額。舉例來說,如果澳大利亞對日本出口,澳方接到日本的支付為貸方(流入),如果澳從美國進口商品,對美國的支付為借方。貸方加入澳國的外幣資金中,而借方則從外幣資金中扣除。帳戶余額是貸方和借方的差額。 收支余額分為兩大類帳戶:1、經常帳戶包括凈商品(商品出口-進口)和凈服務,如運輸費、旅遊和保費等。這兩個項目的余額是商品和服務余額。 收入凈額指澳方以利潤或分紅的形式向國外投資者的支付減去澳方從國外的投資收益。它是澳大利亞每年經常帳戶上最大的逆差,大約占經常項目帳戶赤字80%左右。 經常轉移凈額是個小項目,主要包括對國外的援助及海外僑民收支差。 以上三個余額相加就是經常帳戶余額。 2、資本帳戶包括對外資本移動,如在外國投資設廠或收購公司。 在浮動匯率體系下經常帳戶逆差要由資本帳戶順差來彌補。也就是說要靠國外投資收益來支撐經常帳戶逆差。 簡言之,由於幾個方面原因澳國歷史上一直是經常帳戶逆差國:過高的成本結構使出口產品成本高;相對於傳統貿易夥伴過高的通脹率(近年來有所改善);隨著高經濟增長,需求也日益旺盛;每年對澳國企業的國外投資者支付過高的利潤和紅利;對外債支付高額利息;國外對農產品過高的保護水平;澳國人較低的儲蓄水平。這些是造成澳國目前經常帳戶赤字的主要原因(CADs) 澳大利亞政府已經認識到這個長期困擾本國經濟的主要問題,制定的微觀經濟政策就是要改善製造業的長期效率,從而使它們更具國際競爭力,以削減經常帳戶赤字。 五、主要匯率 匯率是一國貨幣以另一種貨幣表現的價值。某種意義上說,是為了獲得另一國家(有貿易關系)貨幣所必須支付的價值。 澳大利亞放鬆金融管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澳元浮動。這意味著從僅由中央銀行改變的固定匯率向不斷變化的或靈活的匯率轉變。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一國貨幣的價格由外匯市場上貨幣的供求來決定。舉例來說,1澳元兌換65美分,對每一個貿易國都有相應的匯率。 外匯市場上對一種貨幣的需求是由對那個國家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決定的。為了購買另一個國家的商品,或在那個國家投資,或者到那個國家旅遊,首先要做的就是購買那個國家的貨幣。這就產生了對貨幣的需求。外匯供給由是一國與另一國的交易決定,如購買進口品,支付利潤和紅利給外國投資者,到國外旅遊,這些都要求放棄(或出售)本國貨幣,獲得他國貨幣。這就增加了外匯市場上澳元的供給。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澳元對大多數外匯趨向貶值,意味著澳國必須出口更多商品以購買同等價值的進口商品。這造成經常帳戶赤字,並增加了外債。較高的匯率可以削減債務負擔,較低的匯率會增加債務負擔。 六、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年內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總價值。 如果GDP以市場價格(現價)計算,那麼年度比較必須考慮一個時期比上一個時期的價格變化(通貨膨脹)。如果扣除價格影響,那得到的數據就是實際GDP,這樣就可以比較一個時期與另一個時期的生產總值。 爭取較高的經濟增長率是政府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是解決失業問題的主要措施。 七、出生率和凈移民率 國家的人口規模決定著勞動力的規模,後者又是商品和服務生產的主要要素。 國家的人口增長取決於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凈移民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等於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為每年出生人口數占總人口的百分比。出生率(%)=出生人口數÷總人口數 出生率受以下因素影響:育齡婦女數;經濟狀況――經濟高漲時出生率提高,而衰退期出生率降低;居民對家庭規模的文化態度;政府對家庭規模的態度;政府鼓勵人口出生的政策,如家庭津貼;計劃生育措施的有效性。澳大利亞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總趨勢是一直下降。 凈移民是移入移民與移出移民之差,以占人口的百分比表示。 凈移民率=凈移民人數÷總人口 自二戰以來,澳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是移民。構成勞動力的主要部分。高出生率要花很多年才能形成勞動人口力,而具有技術的移民可以立刻增加勞動供給量。 人口增長率是通過普查來統計的,澳每五年一次,近年數字是1900萬人,年平均增長1.2%。100年以來自然增長一直是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大約占人口增長量的三分之二。 由於政府政策及澳國和其他國家政治的、經濟的和社會狀況等因素凈移民量波動較大。統計局估計到2050年澳人口將到大約2500萬。 八、信貸增長率 過去十年澳國經濟的一個大的轉變是消費者購買商品和支付帳單的方式。隨著現代技術在金融業的採用,現金支付越來越成為明日黃花。 隨著塑料信用卡的引入,現在大多數支付是通過電子資金劃撥,從而削減了經濟中的現金需求量,導致了更安全更便捷的償債方式。 銀行業對此趨勢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此外經濟中信用迅速擴張。信貸是指將資金提供給需要它的人。 根本上說,消費者獲得資金的機會要快於以前支出受限於當期收入和儲蓄時的情況。這些便利的使用者所提供的較高的信貸利率是金融機構獲得的大量利潤的主要來源。 信貸增長與整個經濟增長緊密相關。信貸增長數據對於政府制定經濟政策非常重要,尤其是當信貸擴張對於當期通脹起主要作用的時候。信貸擴張還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對特定產品如住宅,汽車家電等的需求增加。當家庭收入中大部分用於償債時,這將削弱居民的儲蓄能力。 最近的數據表明信用卡總的負債已經超過140億元,每個成年澳國人平均負債1700澳元。 九、投資增長率 經濟中的總需求主要由消費品支出(C)和投資品支出(I)構成。投資品是指用於本期生產而不是用於消費的商品。 商業周期顯示一國經濟所經歷的經濟活動的各個階段。當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例相對不變時,投資支出變化較大,所以投資支出是商業周期中經濟活動波動的主要因素。投資取決於一系列因素:新增人口,新資源,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新發現和新技術以及利率和經濟狀態。 1999年前由於外部需求削減(亞洲危機引起)和國內增長減緩,澳國經歷了二年的衰退,1999年以來澳國工商業投資有了改善。由於國內銷售和對外出口的改善,1994年來工商業信心達到頂點。房地產和工商服務部門的增長尤其強(每年12%),此外,采礦業的增長,計算機軟體業的持續增長也很強,約占總投資支出的12%。 2000年初工業投資約佔GDP12%左右,接近1980年以來的平均水平。由於未來經濟增長形勢看好,有利於投資支出進一步增長。 十、聯邦政府預算 如果不首先得到議會的准許,政府不能收錢或花錢的。政府必須向議會提供下一財政年度收支計劃,即預算。預算是對來年收支的詳細估計。正由於是估計,預算實際執行情況可能與計劃不符。有很多因素影響聯邦政府預算的最終結果。 澳大利亞三個層次的政府都必須編制和提供預算報告。但是聯邦政府可能通過變動預算來影響整個經濟的支出水平。這被稱為是財政政策,是政府用來謀取最合意經濟活動水平的多種手段之一。 當政府支出超過收入時,稱為預算赤字。 預算赤字=政府支出﹥政府收入 赤字造成經濟中總支出的增長。整個80年和90年代澳大利亞預算一直是赤字。當政府計劃收入超過支出時,被稱為預算盈餘。 預算盈餘=政府收入﹥政府支出 赤字財政下,政府必須從國內或國外借錢來彌補不足。在國內借錢是較好選擇,因為從國外借錢會增加已然過多的外債。由於澳國人儲蓄率較低,資金不足,有時從國外借錢也是必須的。 近年來政府承諾削減赤字(95-96年101億),創造盈餘(2000-2001年54億)。主要目標就是提供給政府充足的資金償還外債中政府所欠部分,在兩年左右時間完成。預算盈餘還可避免進一步借外債來彌補赤字。
㈣ 匯率,利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
關於三者的研究有很多,說法也不太一致。我把我知道的一些可能算是最基礎的知識說一下吧。
總體來說,通脹率高時,往往意味貨幣供應多,利率降低;匯率取決於兩國間的利率的對比,因此要看兩國利率的變化。
幾個公式:
關於利率與通貨膨脹。有名的是費雪效應和泰勒規則。
根據費雪效應:i=r+βp。
其中i為名義利率,r為實際利率,p為通貨膨脹預期,β為名義利率因通貨膨脹預期而做出的反應。
根據泰勒規則:i=π+gy+h(π-π『)+i』。
其中,i為短期利率,π為通貨膨脹(相當於P的百分比),y為實際收入對其預期的偏離程度的百分比,π『和i』為常數,前者一般是人們計劃實現的通脹目標,後者為估計得均衡利率水平。利率對通貨膨脹的斜率為(1+h)。
泰勒規則很明確地顯示了利率與通脹的關系,往往被用來作為貨幣政策的指導性公式。
關於利率與匯率。比較有名的是以一價定律為基礎。
由於一價定律,實際收益在交易後各國應趨同。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
則Y(1+Rh)=Y*E0(1+Rf)/Et
其中,Y表示貨幣量,Rh為本國利率,E0為本國當期匯率,Rf為外幣利率,Et為遠期匯率。
整理得:Et/E0=(1+Rh)/(1+Rf)。
關於匯率與通貨膨脹。有很多理論,其中購買力評價說和貨幣分析說比較有名。
絕對購買力平價:r=Pa/Pb。
其中r為匯率,Pa為A國物價總指數,Pb為B國物價總指數。
相對購買力平價:r1=r0*【(Pa1/Pb1)/(Pa0/Pb0)】。
其中r1為遠期匯率,r0為基期匯率。Pa1、Pb1、Pa0、Pb0分別為AB兩國遠期和基期物價總指數。
物價總指數與通貨膨脹密切相關,因此上述公式就將匯率與通貨膨脹聯系起來。
貨幣分析說是在購買力評價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進一步強調了貨幣供給(通脹)對匯率的影響。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
或許關於三者還有其他公式證明其關系,但俺就不知道了。。。
上述內容僅做參考。
㈤ 我國當前的匯率制度是什麼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本次匯率機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匯率調控的方式。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進行浮動。這里的"一籃子貨幣",是指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籃子內的貨幣構成,將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外商直接投資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參考一籃子表明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但參考一籃子貨幣不等於盯住一籃子貨幣,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這將有利於增加匯率彈性,抑制單邊投機,維護多邊匯.
二是中間價的確定和日浮動區間。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3%的幅度內浮動率穩定。
三是起始匯率的調整。2005年7月21日19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作為次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外匯指定銀行之間交易的中間價,外匯指定銀行可自此時起調整對客戶的掛牌匯價。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並不是指人民幣匯率第一步調整2%,事後還會有進一步的調整。因為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幣匯率水平在數量上的增減。這一調整幅度主要是根據我國貿易順差程度和結構調整的需要來確定的,同時也考慮了國內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適應能力。
㈥ 我國當前的匯率制度是什麼
中國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是有中國中央銀行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不同於浮動匯率,固定匯率,而是資本管制。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都是中央銀行接受你任何的買賣貨幣的請求,無論數額大小。而中國是不允許你自由兌換外幣的。
因為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幣匯率水平在數量上的增減。這一調整幅度主要是根據我國貿易順差程度和結構調整的需要來確定的,同時也考慮了國內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適應能力。
(6)當期匯率指數擴展閱讀: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早期,其成員國很難找到一個與其國際收支均衡相一致的平價,以及伴隨貨幣危機而來的對平價的重新調整,人們由此開始了對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的持久爭論。傳統上的匯率制度分類是兩分法: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這也是最簡單的匯率制度分類。但固定或浮動的程度是很難掌握的,在固定匯率或浮動匯率之間還存在眾多的中間匯率制度。
匯率制度指各國或國際社會對於確定、維持、調整與管理匯率的原則、方法、方式和機構等所做出的系統規定。傳統上,按照匯率變動的幅度,匯率制度被分為兩大類型: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西方各國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實行固定匯制。後來由於美元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各國開始採用浮動匯率制。
㈦ 如何看待當前人民幣匯率波動
人民幣匯率有漲有跌是正常現象
從國際金融史上看,無論採取什麼樣的匯率制度安排,都沒有隻漲不跌的貨幣。尤其是匯率形成越市場化,匯率制度越靈活,匯率彈性就越大。戰後,伴隨著經濟起飛,日元和馬克均成為世界強勢貨幣。
19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日元和馬克在長期升值趨勢過程中都經歷過起伏調整。
1994年匯率並軌之前,人民幣是一種弱勢貨幣,官方匯率由改革開放初期的1美元兌1.58元人民幣,螺旋式貶值至並軌前夕的5.80元人民幣。並軌後,人民幣匯率開始轉強,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承諾人民幣不貶值,逐步確立了人民幣新興強勢貨幣的國際地位。
1994年初並軌到2013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43%,國際清算銀行編制的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即衡量人民幣相對主要貿易夥伴貨幣平均匯率水平的多邊匯率),分別累計升值55%和81%。在國際清算銀行監測的61種貨幣中,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升幅分別排第四和第八位。其中,2005年7月份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36%,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分別累計升值32%和42%,後兩者分別排國際清算銀行監測貨幣的第一和第二位。過去二十年,人民幣雙邊和多邊匯率持續堅挺,逐漸形成並強化了市場關於人民幣匯率長期升值不可避免的印象。
從2016年2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匯率開始有所走低。但是,一季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僅下跌了0.9%,境內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即CNY)下跌了2.6%,境外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即CNH)下跌了2.2%。同期,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也僅分別下跌了1.4%和1.1%。這一調整幅度,與過去二十年的升幅相比,並不算多。另外,JP摩根新興市場貨幣指數顯示,2013年初到2014年3月末,主要新興市場貨幣平均貶值了8.2%,同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仍升值2.5%,也表明現在人民幣匯率調整幅度有限。3月末,境內外6個月期權市場反映的人民幣匯率隱含波動率僅為2.5%左右,仍遠低於同期24種主要發達和新興市場貨幣平均波動率為9.5%的水平。
一般認為,股指漲跌20%才能被稱作牛市或者熊市,不能對人民幣匯率有一點雙向波動就大驚小怪。對於人民幣匯率的短期波動不應該過度解讀,更不應該上綱上線為中國匯率政策的改變。
㈧ 基期匯率和即期匯率一樣嗎
不一樣。
基是指統計基數,期是指統計時限。
基期:是一個基礎期、起始期的概念,屬於這期的有「入選樣本股票」稱為基期股票;規定的基日;規定的基日指數值(基期指數)。基期股票的市值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固定不變的。
即期意思是立即;近期;短時間內。
在財務金融理論中,即期有「當期」「現時」的意思,比如即期匯率,是交易雙方達成外匯買賣協議後,在兩個工作日以內辦理交割的匯率。這一匯率一般就是現時外匯市場的匯率水平。
㈨ 解釋經濟學中、利率、匯率和通貨膨脹三者這間的相互關系(重點寫出"公式"來說明)
關於三者的研究有很多,說法也不太一致。我把我知道的一些可能算是最基礎的知識說一下吧。
總體來說,通脹率高時,往往意味貨幣供應多,利率降低;匯率取決於兩國間的利率的對比,因此要看兩國利率的變化。
幾個公式:
關於利率與通貨膨脹。有名的是費雪效應和泰勒規則。
根據費雪效應:i=r+βp。
其中i為名義利率,r為實際利率,p為通貨膨脹預期,β為名義利率因通貨膨脹預期而做出的反應。
根據泰勒規則:i=π+gy+h(π-π『)+i』。
其中,i為短期利率,π為通貨膨脹(相當於P的百分比),y為實際收入對其預期的偏離程度的百分比,π『和i』為常數,前者一般是人們計劃實現的通脹目標,後者為估計得均衡利率水平。利率對通貨膨脹的斜率為(1+h)。
泰勒規則很明確地顯示了利率與通脹的關系,往往被用來作為貨幣政策的指導性公式。
關於利率與匯率。比較有名的是以一價定律為基礎。
由於一價定律,實際收益在交易後各國應趨同。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
則Y(1+Rh)=Y*E0(1+Rf)/Et
其中,Y表示貨幣量,Rh為本國利率,E0為本國當期匯率,Rf為外幣利率,Et為遠期匯率。
整理得:Et/E0=(1+Rh)/(1+Rf)。
關於匯率與通貨膨脹。有很多理論,其中購買力評價說和貨幣分析說比較有名。
絕對購買力平價:r=Pa/Pb。
其中r為匯率,Pa為A國物價總指數,Pb為B國物價總指數。
相對購買力平價:r1=r0*【(Pa1/Pb1)/(Pa0/Pb0)】。
其中r1為遠期匯率,r0為基期匯率。Pa1、Pb1、Pa0、Pb0分別為AB兩國遠期和基期物價總指數。
物價總指數與通貨膨脹密切相關,因此上述公式就將匯率與通貨膨脹聯系起來。
貨幣分析說是在購買力評價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進一步強調了貨幣供給(通脹)對匯率的影響。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
或許關於三者還有其他公式證明其關系,但俺就不知道了。。。
上述內容僅做參考。
㈩ 國際金融
一.1D 2A 3C 4A 二.1ABE 3.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