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圖所示是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於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
(1)杠桿復重心左移,應將平衡螺母(左制端和右端的平衡螺母調節方向一致)向左調節,直至重心移到支點處,使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這樣就可忽略杠桿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
(2)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3)只通過一次測量,數據具有偶然性,不具備普遍性.
故答案為:(1)左;便於在杠桿上直接測量力臂;(2)F1L1=F2L2 ;(3)不合理;實驗次數太少,結論具有偶然性.
② 下表是小王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記錄的部分測量結果:(每個鉤碼質量為50g,g=10N/kg)
(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後,可以方便的從杠桿上讀出力臂.
(2)設一鉤碼重為G,一格為L,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nN×6cm=1.5N×8cm,
解得,n=2N.
(3)根據F1L1=F2L2,第一次試驗中2G×1L=1G×2L,杠桿平衡,
第二次試驗在支點兩端各加掛一個等重的後,左邊:3G×1L=3GL,右邊2G×2L=4GL,
所以左邊<右邊
故杠桿不平衡,右端下降,即杠桿順時針轉動.
故答案為:(1)使杠桿自重對杠桿的平衡不產生影響,便於力臂的測量;(2)2;(3)杠桿順時針轉動.
③ 下面是小明在探究「杠桿平衡」實驗中的情景,請回答下列問題:(1)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
(1)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便於測量力臂;如發現杠桿左端偏高,則可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2)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1.5N×10cm=1N×L,L=15cm;1N×20cm=F×10cm,F=2N;
(3)兩邊鉤碼下方各拿走兩個鉤碼後,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可知2個×3格>1個×4格,杠桿左端下沉,當2個×2格時兩邊相等,即應將左側剩餘的兩個鉤碼移至離O點10cm處.
故答案為:(1)水平;力臂;左;左;
(2)15;2;
(3)左;10.
④ 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相同
(1)杠桿重心左移,應將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左調節,直至重心回移到支點處,使杠桿重力答的力臂為零,這樣就減小了杠桿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
(2)據題能看出,通過一次實驗得出結論,偶然性大,不能代表物理規律性,故小明的結論是錯誤的;且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3)在桿上A點處仍掛4個鉤碼,為了使杠桿在原位置平衡,在C點處測力計應豎直向上拉,理論上拉力大小為:
FCLC=FBLB
FC?4L=4N?3L
解得FC=3N;
如果測力計由沿豎直方向轉為向右上方拉杠桿,此時F的力臂變短,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力變大;
(4)若不計杠桿的重力,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
F向上L向上=F向下L向下
但由於桿的重心在桿的中點,方向豎直向下,重力與鉤碼同時使杠桿向逆時針方向轉動;
故測力計讀數×3dm大於4N×6dm.
故答案為:(1)左;水平;力臂;(2)①一組數據不能得出一般結論(或沒有多次實驗尋找普遍規律);②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3)上;3;變大;(4)大於;杠桿自重的影響.
⑤ (共5分)如下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
()左. (2)不合理,只通過一次測量,數據具有偶然性,不具備普遍性. (3)杠桿的重心不在支點上,杠桿的重力對杠桿轉動產生了影響,導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桿平衡條件計算出來的數值偏大. (4)10. ⑥ 如圖1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1)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
(1)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 ⑦ 如圖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刻度尺、細線和彈簧測力計
|