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回收 » 企業去杠桿的意義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企業去杠桿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3-28 22:04:29

Ⅰ 新聞報道說企業去杠桿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去「去杠桿化」?--金融危機下的現象
簡單來說,「杠桿化」指的就是借債進行投資運營,以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特別是投資銀行,杠桿化的程度一般都很高。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這種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本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單個公司或機構「去杠桿化」並不會對市場和經濟產生多大影響。但是如果整個市場都進入這個進程,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被迫或主動的把過去採用杠桿方法「借」的錢吐出來,那這個影響顯然不一般。
在經濟繁榮時期,金融市場充滿了大量復雜的、杠桿倍數高的投資工具。如果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加入「去杠桿化」的行列,這些投資工具就會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場也面臨著萎縮,相關行業受創,隨著市場流動性的大幅縮減,將會導致經濟衰退。
甚至有機構投資者認為,美國(即將)進入大規模去杠桿化的過程,這種影響將逐步向實體經濟擴散,導致美國陷入衰退,整個經濟調整期或許將需要十年。

Ⅱ 去杠桿對經濟發展趨勢真的有利嗎

總有一天,中國企業需要開始去杠桿。很難准確地預測這個過程會什麼時候開始,被什麼觸發,但去杠桿肯定是不可避免的。當它發生時,結果就是國內的需求增長會被嚴重拖累。而除非能找到其他需求來源,內需減弱意味著GDP增長大幅減速。
中國可以嘗試通過鼓勵非公司進行投資和支出,從而刺激需求。然而,從其他經濟體在類似處境下的歷史經驗來看,這條路可能不是特別行得通。原因是家庭負債近年來也在快速增長。指望他們在經濟增長放緩,並且假定企業去杠桿的這個時期加大借貸似乎不太現實。當然,我們可以期待中國利率降到接近於零,並開始實行量化寬松政策。
零利率和量化寬松政策將對人民幣造成顯著的貶值壓力。這或許行得通,因為歷史告訴我們的另外一件事是,需求不足、正經歷去杠桿化的經濟體,可以通過貨幣貶值並依靠外需來支持經濟增長。
當然,在這個假定情況下的大多數國家在並沒有大規模的貿易順差。而對中國來說,由於供應鏈貿易對中國十分重要,所以即使人民幣大幅貶值,對提振經濟的效果也不明顯,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人民幣貶值雖然會使出口更便宜,但也會使進口的原料、原件更昂貴。如果這些推理是正確的話,這就意味著,中國想要調整就需要使貨幣大幅貶值,不然更加緩慢的過程就會更加痛苦,又或許兩者都有點。

然而,一般的看法是,中國不會讓人民幣大幅貶值。貶值對提振凈出口的作用不大,但它會令以美元計價的貸款更加昂貴(從而增加了一些公司去杠桿的壓力),還會擠壓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並且讓政府丟面子。如果中國抵制貶值,那麼需求缺口將會更大,並且去杠桿過程的痛苦也會更大。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國不希望看到其外匯儲備以驚人的速度消失,政府將需要重新實行嚴格的資本管制。但是即使是最嚴厲的資本管制也可能有太多疏漏,無法阻止儲備一點一點地流出去(也無法抵擋最終的貶值壓力),除非中國政府同時對貿易和投資實行嚴厲的控制。然而,控制貿易和投資對中國經濟不會有任何好處。因此,合理的預期是,盡管政府可能會抵制貶值一段時間,它最終將選擇所有可行選項里最不壞的那個。
還有第三個潛在的需求來源:政府舉債。盡管中國經濟作為一個整體有很多的債務,但是中央政府的債務負擔是GDP的40-50%,屬於比較適中。如果去杠桿化開始突然發生,似乎可以肯定,中國政府會毫不猶豫地承擔問題債務,接手快不行了的公司,並且為巨額的公共投資行為借款。政府為債務融資的能力應該不成問題,他們可以鼓勵人們出於愛國心購買政府債券,或採用量化寬松。但花錢對拉動需求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這很難說。如果政府同時還要抵抗貨幣貶值,那麼中國可能會陷入與日本極其相似的情況,即巨額預算赤字也不足以拉動強勁復甦。
也許,也許,中國政策正好可以解決所有這些問題。也許它可以讓貨幣貶者,讓不良企業破產,保護好該被保護的債權人以防止恐慌,對信貸良好的借款人持續提供信用流動性,通過貨幣寬松政策保持住總需求,並在必要的時候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來確保人們相信這一切。然而在實踐中,政府總得先把一些大事搞砸,然後才能開始把事情做好。所以大概會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增長低迷的中國通過貶值來出口一部分疲軟輸出到國外,一種是拒絕貶值卻以嚴重得多的方式經濟下滑,到最後還是會輸出經濟疲軟。中國衰退將給世界各地都帶來通縮的壓力。如果到時候全世界還困在低通貨膨脹率和低利率之中,這是很可能的,那麼這一通縮的壓力就不會輕易被抵消。並且這一切還都是假設中國設法避免了重大金融危機。
在那之後,誰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或許歐元區將再次陷入衰退,最後解體。或許每個人都只是需要再咬緊牙關堅持幾年。但中國的債務負擔越大,中國去杠桿化將帶來的影響就越近在眼前,在不太遙遠的未來的某一個時間點,它就會發生。?

Ⅲ 什麼是去杠桿去杠桿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呢

去杠桿是什麼意思?去杠桿化通俗理解

1、通俗來講去杠桿就是減少負債。

去杠桿是什麼意思?去杠桿化通俗理解

1、通俗來講去杠桿就是減少負債。

2、定義:去杠桿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3、實質:其實杠桿的本質就是負債。借入資金後投入經營,可以實現以小(少量資本金)搏大(更大的總資產),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加杠桿。所以,只要有債務融資,就會有杠桿。我們國家金融體系以間接金融為主,也就是以銀行信貸為主,信貸在社會融資總量中佔比最大,所以經濟中的杠桿小不了。

(3)企業去杠桿的意義擴展閱讀

1、中國經濟去杠桿化的關鍵是穩住債務,遏制個人負債率過分上升、企業債務明顯偏高和地方財政過分上漲。

2、美國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最新觀點是,美國去杠桿化進程,已經導致了該國三大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房地產)價格的整體下跌。

3、格羅斯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目前處於去杠桿化的進程中,這將導致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出現下降,包括黃金鑽石、穀物這樣的東西。“我們經常說總有機會存在於市場的某個地方,但我要說現在不是時候。”

Ⅳ 企業為什麼要去杠桿,企業為什麼要去杠桿資訊

也就是去泡沫,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方能遠

Ⅳ 去杠桿通俗什麼意思

1、通俗來講去杠桿就是減少負債。

2、定義:去杠桿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3、實質:其實杠桿的本質就是負債。借入資金後投入經營,可以實現以小(少量資本金)搏大(更大的總資產),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加杠桿。所以,只要有債務融資,就會有杠桿。我們國家金融體系以間接金融為主,也就是以銀行信貸為主,信貸在社會融資總量中佔比最大,所以經濟中的杠桿小不了。

(5)企業去杠桿的意義擴展閱讀

1、中國經濟去杠桿化的關鍵是穩住債務,遏制個人負債率過分上升、企業債務明顯偏高和地方財政過分上漲。

2、美國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最新觀點是,美國去杠桿化進程,已經導致了該國三大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房地產)價格的整體下跌。

3、格羅斯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目前處於去杠桿化的進程中,這將導致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出現下降,包括黃金、鑽石、穀物這樣的東西。「我們經常說總有機會存在於市場的某個地方,但我要說現在不是時候。」

Ⅵ 政府要去杠桿這意味著什麼

去杠桿主要有三個層次,一是政府去杠桿,二是金融去杠桿,三是企業去杠桿。

政府去杠桿,就是削減政府債務,對中國而言重點是地方政府債務。其實中國政府整體債務佔GDP比重與美國、日本以及一些歐洲國家相比,還不算高,去杠桿的需求不是太迫切。主要問題是不透明,讓中央領導、銀行心裡沒底。所以我覺得與其說政府去杠桿,不如說是調結構更合適。

在經濟繁榮時期,金融市場充滿了大量復雜的、杠桿倍數高的投資工具。如果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加入「去杠桿化」的行列,這些投資工具就會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場也面臨著萎縮,相關行業受創,隨著市場流動性的大幅縮減,將會導致經濟衰退。

(6)企業去杠桿的意義擴展閱讀:

影響:

美國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最新觀點是,美國去杠桿化進程,已經導致了該國三大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房地產)價格的整體下跌。

格羅斯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目前處於去杠桿化的進程中,這將導致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出現下降,包括黃金、鑽石、穀物這樣的東西。「我們經常說總有機會存在於市場的某個地方,但我要說現在不是時候。」

格羅斯表示,一旦進入去杠桿化進程,包括風險利差、流動性利差、市場波動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會上升。資產價格將因此受到沖擊。 而且這個進程將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相影響、彼此加強的。

比如,當投資者意識到次貸風險並解除在次級債券上的投資杠桿時,那些和這些債券有套利關系的其他債券、持有這些債券的其他投資者、以及他們持有的其他品種,都會遭受影響。這個過程可能從有「瑕疵」的債券蔓延到無瑕疵的債券,並最終影響市場的流動性,進而沖擊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