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市場 » 匯率的指標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匯率的指標

發布時間: 2021-03-20 08:23:59

①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權重指標有哪些

指標應該也是普通技術指標那些吧

不過一般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波動都比較小 沒有什麼可操作性

那個現買和現賣應該是根據國際市場來的,加上他們的手續費。。。

② 貨幣兌換指標中文

貨幣換算的公式是本金*匯率=可以折算的外幣。注意匯率是每一塊錢可以兌換回的外幣數量,是本幣答對外幣的匯率。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從短期來看,一國(或地區)的匯率由對該國(或地區)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外國人購買本國商品、在本國投資以及利用本國貨幣進行投資會影響本國貨幣的需求。本國居民想購買外國產品、向外國投資以及外匯投機影響本國貨幣供給。在長期中,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

③ 實際有效匯率的經濟指標

在具體的實證過程中,人們通常將有效匯率區分為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一國版的名義有效匯權率等於其貨幣與所有貿易夥伴國貨幣雙邊名義匯率的加權平均數,如果剔除通貨膨脹對各國貨幣購買力的影響,就可以得到實際有效匯率。實際有效匯率不僅考慮了所有雙邊名義匯率的相對變動情況,而且還剔除了通貨膨脹對貨幣本身價值變動的影響,能夠綜合地反映本國貨幣的對外價值和相對購買力。
目前,通行的加權平均方法包括算術加權平均和幾何加權平均兩類。在測算有效匯率時,研究人員往往根據自己的特殊目的來設計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樣本貨幣范圍和貿易權重等相關參數,得出的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

④ 外匯趨勢指標有哪幾種

在外匯市場上能運用好KDJ、RSI、MACD這三個指標就完全可以分析好各種貨幣的走勢了。
1.RSI的應用
相對強弱指數反映市場多空雙方的力量對比,指標值在0-100間波動,在20附近時,表示空方力量十分強大,幾乎發揮到了極致,已經出現了超賣的信號,離價格的底部不遠,買入時機將要到來;在80附近時,表示多方力量十分強大,市場已經買超,短期頂部即將形成,賣出時機可能快到了。一般情況下,當快線(波動頻繁的線)在80附近自上而下穿過慢線(波動相對平緩的線)時,是賣出信號;當快線在20附近自下而上穿過慢線時,是買入信號。
2.MACD指標
MACD指標反映的時市場價格波動趨勢和強度的指標。指標值一般在正負5之間波動。指標值為正值時,表示市場是多頭市場(牛市);為負值時,表示市場是空頭市場(熊市)。當MACD長期在0以下徘徊,指標逐步提高,一旦突破0,就是一個買入信號;當快線在0自下而上穿過慢線,也是買入信號。當MACD長期在0以上徘徊,指標逐步降低,一旦突破0,就是一個賣出信號;當快線在0以上自上而下穿過慢線,也是賣出信號。
3.KDJ的應用
隨機指標反映的是市場強弱變化的指標,和RSI相類似,指標值也是在0-100間變化。接近20時,表示市場超賣,離底部不遠;接近80時,表示市場超買,離頂部不遠。投資者可以根據這個規律來採取相應的投資策略。
當快線在20附近自下而上穿過慢線時,是買入信號;當快線在80附近自上而下穿過慢線,是賣出信號。
FX168財經網-外匯資訊、行情以及技術分析。

⑤ 宏觀經濟分析十大基本指標什麼其中利率與匯率指標有什麼區別

去年年底,筆者參加了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舉辦的國外培訓班,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堪培拉大學與有 關專家 教授進行研討,在宏觀經濟分析視野和方法技巧方面有了新的感悟。澳大利亞統計工作非常發達,國家統計局地位很高,其統計制度領跑國際規范。現將有關情況作一簡述,盡管可能是ABC,也希望對於從事此項工作的同志有所助益。 澳大利亞是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與同類其他國家一樣,其經濟體存在多個部門,這些部門的經濟活動是由統計部門運用指標進行統計的。澳國政府正是在這些經濟指標統計之上,形成各項經濟政策。 經濟指標對於觀察經濟狀況和把握經濟趨勢無疑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如果把各個統計指標孤立起來,就無足輕重,只有把各個指標聯系起來,把握各個指標變化的辯證關系,才能使統計分析有所依託,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宏觀經濟政策才能真正起到調控作用。 舉例來說,失業率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相互聯系的,當GDP較高而且持續增長時(如經濟增長階段)時,失業率會很低,而當GDP增長速度減緩時(如經濟衰退階段),失業率通常會上升。經常帳戶余額也與GDP也有密切關系,當GDP增速很快時,由於用於進口的支出增加,經常帳戶余額就會下降。再比如,在經濟強勁增長時期,信貸和投資增長率就會比較高。 很多情況下,統計指標數據會彼此沖突,政府就要根據當時最為關注的指標相應確定優先順序。比如,政府的經濟政策是通過削減支出確保財政盈餘,那麼就與降低失業率目標南轅北轍。政府可以通過向經濟中注入大筆支出以改善失業狀況,但這恰恰與財政盈餘目標相悖。 所以我們說,每個指標所反映的狀況,都只不過是構成經濟整體的一個方面的情況,必須把它們彼此聯系起來進行考慮。 一、 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是指一段時期內國民經濟總的或平均的價格水平持續的或加速的上漲。這些價格上漲可能是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都以不同速度上漲,也可能是某些商品和服務的上漲過快,其他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下跌速度不足以抵銷所導致。通脹率是監測平均物價水平的統計指標。 通脹率主要由澳大利亞統計局(ABS)進行監測。在對價格變化的幾種監測指標中,最為人熟知的並廣泛使用的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CPI每季度測算一次,它是根據佔澳大利亞總人口較大比例的典型城鎮家庭每季度購買的商品和服務,測算其零售價格的平均變化程度。這些商品和服務通常被稱為「商品籃子」,要隨著人們購買情況的變化逐年進行調整。 通貨膨脹對經濟中的不同群體影響是不同的,而且影響方式各異。即一些群體獲得好處,另外一些群體遭受損失。從通脹中獲得好處的群體有:政府,它通過徵收累進的稅收獲得額外收益;重要行業的寡頭和壟斷企業,它們可以自行制定價格;某些領域的強力組織,如法律職業組織;借款人,由於通脹降低了真實貨幣價值,他們償還的貸款價值也下降;投機者,通脹使資產價格上升速度比一般價格水平要快,他們因此獲利。 因通脹而遭受損失的群體有:衰退部門的工商企業,他們很難轉嫁價格上漲的成本;固定收入獲取者,如退休人員,通脹使他們收入的實際價值降低;衰退行業弱勢工會會員;還款利率高於通脹率的借款人或還款利率低於通脹率的貸款人。 20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通脹趨勢是走低的,這主要是因為實施從緊的財政政策致使需求和支出雙下降。但是低水平的通脹的代價卻是非常高的失業率。90年代中期,由於澳大利亞經濟從衰退中復甦,經濟增長加快。為了繼續保持較低水平的通脹率,儲備銀行密切關注通脹率並把通脹率保持在2-3%作為目標。2000年年初,通脹率小幅上升,儲備銀行隨即提高利率,以避免經濟的擴張性累積。 二、 失業率和參與率 失業與勞動力概念相關。勞動力指年齡在15歲和64歲之間,具有勞動能力,有工作意願的群體。所以勞動力包括從業人員和失業人員。 失業率=失業人數÷總勞動力數×100% 按澳大利亞統計制度,界定失業在於把握幾個特徵:年齡大於15歲;目前沒有工作但積極尋找工作;有勞動能力並願意承擔工作;可能等待失業後恢復工作。 測算失業率有二個統計來源:澳大利亞統計局月度抽樣調查和社會保障部月度數據,反映有收入人員的情況。因為失業人員實際代表了國民產出損失,失業影響整個經濟。此外,由於要對失業人員提供福利支付,這也是國家付出的代價,同時還有他們個人和家庭所承受的社會代價。 在澳大利亞,失業對某些社會群體的影響要比對其他群體的影響更甚,這些受影響最大的包括:不熟練和半熟練工人;年輕(15-20歲)和年老(55-65歲)工人;女性工人;移民和土著居民。 1990-1994年經濟衰退期間,失業率急劇上升,但隨著90年代下半期經濟復甦和高增長,失業狀況有所好轉。2000年初,在參與率仍然較高的情況下,失業率十年來第一次降至7%以下。 參與率是指勞動力中年齡在15歲和65歲之間,或尋找工作的人數在全部工作年齡人口中的佔比。 勞動參與率=勞動力÷工作年齡人口×100% 參與率指國民經濟中隱藏的失業水平(那些有工作能力卻不在勞動力人數中) 參與率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接受學校教育較長的學生;勞動力中已婚婦女;提前退休人員。在經濟高漲期,參與率往往較高,而在經濟衰退期,由於失業工人增加,參與率往往較低。 參與率越高,整個經濟的產出越高(GDP),經濟增長率也就越高。 三、官方現金(利率) 利息是貨幣的價格,也可以說是經濟中最重要的價格。澳大利亞從1983年金融市場逐步放鬆管制以來,儲備銀行(澳大利亞中央銀行)不再直接限定銀行利率,轉而通過調控「現金率」來影響利率。 實際利率是各種利率的加權平均利率,各家銀行以此利率相互間進行交易清算資金(ES)的借貸。由於支票清算和其他類似原因,銀行從其他ES資金持有者收付基金時,儲備銀行的清算帳戶每天都要波動。銀行在出現資金短缺時常常從資金盈餘的銀行拆借並支付利息。儲備銀行監控實際利率確保利率水平符合貨幣政策目標。儲備銀行設定利率目標,市場則通過提高或降低實際利率相回應。這也是貨幣政策的傳導過程。一旦有需要,儲備銀行「鼓勵」商業銀行超額現金需求或供給。如果市場對目標利率變化的反應不如儲備銀行所願,儲備銀行將出售或買入一年期以下聯邦政府票據。其他可供選擇的辦法是儲備銀行與大商業銀行簽訂聯邦政府或州政府票據回購協議。這就是通過削減商業銀行交易清算資金的水平來降低系統的現金供給。 整個90年代下半期,澳大利亞利率從7.5%逐步下降,2000年2月後上漲0.5%達到5.5%。這一方面是因為擔心持續高經濟增長引發通脹率高於2-3%的目標,另一方面是對沖7月政府消費稅實施及相伴的所得稅削減所引起的預期擴張和通脹效應。 四、經濟帳戶余額國際收支余額 經常帳戶余額是指一年內由於澳大利亞與其他國家財務往來中進入本國的所有資金與流出資金的差額。舉例來說,如果澳大利亞對日本出口,澳方接到日本的支付為貸方(流入),如果澳從美國進口商品,對美國的支付為借方。貸方加入澳國的外幣資金中,而借方則從外幣資金中扣除。帳戶余額是貸方和借方的差額。 收支余額分為兩大類帳戶:1、經常帳戶包括凈商品(商品出口-進口)和凈服務,如運輸費、旅遊和保費等。這兩個項目的余額是商品和服務余額。 收入凈額指澳方以利潤或分紅的形式向國外投資者的支付減去澳方從國外的投資收益。它是澳大利亞每年經常帳戶上最大的逆差,大約占經常項目帳戶赤字80%左右。 經常轉移凈額是個小項目,主要包括對國外的援助及海外僑民收支差。 以上三個余額相加就是經常帳戶余額。 2、資本帳戶包括對外資本移動,如在外國投資設廠或收購公司。 在浮動匯率體系下經常帳戶逆差要由資本帳戶順差來彌補。也就是說要靠國外投資收益來支撐經常帳戶逆差。 簡言之,由於幾個方面原因澳國歷史上一直是經常帳戶逆差國:過高的成本結構使出口產品成本高;相對於傳統貿易夥伴過高的通脹率(近年來有所改善);隨著高經濟增長,需求也日益旺盛;每年對澳國企業的國外投資者支付過高的利潤和紅利;對外債支付高額利息;國外對農產品過高的保護水平;澳國人較低的儲蓄水平。這些是造成澳國目前經常帳戶赤字的主要原因(CADs) 澳大利亞政府已經認識到這個長期困擾本國經濟的主要問題,制定的微觀經濟政策就是要改善製造業的長期效率,從而使它們更具國際競爭力,以削減經常帳戶赤字。 五、主要匯率 匯率是一國貨幣以另一種貨幣表現的價值。某種意義上說,是為了獲得另一國家(有貿易關系)貨幣所必須支付的價值。 澳大利亞放鬆金融管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澳元浮動。這意味著從僅由中央銀行改變的固定匯率向不斷變化的或靈活的匯率轉變。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一國貨幣的價格由外匯市場上貨幣的供求來決定。舉例來說,1澳元兌換65美分,對每一個貿易國都有相應的匯率。 外匯市場上對一種貨幣的需求是由對那個國家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決定的。為了購買另一個國家的商品,或在那個國家投資,或者到那個國家旅遊,首先要做的就是購買那個國家的貨幣。這就產生了對貨幣的需求。外匯供給由是一國與另一國的交易決定,如購買進口品,支付利潤和紅利給外國投資者,到國外旅遊,這些都要求放棄(或出售)本國貨幣,獲得他國貨幣。這就增加了外匯市場上澳元的供給。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澳元對大多數外匯趨向貶值,意味著澳國必須出口更多商品以購買同等價值的進口商品。這造成經常帳戶赤字,並增加了外債。較高的匯率可以削減債務負擔,較低的匯率會增加債務負擔。 六、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年內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總價值。 如果GDP以市場價格(現價)計算,那麼年度比較必須考慮一個時期比上一個時期的價格變化(通貨膨脹)。如果扣除價格影響,那得到的數據就是實際GDP,這樣就可以比較一個時期與另一個時期的生產總值。 爭取較高的經濟增長率是政府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是解決失業問題的主要措施。 七、出生率和凈移民率 國家的人口規模決定著勞動力的規模,後者又是商品和服務生產的主要要素。 國家的人口增長取決於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凈移民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等於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為每年出生人口數占總人口的百分比。出生率(%)=出生人口數÷總人口數 出生率受以下因素影響:育齡婦女數;經濟狀況――經濟高漲時出生率提高,而衰退期出生率降低;居民對家庭規模的文化態度;政府對家庭規模的態度;政府鼓勵人口出生的政策,如家庭津貼;計劃生育措施的有效性。澳大利亞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總趨勢是一直下降。 凈移民是移入移民與移出移民之差,以占人口的百分比表示。 凈移民率=凈移民人數÷總人口 自二戰以來,澳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是移民。構成勞動力的主要部分。高出生率要花很多年才能形成勞動人口力,而具有技術的移民可以立刻增加勞動供給量。 人口增長率是通過普查來統計的,澳每五年一次,近年數字是1900萬人,年平均增長1.2%。100年以來自然增長一直是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大約占人口增長量的三分之二。 由於政府政策及澳國和其他國家政治的、經濟的和社會狀況等因素凈移民量波動較大。統計局估計到2050年澳人口將到大約2500萬。 八、信貸增長率 過去十年澳國經濟的一個大的轉變是消費者購買商品和支付帳單的方式。隨著現代技術在金融業的採用,現金支付越來越成為明日黃花。 隨著塑料信用卡的引入,現在大多數支付是通過電子資金劃撥,從而削減了經濟中的現金需求量,導致了更安全更便捷的償債方式。 銀行業對此趨勢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此外經濟中信用迅速擴張。信貸是指將資金提供給需要它的人。 根本上說,消費者獲得資金的機會要快於以前支出受限於當期收入和儲蓄時的情況。這些便利的使用者所提供的較高的信貸利率是金融機構獲得的大量利潤的主要來源。 信貸增長與整個經濟增長緊密相關。信貸增長數據對於政府制定經濟政策非常重要,尤其是當信貸擴張對於當期通脹起主要作用的時候。信貸擴張還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對特定產品如住宅,汽車家電等的需求增加。當家庭收入中大部分用於償債時,這將削弱居民的儲蓄能力。 最近的數據表明信用卡總的負債已經超過140億元,每個成年澳國人平均負債1700澳元。 九、投資增長率 經濟中的總需求主要由消費品支出(C)和投資品支出(I)構成。投資品是指用於本期生產而不是用於消費的商品。 商業周期顯示一國經濟所經歷的經濟活動的各個階段。當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例相對不變時,投資支出變化較大,所以投資支出是商業周期中經濟活動波動的主要因素。投資取決於一系列因素:新增人口,新資源,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新發現和新技術以及利率和經濟狀態。 1999年前由於外部需求削減(亞洲危機引起)和國內增長減緩,澳國經歷了二年的衰退,1999年以來澳國工商業投資有了改善。由於國內銷售和對外出口的改善,1994年來工商業信心達到頂點。房地產和工商服務部門的增長尤其強(每年12%),此外,采礦業的增長,計算機軟體業的持續增長也很強,約占總投資支出的12%。 2000年初工業投資約佔GDP12%左右,接近1980年以來的平均水平。由於未來經濟增長形勢看好,有利於投資支出進一步增長。 十、聯邦政府預算 如果不首先得到議會的准許,政府不能收錢或花錢的。政府必須向議會提供下一財政年度收支計劃,即預算。預算是對來年收支的詳細估計。正由於是估計,預算實際執行情況可能與計劃不符。有很多因素影響聯邦政府預算的最終結果。 澳大利亞三個層次的政府都必須編制和提供預算報告。但是聯邦政府可能通過變動預算來影響整個經濟的支出水平。這被稱為是財政政策,是政府用來謀取最合意經濟活動水平的多種手段之一。 當政府支出超過收入時,稱為預算赤字。 預算赤字=政府支出﹥政府收入 赤字造成經濟中總支出的增長。整個80年和90年代澳大利亞預算一直是赤字。當政府計劃收入超過支出時,被稱為預算盈餘。 預算盈餘=政府收入﹥政府支出 赤字財政下,政府必須從國內或國外借錢來彌補不足。在國內借錢是較好選擇,因為從國外借錢會增加已然過多的外債。由於澳國人儲蓄率較低,資金不足,有時從國外借錢也是必須的。 近年來政府承諾削減赤字(95-96年101億),創造盈餘(2000-2001年54億)。主要目標就是提供給政府充足的資金償還外債中政府所欠部分,在兩年左右時間完成。預算盈餘還可避免進一步借外債來彌補赤字。

⑥ 幾個經濟指標對匯率是怎麼影響的

一.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是各項經濟指標中最基本的一項,它反映了一國的整體經濟狀況。國民生產總值由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國民生產總值=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究竟處於增長還是衰退階段,從GNP的變化中可以觀察到。國民生產總值的大幅增長,反映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力也隨之增強,該國政府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增大,導致其貨幣的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國國民生產總值出現負增長,即表示該國的生產轉弱,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政府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利率下降加上該國經濟表現不佳,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下降了。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就被視為進入了經濟衰退期。

二.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也是影響匯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反映通貨膨脹的經濟指標很多,常用的有:

1. 生產物價指數

生產物價指數主要反映商品的生產成本,即生產原料的價格變化狀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該指標對未來的消費價格的上升或下降影響很大,也是預示消費價格趨勢的指標。生產物價指數與匯率的關系非常微妙,並且反復無常,如果生產物價指數較預期的高,則有通貨膨脹的可能,有關部門會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這種情況下該國貨幣的匯率可能會上升;但如果有關部門處於其他的考慮,沒有緊縮銀根,則該國貨幣的匯率就可能下跌。

2. 消費物價指數

消費物價指數主要反映城市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情況,是廣泛用來反應通貨膨脹的情況的工具,一般一百分比來表示。當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時,顯示通貨膨脹率上升,即貨幣的購買力下降,理論上來說,該國貨幣應該有下降的趨勢,但很多國家都以控制通貨膨脹為主要目標,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往往同時帶來利率上升的可能性,反而會利好該國貨幣;而如果通貨膨脹受到控制,利率也可能會趨於回落,反而利淡該國貨幣了。

3. 零售物價指數

零售物價指數指的是市場零售價格的變化,是一國通貨膨脹狀況的另一種指示器。當一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個人消費增加,就可能帶來零售物價指數的上升。該指標的持續上升,就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使政府收緊貨幣供應,該國貨幣匯率上升。零售物價指數反映的是零售商品價格的平均變化,與消費物價指數不同,消費物價指數是按照不同商品在消費中所佔的權重進行加權計算的,它反映的是人們生活費用的變化。

4. 批發物價指數

批發物價指數反映的是批發價格的變化,其反映的內容與零售物價指數基本相同,其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在沒有零售物價指數的情況下,可以用批發物價指數來代替分析通貨膨脹狀況。

三.利率

當一國利率水平上升時,持有該國貨幣的投資者利息收益增加,導致本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同時引起短期資本向該國流動,而本國的資本流出減少,導致國際收支資本項目得到改善,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國利率水平下降,則持有該國貨幣的投資者利息收益減少,對該貨幣的需求會下降;同時引起短期資本向國外流動,而資本流入減少,導致國際收支資本項目惡化,引起匯率下跌。
四.就業

就業情況是一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反映就業情況的指標主要有就業人數、失業率、各行業就業情況等。就業人數是與經濟同步發展的一個指標,經濟發展狀況越好,提供的就業機會越多,就業人數就會隨之增加,因此就業人數的增加,反映一國經濟蓬勃發展,對該國貨幣的匯率是一個利好。

五.個人收入

個人收入包括一切從工資即社會福利或其他途徑中取得的收入總額,個人收入是個人消費的來源,反映了個人的實際購買力水平,預示將來消費者對商品和勞務的需求。個人收入的變化還會影響到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匯率。個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會引起一個國家對外國產品的需求增加,導致進口增加和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個人收入水平的下降會引起對進口產品需求的減少,以至外匯匯率的下跌。如果市場預期的個人收入水平低於實際收入水平時,該國貨幣的匯率會上升,反之如果市場預期的個人收入水平高於實際收入水平,則該國貨幣的匯率會下降。

六.工業訂單

工業訂單反映了一國工業生產和銷售情況,包括耐用品訂單和非耐用品訂單。該指標反映了製造生產情形的好壞,製造業的廠商通常是在接到訂單後才安排生產的,因此該指標也被視為下一期生產活動的預兆。當耐用品訂單大幅度減少時,反映製造業疲弱,下一期產量減少,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經濟發展放緩,因此對該國貨幣不利;反之,當耐用品訂單增加時,反映該國經濟發展良好,有利於該國貨幣。

七.商業庫存和銷售

商業庫存是處於儲備狀態的商品。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不會立即通過流通領域全部進入個人消費或生產消費,有一部分要儲存起來以備生產和銷售,因此工商企業保持一定數量的商業庫存是維持和擴大再生產及營業范圍的一個重要條件。但庫存量的顯著增加或減少與市場狀況和經濟興衰由直接的關系。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如果商業庫存突然增加,預示著經濟發展將要受阻,有進入停滯或衰退的可能;在經濟發展低迷的時期,如果商業庫存突然減少,則表明經濟發展有好轉的跡象。因此,商業庫存是顯示一國經濟發展狀況的先行指標。

八.外貿平衡數字

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貿易,是構成經濟活動的重要一環,各國都定期公布一定時期的貿易數字。如果一國經常出現貿易逆差,意味著國民收入流出,使國家經濟轉弱,政府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往往要使貨幣貶值,提高出口競爭力。因此,當一國貿易逆差擴大時,該國貨幣的匯率將會下降;反之,當外貿出現順差時,該國貨幣的匯率有上升的趨勢。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⑦ 影響美元匯率的重要指標有哪些

除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對美元匯率有較大的影響外,其它美國主要的經濟數據對美元匯率也有影響。
1.失業率
失業率是指失業人數佔全部勞動力人數的比率。失業率上升則表明經濟受阻;失業率下降,則表明經濟景氣。
失業率上升,美國官方為降低失業率,常常會採取通貨緊縮和降低銀行利率來刺激經濟,可能會導致美元匯率下跌。
美國「9·11」事件後,美國9月份、10月份失業率連續上升,造成了美元匯率回調,綜合反映美元匯率指數從116點最低跌至111.42點附近。
2.庫存數據
這些數據主要是反映美國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在今年2月下旬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美國經濟恢復庫存數據好壞將是關鍵。
美國庫存數據主要包括:
商業
庫存、批發庫存、零售庫存。一般這些數據下降越多,則表明經濟運行越好,美元匯率容易上升;反之,則對美元匯率產生壓力。
比如今年3月中旬公布美國1月份庫存比去年12月份上升0.2%。這一數據出現了上升,顯示美國經濟恢復緩慢,給美元匯率帶來了壓力,美元匯率受阻於其指數118點。
3.零售銷售
這一數據反映了美國社會消費狀況及總的經濟活動。對於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重要比重的美國經濟,較高的零售銷售則表明社會消費充分,經濟發展潛力較大,從而對美元匯率產生正方向作用。
4.貿易赤字
美國貿易收支差額變化,是影響美元匯率的重要因素。通常貿易盈餘增加將會促使美元需求增加,支持美元匯率上升,而貿易逆差的出現和擴大則造成美元匯率下跌的壓力。

另外,美國工業生產、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工業訂單和耐用品訂單等經濟數據對美元匯率都有一定的影響。?

⑧ 什麼是關於匯率的一個最重要的國際金融指標

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⑨ 什麼決定匯率

是什麼經濟原則決定外匯匯率,又是什麼使之改變的呢?這必須從分析外匯市場入手。
外匯交易市場,顧名思義,是不同國家貨幣交換的市場,匯率就是在這里決定的。外匯市場與其他市場一樣,主要由兩大因素決定,一是貨幣的供給和需求,二是各國貨幣的價格,這種價格是以各國自己的單位標定的。盡管外匯市場上有如此種種不同的交易,但匯率決定的基本原則是一樣的。許多經濟學家傾向於用供給和需求關系來解釋外匯市場的活動。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曾用供給和需求曲線來分析外匯匯率的市場決定。他用的例子是英鎊和美元之間的雙邊貿易。美國對於英鎊的需求,是由於英國向美國提供商品、服務和投資等等。美國需用英鎊來支付這些商品和服務。英鎊的供給則取決於美國向英國提供的商品、服務和美國在英國的投資等。外匯交換的價格,即匯率,就定於供給和需求取得平衡的那一點。外匯交換的供給和需求的平衡,決定了貨幣的匯率。這種外匯的供給和需求存在於每一種貨幣,於是供給和需求就來自世界的四面八方,這個多邊的交換決定了整個世界的匯率。
美元與黃金
美元跌的時候黃金在漲,而黃金跌的時候美元則往往處於上升途中,黃金與美元在全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呈負相關。為何美元能如此強的影響金價呢?
這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美元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柱石,美元和黃金同為最重要的儲備資產,美元的堅挺和穩定就消弱了黃金作為儲備資產和保值功能的地位。
第二,美國GDP仍佔世界GDP的1/4強,對外貿易總額世界第一,世界經濟深受其影響,而黃金價格顯然與世界經濟好壞成反比例關系。
第三,世界黃金市場一般都以美元標價,這樣美元貶值勢必導致金價上漲。比如,20世紀末金價走入低谷,人們紛紛拋出黃金,就與美國經濟連續100個月保持增長,美元堅挺關系密切。
美元與石油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凈進口國,石油價格上漲無疑會給美國的經濟帶來負面的影響,並導致美元實際匯率的波動。從歷史情況來看,歷次石油危機都造成了美國經濟的衰退,並且是導致美元實際匯率波動的主要原因。但是對美元實際匯率走勢的分析將不同於前述對一般石油進口國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國際石油交易都是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的,油價的上漲意味著對美元支付需求的上升,因而美元仍有可能繼續保持強勢貨幣的地位,從而使分析變得復雜。
學者的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均表明石油價格的波動是導致美元實際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概括而言,石油價格的大幅上漲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對美元名義匯率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美元實際匯率水平的波動。
首先,油價的上漲會全面提高生產資料成本和生活成本,從而導致通貨膨脹水平的上升,而通貨膨脹又會提高名義貨幣需求從而導致國內信貸需求水平的上升,進而吸引更多的外資流入美國。國外資本的流入將導致美元匯率的上升。與此同時,美國國內的貨幣政策又常常會加強美元的升值過程,聯儲往往在石油價格上升的初期採取提高利率等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來控制通貨膨脹水平,這樣利率水平的升高會吸引更多的國外資本流入從而導致美元名義匯率的上升。
其次,油價的上漲使得石油輸出國的貿易出現盈餘,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增加,產生所謂的「石油美元」,這些石油美元出於逐利的需要會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大量購買美元資產,進而導致美元名義匯率的上升。
第三,油價的持續上升會導致世界經濟的衰退,使得石油進口國的國際收支出現不確定性,因而這些國家紛紛提高他們外匯儲備中的美元資產比率來維持匯率的穩定,這就進一步提高了對美元的需求,導致美元名義匯率的上升。
在上述三方面影響機制的綜合作用下,美元在面臨石油價格上漲時出現名義匯率水平上升的情況。在名義匯率上升的情況下,實際匯率水平的變化取決於美國國內的物價水平與國外價格水平之比。由於美國的石油消耗比其他國家要大,因此油價上漲對美國一般物價水平的影響程度要比其他國家大。這樣相對物價水平的上升與名義有效匯率的變化方向一致,因而在油價上漲時,美元的實際匯率水平將會上升。
國內政局對匯率的影響
外匯市場的政治風險主要是由政局不穩引起經濟政策變化,從具體形式來看,有大選、戰爭、政變、邊界沖突等。政治事件通常都是突發事件,出乎外匯市場的意料,所以使外匯市場現貨價格異常劇烈的波動,其波動幅度往往超過外匯價格的長期波動幅度。
一、大選:一國進行大選,就意味著領導者的改變,伴隨著經濟政策的改變。在大選過程中,選舉形勢的變化即人們對選舉結果的預期都會對外匯市場發生一定的影響。
二、政權更迭: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發生政權更迭時,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對外匯更是會產生不可估量的沖擊。如1998年俄羅斯政局不穩就對俄羅斯經濟造成了重大破壞。
三、戰爭或政變:當一國發生政變或爆發戰爭時,該國的貨幣就會呈現不穩定而下跌,局勢動盪是打擊該國貨幣的重要原因。例如美國在1991年進行攻打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時,美元匯率就經歷了一輪大幅度的波動。發生在美國的「9.11」恐怖主義襲擊事件,以及美國對阿富汗所採取的軍事行動,也同樣打擊了美國的消費和商業信心,使美元有貶值的壓力。
社會政治因素影響外匯市場通常都是一些突發行事件,這種短期性突發事件會引起外匯的現貨價格波動,甚至背離期長期的均衡價格,但是事件過後,外匯走勢又會按照其長期均衡價格的方向變動。一般來說,短期的價格變動最多隻會修正長期外匯均衡價格的方向,卻很難改變或徹底扭轉它的長期波動趨勢。
經濟因素對匯率的影響
一、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是各項經濟指標中最基本的一項,它反映了一國的整體經濟狀況。國民生產總值由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國民生產總值=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究竟處於增長還是衰退階段,從GNP的變化中可以觀察到。國民生產總值的大幅增長,反映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力也隨之增強,該國政府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增大,導致其貨幣的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國國民生產總值出現負增長,即表示該國的生產轉弱,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政府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利率下降加上該國經濟表現不佳,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下降了。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就被視為進入了經濟衰退期。
二、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也是影響匯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反映通貨膨脹的經濟指標很多,常用的有:
1、生產物價指數
生產物價指數主要反映商品的生產成本,即生產原料的價格變化狀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該指標對未來的消費價格的上升或下降影響很大,也是預示消費價格趨勢的指標。生產物價指數與匯率的關系非常微妙,並且反復無常,如果生產物價指數較預期的高,則有通貨膨脹的可能,有關部門會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這種情況下該國貨幣的匯率可能會上升;但如果有關部門處於其他的考慮,沒有緊縮銀根,則該國貨幣的匯率就可能下跌。
2、消費物價指數
消費物價指數主要反映城市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情況,是廣泛用來反應通貨膨脹的情況的工具,一般一百分比來表示。當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時,顯示通貨膨脹率上升,即貨幣的購買力下降,理論上來說,該國貨幣應該有下降的趨勢,但很多國家都以控制通貨膨脹為主要目標,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往往同時帶來利率上升的可能性,反而會利好該國貨幣;而如果通貨膨脹受到控制,利率也可能會趨於回落,反而利淡該國貨幣了。
3、零售物價指數
零售物價指數指的是市場零售價格的變化,是一國通貨膨脹狀況的另一種指示器。當一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個人消費增加,就可能帶來零售物價指數的上升。該指標的持續上升,就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使政府收緊貨幣供應,該國貨幣匯率上升。零售物價指數反映的是零售商品價格的平均變化,與消費物價指數不同,消費物價指數是按照不同商品在消費中所佔的權重進行加權計算的,它反映的是人們生活費用的變化。
4、批發物價指數
批發物價指數反映的是批發價格的變化,其反映的內容與零售物價指數基本相同,其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在沒有零售物價指數的情況下,可以用批發物價指數來代替分析通貨膨脹狀況。
三、利率
當一國利率水平上升時,持有該國貨幣的投資者利息收益增加,導致本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同時引起短期資本向該國流動,而本國的資本流出減少,導致國際收支資本項目得到改善,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國利率水平下降,則持有該國貨幣的投資者利息收益減少,對該貨幣的需求會下降;同時引起短期資本向國外流動,而資本流入減少,導致國際收支資本項目惡化,引起匯率下跌。
四、就業
就業情況是一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反映就業情況的指標主要有就業人數、失業率、各行業就業情況等。就業人數是與經濟同步發展的一個指標,經濟發展狀況越好,提供的就業機會越多,就業人數就會隨之增加,因此就業人數的增加,反映一國經濟蓬勃發展,對該國貨幣的匯率是一個利好。
五、個人收入
個人收入包括一切從工資即社會福利或其他途徑中取得的收入總額,個人收入是個人消費的來源,反映了個人的實際購買力水平,預示將來消費者對商品和勞務的需求。個人收入的變化還會影響到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匯率。個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會引起一個國家對外國產品的需求增加,導致進口增加和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個人收入水平的下降會引起對進口產品需求的減少,以至外匯匯率的下跌。如果市場預期的個人收入水平低於實際收入水平時,該國貨幣的匯率會上升,反之如果市場預期的個人收入水平高於實際收入水平,則該國貨幣的匯率會下降。
六、工業訂單
工業訂單反映了一國工業生產和銷售情況,包括耐用品訂單和非耐用品訂單。該指標反映了製造生產情形的好壞,製造業的廠商通常是在接到訂單後才安排生產的,因此該指標也被視為下一期生產活動的預兆。當耐用品訂單大幅度減少時,反映製造業疲弱,下一期產量減少,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經濟發展放緩,因此對該國貨幣不利;反之,當耐用品訂單增加時,反映該國經濟發展良好,有利於該國貨幣。
七、商業庫存和銷售
商業庫存是處於儲備狀態的商品。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不會立即通過流通領域全部進入個人消費或生產消費,有一部分要儲存起來以備生產和銷售,因此工商企業保持一定數量的商業庫存是維持和擴大再生產及營業范圍的一個重要條件。但庫存量的顯著增加或減少與市場狀況和經濟興衰由直接的關系。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如果商業庫存突然增加,預示著經濟發展將要受阻,有進入停滯或衰退的可能;在經濟發展低迷的時期,如果商業庫存突然減少,則表明經濟發展有好轉的跡象。因此,商業庫存是顯示一國經濟發展狀況的先行指標。
八、外貿平衡數字
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貿易,是構成經濟活動的重要一環,各國都定期公布一定時期的貿易數字。如果一國經常出現貿易逆差,意味著國民收入流出,使國家經濟轉弱,政府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往往要使貨幣貶值,提高出口競爭力。因此,當一國貿易逆差擴大時,該國貨幣的匯率將會下降;反之,當外貿出現順差時,該國貨幣的匯率有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