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市場 » 財務披露匯率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財務披露匯率

發布時間: 2021-03-16 18:53:37

A. 衍生金融工具需要在表內披露的內容有哪些

衍生金融工具派生於傳統金融工具,是通過預測股價、利率、匯率等未來行情趨勢,採用支付少量保證金,簽訂跨期合同或互換不同金融工具等交易形式的一種新興金融工具。上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衍生工具的興起和發展最為引人注目,其具有契約性和未來性、杠桿性、高風險性和價值變動性等特點,使得傳統會計理論無法對其作合理科學的解釋並對其准確計量和充分披露。為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保護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必須改變衍生金融工具現有的披露模式,以達到企業相關會計信息進行充分披露的目的。

一、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現狀及其局限性

(一)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局限性
傳統的會計模式是以實現原則為確認基礎,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基礎,以表內貨幣性指標為主要信息的報告模式。這樣,以合同或契約形式出現的衍生金融工具因其不符合傳統會計要素的定義和確認的標准,不具有實物形態或非貨幣性形態,一直被視為「表外項目」而不加重視。財務報告的根本目標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在不同的時期,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人們從關注歷史信息轉向關注未來信息。要求披露的信息量和范圍大為擴大,對會計信息質量(比如相關性和可靠性、可比性和一致性等)的理解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傳統財務報告暴露出很多的局限性,企業內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都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傳統的會計報告模式亟待改革
傳統的會計報告模式是以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狀況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及報表附註說明為報告主體,主要提供貨幣化的會計信息。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很強的流通性、很高的風險性和運用的復雜性,因此,及時准確地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信息十分重要。但在傳統的會計模式下,由於會計確認原則及會計計量原則的局限性,衍生金融工具不能作為正式項目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而只能以表外業務的形式出現。這種處理方式不能反映衍生金融工具對企業資產負債關系的影響,不符合充分揭示原則的要求,使投資者不能充分了解由於投資公司擁有的大量衍生金融工具所帶來的風險,這實際上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同時,由於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很強的杠桿作用,金融合約的價值往往高於保證金價值的數倍,這種高風險可能產生的後果是任何投資者進行決策時都不能不考慮的重要信息。如果衍生金融工具不能在會計報表中充分揭示,將會隱藏巨大的風險,從而誤導投資者,使之作出錯誤的決策。鑒於此,必須改革現行的會計報告模式,對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給予足夠的重視。

二、對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探析

(一)財務報告模式目前仍是財務信息的主要來源
目前,財務報告仍是人們獲取企業財務信息的最主要途徑。正如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詹金斯委員會報告」中所指的,「沒有證據表明由於用戶認為信息不相關或其他原因而放棄財務報表的分析」,「沒有用戶建議財務報表應當予以淘汰並由組織財務信息的基本不同的手段來取代」…。但現行財務報告體系不能充分揭示有價值的信息,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可靠性受到了來自多方面的批評和懷疑。因此,必須在基本肯定現行財務報告模式的前提下對其進行改進。特別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二)衍生金融工具對傳統會計模式提出挑戰
衍生金融工具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迅速,它對現代經濟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對現行傳統的會計模式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國際會計界從多個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首先是爭取將衍生金融工具從表外項目的范疇納入到表內予以披露。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IASC)在《編制和表述財務報告的概念結構》中,對可列為財務報表要素的項目的確認標准作過如下表述:(1)與擬被確認的項目有關的未來經濟利益很有可能流入或者流出企業;(2)擬被確認的項目的成本或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加以計量。這個確認標准突破了傳統會計確認標準的約束,放棄了以強調「過去交易或事項的結果」為標準的確認原則,而強調以「風險與報酬的實質轉移」為標準的確認原則。這一修訂使衍生金融工具成為報表要素,在表內進行反映成為可能。不過,由於衍生金融工具的復雜性,且仍處於不斷的創新之中,會計確認原則的修訂僅能使部分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納入表內,而不能使所有的衍生金融工具信息都能在表內列示。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確認與計量
美國的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FASll9和IAS32的頒布,基本上使衍生金融工具所引起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確認和計量在財務報表內披露得以實現。FASB也不再局限於在財務報表的附註中對衍生金融工具進行披露。1998年6月,FASB和IASC先後發表了第133號准則「衍生工具和避險活動會計」及「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而被會計界譽為是對金融工具會計甚至可以說是對財務會計確認與計量的重大突破。其基本觀點可以概括如下:(1)衍生金融工具代表了符合資產或負債定義的權利(rights)或義務(obli-gations),因而應當在財務報表中予以報告。(2)公允價值(Fair Value)是對金融工具最相關的計量屬性;而對衍生金融工具來說,可能是唯一相關的計量屬性。(3)只有這樣的資產或負債項目(即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才應當在財務報表中報告。(4)計劃列為避險項目所應提供的專門會計處理僅限於合格的項目。
按照FASB的觀點,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第6號關於資產和負債的基本特徵證明,把衍生金融工具列為資產或負債是有充分根據的。因為,衍生金融工具的結算無非是處於有利或不利兩種情況下。在有利條件下,衍生金融工具的結算能導致收入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或非金融資產,這是可能的經濟利益,FASB認為這「令人信服地說明此種衍生金融工具是一項資產」。同樣,在不利條件下結算衍生金融工具,需要支付現金、或金融資產或非金融資產,即承擔未來犧牲資產的責任,這又足以說明此項衍生金融工具是一項負債。FASB認為,確認此種資產或負債能使財務報表更為完善,並包括更多的信息。不過,這些衍生金融商品不像股票、債券、借款等傳統的金融商品,它們開始發生時常常只反映一種相互承諾的交換,而很少甚至沒有轉移有形的補償物。
由此可見,把衍生金融工具作為取得未來經濟利益的權利或償付未來經濟損失的義務,符合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中的資產和負債的定義,而確認為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若用公允價值原則又能順利地解決它們的計量問題。因為應用公允價值計量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能夠提供決策相關的信息。鑒於當前諸多條件尚不具備,採用混合屬性模式,即金融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大多數金融負債按歷史成本計量。這種公允價值和歷史成本原則並存的會計計量模式不僅解決了衍生金融工具的計量問題,而且彌補了傳統財務報表中單一計量原則的缺陷。應該說,這種計量模式對衍生金融工具的計量是恰當的,它使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在財務報表上進行可靠的計量和真實的反映。但是,它僅是一種權宜之計,會計界正尋求更為理想的解決方法,以反映更相關的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信息。

(四)有待尋求一種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良策
會計信息在財務報表中的披露必須滿足充分揭示的原則,這是提高信息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基本條件。美國著名會計學家亨得里克森認為,企業會計報表的充分揭示原則應包括三項揭示標准:(1)揭示的適當性,指會計報表至少要揭示不致令決策者產生誤解的信息;(2)揭示的公正性,指會計報表所提供的信息不偏袒於任何一個報表閱讀者和使用者;(3)揭示的充分性,指在報表中要盡量包括所有與決策相關的重要信息。充分揭示原則應把上面的三項標准結合起來考慮,恰當運用。也就是說,如果衍生金融工具被忽略或遺漏,將引起信息使用者對財務報告的誤解或誤導其決策,則該項信息應予以揭示。例如,根據IASC第48號徵求意見稿中的規定,對第一類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不論其是否確認,企業都必須披露關於每一類金融工具的范圍及性質的信息、利息風險的信息、信用風險的信息和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的披露,對衍生金融工具的反映是比較充分的,必然會促進財務報表體系的發展和完善,使財務報表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價值並滿足相關性的要求。 三、衍生金融工具對財務報表體系影響的思考

衍生金融工具作為極其活躍的新的金融形式,必然會導致傳統的財務報表體系發生巨大的變革。

(一)對財務報表要素構成的影響
修訂後的財務報表要素確認標准放棄了以「過去交易或事項的結果」為標準的確認原則,強調以「風險與報酬的實質轉移」為標準的確認原則,從而使衍生金融工具有可能成為財務報表要素的成員之一。IASC第32號准則中已經提出了金融資產、金融負債、權益性工具等幾個新概念,必然會使傳統的財務報表要素構成發生變革。因此,對傳統財務報表要素構成將產生一定影響,應做如下改進:
1 完善現有會計報表格式。為充分反映衍生金融工具對企業未來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影響,有利報表使用者對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需求,在傳統資產負債表基礎上,設計按金融性、非金融性分類的資產負債表,以便報表使用者直接獲得關於金融性的如下信息:(1)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和合約期限結構;(2)進行敏感性分析。披露市場波動情況下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價值的可能變化等。
2 增設衍生金融工具明細表。對已在企業運作的衍生金融工具,根據其風險的集中程度,增設衍生金融工具明細表。較為詳細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名稱、發生日期、實際成本、現行公允價值、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質、交易條件、合同條款,損益金額以及採用的會計政策和方法等內容。
3 報表附註要披露資產負債表日風險集中信息。按照我國《企業會計准則第37號一金融工具列報》的要求,應當在報表附註中披露與衍生金融工具相關的信息有:(1)衍生金融工具風險及其形成原因;(2)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管理目標、政策和過程以及計量風險的方法;(3)衍生金融工具信用風險信息:(4)市場風險信息等。

(二)對財務報表的結構和編制方法的影響
打破傳統會計要素對「資產」、「負債」的定義僅限於過去發生的交易和事項的限制,而將之擴展到正在發生和未來發生的交易事項,使衍生金融工具符合會計要素定義得以納入財務報表,作為表內正式項目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融入財務報表體系,應在修改、補充表內項目,對其進行表內揭示的同時,還應對企業編報的報表種類加以補充,增加專門披露有關金融工具,特別是衍生金融工具運用情況的輔助報表,應對已經納入表內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作進一步的說明。
參照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公布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第五輯《企業財務報表項目的確認與計量》,財務報告應包括財務報表主報、財務報表注釋、輔助信息報表、財務報告的其他方法等四個組成部分。
1 財務報表主表。這是報表的核心組成部分。表內披露內容應包括:(1)符合金融資產或負債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面值、合同或名義上的金額,在合約買賣雙方分別確認為一項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2)繳納保證金的金額和支付的期權費的金額,確認為企業的一項金融資產;(3)上述金融負債和金融資產在報告日的公允價值。
2 財務報表注釋。進一步披露每一份合約的金額。表外揭示的合約金額是對表內列報的必要補充,同時還應說明表內確認所採用的會計政策。
3 輔助信息。應披露以下內容:
(1)衍生金融工具的類別及性質。如金融期貨、期權、互換等,並進一步披露其所屬的小類,如利率期貨、外匯期貨、股票指數期貨等。
(2)從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目的。對在報告日所持有的每一項衍生金融工具應詳細說明持有目的,分別揭示是出於套期保值還是出於投機目的。
(3)相關風險及風險管理政策。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伴隨著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等,必須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對相關信息予以披露。並對避險的凈投資項目的性質及用於避險的衍生金融工具種類等風險管理政策以予說明。
(4)衍生金融工具價值的相關信息。打破傳統會計要素對「資產」、「負債」的定義僅限於過去發生的交易和事項的限制,而將之擴展到正在發生和未來發生的交易事項,使衍生金融工具符合會計要素定義得以納入財務報表,作為表內正式項目反映。
(5)市場價格預測信息。對於企業在報告日所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應揭示其市場價格在未來的可能變化。
(6)未來現金流量預測。對於報告日所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應揭示其在未來可能引起現金流量波動的風險。
4 財務報告的其他方法及其說明。如反映不符合當前會計政策要求的重要信息、附加說明等。

(三)對財務報表及時披露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信息的影響
評價網路財務報告的信息作用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會計報告的時間因素,即會計期間結束後多長時間內會計報告通過網路傳遞給使用者;二是會計報告的電子形式因素,即會計報告通過網路以何種形式展現在使用者面前。實施衍生金融工具網路財務報告最先考慮的是時間因素,而不是會計報告形式因素,由於衍生金融工具的價值波動幅度相當大,因而如何在第一時間向會計報表使用者提供衍生金融工具價值變動信息就更顯重要。
在我國剛開始進行股份制改革和證券市場試點時,要求將會計報告放置於公司指定地點,並告知相關股東可以前去查詢和閱讀。從1993年6月份起,中國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在指定報刊上公布會計報告。實地查詢和報紙公開會計報告的方式都需要在會計期間結束後一段很長時間內才能將會計信息傳達至使用者,所以無法滿足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信息時效性的極高要求。因此,藉助網路技術,採取網路財務報告才能徹底解決衍生金融工具對會計信息時效性要求的問題。
為能及時向使用者傳送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信息,最為簡單的方法就是提高企業整體定期財務報告的披露時效性。當企業整體財務報告的披露時間縮短時,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就提高了。這種方法無需考慮衍生金融工具的價值可能發生巨大變動的獨有特性,從而不單獨採取提高衍生工具會計信息及時性的措施。本世紀以來,各大會計監管機構陸續採取了提高財務報告及時性的措施,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是直接縮短定期報告的披露時間。美國證監會SEC在2002年9月發布了「縮短定期報告編報日期和通過互聯網報告」的規則,要求在三年時間內將年度報告的披露期限縮短至60天,季度報告披露期限縮短至35天。我國目前規定上市公司必須在年度結束後4個月內公布上年度會計報表,必須在季度結束後2個月內公布上季度會計報表。
二是推行業績快報制度。業績快報制度是指會計期間結束後,在正式的定期報告披露前,上市公司可以通過網路及時披露未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主要會計數據和經營指標的一種制度。日本不縮短定期報告披露期限,而是採用業績快報形式。我國從2004年開始在中小企業板塊推行業績快報制度,並逐漸推廣到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
通過網路報告會計信息,將對財務報表及時披露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信息產生影響,同時有助會計信息的整體時效性和相關性的提高。但受現階段會計技術條件的限制,企業仍然無法縮短披露會計報告的日期,隨著會計和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完善,定期報告的披露期限將可以進一步縮短。

四、結論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和金融市場的國際化,衍生金融工具逐漸成為我國經濟運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發展與應用,不僅使金融理論發生了劇烈變革,也給傳統的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帶了深遠的影響,尤其表現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因而,衍生金融工具的相關信息能客觀披露實為必要。筆者認為,應當改善財務報表格式、調整財務報表要素構成,增加衍生金融工具明細項目及風險變動的披露內容。應當改進財務報表編制方法,以達到充分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相關信息的目的。應當使用網路報表以達到報表報出的時效性要求。

B. 請問會計中的列報是什麼意思

會計中的列報,是指交易和事項在報表中的列示和在附註中的披露。
在財務報表的列報中,「列示」通常反映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報表中的信息,「披露」通常反映附註中的信息。《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以下簡稱財務報表列報准則)規范了財務報表的列報。

財務報表列報的核心內容:
(一)資產負債表的列報規定及變化
資產負債表應單獨列報的項目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生物資產、權益法核算的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投資性房地產、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類增加的項目:交易性金融負債、遞延所得稅負債、將原應付工資和應付福利費兩個項目合並為「應付職工薪酬」、將原來的應交稅金和其他應交款合並為「應交稅費」。同時,取消了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

(二)利潤表的列報規定及變化
1、直接列報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不再區分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營業成本;
2、費用按照功能分類,分為從事經營業務發生的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等;
3、將原應計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和管理費用等的各項稅金統一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反映;4.增加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產減值損失和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三個項目。

(三)現金流量表的列報規定及變化
1、新的現金流量表准則規定企業應當在附註中披露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信息;
2、金融企業(含保險公司)可根據行業特點和現金流量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其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項目;
3、購買或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的現金流量以凈額單獨列示在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中;
4、關於外幣現金流量的折算和列示:外幣現金流量應折算成企業的報告貨幣,經折算後的外幣現金流量應依其性質分別歸入經營活動、投資活動或籌資活動中;
5、匯率變動對現金流量的影響,以現金流量發生日或平均匯率折算,與經營活動、投資活動或籌資活動分開,單獨列示。

(四)增加了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應當全面反映一定時期所有者權益變動的情況,不僅包括所有者權益總量的增減變動,還包括所有者權益增加變動的重要結構性信息,特別是要反映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讓報表使用者准確理解所有者權益增加變動的根源。凈利潤及其分配情況作為所有者權益變動的組成部分,不需要單獨設置利潤分配表。

C. 財務報表附註應當披露哪些內容

附註應當按照如下順序披露有關內容:

(一)企業的基本情況

1、企業注冊地、組織形式和總部地址。

2、企業的業務性質和主要經營活動,如企業所處的行業、所提供的主要產品或服務、客戶的性質、銷售策略、監管環境的性質等。

3、母公司以及集團最終母公司的名稱。

4、財務報告的批准報出者和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

(二)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

(三)遵循企業會計准則的聲明

企業應當聲明編制的財務報表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的要求,真實、完整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信息。以此明確企業編制財務報表所依據的制度基礎。

如果企業編制的財務報表只是部分地遵循了企業會計准則,附註中不得做出這種表述。

(四)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

根據財務報表列報准則的規定,企業應當披露採用的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不重要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可以不披露。

1、重要會計政策的說明

由於企業經濟業務的復雜性和多樣化,某些經濟業務可以有多種會計處理方法,也即存在不止一種可供選擇的會計政策。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說明會計政策時還需要披露下列兩項內容:

(1)財務報表項目的計量基礎。會計計量屬性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這直接顯著影響報表使用者的分析,這項披露要求便於使用者了解企業財務報表中的項目是按何種計量基礎予以計量的,如存貨是按成本還是可變現凈值計量等。

(2)會計政策的確定依據,主要是指企業在運用會計政策過程中所作的對報表中確認的項目金額最具影響的判斷。

2、重要會計估計的說明

財務報表列報准則強調了對會計估計不確定因素的披露要求,企業應當披露會計估計中所採用的關鍵假設和不確定因素的確定依據,這些關鍵假設和不確定因素在下一會計期間內很可能導致對資產、負債賬面價值進行重大調整。

在確定報表中確認的資產和負債的賬面金額過程中,企業有時需要對不確定的未來事項在資產負債表日對這些資產和負債的影響加以估計。

(五)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以及差錯更正的說明

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及其應用指南的規定,披露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以及差錯更正的有關情況。

(六)報表重要項目的說明

企業應當以文字和數字描述相結合、盡可能以列表形式披露報表重要項目的構成或當期增減變動情況,並且報表重要項目的明細金額合計,應當與報表項目金額相銜接。在披露順序上,一般應當按照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順序及其項目列示的順序。

(七)其他需要說明的重要事項

這主要包括或有和承諾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等,具體的披露要求須遵循相關准則的規定,分別參見相關章節的內容。

(3)財務披露匯率擴展閱讀

附註的編制形式:

1、章節附註說明:這是附註的主要編制形式,一般適用於說明內容較多的項目;

2、括弧說明:此種形式常用於為會計報表主體內提供補充信息,因為它把補充信息直接納人會計報表主體,所以比起其他形式來,顯得更直觀,不易被人忽視,缺點是它包含內容過短;

3、備抵賬戶與附加賬戶:設立備抵與附加賬戶,在會計報表中單獨列示,能夠為會計報表使用者提供更多有意義的信息,這種形式目前主要是指壞賬准備等賬戶的設置;

4、腳注說明:指在報表下端進行的說明,例如,說明已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和已包括在固定資產原價內的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原價等;

5、補充說明:有些無法列入會計報表主體中的詳細數據、分析資料,可用單獨的補充報表進行說明,比如,可利用補充報表的形式來揭示關聯方的關系和交易等內容。

D.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的適用匯率在什麼地方查

現在多種多樣的理財方式各種平台
銀行理財產品還可以吧,不過時間有點長
不如回投資理財通的項目,答這樣支取自由
如果是貨幣基金 定期理財或者是保險理財
這樣基本是無風險 穩賺不賠的
說的風險是指數基金的
指數基金是高風險高回報的 可能存在賠本的

E. 外幣(美元)入賬摺合人民幣的匯率

別的會計選擇的匯率日期不同,有選1日的,有選月中的。而且每日的不同時間匯率也不同。沒有具體應該選那天的規定。以你的習慣就行

F. 財務報表附註應當披露哪些內容

會計報表附註
企業的年度會計報表附註至少應披露如下內容,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一)不符合會計核算前提的說明
(二)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說明
(三)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的說明,以及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說明,主要包括以下事項:
1.會計政策變更的內容和理由;
2.會計政策變更的影響數;
3.累積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的理由;
4.會計估計變更的內容和理由;
5.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
6.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的理由;
7.重大會計差錯的內容;
8.重大會計差錯的更正金額。
(四)或有事項的說明
1.或有負債的類型及其影響,包括:
(1)已貼現商業承兌匯票形成的或有負債;
(2)未決訴訟。仲裁形成的或有負債;
(3)為其他單位提供債務擔保形成的或有負債;
(4)其他或有負債(不包括極小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或有負債);
(5)或有負債預計產生的財務影響(如無法預計,應說明理由);
(6)或有負債獲得補償的可能性。
2.如果或有資產很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時,則應說明其形成的原因及其產生的財務影響。
(五)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說明
應說明股票和債券的發行、對一個企業的巨額投資、自然災害導致的資產損失以及外匯匯率發生較大變動等非調整事項的內容,估計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影響;如無法作出估計,應說明其原因。
(六)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說明
1.在存在控制關系的情況下,關聯方如為企業時,不論他們之間有無交易,都應說明如下事項:
(1)企業經濟性質或類型、名稱、法定代表人、注冊地、注冊資本及其變化;
(2)企業的主營業務;
(3)所持股份或權益及其變化。
2.在企業與關聯方發生交易的情況下,企業應說明關聯方關系的性質、交易類型及其交易要素,這些要素一般包括:
(1)交易的金額或相應比例;
(2)未結算項目的金額或相應比例;
(3)定價政策(包括沒有金額或只有象徵性金額的交易)。
3.關聯方交易應分別關聯方以及交易類型予以說明,類型相同的關聯方交易,在不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正確理解的情況下可以合並說明。
4.對於關聯方交易價格的確定如果高於或低於一般交易價格的,應說明其價格的公允性。
(七)重要資產轉讓及其出售的說明
(八)企業合並、分立的說明
(九)會計報表重要項目的說明,包括:
1.應收款項(不包括應收票據,下同)及計提壞賬准備的方法
(1)說明壞賬的確認標准,以及壞賬准備的計提方法和計提比例,並重點說明如下事項:「
①本年度全額計提壞賬准備,或計提壞賬准備的比例較大的(計提比例一般超過40%及以上的,下同),應單獨說明計提的比例及其理由;
②以前年度已全額計提壞賬准備,或計提壞賬准備的比例較大的,但在本年度又全額或部分收回的,或通過重組等其他方式收回的,應說明其原因,原估計計提比例的理由,以及原估計計提比例的合理性;
③對某些金額較大的應收款項不計提壞賬准備,或計提壞賬准備比例較低(一般為5%或低於5%)的理由;
④本年度實際沖銷的應收款項及其理由,其中,實際沖銷的關聯交易產生的應收款項應單獨披露。
(2)應收款項應按下列格式分別進行披露:
2.存貨核算方法
(1)說明存貨分類、取得、發出、計價以及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的攤銷方法,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的方法以及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依據。
(2)存貨應按下列格式披露:
項 目 期初余額 期末余額
原材料
庫存商品
低值易耗品
包裝物
……
合 計
3.投資的核算方法
(1)說明當期發生的投資凈損益,其中重大的投資凈損益項目應單獨說明;說明短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的期末余額,其中長期股權投資中屬於對子公司、合營企業、聯營企業投資的部分,應單獨說明;說明當年提取的投資損失准備。投資的計價方法、以及短期投資的期末市價;說明投資總額占凈資產的比例;採用權益法核算時,還應說明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會計政策的重大差異;說明投資變現及投資收益匯回的重大限制;股權投資差額的攤銷方法、債券投資溢價和折價的攤銷方法以及長期投資減值准備的計提方法。
(2)短期投資應按下列格式披露:
項 目 期初余額 本期增加數 本期減少數 期末余額
一、股權投資合計
其中:股票投資
二、債券投資
其中:國債投資
其他債券
三、其他投資
合 計
(3)長期投資應按下列格式披露:
項 目 期初余額 本期增加數 本期減少數 期末余額
一、長期股權投資
其中:對子公司投資
對合營企業投資
對聯營企業投資
二、長期債權投資
其中:國債投資
三、其他股權投資
合 計
(4)長期股票投資還應按以下格式披露:
被投資單位名稱 股份類別 股票數量 占被投資單位股權的比例 初始投資成本
(5)長期債券投資還應按以下格式披露:
債券種類 面值 年利率 初始投資成本 到期日 本期利息 累計應收或已收利息
4.固定資產計價和折舊方法
(1)說明固定資產的標准、分類、計價方法和折舊方法,各類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率和折舊率,如有在建工程轉入、出售、置換、抵押和擔保等情況的,應予說明。
(2)固定資產還應按下列格式披露:
項 目 期初余額 本期增加數 本期減少數 期末余額
一、 原價合計
其中:房屋、建築物
機器設備
運輸工具
……
二、累計折舊會計
其中:房屋、建築物
機器設備
運輸工具
……
三、固定資產凈值合計
其中:房屋、建築物
機器設備
運輸工具
……
5.無形資產的計價和攤銷方法
無形資產應按下列格式披露:
種類 實際成本 期初余額 本期增加數 本期轉出數 本期攤銷數 期末余額
6.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方法
長期待攤費用應按下列格式披露:
種 類 期 初 數 本期增加 本期攤銷 期 末 數
(十)收入
說明當期確認的下列各項收入的金額:
1.銷售商品的收入;
2.提供勞務的收入;
3.利息收入;
4.使用費收入:
5.本期分期收款確認的收入
(十一)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
說明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是採用應付稅款法,還是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如果採用納說影響會計法,應說明是採用遞延法還是債務法。
(十二)合並會計報表的說明
說明合並范圍的確定原則;本年度合並報表范圍如發生變更,企業應說明變更的內容、理由。
(十三)有助於理解和分析會計報表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

G. 高級財務會計,關於所得稅和外幣折算報表的問題

一、外幣報表折算的問題所在

外幣報表折算的焦點問題集中在匯率的選擇上面。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外幣匯率是穩定的,那麼外幣折算的方法就無異於把千克折算成其他的重量計量單位。但是大多數國家在貨幣市場上是自由定價的,所以匯率的不穩定性以及外幣折算時選擇的匯率種類對折算的結果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將外幣折算成本國貨幣時有三個可供選擇的匯率:第一個是歷史匯率,這是業務發生時的匯率,使用歷史匯率可以在本國貨幣報表上保留外幣項目的原始成本,可以保護財務報表免受折算損益的影響。第二個是現行匯率,指報表編制日當天的匯率,使用現行匯率會產生折算差異。第三個是平均匯率,是現行匯率與歷史匯率的簡單加權平均。

這三種匯率中,外幣報表折算各個項目應該採用哪種最好?是按照編制報表日的現行匯率折算,還是按原入賬的歷史匯率折算,或者按照編制報表期內的平均匯率折算?折算損益應該怎樣進行會計處理?對於以上問題的回答,就是下文要講到的外幣報表折算方法了。

二、現行匯率法與時態法

總體來說,外幣報表的折算方法共有四種:流動與非流動法、貨幣與非貨幣法、現行匯率法和時態法。當今世界各國對外幣報表折算的最佳方法的選擇只是在現行匯率法與時態法之間進行的,所以下文僅對這兩種方法進行比較介紹。

1.現行匯率法的基本特徵

現行匯率法是將外幣報表中所有資產、負債項目按統一的期末資產負債表日的現行匯率折算,只對子公司報表中的所有者權益項目採用歷史匯率進行折算。若子公司收益表中的收入和費用交易發生頻繁,也可以採用當期的平均匯率。

這種方法可以保持子公司外幣報表原先表述的財務結果和關系,並且揭示匯率變動對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資凈額(母公司權益)的影響,所以折算過程中發生的折算損益將作為資產負債表中權益的獨立項目遞延處理。在母公司出售子公司或者認為折算損益已經永久性減少以前,累計的折算損益都不能轉入留存收益。

2.時態法的基本特徵

時態法是一種多匯率方法,它在對外幣報表中項目進行折算時,分別採用其計量所屬日期的匯率進行。具體做法是,現金、應收項目、應付項目用現行匯率換算;用歷史成本記載的非貨幣性資產、負債項目用歷史匯率換算,用現行價值記載的非貨幣性資產、負債項目用現行匯率換算;實收資本按投入時的歷史匯率折算,留存收益為折算數字;收入與費用項目按照交易發生日的匯率折算,若企業收入費用交易發生頻繁,也可以採用當期的平均匯率來折算。

時態法認為外幣折算是對外幣計量的既定價值的重新表述,它不應該改變計量項目的屬性,只是一種計量變換程序,即對外幣改用本幣計量,折算的結果好似子公司的報表中的資產和負債在交易時日就已經把發生額折算為本國貨幣等值。

時態法實質上認為匯率變動是一個客觀事實,只有在匯率變動的當期確認其對會計造成的影響,才能更好地滿足報表使用者預測和決策的需要,所以,時態法通常將折算差額直接記入當期合並損益中。

三、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和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的選擇

外幣報表折算的實務隨著跨國公司經營的日益復雜而不斷的發展,而且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與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對折算問題做出的反應,基本上可以代表其他國家的選擇,所以本文僅介紹這兩者的現行外幣報表折算政策。

1.FASB的第52號財務會計准則公告《外幣折算》(SFASNO.52)的規定

SFASNO.52是以功能貨幣的擇定為前提的,它反映被合並的子公司在經營管理上所持的貨幣觀念。一個特定國外主體的功能貨幣是此主體從事經營活動和產生現金流量的主要經濟環境中的貨幣。國外主體按其經營所處的環境不同,可以分為「母公司的有機組成部分」和「自主經營的國外主體」。前者所指的國外子公司視為母公司在境外經營的延伸,其功能貨幣就是美元,它的外幣財務報表要用時態法重新表述為美元表達的報表。後者是指在生產經營和財務決策上有較大的自主權,並與國外經濟環境融為一體的經濟實體,其功能貨幣一般為非母公司的報告貨幣,此時採用現行匯率法對國外子公司的外幣報表進行折算。

可以看出,52號准則同時接受以母公司觀點和以地方公司觀點作為報告的有效基礎,因此它這樣要求外幣折算應達到的目標:①在合並報表中反映按照每一個被合並的主體從事經營的主要通貨(它的「功能貨幣」)所計量的財務結果和財務關系;②提供通常認為與匯率變動對企業的現金流量和業主權益影響相一致的信息。

2.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制定的准則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的第21號公告《匯率變動的影響》把國外經營分為「構成報告企業經營整體組成部分的國外經營」和「國外實體」兩種,兩種實體採用何種方法對國外營業的財務報表進行換算,應根據其與報告企業相關的融資和經營方式而定。這樣,對前者應當採用時態法,對後者則應當採用現行匯率法。

3.兩個准則存在的問題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第21號公告與SFASNO.52的見解十分相似,跟以往的眾多准則相比它們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兼用時態法和現行匯率法。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時態法和現行匯率法孰優孰劣的爭論,但同時也帶來了問題:對國外子公司進行分類依賴於管理當局的職業判斷,而管理者可能因為知識的欠缺進行主觀臆斷,也可能出於粉飾其各項財務指標的目的選擇折算方法。而且如果跨國公司有若干個國外子公司,對這些子公司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外幣報表折算,會使得合並會計報表成為多種方法、觀點的疊加,對財務報表所傳達信息的可靠性造成影響。

四、我國外幣報表折算方法的現實選擇

我國目前尚未正式出台外幣折算的會計准則,但隨著國內涌現出大量的跨國公司,國家頒布有關的會計准則成為必然,所以曾兩次印發外幣折算的徵求意見稿。其中1995年7月印發的具體會計准則《外幣折算》(徵求意見稿)中關於外幣報表的折算,是先根據其與報告企業相關的融資和經營方式,將「境外營業」劃分為「報告企業經營組成部分的境外營業」和「境外實體」兩種類型。前者採用時態法,後者採用現行匯率法。雖然沒有引用「功能貨幣」這一概念,但採用的折算方法與折算差額的處理與前面論述的國際會計准則第21號公告和SFASNO.52基本相同。最近一次的徵求意見稿是財政部於2005年6月印發的具體會計准則《外幣折算》(徵求意見稿),其中規定外幣報表折算方法使用現行匯率法。

上述兩份意見稿表明我國對於外幣報表折算方法的選擇,前後歷經十幾年,數有變化,變化的目的是使外幣報表折算方法更適於我國的現實狀況。我們認為外幣報表的折算方法的選擇應該是若干影響因素權衡的結果,比如各種折算方法的特點、我國跨國公司現狀、我國的會計環境等因素,結合上述因素與財政部2005年6月印發的具體會計准則《外幣折算》(徵求意見稿)我們有以下幾點思考:

1.財政部2005年6月印發的徵求意見稿比起1995年7月的徵求意見稿明顯的不同點是並沒有將境外營業劃分為「報告企業經營組成部分的境外營業」和「境外實體」兩種類型,而是直接規定企業將境外經營的會計報表並入其會計報表時應當按照現行匯率法進行折算。這能避免兼用時態法和現行匯率法導致的問題,使得管理者不能通過精明的境外營業分類來操縱收益或者其他財務報表項目金額,可以一定程度上緩和兼用兩種折算方法引起的爭議,但是單一使用現行匯率法又會產生如下問題。

2.從現行匯率法與時態法的特點看,現行匯率法是對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都乘上一個常數(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所以現行匯率法能保持原外幣報表中各個項目的比例關系。但是現行匯率法假設所有的外幣資產和負債都承受匯率變動的風險,由於存貨和固定資產的價值基本上不受匯率變動的影響,這種假設很少成立。而且,用現行匯率折算歷史成本產生的數字很難解釋,因為它既非歷史成本也非現行市價。在時態法下,匯率變動影響的是外幣報表中的貨幣性項目,其他非貨幣性項目基本上不受影響,且要求在外幣報表上用歷史成本計量的項目要用歷史匯率折算,比較符合客觀實際情況。

3.目前我國跨國公司的現狀是中小企業在數量上占相當比重,海外子公司規模偏小,與歐美的跨國公司相比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不能相提並論。而且我國的跨國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多數屬於母公司的國外有機組成部分,其業務基本是銷售母公司出口產品,只不過是國內業務向海外的延伸。這種情況下母公司注重的是海外子公司的損益,時態法比現行匯率法更符合要求,因為時態法將折算結果計入各個年度的合並損益,就好像是母公司直接從事這類經營活動的結果一樣。

4.全球經濟一體化意味著我國經濟將進一步融入國際經濟體系,我國企業要遵照國際慣例開展經營活動,這將成為未來會計環境中佔主導地位的影響因素。我國加入WTO後,更多的跨國公司會選擇海外融資,這些跨國公司將承受來自海外交易所的壓力促使其採用國際會計准則取代國內准則以減少和消除我國會計同國際會計間的差異,提高其國際可比性。所以徵求意見稿規定用現行匯率法雖然能避免兼用兩種折算方法帶來的問題,但不利於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的協調。

綜上所述,外幣報表折算方法選擇的爭議還遠沒有結束,隨著我國跨國公司在國外投資項目的不斷擴大,外幣報表折算業務會越來越多,對外幣報表折算的理論研究也將日益深入。

H. 企業發生外幣折算業務,應當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計入當期損益的匯兌差額。

正確。

第五章 披露
第十六條 企業應當在附註中披露與外幣折算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企業及其境外經營選定的記賬本位幣及選定的原因,記賬本位幣發生變更的,說明變更理由。
(二)採用近似匯率的,近似匯率的確定方法。
(三)計入當期損益的匯兌差額。
(四)處置境外經營對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的影響。

I. 上市公司披露年報主要是哪些數據對股價有影響

1.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

2. 股本變動及股東情況;

3. 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4. 公司治理結構;

5. 董事會報告;

6. 重要事項;

7. 財務會計報告;

可以先看「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在其中可以看到最常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公司的基本盈利能力。在這些數據中有一條叫「每股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這一指標投資者應高度重視,它可以體現出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是否真的賺到了利潤。

市場有很多績優公司不但不給投資者分紅反而每每提出融資方案。仔細考察的話,這種公司的該項指標往往和每股收益相去甚遠,也就是說公司只是紙上富貴,利潤中的水分很大。

「股本變動及股東情況」中可以找到一條「報告期末股東總人數」。還可以用流通股數量除以股東人數,看看每一個股東的平均持股量也可以覺察到是否存在主力活動。

「董事會報告」中包括若干小項,有三項必須要看:

a.「公司財務狀況」可以看到主營業務利潤、凈利潤總額的同比增長率,從中可以看出公司的發展趨勢。

b.公司投資情況。特別是一些新股、次新股,要注意其投資項目的進展狀況。

c.新年度的發展計劃,尋找公司的發展計劃中是否存在與市場熱點吻合的地方。

「財務會計報告」,主要包括三張報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其中的利潤表中會列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即通常所說的三費)。通過三費可以考察出公司的內部管理能力,可以把三費的同比變化與凈利潤增長率加以對比,如三費的增幅高於凈利潤的增幅則說明公司的管理尚待加強。

(9)財務披露匯率擴展閱讀:

投資者首先要閱讀財務摘要指標,了解公司收益情況,比較公司業績的變化情況;其次,在分析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時,一些指標要重點考察,如損益表中的主業收入、毛利、主業利潤、營業利潤、凈利潤的增長率,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存貨絕對變化和相對主業收入的比例等。如指標出現明顯異常的變化,就需尋找其變化的原因;第三,除了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外,公司年報中這樣幾方面的內容也需認真閱讀,比如公司管理層對經營情況認可程度的信息、公司重大事件、財務報表的附註及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從中可了解公司和中介機構對公司經營情況的解釋。

上市公司在披露年報之前都要與交易所預約披露時間,投資者可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首頁的「年報預約查詢」欄目、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首頁的「上市公司定期報告預約披露時間表」的欄目,通過這兩個欄目,投資者可以在披露開始前,方便地查詢哪一家上市公司會在哪一天披露年報。一般來說,只有少數公司會變動預約時間,如果出現變動,交易所網站會馬上更新預約時間。

投資者通過網路閱讀年報比較方便,建議登錄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或網路財經、和訊、新浪財經等股票門戶網站。這些網站會在每天收盤之後,刊登上市公司年報及其年報摘要,時效性最強。投資者需要注意,上市公司年報在上述網站實際披露時間,比預約披露時間要早半天。也就是說,如果上市公司預約在1月23日披露年報,1月22日下午15點收盤後至24點間,公司年報就會在網站被披露。

J. 財務報表附註怎麼做

通常上市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國有控股公司、外商投資企業等都求編寫會計報表附註,年度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附註,起碼審計時會讓公司出示。
年度會計報表附註應披露如下內容:
(一)不符合會計核算前提的說明
(二)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說明
(三)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的說明,以及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說明,主要包括以下事項:
(四)或有事項的說明
(五)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說明
應說明股票和債券的發行、對一個企業的巨額投資、自然災害導致的資產損失以及外匯匯率發生較大變動等非調整事項的內容,估計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影響;如無法作出估計,應說明其原因。
(六)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說明
(七)重要資產轉讓及其出售的說明
(八)企業合並、分立的說明
(九)會計報表重要項目的說明
(十)收入,說明當期確認的銷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勞務的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費收入等
(十一)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
(十二)合並會計報表的說明,說明合並范圍的確定原則;本年度合並報表范圍如發生變更,企業應說明變更的內容、理由。
(十三)有助於理解和分析會計報表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