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回收 » 蘇科版杠桿ppt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蘇科版杠桿ppt

發布時間: 2021-03-28 11:46:06

❶ 蘇科版初三物理的概念與公式

在下面,都有的
http://221.236.254.155:8099/wuli/cswl/Index.html
蘇科版初三物理的概念

❷ 蘇教版 杠桿平衡條件 力臂的單位有要求嗎

最好用國際單位m,但是如果只是驗證實驗的話,只要力臂單位都採用cm也是可以的;同樣道理作用力的單位可也以用kg,不影響實驗結果,但是要注意同一類單位要保持一致,用什麼都用什麼,不能一個用cm,一個用m.

❸ 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下 杠桿工作的原理是什麼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

❹ 9上的物理 蘇科版的知識框架

九年級物理基礎知識歸納
九年物理知識歸納總結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質世界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球
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是保持物質原來性質的一種粒子;一般大小隻有百億分之幾米(0.3-0.4nm)。
物質三態的性質:
固體:分子排列緊密,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
液體: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的小;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
氣體:分子極度散亂,間距很大,並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間作用力微弱,易被壓縮,氣體具有流動性。
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和太陽系相似),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納米科技:(1nm=10 m),納米尺度:(0.1-100nm)。研究的對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單個的原子、分子。
二、質量
質量: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的大小與形狀、狀態、位置、溫度等無關。物理量符號:m。
單位:kg、t、g、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天平:1、原理:杠桿原理。
2、注意事項:被測物體不要超過天平的稱量;向盤中加減砝碼要用鑷子,不能把砝碼弄臟、弄濕;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盤中
3、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游碼放到標尺放到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橫樑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針指向分度盤的中線或左右擺動幅度相等)。(3)把物體放到左盤,右盤放砝碼,增減砝碼並調節游碼,使天平平衡。(4)讀數: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對應的刻度值。
註:失重時(如:宇航船)不能用天平稱量質量。
三、密度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殊屬性;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成正比,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定值。
密度: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有關,受到溫度的影響,與質量、體積無關。
公式:
單位:kg/m3 g/cm3 1×103kg/m3=1g/cm3。
1L=1dm3=10-3m3;1ml=1cm3=10-3L=10-6m3。
四、測量物質的密度
實驗原理:
實驗器材:天平、量筒、燒杯、細線
量筒:測量液體體積(可間接測量固體體積),讀數是以凹液面的最低處為准。
測固體(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驟:
1、用天平稱出固體的質量m;2、在量筒里倒入適量(能浸沒物體,又不超過最大刻度)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3、用細線拴好物體,放入量筒中,讀出總體積V2。
註:若固體的密度比水小,可採用針壓法和重物下墜法。
測量液體的密度:步驟:1、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2、把燒杯里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液體的體積V2;3、用天平稱出剩餘的液體和燒杯的質量m2。
五、密度與社會生活
密度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特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與溫度:溫度能夠改變物質的密度;氣體熱膨脹最顯著,它的密度受溫度影響最大;固體和液體受溫度影響比較小。
水的反常膨脹:4℃密度最大;水結冰體積變大。
密度應用:1、鑒別物質(測密度)2、求質量3、求體積。
第十二章 運動和力
一、運動的描述
運動是宇宙中普遍的現象。
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參照物:在研究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或者說被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
二、運動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
公式:
速度的單位是:m/s;km/h。
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運動。
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用總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這就是平均速度。
三、時間和長度的測量
時間的測量工具:鍾表。秒錶(實驗室用)
單位:s min h
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
長度單位:m km dm cm mm μm nm
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長度估測:(大約值)黑板的長度2.5m、課桌高0.7m、籃球直徑24cm、指甲寬度 1cm、鉛筆芯的直徑1mm 、一隻新鉛筆長度1.75dm 、 手掌寬度8cm、墨水瓶高度6cm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測量時,尺要沿著所測長度,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3)厚的刻度尺的刻線要緊貼被測物體。(4).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 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
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盡量減少,而不能消除,常用減少誤差的方法之一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長度特殊的測量方法:
1.測量細銅絲的直徑、一張紙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積法(當被測長度較小,測量工具精度不夠時可將較小的物體累積起來,用刻度尺測量之後再求得單一長度)
☆如何測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
答:數出物理課本若干張紙,記下總張數n,用毫米刻度尺測出n張紙的厚度L,則一張紙的厚度為L/n 。
☆如何測細銅絲的直徑?
答:把細銅絲在鉛筆桿上緊密排繞n圈成螺線管,用刻度尺測出螺線管的長度L,則細銅絲直徑為L/n。
2.測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園柱的周長等常用化曲為直法(把不易拉長的軟線重合待測曲線上標出起點終點,然後拉直測量)
☆給你一段軟銅線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圖冊估測出北京到廣州的鐵路長嗎?
答:用細銅線去重合地圖冊上北京到廣州的鐵路線,再將細銅線拉直,用刻度尺測出長度L查出比例尺,計算出鐵路線的長度。
3.測操場跑道的長度等常用輪滾法(用已知周長的滾輪沿著待測曲線滾動,記下輪子圈數,可算出曲線長度)
4.測硬幣、球、園柱的直徑圓錐的高等常用輔助法(對於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測出的物體長度可將刻度尺三角板等組合起來進行測量)
四、力
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後者對它的力)。
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速度大小的改變或運動方向的改變)[運動狀態不變的情況:靜止不動或做勻速直線運動],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力的單位是:牛頓(N),1N大約是你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就叫力的示意圖。
一般畫法:1.先畫出物體簡圖(用長方形或正方形表示,題中通常畫出)2.確定作用點,畫出實心點(若同時畫多個力,把多個力的作用點放在中心[重心]
3.從作用點開始沿力的方向畫直線,用直線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最後,在線段的末端畫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五、牛頓第一定律
亞里士多德觀點: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伽利略斜面實驗:

⑴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車開始沿著平面運動的速度相同。
⑵實驗得出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越遠。
⑶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恆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
伽利略觀點:物體的運動不須要力來維持,運動之所以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阻力作用,如果不受阻力,物體將以恆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3 回復: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基礎知識歸納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收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律)。
理解: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 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
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麼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
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的大小隻與質量有關。
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別:
A、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而慣性定律是物體不受力時遵循的運動規律。
B、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即不管物體受不受力、受平衡力還是非平衡力),物體受非平衡力時,慣性表現為「阻礙」運動狀態的變化(慣性越大的運動狀態越不容易改變);慣性定律成立是有條件的。
六、二力平衡
平衡力:物體在力的作用下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是因為物體受到的是平衡力。
二力平衡: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時合力為零)。
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
例子: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電線吊起的電燈受到的重力和電線對物體的拉力是平衡力。
第十三章 力和機械
一、彈力 彈簧測力計
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彈性。
塑性:物體受力後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塑性。
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
彈簧測力計: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就越長。(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1)認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 (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鬆手後,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4)測量時力要沿著彈簧的軸線方向(彈簧的伸長方向),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秤的量程。
常識: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的,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製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製作的儀器象:溫度計、彈簧測力計、壓強計等。
二、重力
萬有引力: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大到天體,小到灰塵之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牛頓)
重力: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體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G=mg.(g=9.8N/kg 它表示質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指向地心)。應用: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 面是否水平

❺ 蘇科版初三物理上冊第十一章杠桿第八頁第一題:指出圖11-11中所示各種杠桿類器具工作時的支點、動力、動力

答案在插入的圖片上

❻ 初二物理下冊所有公式 蘇科版的

物理量(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速度V(m/S)
v=
S
/t
(S::路程;
t::時間
)
重力G(N)
G=mg
(m:質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
ρ=
m:質量/V:體積
(m:質量;V:體積)
浮力F浮(N)
F浮=G物—G液
(G液: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ρ液:液體的密度;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體的重力;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物體升高的距離
)
動滑輪
F=
(G物+G輪)S=2
h
(G物:物體的重力;G輪:動滑輪的重力
)
滑輪組
F=
(G物+G輪)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
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w)
P=
W/t
(W:功
t:時間
)
壓強p(Pa)
P=
F/S(F:壓力S:受力面積
)
液體壓強p(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熱量Q(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t:溫度的變化值
)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
Q=mq(
m:質量;q:熱值
)
串聯電路: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分壓作用)
電阻R(Ω)
R=R1+R2+……
並聯電路:電流I(A)
I=I1+I2+……
(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電壓U(V)
U=U1=U2=……
電阻R(Ω)
1/R=1/R1+1/R2+……
歐姆定律
I=U/R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Q/t
(Q:電荷量(庫侖);t:時間(S)
電功W(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
電功率
P=UI=IR=U/R(U:電壓
I:電流
R:電阻

❼ 蘇教版九年級上物理《補充習題》11.1杠桿和11.2滑輪的答案

我有整本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