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能給一份財務負債經營研究的論文3000字左右
企業負債經營風險與防範分析
論文關鍵詞:負債經營 風險 防範 論文摘要:負債經營是現代企業普遍採用的一種經營方式。文章通過分析企業負債經營的含義和優點、負債經營存在的風險,然後對其風險防範進行了探討。
一、負債經營的含義
負債經營是指企業通過銀行借款、商業信用、融資租賃和發行債券等方式取得借入資金來彌補自有資金的不足,以獲取最大收益的一種經營活動方式。它也是企業謀求其經濟獲得迅速增長,在一定的風險條件下採用的經營方式。
二、負債經營的利益
負債經營的內涵從資本經營的角度看,負債經營並不一定對企業不利。債務是企業的資本,對於債權人來說,它是一種借出資本,可以獲得利息報酬,並且也是一種資本經營;而對於債務人來說,它是一種借入資本,利用它來進行經營就是負債經營。負債經營可以獲利,可以實現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它是企業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因此,在企業經營狀況良好、投資報酬率較高的情況下,負債經營具有如下許多優點:
1.負債經營有利於降低企業綜合資金成本。一方面,對於資金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債權性投資的收益率固定,能到期收回本金;企業採用借入資金方式籌集資金,一般要承擔較大風險,但付出的資金成本較低。企業採用權益資金的方式籌集資金,財務風險小,但付出的資金成本相對較高。對於企業來說,負債籌資的資金成本低於權益資金籌資的資金成本。另—方面,由於負債籌資的利息支出是稅前支付,使企業能獲得減少納稅的好處,企業實際負擔的債務利息低於其投資者支付的利息。
2.負債經營具有財務杠桿作用。負債經營能給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效應」。由於利息支付是一項與企業贏利水平高低無關的固定支出,當企業的資金利潤率高於債務資金成本時,企業收益將會以更大程度增加,即財務杠桿效應。同時,企業可利用負債節省下來的自有資金創造更多的利潤。
3.負債經營能使企業從通貨膨脹中獲益。在各國通貨膨脹普遍存在的今天,貨幣貶值現象一直存在。在通貨膨脹環境中,貨幣貶值、物價上漲,而企業負債的償還仍然以賬面價值為標准而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這樣使企業獲得貨幣貶值的好處。
4.負債經營有利於保持企業的控制權。企業在籌集資金時,如果以發行債券或向銀行等金融部門借入資金等方式籌集債務資金時,債權人無權參與公司的管理決策。因此,負債籌資增加企業資金來源的同時不會影響到企業的控制權,又能有利於現有股東對於企業的控制。
5.負債經營可以起到節稅的作用。因為按現行制度規定,負債利息要計入財務費用,並且在所得稅前扣除,故可產生節稅作用,使企業少納所得稅,從而增加權益資本收益。利息費用越高,節稅額越大,使負債經營的企業同全部採用自有資金進行經營的企業相比,成本費用加大,利潤減少,應納所得稅額隨之減少,從而減少上繳的所得稅額,降低企業的稅負。
三、負債經營的風險
企業在進行負債經營過程中,具有以上優點,但因經營環境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特別是企業在舉債時預先設想的經營條件發生不利於企業經營發展的情況下,負債經營又會帶來以下風險:
1.負債經營能降低權益資金利潤率。雖然財務杠桿效應能有效提高權益資本的收益率,但風險與收益是並存的,杠桿效應同樣可能帶來權益資金收益的大幅下滑。當企業面臨經濟發展的低潮或其他原因帶來的經營困境時,由於固定數額的利息負擔,在企業資本收益率下降時,權益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2.負債經營會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面臨較好的市場行情時,負債經營能獲得對企業有利的杠桿效應。可是—旦市場行情變差或企業經營出現不善,由於利息的支付是無論企業盈虧都必須按時支付的,因此這給企業帶來加大的財務風險,它使處於困境的企業經營更加困難。
3.無力償付債務的風險。對於負債籌資,企業負有到期償還本金的法定責任。如果企業以負債進行的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率、或企業整體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惡化,或企業短期資金運用不當等,這些因素不僅會造成權益資本收益大幅下降,而且會使企業面臨無力償債的風險。其結果不僅造成企業資金緊張,影響企業信譽,嚴重的還可能使企業破產。 4.負債經營增加了再籌資風險。債務到期而資金不能及時收回,必須延期或舉新還舊,這樣會大大增加企業負擔,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從企業籌資的角度看,由於企業的負債經營,必然使企業的負債率增加,當企業的負債比率超過了一定程度後,對債權人的債權保障程度降低,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後增加負債籌資的能力,使未來籌資成本增加,籌資難度加大,影響企業的再籌資能力。
四、負債經營風險防範
負債經營是現代企業的主要經營手段之一,運用得當會給企業帶來收益,成為企業發展經濟的有利杠桿。但是,如果運用不當,則會使企業陷入困境,甚至會將企業推到破產的境地。因此,經營者對負債經營的風險應當有充分的認識,同時必須採取相關措施以防範負債經營風險:
1.樹立風險意識。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它必須獨立承擔風險。企業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時,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導致實際經營結果與預期效果相偏離的情況是難以避免的。因此,企業必須樹立風險意識,即要承認風險,正確認識風險,科學評估風險,預防風險發生。
2.建立有效的風險防範機制。企業必須立足市場,建立完善的風險防範機制和財務信息網路,及時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和防範,制定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風險規避方案,通過適當的籌資規模和合理的籌資結構來分散風險。
3.在成本收益和風險之間進行權衡。在具體項目上,企業所採用的籌資風險決策法是:首先,在籌資成本相同的情況下,選擇籌資風險最小的方案;其次,在籌資風險相同的情況下,選擇籌資成本最小的方案;最後,在籌資風險小但籌資成本大的方案或籌資風險大但籌資成本小的方案中,根據管理者對風險的態度和籌資收益效用的大小,選擇籌資風險和資金成本相對較小、籌資收益相對較大的方案。
4.確定適度的負債數額,保持合理的負債比率。負債經營能使企業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同時企業還要承擔由負債帶來的籌資風險損失。為了在獲取財務杠桿利益的同時避免籌資風險,企業一定要做到適度負債經營。企業應充分考慮企業未來時期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及穩定程度,企業所處行業競爭的情況等因素,確定最佳負債規模,保持權益資金和負債之間適當的比例關系。一般認為速動比率一般控制在1∶1比較適宜,流動比率控制在2∶1較為適宜。如果大於上述指標證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和變現能力較強,反之較弱。但上述兩項指標過高則會造成資金浪費,過低會形成資金周轉不靈,所以舉債時要做到比率協調。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選擇最優化的資金結構,是一項復雜和困難的工作,對一些生產經營好,產品適銷對路,資金周轉速度快的企業,負債比率可以適當高些;對於經營不理想,產銷不暢,資金周轉速度緩慢的企業,其負債比率應適當低些,否則就會使企業在原來商業風險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籌資風險。企業必須大力補充自有流動資金,降低資產負債率。
5.根據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制定負債財務計劃。在資金安排上,要考慮到借款的到期日和利息的支付日,要充分考慮到企業用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合理安排資金,避免資金調度失誤帶來的財務風險。企業應根據一定資產數額,按照需要與可能安排適量的負債。同時,還應根據負債的情況制定出還款計劃。如果舉債不當,經營不善,到了債務到期日無法償還,就會影響企業信譽。因此,企業利用負債經營加速企業發展,就必須從加強管理、加速資金周轉速度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資金佔用額,盡量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產銷率,減少應收賬款,增強對風險的防範意識,使企業在充分考慮影響負債各項因素的基礎上,謹慎負債。在制定負債計劃的同時須制定出還款計劃,使其具有一定的還款保證,企業負債後的速動比率不低於速動比率保持的安全區域。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同時還要注意,在借入資金中,長短期資金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結構趨於合理,並要防止還款期過分集中。
6.根據利率走勢,做出籌資安排。在利率水平較高時期,盡量少籌資或只籌集急需的短期資金。在利率處於由高向低過渡時期,也應盡量少籌資,不得不籌集的資金,應採用浮動利率的計息方式。在利率處於低水平時,籌資較為有利。在利率處於由低向高過渡時期,應積極籌集長期資金,並盡量採用固定利率的計息方式。通過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找出利率變動的趨勢,採取有效措施防範籌資風險,並在預測利率變動的同時,在籌資戰略和具體籌資過程中做出防範風險的安排。
總之,負債經營既是企業的一種財力策略,也是一項經營戰略,全面准確地把握負債經營、科學使用所籌資金,對於企業經營的意義十分深遠。管理負債經營風險,實現負債經營最優化,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事關企業存亡的一項重要工作。企業進行負債經營,就必須承擔負債經營風險。因此,企業應當正確認識負債籌資風險,掌握負債經營風險的防範措施,使企業既獲得負債經營帶來的財務杠桿收益,同時將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負債經營更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臨彥.企業適度負債的合理性研究.時代經貿,2007(3)
2.黃錦亮,白帆.論財務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財會研究,2004(6)
3.李莉,劉春林.負債籌資方式的有效利用.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7)
② 誰能幫我找一篇關於財務杠桿的外文文獻,並翻譯
利息是包含在財務費用中,反映在財務報表上,通常財務報表附註會披露財務費用的構成,具體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等多少,只不過找起來會比較麻煩,如果簡化處理或者
③ 求一些杠桿原理在企業並購中應用相關的文獻,最好是國外的,急求!!!
三、杠桿收購案例分析以下主要對中國大陸首宗杠桿收購交易PAG收購「好孩子」,與中國車企第一宗海外收購交易吉利收購沃爾沃進行案例分析。1.PAG收購「好孩子」(2006年2月)(1)當事方基本情況崑山「好孩子」集團始創於1989年,是中國最大的兒童用品企業,生產童車等兒童產品共十大門類的1500餘個品種。企業已擁有中國專利280項,國際專利13項。好孩子產品遠銷美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國家輕工總會最新統計,好孩子童車在中國中高檔童車市場的佔有率達到了70%以上,在美國的童車市場佔有率也已達到了30%以上。PAG(太平洋同盟團體)成立於2002年,屬於海外私人直接投資基金。其管理的基金涵蓋私募股權、對沖基金及不良資產以及房地產等領域。集團的投資者包括來自歐美以及亞洲首屈一指的金融機構。有資料顯示,PAG旗下管理著大約4億美元基金,投資好孩子集團是其在中國的第五宗交易。(2)收購動機PAG收購「好孩子」主要出於以下幾個原因:①可預期的穩定現金流好孩子的行業地位是其未來預期穩定現金流的保證。國內童車市場的壟斷地位,國外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多項專利的擁有,童嬰產品市場日益增長的巨大需求,都令人對其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2000到2005年間,好孩子收入年增長率穩定在20%至30%之間,凈利潤率約為5%,達到行業領先水平。②可調整的資本結構在杠桿收購模式中,對於被收購企業,新的管理層要利用企業資產的負債融資能力,所以杠桿收購方會尋找低負債率的企業作為收購目標。好孩子集團的長期負債比例低,流動資金充足穩定,財務杠桿較低,市場風險較低,負債融資的潛力較大。通過負債抵稅的作用能夠提高企業價值。③拆賣價值按照市盈率計算,好孩子當時的市場價值在20億元人民幣以上,實際價值高於賬面價值,也高於PAG後來的收購底價,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也大於收購方的借貸資金成本。即使未來需要提前退出,憑借企業的商譽價值和市場佔有率,將童車業務對外拆賣也並不困難。(3)融資方案首先,確定融資金額:PAG通過市盈率估算好孩子當時市值在20億元人民幣以上,折算成PAG67.5%的持股比例,該部分股權的市場價值超過1.7億美元,而雙方協商的收購價格為1.225億美元,說明此項收購具有投資價值。為了實現既定的400%的高額投資回報率,PAG確定用自有資金支付的金額不超過1200萬美元支付[≤(17000-12250)/4],約占收購價的10%,剩餘收購價的90%由對外融資取得。第二步,制定銀行貸款與夾層債券融資計劃:以好孩子的業務現金流和企業資產為抵押,向金融機構籌集相當於整個收購價50%的資金,並向PAG的投資者推銷約為收購價40%的債券。具體融資對象:自有資金部分:PAG通過好孩子管理層組成的集團籌集收購價10%的資金作為自有資金用於支付。銀行貸款部分:PAG收購交易所需資金主要來自中國台灣的台北富邦商業銀行的貸款。夾層債券部分:PAG股東。(4)交易評價這是中國大陸首宗杠桿收購交易,屬於國外資本對國內企業的杠桿收購。首先,PAG對收購「好孩子」進行了科學的項目可行性研究。通過對「好孩子」的經營管理、資本結構、拆賣介值的調查了解,與被收購企業公司的磋商談判,發現了項目投資的價值,減小了收購的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其次,PAG設計了一份可行的杠桿收購融資方案。通過設定預期收益率估算出了融資的自有資金與外源融資的比例。通過堪稱完美的資本運作,利用極低的自有杠桿資金,撬動了被收購企業的控制權。值得一提的是,PAG的並購方案使多方收益,「好孩子」原股東第一上海的股份賣出價格接近收購時的5倍,軟銀中國與美國國際集團賣出的價格接近收購時的2倍,管理層原持股29%,通過行權,管理層的股份增加到32%。2.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2010年3月)(1)當事方基本情況沃爾沃汽車公司創立於1924年,是北歐最大的汽車企業,也是瑞典最大的工業企業集團,世界20大汽車公司之一。沃爾沃汽車作為全球汽車安全技術的領航人,以其卓越的安全設計成為了豪華汽車品牌中的經典。1999年,Volvo汽車公司以65億美元的高價被世界第二大汽車生產商———福特收購,與路虎(LandRover),捷豹(Jaguar)和阿斯頓·馬丁(AstonMartin)並列福特高檔車部門旗下成員。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86年,是一家以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生產經營為主要產業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資產總額已經超過50億元,2009年銷售額突破165億元;1997年進入汽車製造領域以來,成長為中國經濟型轎車的主力品牌,2003年企業經營規模列全國500強第331位,被評為「中國汽車工業50年發展速度最快、成長最好」的企業之一,是國內汽車行業十強中的惟一一家民營轎車生產經營企業。(2)收購動機①品牌升級戰略沃爾沃的汽車品牌廣泛被歐美日等汽車發達地區市場認可,完成對沃爾沃汽車股權(含核心知識產權)100%的收購,將使吉利汽車成為中國首個擁有國際豪華汽車品牌的自主品牌汽車。吉利憑借沃爾沃價值連城的品牌商譽與全球領先的安全技術,利用原有的經銷商網路,進軍高端轎車市場,可以提升吉利汽車的品牌形象和國際知名度。收購沃爾沃是吉利從主營中低端轎車到兼營高端豪華轎車,從中國走向全球的國際化擴張戰略。②收益改善預期沃爾沃在2005年取得了3億美元盈利,之後三年一直處於虧損,2008年虧損達到了15億美元。吉利高層認為,沃爾沃之所以陷入虧損,主要是受金融危機影響銷量大幅下滑,產能放空,以及采購成本過高。實現並購後,吉利將通過有效的管理措施,制定新的獎勵考核機制,調動瑞典現有管理團隊的積極性。在鞏固穩定現有歐美成熟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降低成本、拓寬產品線。計劃兩年內使沃爾沃盈利轉負為正。(3)融資方案首先,確定融資金額:雖然沃爾沃連年虧損,銷量一路下滑,但仍是一家凈資產超過15億美元、具備造血和持續發展能力的跨國汽車公司。僅沃爾沃品牌價值就接近百億美元,還擁有4000名高素質研發人才隊伍與體系能力。由於品牌價值與研發實力都是無形資產,並購交易的現時價值具有不確定性。根據吉利與沃爾沃的談判結果,收購價格最終敲定在18億美元,加上營運資金墊付9億美元,總共需要融資27億美元。第二步,制定融資計劃:包括國內融資與國外融資兩部分。國內融資:吉利自有資金占收購價的25%,以收購後預期現金流為抵押,向國內銀行與地方政府籌集收購價的25%。國外融資:向境外銀行與吉利的投資者籌集收購價的50%。具體融資對象:自有資金部分:吉利自籌。銀行貸款部分:主要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5億美元)、中國銀行(10億美元)、國家開發銀行(3億美元)、成都銀行(1.5億美元)、瑞典當地政府擔保的歐盟內相關銀行的低息貸款等。夾層債券部分:高盛資深合夥人(3.3億美元)。(4)交易評價這是中國車企第一宗海外收購交易,屬於國內企業對國外企業的杠桿收購。首先,吉利此次收購沃爾沃是公司發展的戰略收購,主要看中沃爾沃品牌的國際知名度與知識產權,幫助公司一舉打入高端轎車市場與國際轎車市場,在金融危機後抄底收購,隨著世界經濟的復甦與國內外需求的增長,未來升值空間較大。其次,吉利原先設想的杠桿收購融資方案國外籌資50%,實際情況未達到預期目標,主要原因是國內資金支持力度較大,主權銀行與地方政府看好項目未來發展,願意為其融資,從企業到金融機構都在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抱著積極的態度。杠桿交易在我國方興未艾,隨著國際化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與國際上的行業巨擘展開競爭,降低成本追求效益就要求企業充分發揮規模效應與品牌效應,杠桿交易為勢單力薄的企業提供了一個跳板,使其能夠通過最小的資本運作達到最快的企業擴張的目的,是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商業活動,它使人們相信憑借出色的管理能力與商業眼光,小企業也可以追求大夢想,有大作為。正如阿基米德說的:「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撐起整個地球
④ 會計方面的文獻綜述
一、相關文獻介紹 1.1 國外研究現狀 美國經濟學家大衛.杜蘭特(1952)發表了題為《企業債務與權益資本計量方法的發展和問題》的演講,把當時的融資思想歸納為三種類型:凈收入理論、凈營業收入理論和傳統理論。凈收入理論認為企業增加負債,提高財務杠桿,可降低其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增加企業的價值,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價值。債務資本為 100%時的資本結構是企業的最優資本結構。凈營業收入理論認為當企業利用財務杠桿進行債務融資時,即使能夠維持債務成本,也會帶來企業權益資本風險的增加,進而造成權益資本成本上升。因此,企業負債比例的提高不會降低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企業的總價值固定不變,並不存在最佳的資本結構。傳統理論認為企業利用財務杠桿會導致權益成本的上升,但在一定限度內,債務的低成本能與權益成本的上升相抵消,企業就能獲得因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降低所帶來的好處。但是一旦超過限度,債務的低成本將無法抵消權益資本的增加,而且債務成本也會隨著企業負債率的增加而增大,從而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上升加快。因此,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從下降轉為上升的轉折點上,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該點上的負債比例就是最佳資本結構。 Modigliani和 Miller(1958)在其經典論文《資本成本、公司融資和投資理論》中提出,無企業稅 MM 模型,即在不考慮稅收的情況下,企業總價值不受資本結構的影響,即風險相同但資本結構不同的企業,其總價值是相同的。Modigliani和 Miller(1963)在《企業所得稅和資本成本:一項修正》中提出有公司稅MM模型,即負債杠桿對企業價值和融資成本確有影響。如果企業負債率達到100%,則企業價值最大,融資成本最小,即最佳資本結構應該全部是債務,不需要發行股票。 米勒(1976)在《債務與稅收》一文,為了探討負債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建立了一個同時考慮公司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在內的模型。米勒均衡理論模型的基本結論是:個人所得稅的存在,會在某種程度上抵消負債的節稅利益,但是在正常稅率的情況下,負債的節稅利益並不會完全消失。因此,米勒模型認為企業負債率越高,則企業市場價值越大。 在權衡理論、代理理論以及不對稱信息理論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Myers 和Majluf (1984) 在《財務學刊》雜志的《資本結構之謎》一文中提出了「啄食」優序融資理論(Pecking Order Theory)。公司融資順序有較明顯的先後之分:所需要的資金首先依賴於內源資金;在內源資金不足,需要外部資金注入時,債權融資成為次優選擇;而外部股權融資由於成本太高,只是作為一種融資渠道的補充來源形式存在。因此,企業融資通常都遵循所謂的「啄食順序」,即先內源融資、再外源融資,在外源融資中優先考慮債權融資,不足時再考慮股權融資。 1.2 國內的研究狀況 對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狀況的研究。國內學者張人驥、閻達五、黃少安和張崗、方曉霞、劉星等人對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狀況進行的研究表明:我國上市公司與歐美、日本等資本市場發達的上市公司相比,資產負債率明顯偏低,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具有明顯的股權融資偏好,其融資順序表現為股權融資、短期債務融資、長期債務融資和內部融資。上市公司在進行長期融資決策時普遍存在「輕債務重股權」的股權融資偏好。這種融資順序安排顯然不符合西方的優序融資理論。袁國梁,鄭江淮,胡志乾對我國股市的股權結構,上市公司的融資偏好及公司治理問題進行了研究,其中對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的解釋中,認為股權融資成本低於債權融資成本是造成企業融資偏好的主要原因。劉星,魏鋒和詹宇對中國的上市公司的融資行為進行了檢驗,結果發現我國上市公司進行融資決策時,首選外部融資。而在外部融資中,以股權融資為主,債權融資又以短期債務為主。 近幾年,袁衛秋(2004)檢驗靜態權衡理論和啄食順序理論在我國市場的適用性,發現啄食順序理論不宜用來解釋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特徵,而靜態權衡理論可用來解釋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特徵。張兆國、宋麗夢、和張慶(2005)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對股權代理成本的影響,結果發現經營者持股比例與股權代理成本有較顯著負相關性;負債融資比例、法人股比例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均與股權代理成本有不顯著的負相關性;國家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均與股權代理成本有較顯著的正相關性。張兆國、閆炳乾、和何成風(2006)通過實證研究了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的治理效應,結果發現主營業務利潤率、經營費用率、和資產利用率三個指標比公司價值指標能夠更好地解釋公司績效;國家股比例對經營績效的負向影響越來越不顯著;法人股比例和負債融資對公司績效有不顯著的正向影響;流通股與公司績效之間沒有顯著關系;股權集中度和經營者持股比例對公司績效有較顯著正向影響;留存收益對公司的績效有顯著負向影響。 林凡(2007)《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本書通過理論分析發現,在中國特定的政策環境以及不健全的市場環境下,股權結構成為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形成的決定性因素,控制人主導是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形成機制的主要特徵,由此本書以「制衡控制人的權利」為出發點提出了治理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總體思路和規范措施,這對推動中國相關制度、法律環境的完善和證券市場的規范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相關綜述和評價 美國學者Myers 和Majluf在1984年提出了優序融資理論,較早的對融資偏好問題進行了直接研究。他們探討了公司如何選擇最優融資渠道,即遵循「啄食順序」,先內源融資、再外源融資,在外源融資中優先考慮債權融資,不足時再考慮股權融資。此後,又有很多學者對融資偏好進行了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一般都認為,企業融資應該遵循「內源融資、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的先後順序。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學者開始對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問題進行研究。他們研究發現,中國上市公司的融資偏好與國外上市公司的融資偏好大相徑庭,突出表現為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具有強烈的股權融資偏好。這種融資偏好在微觀上表現為上市公司通過不同形式的股權融資方式進行「圈錢」行為。在宏觀上表現為資本使用效率不高、資源配置效率未得到充分發揮等。中國上市公司的融資偏好行為如果不及時加以規范治理,最終將影響到中國證券市場以及公司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由於制度和市場環境各方面的差異,現有西方財務理論尚不能對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偏好進行圓滿解釋。國內有些學者表示,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低是形成融資偏好的直接原因。資金成本是公司決定融資行為的最根本的因素。公司為融入資本必須給予投資者一定的回報,回報率的高低,基本上反映了融資單位成本的高低。與債權投資者相比,股權投資者承擔更大的風險,因而要求更高的回報率。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由於證券市場的過小規模與投資者巨大的需求空間存在反差,加之非流通股的大量存在,證券市場市盈率和股價長時間維持在較高水平上,而與之相比的公司派息水平則顯得微不足道,因此投資者並不指望通過獲取公司的派息來得到投資回報,而是希望在市場的短期投機行為中獲取資本利得。從公司的角度看,股權資本成本是以配股價或新股發行價為計算基礎的,而我國的配股價和新股發行價多以市盈率為計算基礎,通常要遠遠高出每股賬面凈資產,由此計算的股權資本成本很低。正是這種不合理的現狀導致了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現象的形成。從公司的角度看,股權資本成本是以配股價或新股發行價為計算基礎的,而我國的配股價和新股發行價多以市盈率為計算基礎,通常要遠遠高出每股賬面凈資產,由此計算的股權資本成本很低。正是這種不合理的現狀導致了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現象的形成。近十多年來,中國證券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高速發展。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不斷壯大,上市公司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顯重要。和非上市企業比較而言,中國上市公司經營行為比較規范,管理理念比較科學,很多上市公司已經成為行業的領頭羊。因此,對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進行深入研究,並提出針對性治理措施,將有利於優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完善證券市場監管,加速證券市場建設,提升公司自身價值。 參考文獻: [1] 林凡.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的理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 黃少安,張崗.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分析[J].經濟研究,2001(11). [3] 劉星,魏鋒.我國上市公司融資順序的實證研究.會計研究,2004(6). [4] 何佶.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分析[D].東南大學,2005. [5] 張霞.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9(11). [6] 鄭志波.淺議我國企業的融資方式現狀[J].經營管理,2009. [7] 楊鑫.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 [8] 謝聰.上市公司融資偏好分析[J].財會通訊,2008(1).
⑤ 求一篇與財務杠桿(Financial Leverage)相關的外文文獻。
推薦到OA圖書館查詢。
⑥ 如何判斷企業是否充分利用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我企業應用存問題解決措施 摘要 資本結構問題企業財務決策重要問題設置合理財務杠桿水平更公司業績至關重要財務杠桿資本結構理論關債務水平設置公司實務進步體現改革放經歷二十迅猛發展股份制改革逐漸熟金融市場運作逐步完善何確效進行公司治理限度增加所者權益提程;何效利用財務杠桿進行資本結構合理配置許公司首要解決問題本文首先介紹財務杠桿定義引財務杠桿相關原理;討論財務杠桿產作用根源及財務杠桿效應析我市公司財務杠桿水平進行具體細致析並提我市公司應根據所處環境確定合理負債水平增強財務靈性恰利用財務杠桿增強企業抗禦財務風險能力 關鍵詞:財務杠桿 杠桿效應 財務風險 資本結構 目錄 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引言1 財務杠桿概述 2 ()財務杠桿定義 2 (二)財務杠桿原理 2 (三)財務杠桿影響素 3 1.息稅前利潤率 3 2.負債利息率 3 3.資本結構 3 (四)財務杠桿產 3 1.負債機適宜 4 2.負債數量適度 4 3.短期償債能力適 4 (五)財務杠桿效應析 5 1.財務杠桿效應 5 2.財務杠桿負效應 6 二 財務杠桿我市公司應用情況 8 ()財務杠桿市公司應用總體情況 8 1.我市公司財務杠桿總體水平析 8 2.我市公司財務杠桿影響析 9 (二)財務杠桿市公司各行業應用情況 10 1.產類、商業類、綜合類財務杠桿水平較高 10 2.工業類、公用事業類財務杠桿水平較低 11 (三)市公司財務杠桿效應析 11 1.市公司總體財務杠桿效應情況 11 2.市公司財務杠桿效應析 12 三 我企業應用財務杠桿存問題及解決措施 14 ()我企業應用財務杠桿存問題 14 1.許企業財務杠桿水平偏高偏低 14 2.財務杠桿發揮負效應企業逐增 14 (二)解決措施 14 1.根據所處環境確定合理負債水平 14 2.提高企業抵禦財務風險能力 15 四 結論 16 參考文獻 17 致謝18 參考資料:
⑦ 求一篇關於財務杠桿效應理論的文獻綜述
財務杠桿的文獻綜述
米勒的「MM理論」,在財務理論界引起較大反響,在於它與傳統財務理論的大相徑庭。早期的「MM理論」(「無關論」)包括如下三個重要結論:
1、資本結構與資本成本和公司價值無關。「MM理論」認為,如果不考慮公司所得稅和破產風險,且資本市場充分發育並有效運行,則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資本總成本和公司價值無關,或者說,公司資本結構的變動,不會影響公司加權平均的資金總成本,也不會影響到公司的市場價值,這是因為,盡管負債資金成本低,但隨著負債比率的上升,投資者會要求較高的收益率,因而公司的股權資金成本也會上升,也就是說,由於負債增加所降低的資金成本,會由於股權資金成本的上升所抵銷,更多的負債無助於降低資金總成本。
2、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MM理論」認為,對股票上市公司而言,在完善的資本市場條件下,資本向高收益公司自由地流動,最終會使不同資本結構的公司價值相等。例如A公司沒有負債時,財務風險較低,投資收益率也較高,而B公司負債較多,財務風險較大,股價也較低,那麼其股東可能出售其股票,轉而購買A公司的股票,以追求較高的投資回報,這種追求高收益的資本流動短期內看會造成A公司股價上漲、B公司股票下跌,但從長期來看,當投資者發現以較高的股價投資A公司的收益還不及投資B公司的收益時,情況卻會相反,從而導致A公司股票價值下跌而B公司股票價格上升。因此,「MM理論」認為,若以股票市價總值來衡量公司價值,那麼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
3、如果籌資決策與投資決策分離,那麼公司的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無關。「MM理論」認為,公司價值完全由公司資產的獲利能力或投資組合決定,股息與保留盈餘之間的分配比例不影響公司價值,因為股息支付雖能暫時提高股票市價,但公司必須為此而擴大籌資,這樣會使企業資金成本提高和財務風險上升,從而引起公司股價下跌,兩者將會相互抵銷。因此,米勒認為,股息政策僅能反映目前收入與未來期望收入的關系,其本身並不能決定股票市價或公司價值,這一論斷與傳統財務理論也是大相徑庭的。
「MM理論」的前提是完善的資本市場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不考慮公司所得稅,然而現實中不存在完善的資本市場,且還有許多阻礙資本流動的因素,尤其是所得稅對各個公司而言都是存在的,因此,米勒等人後來又對「MM理論」進行了一定的修正,他們認為:考慮所得稅因素後,盡管股權資金成本會隨負債比率的提高而上升,但上升速度卻會慢於負債比率的提高,因此,修正後的「MM理論」認為,在考慮所得稅後,公司使用的負債越高,其加權平均成本就越低,公司收益乃至價值就越高,這就是修正後的「MM理論」,又稱資本結構與資本成本、公司價值的相關論(簡稱「相關論」)。
按照修正後的「MM理論」,公司的最佳資本結構是100%的負債,但這種情形在現代社會顯然不合理,因此,後來有些學者引入市場均衡理論和代理成本、財務桔據成本(因償債能力不足而導致的直接和間接損失)等因素,對「MM理論」進一步加以完善。首先是斯蒂格利茲(Stiglitz)等人將市場均衡理論(Market Equilibrium)引入資本結構研究,他們認為,提高公司負債比率,會使公司財務風險上升,破產風險加大,從而迫使公司不選擇最大負債率(100%)的籌資方案而選擇次優籌資方案;另一方面,隨著公司負債比率的上升,債權人因承受更大的風險而要求更高的利率回報,從而導致負債成本上升,籌資難度加大,這樣也會限制公司過度負債。在此之後,又有一些學者將代理成本、財務拮據成本等理論引入資本結構研究,結論是:當公司負債比率達到某一界限之前(如50%),舉債的減稅收益將大大超過股權資金成本上升的損失,隨著負債比率的升高,舉債的減稅收益與股權資金成本的增加將呈現此消彼長的關系,超過此點後,財務桔據成本和代理成本會上升,在達到另一個峰值時(如80%),舉債減稅的邊際收益正好被負債提高的損失(包括股本成本、財務桔據成本、代理成本的提高)所抵銷,超過此峰值後,負債提高的損失將超過舉債的減稅收益。因此,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相關,但也不是負債越高越好,從而使資本結構理論更趨完善。
米勒教授所提出的資本結構理論盡管有一定的前提和假設條件,但對於開拓人們的視野,推動資本結構理論乃至投資理論的研究,引導人們從動態的角度把握資本結構與資本成本、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以及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此,「MM理論」被西方經濟學界稱之為一次「革命性變革」和「整個現代企業資本結構理論的奠基石」。正如瑞典皇家科學院在對米勒、夏普(Sharpe)、馬克維茲(MarkowitZ)三人(後兩人亦為財務經濟學家)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時的聲明中所說:米勒在財務經濟學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對企業財務理論貢獻重大,獲獎乃實至名歸;聲明又說:米勒參與革新企業財務守則,將之從一系列鬆散的規則轉化成可盡量擴大股東價值的守則,影響深遠。米勒生前曾多次到我國香港訪問講學,尤其是在亞洲金融風暴時期的精彩演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為如此,香港《情報》在評論米勒逝世的消息時說:「巨星隕落,影響長存」。
⑧ 財務杠桿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求大神幫助
財務杠桿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摘要 資本結構問題是企業財務決策中一個重要問題,設置一個合理的財務杠桿水平更是對公司的業績至關重要。財務杠桿是資本結構理論中有關債務水平設置在公司實務中的進一步體現。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歷了二十多年的迅猛發展,股份制改革逐漸成熟,金融市場的運作逐步完善,如何正確而有效的進行公司治理,最大限度的增加所有者權益就被提到日程上來;如何有效的利用財務杠桿,進行資本結構的合理配置就成為許多公司首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首先介紹了財務杠桿定義,引出了財務杠桿的相關原理;然後討論了財務杠桿產生作用的根源及財務杠桿效應分析,最後就我國的上市公司的財務杠桿水平進行具體而細致的分析。並提出了我國上市公司應根據所處環境確定合理的負債水平,來增強財務靈活性,恰當利用財務杠桿,以增強企業抗禦財務風險能力。 關鍵詞:財務杠桿 杠桿效應 財務風險 資本結構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引言1 一 財務杠桿的概述 2 (一)財務杠桿的定義 2 (二)財務杠桿的原理 2 (三)財務杠桿的影響因素 3 1.息稅前利潤率 3 2.負債的利息率 3 3.資本結構 3 (四)財務杠桿的產生 3 1.負債時機適宜 4 2.負債數量適度 4 3.短期償債能力適當 4 (五)財務杠桿效應分析 5 1.財務杠桿的正效應 5 2.財務杠桿的負效應 6 二 財務杠桿在我國上市公司應用情況 8 (一)財務杠桿在上市公司應用總體情況 8 1.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杠桿總體水平分析 8 2.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杠桿影響分析 9 (二)財務杠桿在上市公司各行業應用情況 10 1.地產類、商業類、綜合類的財務杠桿水平較高 10 2.工業類、公用事業類的財務杠桿水平較低 11 (三)上市公司財務杠桿效應分析 11 1.上市公司總體財務杠桿效應情況 11 2.上市公司財務杠桿效應分析 12 三 我國企業在應用財務杠桿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4 (一)我國企業在應用財務杠桿中存在的問題 14 1.許多企業財務杠桿水平偏高和偏低 14 2.財務杠桿發揮負效應的企業在逐年增多 14 (二)解決措施 14 1.根據所處環境確定合理的負債水平 14 2.提高企業抵禦財務風險能力 15 四 結論 16 參考文獻 17 致謝18 參考資料: http://ke.soso.com/v76834.htm?pid=ke.box
⑨ 我也需要一篇關於財務杠桿的外文文獻及翻譯,親可以分享給我嗎謝謝!
親。、。我願意幫忙。
⑩ 會計文獻中的財務杠桿指的是財務杠桿率還是資產
財務杠桿的概念:財務杠桿又叫籌資杠桿或融資杠桿,它是指由於固定債務利息和優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幅度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幅度的現象。
財務杠桿系數(DFL)=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無論企業營業利潤多少,債務利息和優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變的。當息稅前利潤增大時,每一元盈餘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能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盈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為財務杠桿,財務杠桿影響的是企業的息稅後利潤而不是息稅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