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元對各國、地區貨幣歷史匯率
查詢歷史匯率來的方法源:
1,網路查詢。
針對中國銀行外匯牌價,對往日外匯牌價搜索,http://www.boc.cn/sourcedb/whpj/
輸入你想要的日期和外匯就可以了。
2,金融相關單位
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和外匯基金交易單位對各種幣種都有匯率備案(如銀監會、 經營外匯基金類的交易所以及商業性的基金交易營業單位)可以查詢。
3,銀行查詢
到銀行查閱,尤其是中國銀行,他們對於各個時間,各種幣種都有匯率備案的。
4,外匯期貨基金交易軟體
可以下載一些外匯基金交易軟體、證券交易軟體、期貨交易軟體、現貨交易軟體,這些基本上都會有交易的歷史行情可供查詢。
⑵ 日元,英鎊兌美元的歷史數據
提供的是每年的月的收盤的平均值,僅作參考。
USD/JPY GBP/USD
1980年 225.68 1980年 2.3326
1981年 221.79 1981年 2.0182
1982年 249.75 1982年 1.7386
1983年 237.80 1983年 1.5118
1984年 238.68 1984年 1.3254
1985年 235.31 1985年 1.3207
1986年 166.85 1986年 1.4703
1987年 142.88 1987年 1.6541
1988年 128.22 1988年 1.7797
1989年 138.27 1989年 1.6350
1990年 145.12 1990年 1.7933
1991年 134.20 1991年 1.7636
1992年 126.47 1992年 1.7567
1993年 110.70 1993年 1.4967
1994年 101.34 1994年 1.5399
1995年 94.14 1995年 1.5812
1996年 109.46 1996年 1.5748
1997年 121.88 1997年 1.6416
1998年 130.80 1998年 1.6602
1999年 112.94 1999年 1.6151
2000年 108.58 2000年 1.5125
2001年 122.40 2001年 1.4403
2002年 124.72 2002年 1.5094
2003年 115.84 2003年 1.6454
2004年 107.50 2004年 1.8389
2005年 110.87 2005年 1.8128
2006年 116.09 2006年 1.8572
2007年 117.42 2007年 2.0096
2008年 103.94 2008年 1.8794
⑶ 如何查詢外幣匯率的歷史記錄
上面用支付寶查的那個回答可行,不過有補充:
點進匯率換算➡️更多實時匯率➡️選擇幣種
你會看到歷史匯率折線圖,在上面定位到你需要的時間點就可以了
⑷ 英鎊兌美元匯率歷史上最點是多少
英鎊兌美元貼水,說明英鎊兌美元的遠期匯率小於即期匯率,英鎊匯率下降,英鎊貶值
⑸ 英鎊的歷史是怎樣的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英格蘭銀行發行。輔市單位原為先令(Shiling)和便士(Penny),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New Penny),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目前,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 50新便士及1英鎊的鑄幣。
英國於1821年正式採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准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 7.32238克純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廢除金本位制,金幣停止流通, 英國停止兌換黃金;1925年5月13日,英國執行金塊本位制,以後又因世界經濟大危機而於1931年9月21日被迫放棄,英鎊演化成不能兌現的紙幣;但因外匯管制的需要,1946年12月18日仍規定英鎊含金量為3.58134克。
到20世紀初葉,英鎊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於衰落,逐漸被美元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水平上;1947年7月15日,英國宣布英鎊實行自由兌換,由於外匯儲備迅速流失,於同年8月份又恢復外匯管制;1949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貶值30.5%,將英鎊兌美元匯率貶到2.80美元,1967年11月18日,英鎊再次貶值,兌美元匯率降至2.40美元,英鎊含金量也降為2.13281克;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英鎊開始以不變的含金量為基礎確定對美元的比價,同年12月18日美元正式貶值後,英鎊兌換美元的新的官方匯率升值為1英鎊兌換2.6057美元。實際匯率可在1英鎊兌換2.5471美元至2.6643美元的限度內浮動,波幅為4.5%左右;1973年3月19日,西歐八國組成聯合浮動集團,英國未參加,繼續單獨浮動;翌年1月,英鎊實際匯率製成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同年,英鎊區縮小,僅包括英國、愛爾蘭、開曼群島和海峽群島,英鎊發行的黃金准備至少相當於26.5億英鎊以上;1990年10月8日,英鎊加入歐洲貨幣體系,其對貨幣體系內各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6%;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英鎊暫時脫離歐洲貨幣體系。
⑹ 歐洲英鎊的歷史背景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成立於1694年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發行。輔幣單位原為先令和便士,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50新便士及1英鎊的鑄幣。
英國於1821年正式採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准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廢除金本位制,金幣停止流通,英國停止兌換黃金。1925年5月13日,英國執行金塊本位制,以後又因世界經濟大危機而於1931年9月21日被迫放棄,英鎊演化成不能兌現的紙幣。但因外匯管制的需要,1946年12月18日仍規定英鎊含金量為3.58134克。
到20世紀初葉,英鎊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於衰落,逐漸被美元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水平上。1947年7月15日,英國宣布英鎊實行自由兌換,由於外匯儲備迅速流失,於同年8月份又恢復外匯管制。
1949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貶值30.5%,將英鎊兌美元匯率貶到2.80美元,
1967年11月18日,英鎊再次貶值,兌美元匯率降至2.40美元,英鎊含金量也降為2.13281克。
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英鎊開始以不變的含金量為基礎確定對美元的比價。同年12月18日美元正式貶值後,英鎊兌換美元的新的官方匯率升值為1英鎊兌換2.6057美元。實際匯率可在1英鎊兌換2.5471美元至2.6643美元的限度內浮動,波幅為4.5%左右。
1973年3月19日,西歐八國組成聯合浮動集團,英國未參加,繼續單獨浮動。翌年1月,英鎊實際匯率製成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同年,英鎊區縮小,僅包括英國、愛爾蘭、開曼群島和海峽群島。英鎊發行的黃金准備至少相當於26.5億英鎊以上。
1990年10月8日,英鎊加入歐洲貨幣體系,其對貨幣體系內各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6%。
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英鎊暫時脫離歐洲貨幣體系。
2013年2月22日穆迪信評公司正式宣布調降英國債信評級,由Aaa降至Aa1,繼2011年的美國、2012年的法國之後,如今調降輪到了英國。這是英國首次失去權威評級機構的最高評級。其實,穆迪早在去年2月就將英國主權和央行的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歷經一年的觀察,終於正式出手調降。回顧穆迪於1978年3月授予英國政府債券Aaa最高評級,標准普爾與惠譽都給予英國AAA最高評級,但後兩者對英國的評級展望均為負面,估計他們亦將重新評估英國。
穆迪總結此次降調評級的關鍵動因有三;首先是英國中期增長前景持續疲弱,穆迪預計,今後五年都將持續疲弱增長。其次,中期增長前景有限對政府財政整頓方案形成挑戰,這將持續到下屆國會。最後更糟糕的是,英國債務高企且還在不斷增加,政府資產負債表消化能力逐漸惡化。
⑺ 上世紀50年代英鎊對美元的匯率是多少呀
年: 2000 1990 1980 1970 1960 1950
匯率:0.6609 0.5632 0.4303 0.4167 0.3571 0.3571
即0.3571GBP/USD,就是1美元專屬=0.3571英鎊
⑻ 人民幣兌英鎊歷史最高匯率多少
自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匯率以來最高15.6274。
「匯專率」亦稱「外匯行市」屬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8)英鎊美元匯率歷史擴展閱讀:
種類:
(1)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劃分,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①固定匯率。是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並只能在一定幅度內波動的匯率。
②浮動匯率。是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匯率。其漲落基本自由,一國貨幣市場原則上沒有維持匯率水平的義務,但必要時可進行干預。
(2)按制訂匯率的方法劃分,有基本匯率和套算匯率
基本匯率。各國在制定匯率時必須選擇某一國貨幣作為主要對比對象,這種貨幣稱之為關鍵貨幣。根據本國貨幣與關鍵貨幣實際價值的對比,制訂出對它的匯率,這個匯率就是基本匯率。
一般美元是國際支付中使用較多的貨幣,各國都把美元當作制定匯率的主要貨幣,常把對美元的匯率作為基本匯率。
⑼ 英鎊的演變史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英格蘭銀行發行。輔市單位原為先令(Shiling)和便士(Penny),1英鎊等於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New Penny),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目前,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 50新便士及1英鎊的鑄幣。
英國於1821年正式採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准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 7.32238克純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廢除金本位制,金幣停止流通, 英國停止兌換黃金;1925年5月13日,英國執行金塊本位制,以後又因世界經濟大危機而於1931年9月21日被迫放棄,英鎊演化成不能兌現的紙幣;但因外匯管制的需要,1946年12月18日仍規定英鎊含金量為3.58134克。
到20世紀初葉,英鎊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於衰落,逐漸被美元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水平上;1947年7月15日,英國宣布英鎊實行自由兌換,由於外匯儲備迅速流失,於同年8月份又恢復外匯管制;1949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貶值30.5%,將英鎊兌美元匯率貶到2.80美元,1967年11月18日,英鎊再次貶值,兌美元匯率降至2.40美元,英鎊含金量也降為2.13281克;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英鎊開始以不變的含金量為基礎確定對美元的比價,同年12月18日美元正式貶值後,英鎊兌換美元的新的官方匯率升值為1英鎊兌換2.6057美元。實際匯率可在1英鎊兌換2.5471美元至2.6643美元的限度內浮動,波幅為4.5%左右;1973年3月19日,西歐八國組成聯合浮動集團,英國未參加,繼續單獨浮動;翌年1月,英鎊實際匯率製成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同年,英鎊區縮小,僅包括英國、愛爾蘭、開曼群島和海峽群島,英鎊發行的黃金准備至少相當於26.5億英鎊以上;1990年10月8日,英鎊加入歐洲貨幣體系,其對貨幣體系內各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6%;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英鎊暫時脫離歐洲貨幣體系。
⑽ 英鎊的發展歷史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成立於1694年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發行。輔幣單位原為先令和便士,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50新便士及1英鎊的鑄幣。
英國於1821年正式採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准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廢除金本位制,金幣停止流通,英國停止兌換黃金。1925年5月13日,英國執行金塊本位制,以後又因世界經濟大危機而於1931年9月21日被迫放棄,英鎊演化成不能兌現的紙幣。但因外匯管制的需要,1946年12月18日仍規定英鎊含金量為3.58134克。
到20世紀初葉,英鎊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於衰落,逐漸被美元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水平上。1947年7月15日,英國宣布英鎊實行自由兌換,由於外匯儲備迅速流失,於同年8月份又恢復外匯管制。
1949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貶值30.5%,將英鎊兌美元匯率貶到2.80美元,
1967年11月18日,英鎊再次貶值,兌美元匯率降至2.40美元,英鎊含金量也降為2.13281克。
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英鎊開始以不變的含金量為基礎確定對美元的比價。同年12月18日美元正式貶值後,英鎊兌換美元的新的官方匯率升值為1英鎊兌換2.6057美元。實際匯率可在1英鎊兌換2.5471美元至2.6643美元的限度內浮動,波幅為4.5%左右。
1973年3月19日,西歐八國組成聯合浮動集團,英國未參加,繼續單獨浮動。翌年1月,英鎊實際匯率製成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同年,英鎊區縮小,僅包括英國、愛爾蘭、開曼群島和海峽群島。英鎊發行的黃金准備至少相當於26.5億英鎊以上。
1990年10月8日,英鎊加入歐洲貨幣體系,其對貨幣體系內各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6%。
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英鎊暫時脫離歐洲貨幣體系。
2013年2月22日穆迪信評公司正式宣布調降英國債信評級,由Aaa降至Aa1,繼2011年的美國、2012年的法國之後,如今調降輪到了英國。這是英國首次失去權威評級機構的最高評級。其實,穆迪早在去年2月就將英國主權和央行的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歷經一年的觀察,終於正式出手調降。回顧穆迪於1978年3月授予英國政府債券Aaa最高評級,標准普爾與惠譽都給予英國AAA最高評級,但後兩者對英國的評級展望均為負面,估計他們亦將重新評估英國。
穆迪總結此次降調評級的關鍵動因有三;首先是英國中期增長前景持續疲弱,穆迪預計,今後五年都將持續疲弱增長。其次,中期增長前景有限對政府財政整頓方案形成挑戰,這將持續到下屆國會。最後更糟糕的是,英國債務高企且還在不斷增加,政府資產負債表消化能力逐漸惡化,而這種形勢在2016年前不可能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