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圖表的方式來敘述商品價格的決定
認為全球經濟的周期決定了大宗商品價格的周期波動。經濟增長是大宗商品長期價格走向的決定因素,其次是自身趨勢,其次是流動性,最後是美元匯率。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很有可能呈U型走勢。CRB指數變化略領先於全球GDP增長,雖然下降趨勢還沒有改變的跡象,CRB指數基本反應了未來經濟的預期。LIBOR、美元指數在經濟危機時往往不能解釋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因為LIBOR變化往往滯後與CRB指數變化。而這一次美元指數變化對大宗商品的價格反向作用明顯。雖然美國經濟有可能領先與歐洲復甦,但是從其自身經濟的狀況來看,美元還是缺乏長期吸引力,不具備持續大幅升值的能力,所以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大幅下跌壓力已經不大。採用R/S分析方法,證明CRB指數、黃金價格、LME3月銅價具有波動聚集和長期依賴性的特點,即非周期性循環的分形特徵。這也驗證了商品價格自身趨勢對價格走勢的貢獻是相當大的。分析商品大周期的最大跌幅,如果非周期循環成立,那麼CRB指數最低為330,黃金價格最低位置為680美元/盎司,銅價最低為3536美元/噸。目前的市場價格下跌空間已經不大。統計分析表明OECD工業增速變化、歐元區工業信心指數變化領先於CRB指數變化;LIBOR變化是滯後於CRB指數的變化;滯後期為2個月,美元指數變化Granger引起CRB指數變化,滯後期2個月以上,CRB指數變化Granger引起美元指數變化。影響黃金價格的眾多因素中,OECD工業增速變化、歐元區工業信心指數變化和原油價格變化過去的信息對預測當期黃金價格有幫助,恰恰反應了基本面和市場因素對黃金價格的影響;從相關性大小並結合滯後期來分析,黃金價格對原油價格變化的反應較為迅速,美元指數變化和CRB指數變化滯後於黃金價格變化。影響銅價的眾多因素中,美國采購經理人指數變化、OECD工業增速變化、歐元區工業信心指數變化、CRB指數變化和LIBOR的前期信息對預測銅價變化有幫助;結合相關性大小和滯後期限,認為OECD工業增速變化、歐元區工業信心指數變化和LIBOR變化領先於銅價變化。總的來說,大宗物品的價格繼續大幅度下浮空間不大!因為影響條件太多了,數據表也貼不全,如果有興趣,可以給你發平安證券關於此專題的報告!
Ⅱ 外匯交易平台的操作流程
外匯操作流程:
1.首先要分清市場是多是空,方法很簡單,喜歡用MA的,MA之上只做多,MA之下只做空;我平時使用分形,四個分形確立方向。用別的指標也行,關鍵是簡單,順手。
2 盤整與趨勢我用分形高低點是否重疊區分,從而確立操作策略。盤整和趨勢的操作絕對不同。
3 時間級別確立操作時間級別,一般分析三層,但也不必過分拘泥,個人習慣最好。不過最好時間分層呈倍數,這樣方便用多層分形分析。
4止損根據分形確立止損,根據止損確立艙位的大小。關鍵是明確這次自己最大能虧多少,否則恐怕是拿不住單。
5 進場點小級別選點進場,思路上類似『三重漉網',大順--中逆--小順。
6 加倉減倉價格如期移動,可以在前分形處減倉;回調支撐分形成立則加倉。關鍵是不要密度太大,起碼要拉出一個交易波長再加。另外,加倉止損不能傷及整倉,相同的條件不同的艙位差別很大。
7 等待幹完該乾的,剩下的就是等,耐心。趨勢往往比我們的耐心長!
8出局如果行情不對,立刻止損,尋找下一個機會!
各家外匯公司經營的交易幣種,從大的方面分,可分為直接盤和交叉盤兩種。直接盤指含美元的貨幣對,如美元/日元,英鎊/美元,歐元/美元,美元/瑞郎等;交叉盤指不含美元的貨幣對,如英鎊/日元,歐元/日元等。不同的貨幣對,走勢不同,操作手法亦不同。下面,筆者僅以筆者所在公司經營的幣種為例,結合自己的粗淺體會,談一下各幣種的走勢特點及相應的操作手法,不當之處望廣大匯友指正。
一,直接盤中,往往按習慣分為歐洲貨幣與非歐洲貨幣,這兩大類的走勢亦不相同。
1,非歐洲貨幣。其中的代表是美元/日元,這也是在日華人最熟悉,最關心,交易最多的貨幣對。只所以很多投資者選擇交易美元/日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生活在日本,對日元的匯率變動較為關心,並且認為易於得到有關日元的各種信息,有一種親切感和關聯感。但是與大多數匯友的認識相反,筆者個人認為,雖然大家生活在日本,與日元相關的消息來源較多,但這些消息能否合理的運用在操作上值得懷疑。依筆者個人體會,美元/日元在120以上時,操作起來較為容易,而在120以下時,操作價值就較小,其原因就是日本政府的干預。當操作要靠猜測日本政府的意圖時,還有什麼意思呢?明明看起來應該是跌,但由於日本政府的干預又長期跌不下去。而且由於不知道日本政府的干預規模,止損也不好放。
二,交叉盤。其中的代表是英鎊/日元和歐元/日元。這兩個幣種也是很多在日公司的主交易幣種。
依筆者個人的看法,對於經驗不是很豐富的外匯投資者來說,根本就不應該考慮去碰交叉盤。理由如下:一是交叉盤的波動,規律性極差。現存的各種技術分析手段在判斷交叉盤的走勢時,准確率要遠遠低於直接盤。因此,在判斷交叉盤的走勢時,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判斷其他相關兩個幣種的走勢。比如在判斷英鎊/日元的走勢時,先要判斷清楚美元/日元和英鎊/美元的走勢,這樣的話,難度就等於加大了若干倍。如果真能判斷清楚其他兩個幣種的走勢,何必不直接交易那兩個幣種呢?二是當日波動幅度過大,難於設置止損。交叉盤當日波動200點是很平常的事。英鎊/日元當日波動超過400點的時候就有數次,止損幾乎失去意義。況且,很少有外匯投資者能夠承受放置200點以上的止損。很多外匯投資者喜歡英鎊/日元,因為波動大。但是我沒看到幾個人因為它波動大而盈利,相反卻看到很多人因為它波動大而輸得很慘。三是干預因素的存在。日銀在干預美元/日元時,對交叉盤的影響要大於直接盤。而且有時日銀也直接干預歐元/日元的匯率。這樣的因素,筆者認為是市場的不和諧因素,應盡量避開。
Ⅲ 為什麼說美國打個噴嚏,日本就得肺炎。
這是很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蝴蝶在熱帶輕輕扇動一下翅膀,遙遠的國家就可能造成一場颶風!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個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個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這句話的來源,是由於這位氣象學家製作了一個電腦程序,可以模擬氣候的變化,並用圖像來表示。最後他發現,圖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隻蝴蝶張開的雙翅,因而他形象的將這一圖形以「蝴蝶扇動翅膀」的方式進行闡釋,於是便有了上述的說法。
蝴蝶效應通常用於天氣,股票市場等在一定時段難於預測的比較復雜的系統中。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卷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蝴蝶效應在混沌學中也常出現。又被稱作非線性。
[編輯本段]【詳述】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其大意為: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蝴蝶效應是混沌學理論中的一個概念。它是指對初始條件敏感性的一種依賴現象。輸入端微小的差別會迅速放大到輸出端。蝴蝶效應在經濟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國宣布發射導彈,港台100億美元流向美國。「蝴蝶效應」也可稱「檯球效應」,它是「混沌性系統」對初值極為敏感的形象化術語,也是非線性系統在一定條件(可稱為「臨界性條件」或「閾值條件」)出現混沌現象的直接原因。
一、蝴蝶效應的由來
蝴蝶效應來源於美國氣象學家洛侖茲20世紀60年代初的發現。在《混沌學傳奇》與《分形論——奇異性探索》等書中皆有這樣的描述:「1961年冬季的一天,洛侖茲(E·Lorenz)在皇家麥克比型計算機上進行關於天氣預報的計算。為了預報天氣,他用計算機求解模擬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為了考察一個很長的序列,他走了一條捷徑,沒有令計算機從頭運行,而是從中途開始。他把上次的輸出直接打入作為計算的初值,然後他穿過大廳下樓,去喝咖啡。一小時後,他回來時發生了出乎意料的事,他發現天氣變化同上一次的模式迅速偏離,在短時間內,相似性完全消失了。進一步的計算表明,輸入的細微差異可能很快成為輸出的巨大差別。計算機沒有毛病,於是,洛倫茲(Lorenz)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即:「混沌」,又稱「蝴蝶效應」,一隻巴西蝴蝶拍拍翅膀,將使美洲幾個月後出現比狂風還厲害的龍卷風!這個發現非同小可,以致科學家都不理解,幾家科學雜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認為「違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確定的方程,結果也應相近才對,怎麼能大大遠離呢!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線性,指量與量之間按比例、成直線的關系,在空間和時間上代表規則和光滑的運動;而非線性則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線的關系,代表不規則的運動和突變。如問:兩個眼睛的視敏度是一個眼睛的幾倍?很容易想到的是兩倍,可實際是6~10倍!這就是非線性:1+1不等於2。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線性的!當外加電壓較小時,激光器猶如普通電燈,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當外加電壓達到某一定值時,會突然出現一種全新現象:受激原子好像聽到「向右看齊」的命令,發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單色光,就是激光。非線性的特點是:橫斷各個專業,滲透各個領域,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時時有。」如:天體運動存在混沌;電、光與聲波的振盪,會突陷混沌;地磁場在400萬年間,方向突變16次,也是由於混沌。甚至人類自己,原來都是非線性的:與傳統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腦電圖和心臟跳動並不是規則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現,混沌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反應,比非混沌系統快。由此可見,非線性就在我們身邊,躲也躲不掉了。這種現象被稱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在氣象預報中,稱為『蝴蝶效應』。……」「洛侖茲最初使用的是海鷗效應。」「洛侖茲1979年12月29日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演講:『可預言性: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會在得克薩斯引起龍卷風嗎?』(此外有出入因為據後文所言,1963年12月,洛倫茲(Lorenz)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名聲遠揚了。)」
二、蝴蝶效應的含義
某地上空一隻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而擾動了空氣,長時間後可能導致遙遠的彼地發生一場暴風雨,以此比喻長時期大范圍天氣預報往往因一點點微小的因素造成難以預測的嚴重後果。微小的偏差是難以避免的,從而使長期天氣預報具有不可預測性或不準確性。這如同打檯球、下棋及其他人類活動,往往「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長時期大范圍天氣預報是對於地球大氣這個復雜系統進行觀測計算與分析判斷,它受到地球大氣溫度、濕度、壓強諸多隨時隨地變化的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可想其綜合效果的預測是難以精確無誤的、蝴蝶效應是在所必然的.我們人類研究的對象還涉及到其他復雜系統(包括「自然體系」與「社會體系」),其內部也是諸多因素交相制約錯綜復雜,其「相應的蝴蝶效應」也是在所必然的。「今天的蝴蝶效應」或者「廣義的蝴蝶效應」已不限於當初洛侖茲的蝴蝶效應僅對天氣預報而言,而是一切復雜系統對初值極為敏感性的代名詞或同義語,其含義是:對於一切復雜系統,在一定的「閾值條件」下,其長時期大范圍的未來行為,對初始條件數值的微小變動或偏差極為敏感,即初值稍有變動或偏差,將導致未來前景的巨大差異,這往往是難以預測的或者說帶有一定的隨機。
三、產生蝴蝶效應的內在機制
所謂復雜系統,是指非線性系統且在臨界性條件下呈現混沌現象或混沌性行為的系統。非線性系統的動力學方程中含有非線性項,它是非線性系統內部多因素交叉耦合作用機制的數學描述。正是由於這種「諸多因素的交叉耦合作用機制」,才導致復雜系統的初值敏感性即蝴蝶效應,才導致復雜系統呈現混沌性行為。目前,非線性學及混沌學的研究方興未艾,這標志人類對自然與社會現象的認識正在向更為深入復雜的階段過渡與進化。從貶義的角度看,蝴蝶效應往往給人一種對未來行為不可預測的危機感,但從褒義的角度看,蝴蝶效應使我們有可能「慎之毫釐,得之千里」,從而可能「駕馭混沌」並能以小的代價換得未來的巨大「福果」。蝶效應用的是比喻的手法,並不是說蝴蝶引起的颶風。
1963年12月,洛倫茲(Lorenz)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名聲遠揚了。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著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於其大膽的想像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於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混沌理論認為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在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說明。
這首民謠說: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
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惡果。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一定要防微杜漸,看似一些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集體內部的分崩離析,那時豈不是悔之晚矣?橫過深谷的吊橋,常從一根細線拴個小石頭開始。
生死書簡評:同理,看似平常的肉食習慣,卻會導致惡性疾病、生命早逝,乃至瀆職、犯罪、戰爭、災害、道德淪喪、世界飢餓、環境破壞、森林水土流失……。佛經中講: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人身非常難獲得,獲得人身的生命比起沒有獲得人身的生命的數量,太少太少了,以至於佛陀用手掌上的土和大地上的土做對比。而假如因為惡業失去人身不幸墮入畜生、餓鬼、地獄這三惡道,要想再做回人,就非常非常困難了,佛陀用盲龜遇浮孔來比喻:茫茫大海中,一片木板,中間有一孔。一隻瞎了眼的烏龜,每百年浮出水面一次,頭剛好插在木板的孔中。幾率甚微甚微!這也是蝴蝶效應吧。珍惜人生!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
「蝴蝶效應」的理論以實證手段證明了中國1300多年前《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魏書·樂志》:「但氣有盈虛,黍有巨細,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哲學思想,從這點說明感知比認知來得直接,其所謂的吸引子就是《混元場論》中元外場作用,其《混沌學》的非線性理論就是《混元場論》場中對象元獨立的絕對計數時間體系。
中國《韓非子·喻老》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邱,臨酒池,紂遂以亡。故箕子見象箸以知天下之禍,故曰:『見小曰明。』
商紂的王叔箕子見到紂王用象牙筷子就很害怕,因為有了象牙筷子,杯子也換成發犀玉杯,有了象牙筷子犀玉杯就不吃粗食豆湯,要吃牛肉,象肉,豹肉,未出世的胎肉等精美的食物。吃牛肉象肉豹肉胎肉,就不會穿著短的粗布衣在茅屋中食飯,就穿著很多華衣美服,在華麗的宮殿進食。箕子怕他亡國。
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惡果。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一定要防微杜漸,看似一些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集體內部的分崩離析,那時豈不是悔之晚矣?橫過深谷的吊橋,常從一根細線拴個小石頭開始。
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如:天體運動存在混沌;電、光與聲波的振盪,會突陷混沌;地磁場在400萬年間,方向突變16次,也是由於混沌。甚至人類自己,原來都是非線性的:與傳統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腦電圖和心臟跳動並不是規則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現,混沌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反應,比非混沌系統快。
由此可見,非線性就在我們身邊,躲也躲不掉了。
科學家給混沌下的定義是:混沌是指發生在確定性系統中的貌似隨機的不規則運動,一個確定性理論描述的系統,其行為卻表現為不確定性一不可重復、不可預測,這就是混沌現象。進一步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線性動力系統的固有特性,是非線性系統普遍存在的現象。牛頓確定性理論能夠完美處理的多為線性系統,而線性系統大多是由非線性系統簡化來的。因此,在現實生活和實際工程技術問題中,混沌是無處不在的。洛倫茨第一次發現混沌現象,至今,關於混沌的研究一直是科學家、社會學家、人文學家所關注的。研究混沌,其實就是發現無序中的有序,但今天的世界仍存在著太多的無法預測,混沌,這個話題也必將成為全人類性的問題。在此,由於知識有限,我們只是做了極其膚淺的介紹和引入,希望有更多的同學能走進混沌之門,以更深邃的眼光來審視這個世界。今後或許能致力於此方面的研究。
【蝴蝶效應與混沌學理論】
蝴蝶效應是混沌學理論中的一個概念。它是指對初始條件敏感性的一種依賴現象:輸入端微小的差別會迅速放大到輸出端,蝴蝶效應在經濟生活中比比皆是。
「蝴蝶效應」也可稱「檯球效應」,它是「混沌性系統」對初值極為敏感的形象化術語,也是非線性系統在一定條件(可稱為「臨界性條件」或「閾值條件」)出現混沌現象的直接原因。
【蝴蝶效應舉例】
1998年亞洲發生地金融危機和美國曾經發生地股市風暴實際上就是經濟運作中地「蝴蝶效應」;1998年太平洋上出現地「厄爾尼諾」現象就是大氣運動引起地「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混沌運動地表現形式。當我們進而考察生命現象時,既非完全周期,又非純粹隨機,它們既有「鎖頻」到自然界周期過程(季節、晝夜等)地一面,又保持著內在地「自治」性質。蝴蝶效應也是混沌學理論中地一個概念。它是指對初始條件敏感性地一種依賴現象:輸入端微小地差別會迅速放大到輸出端壓倒一切地差別,好像一隻蝴蝶今天在北京扇扇翅膀,可能在大氣中引發一系列事件,從而導致某個月紐約一場暴風雨地發生。
管理啟示】
今天的企業,其命運同樣受「蝴蝶效應」的影響,因為消費者越來越相信感覺,品牌消費、購物環境、服務態度……這些無形的價值都成為他們選擇的因素。所以,只要稍加留意,我們不難看到一些管理規范、運作良好的公司在理念中出現這樣的句子:
「在你的統計中,對待100名客戶里,只有一位不滿意,因此你可驕稱只有1%的不合格,但對於該客戶而言,他得到的卻是100%的不滿意。「
「你一朝對客戶不善,公司需要10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補救。」
「在客戶眼裡,你代表公司」。
今天,能夠讓企業命運發生改變的「蝴蝶」已遠不止「計劃之手」,隨著中國聯通加入電信競爭,私營企業承包鐵路專列、南京市外資企業參與公交車競爭等新聞的出現,企業坐而無憂的壟斷地位日漸勢微,開放式的競爭讓企業不得不考慮各種影響發展的潛在因素。
精簡機構、官員下崗、取消福利房等措施,讓越來越多的人遠離傳統的保障,隨之而來的是靠自己決定命運。而組織和個人自由組合的結果就是:誰能捕捉到對生命有益的「蝴蝶」,誰就不會被社會拋棄。
Ⅳ MT4 中如何編寫 連續2n+1根k線里的中間k線的最高價、最低價,類似分形、拐點的,fractals默認是5根。
MT4編程確實比較難。可能樓主需要一些簡單的C語言編寫的一些知識。我把相關知識和你簡單說下,具體編寫,看看其他網友是不是可以幫到你。
1.樓主說的fractals,專業的說法叫分形指標
分形指標( Fractals),一般默認設置5,2,2,是不是說指標所顯示的,距離當前變動的K線最近的小三角形,至少應該和當前K線相隔3根K線?也就是,當前變動的K線,與有小三角形指標顯示的。
2.k線里的中間k線的最高價、最低價。這個默認滑鼠落上去就可以看到開盤價,收盤價和最高價、最低價。
3.如果你對指標感興趣,可以自己把軟體打開,例如大家炒外匯炒黃金用的軟體,
點擊工具---導入指標,就可以找到很多指標,
最常見的例如MACD指標等
新手投資炒外匯炒黃金建議不要一下子研究很復雜,可以先把基礎知識搞清楚,例如點差,杠桿的作用,什麼時候入場比較合適等,不明白的技術問題,可以模擬學習下。互相討論吧
Ⅳ 混沌經濟學的發展方向
國外的混沌經濟學已涉及經濟周期、貨幣、財政、股市、廠商供求、儲蓄、跨代經濟等幾乎所有經濟領域。
威廉·鮑莫爾(William J. Baumol)和愛德華·沃爾夫(Edward Wolff)等人從微觀經濟角度研究了混沌經濟問題。1983年他們在考慮企業的研究開發(R&D)支出水平與企業生產增長率之間關系時發現,在R&D支出水平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例到達一定范圍時,企業的生產增長率就會呈周期性或混沌態。
1985年,鮑莫爾(Baumol)和誇得特(R.E.Quandt)發表了論文「混沌模型及可預測性」,研究了利潤與廣告的關系模型:Pt=ayt(1一Yt)式中Pt為t時的總利潤,Yt為t時的廣告支出.他們假定廠商按本期利潤的一個固定比例b用於下一期的廣告支出,即Yt+1=b×Pt,則在a×b=α的條件下,可得到Yt+1=α×Yt (1一Yt);研究表明,這種關系模型經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大幅度振盪,甚至出現混沌。戴(R.Day,1982,1983)研究了包括人口凈自然出生率、生產函數和平均工資收入的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在最大人口數量時的收入若低於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收入時,人口的變化將會出現混沌狀態。他和本哈比 (Benhbib,1981)還研究了不同消費傾向將會產生不同的消費者行為:窮人的消費選擇很可能是相當穩定的,而富人的消費行為則可能是周期波動的,甚至是混沌的。博爾丁(Boldrin,1988)的研究表明,經濟現象的不規則波動是受到市場力、技術變革和消費傾向三者共同作用下經濟系統內生決定的結果。魯塞(J.B.Rosser,l993)等人以東歐集團國家的經濟變革作了實證說明。中央計劃的社會主義經濟既會出現周期性波動,也會出現混沌,而進入混沌的條件,往往也是將要發生經濟制度變革之時。1992年,底考斯持(D.P.Decoster)和米契爾(D.W.Mitchell)研究了貨幣動力系統混沌問題。布勞克(Brock,1988)、沙因克曼(Schenkman)和萊伯倫(Le Baron,1986)等人提出了用關聯性、「攪拌」、「殘差」等方法診斷經濟時間序列的混沌性。索耶斯(Sayers)、巴雷特(Barnett)和費蘭克(Frank)等人也都在股票證券、外匯交易、期貨等市場產生高頻經濟數據的經濟活動中找到了低維混沌吸引子。這意味著只需少數幾個經濟變數就可以描述這類復雜的經濟現象。
在國內,1987年,旅美經濟學學者陳平用實際數據,計算了分維,從宏觀貨幣指數中發現了維數為1.5左右的奇怪吸引子。自他將混沌經濟學研究引入中國後,1992年楊培才等人在論文「經濟混沌的實例及可預報性」中,用倫敦外匯市場發布的英鎊對美元周平均匯率的時間序列作為原始數據,研究了外匯系統中的奇怪吸引子,推出了匯價變動的規律性及近期的可預報性。1993年.王軍等在「標准普爾500指數(S&P 500)的混沌吸引子」一文中指出了S&500有一個混沌吸引子,其維數為2.33,並論述了該吸引子對資本市場運動的意義。劉洪在《系統工程理論方法應用》論證了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產生混沌的條件。1994年,黃登仕、李後強在《非線性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一書中.對經濟系統中的分形特徵作了較深入研究。他們首次使用非線性經濟學的一些統計方法、預測方法(BDS統計、R/S分析)對香港黃金價格、深圳股市價格等進行了預測和實證研究。現在國內已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從事混沌經濟的研究工作。如庄新田等運用混沌經濟學的方法,對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及交易群體數量變動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實現市場的流動性和均衡狀態。王春峰、康莉等利用混沌經濟學和向量自回歸(VAR)方法,實證分析了我國通貨緊縮的成因及發展趨勢。沈華嵩等根據中國國民經濟的數據,提出確認經濟混沌的理論模型。
今後經濟混沌的研究應從兩個方面加強:要擴大經濟混沌的實證范圍和提高實證的質量;要在經濟系統的動力模型方面深入研究,以期在控制和預測方面有所突破。混沌經濟學的發展對經濟學的貢獻將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將會引起數理經濟學及計量經濟學的變革,從而可能在新的規范下建立包容已往各據一詞的各個學派的統一經濟理論,更好地解釋現代經濟的運行規律。
Ⅵ 大宗物品的價格走勢,最好有數據圖表的,謝謝!
認為全球經濟的周期決定了大宗商品價格的周期波動。經濟增長是大宗商品長期價格走向的決定因素,其次是自身趨勢,其次是流動性,最後是美元匯率。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很有可能呈U型走勢。CRB指數變化略領先於全球GDP增長,雖然下降趨勢還沒有改變的跡象,CRB指數基本反應了未來經濟的預期。
LIBOR、美元指數在經濟危機時往往不能解釋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因為LIBOR變化往往滯後與CRB指數變化。而這一次美元指數變化對大宗商品的價格反向作用明顯。雖然美國經濟有可能領先與歐洲復甦,但是從其自身經濟的狀況來看,美元還是缺乏長期吸引力,不具備持續大幅升值的能力,所以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大幅下跌壓力已經不大。
採用R/S分析方法,證明CRB指數、黃金價格、LME3月銅價具有波動聚集和長期依賴性的特點,即非周期性循環的分形特徵。這也驗證了商品價格自身趨勢對價格走勢的貢獻是相當大的。分析商品大周期的最大跌幅,如果非周期循環成立,那麼CRB指數最低為330,黃金價格最低位置為680美元/盎司,銅價最低為3536美元/噸。目前的市場價格下跌空間已經不大。
統計分析表明OECD工業增速變化、歐元區工業信心指數變化領先於CRB指數變化;LIBOR變化是滯後於CRB指數的變化;滯後期為2個月,美元指數變化Granger引起CRB指數變化,滯後期2個月以上,CRB指數變化Granger引起美元指數變化。
影響黃金價格的眾多因素中,OECD工業增速變化、歐元區工業信心指數變化和原油價格變化過去的信息對預測當期黃金價格有幫助,恰恰反應了基本面和市場因素對黃金價格的影響;從相關性大小並結合滯後期來分析,黃金價格對原油價格變化的反應較為迅速,美元指數變化和CRB指數變化滯後於黃金價格變化。
影響銅價的眾多因素中,美國采購經理人指數變化、OECD工業增速變化、歐元區工業信心指數變化、CRB指數變化和LIBOR的前期信息對預測銅價變化有幫助;結合相關性大小和滯後期限,認為OECD工業增速變化、歐元區工業信心指數變化和LIBOR變化領先於銅價變化。 總的來說,大宗物品的價格繼續大幅度下浮空間不大! 因為影響條件太多了,數據表也貼不全,如果有興趣,可以給你發平安證券關於此專題的報告!
Ⅶ 夏南新的其他
1.夏南新獨立發表在2000年第4期《學術研究》上的《談我國按資分配的三個理論觀點》論文,分別於2000年5月30日被「光明日報」(理論周刊版)和2000年5月29日被「山西日報」(理論法規版)幾乎同時轉摘。
2.夏南新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地下經濟對國家經濟安全影響的實證研究》,以題為《關於防範和遏制地下經濟對國家經濟安全影響的對策建議》的研究報告形式,被中宣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入2009年第12期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要報》,上報給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等領導以及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等有關機構參閱。所呈送的報告就防範和遏制地下經濟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提出了對策和建議。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要報》是呈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內部參閱件,專門摘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成果中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應用研究、對策研究成果,作為黨和國家重要決策的參考。(引自中山大學新聞網,2009年05月18日)。
2009年12月,中宣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向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中共中山大學黨委發來《關於中山大學夏南新同志研究成果受到有關領導和部門重視的通報》。該《通報》表示,《關於防範和遏制地下經濟對國家經濟安全影響的對策建議》文中提出的觀點和建議已受到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的重視。
《通報》指出,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者,夏南新教授帶領課題組堅持正確導向,自覺關注現實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努力推出高質量的理論研究成果,體現了較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國家社科基金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作出了貢獻。(引自中山大學新聞網,2009年12月21日)
個人獨立撰寫的著作
1.夏南新,《新概念統計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3月。
2.夏南新,《地下經濟估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3月。
個人獨立撰寫的論文
1.夏南新,《匯率結構突變的誘因及給人民幣加速升值的警示——來自人民幣和日元兌換美元匯率的證據》,《中山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2.夏南新,《中國官方匯率與黑市匯率的桿杠效應和雙長記憶性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9期。
3.夏南新,《基於ARFIMA-FIGARCH模型的我國黑市匯率統計特性研究》,《經濟管理評論》(半年刊),2009年第2期。
4.夏南新,《中國官方匯率與黑市匯率的結構平穩性和聯動性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年第7期。
5.夏南新,《黑市匯率與官方匯率的結構平穩性、因果性和脈沖響應研究》,《21世紀數量經濟學》,2007年4月,第7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所主辦。
6.夏南新,《基於ARFIMA-APARCH模型的中國黑市匯率非對稱性和杠桿效應研究》,《管理科學與統計決策》(季刊)(台灣),2007年3月,第4卷,第1期。
7.夏南新,《我國股市長記憶性研究》,《21世紀數量經濟學》,2006年4月,第6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所主辦。
8.夏南新,《洗錢對國家經濟安全影響研究》,《學術研究》,2006年第4期。
9.夏南新,《基於分形R/S技術的中國股市非規則周期性研究》,《統計研究》,2006年第2期。
10.夏南新,《單位根的DF、ADF檢驗與PP檢驗比較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5年第9期。
11.夏南新,《單整的迪基—福勒檢驗與菲利普斯—配榮檢驗比較》,《21世紀數量經濟學》,2005年4月,第5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所主辦。
12.夏南新,《稅收誘致性現金持有量模型因果性檢驗及估測》,《統計研究》,2004年第3期。
13.夏南新,《我國資本外逃及規模估測研究》,《中山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14.夏南新,《灰色系統模型在估測地下經濟規模中的應用》,《學術研究》,2004年第1期。
15.夏南新,《隨機化回答技術在地下經濟估測中的應用》,《探索與創新》(第八次全國中青年統計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年8月。
16.夏南新,《制假售假與打假的經濟學分析》,《信用與中國經濟發展》(論文集),香港天馬圖書公司出版,2002年6月。
17.夏南新,《用C-D生產函數估測隱形就業》,《21世紀數量經濟學》,2002年4月,第2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所主辦。
18.夏南新,《從全社會貨運量角度估測我國地下經濟規模》,《統計研究》,2002年第2期。
19.夏南新,《「矽谷定律」對中國新經濟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啟示》,《新經濟及兩岸四地經貿合作》(論文集),商務印書館(香港),2002年1月。
20.夏南新,《地下經濟估測模型及敏感度分析》,《統計研究》,2001年第8期。
21.夏南新,《地下經濟規模的估測》,《21世紀數量經濟學》,2001年5月,第1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所主辦。
22.夏南新,《CD生產函數在估測隱形就業規模中的應用》,《統計研究》,2000年第8期。
23.夏南新,《談我國按資分配的三個理論觀點》,《學術研究》,2000年第4期。
24.夏南新,《從核算角度解析社會形態中的分配方式》,《中山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25.夏南新,《地下經濟核算研究》,《第五屆全國統計科研優秀成果獎獲獎成果集粹》,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26.夏南新,《中國物價總指數走勢與通貨緊縮》,《統計與決策》,2000年第2期。
27.夏南新,《走私對我國經濟危害性分析》,《統計研究》,1999年第5期。
28.夏南新,《統計學史論》,《統計與預測》,1999年第2期。
29.夏南新,《地下經濟核算探討》,《統計研究》,1999年第S1期。
30.夏南新,《論股價指數》,《統計與預測》,1996年第3期。
31.夏南新,《我國股價指數不具有國民經濟晴雨表功能的探析》,《統計與預測》,1996年第2期。
32.夏南新,《世界上各種股價指數計算公式的對比分析》,《南方經濟》,1996年第1期。
33.夏南新,《道·瓊斯股價指數修正技術的重構──兼剖析該股價指數為何能從基期100點升至現今3900點左右》,《統計與預測》,1995年第6期。
Ⅷ 想學金融--請高手指點!
金融行業很有錢,但是門檻也很高,入行不容易。
入門書籍有:
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 Darrell Duffie
動態資產定價理論
2.Asset Pricing John H.Cochrane
資產定價
3.Econometric Analysis (3'rd edition) Greene W.H.
中級計量
4.Financial Econometrics (problems, Models, And Methods)
Christian Gourieroux &Joann JasiaK
金融計量經濟學
5.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Campbell J.Y. Lo, A.W.& Mackinl
ay A.C
金融市場中的計量經濟學 30
6.Theory Of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 Imgersoll J.E.
金融決策理論
7Foundation For Financial Economics Huang C.F. & Litzenberger R.H.
金融經濟學基礎
8.Principles Of Financial Economics S.F. Leroy&Jan Werner
金融經濟學原理
9.Continuous-time Finance Merton R.C.
連續時間金融
10.Fractals And Scaling In Finance Mandelbrot B.B.
金融中的分形與標度 無
11.Mathematics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Salih1N.Neftci
金融衍生工具的數學理論(第三版)
12.Options,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 Securities Hull J
期權、期貨及其它衍生證券(第四版)
13Options,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 Securities Hull J.
期權、期貨及其它衍生證券的習題集
14.Investments sharpe W.F.Alexander GJ.&Bailey J.V.
投資學
15.Game Theory (3) FudenbeIB D.&Tirole J.
對策論
16.Game Theory For Applied Economists
應用經濟學中的對策論
17.Time Series Analysis Hamilton J.D.
時間序列分析
固定收入的數學
另外默頓的《金融學》不錯,
而且可以買到英文影印版
比人大中文版還便宜
以下是參考資料:
金融學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研究資金融通的學科。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金融市場學(en: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學(en: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學(en: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ics)
投資學(en:Investment Investment)
貨幣銀行學(en: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國際金融學(en:International Finance)
財政學(en:Public Finance)
保險學(en:Insurance Insurance)
數理金融學(en: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計量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金融學(Finance)的定義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且用來定義學科的術語對該學科的發展方向會有極其重要的影響。Webster字典將「To Finance」定義為「籌集或提供資本(To Raise Or Provide Funds Or Capital For)」。華爾街日報在其新開的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的固定版面中將(公司)金融定義為「為業務提供融資的業務(Business Of Financing Businesses)」,這一定義基本上代表了金融實業界的看法。代表學界對金融學較有權威的解釋可參照《新帕爾格雷夫貨幣金融大辭典》(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Money And Finance) 的「Finance」相關詞條。由斯蒂芬•A•羅斯(Stephen A. Ross)撰寫的「Finance」詞條稱「金融以其不同的中心點和方法論而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其中心點是資本市場的運營、資本資產的供給和定價。其方法論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給金融契約和工具定價。」羅斯概括了「Finance」的四大課題:「有效率的市場」、「收益和風險」、「期權定價理論」和「公司金融」。羅斯的觀點,集中體現了西方學者界定「Finance」倚重微觀內涵及資本市場的特質。
在國內學界,對「Finance」一詞的翻譯及內涵界定存在較大爭議。總覽50多年來國內出版的各類財經專業辭典,「Finance」一詞的漢語對譯主要有「金融」、「財政」、「財務」、「融資」四種。相對而言,後三種譯法用途相對特定,唯有「金融」頗值商榷。「金融」就其理論內涵來說,在國內具有轉軌經濟背景下的典型特徵。基於貨幣、信用、銀行、貨幣供求、貨幣政策、國際收支、匯率等專題的傳統式金融研究,對於「金融」一詞的代表性定義為「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劉鴻儒,1995),並不突出反映資本市場的地位。一般而言,國內學界理解「金融學(Finance)」,主要以「貨幣銀行學(Money And Banking)」和「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兩大代表性科目為主線。其原因大致有二:在視資本、證券為異類的歷史環境下,由政府主導的銀行業間接融資是金融實踐的中心內容。與此相適應,針對銀行體系的貨幣金融研究成為金融學絕對主導。二是發端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改革開放國策導致將對外貿易加強,國內高校相應大面積開設以國際收支和貿易為核心的「國際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專業。
令人尷尬的事實是,基於以上兩大學科界定的(國內)「金融學」,今天看來卻恰恰不是Finance的核心內容。西方學界對Finance的理解,集中反映在兩門課程:一是以公司財務、公司融資、公司治理為核心內容的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二是以資產定價(Asset Pricing)為核心內容的Investments,即投資學。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很多學者將Corporate Finance譯作「公司財務」或「公司理財」,很容易使人誤解其研究對象為會計事項,今後應予修正。總體觀之,國內所理解的「金融學」,大抵屬於西方學界宏觀經濟學、貨幣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領域的研究內容。而西方學界所指的Finance,就其核心研究對象而言更側重微觀金融領域。
鑒於以上分析,我將金融學(Finance)分為三大學科支系:微觀金融學,宏觀金融學,以及由金融與數學、法學等學科互滲形成的交叉學科。這種界定對於澄清目前中國學術界的金融學定義之爭應有所幫助。
1、微觀金融學(Finance)
也即國際學術界通常理解的Finance,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資學和證券市場微觀結構(Securities Market Microstructure)三個大的方向。微觀金融學科通常設在商學院的金融系內。微觀金融學是目前我國金融學界和國際學界差距最大的領域,急需改進。 2、
宏觀金融學(Macro Finance)
國際學術界通常把與微觀金融學相關的宏觀問題研究稱為宏觀金融學(Macro Finance)。我個人認為,Macro Finance 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微觀金融學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國際資產定價理論為基礎的國際證券投資和公司金融(International Asset Pricing And Corporate Finance)、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機構(Financial Market And Intermediations )等等。這類研究通常設在商學院的金融系和經濟系內。第二類是國內學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學」,包括「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等專業, 涵蓋有關貨幣、銀行、國際收支、金融體系穩定性、金融危機的研究。這類專業通常設在經濟系內。
宏觀金融學的研究在中國有特別的意義。這是因為微觀金融學的理論基礎是有效市場理論,而這樣的市場在中國尚未建立,所以公司和投資者都受到更大范圍的宏觀因素影響。金融學模型總會在開始說「讓我們假設……」,例如,以金融的範式——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為例,詹森(1972)歸納出CAPM建立在下述七個假設上:所有投資者追求單周期的財富期望效用最大化;根據期望收益的均值和方差選擇資產組合;可以無限量地拆借資金;對所有資產的收益回報有相同的估計;他們是價格的接受者,資本市場是完全競爭的;資產總量是固定的,沒有新發行的證券,並且證券可以完全分離,交易無成本;最後,資本市場無稅收。這些假設顯然過於苛刻,尤其在中國這樣的不成熟市場更難成立。
諸如此類的假設,側面反映了宏觀經濟體制、金融中介和市場安排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正是我這里所定「宏觀金融學」的研究內容。我們必須重視對這些假設本身的研究。
3、金融學和其他學科的交叉學科
伴隨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學科交叉成為突出現象,金融學概莫能外。實踐中,與金融相關性最強的交叉學科有兩個:一是由金融和數學、統計、工程學等交叉而形成的「金融工程學(Financial Engineering)」;二是由金融和法學交叉而形成的「法和金融學(Law and finance)」。金融工程學使金融學走向象牙塔,而法和金融學將金融學帶回現實。
數學、物理和工程學方法在金融學中被廣泛應用,闡述金融思想的工具從日常語言發展到數理語言,具有了理論的精神與抽象,是金融學科的一個進步。當我開始涉足金融學理論時,正是將物理和應用數學應用於金融模型的高峰期,比如使用差分、偏微分方程和隨機積分等數學工具描述股票走勢、收益率曲線等。我讀金融學博士時的一個同窗是義大利人,他本科學的是物理,之所以選擇金融,是因為期望金融能成為20世紀後期的物理學。11年後的今天,事情並沒有像他當初預期的那樣,物理和數學並未能統治金融學,完美的金融模型並沒有出現,金融學經歷了對物理和數學的狂熱期後,回歸到了基本面分析的基礎上。
那為什麼高深的數學和物理方法在金融研究中作用有限呢?金融是藝術(Art)而非科學(Science)。物理學理論模型使用確定性的參數,而金融學研究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決策,所以不存在完美的金融模型來指導實踐。科學利用理論模型引導人們的認識由未知走向已知,而金融利用理論模型從一種期望變成另一種期望——如股票定價、期權定價模型的參數分別是期望紅利和期望收益變動率,永遠是一個不確定性。
基於以上原因,加之我國金融衍生產品等金融工具的缺乏,估計金融工程學在中國近期不會有太大的現實意義。金融學人應該學會「走過數學」(Go Beyond Mathematics)。另一方面,我國金融改革實踐的發展卻亟需法和金融學的理論指導,可以預見法和金融學在我國將會有相當發展。
我國目前金融改革的結構性難題大多都同時涉及法律和金融兩方面問題:如在轉型期的法律體系下,什麼樣的金融體系最能有效配置資源?怎樣為解決銀行壞帳的資產證券化業務等金融創新提供法律支持?怎樣修改《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和《商業銀行法》等法律中不合時宜的條款,激勵金融創新?等等。類似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近年來已成風潮,而且逐漸形成了一門新興學科,謂之「法和金融學(Law And Finance)」。
「法和金融學」是自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法和經濟學(Law And Economics)」的延伸,Rowley(1989)把法和經濟學定義為「應用經濟理論和計量經濟學方法考察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結構、程序和影響」,法和經濟學強調法學的「效益」:即要求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執行都要有利於資源配置的效益並促使其最大化。法和金融學有兩大研究方向:一是結合法律制度來研究金融學問題,也就是以金融學為中心、同時研究涉及的法律問題,強調法律這一制度性因素對金融主體行為的影響,這也是本叢書的核心任務。二是利用金融學的研究方法來研究法學問題,本叢書同時覆蓋這方面的重要問題,例如金融立法和監管的經濟學分析。
法和金融學對中國的金融創新和司法改革意義尤為深遠。目前,這門學科在我國尚屬空白,吳敬璉教授和江平教授最近已開始倡導經濟和法的融合研究,不過目前學術界的研究還停留在概念引進階段,其對實際工作和教學科研的意義尚未顯露。換言之,要實現法和金融學由概念詮釋到實務操作、教學普及直至學科發展的躍升,學界仍需付出巨大努力,從頭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